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072)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下):怨亲颠倒、饿狗示报、一钱荐帝、父杀羊女、夫杀羊妻、杀生冥累

《安士全书》·善世第一奇书

原 文

舍卫国有婆罗门,富而悭贪,每逢食时,坚闭其户。一日烹鸡作馔,夫妇同食,中间夹坐一小儿,数取鸡肉纳小儿口中。佛知此人,夙福应度,乃化作沙门,现其人前。婆罗门见而怒曰,道人无耻,何为至此。沙门曰,卿自愚痴,杀父娶母,供养怨家,如何反谓道人无耻。婆罗门问故,沙门曰,案上鸡者,是卿前世之父,以悭贪故,常堕鸡中。此小儿者,往作罗刹,宿生常被其害,以卿夙业未尽,又欲来相害耳。今此妻者,乃卿前世之母,以恩爱深固,还作汝妻。此种轮转,愚人不知,惟有道人,了了皆见。佛于是即现威神,令识宿命。婆罗门忏悔受戒,佛为说法,得须陀洹道。[按]都提之父,作狗于其子之家,盗取盘中食(详中阿含经)。旃檀之父,乞丐至于子之门,被阍人殴折一臂(详经律异相)。世间极骇异之事,正世间极平常之事。所以一切有命之物,概不可杀。

刘宋沙门竺慧,新野人,住江陵四层寺,永初二年卒,弟子为设七日斋供。圆满之夕,有僧道贤,见慧在房前,衣服不异平时,谓贤曰,君犹不能断食肉乎。吾正坐〖坐,因某事而获罪〗食肉,生于饿狗地狱。道贤惧,未及答。慧复言,君若不信,试看我背后。乃回背示贤。见三黄狗,形半似驴,眼光如炬,有啮慧之状。贤惊呼,其形遂灭。[按]在俗之人,尚当坚持斋戒,况号为衲子,而犹如是乎。其得现形以垂炯戒者,未始非七日斋供之力也。

周武帝,好食鸡卵。时有名拔虎者,为监膳仪司,有宠。至隋文帝时,犹为监膳。开皇八年,暴死,因胸前暖,未即殓。过三日,忽苏云,吾欲面至尊,为武帝传说。文帝知之,即召见。舆人负之人。云,被摄至冥,见周武帝先在。冥王问吾曰,汝为帝作食,共食白团〖白团,鸡蛋的别名〗几何。余不知白团为何物,左右以鸡卵对,余惘然不知其数。王曰,此人不记,当须出之。帝惨然不乐。忽见庭前有铁床,并狱卒数十人,时帝已卧在床上矣。见狱卒以铁梁压帝,两胁裂开,有无数鸡子迸出,俄与床齐,帝大称苦。呼吾告曰,寄语大隋天子,所有仓库玉帛,昔年亦吾储蓄。我今为灭佛法事,受极大苦,可速为我作功德。于是文帝下诏,令天下人,各出一钱,以资冥福,且命录其事于史。[按]武帝之灭法也,其毒遍流于天下,故其追荐也,亦当遍及于天下。迨至尽天下而代其忏悔,其罪自然消亡矣。昔欧阳公,为参政时,兼译经润文使。嘉祐六年闰八月,公梦至一所,见十人冕旒〖冕旒,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环坐。因问曰,君等非释氏所谓十王乎。曰,然。又问,世人饭僧诵经,为亡人修福,有益乎。曰,安得无益。公自此爽然若失,深悔从前排佛之谬(出欧阳公行状及韵语阳秋),于是作为训子之语,以戒后人(详吉安旧府志)。其没也,诵华严经之第八卷而逝(见金汤编)。噫。天下之为欧公者,岂少哉。

