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略讲》第三回 12、坎中金神珍铁
主讲人:嵇尚强

道家立命的功夫,从混沌的境界开始,到混沌的境界结束,从坤卦开始,到坤卦结束。一路下来经过六次变化,现在讲第六次变化,魏伯阳真人说:“六五坤承,结括终始。韫【yùn】养众子,世为类母。上九亢龙,战德于野。”

“六五坤承”,六五就是三十,到了每个月的月尾,此时功夫的境界转入纯阴的坤卦(☷)。“结括终始”,坤卦既是立命功夫的开始,也是结束。做立命的功夫,巩固现有的身心,开始与结束都要求你进入混沌的境界。混沌的境界如何进入?关键就在“屏聪黜[chù]明,谨闭兑口”。所以朱真人说:“须知最初下手一步,便是末后了手一步。”功夫做到最后,与功夫刚开始时,方法并无二致 ,都要求你集中注意力,正念时时现前。道家的这个道理,在佛家也有对应,佛经里讲:“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要以为刚开始发愿修行是起点,其实起点就是终点。学佛修道,都是为了清净此心,清净来清净去,当初此心清净的一瞬间与最后的圆满清净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看你能不能把握。能够做得了主,把握得住,就是圣人,把握不住,做不了主,就是凡夫。

“韫养众子,世为类母”,功夫兜兜转转,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坤卦。所以坤卦就像母亲,长养了众多的功夫境界。

“上九亢龙,战德于野”,这是讲功夫周转的过程,朱真人说:“战野之龙,即乾上九之亢龙也。阴极而阳与之战,一战后方得和合,坤为无极之乡,故称于野”。要想得到先天一炁,就要先进入混沌的境界,在混沌的境界里等待阳气的生起。阳气生起以后,保养阳气,积蓄阳气,等待阳气的爆发,阳气一旦爆发,神识就可以摆脱肉身的束缚,与天地的精神往来。

最后魏真人还有一句话,他说:“用九翩翩,为道规矩。陽数已讫[qì],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循环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以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这段话很长,我们只看前面两句,前面两句看懂了,后面的可以不用再看,因为后面的意思是前面的扩充。

“用九翩翩”,九既是指功夫一层层的境界,也是指阳气。朱真人对九的看法是“乾三坤六,合而成九”。乾三就是乾卦有三划,坤六就是坤卦有六划,三加六得九,一切阴阳的变化都包含在这九划当中,所以一切功夫的境界综合拢来叫做九。另外他还说:“金丹大道,本诸乾性,乾乃纯阳,必炼以九转而始就”,告诉我们,炼丹的方法就在乾卦六爻对应的爻辞里面,每一爻的爻辞都是讲阳气或增或减的变化。换句话说,要想了解小周天功夫的具体做法,看懂乾卦六爻的爻辞就行。“翩翩”是指功夫做起来,阳气会发生增减,当阳气发生增减,此时不可为境界所转,不要被增减起伏的阳气影响了。境界也好,阳气也罢,都要为我所用,我就是正念,正念岿[kuī]然不动,这就是“翩翩”。

“为道规矩”,修道是用阳气去修,阳气就像木匠所用的规和矩。换句话说,阳气只是工具,工具是谁在使用?是人在使用,人就是真意,就是灵知。

【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

讲完立命功夫的火候,接下来讲养性,本性如何保养。保养本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性”。“性”是东海里的一块天河定底神珍铁,简单的讲,是“水中金”、“坎中之金”。

【龙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

水中金有什么用?水中金的用处在《参同契阐幽》还丹法象章第十四中有介绍,朱真人说:“坎中之金,本伏处而在内。然内者不可不出,金丹作用,必须先立堤防,牢镇六门,元气方不外泄”。水中金的作用就是如此,是为了建立堤防而用。堤防建立起来,牢镇六门不动,元气不会外泄,就可以进入定的境界做养性的功夫。

【龙婆道:“莫管他用不用,且送与他,凭他怎么改造,送出宫门便了。”】

龙王问神铁送给孙悟空有什么用?龙婆说不管有没有用,你只要送给他就行了。神铁是东海的宝贝,为什么龙婆说送就送,而且非送不可呢?原因刚才讲过了,“坎中之金,本伏处而在内,然内者不可不出”。关键就在“不可不出”。“不可不出”就是一定要出,必须得出。换句话讲,如果不出,悟不出来,堤防就无法建立,元气就会外泄,养性的功夫遥遥无期。

【老龙王依言,尽向悟空说了。】

因为坎中之金必须要出,本性我们必须悟到。不悟的话,不光是大周天养性的功夫做不起来,就连小周天立命的功夫也难以完成。

下面看朱真人的注解,看他是怎么讲亲见本性的必要性的。他说:“盖还丹妙用,彻始彻终只此金水二物,建之即为炉鼎,采之即为药物,烹之即为火候,乃至抽添运用,脱胎化神,无不在此。”由此可见,道家一切功夫的基础,都需要金水这两样东西。水是指离中真阴,形而上的是指净化第六意识的平等性智,金是指坎中真阳,形而上的是指净化第七识的妙观察智。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如何才能生出?一个是“发起初心欢喜地”,一个是“极喜初心平等性”,这两种后得智慧的转出在见道位开始,在修道位增长,在证道位成熟。所以见性以后,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就会生起。由此可见见性的重要,不见性,金丹便无法炼成。

【悟空道:“拿出来我看。”】

真金无形无相,怎么拿得出来?如果你说拿不出来,那又错了。请问这能知能觉的功能是什么?不就是真金放出来的光吗?

