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管关键期 农田绘“丰”景——多地农业生产一线扫描】盛夏当值,农事正忙。眼下,江西、湖南等早稻主产省陆续进入收获季节,农户抢抓农时,组织农机开镰收割。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生长进入夏季田间管理重要阶段。

同时,夏粮收购也正加紧进行。目前,全国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集中上量阶段,小麦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购销较为活跃。

——多地夏收收官 夏粮购销活跃

夏粮是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季,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1/5。眼下,河南、山东等多地夏收已经收官。同时,夏粮收购也正加紧进行,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河南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内,980亩小麦已经完成收获,平均亩产达1100斤。

“山东夏收工作已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打赢了粮食生产第一仗,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起了个好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池方说。

今年的夏粮,经历了“虫口夺粮”“龙口夺粮”等重重考验,丰收来之不易。据介绍,从去年秋种开始,山东省就抢抓墒情普遍适宜有利时机,适期适墒播种麦田比例超过80%,播种质量明显好于常年。

丰产丰收还要颗粒归仓。目前,全国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集中上量阶段,小麦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收购进展顺利。

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6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500亿斤左右,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四成以上。从价格看,目前小麦购销较为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主产区小麦收购均价每斤1.38元左右;预计后期价格以稳为主,启动托市收购可能性不大。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引导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入市,做好清理、烘干、收储等工作,严肃查处压级压价、“转圈粮”“打白条”等行为,切实维护粮农利益和市场秩序。

——早稻收获季 农机抢收忙

早稻是我国全年粮食收获的第二季。江西、湖南等早稻主产省已陆续进入收获季节,金色稻田里,稻浪随风荡漾,田间到处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7月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静慎村,村民正驾驶收割机收割早稻。据了解,今年望城区早稻播种面积约20.42万亩,现已收割2万余亩,预计收割高峰期在7月中旬。

江西今年全省早稻种植面积达1800万亩。当前,正自南向北陆续开镰收割。

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芦溪乡欣蓝农事服务中心内,10余名农机手正在对即将投入“双抢”的田间作业机械进行“阵前体检”,让耕、灌、收、插、运、烘等机械“强筋壮骨”。

“再过两天我们就要开始大面积收割早稻了。现在主要是做好开镰的准备工作。收割机收割、水旋耕机犁田,谷子下来拖拉机送到家,烘干机烘好,马上就能销售,全程都是机械化,省时、省工、省钱。”欣蓝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甘小平介绍道。

早稻开镰前夕,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90后新农人黄名峰也十分忙碌。“如今随着种田机械化程度的提升,抢收抢种重点在农机,所以抢农机手就是抢农时。早稻抢日,晚稻抢时,收和种只有不到一个月工夫,我们要充分做好准备。”黄名峰说。

——夏管关键期 力保秋粮丰收

秋粮要丰产,夏管是关键。眼下多地正抢抓农时,抓好秋粮作物田间管理,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当下,产粮大省黑龙江全面进入夏管阶段。在黑龙江省木兰县,伴随旋翼的嗡鸣声,一架架植保无人机从低空掠过,雾化后的药物均匀地落在成片的玉米田中。

“眼下,鲜食玉米株高达到了1米5以上,长势明显好于往年。”木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田树东说,县里统一推广免耕“品”字形密植播种技术,使得出苗率达到了95%以上,预计平均每亩可增产150公斤。

今年,我国启动实施大豆玉米等重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多地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粮食高效生产、增产增收。

“今年我们收到了41家种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寄来的最新优质农作物种子,筛选出具备高产、高蛋白、高油等优良性状且更适宜当地种植的大豆品种,也为周边县区及各大农场的农户提供选种及种植技术示范。”黑龙江省友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政说。

针对近日的高温少雨天气,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河南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玉米打开了喷灌设备,造墒降温。

“要想保障粮食增产,还得要靠高科技。”河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明说,河南村已完成882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占全村农田面积的90%以上。通过配套完善机井,建设地埋式喷灌设备,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不光能夺高产,还能节本节能。”李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与传统大水漫灌相比,可实现节水60%至70%,省工60%至70%,亩均增产5%至10%,摆脱了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局面,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汪子旭 叶婧 熊家林 孙晓宇;总监制:姚卜成;监制:韩世雄;编辑:张志银)

24岁华裔科学家朱佳迪:突破“摩尔定律”极限 开发“原子级薄晶体管” 带来芯片革命性突破
世界需要越来越强大的芯片,然而,现在的芯片技术正在无限接近终点。一旦进入到1nm的领域,那么依赖现有技术,将“被迫终止”。原因很简单,越来越严重的量子隧穿效应,将会使得人类制造的芯片难度指数增加。
目前而言,这个问题基本上无解,所以要么突破当前的芯片的材料,要么干脆采用新的技术思路,例如光子芯片、量子芯片等等。
硅基电子芯片真的要走到尽头了吗?