唐贞观中,京兆韦庆植,有女早亡,韦夫妇甚痛惜之。后二年,韦欲宴客,买得一羊。其夜,韦妻梦亡女,著青裙白衫,头簪双玉钗,泣告曰,儿在生日,尝私用父母钱财,今作羊身,来偿父母。明旦当杀,愿垂哀救。母惊寤,自往观羊,见羊半体皆青,项膊独白,头上有白毛两点,宛如钗状,即止家人勿杀。而庆植尚未知也,适宾至,索馔甚急,大怒厨夫。厨夫畏罪,遂取杀之。既而座客皆不食,庆植问故,客曰,顷所杀羊,遥望乃一少年女子耳。人而询妻,乃知其故。韦大悲恸,发病而亡。[按]此事与笔贾之女相类,同一盗亲之钱,同一作羊示罚。然彼则获免于死,此独终至于杀者,非有幸有不幸也,一则所盗之钱未用,一则所盗之钱既用也。

刘道原,为蓬溪令,解官,宿秦氏家,梦一妇泣诉曰,吾乃秦之妻也,曾捶杀一妾,冥官罚吾为羊,今现在栏中,明日将杀以享君。死固不惜,但腹中有羔,若因我而死,则吾罪愈重耳。刘待旦言之,则已宰矣。举家大恸,纳羔于腹,葬之旷野。[按]成家之子,不轻借银钱之债,恐其出息以相偿也。有智慧人,不肯借性命之债,惧其捐躯以相报也。所以大修行人,必欲超出三界,报得五眼六通,尽知过去未来,世出世间之事而后已也。

钱塘金某,斋戒虔笃,没后附一童子云,吾因善业未深,未得往生净土,今在阴界。然亦甚乐,去住自由。一日呵妻子云,何故为我坟墓事,杀鸡为黍。今有吏随我,不似前日之自由矣。子妇怀娠,因问之,曰,生男,无恙。过此复当生男,则母子双逝。众异而志之,其后一一皆验。[按]佛与阿难在河边行,见五百饿鬼,歌吟而前。阿难问之。佛言,其家子孙,为彼修福,当得解脱,是以歌舞。又见数百好人,啼哭而过。阿难又问。佛言,彼家子孙,为其杀生设祭,不肯作福,后有大火逼之,是以啼哭(见大藏一览)。世俗不知,但见盛备牲肴,以为荣宗耀祖,而岂知适所以累其亲乎。

图片

译 文

从前舍卫国有一婆罗门,家境富有而悭贪。每当吃饭时,紧闭门户。有一天,烹鸡做食,夫妇同吃,中间坐一小儿,他们轮番夹肉送进小儿口中。佛知此人过去世之福缘已成熟,今当得度,即化作沙门,出现在此婆罗门面前。婆罗门见而大怒说:“道人真是无耻,为何闯进我家。”沙门说:“你自己愚痴,杀父娶母,供养怨家,怎么反说道人无耻!”婆罗门问此说何意。沙门说:“餐桌上之鸡,是你前世之父,因为悭贪之缘故,常堕落鸡中。此小儿,前世曾作罗刹,你在过去世中常被其害,只因你的前业还未尽,他今生又想来害你。你今生之妻,是你前世之母,因为恩爱深固,又来作你妻。此种轮回转世,愚痴之人哪能知晓,只有修道之人,才能见得了了分明。”佛于是现威神力,让婆罗门见到自己前世之情形。婆罗门当下向佛忏悔,请求受戒,佛为他说法,即证须陀洹果。[按]都提之父,转世在其儿子家作狗,盗取盘中食物。旃檀之父,转世为乞丐,来到儿子家门前乞食,被守门人打断一条手臂。世间有很多令人极惊异之事,往往正是世间极平常之事。所以一切有命之物,一概不可杀。

南北朝刘宋时,有沙门竺慧,是河南新野人,住湖北江陵四层寺。永初二年亡,弟子为他设七天斋供。圆满的那天晚上,有一僧名道贤,见竺慧站在房前,穿的衣服与平时一样,对道贤说:“你还不能断食肉吗?我正因为在世吃肉,现堕落到饿狗地狱。”道贤很恐惧,还没来得及回答。竺慧又说:“你若不信,试看我背后。”于是转过背来给道贤看,果见三只黄狗,其形状一半像驴,眼光如火炬,正要啮咬竺慧。道贤失声惊呼,其形遂不见。[按]在俗之人,尚且应当坚持斋戒,何况已出家为僧,怎么还能食肉呢?竺慧能得以现形警诫同道,未尝不是七天斋供之法力啊!

