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件校服就有一件出自惠安#】就在这几天,全国多地官宣入夏,孩子们换上了夏款新校服。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每三件校服中,就有一件出自福建泉州市惠安县。

在惠安的校服产业集聚区——螺阳镇,近50平方公里的镇域布满大大小小的校服企业,沿街到处张贴着校服面料、针织机器、用工招聘的广告,十步之内从面料店、裁缝铺到校服厂一应俱全,感觉任何人都能在这里随时“攒”出一套校服。

“全国校服之乡”惠安,生产的每一套校服都仿佛是一部微缩的历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代表着青春和朝气的校服,给惠安带来什么“青春”密码?

【做到极致】

有人说,校服是学生的“第二层皮肤”。从他们入幼儿园起,直到高中毕业,陪伴他们走过校园时光的,除了课本、校园,还有近百套式样不一的校服。这些记忆里的蓝白橙紫,也成为一代人的共同回忆。

惠安就把这层“皮肤”做到了极致。

上午10点,螺阳镇上的面料一条街,卷帘门渐次拉开,快递小哥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各家门前穿梭,搬货工不断往车上码放着物料。生意红火,人声鼎沸。

一室之隔,忠信纺织布业的老板施永忠倒是淡定。他从满屋的各色面料间端出茶具,倒水、洗茶、沏茶……不紧不慢之间,茶香盈室。闽南人嗜茶,和客人谈生意,也要先“食茶”。嘬了一口茶,施永忠开始了一天的生意。

他的这份闲情,还来自于他的店铺是螺阳镇上开了30多年的老字号,有一批固定的老客户。

上世纪80年代的惠安,人多地少、物资贫乏,不少人外出“走供销”谋生。1993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随着一纸公文落下,在外地看到商机的惠安人开始回乡建厂招工,忠信纺织布业也在彼时跟随惠安校服产业一道崛起。

聊起生意经,商家总是讳莫如深。传统服装及配料行业,渠道为王。别看施永忠的铺子不大,只有夫妻俩和两三个帮工,但靠着自己的独家渠道,这里的面料不仅样式多、颜色丰富,还能拿到行内低价,因此积累下不少资源。去年,这间不起眼的小门面卖出了500多吨布料,销售额1000多万元。

能在惠安扎下根来的店铺,都有自己的门道。这个人口80多万的县城,县域内外共有1000多家校服相关市场主体,从业人员15万人,生产的校服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产销规模达到250亿元。

我们好奇,为什么惠安的校服卖得特别好?“够专业。”惠安校服协会办公室主任辛景文分析称,这不止因为惠安校服产业发展早,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和上下游产业链,也与老板们长期深耕这一件事有关。可以说,惠安的每一件校服,都有系列化、定制化的服务,每一次转变也都伴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教育需求的升级。

辛景文讲了个细节:在全国各地,有从惠安走出去的2万多名从事校服销售及售后的业务员,他们就像这条产业链中一个个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接到学校订单后,他们会赶到现场洽谈,对学生进行量身定制;对方买了校服后,如有高矮胖瘦等不合身的,还会直接上门测量并调换,“这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螺阳镇的一些店铺里,时不时会走进几个“散客”,指名要买某个学校的校服,还有人把校服当成“到此一游”的纪念品。

一件校服,承载着年少的珍惜与自豪。“穿校服,在十几岁的年纪,代表了一种身份的认同。”业内专家说,年轻人的成长中,一个广阔而飞速发展的世界向他们打开,无论是每周的升旗仪式、与外校竞争的体育比赛,还是在入团、入党时的宣誓,他们都需要身上这件校服所带来的仪式感和庄严感,也希望这件衣服时髦又好看。

“中小学生个子长得快,衣服换得勤,如果因此认为校服是门长久不衰的生意,就错了。”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派说,孩子们想法变得很快,要做一款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喜欢的校服并不容易,校服要是跟不上时代变化,落伍只怕来得更快。

涤纶材质不掉色、不缩水、成本低,凭借这些特点,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校服面料的主流,平价且耐穿。但时至今日,健康、舒适、美观、环保等已成为市场对校服的新需求。

