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柳宗元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其曾祖父官至中书令,其父柳镇在高宗时遇到安禄山之乱,携家避隐于王屋山。后上书言事而授官,在郭子仪属下任职,并累次升官。柳宗元是个神童型的天才,史书称其小时候“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二十岁时与刘禹锡为同科进士,官授校书郎。三十岁时与刘禹锡、吕温等结识王叔文。王叔文等人看他是个奇才,把他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并准备大加重用。不久“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也因为和王叔文的关系而被贬为邵州刺史。在去上任的半路上,又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与此同时,刘禹锡和其他六人也都受到类似处分,这就是历史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那里属“荒疠”之地,他便“自放山泽间”,与山水为伴。元和十年(公元815),他返京后复出为柳州刺史,直到公元819年于柳州逝世。

像他这样的奇才,从极有希望、前途无量的境地一头栽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受到过重用和迁升,满腹才华一无所用,其心理上的打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他在《瓶赋》中表白自己“清白”的为人,希望能被人理解:“清白可鉴,终不媚私。利泽广大,孰能去之。绠绝身破,何足怨咨。功成事遂,复于土泥。”他在《牛赋》中自我安慰地说,“人的命运有好有坏,但不是按照你的能力来安排的。千万不要抱怨和不满,这样才能享受到你应有的福份。”他甚至作《惩咎赋》来表示自己悔过和自罚之心。但这一切并未使他的处境有丝毫改善。真正使他能顶住巨大磨难而没有倒下去的,还是他对“道”的认识和理解,因为这种理解认识提高了他的眼界、开阔了他的心胸。

一个极度聪明的奇才,被贬谪到荒远的不毛之地,心中自有难言的痛苦。然而任何一种痛苦都可能磨励人的意志、深化人的思考。正如后人指出的“于迁谪中始收文章之极功。正是十多年的贬谪生活所带来的大磨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成就了他千古文章一大家的不朽地位。

由于文章上的突飞猛进,加上对佛、道、儒三教经典的精研,柳宗元一生为许多高僧写过碑铭、塔记一类的文章,而他对佛理的深刻理解、超人的见地也通过这些碑铭塔记而得以广泛传播。他在禅宗第六祖慧能的碑铭中写到:“其道以无为为有,以空洞为实,以广大不荡为归。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礼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真是言简意赅,几句话就把佛经要理概括无遗。他在《南岳弥陀和尚碑》中则以其独特的诗风,形象化地描述了自己对道的精微理解:“一气回薄茫无穷,其上无初下无终。离而为合蔽而通,始末或异今焉同。虚无混冥道乃融,圣神无迹示教功。形游无际交大雄,夫子稽首师顺风。”;他在“无姓和尚”的碑铭中说道,“生物流动,趋向混乱,惟极乐正路为得其归。”已经从大的格局中认识到了宇宙生命的败坏,最终只能以佛法才能拯救的结论。在该碑的“碑阴”上则说,“凡吾之求,非在外也,吾不动矣。”明白了“向内求”“心不被外物所动”的高深法理;他又把儒家的“礼”和佛家的“律”相比较,指出其平行的作用,并且认为大小乘的分别是无意义的,“定”“慧”和“归真源”才是终极的目的。这一超人见地实在让人惊讶,因为佛教中许多层次极高的高僧甚至一代传人都曾卷入大、小乘之争,而且佛教最后也没能摆脱分裂为大、小乘两支的命运!除了佛教经典外,他对道家的理论也有很深的造诣。《阴符经》是一部重要的道教经典,他研读之后撰文指出该经乃后人假托,并非黄帝之书。精于道教理论的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曾以佩服的口吻谈到此事。

