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军否认高官被撤职与中国相关#】据菲律宾拉普勒新闻网、ABS-CBN电视台、《菲律宾星报》等媒体报道,菲律宾武装部队西部军区司令部司令阿尔贝托·卡洛斯已被撤职,菲海军少将小阿方索·托雷斯接替其职位。此前,外媒披露的中菲有关仁爱礁菲方坐滩船只运补磋商的一段通话录音显示,阿尔贝托·卡洛斯曾同意以一种“新模式”处理菲方对坐滩军舰的补给活动。

多家菲媒报道称,菲律宾武装部队表示,阿尔贝托·卡洛斯被解职一事与上述录音无关。

菲律宾武装部队未提及阿尔贝托·卡洛斯的任何新任务,目前,他仍在休假。此前,相关录音被曝光之后不久,卡洛斯就“因个人原因”休了公假,菲律宾武装部队一度坚称其只是暂时离职,即将回归。

但18日,菲律宾武装部队正式宣布阿尔贝托·卡洛斯的职位由小阿方索·托雷斯接替,并再次强调这是一项“行政决定”(administrative decision),与争议事件无关。

菲律宾武装部队公共事务官员表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并有效应对新出现的挑战,军方的领导层和关键职位正在发生变动,而此次任命只是这些变动的一部分。

菲律宾武装部队补充说,西部军区司令部需要一位有更多年服务经验的全职领导者,以保持连续性和战略方向,“我们全力支持托雷斯海军少将,我们相信他有能力出色地领导。”

卡洛斯本人尚未就此事发表声明,也尚未回应ABS-CBN电视台的置评请求。

自菲现任总统小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在南海地区不断对中国做出挑衅举动,甚至勾连域外势力。近来,菲律宾外交部和国安顾问阿尼奥、防长特奥多罗等官员分别发表声明,否认中菲之间就仁爱礁问题曾达成包括“新模式”在内的任何协议。

近日,彭博社披露了一段获取的通话录音记录,“打脸”菲方。这段通话记录据称发生于今年1月3日,展示了中菲双方今年围绕仁爱礁菲方坐滩船只运补展开磋商的过程。通话中,菲武装部队西部军区司令阿尔贝托·卡洛斯同意以一种“新模式”处理菲方对坐滩军舰的补给活动。

彭博社5月7日公布的文字记录显示,参与通话的中方官员表示,菲方的运补行动只能采取“1+1”模式,即只能有一艘菲海岸警卫队船只和一艘菲民用船只向菲坐滩船只运送食物、水和人道主义物资,并且需要在执行任何运补任务的两天前通知中方。

卡洛斯在通话中告诉中方官员,菲方同意中方提出的建议,且菲律宾国安顾问阿尼奥、防长特奥多罗和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都对这一方案表示认可。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上述报道发布后,菲方再次“抵死不认”,菲律宾外交部、军方官员纷纷发布声明予以否认,甚至声称有关通话录音为“虚假、伪造”。

值得一提的是,录音中的主人公之一、菲部队西部军区司令部司令卡洛斯则一直处于失联状态。据彭博社报道,卡洛斯的手机“无人接听,似乎处于关机状态”,菲军方则于7日回应说,卡洛斯已经申请休假。

5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介绍了中菲关于管控仁爱礁局势的基本事实:

第一,2021年底,中菲双方经密集沟通协商,达成“君子协定”。菲律宾本届政府初期,双方继续执行“君子协定”,直到2023年2月,菲方不再遵守。

第二,2023年9月,中方邀请菲总统对华特别事务特使来华进行磋商,双方就仁爱礁局势管控达成内部谅解,该谅解获得菲领导层同意,并在随后的仁爱礁运补中执行了一次,之后即被菲方抛弃。

第三,今年初,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同菲西部军区反复商谈,达成仁爱礁运补“新模式”,菲军方多次确认该“新模式”,得到包括菲防长、国安顾问等在内的整个指挥链条的同意。“新模式”在2月2日菲方运补中实施一次后,又被菲方抛弃。

