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精品:民间中医学精髓论(2)

文源 岐伯有道 

第四章 阴阳辩证法则

 第一节 阴阳辩证

阴阳辩证金口诀 阴证 唇口青白目无神,声低息短但欲寐,身重懒言体畏寒,饮食无味吐清水,舌质青滑或黑润,苔白浅黄润滑色,津液满口不思饮,口渴思饮不欲咽,或者口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 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食不下,脉息无神是阴证。舌虽无苔但口润,二便自利口不渴,专注回阳无差错阳证 阴虚面目唇口红,精神不倦不知眠,口臭气粗声音亮,恶热身轻大便干,溲赤黄短多艰难,口渴饮冷饮不休,六脉长大有力气,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满口刺,烦躁潮热或盗汗,干咳多痰或少痰,脉息有神是阳证。口渴饮冷身发热,二便不利烦谵语,身冷如冰形如死,此是热极内潜伏,阳不达外似纯阴,此时还需验口气,口气虽微热气蒸,舌根虽红但不青,急宜攻下存津液,莫认阴证误性命。

第二节 阴阳辩证真假杂病决

阴寒阳热是阴阳,只在真假作文章,真热口渴小便黄,有神烦躁不安宁。真寒溲频面色苍,无神倦怠但欲寐。真热口渴喜冷饮,假热漱水不欲咽,真热便干面红赤。假热面赤溲清长,真热息热气粗长,真寒息冷气短微。真热舌焦苔干黄,真寒舌青苔水滑。阴极似阳属戴阳,阳极似阴肢冰霜。真假寒热来斟酌,阴证阳证明显了,真热阳证苦甘寒,真寒阴证温热汤。识得阴阳造化机,疑难杂病有处医。先天立极是水火,水火既济无沉疴。脾阳虚衰大便溏,肝脏因此遭了殃,乙肝病毒逞威风,附子干姜作文章。肾阳虚衰小便频,精微下泻眸不润,头昏腰痛也是因,回阳救逆四逆汤。白血病是阴寒邪,寒彻骨髓白C增, 西医只知杀白C,徒将阳气杀戮尽。此病中医少阴病,太少两感麻附辛,少阴虚寒四逆汤,简便廉验神功显。艾滋病是阴阳离,西医验血便可知,常人验血一条线,艾滋血液两分离。阴平阳秘精神治,阴阳离绝精神绝,和合阴阳中医药,简、便、廉、验最神奇。澄空六经八卦另解 八卦涵盖天和地,解说物理很容易,三爻成卦八纯卦,三爻组成一个卦。一阴阴少为少阴(卦象离),二阳抱阴是为心(离),二阴抱阳这是肾(坎)。少阴阴中藏精津,少阴伤阳肢不伸(阳气减),恶寒、踡卧但欲寐,虚阳外越舌头根,扁桃体大要发热,头昏、头胀高血压,四肢逆冷成之因,坎阳被伤变成坤,死气沉沉谁知因?四逆汤来扶坎阳,少阴寒化无处藏。少阴阴伤精津损,烦躁口渴饮冷饮,溲赤短少是其因,黄连阿胶来煎尝。太阳阳多三个阳(卦象乾,健也),在人体表护卫强,太阳病则阳被困,郁而发热是其因,脾阳充足不出汗,麻黄汤药急急煎,汗出寒散表自健。脾阳不足肌腠疏,恶风汗出营卫虚,桂枝汤煎可解除,如若少阴阳气虚,寒邪直入少阴病,太阳少阳病合成。阳明阳多两个阳(卦象离),再加一阳(郁热)阳明伤(病态乾卦),阳明经证烦躁渴,新病大便未结实,白虎汤方就好使,阳明久病胃家实,燥实痞满可兼出,三承气汤因证施。少阳阳少一个阳(卦象坎),精汁内藏泻则祥,为病湿困和郁热(卦象艮),但藏不泻胆遭殃,三焦不通水道闭,决瀆失职病少阳。往来寒热小柴胡,太阴湿困要燥湿,半夏苍术苡仁使。太阴阴多三个阴(卦象坤),阴中藏有精气神,脾为运化之官职,五谷精微靠其运,湿多困脾太阴病,腹满咳嗽是其因。太阴腹满便不下,大黄附子细辛下,阳黄就用茵陈蒿,阴黄再把术附加。太阴阴伤大便结,麦味理中重用术。厥阴二阴藏精血(卦象震),一阳鼓动四肢健,厥阴如若伤一阴,消渴气上要撞心,心中痛热饥不食,如若一阳再有伤,下利不止胃肠伤。厥阴之病寒热杂,权衡寒热阴阳施。厥阴另解,厥阴一阳托二阴(卦象震)寒入厥阴伤一阳,厥阴太阴为邻乡,阳伤脾职失健运,湿困太阴脾阳陷,消渴引饮溲长清。热入厥阴伤一阴,口渴烦躁谵语因。病(或寒或热)入厥阴寒热杂,姜附椒柏乌梅下。