他对佛理的精深理解反过来又使他独具慧眼,能对佛教内部以及儒教中人对佛教的错误认识和作法有着特别清晰的认识,并能明白地加以剖析。根据柳宗元的自述,“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即永州),吾独有得焉。”原来对于佛教,他竟然是一位“幼儿学”,有着“三十年”的钻研和探求。可惜一直没有碰到过使他心服的精通佛法的人,直到贬官永州后才有了重大的突破和收获。到永州后,除了身世遭遇迫使他进一步去深思几十年来学佛过程中不解的问题外,他与佛教高僧巽上人的交往对他真正走入佛教修炼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似乎没有留下谈论自己修炼层次和感受的专题诗文,但从他的《巽公院五咏》这几首题咏诗中,我们仍然可以管窥到一些修炼层次的体现。修炼的层次主要表现在心性的提高上,超常的体验即所谓“宗教体验”只是心性标准的表征之一。一个人心性的提高必然会反映到他的言行上来:守真、行善、戒“贪嗔痴”和忍苦,这些都是言行的标准。柳宗元自己也说,“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佛法博大精深,包容万有,但凡有志于挣脱物欲羁绊,不愿为世俗桎梏的人,都会认同佛理、皈依佛法,这也是他自己修佛的原因。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

明白了<楞严经>,一旦开了误,也就是菩萨【楞严经浅释】

序分.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D3菩萨众(分二)
E1自恣先集众 E2闻音后至众
今E1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编按】此段经文浅释融入一九八七年九月八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述

不单有缘觉、声闻这二乘人,还有十方菩萨:这就不只是一个菩萨,是由十方来的菩萨。什么叫“十方”呢?东、西、南、北是“四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叫“四隅”;这八方,再加上、下,是十方。那么说:“这八方还有上方菩萨来,这可以。下方也有菩萨吗?”有的,地藏菩萨就是专管我们下边的事情。所以这有十方的菩萨。

“菩萨”两个字,本来在讲经题时已经讲过,现在再略略地讲一讲。菩萨也是梵语,叫Bodhisattva(菩提萨埵)。Bodhi(菩提)是觉,Sattva(萨埵)是有情,就是“觉悟有情”──他自己已经觉悟了,而又去觉悟有情;又可以说是有情里边的一个觉悟者,他原来也是和我们一样来着,不过他觉悟了。我们现在没觉悟,就叫“人”;他就是由我们人觉悟的,所以叫做 Bodhisattva。菩萨能自觉又能觉他,能自利又能利他,可是他没有圆满,所以叫“菩萨”。

这十方来的菩萨有多少呢?也是不知道数目。来做什么呢?是不是来凑热闹呢?是不是来好像看戏似的,到这地方看热闹来了?不是的。他们都有不明白的事情,来咨决心疑:他们是共同来研究心里不明白的事情;“心疑”,就是他心里还不了解的。“咨”,是咨询、咨问,就是请问。请问什么?请问不能决定、或心里不能明白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这个“密义”的道理。密义,也就是本经这个“密因”。

钦奉慈严,将求密义:这“慈严”,就是佛;“钦奉”,就是恭恭敬敬对佛。“将求密义”,就将要求他们智慧所达不到、所不明白的道理。他们对这个密因的道理都不懂,所以在十方听见释迦牟尼佛说《楞严经》和〈楞严咒〉,他们都到这儿来了,都要听密因了义这个法门。为什么他们要听呢?他们不懂啊!所以你看,连菩萨都不懂这个道理,都要来咨决心疑!

所以我们现在讲这部《楞严经》,这是菩萨所不明白的经典,我们现在想要明白它;我们如果明白,一开了悟,也就是菩萨。你不要自暴自弃,说是:“这是菩萨都不明白的道理,我怎么能懂呢?我赶快走了,要退席了,不要耽误时间!”就因为菩萨不懂的事情,现在就是叫你懂。

我们现在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和释迦牟尼佛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出这个法,留到世界上来。以前菩萨不懂的事情,我们现在就可以懂了。我们现在能明白这个密因,明白这个了义法门,你说我们是不是多便宜啊?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说法之后,这真是比那些菩萨得到好处都快。那些菩萨从十方来,那不知道经过多远的路呢!有从天上来的,有从东方来、西方来的──那不是就我们一般东方、西方而已,这有无量世界,从其他的世界来的。

我们现在是有大善根、有大因缘,才能听到这个教菩萨法,你切记不要害怕,不要以为“菩萨都不明白,我不要学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即时如来:“即时”,就是说《楞严经》这个时候,这叫“师资道合”的时候,也就是要说《楞严经》和〈楞严咒〉这个时候。“如来”,是佛十号之一。