当大多数芯片专家都这么认为的时候,一个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竟然推翻了人们的认知。他们成功研究出基于二硫化钼(MoS2)的原子级薄晶体管。
它有多薄呢?
仅仅有3个原子的厚度!
为何说它给当前的芯片制造技术带来了福音呢?
众所周知,我们当前的硅基芯片是在硅片上抹上光刻胶,然后利用光刻机在上面刻画。简单来说就是一整块石头,我们不断挖,挖成房子的样子。但有个坏处,受制于材料的原因,最多能到达1nm,这就是所谓的极限。

我们国家的半导体被美国人打压,华为就另辟蹊径做出了堆叠芯片,也就是说,你用一块7nm芯片,我就用三块或者更多块28nm芯片堆叠在一起来实现你一块7nm芯片的性能。原理上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一般会出现功耗要高、发热严重等等。
但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思路,可以通过堆叠来实现芯片性能的跃升。那自然用来堆叠的芯片越薄越好,而麻省理工学院此次就是实现了材料上的突破,三个原子的硅材料,你可以堆出很多层来,这样自然就实现了芯片性能的强力提升。
所以业界才说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发现!
最最关键的是,主导这一研究的科学家,竟然是一个年仅24岁的华裔——朱佳迪!

年仅24岁,放在国内也就是硕士研究生的层次,但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竟然已经可以独当一面,自己率领团队做出半导体行业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此时我们的年轻人在干什么呢?
抖音上正火的一塌糊涂的是一个“挖呀挖”视频。全国的年轻人都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挖呀挖”中迷失,而他们的同龄人却在大洋彼岸为美国生产出世界上最先进的硅材料,并一举奠定了未来20年的领先地位。
换句话说,如果朱佳迪在中国会怎么样?我们的体制能不能将其选拔出来呢?

按照他的年龄,基本上是一个正在上研二的硕士。那么正常情况下,此时的他根本不可能获得任何科研资金来源。不出意外,在国内他一定是在某个导师手下做着自己的课题,帮助导师完成某项研究。不过,按照我们国家的半导体水平,即便他的导师是业界翘楚,也断然不可能做出今天他在美国所取得的成就。
而硕士毕业之后,正常情况下,他应该25岁,然后开始长达三年的读博生涯。不过以朱佳迪的能力,正常毕业问题不大,当然前提是遇到一个人品不错的导师,如果导师太自私,想要他继续帮助自己做事,那么极大地可能会让其延期毕业。毕竟很多年轻牛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不要以为只有水平差的人才会延毕,实际上水平越高的年轻学子越容易延毕。

毕业后的他正常在28岁。此时你认为他一定可以获得科研资金注入了,对不对?
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因为此时的他依旧是在科研鄙视链的最底端,上面有长青、杰青、院士等等一众大牛。每一个都是一座座大山。分研究资金的时候,肯定是上面的人最多,下面的人最少。
按照他研究的这个领域而言,朱佳迪根本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启动资金,也就是说,他必须熬资历,当然还要能够维护关系,所谓霍金来中国也要站起来敬酒就是这么一回事。如果他智商超群,情商太差,那么必然不会得到上头的青睐。未来的发展前景基本上会断在副教授的职称上。

假如朱佳迪智商情商都超高,也只能一步步的打点,光靠研究成果是不可能有所建树的。李爱珍研发出“量子级激光器”,被誉为中国半导体功勋,可就是这样一个放在欧美会被当作国宝对待的大牛,竟然在国内4次申请院士而不得,无奈之下,只能去美国做一个外籍院士。
所以等朱佳迪能够熬出来,那么也就会成为官场老油条,绝不会是什么青年才俊了。
我们年轻人钟情的高科技是“酱香科技”、“外卖科技”、“短视频科技”、“直播带货科技”......
君不见,随便一个卖丑的网红,都能分分钟数百万入账,而那些埋头苦干皓首穷经的人才,却只能在熙熙攘攘的队伍中熬白了头发。