林剑指出,菲方的有关言论否认不了中菲曾达成“君子协定”、内部谅解和“新模式”的客观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上述谅解和共识旨在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建立互信,维护仁爱礁海域的和平稳定。”中方敦促菲方遵守国际交往基本准则,尊重事实,信守承诺,停止侵权挑衅,切实回到通过对话协商同中方妥处分歧的正确轨道。

5月17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介绍中菲关于管控仁爱礁局势的基本事实,中国驻菲使馆公布了中菲双方就管控仁爱礁沟通的相关内容,有关事实经纬清楚、证据确凿、不容否认。值得指出的是,中方基于人道主义考虑,与菲方就仁爱礁问题达成的“君子协定”、内部谅解和“新模式”,有利于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建立互信,维护相关海域和平稳定。在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菲方百般抵赖狡辩,欺骗菲民众、误导国际社会,信誉何在、意欲何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中方敦促菲方遵守国际交往基本准则,停止虚假叙事、无理取闹,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会得不偿失。(观察者网)

#菲渔业活动在中国南海劣迹斑斑#【《环球时报》记者实地调查菲渔业乱象:谁是中国南海生态“杀手”?】为促进全球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长期可持续利用,近年来,中国不仅在领海海域内严格执行休渔政策,还接连在部分公海区域开展自主休渔活动,以独创性的举措为全球海洋生态保护作出典范。

然而中国的努力并不总是被理解,甚至被个别国家扭曲,美国和菲律宾联合在南海生态保护问题上不断向中方发难,意图在国际上捏造“中国是南海生态杀手”的形象。实际上,捕鱼技术的滞后,法律法规的缺位,执法能力的不足导致菲律宾渔业野蛮生长,其在南海生态保护上为学界诟病已久,菲律宾渔业行业现状如何?其渔业活动为何在中国南海“劣迹斑斑”?《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前往菲律宾开展实地调查。

濒危物种出现在马尼拉普通鱼市:一公斤约700元人民币

位于马尼拉市内的Dampa海鲜市场,是马尼拉市内历史较为久远,规模较大的一座海鲜市场,也是各国游客在马尼拉品尝当地特色海鲜的“打卡”地。当《环球时报》记者走进这里,映入眼帘的是水族柜中鲜活的东星斑、石斑和南海锦绣龙虾等名贵海鲜,菲律宾本地商贩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向本报记者推销,称这些鲜活海鲜都产自于南海。这里的一切,似乎与其他南海地区国家的海鲜市场一样,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物美价廉。

而当《环球时报》记者以游客身份向当地商贩询问,能否在这里买到苏眉鱼这种在中国市场上已经买不到的鱼类时,当地商贩则兴奋地表示,“是的!请稍等”,随后便吩咐同伴去市场内隐蔽的角落取货。不一会,一个红色的塑胶袋被人送到这里。当地商贩略带遗憾地表示,目前体型较大的苏眉鱼已经没货,市场上只有小鱼,然后大方地打开塑料袋,向本报记者展示自家的“稀缺货”——一只头部呈现绿色和橙色网状纹的幼体苏眉鱼。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菲律宾实地调查中发现全球公认的濒危物种苏眉鱼,在马尼拉的海鲜市场上被公然售卖(拍摄:樊巍)

苏眉鱼,学名为波纹唇鱼,是生活在中国南海诸岛的一种珍稀鱼类。这种鱼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珊瑚鱼,也是全球公认的珍稀物种,世界自然基金会将苏眉鱼列为10种濒临灭绝的生物之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将其列为濒危物种。在中国,野生苏眉鱼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旦非法猎捕、猎杀或者购买、出售苏眉鱼,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种鱼因此也被许多网友戏称为“牢饭鱼”。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该鱼存世量已不足十万,一份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发布的名为《中国南海渔业未来》的报告显示,在南海部分地区,苏眉鱼和石斑鱼在过去8年的数量下降了差不多100%。