在惠安,我们见到了各种前沿的校服面料——超轻量的防晒布、秋冬季保温的石墨烯内胆马甲、防水防油的健康布外套,针对学生的日常使用场景,校服开发“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新同兴公司中,有一款以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的校服面料,不仅抑菌效果优于其它纤维,吸湿排汗功能也是普通涤纶纤维的8倍。如今,这款新面料成了企业展厅里的“王牌”。

饶是如此,在这个服装细分市场,依然卷得厉害。尽管是生产旺季,但企业主们似乎无暇坐镇。我们连续走访了3家规上企业,没有“逮”到一位老板。

“老板飞到外地参展去了。”打听之下,原来惠安几十家校服企业都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2024年国际校服·园服展。除了对外展示新品,也要探探市场上的新风向。

去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百裕世纪集团有限公司靠着一款“国风民族系列”的校服,吸引了不少眼球。

这次成功,验证了老板许曲煌对校服产业的前瞻预测。7年前,做了半辈子校服的许曲煌下定决心,在惠安成立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率先投入一支50多人的研发设计团队。

在他看来,不断升级的校园审美,促使校服设计也要能和当下流行的文化元素相融合。先行一步的百裕集团抢占了先机,团队年均研发设计单品2000款以上,越来越多“新中式”“国潮”“民族风”校服随着社会热潮登上舞台。

从统一着装,到穿得舒服得体,再到穿出风采,校服的时尚风潮变得越来越快。而中国校服制式的每一次更替,似乎都能在惠安捕捉到风向。

【“地理标志”】

在惠安买一件校服,夏款一般在100元以内,冬款普遍也就一两百元。

做校服,和别的服装有很大不同,它得物美价廉,还要能充分展示独特的校园文化。因此,我们能说出这是某某学校的校服,却鲜有人会去看校服内侧的生产厂家。这对一个产业来说,就欠缺叫得响的品牌。

今天的服装市场,国际名品店铺林立,潮流小店藏龙卧虎,校服怎样突破重围显现自己的价值优势?

从上周四开始,百裕集团相关负责人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企业身份之外,该集团还是惠安校服协会会长单位,这次组织几十家惠安企业赴上海参会,大家跑前跑后,还在会场上帮忙促成了好几单生意。

面对市场竞争,过去“小而散”的惠安校服产业选择“抱团”走特色品牌打造之路。

惠安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黄桂烽还有印象,2018年前,当地规模以上校服企业仅有3家,为了扭转局面,一年之后惠安校服协会应运而生,全国22地超过230家惠安籍校服企业入会。

近几年来,从新品发布会到校服展览会,惠安校服多次集体亮相。许曲煌希望通过惠安校服协会集合众力,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从百裕集团出门向南,穿过一排针织厂房,就是去年落成的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午夜12点,幻奇童年服饰有限公司依然亮着灯,老板娘忙着把最新一批幼儿园服发出去,甚至来不及停下喝口水。

和幻奇服饰一样,100多家校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基地。在规划中,这里将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展示销售、物流运输、企业孵化等为一体的国内首个校服特色小镇。

深耕校服行业多年,惠安人清醒地认识到,校服产业优胜劣汰的加速,对产品力、品牌力、营销力、组织力、创新力及供应链等硬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倒逼我们必须以品牌来打特色、赢市场、寻溢价。”多位校服企业负责人说。

“我们正着手争创‘惠安校服’地理标志性品牌。”县工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惠安校服”集体商标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去年10月,惠安印发文件,强调要全力打造具有惠安特色的服装产业“生态圈”。

越来越凸显的特色品牌价值,让惠安人更加期待校服产业的“诗和远方”。

晚上11点,在产业基地,我们看到诸多忙碌的身影:老板被电话催货,销售员拖着行李箱奔波在夜色中,物流工人忙着将货物搬上车……

在成堆的货箱前,几个物流工人停下来喝水。

一个声音问道:“兄弟,下班了吗?”