第五章 阴阳辩证用药金口诀

第一节

澄空治病辨阴阳,用药参合阴阳伤。大便稀溏脾阳伤,干姜温中健脾阳。口渴引饮溲清长,此是坎中一阳伤,津不上承口和咽,回阳化气四逆汤。四逆汤中用附姜,生炙甘草来帮忙。生姜多汁入脾脏,辛热醒脾祛湿忙。饥不欲食胃阴伤,一贯煎汤来煎尝。燥实痞满四证现,急下存阴莫迟缓。舌体胖大有齿痕,此是湿伤脾太阴,苍术薏苡和半夏,燥湿健脾功堪夸。肺为娇脏不耐寒,寒邪伤肺咳嗽连,宣肺散寒是关键,麻黄汤可急急煎。肺为娇脏不耐热,热邪伤肺痰黄结,宣泄肺热方法可,麻杏石膏汤煎喝。发热无寒病太阳,宣肺散寒麻黄汤,汗出恶风营卫虚,桂枝汤方煎来嘘。无热恶寒病少阴,附子姜草四逆汤,若兼咳嗽麻附辛,或者麻辛四逆汤。

第二节

六经阴阳辨证用药粗论 澄空药性论阴阳,辛甘发散热性阳,苦甘酸寒阴药商。阴证就用阳性药,阳证苦甘寒药商。太阴之病食不下,咳嗽腹满也是他。太阴湿土需燥化,苍术苡仁和半夏。湿重热轻用附姜,湿去热将无处藏。热重于湿四妙散,祛湿清热功来现。茵陈汤祛阳黄,阴黄再加术附汤。少阴之病但欲寐,畏寒蜷卧脉微细。少阴虚寒用附姜,生炙甘草来帮忙。太(阳)少两感麻附辛,少阴虚寒四逆汤。从阳化热渴燥烦,黄连阿胶汤来煎。厥阴寒热药错杂,附子姜椒连柏下。太阳寒水需温化,桂枝麻黄姜枣加。发热无汗太阳病,无热恶寒病少阴。恶风有汗桂枝汤,发热无汗麻黄汤。太阳蓄水五苓散,蓄血就用桃核承气汤。太阳寒水为何因,少阴虚寒气化亏。少阳寒热要往来,小柴胡汤用应该。或者当归四逆汤,鼓足阳气邪祛外。阳明之病胃家实,三承气汤因证施。阳明经证便未结,白虎汤方去实热。

