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趁着年少,及时行乐,不要执着于等待,不要想着来日方长。有梦想,要赶紧付出行动去实现他 ;有喜欢的人,要勇敢去追,也许她也在等你;有想去的地方,要赶紧去,少说明天,以后;只有这样,你才不荒废这弥足珍贵的一生。

千人千样。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只是有些矛盾的产生,确实完全不是我们的原因,所以不必总自我检讨。

胸怀有大小,素质有高低,所以当面对一些垃圾人的负面情绪的渲泻时,需以平常心对待,完全不受影响不可能,但可以让它降到最低。活的相对简单一点,就会多一点轻松、一份快乐。

[心]佛陀施设小乘法,为什么破障法门讲得特别多(二)?

我们看命浊,就是寿命的障碍。“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那么他受胎的时候,五浊恶世是一种胞胎,它可不是极乐世界的莲花化生。这种胞胎是慢慢地由小变大,而且“世世常增长”,这种辗转相续无有穷尽,一生一世都是这样。所以,“薄德少福人”,这种没有福德,没有善根的人,“众苦所逼迫”。

就是这个寿命短暂,他没办法长时间地修学。所以佛陀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给他一个安定的法,因为时间紧迫了。这个命浊,寿命短暂。

[心]佛陀施设小乘法,为什么破障法门讲得特别多(三)?

再看当时的邪见。那佛在世的时候,邪见很厉害,九十六种外道。众生在佛陀没有出世之前,“入邪见稠林”,就像一个人走入稠林走不出来,或者执着有常见,或者执着空一断灭见。“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九十六种外道等于是六十二种邪见,要么着空,要么着有。也就是说,他不但是寿命短暂,他心中还有坚固的邪见。

再看他的烦恼。“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对于五蕴生起的假相,他过去生享受过这种五欲的快乐,就把它抓在心中不愿意弃舍。或者“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懈怠的人是贪爱,有德的人是高慢,就是心中不正直,就这两种的烦恼:要么贪爱,要么高慢。

我们再看看劫浊,劫浊等于总结了。“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所以,烦恼邪见的结果,就很难在三宝中栽培善根,“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这段经文等于是佛陀回顾他老人家一生的弘法。我们平心而论,其实佛陀在其他诸佛当中,他方便法的比例是蛮高的,尤其是声闻法讲得很多,怎么样厌恶生死、怎么样调伏烦恼、怎么样拜忏。你看阿弥陀佛他这一生说的法。阿弥陀佛他不讲人天乘,他也不讲二乘,他不告诉你怎么了生死,他只是告诉你,怎么成就功德。那释迦牟尼佛相对他这一期的教化,他破障的法门讲得特别多。

佛陀必须要交代:不是他愿意这样做,而是环境使然。你叫其他佛来也是这样做。就是面对五浊恶世,大家寿命很短,他已经没有太长时间去教化。佛陀必须在一种急迫的情况之下,“安隐众生故”,所以小乘法讲得特别多。

------《妙法莲华经》净界法师

早上好!
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
农历甲辰年四月十四日
郑州多云气温20—31℃。

人生平凡,身心安然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不必太过在意。不妨随心做自己,过好每一天。轻轻地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浅浅地去怀念过去,随遇而安。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短暂,不要再看重金钱,不要再执着于名利,不要再计较得失。不要为难自己。健康是福,平安是宝。健康和平安才是最宝贵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记住快乐,丢掉烦恼。老来一切随它去,只把健康记心头。能唱能跳能旅游,能吃能睡才是真正的幸福。早安吉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