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腾社区回应#这个热搜我觉得离谱,尤其下面的评论,很多人不懂就瞎跟着节奏。。 用代码翻译成白话文跟他们解释,这知识盲区又听不懂。。 换句话举个例子讲,我们大学教授在上课时候曾讲过,市面上很多中小型公司的代码开发规范手册都是参考依据华为和阿里的编码规范,早期是完全没有统一的,单单以Java来说。 这样说明白了吗?

《西游记略讲》第三回 16、铁棒难撼
主讲人:嵇尚强

丹霞在石头为他受戒的时候跑了出来,他这一跑,跑到了江西马大师那里。到了江西,他也不去参拜马祖,反而来到僧堂里面。僧堂里供有罗汉的塑像,丹霞就骑在罗汉的脖子上,坐在那里。众僧见此大惊,觉得这个人不知礼节,怎么敢坐在圣僧的头上?于是急急忙忙的向马祖报告。马祖过来一看,说:“我子天然。”你这个孩子,如此这般,真是佛性天真,道合自然。丹霞连忙跳下,向马祖礼拜,说:“谢师赐法号。”谢谢师傅赐给我这个叫做“天然”的法号。丹霞禅师的法号叫做“天然”,丹霞天然禅师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介绍完孙悟空浑身没有一点水湿的道理后,再看他为什么是金灿灿的。金灿灿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说本性一直在放光。永嘉大师讲悟道的心得:“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悟了以后就会晓得,“本性”不在别处,时时刻刻就在眼前,就在言行举止之间。换句话讲,“本性”人人具足,不是悟了才有,不悟就没有,不论悟还是没悟,它都有,都在放光。

【唬 [hǔ]得众猴一齐跪下道:“大王,好华彩耶!”悟空满面春风,高登宝座,将铁棒竖在当中。】

孙悟空取得金箍棒后将其立在了众人当中,他为什么要将宝贝放在大众的面前?因为这个宝贝没有办法隐藏,本性个个都有。既然每个人都有,请问又要藏到哪里去啊?没有地方好藏。下面请大家看一段禅宗公案,《西游记》里的这段描写,可以用公案所讲的道理进行解释。

雪峰禅师的座下有一位僧人,这位僧人有一天请教灵云禅师,僧人问灵云:“佛未出世如何?”此处的佛不是指释迦牟尼佛,而是指法身佛,是指明心见性这件事。“佛未出世如何?”是指人没有明心见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灵云举起了手中的拂尘。僧人又问:“出世后如何?”明心见性以后又是什么样子?灵云还是举起了手中的拂尘。僧人两次提问,灵云都举起了拂尘,这样的回答干净利落,表示“悟”与“不悟”不二,烘托出天真佛性在悟不增、在迷不减的道理,扫除了开悟、见性等概念上的黏著。只有如此透彻,才算得上明心见性。

但是问法的僧人不能当下契入,不明白灵云为何如此。于是他便跑了回来,回到雪峰禅师这里。雪峰说:“返太速乎?”你回来的真快,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僧人说:“某甲到彼,问佛法不契,乃回。”我到了灵云禅师那里,向他询问佛法,因为不太契机,所以就回来了。雪峰问:“汝问何事?”你问灵云什么问题啊?僧人便将灵云举起拂尘的事情说了一遍。雪峰听完,知道了僧人的落处。灵云明明答得很好,可是僧人却不明白。于是雪峰对僧人说:“汝问,我为汝道。”你再来问我一次,我跟你说。僧问:“佛未出世时如何?”雪峰举起了拂尘。僧又问:“出世后如何?”雪峰放下了拂尘。有人会说,雪峰的回答很好,比灵云讲得明白。举起拂尘代表执着事理不能放下,放下拂尘表示一切都能放下。这样的解释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却与僧人犯了同样的认识错误。什么叫“放下?”放下是指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可以放吗?这个世上有没有实在的东西啊?没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然都不实在,无物可放,那么你说放下,又是放下什么呢?所谓“放下”,是指了知万法的虚妄,根本没有实在的东西。换句话讲,悟到了本来无一物,那才是放下。如果说还有东西可放,还有佛法可以执着,那么根本没有悟道。

