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经修行》——余秋雨

三,那些否定

空,是一个坐标。由它一比,世间很多重大的物态、心态、生态,都由重变轻,由大变小,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了。

因此,要阐释空,仰望空,逼近空,触及空,必须运用一系列减除之法,断灭之法,否定之法。

《心经》虽然短简短,却用了大量的否定词,例如“不”和“无”的整齐排列。确实,只有经过“不”和“无”的大扫除,才能真正开拓出的“空”空间,

先说“不”。

《心经》说,在空相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把这几个“不”都翻译成了“无所谓”,即“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这里的“无所谓”不是没有,事实上,生活灭,垢和零,增和减还是存在的,但是没有绝对意义,也没有固定差异。

生是灭的开始,因此生中隐藏着灭。反之,灭中有包含着生,或启动着另一番生。因此,没有纯粹的生,也没有纯粹的灭。它们之间,并不是彻底对立。

垢和净也是一样。“水至清则无鱼”,净和垢历来并存,只是比例变动而已,而且,大净中很可能潜伏着大垢,“含剧毒而无迹”;大垢中也可能隐藏着大净,“出淤泥而不染”。

增和减更难判定。似增实减,似减实增的情形,比比皆是。结果,增也无所谓增,减也无所谓减,非增非减,不增不减,归之于空。

总之,空门,就是打通之门。把生和灭之间的门打通,把垢和净之间的门打通,把增和减之间的门打通,打通了,也就进入“空门”。空的最大、最常见障碍,是一座座关着的门,关着的门,就是强行切割之门,互相觊觎之门,自寻烦恼之门。因此,《心经》对这些关着的门,说了那么多“不”,要它们全部打通。

《心经》用的最多的否定字,是“无”。

在空的世界,各种障碍都要接受“无”的荡涤。大致以下几种——

第一种,荡涤感觉障碍。人们常常会相信“眼见为实”,“亲耳听到”,“亲口尝过”,而佛教则对人的感觉保持怀疑。直接感觉到的一切,极有可能是表象、暂相、假象。因此《心静》指出,从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等感觉系统所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都不可完全信赖,都不要过于在乎,甚至都可以视之为无,这也说明。“看破”之“看”,与一般的视觉,并不相同。

第二种,荡涤界限障碍。人们走上感觉误区之后,又会设置很多界限,作为认识世界的栏杆和台阶。其实这些界限都是心造的,实际并不存在。《心经》里所说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也就是指从最初的视觉到最后的意识,人们划出很多界线,都应该撤除。世上很多学者和行政官员一直以“划界”作为自己的行为主轴,其实都是在做分化世界的事情。在佛教看来,所有的划界有时是需要的,但说到底还是在设置障碍。因此,也要视界为无。

第三种,荡涤生存障碍。很多智者和哲人,老是在研究人类生存的很多麻烦课题。例如,明白和愚黯、衰老和死亡、痛苦和灭亡、机智和收获等等。佛教认为,这些问题没有归向,无从解决,因此也就无法成立。《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那么重要的一系列难题,答案都是“无”。历来都是人类生存的大课题。明黯老死,似乎更是有更事关及生存等级。《心经》认为没有这种等级,也不应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自认的机智和收获,更没有着眼的必要。但这些人人都看重的思维山峦都归之于无,空的境界才能真正出现。

那么多“无”,概括起来也就是“无常”。“无常”二字,对世界种种固定性、规律性、必然性、周期性、逻辑性提出了根本的怀疑。因此,正是“无常”,可以排除一系列障碍。无常,初一听让人心神不定。但是,当它宣布,原来让人心神安定的那些“规律”和,“必然”都不可靠。人们的心神也就会搁置在“小安定”后获得的“大安定”。

既然整体是无常,那就不要那么多预测、判断、分析了。来什么就是什么,当下面对,即时处理。也就是说,从“失去依靠”走向了“不必依靠”。

因无常而不必依靠,那就叫“自在”。

如果这一系列障碍都得以排除,那么,由这些障碍带来的精神恶果也可以避免了。也就是《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正是这两个“无”,可以使人“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只可惜,以上一系列被“无”所否定的东西,世人常常不舍得丢弃,那么,随之也就无法丢弃那些挂碍、恐怖、颠倒梦想了。