北周武帝爱吃鸡蛋,当时有个名叫拔虎的人,任监膳仪司,很得武帝宠爱。到隋文帝时,仍旧为监膳。开皇八年,拔虎突然暴死,因胸前还暖,就没有把他装入棺中。过了三天,拔虎忽又苏醒过来说:“我要面见皇上,为武帝传话。”文帝得知,立即召见,派人用轿子把他抬进宫。他说:“我被摄至冥府,见周武帝已先在那里。冥王问我:‘你为武帝做饭,他一共吃了多少白团。’我不知白团是何物,左右鬼卒告知是鸡蛋,我茫然不知其数。冥王说:‘此人既不记得,当从他身上取出。’武帝吓得满脸惨白,忽见庭院前有铁床,狱卒数十人,已把武帝按倒在铁床上。狱卒用铁梁压在武帝身上,以至两胁裂开,有无数鸡蛋从胸中迸出,一会儿即堆得有铁床高。武帝连声大叫。急呼我近前,说:‘请回去转告大隋天子,国库中所有财物,都是我当年储积的。我今因生前灭佛法事,受极大苦,祈赶快用那些财物为我作功德。’于是文帝下诏,令天下人各出一钱,用以追荐武帝,并命史官记录此事载于史书上。”[按]周武帝灭佛法,其流毒遍传于天下,所以追荐他时,也当遍及于天下。等到尽天下之人都愿意代他忏悔,其罪业才能自然消除。北宋欧阳修为参政时,兼任译经润文使。嘉祐六年闰八月,他梦中到一个地方,见十人头上戴着冕旒,环坐一起。就问道:“诸君莫非就是佛门中所说的十王吧?”答那十人道:“是的。”他又问:“世人斋僧诵经,为亡人修福,真的有益吗?”他们回答说:“怎能无益呢?”欧阳修自此若有所失,深悔从前排斥佛法之荒谬。于是将此番梦中奇遇记录下来,作为训诲子孙之语,以戒后人。临终前,诵完《华严经》之第八卷而逝。唉!天下像欧阳修这样的人,难道还少吗?

唐朝贞观年间,京城韦庆植,有一女儿早死,夫妇非常痛惜。过了两年,韦家将宴请宾客,买回一只羊。当天夜里,韦妻梦见亡女身穿青裙白衫,头插双玉钗,哭着对她说:“女儿在生时,曾私用父母钱财,今转世为羊,来偿还父母。明天早晨,我将被杀,但愿母亲哀怜而救我。”母亲惊醒,亲自去看羊。见此羊半身都是青的,脖子和脚却是白的,头上还有两点白毛,宛如玉仅形状。即阻止家人不要杀此羊。而庆植并不知道。此时宾客都已到齐,急等着上菜,庆植对厨夫大发脾气。厨夫不敢得罪他,就把羊杀了。羊肉端上桌后,满座客人都不动筷。庆植问是何缘故。客人说:“刚才所杀之羊,遥望似是一少年女子啊。”庆植入房问其妻,才知其缘由。当下心中万分悲痛,发病而死。[按]此事与笔商之女很类似,同样盗父母之钱,同样被罚转世为羊,笔商之女得免于死,而庆植之女终至被杀,并非有幸有不幸,是因前者所盗之钱还未用,而后者所盗之钱已用了。

北宋刘道原,曾任蓬溪县令,解官归乡时,夜宿秦氏家,梦见一妇人哭诉道:“我是秦氏之妻,曾捶死一妾,冥官罚我为羊。现关在羊栏中,明天将杀我招待您。我死固不足惜,但我腹中已怀有小羊,若因我而死,则我的罪业就更重了。”刘道原等到天亮时告诉秦的家人,而羊已被宰了。全家人非常悲痛,把小羊放入母羊腹中,埋葬于旷野。[按]懂得成家立业的人,不轻易借他人银钱之债,因担心一息不来,将连本带利偿还。有智慧的人,不肯借众生性命之债,因惧怕命终后,要用自己之身体、性命酬报。所以大修行人,必要超出三界,证得五眼六通,尽知过去、未来、世间、出世间一切事而后已。