雪峰的一举一放,正好切中了僧人的疑点。这位僧人若是能当下反省,见雪峰放下拂尘,悟到无有一法可得,如此才不会愧对过来人的指点,可以潇洒自在了。

因为本性无所不在,一切作用都是它幻化出的作用,一切现象也都是它显现出的现象,既然如此,孙悟空把金箍棒立在众人当中又有何妨?也很恰当。

【那些猴不知好歹,都来拿那宝贝,却便似蜻蜓撼铁柱,分毫也不能动。】

这一段讲本性的特点——不动不摇,不受任何情绪烦恼的影响。但是如果撇开佛法不谈,用世俗的道理解释,那么
这段话要讲的道理就变成了人不可以犯的错误。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这里写一群猴子围过来撼动这根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铁柱,就是讲不可以力小而任重的道理。

下面讲一个历史故事,通过这则故事把力小而不能任重的道理为大家介绍出来。

袁世凯做了民国总统以后,过了几年想复辟帝制,自己要当皇帝。这一举动遭来了各方的反对,他的次子袁克文也加入了反对者的队伍,为此还作了两首诗劝诫自己的父亲。

【乍著吴棉强自胜,古台荒槛jiàn一凭陵。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
偶向远林闻怨笛,独临灵室转明灯。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乍著吴棉强自胜”,吴棉,是指用江南苏杭所产丝棉做成的秋装。乍著,就是方才穿上。“乍著吴棉强自胜”,是说在秋凉的时候,穿上了江南丝绵做成的秋装,身体刚刚觉得暖和了一些。这是比喻他的父亲袁世凯依靠南方革命成功的力量,推翻清庭以后,当上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那种稍显得意的境况。

“古台荒槛一凭陵”,这是讲他们住进了京城,看见了古代帝王的皇宫。皇宫里尽管景物清晰可辨,但是人去楼空,历代帝王都不见了踪影,只留下这荒无一人的台阶栏杆。凭栏处不禁生起诸多感想,看过这些历史的陈迹,就应该明白,世俗的虚荣根本把握不住,到头来全都是两手空空!

“波飞太液心无住”,太液是指神仙境界里的清凉池水,服用可以祛病延年,长生不老。波飞,是指掀起了一阵波浪。心无住,比喻一个本来清醒的人,因为受到欲望的鼓动,生起了贪念,内心失掉了平和与宁静。

“云起魔崖梦欲腾”,这是形容人心的邪念,犹如布满悬崖的迷雾,看不到万丈深渊的危险,反而以为那是一片祥云蔼蔼的神仙境界。

“偶向远林闻怨笛”,这是指当时的政局,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把外界鼎沸翻腾的反对声当作林间幽怨的笛声而懒得听闻。

“独临灵室转明灯”,灵室与明灯,比喻内心的良知。转明灯,是指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凭借人人都有的良知反省过错,平息众人的怨怒。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袁克文劝父亲知足常乐,不要欲求不满去当皇帝。即便月色入高楼,但还是有人楼上愁,况且高处多风雨,所以莫到最上层。

再来看袁克文的第二首诗,在这首诗里,他对父亲的劝诫,劝父亲不要力小负重的意思更明显了。

【小院西风向晚晴,嚣嚣恩怨未分明。南回孤雁掩寒月,东去骄风动九城。
驹 [jū]隙去留争一瞬,蛩【qióng】声吹梦欲三更。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波感不平。】

“小院西风向晚晴,嚣嚣恩怨未分明”,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后,此时并没有天下归心。社会各方议论纷纷,大家都在怀疑他是否能够担负起国运升腾的重任。这里的向晚晴,是袁克文暗示父亲,辛劳一生,晚年才有如此成就,应当珍惜,不要再有什么不当的举措了。

“南回孤雁掩寒月,东去骄风动九城”,南回孤雁,比喻南方国民党的影响力,此党在当时是民心所向,正义所在。掩寒月,是指月光下孤飞的大雁仿佛托起了一轮明月,暗示此时的国民党承接了全民的期待。“东去骄风动九城”,是指大洋东边的日本人,日本人骄横野蛮,心怀不轨,对中国有不良企图。

“驹[jū]隙去留争一瞬,蛩【qióng】声吹梦欲三更”,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袁克文劝父亲,现在年纪已经大了,快到了定论千秋功过的时候,此时要依循良知作出顺应民意的选择。蛩(qióng)声,是指蟋蟀的叫声。“蛩声吹梦欲三更”,就是说人老了,晚上睡觉也会不踏实,被一阵蟋蟀的叫声催醒后,即便才三更天,但再也睡不着了。换句话说,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做清秋美梦了。

“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波感不平”,就像绕屋而过的山泉一样,人要有自知之明,但是袁克文一想到父亲与兄长的心志,便免不了替他们感到担心。

