难得一见 :
1942年
虚云老和尚
在广西桂林的
珍贵老照片

虚云老和尚
( 1840 - 1959 ),

俗姓萧,
法名古岩,
又名演彻,
字德清,
别号幻游。

湖南湘乡人,
生于福建泉州。

1858年
至福州涌泉鼓山寺
依常开和尚出家,

翌年依妙莲受具足戒。

曾参访高旻寺、
天童寺、
天宁寺诸刹,

巡礼四大名山;

进川入藏,
瞻仰布达拉宫。

后至缅甸、
锡兰
( 今斯里兰卡 )
等地朝佛,

回国后巡礼鸡足山,
在终南山结茅修行。

两年后入川,
转赴西藏,
折至云南大理,
重上鸡足山。

1903年
重兴鸡足山迎祥寺。

翌年赴泰国、
槟榔屿等地
考察东南亚佛教。

1920年
重兴昆明西山华亭寺,
并改名云栖寺。

1919年起
历任福建鼓山涌泉寺,

广东南华寺、
云门寺住持。

1952年
应邀赴上海参加
和平法会。

次年任中国佛教协会
名誉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

虚云老和尚法相

虚云大师是中国
近现代爱国高僧,
近现代禅宗代表人物。

他一生志大行刚、
悲深愿宏,

兼祧禅门五宗,
重建道场无数,

中兴宾川祝圣、
昆明云栖、
鼓山涌泉、
曲江南华、
浮源云门、
永修真如六大千年古刹,

厥功甚伟。

剃度、
授戒、
传法弟子数十万计,

遍布世界各地。

他一生寻师访道,
参禅见性;

复兴名蓝古刹,
倡导农禅道风;

弘扬佛法,
利济群生,
爱国爱教,
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深受佛教徒
及社会人士的
敬仰与钦敬。

对中国佛教事业的
弘扬与发展,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有
《 楞严经玄要 》
《 法华经略疏 》
《 圆觉经玄义 》
《 心经释 》。

后人辑有
《 虚云和尚法汇 》
《 虚云和尚禅七开录 》
《 虚云和尚全集 》 等。

1942年,
103岁的
虚云老和尚
在广西桂林
月牙山寺弘法,

皈依者有包括李济深、
电影明星胡蝶等
社会名流在内的千余人。

图为1942年,
虚云老和尚
莅临桂林月牙山寺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 :

民国三十一年壬午
一百有三岁,
冬十一月。

政府主席林公
( 林森 )
暨中央各院部长。


屈映光
张子廉
两居士到寺。

请往重庆,
建息灾法会,

于十一月六日启程,
到衡岳进香。

桂林行营李主任济深
派许国柱居士来接,

到桂住月牙山。

四众归依,
到贵州寓黔明寺。

广妙和尚请上堂开示,

抵重庆,
蒙府院及各寺到站迎接,

与主席林公,
法会长戴公等商定后,

在慈云华岩两寺,
分建法会。

1942年桂林
“ 胜地重光 ” 碑,
记录广西佛教
迎请虚云老和尚
莅临桂林记录

《 道安恩师
南来桂林
弘化简述 》
黄昆山述 :

虚云长老,
应国府林主席之请,

经桂林赴重庆
主持护国息灾法会,

返粤经桂时,
曾在月牙山丛桂楼讲
《 普门品 》,

皈依者,

行营主任有李主任
( 李济深 )、
电影明星胡蝶、
余及内子智云、
智赞、
与张心仁夫妇等千余人。

虚云老和尚和道安法师

道安法师在柳州鱼峰山

《 惟因老和尚传 》
等资料记录 :

1942年11月6日,
惟因法师跟随
虚云和尚绕道广西,

应李济深先生邀请,
在广西桂林月牙山寺弘法。

虚云法师
时应国府
林主席之请,

赴重庆主持
护国息灾法会
而经桂林,

在桂林住锡达一周,
公开在新华戏院演讲一次,
听众一千多,

返粤经桂时,
留桂更久,

曾在月牙山丛桂楼讲
《 普门品 》,
收皈依弟子数千人。

1942年桂林
“ 胜地重光 ” 碑,
记录广西佛教
迎请虚云老和尚
莅临桂林记录

广西佛教协会
第一届会长
清凉法师,

是虚云老和尚
在南华寺
早期的侍者

广西佛教协会
第一届会长清凉法师,

是虚云老和尚
在南华寺
早期的侍者

图 / 文
广西南宁天宁寺

【中国古塔,不倒的灵魂】在平原上,在古木间,在长河之畔,在高山之巅……中国古塔,总是遗世独立、脱俗超凡,自成一景、直刺云天。它们百年不倒,它们千载不坍。纵有酷暑烈日暴晒,雷电炮火摧残,它们仍顶风冒雨地矗立着、高耸着,静听人间兴衰故事,俯瞰过往红尘云烟。