然而在菲律宾,捕捉售卖这种珍稀鱼类却是一些渔民快速致富的门道。当地商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售卖的苏眉鱼捕自于菲律宾南部的巴拉望岛,一公斤的售价为5500比索,折合人民币7百左右,而一位菲律宾渔民平均月收入却只有3000比索,捕捉、销售这种鱼的经济回报堪称丰厚。随后,本报记者以价格太过高昂为由拒绝购买这种鱼,当地商贩也表示理解,并称这种鱼之所以卖得很贵,是因为这种鱼十分稀少,不是经常能够买到。

在菲律宾的调查过程中,《环球时报》记者发现,这种半遮半掩的交易模式真实地发生在许多南海珍稀物种的身上,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砗磲。一位菲律宾当地知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如果到菲律宾的公开市场上询问能否买到砗磲,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因为这些珍稀物种在菲律宾的法律中也是禁止售卖的,但是如果找到了黑市上的交易商,提出自己的购买需求,他们会按照订单去收货或是挖采,“这种现象在菲律宾南部的部分省份尤为常见,因为那些地方菲律宾政府管理能力较为薄弱,非法盗挖、盗捕珍贵物种的黑色产业较为发达。”

野生动物司法委员会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自2019年以来,菲律宾非法采捕以及被举报发现的砗磲贝壳查获案件数量急剧上升。查获的大多数砗磲来自于巴拉望岛沿海地区,报告称巴拉望岛是菲律宾唯一一个在野外发现库氏砗磲的地方,加上该岛地理位置偏僻,而且接近中国南海,因此是一个主要的砗磲储存点。“据说菲律宾巴拉望岛的砗磲价格在新冠疫情中翻了一番,达到了 2000菲律宾比索每公斤,这为菲律宾渔民参与砗磲采捕提供了更大的经济刺激。”该报告称。

无视事实:美机构为菲律宾“量身定制”生态报告

即便猎捕珍稀海洋物种的事件在菲律宾屡见不鲜,但是负有监管之责的菲律宾政府也不会遭受平日里热衷于炒作环保议题的部分西方国家的指责;相反,一些西方的研究机构甚至会配合美菲搅局南海的政治需要,为菲律宾官方“量身定做”南海生态报告,用来作为攻讦中国的“抓手”。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3年发布的一篇名为《南中国海面临的环境威胁》的报告称,近几十年来,捕捉鱼类和砗磲、疏浚以及人工岛建设的增加,给南海独有的数千种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该报告将矛头直指中国,称卫星数据显示,中国南海有至少21万英亩的珊瑚礁被摧毁或遭受严重破坏,这归因于中国在南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国渔民捕捞砗磲,该报告援引菲律宾西部司令部武装部队提供的“情报”称,调查显示南海鲎藤礁和仙宾礁的生态环境受到中国渔民的严重破坏。

在真正在南海从事生态调查和科研的学者看来,这份报告堪称是漏洞百出。一位在南海地区从事生态研究的学者在看到该份报告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方报告多处观点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毫无科学性而言,例如“海上工程破坏珊瑚礁”“渔业捕捞破坏海洋环境”,任何的破坏都需要科学数据来支撑,该报告却直接乱下结论。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陈骁曾多次参与国家组织的南海生态实地科考,他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中国多年在南海开展生态环境实地调查,他几乎每年都要前往中国南海岛礁潜水观测,“目前大面积的珊瑚礁退化问题成因非常复杂,更多的是全球温度升高导致的珊瑚白化和珊瑚敌害生物爆发等自然因素。”

中国以及全球多国的学者一直在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各地珊瑚种群带来的不利影响,“近些年,中国南海地区就出现了异常严重的高温现象,导致南海的一些岛礁出现了严重的珊瑚礁白化现象,气候变暖会导致珊瑚大面积死亡已成为学界的共识。”陈骁称。