第六章 中医杂论

中医“气化论”、“识证论”、“治疗论”、“百病概论” 人身水火一团气,内营脏腑外卫体,通达九窍温肢体,奈何世人不自知,贪凉饮冷损元气。一日二日无大碍,久而久之气息低,寒凉上干太阴肺,咳嗽呼吸不流利,下干太阴脾失运,清浊不分飧泄起,脾阳损伤大便溏,肝脏因此要遭殃,精微不摄要硬化,胃肠寒热粘膜伤,久而久之要溃疡。清窍不营多病变,目失光明耳失聪。远离五谷食鱼肉,罪孽深重日日积,脂垢堵塞清窍道,不遂肢体蹒跚起,更有青年贪淫欲,少阴虚寒精髓虚,脾阳郁陷精微泄,消渴之病要发作,精伤百病因而起。内伤之后要外感,百病皆因风而起,六经病证内经有,伤寒杂病论仔细。七情伤人气紊乱,情病还需情来医。自然六气来养人,太过不及成淫理。澄空中医从气论,百病心中了了的。用药就分阴和阳,识证也不阴阳离,阴阳辩证仔细详,次分六经与腑脏,以证类病无处藏,阴阳体质是根本,疾病是标记心上,颠倒阴阳祸患藏,阴证就用温热药,阳证苦甘寒药商, 阴阳错杂寒热药,湿盛还需热药上。先天立极是水火,水火既济无沉疴。水火既济气化成,天天夜里香甜梦,火水未济要失眠,神魂颠倒不堪言。易经经传传阴阳,一阴一阳书中藏,万病不离阴和阳,离开阴阳无文章。圣贤真传一句话,愚者万卷藏书箱。不明阴阳莫谈医,误人害命应要知。人若识得此种妙,贵躯岂用托庸医?

六经气化论

一、总论

五脏皆因气化生,六腑功能气化成。心肾气化记性好,二便开合百脉通。六经气化五脏藏,六腑通泄浊气通。

二、分论

1、太阳小肠和膀胱

太阳气化寒不入,分清泌浊是其功,膀胱气化尿液出,气化不成溲不通。

2、阳明胃和大肠

阳明气化气血生,胃腑腐熟五谷行,大肠气化液化生,糟粕排泄病不生。气化不利要发热,便闭腹胀口渴重。

3、少阳胆和三焦经

少阳气化精汁生,入腑脂垢分解功,气化不利胆汁阻,胆囊结石要发生。三焦气化脏腑和。气化不利杂病生。

4、太阴脾肺

太阴( 肺脾)气化呼吸好,脾土气化运微精,血在脉中不失营。气化不利血外溢,肌衄、齿衄、月事多。肺金气化呼吸畅,咳嗽之病不能生,鼻塞多因寒阻肺,气化不利出涕清,温肺散寒实脾经。寒郁化热鼻涕黄,久而久之鼻渊生,治疗之法散郁热,宣肺化痰鼻窍通。

5、少阴心肾

心肾相交气化成,少阴气化百脉通,津液上承咽喉润,心主血脉肾水充,肾司二便阳之功。心肾不交要失眠,气化不成百脉蹇。

6、厥阴肝和心包

厥阴气化肝血藏,日充五脏夜藏魂,心包之经气温煦,心血源源循环行,失化血溢脉不藏。心包受寒血失温,心血难以周流行。

临床病证各论(随兴起笔)

诊病治病标准 中医本身就是一个阴阳问题,谁离开了阴阳谈标准,谁的标准就不标准,就像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听一个中医博士生导师讲课时他说要制定中风的用药标准,马上就有人说:“用你的标准,疗效有多少?”,的确中医讲究疗效,尤其是长期疗效,能否在治此病时,间接治疗尚未发生的病?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出色的中医就是一个阴阳家,能看到疾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者就是《易经》讲的三才,有人说中医不用学《易经》,不学《易经》行吗?连阴阳都不懂,还谈什么中医?三才都不知道?怎么谈人体?不要忘记“人”头顶天,脚踏地,人立天地之间,上为天、中为人、下为地。这天人地就是三才。不懂五运六气行吗?不懂五运六气怎么因时制宜?不懂风水行吗?风水讲:“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气就是阳气也就是生气。我们选择聚居条件时首先要考虑太阳光线的多少,太阳是阳,加于某一地才能化气产生阳气,这样其能否留住就看是否背靠大山。饮食也是如此,多食寒凉就伤阳气,阳气一伤,百病丛生。因此中医的标准就是能够彻晓阴阳,因此要通晓《易经》,知道简易(用简单的方子治病)、不易(千古不变的真理:破阴寒回阳气,存阴精),变异(随时、随地方,因人的体质用药知常达变)的道理,熟读《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具体操作上,治病先分阴阳二证,次分六经(十二经络尽在其中)属何经,然后分经用药(阴证要用温热药,阳证用苦甘寒药)施治。这是我用的方法,疗效大家可以看医案,我不多说,许多临床大家也都是这么用。大家看这个标准行吗?中医的规律:中医的规律就是阴阳的消长,阳气消则阴寒(邪)长,病增;阳气长则阴寒(邪)消,病退。