一连串的否定,组成了一场“空们大扫除”。为的是挣脱种种现状,达到没有障碍的“如来”境界。

四,度化众生

《心经》认为,以“无”入“空”,排除障碍是人生真正的大智慧。同是一个“智”,小机智徒增障碍,被佛经称为“漏智”,属于排除之列。排除了小机智,就能开启大智慧,那就是“般若”。般若智慧的核心是度化,因此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即“大智慧度化”,简称“智度”。佛典中,有《大智度论》。

度,是脱离苦海到彼岸。小乘佛教,重在个人解脱,大乘佛教,重在众生度化。个人解脱的理由和程序都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么,从逻辑上,为什么还要拓展成众生度化呢?

有人说,这是佛教随从了普世道德,不在乎自身逻辑。对此,我不能同意,我认为佛教由“度己”而导致“度人”的逻辑,很清晰,下面,且让我略加梳理。

如前所述,佛教在阐明“空”的学说时,着力排除种种界定,拆卸道道门槛。很快就碰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界定,那就是“他我”之间的界定。遇到了最后一道门槛,那就是“人己”之间的门槛。

“我”是什么?显然,不管在生理意义、伦理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都是“性空”。生理意义上的“我”,是速朽的皮囊,伦理意义上的“我”,是随着亲情关系必然陨灭而不知自己是谁的孤鸟,社会意义上的“我”,是被一堆人造身份所堆垒而成的空洞名号。正如前面已经说到,一切“拥有”,都是“假有”,那么,接下来,一切“拥有者”本人,也是空相,富人的钱财是空,高官的权位是空,而重要的是富人和高官本身,也是空。那么,不是高官和富人的普通人呢?也一样,都是空相。

现代西方思维中,“我”是一切的出发点。我的存在,我的权利,我的成败,我的性格……这便是欲望的渊藪,冲突的本体,烦恼的根源。

佛教以很大的力度,对“我”提出了质疑。不是质疑我个人的优缺点,而是质疑“我”这个概念本身的存在基点。质疑的结果,是主张放弃对“我”的执着,即破除“我执”。

我前面说到,《心经》里包涵了那么多“无”,都可以概括为“无常”,其实,在“无常”后面还隐藏着一个最根本的“无”,那就是“无我”。

历代不少佛教学者把“缘起性空,无常无我”八个字当作佛教的精髓,我很赞成。

在世界各大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中,佛教明确地提出了对自我个体放弃、消融和超越,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成熟等级。

佛教当然可以与那些主张个体圆满、个体成功的学说共存于世,但它又不能不指出,一切“完满”和“成功”都不可能真实。因此所谓“完满的个体”、“成功的个体”必然承载着多重虚假。扩而大之,一个世界如果真的存在很多“完满的个体”和“成功的个体”,或者企图“完满”或“成功”的个体,那他们一定会与周边的世界天天产生区隔和争斗,因此这个世界必定是一个喧闹和恐怖的天地。而这些以“完满”,“成功”自许者的下场也一定是苦,而且是难言之苦。

佛教正是因为破除“我执”,主张“无我”,才让那些自许“完满”,自许“成功”的欲望和追求真正断灭。简言之,因“无我”,才“灭苦”。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禅宗中有“我即是佛”的说法,此“我”与“无我”并不矛盾。此“我”无欲,此“我”无名,只是作为一个精神宅体的例证,说明“人人皆有佛性”,可由可由切身做起。恰恰是佛性,能够有力抵挡“我”的“自性”。

正因为“人人皆有佛性”,度化众人也就有了可能。如果人人都以“佛”自认,那就不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我”,这恰恰是到达了更高意义上的“与我”境界。

“人人皆有佛性”,但人人又不能单独完满,因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企求单独解脱。如果单独解脱了,而周围的众人还困于重重障碍之中,那么,这个自以为的“解脱”了个人还会寸步难行。如果别人没有解脱,那么,为了防护自己解脱必须划出人我之界。这么一划界,空境便顿时消失,解脱也无从说起。