【龙王摇手道:“扛不动!抬不动!须上仙亲自去看。”】

本性虽然人人都有,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还要大家去悟,所以龙王要求孙悟空自己去看。

【悟空道:“你引我去。”】

亲自去看就是亲见本性。见性需要机缘,福德就是见性的机缘,没有福德便不能见性。孙悟空请龙王带他去看,就是告诉我们,要有善知识的指引。善知识从哪里来?是自己的福德够了,无漏善业中化现出来。

【龙王引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

这里写水中真金散发着万道金光,如此描述也很贴切,见性的时候,就是这金光万道的样子。下面请大家把《参同契阐幽》打开,翻到性命归元章第二十,我们看朱真人对“性”的介绍。他说:“何谓性?一灵廓彻,圆同太虚,即资始之乾元也。”他对“本性”形象的介绍与《西游记》中的描述的差不多。

【龙王指道:“那放光的便是。”】

“放光”是佛教里的话,简单的讲,作用现象的背后,能够生起作用,呈现现象的就是本性。

【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

这里有几个道理要讲,第一、孙悟空亲见本性时为什么要撩一下衣服?第二、为什么本性是一根铁柱子?第三、为什么这根柱子有斗来粗,二长余长?

之前我们一再强调:本性就是清净觉性,清净心显露时的觉性就是本性。唐代的玄沙禅师说:“离见闻觉知现量即是真心”。在见闻觉知呈现的时候,此时你的意识不是比量,没有做推理思考,也不是非量,没有做追忆联想。只有现量,是什么就是什么,不附加情感喜好,那么此时意识的心可以与真心相应,可以体会出自己的清净觉性。禅宗所讲体会真心的方法与唯识宗的结论是一样的,唯识学认为,第六意识有三种分别作用,除了与第七识相应的计度分别,以及自己所独有的随念分别外,意识还有自性分别的作用。当自性分别的作用单独生起,意识的识量是现量,缘境是性境,现量性境就是真心。在真心这面明镜里,浮现了一切觉知,一切觉知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真心呈现万法的时刻。

当我们悟到了真心,回过头来看玄沙禅师所讲:“离见闻觉知现量即是真心”。这句话不过是为没有悟的人指示一个悟的入处,教他怎样去悟。如果一个人已经悟道,你问他如何是真心,他会告诉你:处处在在皆是真心。为什么呢?因为真心不离妙用,离不开一切知见,《弥陀经》上说:“风声鸟语,皆是法音之所宣流。”不论风声还是鸟语,这些都是真心的本地风光,都是从真心当中流出。听到了风声,如果只晓得有呼啦啦的声音,那么你就错失了真心,这个呼啦啦的声音是谁把它呈现出来的?是真心。听到了鸟语,如果只晓得有叽喳喳的声音,那么你也错失了真心,这个叽喳喳的声音是谁把它呈现出来的?还是真心。古人说真心无处不在:“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又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悉是法身。”荷叶菱角、黄花翠竹,这些都是真心里的景象,景象显露出来的时候,真心这面明镜正在放光。

这里写孙悟空亲见本性的时候撩了一下衣服,撩一下衣服是告诉我们调整意识的作用,将随念分别与计度分别拿开,不要生起比量与非量的想象,如此才能感知真心。

接着看真心本性为什么是一根铁柱子。说本性是一根铁柱是讲本性的两个特征,一个是铁,一个是柱子。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用铁可以制造铁锹,铁锅,制造诸多的事物,生起无穷妙用。铁的这个特征与本性相似,一切法都是本性的化现,都是真心的妙用。

柱子是讲本性寂然不动的特征,你每次感知本性,本性有没有变化?不动不摇,即便外面的风吹得再大,本性这根柱子也不会摇摆。

最后看本性为什么有斗来粗,二丈余长。斗在古代是一种量器,称量粮食用的器具,大家都听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为什么提到本性的时候要用斗来形容呢?如果将生死的现象比作斗里面的米,米倒过来倒过去,米虽然在不停的倒来倒去,生死不断的变化,但是用来称量米的米斗有没有来去?米斗还是米斗。米斗代表本性,在本性面前,生死是幻化的,是不实在的,是颠倒不已的现象。