据说,从东汉到清末,中国修建的塔在10万座以上,全国现存的古塔也有数千座之多。作为政治宗教、历史文化、建筑营造、技术艺术、史学美学等方面颇具价值的历代遗存,虽然每一座塔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站似笔直的碑碣、立如不朽的书简,记载着历史,启迪着人生,都弥足珍贵,都值得驻足观看、挖掘探秘、仔细考究。



我爱看的古塔大多散落在荒郊野外,或矗立在破寺残刹中,或藏匿于深山,或隐蔽于密林。它们常基陷顶坍、身倾檐落,乃至枯木遮体、茅草满脊。但也正因如此,才更具原始古朴的野性、光阴深邃之沧桑。“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苍山落照下,瑟裹西风里,漫天大雪中,真是繁华落尽雨打风吹去,情注心头酸甜苦辣来。塔前,是人迹罕见、形单影只;塔后,是乱云飞渡、鸦犬偶鸣。柰苑桑门,不晓地为何处;福舍梵轮,哪知今夕何夕。过去的皇权富贵已成为改朝换代的落魄公子,往昔的法咒威严只剩下袒胸露臂的草莽英雄。

30年前,在清冷的青海塔尔寺,我看到8座白塔一字排开,讲述着不同的佛经故事。20年前,在嵩山脚下仰观北魏嵩岳寺塔,细数这15层密檐式砖塔怎样刻下1500年的风雨年轮。10年前第一次到陕北,伴着延河的风,仰望这唐代宝塔,耳畔充满了《延安颂》宏壮的交响,一时间不禁血脉偾张热泪满眶。

残破坍塌的古塔常呈现出一种出人意料的绝美。立身塔下,有一种“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的惊叹与感慨。一年前,当我登上开封东南的古繁台,第一眼看到开封繁塔时便为之震撼,直欲伸出双手与之相握,口中也不禁喃喃——相见恨晚!

这是一座筹建于北宋开宝中期,竣工于北宋淳化元年(990年),由民间集资用了约20年时间才打造而成的等边六角形宝塔,原名兴慈塔,因其建于北宋皇家寺院天清寺内,又叫天清寺塔。时值正午,塔前唯我一人。静静地仰望塔内外壁镶嵌的100多种7000余尊砖雕佛像,不禁怦然心动,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一时间,仿佛有无限的故事弥漫开来又压顶而至,让人无法呼吸。感谢细心的修缮者管理人,将有关繁塔的历代古诗镌刻于雕栏之上,让后人再感东京汴梁的诗风词雨、盛世繁华。北宋诗人石延年曾春游至此,吟出“台高地迥出天半,瞭见皇都十里春”的名句,从此让“繁台春色”成为“汴京八景”之一。

繁塔位于开封南郊机场附近。我看见最新型军机从繁塔头顶呼啸而过,那声音巨大而急迫,稳重而坚定,如雷霆般滚动、霹雳般碾轧。那画面古老而年轻,正统而新锐,如梦幻般神奇。也许,这就是久蓄历史深处迸发而出的强大力量,是飞越千年震撼寰宇的复兴交响!



从古至今,塔也成为人们吟诗作画、音乐创作、撰写文章的自然主角和灵感源泉。唐代诗人卢纶在《宿定陵寺》里写“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善于推敲的贾岛吟出“诵经千纸得为僧,麈尾持行不拂蝇。古塔月高闻咒水,新坛日午见烧灯”的佳句。王安石更是有首写塔的名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苏轼登塔则有感怀:“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过去的塔多是可以登临的,更上一层楼,风景变得更为壮阔高远。于是乎,仅一个长安慈恩寺塔(今西安大雁塔),就引来了无数文人诗兴大发,名篇频出。当然,这也绝不是一座普通的塔,而是渊源于古印度僧人掩埋坠雁之塔,是典藏无价之宝贝叶经之塔,是高宗皇帝题记之塔,是吴道子、王摩诘作画之塔。