钱塘金某,平常斋戒虔诚至笃,死后神魂附在一童子身上说:“我因在生时善业浅薄,未能往生净土。今虽在阴界,倒也很快乐,可以来去自由。”有一天,金某的神魂又附在童子身上,呵责其妻说:“你何苦为我坟墓事而杀鸡为黍来祭祀我。现今有鬼吏跟随我,使我不如以前之自由了。”当时其儿媳妇正怀孕,家人便以此事问他。他回答说:“第一胎当生男,且母子平安。过此之后第二胎也当生男,但母子性命不保。”众人听了很惊奇,就把此事记下,后来果然都——应验。[按]有一天,佛与阿难在河边行走,见五百饿鬼,欢声笑语而行。阿难问佛是怎么回事。佛说:“他们家的子孙,正在为其修福,不久当得解脱,所以欢歌跳舞。”又见五百好人,哭哭啼啼而过。阿难又问。佛说:“他们家的子孙,正在为其杀生设祭,不肯作福,后有大火逼迫,所以伤心啼哭。”世俗之人无知,以为只要盛备三牲佳肴设祭便可光宗耀祖,哪知正会因此而连累亲人受苦啊!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往生西方❤️##杀生#

①今日阅读进度:P1-P5
②书中深刻内容:
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

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吗?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那一刻,才明白阿泰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③现实联想事件:我突然想到了我外婆,她是一名典型的农村妇女,30多岁就患了严重的类风湿,全身关节痛,没有特效药,那个时候只有吃激素,最后她去世的时候,全身关节都变形了。身上紫一块青一块的。

过去的30多年吧,我经常在夜里梦见外婆,给她道歉,我在梦里大哭,醒了以后枕头都是湿的。我从小和外婆生活生活在农村,外公之前是煤矿工人,后来也做起了农民,我后面很久才回一次家。由于外婆身体不好,还要带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还要养猪,做家务。院子里的其他亲戚老是会欺负外婆,当然也会欺负我和弟弟。经常晚上会听见外婆因为病痛一直在呻吟,一直睡不着的声音。

后来10岁我离开了农村,爸妈在外面赚了点钱就在县城买了房子。我和弟弟自然就去县城上学了。我为什么会时常梦见外婆呢?因为我心理一直有一件事情在责怪我外婆。当我们去县城住的时候,外婆也去了县城的家。

我记得当时我们在家附近的一个小学玩,外婆就给被人说她生病的事情,然后还说了关于我的事情,我就一直心理很不爽。我觉得外婆不应该说我的事情,因为从小我就是那么要强的一个人。

我总是会想起外婆经常给我说的一句话:你看我每天关节疼的路都走不了,你爷爷每天也要等着我给他做好三顿饭。我知道她是觉得爷爷没有同理心,有时候还会觉得真的有那么痛吗?不会是装的吧!我其实那个时候经常就帮外婆烧火,干农活,但是外婆从来就没有要求过我做任何事情。

记得8岁左右的时候,我陪外婆去背那个猪草,应该是甜菜。我第一次就背起来了。我就跟外婆说我可以背起来了,我长大了。然后在田坎上我说:外婆我来背你吧。然后我果然就能背起她了,那天我特别的开心。因为,我觉得我可以帮外婆了,我有力气了,我可以守护外婆了。那天的画面,我一直记在脑海里,每每想起来就是一副温馨的画面。

直到后来去了县城上学,我就很少回去看外婆,印象中,有好多次她都瘫痪在床上不能动了,我妈我小姨都轮流回去照顾她。然后我也回去看她。但是又没过好久,她又能走路了,能干活了。

直到我上高二那一年,有一天,我妈妈给我说,外婆去世了。我当时感觉眼泪都包在眼里,但是一直没哭出来,因为我心理很愧疚。我觉得是因为我自己小气,记恨外婆,她那么惨的一个人,病痛折磨她那么多年,每晚都被折磨的在哭泣中睡着,或者没睡着。

我一直都没有办法释怀。经常在梦里梦见外婆,然后大哭。直到前两年,我遇到了学佛的一个英国的妹妹,我给她讲了这件事情。后来我才知道,外婆是想保护我,才会那样说。所以,是我错怪她了。我希望外婆可以原谅我。