另一个声音回答:“还没,这里的生意越做越好。”(潮新闻 执笔 钱祎 阮帅)

【#每三件校服就有一件出自惠安#】就在这几天,全国多地官宣入夏,孩子们换上了夏款新校服。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每三件校服中,就有一件出自福建泉州市惠安县。

在惠安的校服产业集聚区——螺阳镇,近50平方公里的镇域布满大大小小的校服企业,沿街到处张贴着校服面料、针织机器、用工招聘的广告,十步之内从面料店、裁缝铺到校服厂一应俱全,感觉任何人都能在这里随时“攒”出一套校服。

“全国校服之乡”惠安,生产的每一套校服都仿佛是一部微缩的历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代表着青春和朝气的校服,给惠安带来什么“青春”密码?

【做到极致】

有人说,校服是学生的“第二层皮肤”。从他们入幼儿园起,直到高中毕业,陪伴他们走过校园时光的,除了课本、校园,还有近百套式样不一的校服。这些记忆里的蓝白橙紫,也成为一代人的共同回忆。

惠安就把这层“皮肤”做到了极致。

上午10点,螺阳镇上的面料一条街,卷帘门渐次拉开,快递小哥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各家门前穿梭,搬货工不断往车上码放着物料。生意红火,人声鼎沸。

一室之隔,忠信纺织布业的老板施永忠倒是淡定。他从满屋的各色面料间端出茶具,倒水、洗茶、沏茶……不紧不慢之间,茶香盈室。闽南人嗜茶,和客人谈生意,也要先“食茶”。嘬了一口茶,施永忠开始了一天的生意。

他的这份闲情,还来自于他的店铺是螺阳镇上开了30多年的老字号,有一批固定的老客户。

上世纪80年代的惠安,人多地少、物资贫乏,不少人外出“走供销”谋生。1993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随着一纸公文落下,在外地看到商机的惠安人开始回乡建厂招工,忠信纺织布业也在彼时跟随惠安校服产业一道崛起。

聊起生意经,商家总是讳莫如深。传统服装及配料行业,渠道为王。别看施永忠的铺子不大,只有夫妻俩和两三个帮工,但靠着自己的独家渠道,这里的面料不仅样式多、颜色丰富,还能拿到行内低价,因此积累下不少资源。去年,这间不起眼的小门面卖出了500多吨布料,销售额1000多万元。

能在惠安扎下根来的店铺,都有自己的门道。这个人口80多万的县城,县域内外共有1000多家校服相关市场主体,从业人员15万人,生产的校服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产销规模达到250亿元。

我们好奇,为什么惠安的校服卖得特别好?“够专业。”惠安校服协会办公室主任辛景文分析称,这不止因为惠安校服产业发展早,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和上下游产业链,也与老板们长期深耕这一件事有关。可以说,惠安的每一件校服,都有系列化、定制化的服务,每一次转变也都伴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教育需求的升级。

辛景文讲了个细节:在全国各地,有从惠安走出去的2万多名从事校服销售及售后的业务员,他们就像这条产业链中一个个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接到学校订单后,他们会赶到现场洽谈,对学生进行量身定制;对方买了校服后,如有高矮胖瘦等不合身的,还会直接上门测量并调换,“这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螺阳镇的一些店铺里,时不时会走进几个“散客”,指名要买某个学校的校服,还有人把校服当成“到此一游”的纪念品。

一件校服,承载着年少的珍惜与自豪。“穿校服,在十几岁的年纪,代表了一种身份的认同。”业内专家说,年轻人的成长中,一个广阔而飞速发展的世界向他们打开,无论是每周的升旗仪式、与外校竞争的体育比赛,还是在入团、入党时的宣誓,他们都需要身上这件校服所带来的仪式感和庄严感,也希望这件衣服时髦又好看。

“中小学生个子长得快,衣服换得勤,如果因此认为校服是门长久不衰的生意,就错了。”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派说,孩子们想法变得很快,要做一款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喜欢的校服并不容易,校服要是跟不上时代变化,落伍只怕来得更快。

涤纶材质不掉色、不缩水、成本低,凭借这些特点,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校服面料的主流,平价且耐穿。但时至今日,健康、舒适、美观、环保等已成为市场对校服的新需求。