此处所讲的“丈”,其实是障碍的“障”,取的同音字。学佛修道有两种障碍,一种烦恼障,一种所知障。烦恼障就是“我执”,“所知障”就是“法执”。如果将“人法二执”抓在手中,那么面前就出现了障碍,这些障碍使得我们难以亲证本性。因此,要想亲证本性需要超越这两种障碍,超越这两种障碍就是这里讲的“二丈有余”。

【他尽力两手抓过道:“忒[tēi]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

这里写孙悟空嫌金箍棒有点粗又有点长,叫它变得短些细些,方才好用。叫金箍棒变得短些细些是讲本性的作用,本性的作用可以随人的意识而变化。比方说,盖一座房子,房子盖得高还是盖得低,盖得大还是盖的小,这些都由人的意识决定。意识虽然能够左右房子的高低大小,但是意识左右不了房子建立的规律。建立一座房子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无中生有”。倘若现前没有空地,新的房子又要盖在哪里?如果说非要在这里盖上一座房子,那么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拆了原有的房子,平了这块地,然后在空地上盖起房子。

【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

这句话告诉我们:可以依据本性的真空生起作用上的妙有,也就是叫大家积极的创造缘分。

学佛修道只有两件事,一件随缘,一件造缘。随缘是随什么样的缘分?随人人是佛的缘分,大家本来是佛,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造缘是造清净自心的缘分,虽然大家本来是佛,但是因为有妄想执着,所以都在受苦。要想脱离苦海,了脱生死的痛苦,就要积极修法,精勤观照。

《西游记略讲》第二回 11、佛道双修
主讲人:嵇尚强

【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亲见本性的时候,没有随念分别与计度分别。换句话讲,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切思想都停住了,这就是“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是说唯独剩下自性分别,只有现前的朗然。“望师父大舍慈悲”,所谓“慈悲”,观音殿前有一副对联:“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要想得到菩萨的指点,请他向你布施一点慈悲,菩萨告诉你,只要回头就行。如果你能回头,在这空无一物的境界里体会看看,是不是还有一点不昧的觉性,这点觉性就是长生,就是不老!

【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

不只是世间法的传授讲究缘分,出世间法的引导也讲究缘分。没有缘分,大家就听不到《西游记》的讲解。没有缘分,须菩提也不会把“本性”的奥秘指示给孙悟空。

【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

在《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仁波切作者小时候的悟道经历。现在我们将他的经历与眼前的故事情节做一次比较。在《西游记》中须菩提告诉孙悟空:“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在《西藏生死书》中上师跟索甲仁波切讲:“现在我要将重要的‘心性’传示给你。”不论是《西游记》中须菩提的教导,还是《西藏生死书》中上师的开示,师父在指示“心性”的时候,一定会要求弟子先安静下来,身心得到了安静,“心性”才容易认识。净土宗谈念佛法门见佛方法的时候有一句话:“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活灵活现的法身能不能体会出来,就看你是否能够离念。只要不住在妄念的相上,此心又非如木石般无知无觉,清净无染的法身就可以识得了。

【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这里写孙悟空受法时的场景——洗耳用心。所谓“洗耳”是指不去理会心理上的杂音。所谓“用心”是指使心专一,自性分别单独现前。懒融禅师在谈到“心性”见法的时候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恰恰用心时”,正当你专心的时候,就在第六意识自性分别单独生起的时候。“恰恰无心用”,此时意识的其他两种分别,随念与计度就已经止息了。“无心恰恰用”,止息了随念与计度的分别。“常用恰恰无”,那个自性分别单独生起时的境界就是所谓的“无”,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清净心恰恰就在眼前。

【祖师云:显密圆通真妙诀,借修生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cuán cù]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西游记》里的这段偈颂介绍了“作佛和仙”的道理,这个道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讲如何做佛,证成法身佛,一部分讲如何成仙,获得圆满的报身。成就佛的法身与成就佛的报身,这两部分的道理之前曾有过介绍。要想成就佛的法身,需要我们去悟。换句话说,法身成就的唯一办法是悟道,识得了形而上的本体,肯定不疑,就证得了佛的法身。所以这部分的道理大家去看之前所讲的公案就可以了。证得了法身,接着要圆满报身,报身要想得到圆满,需要渐修。换句话说,报身成就的唯一办法是修道。修道的第一步是巩固现有的生命,拿道家的话讲就是“立命”。关于“立命”的道理,《参同契》里有详细的说明,在《西游记》下一回的描写中,也会与大家谈到。接下来,我们看一段道家神仙吕洞宾的修行心得。他的这段心得,糅合了佛道两家的理论,简单的讲,先证得法身,再圆满报身。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先从第一句讲起。

“养气忘言守”,无论是修道、学佛,或是讲儒家的修养,要想入门,都会谈到《百字铭》里的这句话。所谓“守”,是遵循、做到了的意思。做到了什么?做到了“忘言”。做到了“忘言”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会有“养气”的效果。所谓“养气”,就是清净假“我”的一念,对第七识进行净化。