据说,因为亲人的思念,死去的人,灵魂不能好好的去她想去到的地方,所以就会经常被梦见。后来,我还去咨询了很多出家的学佛的人,还去寺庙烧了香,终于释然,和解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梦见过外婆。我相信,当我每晚仰望星空的时候,她总会像星星一样在天上守护着我。希望她可以去到一个没疾病、没痛苦的地方,好好的做一个自由的人。

其实,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眼泪都在打转,是幸福,更是怀念外婆的坚强。

④个人感悟收获:从外婆身上,我看见了一个农村妇女坚强的一生,虽然她因为疾病没有一副好的皮囊,但是她的灵魂是高尚的。她一直都在靠自己。

而且每次都鼓励我,都夸奖我。比如说我手指那么长,以后肯定会长很高,各种夸我的话。我感觉人生下来就是来受苦的,你不经受身体的苦,就要经受心灵的苦,但是往往很多人身体和心灵都会遭受多重的打击之后,才会大彻大悟。

文中阿太对待死的态度就是,生来本就是要死的,皮囊是可以消失的,从小到老,但是灵魂是永存的。

想要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也想有一副好的皮囊,是需要去修一辈子的。

《西游记略讲》第二回 8、三下戒尺
主讲人:嵇尚强

【祖师闻言,咄[duō]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猴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看到这里,须菩提已经给孙悟空介绍了四种带有“道气”的修法,孙悟空听后都说不学。前几段内容之所以出现,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之前跟大家讲的,为了把不生不死的法身介绍出来,作者做了一些铺垫,告诉大家什么是错误的选项,排除了错误选项,最后剩下的,当然就是正确的。第二、本回之所以出现四种带有“道气”的修法,是要告诉我们,修行的路上会有哪些常见的误解。修行虽然简单,只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你要想在这一生有所成就,就要排除一切误解。《圆觉经》里佛讲他老人家修行的法门:“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佛告诉我们,成佛的法门只有一个,就是周全圆满的照看自己的清净心,只有把清净心照看好了,才有能力断除根本无明,证成佛道。所以从“圆觉法门”的角度看修行,需要排除的误解的确有很多,不仅是以上提及的内容。下面我们略作补充,再介绍一些人们常会有的误解。

第一、执着神通。禅宗沩仰宗的祖师仰山禅师说:“我今分明向汝说,切莫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只要识心达性,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日后自具足在。若未得本,总将情学他,向外驰求,亦不能得,得亦不真。”他叫我们不要执着神通,为什么呢?原因有二,首先,神通是“圣末边事”,是成圣成真附带的效果。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有一位舞蹈家,她的孔雀舞跳得很好。这位舞蹈家谈到金钱名利的时候说:赚取金钱其实非常简单,当你把一支舞跳到最好,没有人比你跳得更好的时候,钱和名声就来了。真是这样,世间法中的任何一样,只要你做到最好,那些附带的效果——金钱名利就会显现出来。但如果反过来,你说我先求名利再求最好行不行?一点都不行,为什么?因为颠倒了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如果不是朝着最好的方向努力,不是为了与本体相应,与法身契合,那么随时都有可能误入歧途。这种事现在蛮多的,那些朝着错误方向行走的人,他们会把现象当做毕生的追求,当他们得到了想要的现象,感受到的不是安详而是空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只有现象的点缀而迷失本体,那么这个点缀一点意义都没有。

其次,如果执着神通,则“得亦不真”。所谓“得”就是得到神通,所谓“不真”就是说所得的神通会坏掉。有的人自认为得到了某种神通,能够听到一些声音了,或者能够看到一些事情了,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之前的神通就不见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心没有空,发起来的神通又被妄想杂念障碍住了。