敷座宴安:“敷座”,就是把卧具打开,坐到卧具上。佛因为听到他们这样请求了,安坐在那个地方。“宴安”,就是very quiet、很宁静、很平静地坐那个地方,没有讲话。“宴”,是宴如,也就是清净的意思,就是在这儿坐着参禅、静虑的样子,这是清净。“安”,佛很安详地坐在那儿。不是像一般人有时候打坐,把眉头一皱这个样子。不是这个样子,是很慈祥地坐在那个地方,笑咪咪的,好像不知和谁笑呢!总而言之,谁见着,谁就欢喜佛这个样子,所以这叫“宴安”。宴安这种表现,很平安而又很慈祥,这种样子也是令人见相就发心,就生一种欢喜心。为什么要敷座宴安呢?就因为要沉静沉静,入定观察观察。宴安,也就是入定观察一切众生的根性。

为诸会中:“诸”,也可以说当语助词,就是帮助这句话的。“诸会”,这会就是当时法会里头这些人──有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又有无量辟支无学,又有十方菩萨,这么多人。我们今天这个法会和它比较,可就相差太远了。释迦牟尼佛那个法会,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围绕佛;我们这儿,只有二、三十个人。人是二、三十个,但是神、鬼也是无量无边的,这有很多很多的鬼都在外边听法呢!也有很多神在外边守护着呢!你若不信,你看看,你数不过来的!

宣示深奥:“宣”,就是宣布出来,把它说明了。“示”,指示你。“深”,这个密因谓之深,这个深密的因。“奥”,奥妙,也就是了义。佛为这个法会里的大众说法,就说“密因、了义”的法门。这个密因,如果佛不说,你没有法子知道的;这个了义,佛若不指示你,你也不能明白的。所以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奥”,是奥妙。怎么叫奥妙呢?就是你不知道那个事情。你不知道那个事情,所以就奥妙;你若知道,就认为很平常了。你没吃过的东西,你看见了,无论如何要尝一尝、试一试;你若吃过了之后,怎么样?啊,我知道,那就是这个味道嘛!好像上个礼拜有人问walnut(核桃),他说前生他吃过;因为他前生吃过,所以今生吃,也就是吃以前吃过的东西。那么如果没吃过的呢?就总想要试一试。

菩萨为什么要来咨决心疑?也就因为他不懂这个道理,就想要明白多一点。释迦牟尼佛知道法会这众生的心理,于是就宣示深奥。
法筵清众:“法”,是说法;“筵”,就是好像筵席,但是这是说法的筵席,不是一般吃酒、摆庆功宴那一种的筵席。这是法筵,是用法味来给你吃;你若吃饱了法味,那你就成佛。“法筵”,就是这个法会,不是说真叫你来吃法、喝法,那只是一个比喻。你讲的时候,可以有那个意思,但是说的时候,不能就说“吃啊、喝啊”。怎么叫“清众”呢?到法筵里来的大众,没有一个是不清净的,都愿意清净其心、清净其身,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一些大众,心里也不污浊,身上也不污浊;污浊,就是污浊邋遢,周身都不干净。因为他没有一种不正当、不好的行为,都是心里也干净、身上也干净,所以都叫“清众”。

得未曾有:怎么叫“未曾有”呢?就是说这种法,是从来没有听过的,这是头一次听见这个妙法。所以这叫“未曾有法”,也就是属于“未曾有部”。

E2闻音后至众

【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编按】此段经文浅释融入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三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述

迦陵仙音:“迦陵”,是鸟的名字,叫迦陵频伽。这种鸟没有出蛋壳的时候,在蛋里边就叫,叫得很远都可以听得见的;出蛋后,它叫的声音更大了。迦陵频伽也是印度话,翻译到中文,就叫“妙声”,说它这个声音最妙了。究竟妙到什么程度呢?你去听一听这迦陵频伽鸟的声音,就知道了,就是那么妙法!在这里“迦陵仙音”,不是说这种鸟的声,是说佛的声音好像迦陵频伽鸟那种音,婉转和鸣,非常悦耳中听,人人都欢喜听的。“仙”,释迦牟尼佛过去是忍辱仙,现在成大觉金仙;佛叫“大觉金仙”,所以说迦陵仙音,就是佛的音。