当一个人的修行,做到了“忘言”,不光是闭口不言,更是忘记了自己的心声,忘记了假“我”的一念,如此才是“养气”的开始,第七识才会得以清净,收到净化的效果。换句话讲,“养气”的关键在于“忘言”,做到了“忘言”,结果就是“养气”。而“忘言”的修行正好可以“降心”,降服第六意识的妄动,降服意识思想的烦恼。

讲到这里,大家要厘清一个逻辑,就是佛家讲的第六意识、第七识、第八识与道家所讲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简单的讲,佛家里的第六意识对应道家里的精,第七识对应气,第八识对应神。道家谈超凡入圣的时候有一句话,“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句话如果用佛家的教理解释,就是清净第六意识与第七识,以完成第八识的净化。

净化心识的第一步在于“忘言”,“忘言”就是《参同契》中所讲闭塞外三宝,使耳、目、口不对外耗散,如此促使内三宝精气神的转化。做到了“忘言”,首先会收到“养气”的效果,会使得假“我”一念得以清净,第七识得以净化。第七识一旦得以净化,反过来会影响第六意识,使意识的心安住,得到降服。意识一旦降服下来,体内的真精就会凝结,引发出先天一炁,炁充满以后,神识才可以借由气的作用,向上冲出,脱离身体的束缚,与天地的精神往来,这就是“还虚”。由此可见,还虚的基础在于“降心”。以降服第六意识心开始,做法道修证的工作,这就是“为无为”。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吕洞宾不是道家的神仙吗,他的话里怎么参有佛家的思想?其实佛道本来相通,更何况吕洞宾曾跟随黄龙禅师学禅,《百字铭》是他证道后的心得。吕洞宾学禅的故事很少人知道,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话说吕洞宾成仙后,有一天,背着宝剑飞过江西庐山,见此山气象异常,觉得山中必有高人。他的判断不错,当地有一座禅宗大庙——黄龙寺,临济宗的大德黄龙禅师此时正在寺内说法。吕洞宾按下云头来到寺中,站在一旁定睛观看。他越看越觉得奇怪,因为眼前这位禅师,既不会放光,也没有动地,神态举止一点仙气都没有,就是个普通人嘛,吕洞宾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黄龙禅师发觉了吕洞宾,见此人一副仙风道骨,既不前来参拜,也不坐下听讲,便知来者不善。于是黄龙停止说法,向众人说道:“座中有人窃法”。就是告诉大家人群里面,有人正在偷听。大家朝站在一旁的吕洞宾望去,神仙就是神仙,与众人的目光相对,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充满自信走出人群,让大家看个清楚。

黄龙问:来者何人?吕洞宾报了姓名。黄龙说:哦!原来是你啊,看上去有很多能耐,其实也就是个守尸之鬼。黄龙的这番话是批评吕洞宾没有悟道,身体虽然可以长生,但见地却没有透彻。吕洞宾见黄龙取笑他,脾气一下子起来了,反问道:真人才有长生不老之药,你这个肉胎凡夫算得了什么!黄龙道:就算你能活过八万大劫,但此身终归还是消亡,诚恳的讲,仍是白忙一场。

话不投机半句多,吕洞宾发起怒来,袖子一扬,背上的宝剑飞了出去,朝着黄龙直直刺来。不晓得什么原因,剑飞到黄龙的面前却停住了,剑头掉转,刺向了吕洞宾自己。黄龙道:除了这点本事,我问你,你还有什么道理?黄龙问起了吕洞宾的见地,想知道他的见地如何。吕洞宾说:一粒粟【sù】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黄龙道:先不问你如何是半升铛内煮山川,先问你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洞宾一听就傻掉了,自己的功夫尽管很好,但是见地却不够透彻,只听说有“一粒粟中藏世界”的道理,但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黄龙见吕洞宾答不上来便劝他放下傲慢跟随自己学禅,因为只有悟了道,心中生起了智慧,才晓得先人话里的含义。不久之后吕洞宾悟道,写下了一首偈子:弃却瓢 [piáo]囊摵【 mí 】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之所以讲吕洞宾学禅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佛道两家的学问是互通的,讲的都是生命的科学,因此可以拿来相互注解。

“动静知宗祖”,所谓“动”是指意识思想的运动,所谓“静”是指意识思想的宁静。人的思想有动有静。思想一动,人就跟着动了起来,思想一静,人就随之安静。话讲到这里请问大家,如果说我们的身体,身体的主人是自己的思想,那么思想的主人又是谁呢,是谁指挥了我们的思想?