阴精足则阳气足,阳气足则阴精得以固摄,阴精为阳气之根,不可亏,亏则冬伤于寒,春生温病。简单说脉诊 脉诊在中医诊病中只能算巧,下工之法。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既然很多人这么神秘切脉。我就简单说一说脉诊。切脉是根据脉的位、数、形、势来断病的。脉位就是寸、关、尺、浮、中、沉。寸看心肺头,关看脾胃,尺看肝肾腿足膀胱。浮取看心、 肺、头,中取看脾胃,沉取看肝肾。看脉之上工,并不必分严格左右手。数(数率):就是脉跳的频率。用医生的呼吸算,一呼一吸四至(跳四下闰一下为五)为缓脉。脉和缓沉取有力就是正常脉。一息六至为数脉,七至以上为疾脉。形:就是脉的形状。势:就是脉的力度。然后以六脉统领二十八脉。六脉:浮、沉、迟、数、虚、实。浮脉类:浮濡洪芤革散 沉脉类:沉伏牢弱。迟脉类:迟缓涩结 数脉类:数促疾动豆 虚脉类:虚微细代短。实脉类:实滑紧长弦。具体规则:浮沉以求表里,迟数以求寒热真假以求属于阳证或者阴证。有力无力以求虚实。

我在临床中主要是据内经理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看寸关尺之太过与不及,太过是实证,不及是虚证。但求和缓有根。有根就是尺脉有力。数而有力有根是阳证实热,数而无力是阴精不足的虚证,迟而无力无根是虚寒阴证。再看尺肤之寒热,参见二便辨清阴阳之证。举一例来说明:临床上来一患者,坐诊医师都必须试脉,否则医术再高,患者也不相信你,首先的第一感觉是尺肤的寒温,如果尺肤寒,接下来,看寸脉数而且力度大于关尺,这时就可以断患者:头昏、头胀、心慌、乏力、腿沉重甚至腰痛。病人一般会说断得不错。为什么呢?寸脉数上有热,热则头胀,因为寸脉管头、心肺。而关尺力度少,就可以断患者脾胃运化无力、 肝血不足,肾阳亏虚。此例寸脉数也是假的,那是因为肾阳亏虚,虚阳外越。其他脉以此类推。怎么体会脉的来、去呢?寸口脉是手太阴之脉在寸口的体现,直接测出的是肺的虚实,但是按照全息中医理论(如我上所述)就可以察全身的虚实。正常的情况下用医生的呼吸算,一呼一吸四至(跳四下闰一下为五)为缓脉。

(未完待续)下文接(3)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

全国名中医牛兴东:治疗胃息肉经验

牛兴东,全国名中医,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善于治疗脾胃病,对胃息肉治疗有独到见解,创制了治疗胃息肉的胃息化积汤,现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上皮隆起性病变,属于胃癌前疾病,经内镜下切除息肉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目前治疗胃息肉多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活检钳钳除、激光、微波灼切等方法,但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预防息肉复发的方法。

病因病机

“息肉”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水胀》谓:“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瘀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说文解字》亦有记载:“息,寄肉也。”其“息”是多余、盈出之意。中医学认为,胃息肉当属痞满、胃脘痛、积聚等范畴。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调、劳倦过度、七情内伤等因素损伤脾胃升降、运化、受纳等功能,致痰浊、湿热、瘀血等阻滞中焦,日久积聚而发生息肉。