讲起佛的音声,那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听得见的。佛在印度说话,我们在美国这儿,都可以听得见的,比用无线电广播听得都清楚,比打无线电报都快;可是要有缘的,没有缘的,你听不见的。有一次,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生出好奇心,说:“我看看要到多远,才可以听不见佛的声音?”他就用他的神通──经上说向西方走,不是!目犍连尊者是向东方走。用他的神通走到无量、无量、无量那么多,不知道多少个国土,百千万亿佛土,到那个地方,还是听见佛的声音,像在他耳朵旁说法那么响亮。

好像易象乾在以前打八天禅七的时候(人家打七天,我们打八天),我问他有什么感觉?他说他就听到Joe Miller唱歌的声音,总在脑子里头;他这是在脑子里头,不是在耳朵里头。那么目犍连尊者呢?是在耳朵里听,走多远也听见佛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和他说法。

他到了东方一个国家,那儿的人都高得不得了,大约最矮的也有几十丈那么高。摩诃目犍连尊者到那儿,人家吃饭的钵,大约都有我们房子这么大;吃多少饭,那是更不要讲了,当然比我们都吃得多!目犍连尊者到那地方,站到一个钵的边缘上,在那儿看人家吃饭。这地方的人说:“哇,从什么地方来这么一个人头虫啊?”说他是只虫子,因为他太小了,所以就叫他“人头虫”。

那地方的佛就说了:“你不能这样讲。这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摩诃目犍连,他的神通第一,你不要看不起他,他不是人头虫啊!”这些弟子才知道:“喔,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就这么小啊!像只小虫子。”所以目犍连尊者用尽他的神通,还找不着佛声音的边际。

佛这种迦陵仙音是到处皆有的,所以才说遍十方界:“界”,是界限。“遍十方界”,是说每一个国土都到得了。“迦陵仙音,遍十方界”这两句是说:佛这个声音又好、又妙,声音也大;所以能遍满十方,都闻到迦陵仙音这个声音。

恒沙菩萨:一切菩萨有多少呢?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沙”,印度有一条恒河,这恒河有四十里宽,河里边的沙,就像我们吃的面粉那么细。为什么举出它来做比喻?就因为它数目多,数不尽那么多。印度有十四个大数目,“恒河沙、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数、阿僧祇”都是大数目之一。是什么有这么多大数目呢?“菩萨”。这些菩萨有多少?有恒河沙那么多。恒河沙有多少?恒河沙就是恒河沙那么多。你问我多少?我也不知道;你说恒河沙有多少?你也不知道,所以就是恒河沙那么多。总而言之,数不尽那么多,这个数目太大了!

来聚道场:这些菩萨都来到这儿听法,拥护这个道场了!这是无量众生来聚道场。我们这儿也有菩萨的,你不要小看我们这间屋子,虽然这间屋子这么小,但是大菩萨多得不得了;他们不是来听经闻法,是来帮助拥护这个道场,令道场一天比一天兴盛,这叫“来聚道场”,来聚会到这个道场里边。我们这个法会,就叫“道场”;好像你们现在来听经的,这都是拥护这个法会的,也都叫“来聚道场”。

那么这一个道场,是释迦牟尼佛说《楞严经》这个道场,也是我现在说《楞严经》这个道场,以前那一些菩萨都会来的;你想见一见这些菩萨,我就告诉你!都是谁呢?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这菩萨里,谁最高呢?哪一位菩萨资格最老呢?哪一位菩萨道行最深呢?我告诉你,“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在十方恒河沙数菩萨里边,是资格最老的,他做菩萨中的代表、上座。文殊师利菩萨是在中国五台山,这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他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在菩萨里边智慧第一。在罗汉里边,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要是到菩萨里边,那他又比不了了,他又小得不得了了。