《庄子》里有个“魍魉 [wǎng liǎng]问影”的故事,月光照到了人,地上就有了人的影子,影子的外面还有一圈发亮发光的东西,庄子叫它魍魉。简单的说,魍魉就是影子的影子。一天晚上,魍魉,也就是影子的影子来问影子:喂!老兄,你怎么一辈子都没个定型呢?一会儿走,一会儿停,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站立,你就不能安稳点吗?影子答复魍魉:你有所不知,我是做不了主的,做主的是我身后的那位老板。他要走我就走,他要停我就停。可是我发现这位老板也做不了主,他的后面还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他睡他就睡,叫他醒他就醒,真的非常奇怪!

所谓“宗祖”是指发号施令的人,大家都有思想,如果我们把思想比作孩子,那么思想的背后还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第七识的“意”,就像孩子的父亲。孩子怎么来的?有了父亲才有了孩子。同样的道理,谁叫你思想的?就是假“我”的一念。既然如此,那么“我”的背后还有没有东西呢?换句话说,“我”又是从哪里来的?唯识学认为,“我”是一种妄想,就像书法爱好者临摹古人的字帖,看着临摹出的作品,由于这幅作品与古人的真迹相差无几,结果生起了幻觉,把自己当成了古人。第七识以第八识见分为根,是以第八识见分为蓝本捏造出来概念,这个概念看上去长生不老,但其实仅仅是一种假象,是生灭不已的妄想。因此,思想的背后,有第七识,第七识的背后,有能知能觉的功能,这个能知能觉的功能,就是此处所讲的“宗祖”。

“无事更寻谁”,“无事”就是心无烦恼,此心清净灵明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清净觉性现前的境界。在此之后,吕洞宾还有一首偈子:“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一个人做到了对境无心,像明镜一样朗照万物,心无所住,如此就是禅。既然这样就是禅,那么你还问什么禅呢?所以“无事更寻谁”,都不要找了,此心无住的一瞬间就是解脱。

“真常须应物”,所谓“真常”是指真实常住。什么东西是真实常住的?现前的一点灵知,这点灵知就是真常。“须”是需要,“应物”是应缘接物。悟了道,找到了真常,还要依此真常待人接物,不辞劳苦的利益大众。

“应物要不迷”,应缘接物的时候,不动情想,未有心起,事情做完了,却没有用心的痕迹。以这种状态入世,过世间的生活,从早忙到晚,清净心都未曾迷过。

“不迷性自住”,只要清净心常在,不论内心生起何种情绪,自己都能第一时间认得它,认得喜怒哀乐的情绪是真常的作用。在真常与烦恼面前,认取真常,不认烦恼,如此就可以没有挂碍,远离颠倒梦想。

“性住气自回”,以灵知为自心的本位,于此本位坦然安住,第七识的“意”就不会乱起,人就不会陷落于假“我”的思量。结果就是意识得以凝定,真精凝结,先天一炁来到。

先天一炁就是长生不老之药,药产生以后,“壶中配坎离”要及时的采药。所谓“壶”就是葫芦,道家把人的身体比作一个葫芦,葫芦的上半部分是人的头,头部用离卦代表,下半部分是人的腹,腹部用坎卦代表。离卦(☲)在上,离中存有一点真阴,坎卦(☵)在下,坎中保有一点真阳。功夫做起来,真阴(⚋)采集月华变成口水往下降,真阳(⚊)采集阳精变成暖气往上升,阴阳交合正是得药之时。

《西游记略讲》第一回 27、师徒问答
主讲人:嵇尚强

“全气全神万万慈”,想要把这句话的含义解释清楚,大家就要先听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位年轻人,在杭州念书的时候,听说杭州城隍山上有一位老道,是一位剑仙。那时候,这位年轻人官也不想当,佛也不想成,一心只想练成剑仙,手指一比,一道白光飞射出去,可以为民除害,很威风!所以年轻人一听说这位老道,想尽办法要去见他。过去的城隍庙是一个很大的道家丛林,这位老道又是道长,所以见他一面很不容易。年轻人前后跑了八趟,依然不得相见,后来总算通过一位佛教法师,在这位法师的帮助下,见到了老道。

年轻人如期而至,坐在一旁等待。老道从房间里走出,那个风度,所谓白袜云鞋,白色的袜子,黑色的鞋,鞋头还绣了一朵云彩,走出来袍袖那么一挥,道袍都好像飘了起来,所谓道骨仙风,一点也不假。年轻人见了之后马上陶醉,觉得眼前这位就是神仙,真是气象万千!