那是一场多么豪华的大唐高人韵士之清秋雅集,多么才华横溢又光芒四射的诗歌大赛啊!唐天宝十一年(752年),边塞诗人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后,便一身轻松地邀请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一众诗友郊游慈恩寺。那应该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吧,情投意合、互为知己的才子们游寺见塔,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高适首唱,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接着杜甫、储光羲也诗如泉涌写下同题诗。杜甫写:“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储光羲挥笔:“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岑参兴致最高,长诗一气呵成:“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一座古塔,引来群贤毕至,胜友如云,舞文弄墨,佳作连篇。原来,塔不仅能藏经礼佛,还能引发诗兴。这个“附加”功能,恐怕连主持修建此塔的玄奘法师也意想不到吧。



塔不仅是诗,还是乐与画。颇具灵感的诗人、画家、乐者们,很早就发现了塔映水中的美妙并将其艺术化地创作出来。喜欢题诗的乾隆皇帝南巡回京,看见大运河畔燃灯塔在夕阳下映入河中的倒影,便提笔写下了“郡城塔影落波尖”的诗句。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里面,“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白塔即北海公园的白塔——妙应寺塔。据说,曲作者是带着“红领巾”们划船时灵感突至,以膝为案速记下了这优美的旋律。一个塔影成就了一首经典好歌。

我曾顺着木梯爬上唐荐福寺塔(今西安小雁塔)半边残破的塔顶,透过蒿草俯瞰长安古城,也曾在“五山十刹”之一的苏州云岩寺塔旁看风起剑池、雾吞虎丘。我到过道教圣地武当山的九莲塔、穆斯林礼拜的大同清真大寺双月塔,也曾在日本京都、奈良,泰国曼谷,柬埔寨吴哥游寺观塔,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中国古塔的影子。在樱花树下、秀塔阶前,我不禁想到:那一批批的遣唐使们,于渤海风浪之上、大船宝舟之中,满载而归的岂止是佛经与茶道、《乐书要录》与《齐民要术》,也许还有大唐宝塔的图纸吧?这让东邻引以为傲的法隆寺五重塔,从高耸的相轮到巨大的飞檐无不脱胎于大唐。

塔,作为一种信仰与寄托、传承与偶像、旗帜与航标、火炬与桥梁,早已涵盖了儒释道,融通了文史哲,跨出了中华门,点亮了山海路。

成千上万座中国古塔,像铜铁之柱、磐石之基,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或者说它们自己就是华夏脊梁。它们以不同的身姿挺拔着、矗立着、伟岸着。每每看到它们,我都会驻足而望、敬意满眼,就像看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就像看见“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就像看见林海雪原英勇杀敌的杨靖宇。

中国古塔,既是一种形象,又是一个符号;既是大美的物质,又是无限的精神。不管风尘仆仆、精疲力尽的施主,还是旷野跋涉、深山苦寻的旅人,当他远远看见那一簇塔影,听见杳杳晚钟和串串风铃,都将是怎样的如释重负,何等的激动与欢欣!看见了塔,就看见了希望,看见了目标,看见了新生,看见了蜕变。

为了寻塔,多少人翻山越岭踏破铁鞋;为了拜塔,多少人不辞劳苦千里相会。2023年秋,我连续在嵩山看了嵩岳寺北魏塔、永泰寺隋塔、会善寺唐塔、大法王寺唐塔,或登高远观,或穿林近仰,无不为它们的美所倾倒动容。当初冬9点多钟的阳光侧照在法王寺塔上,竟然神奇般地呈现出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玉质般的颜色、润度与美感,让这座土黄色的古砖塔变成了一件玉雕作品。随着不同的视角,塔身两侧的弧线也显出无与伦比的微圆与曼妙。塔后是嵩山花岗岩的白色山体,再后是瓦蓝的天空,塔刹顶上一只乌鸦鸣叫着飞来又飞走,那声音回荡在山野,仿佛从历史的深处传来。在如雨般明亮的冬光里,我不知待了多久,最后才十步九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去。