举个例子,比如说他心通,这个神通不难得,人家到了你的面前,话还没有说,你就差不多晓得他的意思了。如果你乱用这种神通,见到一位女子,晓得她对你有好感,你就利用这份好感占人家的便宜,那么先前发起的神通还有没有啦?一碰女色就没有了。还有人更惨,因为入定发了眼通,看见了某些恐怖的场景,结果被被吓得魂不附体得了精神疾病。或者因为预先知道了某种劫难而身心不安,焦虑烦恼也生了大病。所以神通真的好吗?仰山禅师告诉我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法身实相你先见到,然后再得神通,这样就不会被神通所累,就不会因为看到听到某样事情而发愁了。

第二、看重奇特玄妙的修法,不能体认真心。比如说一个人跑来学佛,法师教他念佛法门,教完之后让他自己去念。这个人回到家中,跟家里人说:“老师教我念佛,几分钟就教完了,我坐在一边念了一会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来念去,似乎没有什么效果”。过了一阵子,这个人听说密教的上师来了,可以传法,于是他交了供养,排队等待。上师教了他几个手印,说唸咒的时候结起手印。这个人回到家中,跟家里人说:“啊呀,我觉得上师传的法比较适合我,他教的咒语我念了半天也没能念熟,手印就更不用谈了,一结起来就痛,看来我的宿世业障真的很重,我要好好的消掉。”过了一阵子,这个人跑来看我,我问他修的怎么样了?他一脸愁容的跟我说,密法的手印结起来痛得要死,另外上师要求一坐就坐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哪里坐得住,所以密法就不修了。既然你不修密了,那么还念佛吗?我问他。他说念佛也没有什么意思,比较枯燥,阿弥陀佛四个字念来念去,念上一会儿人就好像不灵光了,什么事情都不愿去想,因为怕自己傻掉所以不念了。他的话我听了真是无可奈何,学密怕吃苦,念佛又嫌单调,关键念出了效果自己还觉得那是障碍,这样修行如何才能入门?

第三、抓住死空,以为空而不动是道,不晓得这时时刻刻在面门放光的就是真性。有的人修起法来很用功,因为他很用功所以感应来的特别快,就拿念佛这件事举例。有的人念着念着就念不动了,思想杂念一下子停掉,功夫做到这样的程度好不好?挺好的,第六意识的清净面现前,妄想杂念止住,人安静了下来。但是这种好是不是真的好?还不是,遇到这样的境界要返观,观什么?观知道清净与不清净的是谁?当你刚开始念佛的时候,妄想杂念会像喷泉一样,一下子都冒了出来,等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再来的时候就有点秩序了,不像以前那样突兀,而是一个接一个的来。再过一段时间,妄想偶尔才会生起一次。等到后来,有一天,念着念着会发现自己念不动了,想念也念不了了,就像什么呢?就像马走累了停在那里不动,即便你拿鞭子抽它,它也无动于衷。功夫做到这里才是得“止”,得“止”以后还要起“观”。“观”什么?“观”能知静动的灵知。佛法修证离不开“止观”二字,得止以后,第六意识会清静下来,妄想杂念不起。此时不可以裹足不前,不可以抓住眼前的清静不放,因为这份清净正是所谓的“死空”。得止以后还要起观,在空无所有的境界里发明不落断灭的灵知,观到了这点觉性,智慧才能打开。

第四、背诵佛经以求开悟。有的人学佛,看了一本《金刚经》,听佛说:“当知此处”,就在存放这部经的地方,只要《金刚经》摆在这里。“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一切人天鬼神,“皆应供养”,都应该对此经典顶礼膜拜。“如佛塔庙”看到了这部经,就好像看到了佛的塔庙。这些人读了《金刚经》,看到经里面的这段经文高兴坏了。佛亲口说的,凡是摆《金刚经》的地方就是佛的塔庙,既然如此,如果我把经典背诵起来,佛的塔庙岂不是就到了我的身上?

大家读经,不能著在文字相上,佛虽然讲了这个话,但他老人家讲的真是《金刚经》这本有字的佛经吗?一切人天鬼神要供养的真是一本印有文字的书籍吗?讲一个大家或许都听过的故事,在中国读书人的观念里,《易经》的八卦可以驱鬼。古时候,有位年轻人跑到深山里去读书,除了所读之书外,还特别带了一本《易经》,把它放在枕头下面,因为自己怕鬼。等到夜幕降临,外面生起了鬼影,传来了鬼叫,读书人赶紧拿出《易经》拼命的摇,越摇鬼叫得越响,一夜被吓得半死。等到天亮跑出去一看,原来是窗外挂了一条绳子,夜里月亮一照,大风一吹,绳子就变成了鬼的样子,发出了鬼的声音。《易经》连鬼都赶不跑,一本《金刚经》是不是也是同样的道理呢?