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气候变暖与碳排放直接关联,美国至今仍拒绝签署气候协议,在降低全球碳排放方面踟蹰不前,却主动发起南海生态议题,并将科学问题变为政治议题。相关科研工作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南海生态破坏的成因很复杂,生态好坏还呈现波动状况,实际的科研过程中发现许多时候无法准确定位生态破坏的具体原因,需要南海域内国家携手去应对这个问题。但《环球时报》记者发现,无论是美方的报告,还是菲律宾媒体,都绕开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直接把锅甩在中国头上,目前菲律宾国内媒体已然出现以破坏南海生态为由起诉中国,向中国发起新一轮仲裁的声音。

《环球时报》记者在查阅《中国南海渔业未来》等西方一些独立学术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时发现,尽管这些报告多次指出菲律宾方面因为国内渔业保护的法律不健全,执法手段有限,使得其粗放的渔业活动对南海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却基于意识形态和本国利益,只针对中国和越南进行挞伐,对菲律宾存在的问题绝口不提。

暴利下的“向海图生”:南海野生珍珠标价是养殖珍珠的五倍

在菲律宾,被冠以“南海、野生、纯天然”标签的产品,往往是菲律宾最受各国游客青睐的产品。以珍珠为例,《环球时报》记者在马尼拉的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看到,机场中专门售卖珍珠制品的柜台几乎是各国游客最集中的地方,其中“产自南海的野生珍珠”会专门置于柜台中最显眼的地方,当记者询问店员哪种珍珠的品质更好,店员会毫不犹豫地推荐南海野生珍珠,这种珍珠的标价几乎是同类型养殖珍珠的五倍。

稳定的需求,高昂的售价,这促使越来越多的菲律宾民众“向海图生”,但与此同时落后的经济和技术,松散的监管体制,使得粗放的渔猎方式在菲律宾渔业从业者中成为主流,这势必会给南海的生态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作为全球海洋观赏鱼主要的出口国之一,菲律宾的渔民以擅长捕捉活体珊瑚鱼闻名,其中,大量使用氰化物捕鱼的现象引发了全球渔业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南海渔业未来》的研究显示,沉重的捕鱼压力使得菲律宾小型渔业的渔获量大幅下跌,在菲律宾近海区域,一些破坏性的捕鱼方式,例如用氰化物毒鱼和用炸药炸鱼均属常见现象。

中国渔业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周卓诚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氰化物主要应用于捕捉小型观赏鱼类,这种鱼类很难通过垂钓或是夜间捕捞获取活体,而采用泼洒氰化物的方式,就可以让鱼类中毒失去行动力方便捕捉,这对于渔业技术落后的菲律宾渔民而言,会是一种高效的方式。然而在释放氰化物的同时,会对海底的大片珊瑚礁造成毁灭性打击,造成珊瑚礁成片死亡。

此外,炸鱼在菲律宾也较为常见。一位常年在南海从事渔业作业的中国渔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并非是最典型的,但是菲律宾渔民当中确实存在炸鱼的现象,其本人在中国南沙群岛的礼乐滩和鲎藤礁就曾遇到过这种情况,“许多菲律宾渔民都是乘坐八爪鱼船出海捕鱼,这种渔船不适合远海航行,在靠近菲律宾本土的近岸岛礁地区,炸鱼的现象会更为常见一些。”

有学者认为,无论是毒鱼还是炸鱼,这背后都是一种经济逻辑,在没有高技术手段的情况下,渔民只能采用比较原始野蛮的方式捕鱼,这当中就凸显出相关国家政府引导以及监管渔民不力。

周卓诚也认为,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法规的缺失变相纵容了菲律宾破坏性渔业行为的发生。菲律宾野生动物保护法迟迟难以出台,拖延了很长时间,所以大部分的菲律宾渔民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这势必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在南海的相关争议海域,中国渔民在认真保护珍稀物种,但是菲律宾等南海域内国家渔民却依然在疯狂猎捕,这只会使得南海生态持续恶化。