塔像迷宫,充满了神秘感。为什么塔中藏塔?为什么地宫藏宝?为什么塔中葬虎(北京潭柘寺虎塔)?为什么塔顶会冒烟(山西新绛县龙兴寺塔)?为什么燕子总喜欢绕着古塔飞……一个个都是谜团。与塔有关的故事传说,最有名的恐怕就是《白蛇传》了。雷峰塔初名黄妃塔,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重修。我们今天在西子湖畔看见的雷峰塔,是按原塔造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此塔实乃宝塔,深藏众多灿烂,故事曲折缠绵。明代文人冯梦龙在他的《警世通言》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生动地讲述了白素贞与许宣的故事。至于“水漫金山”,冯梦龙压根儿只字未提;那白娘子儿子“仕林救母”,更是后代文人坊间美好的演义;鲁迅又写《论雷峰塔的倒掉》,同情被镇压在塔下的白娘子,讨厌多管闲事的法海僧。

雷峰塔倒掉后,梁思成于1935年就提议按原样重建,但直到2001年3月11日,全封闭发掘雷峰塔遗址地宫的作业才开始。最终,人们并没有找到那个让人心心念念的白娘子,却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经书,并挖掘出了惊天宝物——价值连城的鎏金银阿育王塔。因其精制华美且极具史学美学多重价值,现已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如果你问我:中国最美的塔在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山西,它叫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堪称塔中之王。

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座塔像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这般雄阔壮大、俊美而深沉。当你亲临塔下,那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仿佛能传递到十里之外,让人始料不及。无论你远观、近观、围观、仰观、粗观、细观还是进塔观望,单檐、重檐、匾额、穹顶、大佛、风铃、斗拱、撑、梁、坊、柱,无不合理而艺术。近70米高的塔身使它成为中国古代木塔之冠;3000立方米、2600吨重的红松建造,竟不用一根钉子;身经风雨雷电炮火,屹立千年依然巍峨。丽日蓝天之下,成千上万的燕子欢叫着绕塔飞行,仿佛在探索这座庞大家园的秘密;掷地有声的云朵、宽广无比的云袖从塔顶抚过,小心地不让塔尖挂住衣角裙裾。

360度地巡视,它总能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轮廓与天际线、如有神助的结构与造型。在云、风、燕的背景衬托下,这座巨大而小巧、沉重而轻盈、粗犷而精致的木塔,一会儿向后退去,像要退回到辽金,把爱恨情仇的故事隐藏;一会儿又向前走来,像要迈过头顶,走向未来更远的远方……

难怪,梁思成先生坐在上世纪30年代的骡车上,从距应县县城二十英里外的地方就看到木塔高大的身影。在给林徽因的信中他兴奋地写道:“这座宝塔从四周原野上拔地而起,高约二百英尺,天晴时分从二十英里外就能看到。由夕阳返照中见其闪烁,一直看到它成了剪影,那算是我对于这塔的拜见礼。”仰望这高耸入云、雄浑古朴的木塔,他不由感叹道:“今天正式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势不可挡),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这座辽代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也是我国年代最早、世界个头最高的木塔。风吹腰不弯,雨打木不朽,雷击身不碎,炮轰魂不散。应县木塔,塔中之王!谁能来到此地,目睹这久存于天地间的大智大美,都将是福哉善哉。只为看一眼这木塔,也不负你心驰神往的劳顿、千里万里的行程。

中国古塔是高耸的旗帜,凝聚了真善美;是历史的坐标,见证了和谐与文明;是华夏之梁柱,支撑起古老东方的伟大复兴;是心想事成的护佑,目睹亿万人民实现着中国梦。

中国古塔,不朽的精神,不倒的灵魂!(申士)