【一个个咬指伸舌道:“爷爷呀!这般重,亏你怎的拿来也!”】

孙悟空之所以能取得金箍棒,凭的是自己的福德。取得金箍棒代表亲证本性,见性是需要福德的,福德不足,要想见性,无有可能。福德这件事不但出世间法很看重,世间法里也同样看重,没有福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事业,转眼就会崩塌。下面举个例子跟大家谈谈福德的重要。

“三家分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是中国历史从春秋过度到战国的标志性事件。司马光在专门写给帝王看的《资治通鉴》里第一个写到的就是这件事。春秋末期的晋国政权被韩氏、赵氏、魏氏和智氏这几个比较大的家族把持。智氏当时的力量最为强大,但最终因为君主德行不厚提前退出了历史舞台。

智氏家族的家长智宣子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智瑶,一个是智宵。智宵比起智瑶略显愚笨,但是为人比较仁义。智瑶不但比智宵聪颖而且才华武功都好,人也长得风度翩翩。但是智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仁”。智氏家族的军师也就是族长智宣子的兄弟智果不主张智瑶继位,他觉得如果智瑶继位成为家族长,那么智氏家族必定灭亡。但是他的兄弟智宣子并有没把智果的话听进去,还是要把位子传给智瑶。后来智瑶成了家族的继承人,史称智襄子。

智瑶继位以后,展现出了不凡的才能。先是率军讨伐齐国,然后又攻打郑国,壮大了家族势力。十几年后取代了赵氏掌管了晋国的政权,成为晋国四卿之首,并自称为“伯”。智瑶称“伯”后,对其他三家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不但如此,他还十分贪婪。向韩、魏两家要地,两家都给了。后来又转身向赵家要时,赵家坚决不给。于是,智瑶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家,发起“晋阳之战”。智瑶久攻不取,于是放水淹了赵家所在的晋阳城,晋阳快被攻破时,赵家派人策反韩魏两家,跟他们说:现在智瑶放水淹我,他一旦得手,以后也会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你们。你们两家的城池,都可以被他水攻拿下。韩魏两家觉得有道理,深知智瑶为人霸道,决定倒戈,三方密约攻灭智氏。

赵家派出了精锐,先是杀死了智家守堤的军士,随后决开堤防反灌,智家军因仓促救水而散乱,韩、魏两家的军队趁势从背后,侧翼发动进攻,赵家主力打败智家前锋,杀入中军幕府,擒杀了智瑶,并将智瑶首级雕刻刷漆,制成了饮酒的器皿。晋阳之战后,智氏宗族灭亡。

司马光在他的书里之所以要先写这个故事,目的是为了告诉那些帝王,越是高的位子,越是需要福德。在位者有德,在职者才能心服口服,大家万众齐心,方能筑就长城。

《西游记略讲》第三回 14、索要披挂
主讲人:嵇尚强

【紧挨着箍,有镌[juān]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金箍棒上为什么会刻有“如意”二字?“如意”就是“如义”,这是取《金刚经》里的说法。佛在《金刚经》中告诉须菩提:“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形而上的道体——不生不灭的佛,是万法真实不变之本体。换句话讲,诸法的本来是“如义”。

下面请大家把《金刚经》打开,翻到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在这一品佛与须菩提讨论了“如来”一词的含义。我们看佛当年说了些什么。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问须菩提:当年我在燃灯佛那里悟道的时候,你认为我得了一个无上的觉悟吗,真有一个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吗?须菩提说:没有,世尊,照我的理解,您当年在燃灯佛那里候,并没有得到一个可以拿的出来看得见的东西,您当时是了无所得。

佛说:是的,你说的对,就是这样。须菩提,我老实告诉你,真正的佛法,拿不出来,看不见,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如果说在生理上感觉到了什么,在意识上想象到了什么,这些都不是。悟道的时候五蕴皆空,什么都没有,一切都不可得。

须菩提,你要知道,假使我悟道的时候有个东西可得,有个境界可说,那么我的老师燃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说我将来之世会大彻大悟,当得做佛。

