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一

全国两会时间,中国经济备受关注。去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一些外媒鼓噪中国经济潜力“见顶”、增长“达到顶峰”的杂音不断。

中国经济真的见顶了?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新一年预期目标,和去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相同,恰是对“见顶论”的有力回击。

透视增长目标:“5%左右”展现进取心

面对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多重困难交织叠加的局面,为何仍将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作出说明: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

“5%左右的经济增长,是经过奋斗可以实现的目标,展现了中国政府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状态。”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委员说,这一目标有利于提振信心、引导预期,更好凝聚发展共识。

增速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记者梳理发现,2003年至2023年,我国除突发疫情等特殊年份未设定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外,其余年份都设定了目标,并较好实现了发展任务。

这些年,中国经济并非顺风顺水,而是一路攻坚克难。

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风雨兼程中,中国不仅没有成为外媒所说的“下一个崩溃的经济体”,反而顶压前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并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

唱衰中国的论调,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不断爬坡过坎:2014年GDP突破60万亿元,2017年突破80万亿元,2020年迈过百万亿元“里程碑”;在疫情冲击大背景下,也接连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大关。

过去一年更是最新例证。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按可比价计算,对应的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放在10年前,需要超过10%的增速才能实现。纵向比较,5.2%的增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

中国经济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近期报道说,不少人的目光集中在中国GDP增长放缓上,但数据背后却隐藏着更有希望的一面:这个“亚洲巨人”仍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中国人均GDP将会惊人地增加。

“一个超大型经济体能够持续中高速平稳增长,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扣上‘见顶’的帽子。”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代表说。

读懂经济大势:中国中长期增长潜力何在?

相比于短期增速,外界更关心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态势。美西方一些人士声称“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繁荣接近尾声”,事实究竟如何?

肯德基中国门店规模突破10000家、空中客车在欧洲之外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在成都投入运营……外资企业等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中国美国商会报告显示,2024年约半数受访企业将保持在华投资规模不变,近四成计划在华增资。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59%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三大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

投资,通常考虑的是中长期因素。外资动向凸显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信心。正如宝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慕仁所言,市场上的挑战是暂时的,“中国的长期机遇依然存在”。

单就增速看,相比前些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速确实有所放缓。伴随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航道,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再“以GDP论英雄”,经济换挡减速但并未失速。

潜在增长率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研判一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趋势。国内多家机构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潜在增长率在5%至6%,经济稳定增长有内在支撑。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分析,从过去“亚洲四小龙”等追赶型经济体以及高收入国家发展历程看,人均GDP介于1.2万美元到2万美元之间时,经济发展潜力持续释放。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潜力持续释放阶段。

“中国经济处于稳步复苏期和结构调整关键期,内生动能充足,持续增长潜力很大,不存在经济增长‘见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代表说,关键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从决定潜在增长率的要素条件看,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国要素资源更为丰富,为中国经济抵御冲击提供重要支撑。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

“制度优势”“需求优势”“供给优势”“人才优势”,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国经济基本面作出诠释,指出“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为什么唱衰中国经济者一错再错?究其原因,在于其对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发展规律存在认知偏差与误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委员说,中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自我稳定、自我修复能力。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挑战,甚至会经历必要的阵痛,但中国经济发展有底气、有优势、更有机遇,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释放增长潜能:提振信心实干为先

龙年春节假期,中国消费市场活力绽放: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80亿元,创同档期纪录。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期以《春节消费滚烫 中国经济就此红火?》为题,援引专家观点指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年的疫后修复后,正站在信心转折点上。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困难挑战: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但总体判断: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周黎安委员说,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多做有利于提振信心和预期的事,努力将发展潜力转化成发展实力。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这是中国经济激发潜力、重塑动能的关键之举。”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代表说,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施工图”脉络清晰。

“我们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力争各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吉林省白城市市长杨大勇代表说,要着眼企业和群众期盼,以实干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一

  全国两会时间,中国经济备受关注。去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一些外媒鼓噪中国经济潜力“见顶”、增长“达到顶峰”的杂音不断。

