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瞻仰尊颜、目不暂舍。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为稀有。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贪著。我等于佛功德,言不能宣,惟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否。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亦常叹其种种功德,一精一勤护持,助宣我法,能于四众、示教利喜,具足解释佛之正法,而大饶益同梵行者。自舍如来,无能尽其言论之辩。”

  “汝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于彼说法人中、亦最第一。又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得四无碍智,常能审谛清净说法,无有疑惑,具足菩萨神通之力。随其寿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谓之实是声闻。而富楼那以斯方便,饶益无量百千众生,又化无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于贤劫中当来诸佛、说法人中,亦复第一,而皆护持、助宣佛法。亦于未来、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勤一精一进、教化众生,渐渐具足菩萨之道。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溪涧沟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无诸恶道,亦无女人,一切众生,皆以化生,无有一婬一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飞行自在,志念坚固,一精一进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庄严。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得大神通、四无碍智,善能教化众生之类。其声闻众、算数校计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劫名宝明,国名善净。其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佛灭度后,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谛听, 佛子所行道, 善学方便故, 不可得思议。
  知众乐小法、 而畏于大智, 是故诸菩萨, 作声闻缘觉,
  以无数方便、 化诸众生类。 自说是声闻, 去佛道甚远,
  度脱无量众, 皆悉得成就, 虽小欲懈怠, 渐当令作佛。
  内秘菩萨行, 外现是声闻, 少欲厌生死, 实自净佛土。
  示众有三毒, 又现邪见相, 我弟子如是, 方便度众生。
  若我具足说、 种种现化事, 众生闻是者, 心则怀疑惑。
  今此富楼那, 于昔千亿佛、 勤修所行道, 宣护诸佛法。
  为求无上慧, 而于诸佛所, 现居弟子上。 多闻有智慧,
  所说无所畏, 能令众欢喜, 未曾有疲倦, 而以助佛事。
  已度大神通, 具四无碍智, 知诸根利钝, 常说清净法,
  演畅如是义, 教诸千亿众, 令住大乘法, 而自净佛土。
  未来亦供养、 无量无数佛, 护助宣正法, 亦自净佛土。
  常以诸方便, 说法无所畏, 度不可计众、 成就一切智。
  供养诸如来, 护持法宝藏, 其后得成佛, 号名曰法明。
  其国名善净, 七宝所合成, 劫名为宝明。 菩萨众甚多,
  其数无量亿, 皆度大神通, 威德力具足, 充满其国土。
  声闻亦无数, 三明八解脱, 得四无碍智, 以是等为僧。
  其国诸众生, 一婬一欲皆已断, 纯一变化生, 具相庄严身。
  法喜禅悦食, 更无余食想。 无有诸女人, 亦无诸恶道。
  富楼那比丘, 功德悉成满, 当得斯净土, 贤圣众甚多。
  如是无量事, 我今但略说。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欢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见授记、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诃迦叶:“是千二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次第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记。于此众中,我大弟子憍陈如比丘,当供养六万二千亿佛,然后得成为佛,号曰普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五百阿罗汉、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迦留陀夷、优陀夷、阿冕楼驮、离婆多、劫宾那、薄拘罗、周陀、莎伽陀、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同一号,名曰普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憍陈如比丘, 当见无量佛, 过阿僧祇劫, 乃成等正觉。
  常放大光明, 具足诸神通, 名闻遍十方, 一切之所敬,
  常说无上道, 故号为普明。 其国土清净, 菩萨皆勇猛,
  咸升妙楼阁, 游诸十方国, 以无上供具、 奉献于诸佛。
  作是供养已, 心怀大欢喜, 须臾还本国, 有如是神力。
  佛寿六万劫, 正法住倍寿, 像法复倍是, 法灭天人忧。
  其五百比丘, 次第当作佛, 同号曰普明, 转次而授记。
  我灭度之后, 某甲当作佛, 其所化世间, 亦如我今日。
  国土之严净, 及诸神通力, 菩萨声闻众, 正法及像法,
  寿命劫多少, 皆如上所说。 迦叶汝已知, 五百自在者,
  余诸声闻众, 亦当复如是。 其不在此会, 汝当为宣说。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受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月日,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需,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