读经的时候,要将经义存在心中,读懂了经里面的道理,还要按照道理去做,如此才会有佛的塔庙出现。佛的塔庙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心里,古人有一首偈子:“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经义才是佛的塔庙,读懂了经典的义理,藉由义理的指引,证悟实相,如此才能与佛相应。一切人天鬼神所供养的,不是那本带有文字的书籍,它们所供养的是你懂得义理后悟出的法身,法身才是真佛。换句话说,鬼神顶礼膜拜的并不是一本经书,而是你通过此经悟到的法身。

大愚芝和尚听人说起,有位僧人每天要念一百遍的《金刚经》,听说之后把这位僧人请来,问道:“闻你日诵《金刚经》百部否?”听说你每天都要念一百遍的《金刚经》,是不是这样?僧云:“是。”僧人回答:是这样。芝云:“汝可曾参经意?”大愚芝和尚问:“此经的义理你参究过吗?”僧云:“不曾”。僧人回答:没有。芝云:“汝但日诵一部,参究佛意,若一句下悟去,如饮海水一滴,便知百川之味。”大愚芝和尚说:“你如果每天只念诵一遍《金刚经》,把剩下的时间用来参究佛经义理,如果你对经典里的某一句话有所省悟,即便只是这么一点悟处,也可以让你得到佛法的利益。”僧人领受了大愚芝和尚的教诲,回去之后开始参究经义。一天,当他念到:“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这个地方,猛然醒悟。

念诵佛经、背诵经典的确有功德利益,但还需参究义理才能入门。如果只是贪求功德,想着多多益善,那么皆是有漏之因,难成无漏之果。

【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西游记》读到这里,许多同学会想起《六祖坛经》里的一段故事。当老师的都是一片苦心,这里写须菩提拿出戒尺敲打孙悟空三下,这与五祖当年用拐杖敲击石头三下,是同样的用意。现在请大家打开《六祖坛经》,我们把经典里的这段故事抽出来讲讲,各位如果懂了五祖的用心,那么自然也就明白了三下戒尺的含义。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惠能将母亲安顿好后,踏上了求法之路,去往黄梅参见五祖。不到三十天的时间惠能便赶到黄梅,礼拜了五祖。两人见面时,五祖问他:你是哪里人?来这里要求什么东西?惠能回答:我是岭南新州的百姓,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拜见您,并没有第二件事,我只求成佛。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五祖说:你是岭南人,住在边远的地方,那里没有什么教化,民风野蛮,你凭什么能成佛?惠能回答:我是个乡下人,没受过什么教育,虽然看起来野蛮邋遢,跟和尚您的外貌、风度相比,确有不足,但彼此的佛性怎么会有差别?

【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

五祖一看,发现惠能根器不错,本想跟他再谈一谈,但是一想到门下还有一千多人,程度参差不齐,怕继续交流,会有人心生嫉妒。所以五祖吩咐惠能,你先跟大家一起做些事吧。惠能回答:禀告和尚,我的内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换句话讲,于心无事,自己的内心空净的很,不知和尚叫我去做什么事?