  中国经济真的见顶了?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新一年预期目标,和去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相同,恰是对“见顶论”的有力回击。

  ——透视增长目标:“5%左右”展现进取心

  面对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多重困难交织叠加的局面,为何仍将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作出说明: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

  “5%左右的经济增长,是经过奋斗可以实现的目标,展现了中国政府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状态。”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委员说,这一目标有利于提振信心、引导预期,更好凝聚发展共识。

  增速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记者梳理发现,2003年至2023年,我国除突发疫情等特殊年份未设定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外,其余年份都设定了目标,并较好实现了发展任务。

  这些年,中国经济并非顺风顺水,而是一路攻坚克难。

  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风雨兼程中,中国不仅没有成为外媒所说的“下一个崩溃的经济体”,反而顶压前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并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

  唱衰中国的论调,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不断爬坡过坎:2014年GDP突破60万亿元,2017年突破80万亿元,2020年迈过百万亿元“里程碑”;在疫情冲击大背景下,也接连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大关。

  过去一年更是最新例证。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按可比价计算,对应的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放在10年前,需要超过10%的增速才能实现。纵向比较,5.2%的增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

  中国经济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近期报道说,不少人的目光集中在中国GDP增长放缓上,但数据背后却隐藏着更有希望的一面:这个“亚洲巨人”仍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中国人均GDP将会惊人地增加。

  “一个超大型经济体能够持续中高速平稳增长,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扣上‘见顶’的帽子。”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代表说。

  ——读懂经济大势:中国中长期增长潜力何在?

  相比于短期增速,外界更关心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态势。美西方一些人士声称“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繁荣接近尾声”,事实究竟如何?

  肯德基中国门店规模突破10000家、空中客车在欧洲之外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在成都投入运营……外资企业等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中国美国商会报告显示,2024年约半数受访企业将保持在华投资规模不变,近四成计划在华增资。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59%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三大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

  投资,通常考虑的是中长期因素。外资动向凸显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信心。正如宝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慕仁所言,市场上的挑战是暂时的,“中国的长期机遇依然存在”。

  单就增速看,相比前些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速确实有所放缓。伴随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航道,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再“以GDP论英雄”,经济换挡减速但并未失速。

  潜在增长率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研判一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趋势。国内多家机构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潜在增长率在5%至6%,经济稳定增长有内在支撑。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分析,从过去“亚洲四小龙”等追赶型经济体以及高收入国家发展历程看,人均GDP介于1.2万美元到2万美元之间时,经济发展潜力持续释放。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潜力持续释放阶段。

  “中国经济处于稳步复苏期和结构调整关键期,内生动能充足,持续增长潜力很大,不存在经济增长‘见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代表说,关键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从决定潜在增长率的要素条件看,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国要素资源更为丰富,为中国经济抵御冲击提供重要支撑。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

  “制度优势”“需求优势”“供给优势”“人才优势”,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国经济基本面作出诠释,指出“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为什么唱衰中国经济者一错再错?究其原因,在于其对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发展规律存在认知偏差与误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委员说,中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自我稳定、自我修复能力。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挑战,甚至会经历必要的阵痛,但中国经济发展有底气、有优势、更有机遇,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释放增长潜能:提振信心实干为先

  龙年春节假期,中国消费市场活力绽放: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80亿元,创同档期纪录。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期以《春节消费滚烫中国经济就此红火?》为题,援引专家观点指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年的疫后修复后,正站在信心转折点上。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困难挑战: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但总体判断: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周黎安委员说,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多做有利于提振信心和预期的事,努力将发展潜力转化成发展实力。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这是中国经济激发潜力、重塑动能的关键之举。”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代表说,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施工图”脉络清晰。