老道坐下,很客气的询问,“为什么一定要找我呀”?年轻人赶紧跪下,说:“求道呀,师父。”老道说:“哎,不可以,不可以叫师父,请起,不要客气,不要客气。”马上扶起了年轻人。

年轻人请教老道剑术,老道说:“这个不懂,一点不懂”,不愿意跟年轻人谈论自己的剑术。但是老道见年轻人气度不凡,于是特意嘱咐了两句,老道说:“我们的心呀,自己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这件事情装进来,那件事情也装进去,短短几十年到底装进了多少的事?这样不对,心会迸开来的!你这位年轻人,什么剑术呀,武功啊,都不要装进来,遇见什么事,这件事从心里一过之后就丢出去,永远的丢出去,这样你的心就会无量。”

老道又说:“哎呀,你也不要求什么,我既没有道,也不懂术。你啊,眼神不要那么露,年轻人的眼神要收敛。你会不会看花呀?”年轻人说:“花怎么不会看?当然会看!”老道说:“唷,你不会看花的!”年轻人问:“花要怎么看呢?”老道说:“一般人看花,看外面的境界,眼睛的精神一下子就跑了出去。这样不对!看花的时候要花来看你。”年轻人问:“花怎么看我呢?”老道说:“见过照相机没有,看花的时候,眼睛像照相机一样,一路照过去,把花的精气吸到自己的心里,这才叫做会看。”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点懂了呢?所谓“全气全神”是指“正念”现前的境界。正念现前,人心清净,人心若是能时常清净,天地间的利益就会归到自己的身上。所谓“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这就是“全气全神”的含义。

全气全神之后还有一个“万万慈”,“万万慈”是指一切平等。做到了全气全神,再去看外界的一切,一切在你看来便都是平等的,此时的你既没有喜怒,也没有哀乐,觉得什么都可以,什么也都很好。

“空寂自然随变化”,所谓“空寂”并不是指死气沉沉的寂静,而是蕴含一切,富有生机的可能。在《明儒学案》一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空寂”的故事,讲的是大儒罗近溪学道。

罗先生是王阳明学说的后起之秀,可以说是研究王学的杰出大儒。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罗近溪都在做“不动心”的工夫。《明儒学案》里有一段描写,说他中年做学问、讲修养,极力克制欲望,用力的压制自己的意识思想,不让思想乱动,结果弄得一身是病,身体僵化,全身都硬邦邦的。后来经过梦中一位高人的指点,惊出一身冷汗之后,病就好了。

梦中的高人是怎么跟他说的?高人在梦里问他:你有没有读过《诗经》?罗近溪是大儒,《诗经》当然很熟,他说:读过。老人又说:《诗经》里写道:“鸢[yuān]飞戾[lì]天,鱼跃於渊”,风筝在天上飞,鱼儿在水里游,此心是活泼泼的呀!你硬是把感情思想压制下去,以为那是功夫,这不对呀。现在,你的思想被压制得太厉害了,因此影响到了身体,所以你病了。身体变成死人般的僵硬,这也算有道吗?罗近溪被老先生一骂,醒悟过来。不让自己的思想乱动,意识的确可以进入空寂的境界,但那种空寂不是道体上的空寂。道体的空寂是本来空寂,不需要造作就有的空寂,可是不少人将意识造作出的空寂当成是道体本来清净的空寂,因此走错了路,这一点需要认清。

“真如本性任为之”,“真如”就是“法身”,“法身”就是“本性”,为一切万有之根源,代表实相道体。实相道体是什么样的?它的体是空寂,相是清净,用是活泼。因此,“任为之”是指实相道体的作用,它的作用可以说千变万化,万物都是它的作用。

“与天同寿庄严体”,实相道体是“无量寿、无量光”,与天地同寿。“历劫明心大法师”,所谓大法师是指法身佛,法身佛在哪里?就在每个人的心里,清净心就是法身佛。

【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

美猴王寻到了须菩提,见到师父后,倒身下拜。下拜的动作,代表与自己的灵知相认,自己的灵知就是每个人的根本师父。

【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再拜。”】

须菩提问美猴王是哪方人士,问他从哪里来。美猴王代表意识,意识是从哪里来的?表面上看,意识是从第七识里迸发出来,假“我”的一念一动,人就会生起意识思想。但真相如何?六祖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一切法都从本性中来,所以须菩提的这一问,实际是要考察美猴王的慧根,看看他能不能回答正确。

【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美猴王虽然答的不错,说自己家住水帘洞,以第七识为根,但还是没有答到点子上,不懂老师问话里的另一层含义。

【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

因为美猴王没有答到点子上,所以须菩提有点不高兴了,认为美猴王慧根浅陋,不能做自己的弟子。

【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美猴王因为初出山门,不晓得道场里的规矩,不晓得师生之间的问答充满禅机,话里面有话,所以只好磕头认错,强调自己是一片诚意,绝无欺诈之心。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须菩提见美猴王态度诚恳,于是又给了一次机会,问了他另一个问题,说东胜神洲与西牛贺洲相距遥远,你是怎么寻到此处来的?这个问题依旧不是那么简单,美猴王所在的东胜神洲代表凡夫的境界,因为是凡夫所以要寻师访道。现在访到了须菩提,须菩提是圣人。一个人要想从凡夫做到圣人,过程是怎样的?《瑜伽师地论》里写的很清楚,超凡入圣需要经过五个过程,第一是资粮位,第二是加行位,第三是见道位,第四是修道位,第五才是证道位,证道位就是超凡入圣的果位。