因为我在燃灯佛那里悟道的时候,悟到了一切皆空,诸法尽归于空,空里面没有任何东西,但是空却可以生起万法,所以燃灯佛给我授记:你将于未来世成佛,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悟出了这个什么都没有的“空”之后我会得到燃灯佛的授记呢?“如来者”,我的真实身份,真正的佛,“即诸法如义”。“如”是不二不异的意思,在《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说:“夫如者,不二不异”,“不二不异”就是唯一真实。“义”就是“仪”是指“仪容”。因此,“如义”的意思就是唯一真实的仪容,是一切法的本来面貌。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句话非常重要,形而上的道体是一切法的本来面貌。懂了这个道理,人生的境界就会豁然开朗,没有了障碍,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都不实在,都是幻影。换句话说,你看到的一切,接触到的一切,这些都了不可得,像火圈一样,不具实质。

佛说,假使有人说,我在菩提树下证到了无上的觉悟。我告诉你,须菩提,我所证得的觉悟,这个觉悟里面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因为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所以它可以显现一切。像镜子一样,镜子里面虽然空无一物,但却有能够倒映万法的清净镜光。这片境光呈现了万法,既是万法的缘起也是万法的归宿。

讲完“如意”二字的含义,接着看金箍棒为什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按照道家的说法,“乾元用九”,要想悟道,悟到万物资始的“乾元”,要做小周天的功夫,做小周天的功夫是用阳气来修?阳气就是九,这就是九千斤。用阳气做功夫,阳气会在五个卦内出现,震卦、兑卦,乾卦,巽卦,艮卦,这五个卦都有阳气,五九四十五,这就是四千五百斤。四千五加九千合起来就是一万三千五百斤。

【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金箍棒在里面的时候有斗来粗,二丈余长,为什么拿到外面后就变成了碗口粗,二丈长呢?之前讲的斗来粗,二丈余长,是讲见道时,实相道体的特点。现在讲见道以后,见道后再看实相道体,它在哪里?就在二丈所代表的烦恼知见上,就在碗口所代表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讲,二丈是指两种障碍,烦恼障与所知障。碗口是指饭碗,代表世俗平常的生活。《法华经》上讲:“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世间的烦恼那么多,但是不要怕,一切烦恼都是“如意”,都是实相道体的流露。《法华经》上还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世俗里的一切生产活动,挑粪也好,卖鸡也罢,都与实相道体不相违背。

【你看他弄神通,丢开解数[xiè shù],打转水晶宫里。】

水晶宫代表无漏的善业,孙悟空拿到金箍棒后打转水晶宫,就是告诉我们,悟了以后要怎么办?要将无漏的善业打成一片,孜孜为善。为什么要为善?不为善,福报无法培养,没有福报的培养后得智便得不到增长。

【吓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王魂飞魄散;龟鳖鼋鼍 [yuán tuó]皆缩颈,鱼虾鳌蟹 [áo xiè]尽藏头。】

孙悟空打转水晶宫吓得龙宫里的大小龙王,鱼虾龟鳖,心惊胆战,藏的藏躲的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真正的善法是净法,拿《心经》里的话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心经》把缘觉、声闻所修的法都破了。缘觉修的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到老死结束。声闻修的是四圣谛,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现在大家受到惊吓躲藏起来,水晶宫内外上下了无一人,这就是说“本性”之上一尘不染。换句话讲,实际理地不着一尘,没有任何相对的概念。

【悟空将宝贝执在手中,坐在水晶宫殿上。对龙王笑道:“多谢贤邻厚意。还有一说,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更无衣服相趁。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件,一总奉谢。”龙王道:“这个却是没有。”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龙王道:“烦上仙再转一海,或者有之。”悟空又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千万告求一件。”龙王道:“委的没有;如有即当奉承。”】

这里写悟空向龙王索要披挂,龙王推辞说没有。悟空要的这身披挂代表什么?代表见性后生起的智慧。见性以后第六意识会转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是第六意识的新装扮。

既然披挂代表妙观察智,那么龙王为什么说没有这回事呢?这就是讲,妙观察智与第六意识其实是一回事,虽然说见性以后生起了妙观察智,但是这个智慧只有名字,其实质还是第六意识。换句话说,妙观察智并不是新东西,既然不是新的东西那么当然拿不出来。六祖谈转识成智的时候说:“但转其名,不转其体”。就是讲转来转去,实质不变,只是名字变了。

【悟空道:“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

孙悟空见龙王不肯说,不愿意将妙观察智的含义告诉他,于是表了一下决心,对龙王说:“和你试试此铁!”“试试此铁”,就是准备跟善知识拼命。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老师不传,徒弟就要硬来呢?这是讲求法的决心,并不是真要硬来。大家还记得二祖神光向达摩求法的经历吗?他赔上了一只胳膊,把自己的胳膊砍了下来。神光砍下自己的胳膊,并不是因为达摩要他这样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向善知识表达求道的决心。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话讲,今天就算死在这里也要求道!
善知识之所以有道不传,有话不讲,是因为他也在观察,看眼前的学生是不是法器,为了求法是不是已经到了为法忘躯的程度。只有到了这个程度,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善知识才会做出指点。下面请大家看一段《景德传灯录》的记载,看看二祖神光是如何向达摩求法的。