牛兴东认为,胃息肉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脾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肾。肝气不舒,影响脾胃升降;肾阳不足,脾胃虚寒,升降失调。《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脾胃共同完成受纳、运化、升降、布散之功能,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功能失调,痰湿内停,脾喜燥而恶湿,痰湿即成,易困脾土,使之运化失职,水谷不归正化,津液不布,进一步酿生痰浊。《证治汇补》曰:“脾虚不运清浊,停留津液而痰生。”如此反复,痰湿困脾更甚,日久脾虚明显,痰浊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痰随气血运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无处不到;痰性黏滞,易阻碍气机,经络不畅则血行瘀滞,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瘀血、痰浊积久化生郁热,变生浊毒,蕴而入血,积于胃膜,由“无形浊毒”积渐而成“有形浊毒”,最终致胃息肉形成,正如“胃病久发,必有聚瘀”。可见脾胃虚损贯穿于胃息肉的始终,在胃息肉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基本治法

牛兴东认为胃息肉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脾胃虚弱,浊毒内蕴,日久积渐而成。正气已衰,不可妄用攻伐之品,如活血化瘀之品性味苦寒,易伤脾阳,于病无补,反而加重病情,一定要在健脾补虚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化浊解毒。脾旺则津液输布,健脾益气法既能扶正祛邪,又能阻断浊毒生成,防止息肉复发,正是牛兴东“治未病,脾胃先行”学术思想的充分体现。

《类经·针刺类》说:“救其萌芽,治之早也;救其已成,治之迟也。早者易,功收万全;迟者难,反因病以败其形。”

明代袁班在《证治心传·证治总纲》中更是将治未病提到一个至高的境界:“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

根据本病病机特点,牛兴东创立了以扶正化积为基本治法的专病专药(胃息化积汤)
处方组成:黄芪20g,党参15g,炒白术15g,枳实15g,鸡内金30g,陈皮15g,九香虫10g,醋莪术10g,丹参15g,山慈菇15g,半枝莲20g,姜半夏10g,生薏苡仁30g,白及10g,炙甘草10g。每日1服,分早晚两次。

湿热盛者,加藤梨根,去九香虫;虚寒盛者,加桂枝、干姜、熟附子。

方中炙黄芪善入脾胃,补而不腻,为补脾益气之要药;党参、白术、甘草取四君子汤之意,益气健脾;加陈皮取异功散之意,使补气而不壅滞,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浊”为阴邪,“毒”为热邪,寒热错杂,湿热胶着,如油入面,病程缠绵难愈,牛兴东强调在补虚旺脾的基础上须化浊解毒,使邪去正安。常用药有:丹参、莪术、山慈菇、半枝莲、九香虫等。醋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丹参与莪术相须为用,治疗癥瘕积聚效果显著,是牛兴东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对,认为养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脾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半枝莲,辛、苦、寒,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是传统的抗肿瘤有效中药。九香虫辅助君药,加强活血化瘀功效。白及具有护膜作用。姜半夏化痰,鸡内金消积化痰,生薏苡仁健脾化湿消瘤。

典型医案

女,时年60岁,2014年2月26日初诊。诉胃脘胀反复发作3年余,加重1个月。现症见:胃脘顶胀伴消瘦,反酸,口干,欲饮水,怕冷不甚,舌苔薄白,舌质暗红,脉沉滑。既往胃底多发息肉氩离子凝固术(APC术)3次,胆结石病史。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行胃息肉APC术。病理诊断:胃底腺息肉,黏膜组织轻度慢性炎。

