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剑居士讲述:老和尚的身教

从第一次拜见老和尚到今天,已经十年过去了。末学每次去香港,只要老和尚方便,都会去拜见老人家。前后加起来应该也有数十次了。然而,要让末学来写一篇文字来记敘老和尚的日常点滴和行谊,却仍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周易》上说:「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老和尚的言和行,已经完全融入到他几十年的讲经教学之中,他老人家的德风和行谊,我辈只能高山仰止,又何能名焉。
  
末学第一次见老和尚是在二〇一一年,那个时候老和尚刚刚在讲席中提到《群书治要》一书不久,老和尚的身边的弟子组织人员计画将此书进行注释和翻译,组成一个注译小组,我有幸参与其中。为了方便大家开展这一份工作,注译小组在香港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也让我得以有缘拜见心中无比尊敬的净公上人。
  
我记得老和尚见我们是在一天晚上,当时注译工作的会议已经结束,老和尚得知一群年轻人准备注释翻译《群书治要》,很欢喜,因此就特別安排了一个时间和大家见面。那个时候,老和尚每天讲经教学,法务繁忙,时间安排得很满,能够专门见我们这些年轻人,大家自然很开心,而且当时有好几位都和我一样是第一次见老和尚,心中自然很激动。

当时,老和尚讲经是在香港的尖沙咀,那个地方也是「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日常办公的所在,香港寸土寸金,地方非常狭窄,老和尚见客人的休息室非常小,我们一行有十几个人,大家一齐给老和尚顶礼三拜。后来据老和尚的身边人说,平时信众给老和尚顶礼,老和尚总是说「不拜」,如果信众拜了下去,就说「一拜」就好。

我记忆非常深刻的是,那次我们给老人家「顶礼三拜」的时候,老人家完全没有说「不拜」或者「一拜」,我们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老人家顶礼三拜。这样的情况,在后来和老和尚的见面中,再也没有遇到过。
  
给老和尚顶礼后,大家坐了下来,因为空间狭小,非常拥挤,大家因为对老和尚心存敬畏,都不好意思挤到老人家身边,最后让我坐到了老人家的身边。

接下来老人家就给我们开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群书治要》的重要性,语重心长的说,大家要发心,发和佛菩萨一样济世渡人的心,真正把传统文化在自己身上落实,第一条就是要有诚敬心。一个人有十分的诚敬,就有十分的受益。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老和尚让我们顶礼三拜,其实就是培养我们的恭敬之心。老人家那天的开示,隨著时间的逝去,具体的內容我能记下的已经不多,最令人深刻的,就是那第一次的顶礼三拜,却是让我怎么也忘不掉的。
  
多年以后,跟隨老和尚听经学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佛菩萨还是老师,其实他们自身并不需要我们的恭敬,而是我们需要恭敬父母师长,这样才能开显我们自涬的宝藏。我们恭敬父母师长,乃至一切人,其实就是恭敬我们自己。
  
有了老人家的勉励,《群书治要》的注译工作进展还算顺利,半年多以后,初稿基本完成,因为末学从事出版工作,最后修订定稿和出版的工作也由我来负责。《群书治要》原书五十卷,但是在流传过程中闕失了三卷,颇令人遗憾。

就在我们的注译工作快要完成的时候,我们收到老人家的来函,原来老人家时刻惦念著这件事情,在讲经之余,翻阅经典,将《群书治要》中缺失的《左传》(上)重新自原书中辑录了出来。《群书治要》所闕三卷,除了《左传》闕一卷外,《汉书》部分尚闕两卷。

看到老和尚的垂身示范,末学既是感动,也是惭愧。于是就不揣浅陋,自《汉书》中辑录所闕两卷文字,转呈给老和尚,老人家阅后非常欢喜,令补入全书,于是闕失多年的《群书治要》得以补辑完全,重获形式上的完整。

令人感动的是,不久后,老人家还特地致函给末学,对末学所辑录《汉书》两卷的工作给予嘉许。这封信末学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的,这不仅是一位大德长者对一个年轻人的勉励和鼓舞,更是一位仁者对中华文化典籍的守护的见证。

后来,这部完整五十卷的《群书治要》出版了一套线装珍藏本,老和尚欢喜地写下了「真实智慧」四字,以此勉励今人深入学席。不久后,《群书治要译注》正式出版,末学亲赴香港将书敬呈给老和尚,老人家无量欢喜。并勉励末学要深入学席,不仅要深入学席、讲解传播经典,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落实。