“文殊师利”也是印度话,译到中文叫“妙德”,有微妙的德行,他这种德行是微妙不可思议的;又叫“妙吉祥”,他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吉祥。所以今天他到我们这儿来,我们这儿也吉祥了。这文殊师利菩萨,是妙吉祥;而迦陵频伽鸟的声音,也是妙!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这六句经文,都是形容词;这是结集经藏时,阿难尊者加上去的,也就是形容、陪衬这个道场的庄严殊胜。是不是人人都看见呢?听,就会人人都听见;看见,就不一定每一个人都看见恒河沙数这么多菩萨。恒河沙数这么多菩萨来,如果凡夫都能见得到有这么多,恐怕印度那个国家,也没有地方容纳这么多的菩萨。那这怎么样呢?这是菩萨在虚空中来的;在虚空里头,能有恒河沙数那么多。因为虚空是空的,所以多少菩萨来,都能容纳得下,也都有他的座位;这些菩萨所带的眷属,也都可以到这个道场来。

所以你们各位研究经典,在这个地方,就应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的境界,只是开五眼的圣人可以看见、可以知道这个所以然。当时阿难尊者当然都是具足五眼的人,他记忆力也好,见着就不忘了;在结集经藏的时候,就这样把它写出来。为什么知道这些菩萨是在虚空里头?你们各位想一想,恒河沙数那么多菩萨,没有数的;印度那个恒河沙,只可以在恒河那儿容纳得下。恒河沙数这么多菩萨,不把印度这个国家都给占满了吗?啊,甚至于像我们人似的,也人踩人,会踩死很多人的!可是因为他们是在虚空里头,所以他们虽然有那么多,还是有地方。

好多深奥的佛学哲理,乍听之下有很深的学问在里头,但却救不了一个失落无助的孩子。对佛法感到失望的他最后走上自杀这条路,这当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学佛真义》
  
永宁法师:
今天永宁在空间中看见一位十九岁的男孩,他在苏佛法身超度时,出现在一座大海边,随着巧妙的因缘,出现在永宁的面前。
  
这位十九岁的男孩相当聪明,生前拥有一颗令人称羡的金头脑,世间的知识如此多,只要他看过、听过,都能被他明白、理解,并且深刻记忆在他的脑海中。然而,男孩的心并没有因为这么多的知识而得到满足,也未曾因为懂得多而感到心安,他同样是不安的、痛苦的。
  
男孩说,他曾经寻找过学校的辅导老师,也曾经花钱看过医生,寻找心理咨商,但没有一个人能帮助他。心理师所说的话,在他看了几次之后就被他拆解,发现只是一堆理论在重复运用;医生看病,看不出他的心病,不论多少医药费,都如同丢入大海之中。
  
失落的男孩后来开始寻找宗教的力量,希望藉由他所未知的、超乎世间的力量,来帮助他找到出口,不要继续生活在痛苦之中。
  
男孩开始接触佛教,但,他所接触的佛友,带着他研读了非常多的经典,甚至带着他去读佛学院。男孩一开始以为听这些佛友的话,照着他们的方法去做,就绝对能得到心中所想要的。
  
整整两年的时间,男孩已经将非常多的经文记忆在脑海中,比那些学佛十年、二十年的佛友知道的还要多,随意就能说出经典中的深奥词句,但他最后却问这些佛友:「然后呢?」
  
男孩并没有从这些经典找到他心上所缺乏的,所想要的,依然还是那么的痛苦,只是脑子里又多懂了非常多不同的佛学知识而已,其他并无任何的帮助。
  
男孩对世间,对佛法都感到失望,他失落地看着佛眼,运用他所懂得佛学知识,问佛很多问题,但佛始终没有回答他。
  
失落的男孩最后走上自杀这条路,他对人生感到失望,找不到生命的出口,想要放弃此生,让自己重新来过,不想要懂这么多,只想过简单的生活。
  
男孩死后就在他自杀的大海空间中,今日苏佛法身超度来到这片大海,男孩有机会蒙佛光接引,出离他所在的空间。当男孩看见佛光,并跟着念出「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时,他很惊讶,惊讶的是,原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把这些年来痛苦的我救起,他摇摇头,感叹自己不懂得学佛的精要。
  