作为目前被美帝限制最严重的区域:半导体技术,我们为何落后那么远?能和人才选拔机制没有任何关系?
芯片研发需要相当大的资金量和非常长的研发周期,中国基本以进口为主,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2011和2022年进口金额都达到了4000多亿美元,以2022为例,总进口金额相当于 2022 年全年进口原油和铁矿石的总和。
就目前而言,芯片毫无疑问是中国的软肋,美国也正是抓住这一点,疯狂的打压中国的半导体科技产业,限制中国的芯片、半导体进出口,积极在半导体领域构建基于战略联盟而非产业生态的“供应链联盟”。

美国胁迫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ASML)对华禁售产品;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建立“芯片四方联盟(CHIP4)”;签署《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用于芯片、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对中国公司实行“芯片禁令”......
看看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华为,被美国逼到了什么份上,所有的5G芯片都不能使用,因此到目前为止,华为没有自己的5G手机。本来发展势头迅猛的荣耀手机也不得不从华为卖出,变成了别家的公司。华为发布2022年财报,总营收 6423 亿元同比增长 0.9%,净利润 356 亿元同比下滑 68.7%。一个本来高速发展的科技顶尖公司,在芯片领域却被美国拿捏的死死的,令人惋惜......

如果我们能够将半导体技术轻松的掌控在自己手里,如果我们当年没有“造不如买”的买办思想主导,那么中国半导体技术早已经赶超了欧美。真的那样,华为绝对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科技公司。中兴也会成为不次于苹果的世界顶级科技企业。而小米、蓝绿二兄弟,也不会看高通的脸色过日子。
美帝还能一言不合就封锁我们吗?
国家之间的竞争靠的是科技、经济、军事等力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生产力,军事是最直观的展示。没有芯片,再先进的武器都是一堆废铁。1996年,我们在台湾海峡面对美帝的严重挑衅,愤然试射当时最先进的导弹。然而,美帝将GPS一关,所有的导弹全部失去了目标,变成了没头的苍蝇。
这就是最血淋淋的教训。
当美帝吸引了全世界,尤其是我国培养的青年才俊研发先进技术的时候,我们的青年人却在一声声“挖呀挖”中迷失自我,艳慕那些滤镜背后的网红。这才是最大的讽刺!

#高质量发展看广东# 【珠三角坚持制造业当家,瞄准“专精特新”】
近日,珠三角9市两会相继闭幕,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施工图”逐渐清晰。
走过“极不寻常”的2022年,珠三角仍需直面发达国家掀起“制造业回流”浪潮与中低收入国家中低端制造“流入”交汇对制造业的“双向挤压”。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考验着珠三角城市的能力与干劲,勇气和担当,决心与魄力。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4周年时间节点,珠三角要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大文章,仍需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记者从珠三角9市新鲜出炉、近30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拼出珠三角“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施工图”。在危与机、稳与进、攻与守的纵横捭阖中,珠三角这片生机勃勃、风起云涌的热土正迎难而上,吹响了以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真金白银加大投资
步调一致培优扶强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珠三角包括惠州、中山、深圳、肇庆等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均用“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等字眼,形容刚刚过去的2022年。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2022年珠三角制造业面临全球疫情蔓延、地缘政治冲突等对供应链冲击的严峻考验,取得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的发展成绩。

广深一如既往表现稳健。广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居全国第一;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4.55万亿元,增长7.0%。规上工业增加值1.04万亿元,增长4.8%,均获“全国城市第一”;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20个,居全国城市第一。

佛莞经济发展可圈可点。2022年,佛山成为全省唯一所辖县(市、区)经济总量均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其进出口总额增长7.7%,居珠三角第一;东莞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总数达110家,排名全国地级市第5。新升规上企业超过2200家,排名全省第一。

“黑马”惠州渐入佳境。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5.9%和39.1%,分别比全省高10.8个和9.2个百分点。埃克森美孚乙烯一期项目、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等取得新突破……

回顾往岁,成绩不易。当前,珠三角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和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珠三角制造业的“危”,源自效率整体有待提高,“机”要靠高质量发展紧紧抓住。展望2023年,各市都铆足劲儿,力争把制造业“这把火”烧得越来越旺。

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

珠海提出,要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良好态势,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让5.0产业空间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最大增长点。

中山宣告,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江门立志,要争当广东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重点打造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肇庆谋划,要加快产业强市步伐,全力做大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型储能产业,构建完善的全市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体系。