【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duì],经八月余。】

五祖听到惠能的这番回答,赞叹道:你虽是个乡下人,但实在是利根上智。叫惠能不必多言,为了避人耳目,安排他去槽厂做事。槽厂就是寺院里的食堂,劈柴、挑水、舂 [chōng]米、做饭的地方。惠能来到后院,便被人差遣做事,劈柴舂米,就这样过了大约八个月的时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节目中她一直都是外表很女神,行动起来一点都不输男成员的女汉子,这也是很多观众都很喜欢她的原因,是真的很能够豁得出去的了。这个救场动作是非常高级的,让人觉得就是
  • 活着,对生活抱之以歌,漠漠江湖,诺诺天地,不为所烦,只为美好。初读滕王阁序会让人感觉到很惊艳,会被那些飞扬肆意的词藻给折服,但是个人感觉如果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浮华
  • 法新社引述他说:“你可以通过为欧洲国家和乌克兰提供必要的资源,为欧洲的能源安全作出决定性的贡献。俄罗斯正在向我们的领土部署新的部队,企图继续摧毁我们……我们必须
  • (八)考试结束铃响,应聘人员须立即停止答题,将试卷、答题卡分别反面向上放在桌面上,待监考人员清点收齐后,经允许并在考务人员的指挥下有序离开考场。答题前,须仔细阅
  • 六年前的此时追的女医明妃传那时新买的电脑屏幕还是Ips三年前在江湾一怒之下摔碎了它即便换了液晶屏幕不似从前,它也用新的持久旅程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六年来每个大雨天这
  • 1950年,他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返回祖国,在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化工系工作,是首批留美归来学者之一。1950年,他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返回祖国,在北方交通大学唐
  • 讲B穿成了A现实中妻子C享受A的亲密接触,后来喝醉了实在憋不下去告诉A自己其实是B穿成C。概括一下,就是说问问真的会有人觉得AB分手(暂且算吧,概括一下)后成了
  • (新华社)【#六安霍邱县一工地塌方致3人死亡#】记者23日从安徽省应急管理厅获悉,22日下午,六安市霍邱县城关镇城北第二污水处理厂净化管网工程一标段工地发生塌方
  • 】★[虎爪比心]水瓶座【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虎爪比心] 关注师爷,领取每日转赞好运#大仙祈福# #星座# #大仙祈愿祠[超话]#[心][心]高
  •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十二月你好##我的小清欢# 感慨生命的短暂,不是学曹孟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叹息,也不是拾苏东坡“人生如梦”的无奈,更不是看
  • 8月19日下午,来自重庆和宁夏两地的80家企业和商协会机构代表130余人相聚“云端”通过在线“云对接”洽谈,推产品、拿订单、拓市场。近年来,重庆以共建“一带一路
  • 徐成立:多,40来万亩,2000多万株,200多个树种,当地的柳树、槐树、白蜡、梓树、楸树、栾树,乡土优质树种,全部都有;第二快,运距近,能够实现当天起挖,
  • 1⃣️.鱼、牛、牛蛙三拼:148¥(小份、微辣)超大一盆,碗很深料很足,点个小份四个女生吃都够。-#温州美食#今天一直想吃烧鹅晚上碰上堵车快七点了才到烧鹅店,这
  • 我可不知道我们做错啥了,你抄袭我们歌词还不让我们去找您了啊,你咋这么厉害呢,我家团再没名气也不是能随便让你抄袭让你去说的,你要是不想给你家哥哥招黑就消停呆着,混
  • 最後のLove so sweetも素晴らしかったし、ジャニーさんの名前を目にした瞬間も、感情が爆発しそうで息も上がらずにただただ涙を流した。感謝カンゲキ雨嵐のイ
  • 开发商不跑路,另外一家承诺给你返租的单位极有可能跑路,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其实也是一句空话,因为开发商卖给你的房子和最后签房租协议的是两个单位。
  • 或许是因为他的形象实在太过严肃,又或许在小朋友心中自己的爸爸是无可替代的,所以他一直在拒绝靳东的靠近,因此江珊只能忍痛和靳东分手。而这期间的陈创也曾经历过一段婚
  • 让明天要上市的时尚单品,继续rock你的想象~ 爱心汪星人、宇航汪星人的身份,等待聪慧的你去快速揭秘! 根据图片1、2的画面线索赶紧@星巴克邯郸说出你的答案,猜
  • 极简22三月最后一日36岁已启程最重要的是已经开始找自己了从现在起的每一刻都是为自己活着认认真真地活感谢宝贝的陪伴感谢老公的家庭与工作双向支持灵魂摆渡,我要突破
  • 予虹谈艺7)当代"黄宾虹"初中海 黄宾虹他能以一种海纳百川的世界艺术的眼光去看西方的现当代艺术,其实他是从那些洋人身上寻找到了与自己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