  “我们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力争各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吉林省白城市市长杨大勇代表说,要着眼企业和群众期盼,以实干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https://t.cn/A6Y34Zr1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一
全国两会时间,中国经济备受关注。去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一些外媒鼓噪中国经济潜力“见顶”、增长“达到顶峰”的杂音不断。
中国经济真的见顶了?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新一年预期目标,和去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相同,恰是对“见顶论”的有力回击。
透视增长目标:“5%左右”展现进取心
面对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多重困难交织叠加的局面,为何仍将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作出说明: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
“5%左右的经济增长,是经过奋斗可以实现的目标,展现了中国政府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状态。”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委员说,这一目标有利于提振信心、引导预期,更好凝聚发展共识。
增速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记者梳理发现,2003年至2023年,我国除突发疫情等特殊年份未设定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外,其余年份都设定了目标,并较好实现了发展任务。
这些年,中国经济并非顺风顺水,而是一路攻坚克难。
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风雨兼程中,中国不仅没有成为外媒所说的“下一个崩溃的经济体”,反而顶压前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并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
唱衰中国的论调,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不断爬坡过坎:2014年GDP突破60万亿元,2017年突破80万亿元,2020年迈过百万亿元“里程碑”;在疫情冲击大背景下,也接连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大关。
过去一年更是最新例证。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按可比价计算,对应的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放在10年前,需要超过10%的增速才能实现。纵向比较,5.2%的增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
中国经济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近期报道说,不少人的目光集中在中国GDP增长放缓上,但数据背后却隐藏着更有希望的一面:这个“亚洲巨人”仍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中国人均GDP将会惊人地增加。
“一个超大型经济体能够持续中高速平稳增长,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扣上‘见顶’的帽子。”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代表说。
读懂经济大势:中国中长期增长潜力何在?
相比于短期增速,外界更关心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态势。美西方一些人士声称“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繁荣接近尾声”,事实究竟如何?
肯德基中国门店规模突破10000家、空中客车在欧洲之外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在成都投入运营……外资企业等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中国美国商会报告显示,2024年约半数受访企业将保持在华投资规模不变,近四成计划在华增资。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59%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三大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
投资,通常考虑的是中长期因素。外资动向凸显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信心。正如宝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慕仁所言,市场上的挑战是暂时的,“中国的长期机遇依然存在”。
单就增速看,相比前些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速确实有所放缓。伴随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航道,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再“以GDP论英雄”,经济换挡减速但并未失速。
潜在增长率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研判一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趋势。国内多家机构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潜在增长率在5%至6%,经济稳定增长有内在支撑。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分析,从过去“亚洲四小龙”等追赶型经济体以及高收入国家发展历程看,人均GDP介于1.2万美元到2万美元之间时,经济发展潜力持续释放。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潜力持续释放阶段。
“中国经济处于稳步复苏期和结构调整关键期,内生动能充足,持续增长潜力很大,不存在经济增长‘见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代表说,关键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从决定潜在增长率的要素条件看,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国要素资源更为丰富,为中国经济抵御冲击提供重要支撑。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