  “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 安隐授记声, 欢喜未曾有, 礼无量智佛。
  今于世尊前、 自悔诸过咎, 于无量佛宝, 得少涅槃分,
  如无智愚人, 便自以为足。 譬如贫穷人、 往至亲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设诸肴膳。 以无价宝珠、 系著内衣里,
  默与而舍去, 时卧不觉知。 是人既已起, 游行诣他国,
  求衣食自济, 资生甚艰难, 得少便为足, 更不愿好者。
  不觉内衣里、 有无价宝珠。 与珠之亲友, 后见此贫人,
  苦切责之已, 示以所系珠。 贫人见此珠, 其心大欢喜,
  富有诸财物, 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于长夜,
  常愍见教化, 令种无上愿。 我等无智故, 不觉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余。 今佛觉悟我, 言非实灭度,
  得佛无上慧, 尔乃为真灭。 我今从佛闻  授记庄严事,
  及转次受决, 身心遍欢喜。

☀️佛最想让我们修的法门是什么?

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唵(引)路计湿嚩(二合)啰啰惹讫哩(二合入引)

此真言诵一遍。敌诵阿弥陀经一遍不可说遍秘故胜故。破重障难(不能具说)

唵 阿蜜[口*栗](二合)多帝[目*曳]贺啰吽

此法通一切莲华部无量寿如来念诵法。诵十万遍满。得见阿弥陀如来。命终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唐】不空译

诵陀罗尼法。常作此法。一切事业皆得成就。死已生无量寿佛国。若日日供养功德甚大。不可具说。念佛功德非是挍量。其诵真言功德力。状如日月之光。念佛功德同夜灯之光。不得其比。若日日供养诵明兼念佛功德。如须弥之高大海之深。若空念佛不兼诵明功德。如香山之小。如阿耨达池之细。不可挍量。若日日供养诸佛诵明。灭罪如火烧草木。罪灭亦尔。若能日别三时供养。念佛诵明。比空念佛不可比挍。口不能宣。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当知般若功德成就。赞莫能尽。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三》

世尊如来前后所说诸陀罗尼门一切世间为最。又正法中为最。又诸天中为最。众生于此以最胜法。入诸陀罗尼门观佛境界。

——《大方等陀罗尼经初分卷第一》

若人闻此陀罗尼欢喜愿乐者。是人不持戒者得戒完具。非梵行者得成梵行。非寂静者得成寂静。乃至得见诸佛菩萨欢喜安慰。施所求愿令得成就。

——《佛说秘密八名陀罗尼经》

若有人能学此最上陀罗尼门者。诸余佛法自然增长不用多功。

此陀罗尼名为大事。能为一切诸法根本。故言陀罗尼。此一法句出无量句。是大总持通说诸义。

若能入是陀罗尼甚深法门。则能成办一切佛法。

是故一切诸余法门皆不得比。汝等何须闻余法门。唯应持此大陀罗尼。何以故。无有一法此陀罗尼所不摄者。亦无一疑此陀罗尼所不决者。唯为怜慜彼彼众生。方便更说诸余经典。而皆不离此法门也。

——《大法炬陀罗尼经》

  如是流布此陀罗尼,能摄一切所有广大真实之法。诸佛如来所说之法,皆悉从此无边陀罗尼门之所流出,此陀罗尼为欲清净一切法门,是故如来开示演说。此陀罗尼能摄一切契经等法,不成不坏、无初中后。此陀罗尼如来护念,遍于十方诸佛世界,能作无量无边佛事。无边庄严!