诚如谚语所说,一滴清水无救于一缸污水,而一滴污水却能把一缸清水毁坏。一个修行者即使把自己修炼成的一滴最纯净的清水,却没有与周边污水分割的“薄膜”,那么,这滴清水怎么存在?同样,如果大家都成了纯净的清水,却还有一滴仍然污浊,那么,大家的纯净还能保持吗?因此,佛教必然指向整体关怀,普世行善,无界救助。要解脱,也要大家一起解脱。

更重要的是,佛教既然“无我”,也就无所谓“度己”。“度己”之说,不符合“无我”的宏旨。“无我”的空境,必把大千世界作为唯一主体,达到前面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发誓引渡每一个“兄弟”。

由此可知,佛教从“度己”跃升为“度人”思维十分清晰,并不是随意地从众悦众。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心经》最后那个咒语,呼唤得那么恳切:“接谛,接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珂。”我的翻译是:“去吧,去,到彼岸去,赶快觉悟!”对于这几句咒语,《心经》自己还反复推崇“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而且“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可见,在佛教看来,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度人”。

于是,作为佛教修行最高、最后目标的“涅槃”,也与“到彼岸去”连在一起了。《大智度论》在阐释“波罗蜜”时说:“涅槃为彼岸”。度人到彼岸的修行者称为“菩萨”,他们的“大誓愿”就是“度一切众生”。

在中国民间,菩萨常常被当作偶像,其实,他们只是修行者,因觉悟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反对伤害。菩萨把佛教本义和民间企盼融成一体,组成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高尚信仰。

前大疆 Mavic Pro 设计师邓雨眠的产品设计观

2016 年,他主导设计了初代大疆 Mavic Pro 无人机。
2018年,离开大疆,创办LEAPX设计工作室。
邓雨眠认为,设计的影响力等于产品的用户数量乘以产品对每位用户的影响力。即便用户数量不多,但只要能做出大的突破,那影响力也足够可观。
在智能手机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只能在很小的框架内做出一点改变,并且改变还可能是负向的。这类成熟行业突破性的创新需要等技术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数年乃是十几年一次的机会。
工业设计的突破性和创新性机会往往存在于产品成为主流之前,比如多年前的消费级无人机,现在的家用机器人和商用机器人。

在中国,工业设计师数量很多,但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足够优秀的工业设计师。行业中的大多数设计师拿着微薄的工资,做着速朽的工作。行业整体在做没有创造力、没有创新的事情。尤其是在高科技机器人领域,或者说对研发创新设计高度融合的项目,缺乏工程知识的设计师会力有不逮。
在中国的工业设计行业,人才和回报,需求和供给都存在错位。在大多数的企业里,工业设计师的回报不如软硬件工程师。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已经觉醒,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但却很难找到足够优秀的工业设计师。
国内市场和需求足够大,且国内市场日渐重视设计和产品的力量,整体设计水平在不断提高。他认为用精英团队的天分和能力,花足够的时间和成本,去做最高质量的工业设计再产生深远的影响力。高端人才、高投入、优秀产品以及高回报,才是优秀的工业设计模式,也是行业的良性循环。

邓雨眠非常认可乔布斯的设计哲学:
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设计不是看上去如何,感觉如何,而是用起来如何。)
Design is the fundamental soul of a man-made creation that ends up expressing itself in successive outer layers of the product or service.(设计是人类创造品中不可或缺的灵魂,它借助产品或服务的外在形式不断表达自身。)
第一句解释了为什么工业设计师要有深厚的工程和技术理解能力,第二句则是一位伟大设计师的毕生追求。(原文出自爱范儿,转载时做了较大的改动)

#小书轩[超话]##世界读书日##读书21天打卡挑战#
读书打卡 第六天DAY6

《海子诗选: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今天来读一读海子的诗,真的被这个封面美哭了。

30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在读海子?
因为时间可以带走故事与记忆,却带不走对爱和美的追求。速朽的是肉体,不朽的是被称为诗的灵魂。