“此前菲律宾对于整个南海珍稀物种的保护,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协作,双方很好的推进了南海生态保护事业,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在菲本届政府期间没有得到延续,作为水产行业的科研工作者,我感到非常遗憾。”周卓诚称。​​​​(环球时报赴菲律宾特派记者 樊巍 胡雨薇 邹志东)

#环球时报记者实地调查菲渔业乱象#【《环球时报》记者实地调查菲渔业乱象 谁是中国南海生态“杀手”?】为促进全球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长期可持续利用,近年来,中国不仅在领海海域内严格执行休渔政策,还接连在部分公海区域开展自主休渔活动,以独创性的举措为全球海洋生态保护作出典范。

然而中国的努力并不总是被理解,甚至被个别国家扭曲,美国和菲律宾联合在南海生态保护问题上不断向中方发难,意图在国际上捏造“中国是南海生态杀手”的形象。实际上,捕鱼技术的滞后,法律法规的缺位,执法能力的不足导致菲律宾渔业野蛮生长,其在南海生态保护上为学界诟病已久,菲律宾渔业行业现状如何?其渔业活动为何在中国南海“劣迹斑斑”?《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前往菲律宾开展实地调查。

濒危物种出现在马尼拉普通鱼市:一公斤约700元人民币

位于马尼拉市内的Dampa海鲜市场,是马尼拉市内历史较为久远,规模较大的一座海鲜市场,也是各国游客在马尼拉品尝当地特色海鲜的“打卡”地。当《环球时报》记者走进这里,映入眼帘的是水族柜中鲜活的东星斑、石斑和南海锦绣龙虾等名贵海鲜,菲律宾本地商贩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向本报记者推销,称这些鲜活海鲜都产自于南海。这里的一切,似乎与其他南海地区国家的海鲜市场一样,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物美价廉。

而当《环球时报》记者以游客身份向当地商贩询问,能否在这里买到苏眉鱼这种在中国市场上已经买不到的鱼类时,当地商贩则兴奋地表示,“是的!请稍等”,随后便吩咐同伴去市场内隐蔽的角落取货。不一会,一个红色的塑胶袋被人送到这里。当地商贩略带遗憾地表示,目前体型较大的苏眉鱼已经没货,市场上只有小鱼,然后大方地打开塑料袋,向本报记者展示自家的“稀缺货”——一只头部呈现绿色和橙色网状纹的幼体苏眉鱼。

苏眉鱼,学名为波纹唇鱼,是生活在中国南海诸岛的一种珍稀鱼类。这种鱼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珊瑚鱼,也是全球公认的珍稀物种,世界自然基金会将苏眉鱼列为10种濒临灭绝的生物之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将其列为濒危物种。在中国,野生苏眉鱼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旦非法猎捕、猎杀或者购买、出售苏眉鱼,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种鱼因此也被许多网友戏称为“牢饭鱼”。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该鱼存世量已不足十万,一份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发布的名为《中国南海渔业未来》的报告显示,在南海部分地区,苏眉鱼和石斑鱼在过去8年的数量下降了差不多100%。

然而在菲律宾,捕捉售卖这种珍稀鱼类却是一些渔民快速致富的门道。当地商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售卖的苏眉鱼捕自于菲律宾南部的巴拉望岛,一公斤的售价为5500比索,折合人民币7百左右,而一位菲律宾渔民平均月收入却只有3000比索,捕捉、销售这种鱼的经济回报堪称丰厚。随后,本报记者以价格太过高昂为由拒绝购买这种鱼,当地商贩也表示理解,并称这种鱼之所以卖得很贵,是因为这种鱼十分稀少,不是经常能够买到。