工业投资,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指标。珠三角多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工业投资增幅:肇庆提出要促进工业投资增长10%,制造业贷款增长20%以上;惠州推动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和重点项目倾斜,新增制造业贷款比重50%以上;珠海力争全年工业投资迈入千亿元台阶;佛山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深圳提出要完成工业投资2000亿元,增长20%以上。

要让制造业当好家,既需真金白银的投入,也需要全面提升当家企业优势。珠三角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几乎展现步调一致的“培优扶强”行动——

东莞今年将推动新升规上企业1500家以上,培育各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0家以上;佛山将加快培育一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成为“单打冠军”“配套专家”;中山落实一企一策扶持重点企业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600家。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珠三角正以蓬勃发展新气象,力争闯出新路来。

抓大项目建大平台
强调“亩均论英雄”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唯有务实务实再务实。

细读珠三角9市政府工作报告,各地今年在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希冀栽下梧桐引凤凰。

广州高标准打造产业载体,支持中新知识城建设创新拓展区、打造“三集群两高地”。提升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天河智慧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海龙围科创区、花果山超高清视频特色小镇等创新节点能级,带动全域全面起势。

深圳发力“产业平台提效”,将高水平打造宝安燕罗、龙岗宝龙、龙华九龙山、坪山高新南、光明凤凰、深汕智造城等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整备工业用地4平方公里以上。

佛山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将严守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动态储备不少于1.7万亩集中成片国有工业用地,高质量建设“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和“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唯有集聚才有力量。种下美草始引良驹。珠三角城市都拿出决心和魄力,去打造园区平台——
惠州在优化提升3个国家级园区的同时,积极推动7个县区千亿级园区各聚焦2—3个产业细分领域,建设1—2个“领头羊”项目,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

江门大力实施“园区再造”工程,高标准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今年计划新征土地1.5万亩,集中资源支持3个先行启动区建设“万亩千亿”大平台。

肇庆积极构建“1+1+N”园区格局,全力打造“万亩千亿”高水平现代化产业承载大平台。
土地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珠三角城市积极强化项目用地等要素支撑,让企业“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正在攻坚“工改”的中山,今年计划整备工业园区建设用地5000亩,形成100亩以上连片工业用地20块;珠海将进一步加快5.0产业新空间建设进度,今年计划整备土地8000亩以上,其中千亩以上连片土地不少于3块;东莞计划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5000亩,加快建设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年内推出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

土地开发强度较高的深圳努力向上生长,将加快推进“工业上楼”,新增2000万平方米低成本、优质、定制化厂房空间。

记者发现,在高质量发展命题下,“亩均”“亩产”成为新热词。越来越多城市明确算好投入产出账,强调“亩均论英雄”。

今年佛山将实施工业用地“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深入推进“增存挂钩”,力争今年工业用地出让达1.5万亩;以大项目著称的惠州,则明确提出坚持工业项目必须进园区,建立以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亩均投资为核心指标的“以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以提高工业用地产出率。

“制造业是珠三角的主要引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珠三角在拼经济、稳增长的背景下,今年要继续推动优质项目落地,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瞄准专精特新
拥抱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只要每家企业领先多一点,珠三角现代化产业体系就能在全球价值链攀升一点。

如今,珠三角坚持制造业当家打法已豁然开朗,就是瞄准制造业高端前端顶端,咬定青山不放松。

今年,深圳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规划新增“个转企”2500家、“小升规”工业企业150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40家、独角兽企业5家,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在传统制造业拥抱数字化转型大潮中,广州去年交出亮眼答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创历史新高,新增全球“独角兽”9家,增量居全国第一。今年,广州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推动31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专精特新,是解决制造业“卡脖子”的主攻手。今年,佛山将加快培育一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力争新增“个转企”2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

“灯塔工厂”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标杆。在中国50座“灯塔工厂”中,广东据7席占14%,6座出自广州、深圳、佛山。在“专精特新”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良好格局之外,更需“灯塔工厂”的引领。

深圳将突出集聚集群集约,实施产业平台提效行动,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打造一批“灯塔工厂”;佛山全力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将新增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车间80家,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55%。

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格局下,珠三角正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力争快速把手中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画”。