我很喜欢这首诗中的这几段:
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

了解她
也要了解太阳☀

简单的只言片语就热烈的表达了对人间太阳的炽烈喜爱之情,喜欢得要和心上人一起分享!你永远可以相信海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个个都是道德警察在互联网上巡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的kpi就是一天贴满20张罚单。一天到晚judge这个那个的私人生活,还搞出优越感了? 互联网冲浪这么久,难道
  • #【快意天南】王良中国画选辑# 把笔墨“玩”转 ——试析王良水墨画艺术 作者:黄谟耿(海南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气者,心随笔运,取旬不惑。韵者,隐迹立形
  • 再见了 很抱歉做了这个决定 希望我们有缘再见吧因为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 对我的影响和打击比较大 所以不打算和大家聊了 和大家正式道个别吧 真的挺
  • 今天和一哥们聊天,聊到钱的方面,当时我说如果全世界60亿人每人给我一块钱,那不就发财了啊,哥们立马鄙视的看着我,全世界60亿人,平均一人给你钱需要2秒,也就是1
  • 高考已经离我远去15年了,一不留神暴露年龄了[兔子]每年高考季都会不自觉的想起05年的那个夏天,每个人为了梦想上阵厮杀。现在想来,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经历,很庆
  • #每日本草# 陈皮印象:每次吃橘子的时候都会把橘子皮留下来,放在阳台晒干,煲汤的时候放进去不仅解腻,还有橘子的清香。 陈皮功效: 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 #祈念守护人# 雨天限定 “你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前方是死胡同,你会怎么做?原本打算径直向前,可前面立着一道高墙,旁边有两条路,一条向左,一条向右,你会选择
  • 【#柳州名医风采# 刘春强:我是一名会做手术的中医医生】“我是一名会做手术的中医医生,擅长治疗各类肛肠科疾病包括各种程度的痔(包括复杂环状混合痔)等肛肠疾病,年
  • 六月又要过去了 久违的喝了可乐吃了麻辣烫(说好的抗糖不吃上火的 果然我是受不住诱惑 但是喝冰的吃辣的真的很爽啊啊啊) 小孩子的玩具真的太可爱辣哈哈哈哈 以后ho
  • #巴托丽声援小德# 前温网冠军巴托丽:之前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一场足球赛有25000名观众入场。塞尔维亚政府批准了。 小德没有违反任何规则。所以我认为他这么做是出
  • 【大水酱鸭】 自拍图片 一间叫胡说八道的酒馆 门外两边各有一只木船 船上栽了植物 没有 漂泊的桅帆 当时下大雨呀 店里人
  • 适当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做一件事,不必在意别人说三道四,只要坚信自己是正确的,那就义无反顾地往前走;爱一个人,无须在心中横攀竖比,每个人都是
  • #阿七阿七[超话]# #阿七 6.30生日快乐# #阿七 未来可期# 青春摇你妈c位出道✨ 內公认唱跳大魔王✨ 宇宙最美面孔前三✨ 金旺仔奖
  • 步踏神罡,上达天听!,学会便可逢凶化吉! 《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经中秘法语,能度人箓仙,制星,制魔,制水,镇五方,济法界,故曰神咒。从此可看出
  • 云禅慧明—— 什么是趁虚而入? 常言道:人体的风寒湿邪都是趁虚而入,但关键在于“虚”的是什么?“入”的又是什么? 趁虚而入用简单一句话解释就是“神不守舍,而失
  •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人生在世,你我不过都是红尘中的匆匆过客。在短暂的岁月里,谁都曾有过孤寂、落魄的时候。在孤寂中
  • 【护航“特殊高考” 守护青年学子的“希望之灯”】丁恒情:冰心曾写道,“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高考是人生的一道“门槛”,承载着“知识改
  • #ATEEZ[超话]##朴星化[超话]#【官咖】 200701 官咖更新 [朴星化] 警告 ATEEZ星化自拍大量放出! 星化的笑容自拍~~ 找了一圈发
  • 政治正确≠政治正义 特朗普上台以来,将政治正确抬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当下的美国,像极了1978年之前的中国,以及当下的朝鲜。 将政治正确提升到史无前例的
  • 莲池大师所说的,信就是心地清净;换句话说,疑,怀疑,心就散乱。前面我们说得很多,信心带给我们自身的好处,就是身心的好处,是身心清净、健康长寿、聪明智慧,带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