在菲律宾的调查过程中,《环球时报》记者发现,这种半遮半掩的交易模式真实地发生在许多南海珍稀物种的身上,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砗磲。一位菲律宾当地知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如果到菲律宾的公开市场上询问能否买到砗磲,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因为这些珍稀物种在菲律宾的法律中也是禁止售卖的,但是如果找到了黑市上的交易商,提出自己的购买需求,他们会按照订单去收货或是挖采,“这种现象在菲律宾南部的部分省份尤为常见,因为那些地方菲律宾政府管理能力较为薄弱,非法盗挖、盗捕珍贵物种的黑色产业较为发达。”

野生动物司法委员会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自2019年以来,菲律宾非法采捕以及被举报发现的砗磲贝壳查获案件数量急剧上升。查获的大多数砗磲来自于巴拉望岛沿海地区,报告称巴拉望岛是菲律宾唯一一个在野外发现库氏砗磲的地方,加上该岛地理位置偏僻,而且接近中国南海,因此是一个主要的砗磲储存点。“据说菲律宾巴拉望岛的砗磲价格在新冠疫情中翻了一番,达到了 2000菲律宾比索每公斤,这为菲律宾渔民参与砗磲采捕提供了更大的经济刺激。”该报告称。

无视事实:美机构为菲律宾“量身定制”生态报告

即便猎捕珍稀海洋物种的事件在菲律宾屡见不鲜,但是负有监管之责的菲律宾政府也不会遭受平日里热衷于炒作环保议题的部分西方国家的指责;相反,一些西方的研究机构甚至会配合美菲搅局南海的政治需要,为菲律宾官方“量身定做”南海生态报告,用来作为攻讦中国的“抓手”。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3年发布的一篇名为《南中国海面临的环境威胁》的报告称,近几十年来,捕捉鱼类和砗磲、疏浚以及人工岛建设的增加,给南海独有的数千种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该报告将矛头直指中国,称卫星数据显示,中国南海有至少21万英亩的珊瑚礁被摧毁或遭受严重破坏,这归因于中国在南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国渔民捕捞砗磲,该报告援引菲律宾西部司令部武装部队提供的“情报”称,调查显示南海鲎藤礁和仙宾礁的生态环境受到中国渔民的严重破坏。

在真正在南海从事生态调查和科研的学者看来,这份报告堪称是漏洞百出。一位在南海地区从事生态研究的学者在看到该份报告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方报告多处观点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毫无科学性而言,例如“海上工程破坏珊瑚礁”“渔业捕捞破坏海洋环境”,任何的破坏都需要科学数据来支撑,该报告却直接乱下结论。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陈骁曾多次参与国家组织的南海生态实地科考,他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中国多年在南海开展生态环境实地调查,他几乎每年都要前往中国南海岛礁潜水观测,“目前大面积的珊瑚礁退化问题成因非常复杂,更多的是全球温度升高导致的珊瑚白化和珊瑚敌害生物爆发等自然因素。”

中国以及全球多国的学者一直在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各地珊瑚种群带来的不利影响,“近些年,中国南海地区就出现了异常严重的高温现象,导致南海的一些岛礁出现了严重的珊瑚礁白化现象,气候变暖会导致珊瑚大面积死亡已成为学界的共识。”陈骁称。

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气候变暖与碳排放直接关联,美国至今仍拒绝签署气候协议,在降低全球碳排放方面踟蹰不前,却主动发起南海生态议题,并将科学问题变为政治议题。相关科研工作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南海生态破坏的成因很复杂,生态好坏还呈现波动状况,实际的科研过程中发现许多时候无法准确定位生态破坏的具体原因,需要南海域内国家携手去应对这个问题。但《环球时报》记者发现,无论是美方的报告,还是菲律宾媒体,都绕开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直接把锅甩在中国头上,目前菲律宾国内媒体已然出现以破坏南海生态为由起诉中国,向中国发起新一轮仲裁的声音。

《环球时报》记者在查阅《中国南海渔业未来》等西方一些独立学术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时发现,尽管这些报告多次指出菲律宾方面因为国内渔业保护的法律不健全,执法手段有限,使得其粗放的渔业活动对南海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却基于意识形态和本国利益,只针对中国和越南进行挞伐,对菲律宾存在的问题绝口不提。