在惠安,我们见到了各种前沿的校服面料——超轻量的防晒布、秋冬季保温的石墨烯内胆马甲、防水防油的健康布外套,针对学生的日常使用场景,校服开发“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新同兴公司中,有一款以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的校服面料,不仅抑菌效果优于其它纤维,吸湿排汗功能也是普通涤纶纤维的8倍。如今,这款新面料成了企业展厅里的“王牌”。

饶是如此,在这个服装细分市场,依然卷得厉害。尽管是生产旺季,但企业主们似乎无暇坐镇。我们连续走访了3家规上企业,没有“逮”到一位老板。

“老板飞到外地参展去了。”打听之下,原来惠安几十家校服企业都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2024年国际校服·园服展。除了对外展示新品,也要探探市场上的新风向。

去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百裕世纪集团有限公司靠着一款“国风民族系列”的校服,吸引了不少眼球。

这次成功,验证了老板许曲煌对校服产业的前瞻预测。7年前,做了半辈子校服的许曲煌下定决心,在惠安成立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率先投入一支50多人的研发设计团队。

在他看来,不断升级的校园审美,促使校服设计也要能和当下流行的文化元素相融合。先行一步的百裕集团抢占了先机,团队年均研发设计单品2000款以上,越来越多“新中式”“国潮”“民族风”校服随着社会热潮登上舞台。

从统一着装,到穿得舒服得体,再到穿出风采,校服的时尚风潮变得越来越快。而中国校服制式的每一次更替,似乎都能在惠安捕捉到风向。

【“地理标志”】

在惠安买一件校服,夏款一般在100元以内,冬款普遍也就一两百元。

做校服,和别的服装有很大不同,它得物美价廉,还要能充分展示独特的校园文化。因此,我们能说出这是某某学校的校服,却鲜有人会去看校服内侧的生产厂家。这对一个产业来说,就欠缺叫得响的品牌。

今天的服装市场,国际名品店铺林立,潮流小店藏龙卧虎,校服怎样突破重围显现自己的价值优势?

从上周四开始,百裕集团相关负责人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企业身份之外,该集团还是惠安校服协会会长单位,这次组织几十家惠安企业赴上海参会,大家跑前跑后,还在会场上帮忙促成了好几单生意。

面对市场竞争,过去“小而散”的惠安校服产业选择“抱团”走特色品牌打造之路。

惠安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黄桂烽还有印象,2018年前,当地规模以上校服企业仅有3家,为了扭转局面,一年之后惠安校服协会应运而生,全国22地超过230家惠安籍校服企业入会。

近几年来,从新品发布会到校服展览会,惠安校服多次集体亮相。许曲煌希望通过惠安校服协会集合众力,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从百裕集团出门向南,穿过一排针织厂房,就是去年落成的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午夜12点,幻奇童年服饰有限公司依然亮着灯,老板娘忙着把最新一批幼儿园服发出去,甚至来不及停下喝口水。

和幻奇服饰一样,100多家校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基地。在规划中,这里将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展示销售、物流运输、企业孵化等为一体的国内首个校服特色小镇。

深耕校服行业多年,惠安人清醒地认识到,校服产业优胜劣汰的加速,对产品力、品牌力、营销力、组织力、创新力及供应链等硬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倒逼我们必须以品牌来打特色、赢市场、寻溢价。”多位校服企业负责人说。

“我们正着手争创‘惠安校服’地理标志性品牌。”县工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惠安校服”集体商标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去年10月,惠安印发文件,强调要全力打造具有惠安特色的服装产业“生态圈”。

越来越凸显的特色品牌价值,让惠安人更加期待校服产业的“诗和远方”。

晚上11点,在产业基地,我们看到诸多忙碌的身影:老板被电话催货,销售员拖着行李箱奔波在夜色中,物流工人忙着将货物搬上车……

在成堆的货箱前,几个物流工人停下来喝水。

一个声音问道:“兄弟,下班了吗?”