须菩提问,从东胜神洲到西牛贺洲,中间隔了两重大海一座部洲,这两重大海一座部洲用刚才的道理解释,两重大海是指加行位与见道位,一座部洲是指修道位。凡夫要想成为圣人,首先要累积资粮,累积了福德与智慧的资粮之后才能开始修行,才能踏上寻仙访道之路。因此美猴王从东边出发,出发的那一刻代表完成了资粮位的修行。资粮位之后是加行位、见道位与修道位,这三个位次的修行,正好对应它所经历的两重大海与一座部洲。

【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由于有了刚才的经验,美猴王这次的回答谨慎了许多,他说自己出发后经历数十年的时间才访到了须菩提。换句话说,资粮位修成以后,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能修到证道位,这十几年的时间,美猴王有没有算错?他算得很对。依据道书的计算,一个人要想修道成功,从凡夫成为圣人,必须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因为美猴王答的不错,所以须菩提马上给它印证,点头许可。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是十几年,不是几年或者几十年呢,其中的道理在哪里?道理就在道家的一句话里。

道家有一句话讲修行的过程,告诉我们,从凡夫开始直到圣人,一共需要花费十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具体的说,首先是“百日筑基”,打好修行的基础,在混沌的境界里采集日精月华以恢复身体的健康,这需要一百天的时间。接着“十月怀胎”,先天一炁到来之后,需要孕育这点真阳,利用这点真阳打通全身的气脉,这需要十个月的时间。然后是“三年哺乳”,气脉通了之后进入禅定的境界,佛家的四禅定对应道家小周天的功夫。最后是“九年面壁”,由定生慧,亲证本来,见性以后做大周天的功夫,保养真性,真性的保养需要九年的时间。九年之后,道家所讲的阳神,或者佛家所讲的意生身才能生出。九年加上三年是十二年,十个月加上一百天是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累积相加就是十三年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这十三年不能犯一点的错误,一旦犯了,基本就要推倒重来。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

美猴王给须菩提算了一笔账,须菩提是过来人,晓得他没有算错,所以点头认可。认可之后,须菩提又发一问,问美猴王姓什么,这个问题还是话里有话。有人说,问姓什么就是问父母的姓氏,问他的身世。如果美猴王这么答,估计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须菩提了,因为之前的经验,美猴王晓得师父的问题不简单,所以他马上有了不一般的回答。

【猴王又道:“我无性。】

美猴王答的真好,一个人悟了道,就应该这么答,没有性,也就是“无自性”。不论是假“我”的一念,还是现有的肉身,包括意识思想,统统都是因缘聚会的产物,在这些东西里找不到永恒,找不到独立存在的性质。

【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悟了道,发现万法无自性,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因此没有独立存在的性质。认清了这个道理,修行人就可以去除“我相”,既不执着“身体”是我,也不执着“意识”是我,所见、所闻、所觉、所知,这些统统都不是“我”。真的做到了,结果就是美猴王这里讲的,人家骂它,它也不恼,人家打它,它也不嗔。

学佛修道其实很简单,只要去除我相,生起清净心,认了了常明的灵知是心,认广阔无垠的虚空是身,拿禅宗的话讲,“以空寂为体,不认取色身。以灵知为心,不认取妄念。”如此修行就可以到家。

【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美猴王回答的很好,须菩提也很满意,满意之余须菩提接着问:你父母原来姓什么呀?美猴王代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没有人间的父母。

【猴王道:“我也无父母。”】

美猴王说自己没有父母,不是父母所生。换句话说,自己不是人间的凡夫。《西游记》写到这里,作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美猴王不是世俗中人,它代表第六意识,所以没有亲生父母。

【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

佛法将生命的形态分为有情与无情,有情是指有灵知,有感情的事物。反过来,无情是指没有灵知,没有感情的事物。须菩提问美猴王是不是树上生的,就是问他,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有灵知还是没有灵知?第六意识有没有灵知?《西游记》里讲它是仙石里的仙胎,所以透着一点灵知。

【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

因为意识里透着一点天真地秀的灵知,所以美猴王说自己不是无情之物,不是树上长的。既然不是无情,那么就是有情喽?说有情也不全对,因为有情生命有一个具体的身体。所以美猴王只能实话实说,讲自己是石里长的。石头的“石”就是心识的“识”,意识是心识的一种,以第七识为根,所以他的回答没有错。

【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第六意识以第七识为根,第七识一旦破开,第六意识就生了出来。换句话说,假“我”的一念只要一动,人的思想就会发生。反过来讲,要想得到思想的宁静,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将假“我”的一念观空。凡夫之所以烦恼不断,是因为执着虚妄的“我”,这个虚妄的“我”既有具体的形象,也有鲜活的精神。所谓具体的形象是指人的身体,所谓鲜活的精神是指人的意识。身体与意识虽然看上去具体鲜活,但这两样都是生灭的,凡是生灭的都不是真的。真的不会生灭,所以身体也好,意识也罢,都是幻化,而幻化的背后,有一个真,这个真呈现了幻化的境界,这个能够呈现幻化境界的才是“真我”。