暴利下的“向海图生”:南海野生珍珠标价是养殖珍珠的五倍

在菲律宾,被冠以“南海、野生、纯天然”标签的产品,往往是菲律宾最受各国游客青睐的产品。以珍珠为例,《环球时报》记者在马尼拉的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看到,机场中专门售卖珍珠制品的柜台几乎是各国游客最集中的地方,其中“产自南海的野生珍珠”会专门置于柜台中最显眼的地方,当记者询问店员哪种珍珠的品质更好,店员会毫不犹豫地推荐南海野生珍珠,这种珍珠的标价几乎是同类型养殖珍珠的五倍。

稳定的需求,高昂的售价,这促使越来越多的菲律宾民众“向海图生”,但与此同时落后的经济和技术,松散的监管体制,使得粗放的渔猎方式在菲律宾渔业从业者中成为主流,这势必会给南海的生态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作为全球海洋观赏鱼主要的出口国之一,菲律宾的渔民以擅长捕捉活体珊瑚鱼闻名,其中,大量使用氰化物捕鱼的现象引发了全球渔业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南海渔业未来》的研究显示,沉重的捕鱼压力使得菲律宾小型渔业的渔获量大幅下跌,在菲律宾近海区域,一些破坏性的捕鱼方式,例如用氰化物毒鱼和用炸药炸鱼均属常见现象。

中国渔业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周卓诚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氰化物主要应用于捕捉小型观赏鱼类,这种鱼类很难通过垂钓或是夜间捕捞获取活体,而采用泼洒氰化物的方式,就可以让鱼类中毒失去行动力方便捕捉,这对于渔业技术落后的菲律宾渔民而言,会是一种高效的方式。然而在释放氰化物的同时,会对海底的大片珊瑚礁造成毁灭性打击,造成珊瑚礁成片死亡。

此外,炸鱼在菲律宾也较为常见。一位常年在南海从事渔业作业的中国渔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并非是最典型的,但是菲律宾渔民当中确实存在炸鱼的现象,其本人在中国南沙群岛的礼乐滩和鲎藤礁就曾遇到过这种情况,“许多菲律宾渔民都是乘坐八爪鱼船出海捕鱼,这种渔船不适合远海航行,在靠近菲律宾本土的近岸岛礁地区,炸鱼的现象会更为常见一些。”

有学者认为,无论是毒鱼还是炸鱼,这背后都是一种经济逻辑,在没有高技术手段的情况下,渔民只能采用比较原始野蛮的方式捕鱼,这当中就凸显出相关国家政府引导以及监管渔民不力。

周卓诚也认为,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法规的缺失变相纵容了菲律宾破坏性渔业行为的发生。菲律宾野生动物保护法迟迟难以出台,拖延了很长时间,所以大部分的菲律宾渔民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这势必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在南海的相关争议海域,中国渔民在认真保护珍稀物种,但是菲律宾等南海域内国家渔民却依然在疯狂猎捕,这只会使得南海生态持续恶化。