另一个声音回答:“还没,这里的生意越做越好。”(潮新闻 执笔 钱祎 阮帅)

【#每三件校服就有一件出自惠安#】就在这几天,全国多地官宣入夏,孩子们换上了夏款新校服。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每三件校服中,就有一件出自福建泉州市惠安县。

在惠安的校服产业集聚区——螺阳镇,近50平方公里的镇域布满大大小小的校服企业,沿街到处张贴着校服面料、针织机器、用工招聘的广告,十步之内从面料店、裁缝铺到校服厂一应俱全,感觉任何人都能在这里随时“攒”出一套校服。

“全国校服之乡”惠安,生产的每一套校服都仿佛是一部微缩的历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代表着青春和朝气的校服,给惠安带来什么“青春”密码?

【做到极致】

有人说,校服是学生的“第二层皮肤”。从他们入幼儿园起,直到高中毕业,陪伴他们走过校园时光的,除了课本、校园,还有近百套式样不一的校服。这些记忆里的蓝白橙紫,也成为一代人的共同回忆。

惠安就把这层“皮肤”做到了极致。

上午10点,螺阳镇上的面料一条街,卷帘门渐次拉开,快递小哥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各家门前穿梭,搬货工不断往车上码放着物料。生意红火,人声鼎沸。

一室之隔,忠信纺织布业的老板施永忠倒是淡定。他从满屋的各色面料间端出茶具,倒水、洗茶、沏茶……不紧不慢之间,茶香盈室。闽南人嗜茶,和客人谈生意,也要先“食茶”。嘬了一口茶,施永忠开始了一天的生意。

他的这份闲情,还来自于他的店铺是螺阳镇上开了30多年的老字号,有一批固定的老客户。

上世纪80年代的惠安,人多地少、物资贫乏,不少人外出“走供销”谋生。1993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随着一纸公文落下,在外地看到商机的惠安人开始回乡建厂招工,忠信纺织布业也在彼时跟随惠安校服产业一道崛起。

聊起生意经,商家总是讳莫如深。传统服装及配料行业,渠道为王。别看施永忠的铺子不大,只有夫妻俩和两三个帮工,但靠着自己的独家渠道,这里的面料不仅样式多、颜色丰富,还能拿到行内低价,因此积累下不少资源。去年,这间不起眼的小门面卖出了500多吨布料,销售额1000多万元。

能在惠安扎下根来的店铺,都有自己的门道。这个人口80多万的县城,县域内外共有1000多家校服相关市场主体,从业人员15万人,生产的校服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产销规模达到250亿元。

我们好奇,为什么惠安的校服卖得特别好?“够专业。”惠安校服协会办公室主任辛景文分析称,这不止因为惠安校服产业发展早,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和上下游产业链,也与老板们长期深耕这一件事有关。可以说,惠安的每一件校服,都有系列化、定制化的服务,每一次转变也都伴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教育需求的升级。

辛景文讲了个细节:在全国各地,有从惠安走出去的2万多名从事校服销售及售后的业务员,他们就像这条产业链中一个个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接到学校订单后,他们会赶到现场洽谈,对学生进行量身定制;对方买了校服后,如有高矮胖瘦等不合身的,还会直接上门测量并调换,“这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螺阳镇的一些店铺里,时不时会走进几个“散客”,指名要买某个学校的校服,还有人把校服当成“到此一游”的纪念品。

一件校服,承载着年少的珍惜与自豪。“穿校服,在十几岁的年纪,代表了一种身份的认同。”业内专家说,年轻人的成长中,一个广阔而飞速发展的世界向他们打开,无论是每周的升旗仪式、与外校竞争的体育比赛,还是在入团、入党时的宣誓,他们都需要身上这件校服所带来的仪式感和庄严感,也希望这件衣服时髦又好看。

“中小学生个子长得快,衣服换得勤,如果因此认为校服是门长久不衰的生意,就错了。”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派说,孩子们想法变得很快,要做一款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喜欢的校服并不容易,校服要是跟不上时代变化,落伍只怕来得更快。

涤纶材质不掉色、不缩水、成本低,凭借这些特点,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校服面料的主流,平价且耐穿。但时至今日,健康、舒适、美观、环保等已成为市场对校服的新需求。