“制度优势”“需求优势”“供给优势”“人才优势”,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国经济基本面作出诠释,指出“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为什么唱衰中国经济者一错再错?究其原因,在于其对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发展规律存在认知偏差与误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委员说,中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自我稳定、自我修复能力。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挑战,甚至会经历必要的阵痛,但中国经济发展有底气、有优势、更有机遇,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释放增长潜能:提振信心实干为先
龙年春节假期,中国消费市场活力绽放: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80亿元,创同档期纪录。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期以《春节消费滚烫 中国经济就此红火?》为题,援引专家观点指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年的疫后修复后,正站在信心转折点上。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困难挑战: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但总体判断: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周黎安委员说,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多做有利于提振信心和预期的事,努力将发展潜力转化成发展实力。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这是中国经济激发潜力、重塑动能的关键之举。”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代表说,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施工图”脉络清晰。
“我们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力争各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吉林省白城市市长杨大勇代表说,要着眼企业和群众期盼,以实干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来源:新华社 https://t.cn/A6Y34Zr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匿名鉴定,不需要提供任何证件,样本可以自己采集,但个人亲子鉴定报告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只供客户自己了解,可作为上诉的依据。5、时效性:正规机构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内
  • 对于韭菜这件事情,首先,作为一个喜欢拍胶片、常年烧Hifi耳机,多年迪士尼钻卡且老追星人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合格且耐受度极高的韭菜,一般来说只要割得合情合理,
  • 任嘉伦,一定要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亮@任嘉伦Allen rjl#任嘉伦# rjl#任嘉伦流水迢迢# rjl#任嘉伦2024共赴嘉期# rjl#欧诗漫品
  • 我现在提:1️⃣觉得tss装模做样很e心2️⃣这算什么,这都是自己的孽债3️⃣这一百楼谁知道是不是你们自编自导自演,没人理吧这些虐不及我们百分之一,我们能在黑暗
  • 不过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快要到半年期限的时候,老公却告诉我借钱的那位已经失联了,他满脸懊恼的求我原谅他,以后的事情都会听我的,并且不会自作主张把钱随便借给别人
  • )钟会奸诈了一辈子却唯独信了姜维,姜维忠信了一辈子却唯独骗了钟会,后有一计害三贤,水晶都爆炸还在想着操作是最好的形容了。一直以来觉得都很幸运,有给你举旗定向、时
  • 纵览古今,这是一条文化之路   旭日东升,晨光照在威海湾内的刘公岛上,自驾路通向海边,与这个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岛隔海相望。沿海行驶5.4公里后,记者路遇
  • 我也不想给图片调色了 好麻烦……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条裙子总有一种能闻到夏日傍晚的少女刚洗完澡 头发上散发着香味的感觉~喜欢这种蓝蓝的氛围感 好安静 像是什么都还
  • @杨丞琳 [心][苦涩][爱你]去舞台见你 去你长大的地方见你去耳机里见你 去和支持你的人一起见你[心]六月我又要带着爱的人来见你啦姐姐从国小三年级就开始喜欢妈
  • 我们无从获知这一次的读档你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成就,只知道终于在那座最高的召唤师奖杯刻下自己的名字之后,你只是对着这个殿堂挥挥手说:“那就让我从头再来,做第一千零一
  • 首先,它采用了自动连锁技术,以确保手表的长期动力。首先,它采用了自动连锁技术,以确保手表的长期动力。
  • 我们再看,从父母宫找答案年月柱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称父母宫位,年也可以称祖上,月也可以称兄弟宫,人生就是八个字称八字,包罗万象所以要灵活对待来看才能准确的判断
  • 她通过线上悉心指导,减少了儿童家长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因此成为了家长和受种者的“知心人”。她作为主要管理人,承担着对接种群答疑解惑的重要职责,无论白天黑夜,全天
  • 闲七杂八啥都聊,所以就很多真记不住了……给你整的还以为我在蒙你 我晚上还问他,你俩啥进展,他跟我说,就比较暧昧,我问啥时候更进一步,他说这样稀里糊涂的就挺好,其
  • 来自全市城乡27支代表队,近400名选手共同呈现了一场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群众文化盛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群众文化活动#以前不明白为啥我们队的每个节目都带青春,
  • ”  宋慈的眼皮跳了又跳,这个男人的言行举止,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  宋慈的眼皮跳了又跳,这个男人的言行举止,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
  • 人太多他选择走了侧门,即便来之前做足了心理建设,也没有太大期望能看到他,5:32分,在我以为他已经离开准备买回程高铁票的时候,他从我前方五十多米的偏门上车了[苦
  • 她想了想,不管太初宗那帮眼睛长在天上的弟子和单芷青如何,宇文澈一直都是真心待她的,她走了也确实要给他一个交代,便点开了玄灵镜。”安棠看了看四周,说了自已的位天秤
  • 【团】小草地 × 下厨房全品团(草哥强推!全品参团,我很喜欢它家食材用的很好!小笼包和鯛鱼烧我强推!还有蟹柳、虾滑、牛肉丸,太适合平时涮火锅或煮汤了!牛肉饼就是
  • 其实很多人想解脱、想成佛的心都是假的,很多人学佛都是为了暂时的利益,为了名闻利养。其实很多人想解脱、想成佛的心都是假的,很多人学佛都是为了暂时的利益,为了名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