“此前菲律宾对于整个南海珍稀物种的保护,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协作,双方很好的推进了南海生态保护事业,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在菲本届政府期间没有得到延续,作为水产行业的科研工作者,我感到非常遗憾。”周卓诚称。(环球时报赴菲律宾特派记者 樊巍 胡雨薇 邹志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阿云嘎人生第一次#⚡️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看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也看过大家的人生第一次,觉得大家不仅对生活很有感悟,而且记忆力都很好,关于第一次的
  • 几对夫妻. 第一对的阿姨疯狂说喜欢我要把儿子介绍给我真的很无语 一次就算了 太多次真的 尬死我了. 第二对的哥哥是小学就认识的 他儿子都七八岁了 他也说时间好快
  • #贰彤探店# | 乐意坊 意大利手工披萨 蛇口·海上世界 在我看来,全深圳最舒服的地方就是蛇口。 而蛇口我最喜欢的就是海上世界,那么海上世界最好的景观…就来
  • #焉栩嘉[超话]# 近日发现有人以焉栩嘉本人的名义在QQ上建群与粉丝互动,甚至用FC里的视频冒充焉栩嘉本人与粉丝语音/视频通话;并且以焉栩嘉官方后援群的名义“
  • 留学两三事 回国前,手机电池报废,苹果官网45英镑,去一家印度人来开的小店只要20英镑,搞定,心情舒爽,大石落定。我还以为英国没有那种非官方的小店呢,是我想多了
  • #扶贫攻坚# #关注民生# 县长直播“带货”,开启爱心助农新模式!#2020中国凤阳首届电视电商扶贫助农直播购物节#于4月18日开启。尽情选购吧~ 凤阳琳琅满
  • #履程鞋事# 为了迎接 Kanye West 的新专辑,在美国 Wyoming 的小镇举办了新专辑试听会,Kanye West 专为本次试听会而特别打造的周边
  • #MXC抹茶[超话]# #MXC抹茶ETF# 【MXC抹茶杠杆ETF大数据:BTC多空持仓比1.1:1,平台币概念受到资金关注 】#区块链[超话]# #比特币[
  • 【黄石市强化“六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解读十三 一、政策名称 减征医疗保险费 二、具体内容 第一项:自2020年2月起,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和实际工作
  • 只要你瞥我一眼,我就宁愿把爱情和命运之神,赏赐给它人间宠儿的全部欢乐,毫无保留地抛个经管。我心灵的安宁来自这双慧眼,有如大树的生命来自树根一眼。我生命的神奇而又
  • #好莱坞娱乐#【卡戴珊发文称霉霉在扮演受害者 利用录音做假慈善】3月24日,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在个人社交网站发文称霉霉Taylor Sw
  • 【视频直击!孟加拉国博士萨夫:我的梦想在上海】来自孟加拉国国家馆的萨夫,是孟加拉国黄麻手工艺品制造商达达公司的创始人。在接受劳动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在纸上用中文
  • 几对夫妻. 第一对的阿姨疯狂说喜欢我要把儿子介绍给我真的很无语 一次就算了 太多次真的 尬死我了. 第二对的哥哥是小学就认识的 他儿子都七八岁了 他也说时间好快
  • [给力]没错,我是个天才,聪明到你这个笨蛋难以企及的地步,但是我不想变得这么聪明,我想成为普通人,普通到可以做一些疯狂的事情,普通到可以和你谈恋爱。成功对我来说
  • 【“艺”同抗“疫”——苗再新先生用艺术作品振奋精神,温暖人心】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化创造、传世的精品力作,大多铭刻着时代的印迹、记录着历史的身影,以艺术的形式昭示
  • #科普# 闸北公园#上海# 闸北公园位于共和新路1555号,前身为纪念民主革命家宋教仁而建的宋公园,园内宋教仁墓、钱氏宗祠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46年开放
  • 吃鞋 白天找鞋匠修鞋 两只鞋的脚跟都开线了 不仅后侧开线侧面也开线 这双鞋我打算穿到能磨出脚趾坏的位置在扔掉 看路边有个大爷正在做电动车的防雨防风设施 电动小三
  • 爱情让人紧张兮兮,每一个爱过的人必然有胡思乱想的时候,多疑多虑,惶恐不安。爱情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这不是说说而已的漂亮话,爱有几分直接决定着爱的坚韧度。不妨直白一
  • 我是辛迪姐姐 做过主持人,当过法律人… 奔赴不同国家和城市,面诊咨询服务过数万人… 见证了医美行业的发展,也看到在激增的美丽需求中,医美行业的鱼龙混杂… 为受害
  • #命理#八字论命细端详,神煞也可作参考! 命理的外格篇   论命由阴阳五行干支之生克,进而取八格与用神,已可十得八九。然尚越出常理,非八格所通及者,遂有外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