在惠安,我们见到了各种前沿的校服面料——超轻量的防晒布、秋冬季保温的石墨烯内胆马甲、防水防油的健康布外套,针对学生的日常使用场景,校服开发“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新同兴公司中,有一款以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的校服面料,不仅抑菌效果优于其它纤维,吸湿排汗功能也是普通涤纶纤维的8倍。如今,这款新面料成了企业展厅里的“王牌”。

饶是如此,在这个服装细分市场,依然卷得厉害。尽管是生产旺季,但企业主们似乎无暇坐镇。我们连续走访了3家规上企业,没有“逮”到一位老板。

“老板飞到外地参展去了。”打听之下,原来惠安几十家校服企业都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2024年国际校服·园服展。除了对外展示新品,也要探探市场上的新风向。

去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百裕世纪集团有限公司靠着一款“国风民族系列”的校服,吸引了不少眼球。

这次成功,验证了老板许曲煌对校服产业的前瞻预测。7年前,做了半辈子校服的许曲煌下定决心,在惠安成立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率先投入一支50多人的研发设计团队。

在他看来,不断升级的校园审美,促使校服设计也要能和当下流行的文化元素相融合。先行一步的百裕集团抢占了先机,团队年均研发设计单品2000款以上,越来越多“新中式”“国潮”“民族风”校服随着社会热潮登上舞台。

从统一着装,到穿得舒服得体,再到穿出风采,校服的时尚风潮变得越来越快。而中国校服制式的每一次更替,似乎都能在惠安捕捉到风向。

【“地理标志”】

在惠安买一件校服,夏款一般在100元以内,冬款普遍也就一两百元。

做校服,和别的服装有很大不同,它得物美价廉,还要能充分展示独特的校园文化。因此,我们能说出这是某某学校的校服,却鲜有人会去看校服内侧的生产厂家。这对一个产业来说,就欠缺叫得响的品牌。

今天的服装市场,国际名品店铺林立,潮流小店藏龙卧虎,校服怎样突破重围显现自己的价值优势?

从上周四开始,百裕集团相关负责人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企业身份之外,该集团还是惠安校服协会会长单位,这次组织几十家惠安企业赴上海参会,大家跑前跑后,还在会场上帮忙促成了好几单生意。

面对市场竞争,过去“小而散”的惠安校服产业选择“抱团”走特色品牌打造之路。

惠安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黄桂烽还有印象,2018年前,当地规模以上校服企业仅有3家,为了扭转局面,一年之后惠安校服协会应运而生,全国22地超过230家惠安籍校服企业入会。

近几年来,从新品发布会到校服展览会,惠安校服多次集体亮相。许曲煌希望通过惠安校服协会集合众力,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从百裕集团出门向南,穿过一排针织厂房,就是去年落成的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午夜12点,幻奇童年服饰有限公司依然亮着灯,老板娘忙着把最新一批幼儿园服发出去,甚至来不及停下喝口水。

和幻奇服饰一样,100多家校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基地。在规划中,这里将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展示销售、物流运输、企业孵化等为一体的国内首个校服特色小镇。

深耕校服行业多年,惠安人清醒地认识到,校服产业优胜劣汰的加速,对产品力、品牌力、营销力、组织力、创新力及供应链等硬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倒逼我们必须以品牌来打特色、赢市场、寻溢价。”多位校服企业负责人说。

“我们正着手争创‘惠安校服’地理标志性品牌。”县工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惠安校服”集体商标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去年10月,惠安印发文件,强调要全力打造具有惠安特色的服装产业“生态圈”。

越来越凸显的特色品牌价值,让惠安人更加期待校服产业的“诗和远方”。

晚上11点,在产业基地,我们看到诸多忙碌的身影:老板被电话催货,销售员拖着行李箱奔波在夜色中,物流工人忙着将货物搬上车……

在成堆的货箱前,几个物流工人停下来喝水。

一个声音问道:“兄弟,下班了吗?”