   若乐求最上,  善巧总持门,

 当于此法学,  常应不放逸。

 若欲成广大,  最上殊胜愿,

 求证菩提者,  当学此法门。

 此经之所说,  陀罗尼法门,

 能开示诸法,  此印最无上。

——《大宝积经》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第三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发趣大乘求大乘者,皆见如是功德庄严清净佛刹,如来神通无边光明。其诸天人行声闻、独觉乘者,不见不知佛刹清净功德庄严。诸菩萨众睹见如来神通光明严净佛刹,便得无量三昧陀罗尼无碍解脱。

——《证契大乘经》

得此陀罗尼门。悉能总持一切诸佛之法。能以神足飞到十方一切世界。供养无量诸佛世尊。亦能总持声闻缘觉所说之法。亦能总持道俗经典。俗智道智。诸禅智业一切悉知。慧了三世而无挂碍。悉能总持一切言辞。悉能了知一切众生心之所念。能入一切无量深法极精微议无所不达。悉知一切诸所归趣。将接成就皆使应法。持心摄念所言诚谛不失威仪。皆悉能得一切菩萨方便之力。能以足指振动十方诸佛世界。其中众生无能觉知而生恐怖。一念之顷。能知三世一切诸法无所挂碍。皆悉平等无不通达。其人终无余行亦无异意。终不跪拜于余天神。极深微意所思不谬。能得无数亿千诸三昧门。所生之处常识宿命常得化生不由胞胎。生诸佛刹莲华之中。永离三涂八难之处。

    若有讽诵此总持者。世世生处天人所敬。禀受身体终无诸虫。在所生处常见诸佛。终不生于无佛世界。其人两手如摩尼珠。常出七宝而无穷尽。能净佛国成就众生。如应化度悉得其志。随意入化各得其所。亦能降伏外道异学裸形尼揵悉使入正。答难言辞功巧无比。所说无穷辩才无碍。一语能报万亿之音。其议不谬。得无极才智慧之宝。名称普至周闻十方无量世界。一切诸佛所说之法悉持不忘。得陀罗尼皆悉逮得无所恐畏。解了通达一切法性犹如虚空。而于无量诸佛世界一切微尘。尽知其数悉持不忘得总持门。通达法性犹如虚空。而于一切诸佛世界诸大海水。以一毛端欲渧知其数。为得几渧。尽知其数悉持不忘得总持门。通达法性犹如虚空。而于无量诸佛世界草木丛林须弥大地尽烧为灰。欲知灰尘之数。悉知其数忆持不忘得总持门。解达法性犹如虚空。而于诸佛一切世界。以足一指普令振动无不倾摇。能使还住不忘所持得总持门。解深法性犹如虚空。而于诸佛一切世界。能以一手悉遍覆之。亦以一毛之端周遍普覆不舍所持。逮得如是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悉在目前。总念忆持悉无所忘。得总持门。

    其持是陀罗尼者。得百千诸总持门。无数百千诸三昧门。其有讽诵此总持门。常令通利执览在心而不忘者。众鬼魍魉夜叉等辈。无能恐怖得其便者。一切诸魅及旷野鬼师子虎狼食啖人兽诸恶虫等。亦复不能恐怖其人。其人若行远涉长途。迳由险路设遇贼难。衣毛不竖无恐怖想。其有讽诵是总持者。于一切恐怖悉得解脱。若人为诸鬼魅所病。夜叉罗刹一切恶鬼之所执持者。悉得解脱。此总持门。若在家中若在空闲处。悉于其中而作大护。外道蛊鬼。若起死人鬼。若冢间鬼。若空闲鬼。其持此总持者。一切恶鬼无能得便。此总持名所至到处。若在郡县村落国邑塔寺房舍之中。若经行处。所至之处。皆于其中而作大护。不为国王大臣君主所见恐怖。及余军马一切恐怖水火之中悉得解脱。......若有得闻是总持经一百九十二遍者。此诸人等重病恐怖无不除愈。所以者何。过去诸佛皆用是真言拥护一切众生。当来诸佛亦用是真言拥护一切众生。今现在诸佛亦用是真言拥护一切众生。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