【祖师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

天地所生就是因缘所成,第六意识的确是因缘汇遇的产物,并不具有独立存在且永恒不变的性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是奇思妙想的艺术家,创造出充满童心的世界,你在舞台上散发光芒,舞台就是独属于你的小小世界,若璀璨星空,若灼灼星光,你在音乐上斐然的成绩,是筑起梦想的坚固力量。
  • 16.山河平静辽阔,无一点贪嗔痴爱,而我们匆匆忙忙,都还在路上。好好吃饭,用心生活,这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姿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最近俺最大的变化是从一个“不吃菜星人”变成了“不吃菜会死星人”[跪了] 俺这个“不吃菜”的老大难问题 我妈花了二十多年都没解决 竟然在我34岁的时候不治而愈了
  • 跟她玩了两个小时,玩到后面脑壳都快昏了,玩完我发现我把她粉笔搞丢了,我去了[允悲]8月21日,我在家里面呆了一天,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家收拾东西,拖地,她还问我无不
  • 咨询微信:xz541804705全部里程:60-80公里 腐败程度:中快乐指数:高强度指数:低技术水平:中提醒注意:请车友们为了自己的安全,自戴头盔、手套和补给
  • 足球的记忆是短暂的,就像我们身处的时代一样,每一代人,每个个体都拥有专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会被共同经历的彼此铭记,但很难被传唱。#陈梦[超话]# 新乡世
  • 两天之后,在当地的一处河边,路人发现了她的尸体…… 法医证实,米歇尔被捅了26刀,说明凶手是铁了心要夺取她的性命。然而,她并没有和预先说好的那样,和她的丈夫在某
  • 南阳地区出售新旧竹制脚手板生产批发邓州 ++地址:导航到(金岗竹木批发市场) 喂喂喂:一三七★三三一三★九五三八 喂喂喂:①③⑦③③①③⑨⑤③⑧ 河南省郑州市开
  • 驚人的畫面讓網友們紛紛驚呼:「沒看過這麼大的魚」、「歐巴好強」不過接下來孔劉的限時動態讓大家超震驚,他上傳一支側拍影片,可以看到男神一邊放生、一邊跟真鯛許願:「
  • 个人感觉长发经典一些喜欢小苏的文章欢迎关注,第一时间带来最新资讯,谢谢大家作为一个19岁的漫威迷小苏了解到,就在最近,漫威世界里一张宣传海报曝光了,它就是《雷神
  • 《印光法师文钞》 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谢恩光来山,持阁下书,展读之下,见其慕道心切,而愿力宏大,誓期深入,而不肯得少为足,欣慰无量。至于过赞不慧,令人惭愧无似耳。
  • 在没有收到欧莱雅,迷之,瑷尔博士之类的产品之前,我用的护肤品最便宜的就是SK-II,并且我觉得他们家好用的只有水,小灯泡,还有面膜。他们家比较容易踩雷的就是面膜
  • #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微博辟谣 戳图看详情↓↓(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得丘礼享谷##得丘艺术季# 【只要你会选择,门票可以换咖啡☕️
  • 他非常溫柔的答我:我而家咪返咗嚟囉,我而家咪喺度囉….天呀,這種溫柔的語氣我真是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做溫柔這次我體會到了感受到了,難怪這麼多人喜歡他(包括我自己)
  • #王源粉丝手写信#哈哈哈,没有手写,但有打字[污][污][污]哥,生日快乐哇,今年真的过得很快,但一切又都有迹可循,想想你4月开完橘色天际线,5月开始就暗戳戳告
  • 如果选择默默忍受,换一份相对普通的科研工作,无疑是极大的人才资源浪费,但更多的华人科学家选择回来,与其留在美国处处受限制和打压,还不如回到国内发展,从专业层面的
  • ”捷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江文全表示,捷德集团将结合市场需求,发挥专业优势,综合研判,规模投资最具竞争优势的机型,在未来5-10年内实现百架组装交付,丰富自有机队
  • 人们对这则通告广而告之,四处转发,也是想各地都能看到,了解这一法律规定,践行这一社会常识,希望不要出现让人痛心的事件了。人们对这则通告广而告之,四处转发,也是想
  • 夏夏第一次来我的梦里,呜呜呜呜呜好开心,半夜突然惊醒,然后怕忘记在小号发了个颠[泪][泪] 梦里或许都是思念太久的人和事物,我已经快一年没有回家了,我梦到了我的
  • 超好吃的小零食4️⃣我又回购的元气怪兽芝士脆~5️⃣弟弟已经可以自己站起来了,得时刻关注着6️⃣来喝一杯元气森林吧~我很喜欢葡萄口味0糖0脂0卡 7️⃣自制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