正是在老人家的鼓励和教诲下,末学后来也尝试学席和分享经典,陆陆续续作了几百小时的席讲,对经典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甚至于也写了几本有关《群书治要》的书,还被国外的出版社引进出版。虽然还未能将经典完全落实在生活中,但是確实已经从中获益不浅。
 
从那以后,因为各种因缘,末学拜见老人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每去见一次老人家,总能让自己內心增添一份对佛法和圣贤教诲的信心,或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加持」吧。
  
如今,转眼十年过去了,老和尚从八十多岁已经到了九十四岁的高龄。然而,老人家并没有因为耄耋高龄而在弘法利生上有丝毫懈怠,依然奔走于世界各地,成立「英国汉学院」,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jinkon之友社」,将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的大使们,于传统文化之弘扬,实在功莫大焉。
  
老人家晚年有一大夙愿,就是希望将《群书治要》之后中国历代典籍的精华会集成书,编撰一部《群书治要续编》。承蒙古圣先贤的护佑和老人家的加持,二〇二〇年,老人家九四华诞的时候,末学特別向老人家汇报,《群书治要续编》终于编撰完成,即将出版问世。老人家得到这个消息,无量欢喜,并以九四高龄,亲自为此书作序。
  
回想十年之前,因为《群书治要》的因缘和老人家结缘,无论是通过网路聆听老人家讲经说法,还是在生活所见到的老人家点滴教化,如果让我用一个词语来归纳,就是——慈悲。老人家常常说,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他不仅是说,更是在生活中完全做到,时时处处以「慈眼视众生」。他不仅是佛陀的慈悲使者,也是守护中华文化的仁人。

每当听到老人家的开示,想起老人家的叮嚀,內心总是惭愧而又感动,惭愧的是,老人家所教导的,自己做到的,实在太少了。感动的是,这位慈悲的长者,他时刻仿佛在用温柔的目光鼓励你,鼓励你努力去走那一条路,那条曾经是佛陀走过的路。也许一路泥泞,但是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坚毅而有力的脚印,那是一代代的佛陀的弟子们的脚印,那是一条觉悟的道路!

~《老和尚的身教》

慧剑居士讲述

从第一次拜见老和尚到今天,已经十年过去了。末学每次去香港,只要老和尚方便,都会去拜见老人家。前后加起来应该也有数十次了。然而,要让末学来写一篇文字来记敘老和尚的日常点滴和行谊,却仍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周易》上说:「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老和尚的言和行,已经完全融入到他几十年的讲经教学之中,他老人家的德风和行谊,我辈只能高山仰止,又何能名焉。
  
末学第一次见老和尚是在二〇一一年,那个时候老和尚刚刚在讲席中提到《群书治要》一书不久,老和尚的身边的弟子组织人员计画将此书进行注释和翻译,组成一个注译小组,我有幸参与其中。为了方便大家开展这一份工作,注译小组在香港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也让我得以有缘拜见心中无比尊敬的净公上人。
  
我记得老和尚见我们是在一天晚上,当时注译工作的会议已经结束,老和尚得知一群年轻人准备注释翻译《群书治要》,很欢喜,因此就特別安排了一个时间和大家见面。那个时候,老和尚每天讲经教学,法务繁忙,时间安排得很满,能够专门见我们这些年轻人,大家自然很开心,而且当时有好几位都和我一样是第一次见老和尚,心中自然很激动。

当时,老和尚讲经是在香港的尖沙咀,那个地方也是「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日常办公的所在,香港寸土寸金,地方非常狭窄,老和尚见客人的休息室非常小,我们一行有十几个人,大家一齐给老和尚顶礼三拜。后来据老和尚的身边人说,平时信众给老和尚顶礼,老和尚总是说「不拜」,如果信众拜了下去,就说「一拜」就好。

我记忆非常深刻的是,那次我们给老人家「顶礼三拜」的时候,老人家完全没有说「不拜」或者「一拜」,我们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老人家顶礼三拜。这样的情况,在后来和老和尚的见面中,再也没有遇到过。
  
给老和尚顶礼后,大家坐了下来,因为空间狭小,非常拥挤,大家因为对老和尚心存敬畏,都不好意思挤到老人家身边,最后让我坐到了老人家的身边。

接下来老人家就给我们开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群书治要》的重要性,语重心长的说,大家要发心,发和佛菩萨一样济世渡人的心,真正把传统文化在自己身上落实,第一条就是要有诚敬心。一个人有十分的诚敬,就有十分的受益。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老和尚让我们顶礼三拜,其实就是培养我们的恭敬之心。老人家那天的开示,隨著时间的逝去,具体的內容我能记下的已经不多,最令人深刻的,就是那第一次的顶礼三拜,却是让我怎么也忘不掉的。
  