    众生下劣不勤精进。心多惑乱愚痴闇钝。耽着诸欲不信正法。不敬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不敬尊者。是故此陀罗尼不入彼人之手。薄福少智少慧。如此众生不能得闻。不能受持不生净信。此陀罗尼能灭一切罪。是诸如来秘密之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
  “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以为眷属。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须弥相。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所以者何。如来智慧,难信难解。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惟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惟一佛乘得灭度耳。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如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 不得成佛道。
  诸天神龙王、 阿修罗众等, 常雨于天华, 以供养彼佛,
  诸天击天鼓, 并作众伎乐, 香风吹萎华, 更雨新好者。
  过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 心皆怀踊跃。
  彼佛十六子, 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 俱行至佛所,
  头面礼佛足, 而请转法錀。 圣师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于一切。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花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法錀,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华奉宫殿, 请佛转法錀,
  世尊甚难值, 愿以大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法錀。
  无量慧世尊, 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 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 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 汝等应当知。
  宣畅是法时, 六百万亿垓、 得尽诸苦际, 皆成阿罗汉。
  第二说法时, 千万恒沙众, 于诸法不受, 亦得阿罗汉。
  从是后得道, 其数无有量, 万亿劫算数、 不能得其边。
  时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弥, 皆共请彼佛、 演说大乘法。
  我等及营从, 皆当成佛道, 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 种种诸譬喻,
  说六波罗蜜、 及诸神通事。 分别真实法、 菩萨所行道,
  说是法华经, 如恒河沙偈。 彼佛说经已, 静室入禅定,
  一心一处坐、 八万四千劫。 是诸沙弥等, 知佛禅未出,
  为无量亿众、 说佛无上慧, 各各坐法座, 说是大乘经,
  于佛宴寂后, 宣扬助法化。 一一沙弥等、 所度诸众生,
  有六百万亿, 恒河沙等众。 彼佛灭度后, 是诸闻法者,
  在在诸佛土、 常与师俱生。 是十六沙弥, 具足行佛道,
  今现在十方, 各得成正觉。 尔时闻法者, 各在诸佛所,
  其有住声闻, 渐教以佛道。 我在十六数, 曾亦为汝说,
  是故以方便、 引汝趋佛慧。 以是本因缘, 今说法华经,
  令汝入佛道, 慎勿怀惊惧。 譬如险恶道, 迥绝多毒兽,
  又复无水草, 人所怖畏处。 无数千万众、 欲过此险道,
  其路甚旷远, 经五百由旬。 时有一导师, 强识有智慧,
  明了心决定, 在险济众难。 众人皆疲倦、 而白导师言,
  我等今顿乏, 于此欲退还。 导师作是念, 此辈甚可愍,
  如何欲退还, 而失大珍宝。 寻时思方便, 当设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庄严诸舍宅, 周匝有园林、 渠流及浴池,
  重门高楼阁, 男女皆充满。 即作是化已, 慰众言勿惧,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随所乐。 诸人既入城, 心皆大欢喜,
  皆生安隐想, 自谓已得度。 导师知息已, 集众而告言,
  汝等当前进, 此是化城耳。 我见汝疲极, 中路欲退还,
  故以方便力、 权化作此城, 汝今勤一精一进, 当共至宝所。