据《景德传灯录》的记载: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羣 [qún]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摩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 [wéi]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髪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羣[qún]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 [jì]真乘?徒劳勤苦。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景德传灯录》中记载:有一位叫做神光的出家人,不为世累,在河南洛阳香山一代居住,博览群书,谈论圣人的言教。每当谈到孔子、老子的言说时,常觉得偏重了礼仪规矩,让人难以悠游。随后读到《庄子》、《周易》这些书时,又感到不够通透。听说有一位名叫达摩的祖师暂居少林,距离不远,于是想去参访求学。神光到了嵩山少林,每天早晚都会来到达摩住处,试着能否与老师有所一见。但是达摩常面壁而坐,神光始终不得教诲。神光暗自思维:古人求道,不惜此身,我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于是在腊月初九的夜里,天降大雪,神光站在达摩住处纹丝不动,黎明时刻,积雪漫过膝盖,终见达摩。达摩怜悯的问道:为何久久立于雪中,所求何事?神光激动的流泪回答:请和尚发慈悲心,开智慧门,普度众生。达摩骂道:佛法是无上大法,要多生多世累积功德方能一探究竟。我看你故作诚心,早晚来探,如今又站在这里,任凭积雪漫过膝盖,不过是想凭着这点微不足道的诚恳与耐心索求大法。就你这点作为,小忠小信,轻心慢心,想要听闻佛法,无有可能。神光听达摩这么讲,知道大法难求但必须要求,所以抽出刀来,砍断左臂,拿到达摩面前以表决心。达摩知道神光心志非凡,认为他可以领受佛法。于是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躯,你如今在我面前自断其臂,以明心志,我可以传法给你。于是达摩收神光为徒,取名法号慧可。

【龙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动手!待我看舍弟处可有,当送一副。”悟空道:“令弟何在?”龙王道:“舍弟乃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是也。”】

这里写龙王慌乱,可以理解为受到了深深的感动,他见孙悟空这么有诚意,于是答应说法。但是在说法之前,他先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三个兄弟,将他们的大名一一说出。为什么说法之前,龙王要先介绍一下自家兄弟的名字啊?目的是暗示孙悟空要他凑足闻法的条件。听闻佛法除了要有决心,还需具足品德,闻法的人品德要好。品德不好,就算闻知了道理,也不能接受。既然如此,闻法所需的品德又有哪些呢?这里例举了三种,一种是“钦”,一种是“顺”,还有一种是“闰”。

“钦”是敬的意思,对说法的人要恭敬。“顺”通于“慎”,谨慎的意思,闻法以后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要谨慎,不要放纵。“闰”是滋养的意思,用佛法滋养自心,不断的熏修,转染污为清净。

【悟空道:“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老龙道:“不须上仙去。我这里有一面铁鼓,一口金钟,凡有紧急事,擂得鼓响,撞得钟鸣,舍弟们就顷刻而至。”悟空道:“既如此,快些去擂鼓撞钟!”】

龙王说只要敲一敲金钟,擂一擂大鼓,弟弟们就会赶到,这是讲什么意思?意思很简单,善知识升堂讲法,要擂鼓敲钟。擂鼓敲钟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我这里有讲法的活动,你们都来听。

【真个霎时钟鼓响处,果然惊动那三海龙王,须臾来到。敖钦道:“大哥,有甚紧事,擂鼓撞钟?”老龙道:“贤弟!不好说!有一个花果山甚么天生圣人,早间来认我做邻居,要一件兵器,献钢叉嫌小,奉画戟嫌轻。将一块天河定底神珍铁,自己拿出,丢了些解数[xiè shù]。如今坐在宫中,又要索甚么披挂。我处无有,故响钟鸣鼓,请贤弟来。你们可有甚么披挂,送他一副,打发他出门去罢。”敖钦闻言,大怒道:“我兄弟们,点起兵,拿他不是!”老龙道:“莫说拿!”】