另一个声音回答:“还没,这里的生意越做越好。”(潮新闻 执笔 钱祎 阮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Home设计[超话]# 以自然为灵感的空间设计 #Home设计# 生活之“慢”或许是即便结庐在人境,依旧坦然自得、淡泊明净。#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 。。
  • 我总说,想给孩子们最好的,但其实也足够了,可是我还这么年轻,停下来过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多难受呀,还是想努努力和他一起进步,互为后盾,不是永远依靠他。日常 | 最近
  • 据悉,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南财金融终端分为金融版与政务版两大版本,既可为金融客户提供独家数据、原创资讯、智能营销和智能投研,也能为政府客户提供高频预测模型、宏观预
  • #英雄联盟手游交易[超话]# @十二月十日A 此人未经本人同意私自将我号二转单,致我个人游戏财产账号被封号。广州白云永泰转租(个人原因,转租白云房子)#租房#
  • 将这份思念的信号用心记录,寄托微风和黎明稍上一句“晚安”转交于——柯晚星取代落日,皓月潜入夜空今夜月色很美,你听,我也想你了晚安 #周柯宇逐梦三载 未来柯期#
  • 1.木质屏风装饰:模拟水滴形态的木质屏风,打破原有的纯色背景,三扇可开合调整角度,搭配沙发布艺增加一丝自然风格2.柜子设计:整面到顶的柜子,可以是隐形柜门把手,
  • #精灵宝可梦[超话]# #宝可梦[超话]#BLACKUBE,看了大V猛推的电池,不是大V卖,但是看了推荐买了。快到天猫Libresse官方旗舰店 ,抢付定金,
  • 现在希望能在微博上找到他们,但是他们几乎都没有微博,有个摄影博主有号但是快一年没有更新了,这让我感触颇多……我会坚持使用微博,我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漂亮的摄影图,
  • 晚上有晚会,老班说可以去看,他只是客套,我当了真。岁月的风,不仅吹淡你我心中的情,也能冷却你我心中的义,时光的手,不仅能模糊你眼中的我,也能淡化我心中的你,再熟
  • 取外卖(水果捞)的时候路过小吃街买了炸鸡柳,一边吃一边去浴池,感觉整个心情都不一样了,环境也不觉得诡异了,反而觉得凉爽。得宝晚上睡觉按照得宝奶奶的计划,没有早吃
  • 但是如果按照我以一个中国胃的角度出发,我更喜欢乌兹别克斯坦的食物。其实如果你仔细数,乌国人的饮食就分几大类。
  •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螺狮粉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污][并不简单][haha]你不像任何人”的下一句是:因为我爱你。#mewgulf[超话
  • 现如今出马这个行当实际最讲的缘分,首先这个投缘师父的判断标准就是师父能准确的查出你仙缘的出处,并且经过验证准确无误,第二点就是你觉得对这个师父有莫名的亲切和信任
  • [挤眼][挤眼][挤眼]放飞自我,go go go[哇][哇][哇][心][心][心]​施公子新浪微博的所有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地球五维高频振动能量信息。地球游戏
  • 之红红红福袜』『3.精致小居居洗漱必备之佩琪发带』『4.我很丑可我有粤の爱之三只猪崽』祝我们的猪崽粤,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精神百倍,喜气扬扬,财源广进
  • 你说很确定我们的经历无人可以超越,无论是对于我还是对于你,说吃过糖再吃西瓜肯定就不甜了,说我们吃糖太多了,还是各种对口味的糖(是说我们各种合拍)。有的人让你学会
  • 死鸭子嘴硬是没用的,这个世界的唯物和客观,不会因为你的自我安慰就改变你的境遇。但浪漫毕竟是奢侈品,在基本的生活都还没得到解决的时候,在明摆着的事情面前,浪漫
  • 《快生气的时候想想他对我好的100件事》82/100那天一起刷抖音,他只爱看体育或者小动物的视频,我平时看的那些男女生交往 情感教育他都不爱看就划走,然后突然刷
  • 今天群里小伙伴在聊薛之谦的事 突然就聊到了自己的本命爱豆 姐一把年纪不太懂这些个新词哈哈哈 揣摩意思我觉得我的就是他@胡歌 好像一直都欣赏他 默默关注 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