  我亦复如是, 为一切导师。 见诸求道者、 中路而懈废,
  不能度生死、 烦恼诸险道。 故以方便力, 为息说涅槃,
  言汝等苦灭, 所作皆已办。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罗汉,
  尔乃集大众, 为说真实法。 诸佛方便力, 分别说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处故说二。 今为汝说实, 汝所得非灭,
  为佛一切智, 当发大一精一进。 汝证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实灭。 诸佛之导师, 为息说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于佛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是的,即使还活着,你还会不会来看看故故乡的天和地,此刻天很蓝,地也很肥,不过没有水里的鱼和纯洁的云,想着老去的场景,也会像隔邻的老街坊,口角会浮出不经意的笑意,
  • 第二天回去复查感觉非常良好,视力贼拉棒,基本小那行也能看清了,也很满意(但我看了下说明好像加下来两周视力会上下浮动)但还是很畏光,在外面要一直戴着墨镜️。“将心
  • 再往里走右边就是主屋啦,就是大家都放东西买纪念品那个房间,经常可以看到大家拍摄的视频就是这个房间,满当当的都是大家对Yuzu的爱!真的一路上羽生粉都很多,中间我
  • 这几天天气有点凉了,出门得换个头戴式耳机了,这次计划买个带降噪的蓝牙无线耳机,原计划预算在千元左右,但是我发现了一款叫灵野G6的国产的耳机,不到300块钱,配置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高城是个可爱的人,还记得王团长说他长大成花心萝卜时,他东张西望的眼神,特别可爱,“你小点声,我的兵都在着呢?高城是个有骨气的人,面对钢七连的不能挽回的最后时刻,
  • ——徐志摩4.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徐志摩4.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
  • #陪玩超话# ♡ /ᐢ⑅ᐢ\  ♡  ꒰ ʚ ˃ ᵕ ˂ ɞ꒱  ./づ~【•今日上新•】 ♡♱꒰⫘⫘꒰ঌ❤︎໒꒱⫘⫘꒱♱♡ ❑【上新时间】:5.13 ❑【上
  • 星星,你真的是英雄,但你这样消耗自己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我真的好心疼[苦涩][苦涩][苦涩]而且星线的双强我真的好爱……和逐光传说一样,二人是双星之剑,前有主控
  • Paul说道:“现在的他对女朋友完全没有感觉,即使对方脱光了也硬不起来”沉默了一下,接著告诉我:“他想了很久,有可能他女友胸部太小了,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硬不起
  • 就像万物有灵且美那样的治愈迷人,姐妹们,书和影视作品都可以放心冲了。早上九点半起床,天气特别好,把今天室内的瑜伽课都取消了,决定以后尽可能只和相处舒服的人花时间
  • #历史冷知识#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藥,内心安然无恙。#历史冷知识#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
  • #刘宇宁天行健# | #刘宇宁卓不凡# |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心自清爽,微风不燥,君影娆娆,乱谁心弦。粉粉之爱恋诗句,汇成大海,隽
  • 五一和ger去夜爬泰山了⛰️除了那群笨蛋话唠初中生,一切都很完美hh但是即使遇到了他们,还是很完美~要不说他们是笨蛋呢,这么简单的购票规则都看不懂,什么时候上山
  • 去年7.3和我闺蜜也是ikun(现在不是了)去了一趟我这的崇庆寺,本想为你祈福的,但是不让进,声明发出她脱粉,而我成了你的生命粉,因为我相信你,无条件的相信,
  • 愿你无惧岁月依旧光芒万丈母亲节快乐!HAPPY MOTHER'S DAY#我和妈妈合张影# 宇宙洪荒生命浩瀚无垠但只有母亲和你真正分享过心跳每年五月的第二个周日
  • ​漏财,财运不顺如何修补财库如何增补财库《太上元始天尊说开库钥匙妙经》有:若有善男信女,谨发虔心,斋戒沐浴,香花灯烛,请高功法师,行香洒净,敷演科书,请圣迎真,
  • \n\n尺寸:25.0x19.0x15.0 #主图# \nGoyard西贡Tote\r\n\r\nGoyard首发~\n包包非常轻便,能塞??价格也很友好也很好
  • 限制我的自由,对我的生活! 本人要求,我的要求也只有一个就是对我失去的宅基地!
  • 道教的许多规矩,都不是因人而定的规矩,而是因神而定的规矩,人遵守、奉行的,是神的规矩,神明最忌秽浊,室内秽浊,易冲犯神明,体内秽浊,则神明不降,欲召感神明、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