龙王的弟弟们赶到后问起了缘由,听完大哥的解释,二弟发怒说要找人拿了孙悟空,老龙王不肯。为什么老龙王否决了弟弟的提议?因为孙悟空代表第六意识,没有了意识,妙观察智的外衣又要穿到谁的身上?妙观察智就像一件外衣,离不开第六意识的支持,即便转识成智,心识的作用也还是有的,只不过转成了清净无染的状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3、我伤了感情了,但是我这个人并不把自己的友谊强加于那些不重视友谊的人——那些认为我无足轻重的人。15、在这个世界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
  • 一开始温柔的陈美玲和好脾气的苏诗丁都试图安慰她,让她要学会冷静下来多思考,因为话一旦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一开始温柔的陈美玲和好脾气的苏诗丁都试图安慰她,让她要学
  • “活在别人眼里,无论你做得多好,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总有人在诟病你;而活在自己心里,好不好自己知道就行。生命中最好的事情,就是找到那个知道你所有的缺点,螺狮粉却
  • 。。
  • 小说推荐:《亦筝笙》 作者:风凝雪舞 简评:风凝雪舞这个作者,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老书虫都知道,她的文每本都是经典。以我十几年的书龄来看,这本真的可以称得
  • 你以为小白包是➖看一下产后宝妈们的如何佛系吃小白包So下来的吧讲真的 我孙凯文选品眼光太高超了 我想问哪个➖可以做到让每一位产后宝妈逆袭 小白包重新还给你苗条身
  • 陈强注意到了陈大力的眼神,骂道:“大力,你眼珠子都快掉地今天大無虞事件竟發生在我頭上了[頂]那就是……回到家門口才發現我的鑰匙竟然插在教學課室的主機上(鑰匙上有
  • 19.九月,秋夜,满星,与你。11.在九月,愿清风明月依然伴你左右,来日方长一路抵达繁华盛景。
  • ——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译文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既有戍边战士的苦辛,和亲公主的哀怨;也有塞外凄冷寥廓的风光,军人的无奈及决绝
  • 还有来了江苏之后才发现,某些男人真的很小家子气,心眼特别小,一点小事就叽叽歪歪,我更没想到,这个快递员每次给我打电话,我都和和气气接电话,完事给我发这种膈应人的
  • Day 11 萨普——丁青 一大早起来准备到湖边看萨普神山的日出,出现了个小插曲——车钥匙没电了[捂脸],(小伙伴搭车到湖边,好心人给了一颗电池,解了燃眉之急
  • 04每个商品之间的距离应尽量紧靠,但避免挤压;一些包装占空间的商品,如:长方形、长条状,可采用竖式陈列,且相近高度的尽量陈列在同一层,合理利用货架空间!02前进
  • 当你选择做多的时候 , 就好比选择了“开心” , 你未来的预期就是让开心越来越多 , 专业说法称为上涨;当你选择做空的时候 , 就好比选择了“烦恼” , 你未来
  • 其实它广泛存在于谷物、蔬果中,只是含量较低罢了;人体每天大约也能产生5-15克的木糖醇;而咱们买的木糖醇多是以玉米芯、甘蔗渣为原料加工得到的。[3](二)赤藓糖
  • 小姐晚安☺️ #裴淳华# 今天终于把裴姐的无人查收看完了,刚开始很迷惑为什么女主被强 了,留下了极大的心理创伤,还能给强 犯写信,还去探监…我还一直想结局来个大
  • 不用怕失败,但要有足够的勇气从泥泽一样的纠结中走出,不再拖延。所有人和她们相处时也会感到很温馨,所以说周围也有非常多异性会喜欢她们,她们外表看起来就是没有任何心
  • 據塔斯社報道,當被問及“普京是否計劃向拜登送(生日)祝福”時,佩斯科夫16日回答說:“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沒有這樣的計劃”。報道稱,佩斯科夫還稱,今年10月7日
  • #任嘉伦[超话]# 国超粉丝发现无忧渡的“渡”字有一笔有个小豹子,真是巧思,有意思~~~✨ 任嘉伦暮色心约祁连山| 任嘉伦请君陆炎|任嘉伦无忧渡宣夜|与君初相识
  • 是你的爱托住了我,在死亡来临前我一定要找到你,让我来照顾你。一个人穷一点可以,但人穷志不能穷,也不要成为了人穷志短的人, 要勇闯世界,做不了顶天立地的人, 最起
  • 所以,不必为别人的光芒艳羡,我们也有自己的个性和色彩。人生的旅程中,身边的世界,变化的风景,经过的故事,都是在提醒人生,扛得起辛酸,认清楚自己,知道生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