男孩离开空间后,想要藉由永宁告诉大家,他绕了这么大一圈,总算明白什么是佛法。学佛不需要外求,不需要知道深奥的佛学,而是从「心」上去学,从心感受自己的苦,感受众生的苦,而后明白佛的大慈大悲。彻底地改变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学会佛的慈悲,每一次的改变,都能从中得到领悟,而每一次的领悟,都在提升自己的灵性,帮助自己,走上佛所走的路。如此,将不再有心上的不安,心上的无助,因为在灵性提升的同时,心也得到安住。
南无阿弥陀佛。
  
永宁
  
访问主笔:释法菁
二O二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这么用这个词日文:「ご機嫌取りをする生徒は、キャンパスでいじめに遭いやすい。”日文:「媚びキャラは、演じすぎて自分のことを忘れてしまいます。
  • 有人四处奔走,有人却在浑水摸鱼,比如本书的两位主角:热爱飙车与摇滚乐的恶魔克鲁利,和开古董书店、爱发牢骚的天 使亚茨拉菲尔——两人各自接到命令参与这场混战,但哥
  • 是的,李莲花让云彼丘放下过去为自己而活,可他自己成全了所有人,却唯独没有成全自己。​#电视剧莲花楼[超话]##齐骨##文姜##齐襄公# 他们的名谥会永远并列在史
  • 虽然那场遇见不是在最美的时光里,但你却是我时光里最美的遇见。虽然那场遇见不是在最美的时光里,但你却是我时光里最美的遇见。
  • 闲来无事翻了下前两年的网易云年度报告,不出意外的发现我的年度歌手都是阿糊,虽然那两年我主要用qq音乐,网易云反而是用来听q音上没有的歌。还好阿糊坚持搞音乐,两年
  • 脾气好 会提前沟通喜欢的风格!脾气好 会提前沟通喜欢的风格!
  •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今天是在学校的最后一晚,虽然离别这一幕在心中预演过好多次,但是从未想过会是在深夜独自离开。虽然这四年过的平平淡淡,没有拿过奖学金也
  • 在和小白解释了转世投胎的概念后,我问小白愿不愿意成为主人的孩子,小白之前都是趴着的,说到这里就激动的站起来和我说话了,说愿意。拉着欣仔在月光广场跳舞,和陌生的大
  • #金玟池唯一门面#前方高能请注意汪汪列车即刻出发·稳定美貌输出者快乐小狗的皮下是执行力极强のⒺⓈⒻⒿ 队内签售好评百分百是『民推门面金玟池』 “欧尼一定要记得小
  • 耀眼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耕积累,秉承“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比亚迪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近400亿元,研发人员超10
  • (你)——————————————あぁ…嫌 心を探るジャイロが啊 真讨厌 探索着心中的漩涡あぁ…嫌 目が灼けそうだ啊 真讨厌 眼睛如同被灼伤あぁ…嫌 月も星も憂
  • 刘桥社区闪闪的红星退役亦光彩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除了夜间巡逻、防溺水巡逻,对辖区内学校周边的安全同样重视。志愿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对志愿精神
  • 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农业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
  • 4月读书:1、《宛转环》:这是一个中国的短篇科幻小说集,忘记在哪里看到的推荐了,里面有些挺好看,有些挺神叨,现在还有印象的是一篇写一个小镇喜欢画画的姑娘,如何一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在这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有你在身边,便是最美的风景。@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开始推理吧[给力]刘宇宁
  • 过去的一切都已变得模糊,我记不清到底听了多少遍《是我的海》也记不清他们给过我多少坚定的力量,直到一张绿色的彩带落在了我的肩上,那一刻我终于明白,那句“跳动的世界
  • 我们今天介绍的这只U17356531L1U1腕表,就是受到了当年的启发在2022年推出,而且保留了该系列的经典造型:比如为了防止飞行员高空作业时腕表受损碎,所以
  • 个人隐私亲子鉴定的样本可以自行采集,样本的提交也可以选择邮寄。个人隐私亲子鉴定的样本可以自行采集,样本的提交也可以选择邮寄。
  • ” 他盯着文秀的样子也和以前没有区别,眼底像阿勒泰的湖水清澈缱绻迷惑文秀卷入其中,他说:“但你也忙了太久了,好几个月了。文秀靠着巴太臂膀里,听到他说:“你再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