多年以后,跟隨老和尚听经学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佛菩萨还是老师,其实他们自身并不需要我们的恭敬,而是我们需要恭敬父母师长,这样才能开显我们自涬的宝藏。我们恭敬父母师长,乃至一切人,其实就是恭敬我们自己。
  
有了老人家的勉励,《群书治要》的注译工作进展还算顺利,半年多以后,初稿基本完成,因为末学从事出版工作,最后修订定稿和出版的工作也由我来负责。《群书治要》原书五十卷,但是在流传过程中闕失了三卷,颇令人遗憾。

就在我们的注译工作快要完成的时候,我们收到老人家的来函,原来老人家时刻惦念著这件事情,在讲经之余,翻阅经典,将《群书治要》中缺失的《左传》(上)重新自原书中辑录了出来。《群书治要》所闕三卷,除了《左传》闕一卷外,《汉书》部分尚闕两卷。

看到老和尚的垂身示范,末学既是感动,也是惭愧。于是就不揣浅陋,自《汉书》中辑录所闕两卷文字,转呈给老和尚,老人家阅后非常欢喜,令补入全书,于是闕失多年的《群书治要》得以补辑完全,重获形式上的完整。

令人感动的是,不久后,老人家还特地致函给末学,对末学所辑录《汉书》两卷的工作给予嘉许。这封信末学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的,这不仅是一位大德长者对一个年轻人的勉励和鼓舞,更是一位仁者对中华文化典籍的守护的见证。

后来,这部完整五十卷的《群书治要》出版了一套线装珍藏本,老和尚欢喜地写下了「真实智慧」四字,以此勉励今人深入学席。不久后,《群书治要译注》正式出版,末学亲赴香港将书敬呈给老和尚,老人家无量欢喜。并勉励末学要深入学席,不仅要深入学席、讲解传播经典,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落实。

正是在老人家的鼓励和教诲下,末学后来也尝试学席和分享经典,陆陆续续作了几百小时的席讲,对经典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甚至于也写了几本有关《群书治要》的书,还被国外的出版社引进出版。虽然还未能将经典完全落实在生活中,但是確实已经从中获益不浅。
 
从那以后,因为各种因缘,末学拜见老人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每去见一次老人家,总能让自己內心增添一份对佛法和圣贤教诲的信心,或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加持」吧。
  
如今,转眼十年过去了,老和尚从八十多岁已经到了九十四岁的高龄。然而,老人家并没有因为耄耋高龄而在弘法利生上有丝毫懈怠,依然奔走于世界各地,成立「英国汉学院」,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jinkon之友社」,将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的大使们,于传统文化之弘扬,实在功莫大焉。
  
老人家晚年有一大夙愿,就是希望将《群书治要》之后中国历代典籍的精华会集成书,编撰一部《群书治要续编》。承蒙古圣先贤的护佑和老人家的加持,二〇二〇年,老人家九四华诞的时候,末学特別向老人家汇报,《群书治要续编》终于编撰完成,即将出版问世。老人家得到这个消息,无量欢喜,并以九四高龄,亲自为此书作序。
  
回想十年之前,因为《群书治要》的因缘和老人家结缘,无论是通过网路聆听老人家讲经说法,还是在生活所见到的老人家点滴教化,如果让我用一个词语来归纳,就是——慈悲。老人家常常说,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他不仅是说,更是在生活中完全做到,时时处处以「慈眼视众生」。他不仅是佛陀的慈悲使者,也是守护中华文化的仁人。

每当听到老人家的开示,想起老人家的叮嚀,內心总是惭愧而又感动,惭愧的是,老人家所教导的,自己做到的,实在太少了。感动的是,这位慈悲的长者,他时刻仿佛在用温柔的目光鼓励你,鼓励你努力去走那一条路,那条曾经是佛陀走过的路。也许一路泥泞,但是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坚毅而有力的脚印,那是一代代的佛陀的弟子们的脚印,那是一条觉悟的道路!