168.《散文杂文与扎记》—也谈印泥的技术发展及品类(中)(168)
(上接167.《散文杂文与扎记》—也谈印泥的技术发展及品类(上))
7、中国著名印泥简介
虽然印泥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其实真正获得发展是在隋唐以后。发展高潮是在明朝永乐年间至清代,在近700年间,随着中国书画篆刻艺术和收藏鉴赏事业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很多著名印泥流派和品牌。
7.1清宫造办处“皇族专用印泥”
从隋唐开始,各朝皇宫内就有专门制作御用印泥的部门,隶属于“监印”部门。到清代中期则转由清宫“造办处”制造。此派印泥的制作水准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最高峰。其制作极为华丽考究,不惜工本,原材料非常昂贵,且选料极其严格,制作工序异常繁复。印胎软硬适度,印质极度细腻,印色鲜艳纯正,几乎无杂质。印文明亮清晰稳重,且饱含立体感、堆砌感。留存的玺文至今仍不失真,凹凸鲜明,色彩逼人。但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在乾隆钤于古字画上的鉴藏印中,印文大多为两种色泽。一种是红润欲滴的朱砂印文,一种是橘朱风雅的朱磦印文。前者就是用的清宫造办处所制印泥,而后者就是漳州地区魏丽华斋所产“八宝贡品印泥”。
7.2北京琉璃厂“十珍印泥”
琉璃厂大街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位于北京和平门外。清代来京参加科考的举人大多住在这一带,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周边聚集了较多的书画店铺和售卖文房四宝与印泥的商铺。
清末民初,在琉璃厂最知名的印泥制作人是徐正庵先生。其所制印泥称为“十珍印泥”。 徐正庵出自皇宫,曾在造办处为皇帝制作印泥,故其制作技艺沿用了皇族专用印泥的工艺特点,所制印泥的色泽、细腻度、软硬度、印文厚度均属上乘。现今尚有产品存世,但制作技艺已经失传。
北京徐正庵精制的“十珍印泥”与上海张鲁庵研创 “鲁庵印泥”,并称为“南张北徐”。
其后琉璃厂大街只有“荣宝斋”、“一得阁”、“萃文阁”等知名商铺自制自销印泥。其中以“荣宝斋印泥”品种最多,品质最高,也最为出名。
7.3福建漳州“魏丽华斋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是魏长安首创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魏长安是漳州东门外陆安西路魏氏“源丰药店”店主的长子。他曾调制了一款红药膏,可以治愈刀伤、灼伤、狂犬咬伤、皮肤溃疡等症,药效显著,被誉为“八宝药膏”。但由于售价较高,销售行情非常一般。魏长安在一次绘画之后,因身旁找不到印泥,便用“八宝药膏”取代,效果斐然。于是生出自己制造印泥的想法,经过多次研究试验,制成“八宝印泥”,得到书画家的争相追捧。乾隆年间,汀漳龙道尹侯嗣达建议魏长安专营“八宝印色”,并为其店取名曰:“丽华斋”。乾隆十年侯嗣达将八宝印泥带入京城献给乾隆皇帝。乾隆使用后,对八宝印色钟爱有加,并赏赐给诸多大臣,而后命人到漳州征调,八宝印泥便成为朝廷贡品,进而闻名全国。早年的“魏丽华斋八宝印泥”存世量极少,至今色泽古雅,印文还原度高,厚度较好,立体感和遮盖力强。据传“魏丽华斋印泥”取料皆为中草药,且选料讲究,制作精良。印色鲜明纯正,有光泽。泥胎较软,易上章,较易干。
1982年,漳州市政府拨款建成八宝印泥大楼,并成立漳州八宝印泥厂。2008年,漳州八宝印泥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4上海“鲁庵印泥”
上海“鲁庵印泥”的创始人是张鲁庵(1901—1962),浙江慈溪人,西泠印社社员。他出生于杭州六大国药铺之一“张同泰国药房”,在经商和艺术领域均颇有建树。张鲁庵青年时期到上海南京路开设“益元参”分号时,拜著名书画篆刻家赵叔孺为师,随着篆刻技艺的提高,张鲁庵对市售印泥越发不满。
张鲁庵斥巨资从国外进口设备,又聘请复旦化学物理教授陈灵生先生,对史籍记载的印泥制作方法分析研究,获得了大量数据。十几年间进行了数百次配方和流程试验。将其中较好的53次配方和加工方法进行整理完善,制成了“朱砂印泥”、“朱磦印泥”、和“合印泥”等三种印泥,这就是名传天下的“鲁庵印泥”。
“鲁庵印泥”多为自用或偶以送人,并不外销。最受齐白石、张大千、吴湖帆等书画篆刻大家的宠爱。2009年国家正式命名高式熊、符骥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印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6月,“鲁庵印泥”传人高式熊和张鲁庵之子张永敏正式将鲁庵印泥配方捐赠给国家。鲁庵印泥的第三代传人李耘萍女士经过二十余年的研制,在原有“鲁庵印泥”的基础上,先后研发成功了“国宝鲁庵印泥”、“高制鲁庵印泥”等十余款高品质鲁庵系列印泥。