春风浩荡满目新。新的一年,珠三角将以持续添材烧开水的火力、栽下梧桐引凤凰的魄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敲起奋进的金鼓,奏响“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最强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5月7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5例、无症状感染者3760例,出院出舱人数10780例】#最新#市卫健委今早(8日)通报:2022年5月7日0—
  • 可就在驻村的前四天,父亲突发疾病去世,一边是需要陪伴安慰的母亲,一边是组织交付给的重任,李继红一时犯了难,但在家人的劝说下,李继红选择了不辜负组织信任,毅然决然
  • 』って困っちゃいます(笑)」地元の中学を卒業し、高校は都内の学校へ。#清宫玲[超话]##清宫玲[超话]##清宫玲# この春、高校を卒業した8名の高校生として&q
  • 我们体委捂着脸在那害羞的笑,虽然第二遍还是很温柔,不要再为难我们大帅哥了好吗!快乐(bushi)的高中生活片段️p1还是上周的食堂,我再来夸夸这周我在食堂吃了什
  • 因为有你们的“逆行”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支撑;因为有你们的坚守,社会正常运转才有保障;因为有你们的奔波,百姓生活保供才有无忧。7. 无锡市域范围内建设42个货车营地
  • 人说他是个暖男,但性格中又有倔强的一面,而且最扛事情,肖战是一个特别纯净的人,所以他的眼睛很干净,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他的成长轨迹,以及性格养成逻辑,人生的转折与
  • #最浪漫的忘记 (电视剧《不说再见》片尾曲)[音乐]# 叮~按时长大人生进度:25% += 2020年4月7日♈️白羊座 有文案 有配图♡ ᵕ̈ʜᵃᵖᵖᵞʙʳᵗ
  • 出版说明致谢各章作者简介引言 恐慌:解读蛛丝马迹/ 001第一章 帝国与恐慌之地/ 027第二章 在中国怒火渐升:广州十三行的火灾与恐惧/ 043第三章 传染病
  • ᵀʰᵉᵗᵉⁿᵈᵉʳⁿᵉˢˢᵒᶠᵗʰⁱˢʷᵒʳˡᵈ / ᶜᵒᵐᵉˢᶠʳᵒᵐʸᵒᵘʳˢᵗʳᵉⁿᵍᵗʰ.这个世界的温柔,来自于你的强大。ᵀʰᵉʷᵒʳˡᵈⁱˢᵃˡⁱᵗ
  • 我亲爱的妈,老的慢点吧,等等我长本事的脚步……母亲节的问候狐狸小姐心情不好,又跟刺猬先生拌了嘴,两个人都没说话,挂了电话 ,从床上爬起来开始打游戏。我今天醒来醒
  • (二)一鼓作气,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今日,我区继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设立了1516个点位,共计3585个通道,方便居民朋友检测。我们紧抓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紧
  •   过后没多久我们又聚会了,我们是下午先去唱歌的,到了房间里边面,她坐的离我很近,还是和上次一样的眼光看着我,总是给我递吃的喝的,搞得我也挺不好意思的。就这个场
  • 有个词语叫好事多磨,希望珠理奈饱经风雨的十年,我们的七年,都是上天为了下周名蛋的好成绩给的磨练。2016年链接: 摩点主链:淘宝主链:2016年绝望沙漠中的绿
  • 这个世界层层叠叠地向我们展开,这一刻迷离的面目,下一刻就会清晰;这一刻不能宽恕的人,下一刻就会原谅;这一刻不能接受的事实,下一刻就会变得理解。这个世界层层叠叠地
  • shaogo 九仪里#长沙身边事# 长沙市开福区僻静的西园巷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子巷,巷子里曾有过九座一模一样,中西合壁,类似上海石库门的楼房院落。碉楼的设计非
  • 手作麻薯鲜牛乳茶店里爆款产品真的是好喝到哭 一整个爱住了!用椰乳制作而成的河粉,带着特别爽口的椰香味芒果味巨浓郁,可以吃到大颗的芒果果肉,爆打有机柠檬茶柠檬现切
  • 包括他的音乐、他的旋律,永远是中国和欧洲的民歌民谣掺在一起来的,没有人比他更杰出,“小河弯弯向东流”完全地道中国的五声音阶,可一唱完这段,“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 [笑cry]从前都是yxh放料出来,现在是全网催促yxh把料献上,就是那种“我已经知道什么口味了你还不赶紧让我们品品”真的好好笑啊。你喜欢的这个影子就是光照出来
  • )新粉,目前还在努力补物料,之前没有追过韩团,但是现在墙头挺多哈哈哈,也接受各种安利团粉偏2 25是初心 ,但啥都能磕起来kkkk目前在广州念书,想扩个能一起
  • 年龄18-30岁,无经验者,可培训,有从事茶行业的优先!年龄18-30岁,无经验者,可培训,有从事茶行业的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