~《老和尚的身教》

又是一波保研上岸季,身边优秀的人太多了。想到去年这时候焦虑的满额头的痘痘,刚报完名还在纠结还在犹豫,看到周围人都保研了,觉得自己被丢下了[泪]害怕一切未知,害怕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害怕自己能不能坚持。不断和自己和解,就是成长中我最大的收获。努力会无形中变成运气,运气一定守恒! ​​​

翻到去年给小伙伴们写的小作文,与其说写给他们,不如说当时全是说给自己,说服自己。记得当时他们给我加油,我在家里书桌前哭的稀里哗啦[允悲]

谨以此条,纪念去年努力的我,勉励现在摆烂的我[笑cry][笑cry]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pxx 给我送了一张无门槛5元券嘿嘿买这个便宜好多呢[嘻嘻][鼓掌]P6这就是我的快递成果~ps:晚上让老罗送我回去的时候,他一路上说我肥[哼]还说我很爱购物[
  • 大半夜咔咔炫螺蛳粉➕炸鸡排➕冰可乐吃完真的觉得人生努力的意义就在于此然鹅 第二天早上起来总是肿的像咸蛋超人这种时候我就赶紧让小夜灯眼霜上场 配合自带的按摩棒立马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一任千面[超话]#[春游家族]#任嘉伦# [春游家族]#荏苒时光# [春游家族]#良辰嘉话# [春游家族]#任嘉伦陆炎# [春游家族]
  • 如果你有想法就要赶紧付出行动,别担心失败或者困难重重,只有在不停地实践与追求中,你才能超越自我,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如果你有想法就要赶紧付出行动,别担心失败或者
  • 像海贤这样的人,大善知识,但是他活在世间你看不出,你不知道他是善知识,你认为他很愚痴,他什么都不知道,除一句佛号之外他什么都不会。当一个人为解脱众生的一切苦难而
  • 讲佛教的因果,要避免落入宿命论,就必须讲世界是梦,就必须彻底把“无生”说透,这就是要害!也就是在“见实相”之前,必须彻底地破除凡夫对呈现在凡夫心中的一切的存在的
  • “就算是一分钟,也是过期了呀”小李提出索赔1000元的要求。“就算是一分钟,也是过期了呀”小李提出索赔1000元的要求。
  • #邪门的爱情出现了#谁能不为勇敢 果敢的强O付总心动呢 也是只傲娇的小猫羽喔 许嘉乐在各个方面的体贴 细心 成熟 浪漫也真的很让人心动 真正的爱情是相互欣赏 相
  • 古代的灞桥已经不在,横跨于灞河之上的桥梁也新修了多座。东殿亭基址呈南北向,南北残长8.9 东西残宽 8.05米。
  • 有时候路人跟它打招呼,它也只是看看,然后继续等待......想必在天堂的李爷爷看到也会很欣慰。这趟遛弯地太久了,也是小姑娘提出要走很多地方,结果半道她累了,休息
  • 朱莉安在地上捡到了一袋糖果,她不停地叫着母亲的名字,她希望能碰到其他的人,可是雨林中只有她自己的回声。朱莉安听见了秃鹫的叫声,她害怕极了,因为母亲曾经告诉过她,
  • 所以郭德纲父子看到烧饼这个微博,别的不说,心里肯定是非常舒服的,郭德纲这么多年为什么要力捧烧饼,不是没有原因的。德云社情商高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从饭店服务员干到于
  • #上市公司急聘:PostgreSQL DBA招聘职位:PostgreSQL DBA公司介绍:赢时胜全称“深圳市赢时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总部
  • ——华严经讲记宣化上人20221031壬寅十月初七鼠颜龙语(胡思乱想胡涂乱抹胡说乱道):“Trick or treat without sugar”活着肯定没错
  • 凯智通 SD接口 测试座(1)通过读卡器与电脑连接或通过编程器SD接口连接,实现测试或烧录等相应操作;(2)兼容有球无球测试,不同尺寸的IC,通过更换对应尺寸
  • 10分钟内答对8道题能评上业余1级,服务器挤爆[挤眼]】近日,《麻将运动技术技能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出台,普通“麻友”也可以成为注册运动员了!在注册成为麻将运动员
  • 2016年8月16日 02:44 我前半生经历了很多,种种背叛、欺骗,并未使我沉沦,反而让心灵日渐圆满,因为磨难是最好的老师,他可以让我们反省自身,修正自己的错
  • 还有什么能阻挡小吃货的?迷糊着跟我摆摆手[黑线]早餐在外面吃了小馄饨+卤蛋,还啃了半块烧饼[衰]洗了袋冬枣准备当下午茶的,上班路上他在后座给消灭一半[泪]中午雪
  • 但是我本心就是想守护这个家,所以适度考古一下可以但是尽量不要去纠结深挖一些东西好嘛,尤其是还隔着国籍[作揖][跪了]我们一起朝前看吧~[抱抱]#JamFilm[
  • #佛教[超话]#【一些人在逆境中发了大愿,真正的想要利益众生,一些人这种坎坷的命运就逆转过来了,变得运势大幅度提升】变得非常顺利,也是跟自己这种大的愿心是利益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