诊断:(脾胃虚损,痰浊内蕴,胆失疏泄型)胃脘胀(西医称为胃息肉)。

治法:益气活血,化浊解毒。

胃息化积汤加减:炙黄芪20g,党参15g,炒白术15g,莪术10g,丹参15g,土鳖虫10g,九香虫10g,山慈菇15g,半枝莲20g,鸡内金10g(冲),金钱草20g,醋郁金15g,炙甘草10g。服用1个月后,胃脘部顶胀反酸等症状消失,舌苔薄白,舌紫暗,脉沉涩。守上方加红花15g,丹参30g。继续服用1个月。随访2年未复发。

按:临床实践表明,对于胃息肉来说,乃有形浊毒存在,阻碍气机升降,可影响脏腑气化,耗损正气,痰瘀浊毒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扶正化积法是治疗和预防胃息肉复发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胃息化积汤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指导临床实践亦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牛兴东认为,临床应借鉴西医治疗息肉的手段,即采用内镜下摘除的方法,截断病势,意在“邪去正安”“祛邪以扶正”,同时防止病进难治。镜下摘除息肉后,若患者的正气不足,余邪未去,脾虚浊毒内蕴的状态长时间未得到改善,息肉可能复发。此时采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后续治疗,对机体的阴阳平衡进行及时调整,是阻止息肉复发的有效途径。《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而脾胃功能的强弱在人体功能的恢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如张元素《治法机要》所言:“壮人无积,虚人者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李东垣提出“养正积自消”。因此,牛兴东认为健脾益气是预防、治疗胃息肉的关键,并贯穿治疗大法的始终。

内容选自《中国中医药报》2023年4月5日第五版,魏玉霞、高原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樊越 内蒙古医科大学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

便秘就用生白术,拉肚子就用苍术

原创 维新医集

中药之中有一味药叫做白术,自古以来对于《伤寒论》中关于使用白术的方子探讨观点不一,有说汉代的术用的是苍术,有说用的是白术。经过千百年的探究,白术和苍术的使用也逐渐分别开来。

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关于白术通便的作用,源自近代著名老中医魏龙骧,其所撰《医话四则》一文中有白术通便秘一案,记载“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术为主,少则一、二两,重则四、五两(建国之初沿用民国旧制一两约30g),便干结者加生地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

关于苍术止泻的临床应用的探究,著名老中医王幸福先生曾经在其《用药传奇》一书中介绍过:苍术的主要功效是燥湿健脾。这一点大家都是熟悉的,如治疗脾虚湿盛的平胃散,其主药之一就是苍术,但是观临床上大多医师,用于治疗腹泻一证时用量都很小,虽说有效,但是疗程长。我的认识和实践认为大剂量可以缩短疗程,使病人痛苦减少,并提高中医的声誉。

在治疗腹泻便溏一证时,我(王幸福老中医)常以附子理中汤为基本方,其中术用苍术,最少量或曰起步量为30g,最大量至100g。腹泻便溏3-5剂就改变,随后减量,见症加减。中医有张著名的祛湿方剂叫苓桂术甘汤。原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这里的白术其实用苍术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苍术的健脾燥湿功效是优于白术的。当然苍术比较贵,一般都用焦白术代替。

其实白术与苍术在古时统称为“术”,这个字在入药、作植物时都读作zhú。因为两者均有燥湿健脾作用,很长时间内都被误以为二者可以混用,但后世研究发现白术苦甘性缓,补多于散,长于补脾气;苍术行散力强,长于祛风湿、燥湿健脾。因此二者不但不能混用,甚至不可同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有记载:“(苍术)忌与白术同用”。