【注】本文根据网络资料编写,特对网络资料提供者致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华林寺大殿虽仅是一座三开间的佛教建筑,但中间的当心间宽度却达6.5米,超过了七开间的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苏州玄妙观三清殿。三开间殿堂用“材”与九开间用“材”等量
  • 【通关】2024-06 《超级阿拉伯人》 FC小时候的卡带上写的是辛巴达,不过第一关的异域航海风确实会让人往那边联想。别提了 根本瘦不下来 陷入了越减越肥的
  • #成毅赴山海#cy#成毅萧秋水李沉舟肖明明#情窦初开给你,我的爱全部给你,毫无保留,你是唯一,有且仅有成毅|赴山海|萧秋水|李沉舟|肖明明|王权富贵|莲花楼|李
  • 男子听后又开始对女子进行人身攻击:你现在肯定不需要,你以后会需要的。我的天,这是从一个男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九年义务漏网之鱼呢。
  • 鲲哥本名余鲲,从字面来看,就可领悟其父辈的内涵与寄语乃至豪情,能以鲲字命者,岂是等闲之辈。 鲲哥是進哥介绍认识,進哥是曲哥介绍认识,都是江湖中人,与体制内的俺能
  • 他为了破坏无数幸福家庭和恋爱,骗取无数女人的感情,他无耻、缺德地喊所有女明星“老婆”调戏无数女人,他故意调戏大量已婚女人,企图骗取她们的感情和钱财,破坏她们的婚
  • 5.23 DAY85《又自在又美丽》书籍设计:熊琼、刘清作者:翊呜出版单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设计说明:这不只是一本平淡的植物百科读本,它更像是一 本记忆之书,-
  • 生肖猴进入2024年6月份,属猴人的爱情运势情况很微妙,对于男性属猴人来说,这个月如果想要追求自己的爱情,就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努力,但如果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爱情
  • 最容易暧昧不清的三个星座#算卦##看八字[超话]##感情复合挽回,和合术,和合法事# 双鱼座双鱼是享受恋爱的,同时他们本人就是极度缺爱的星座,所以遇到一段能够满
  • 我看他们之间的距离,根据它们的动作神态猜测,这两条鱼肯定是朋友关系,绝对不是夫妻关系,因为他们的步伐太统一了,距离保持太固定了,没有卿卿我我,没有搂搂抱抱,嘴里
  • 这次出镜,母女二人都玩得非常开心,虽然小蛋饺全程都被妈妈打码,但从王灿的脸上依然能感受到母女俩的温情幸福。 近段时间杜淳和王灿时不时地就合体秀恩爱,浓情蜜意的
  • 最后磕CP的人适可而止,因为你们磕的不可能成真#赵丽颖林更新庆功宴穿搭##赵丽颖t恤印的是狗头# 剧播时,丽粉就已经忍了,觉得只要你们不要上升真人,不舞到赵丽颖
  • #温暖有你一份# 《同笼蛇兔》#小说推文# “宝宝,看,你有两个孕̸囊̸,我也有两艮̸,我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矜贵清冷的男人用自己长长的蛇尾,将怀里的兔
  • 不然我就完全忘记自己写过这种故事了 我看完以后觉得我七年级的时候最喜欢权.志.龙.的时候,是我最懂爱情的时候[允悲]一个12岁的小女孩和“热恋”这个词,明明扯不
  • 那一刻,我仿佛被它的美丽所吸引,时间仿佛停滞,只留下了我与它之间的对视。我分明已经死了,怎会来到此处?视线落到柜子上的嫁衣,生前的记忆又再次浮现在我眼前。
  • 竞人是最没劲又最要装高贵的纯怼粉丝发言 不攻击任何选手记得打表演赛的时候 楼丝好奇多问了两嘴 竞人要炸了一样生怕看上了自家选手说什么电竞看的是实力 不是看颜值真
  • 其实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就是在他面前试着卖惨喊疼居然真的有用!河豚这两天老是误伤我 也不是他有意 就是我在给他擦药他不愿意打个滚就把我手给刮了 今天中午我在吃东西
  • 在青山如画里,仰躺你的身旁,为你细数遗落在你生命里的流年。在青山如画里,仰躺你的身旁,为你细数遗落在你生命里的流年。
  • 赛科龙RC680R搭载单摇臂,排气采用双出的造型,卡钳使用的是Brembo的品牌,预计双通道ABS+TCS不会缺席,前导流罩中间的部分预计搭载随车的行车记录仪,
  • 我们既不能对孩子粗暴惩罚,也不能不以为然甚至纵容孩子,而应该帮助孩子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或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以促进以后的成功。bXLys9M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