所以临床实践中遇到健脾、通便症状最好选用白术,遇到燥湿、健脾症状最好选用苍术。

中药之间一些细小的差别可能会导致临床效果的不理想甚至是反差作用。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致……ZZH……20220222张哲瀚@张哲瀚疯子你于一个偶然一步一步走入眼帘你是一个谜团一面一面引人寻探你是一个惊喜一投一掷追风少年你是一个盲盒一个一个角色切
  • #十堰日历#2021.7.2地点/十堰城区 摄影/陈耀林 《十堰日历》是十堰日报社主办的云图网·十堰图片网创新推出的一档新媒体视觉栏目,以一城一日一图为主要
  • -每一颗都圆嘟嘟、胖fufu融入了超新鲜的艾草汁,而且是匠心手工制作诚意满满~-共有2⃣️种口味,你更PICK哪一种?隐藏在湖边一侧的竹林,出太阳时光影超美,
  • 而俄国防部长绍伊古11日表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收到约1.6万份类似申请,许多申请者近十年来都在协助打击“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美联
  • ”#早饭记录# 今日早饭在一些闲散的工作日里坚持吃早饭如果不上班可能就不会早起 饭还是要吃 为了胆囊今天吃煎饼果子没撒 不错 成长了小最近早睡早起 真感人[苦
  • 世上最美不过的景致,便是心如花木,向阳而生,哪怕秋来萧瑟枯槁,亦能入目成诗...…2021.11.322:52#甘肃身边事# 【甘快看】战疫路上,四族村有个“播
  • 早:一个苹果午:鱼+青椒炒鸡胸肉+西红柿蛋汤+魔芋丝拌黄瓜+清炒油麦菜晚:一个苹果下午茶加餐:杏仁20课118卡 ​​​第一次感觉到 原来面对死亡是真的会一片空
  • 4月19号上架‼️10个月销售额10亿‼️帮助200万实现轻松快乐减脂减肥帮助100万人实现创业梦11月T97无人咖啡机开始全国招商12月25号杭州天目里线下咖
  • 项目占地面积约300000 ㎡,建筑面积约270000 ㎡,项目容积率0.90 ,绿化率60%,有485个停车位,地上185个,地下300个;项目规划有5栋,针
  • 二、教室活动安全教育1、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校园安全教育内容一、课间活动安全教育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
  • 今次舒淇貼出相聚合照,網民即問:「有沒有問蘇媽媽是誰殺了她?今次舒淇貼出相聚合照,網民即問:「有沒有問蘇媽媽是誰殺了她?
  • 【注】唐朝之後的五代時期,中印摩揭陀國高僧慈賢被契丹奉為國師,所譯的《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卷三中收有該咒,記作“唵(引一)阿(入聲)弭哆婆(去聲)哩
  • 这头驴 朱泉雨真要知遇这头驴和寻访高人一样不容易这头驴 现身于诗好或者孬 取决于诗细雨骑驴出望子关到歇马店歇歇我的驴在佛崖参禅礼拜到甘泉饮水上米仓山吃大米饭过安
  • #铁路战疫故事# 【我是共产党员,我愿意为大家服务】听到居民们的声声道谢,感觉这一天志愿者生活既有意义又有成就感。”万荣佳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春兰说,此次共招募
  • (周运)Alex 12星座一周运势(3.28—4.3)
  • 6个月,已经步入尴尬期最秃时候,喵生最丑时刻,养过布偶的都知道,尴尬期最能看出来猫猫的骨骼结构,妹妹是个无可限量的潜力股,喜欢甜美版宝宝的几乎不用犹豫啦,性格很
  • 有我,就会有别人,有身体,就有养身健身之所需,有所需求了,则有所供应,我们吻不了自己,还得找个可靠的别人,所以,皆是此有故彼有,相待相成。nm我真的生气了 是不
  • #四季山庄幼儿园[超话]# 【诚收】带着刚入坑的娃柜来收娃了[苦涩]入坑太晚我的错[伤心] 梦一些梦中情娃[苦涩]每天发一些娃疯就事说[苦涩]有没有心软的妈咪康
  • 岁月,永不会回头,放弃,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让心更执着和明朗;人生,永远不可复制,痛苦,只是一种撕心裂肺的体验,令人更加珍惜,更加坚强;生命,永远不能重启,虽
  • 期待效果✔️#造浪先锋派##好物分享##丁禹兮两对CP售后#嗯,我下午刚发,这个热搜后脚就上来了是吗?我就一句话,这个引战热搜除了那些没心营销号之外,对哪边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