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秀映[超话]# #缪斯女神河秀映#
【240325】【图片】Sunny拍立得&明信片信件

原po:怎么会有人这么可爱…..她用一根漂亮的粉色丝带把拍立得和明信片绑在一起,我好爱你河秀映…. MY YVESIEEEE
近距离的拍立得(抱歉光线太黑了这是我能拍出来的最好的效果了)+信件的翻译!!!她说她一定会来新加坡…….新加坡的Orbit们我为大家做到了!!!!!!!!!当你们得到Yves世巡的票时请不要忘记我

明信片翻译:你好Nayab 我是Yves:) 非常感谢在新加坡也给予我这么多的爱 真的很抱歉ㅠ在即将开始的solo活动中我会以帅气的舞台报答大家的 希望大家能够像现在这样关注并支持我♡ 困难的时期到此结束! 我们一起创造更多有趣又幸福的日子吧. 我一定会去新加坡演出的♡ 希望你永远健康 度过充满欢笑的日子 在韩国带着真心的,Yves

(映像录的韩翻非专业韩翻,如翻译有误请多包涵指正)
©️yveslovezone
个人IG:/
个人博客:
个人:_
招新:https://t.cn/A6Nf9nt7
粉丝群:https://t.cn/A66FErkf

【心理学速报】
无法沟通?你可能是遇到了“防御性倾听”(上)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有些人,无论你怎么努力去向ta表达,ta总会保持一种将信将疑的状态。你很多无心的话,都仿佛会伤害到ta。这就是“防御式倾听(Defensive Listening)”的一种典型表现。“防御性倾听”指的就是,信息接收方主动在内心设立起屏障,在聆听的同时时刻警惕,试图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实际带来了信息接收的扭曲(Shori, 2011)。

这样的倾听状态,会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让关系恶化。

同时它还是最不容易为倾听者自身所察觉的“错误倾听方式”——很多时候,它都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防御性倾听者坚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相(Becker et al., 2008)。

因为防御性倾听很难被人们自身所察觉,为此,研究者们总结了一些(Nayab, 2010; Shori, 2011)陷入“防御性倾听”的信号:

· 听别人说话时,内心仿佛有声音不停在说,“我没有”“不是这样的”等等。

· 觉得对方的话让自己感到很受伤、很委屈,“ta怎么能这样伤害我?!”。

· 努力找出对方的话里有哪些是指责你的,又有哪些是伤害到你的。

· 总觉得对方“话里有话”,也觉得自己很能听得出ta言语背后的“潜台词”。

· 对方还在说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在脑海中想着下一句应该如何反驳或者回应对方刚才对你的“指控”。

· 对方会反复向你澄清,ta只是表达一下看法和建议,没有别的意思,请你不要介怀、不要有别的想法等等。

不难看出,当进入这种状态时,人们的专注力就不再是沟通的内容本身,而变成了对对方逐字句地保持警惕,以识别出对方所做的攻击和造成的伤害等等。

因此,沟通的目的也就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如何抵挡对方对自己的攻击”,“如何躲避对方言语上对自己的伤害”,甚或是如何驳斥对方以“赢得”这场对话上。

应对“防御性倾听”,你需要首先学会根据前文所提供的“信号”。下篇KY君将带大家详细了解如何正确应对“防御性倾听”。

(via KnowYourself心理)#心理学考研# #心理学与生活# #24考研#

无法沟通?你可能是遇到了“防御性倾听”(上)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有些人,无论你怎么努力去向ta表达,ta总会保持一种将信将疑的状态。你很多无心的话,都仿佛会伤害到ta。这就是“防御式倾听(Defensive Listening)”的一种典型表现。“防御性倾听”指的就是,信息接收方主动在内心设立起屏障,在聆听的同时时刻警惕,试图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实际带来了信息接收的扭曲(Shori, 2011)。

这样的倾听状态,会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让关系恶化。

同时它还是最不容易为倾听者自身所察觉的“错误倾听方式”——很多时候,它都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防御性倾听者坚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相(Becker et al., 2008)。

因为防御性倾听很难被人们自身所察觉,为此,研究者们总结了一些(Nayab, 2010; Shori, 2011)陷入“防御性倾听”的信号:

· 听别人说话时,内心仿佛有声音不停在说,“我没有”“不是这样的”等等。

· 觉得对方的话让自己感到很受伤、很委屈,“ta怎么能这样伤害我?!”。

· 努力找出对方的话里有哪些是指责你的,又有哪些是伤害到你的。

· 总觉得对方“话里有话”,也觉得自己很能听得出ta言语背后的“潜台词”。

· 对方还在说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在脑海中想着下一句应该如何反驳或者回应对方刚才对你的“指控”。

· 对方会反复向你澄清,ta只是表达一下看法和建议,没有别的意思,请你不要介怀、不要有别的想法等等。

不难看出,当进入这种状态时,人们的专注力就不再是沟通的内容本身,而变成了对对方逐字句地保持警惕,以识别出对方所做的攻击和造成的伤害等等。

因此,沟通的目的也就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如何抵挡对方对自己的攻击”,“如何躲避对方言语上对自己的伤害”,甚或是如何驳斥对方以“赢得”这场对话上。

应对“防御性倾听”,你需要首先学会根据前文所提供的“信号”。下篇KY君将带大家详细了解如何正确应对“防御性倾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打5元麻将被拘5日 广州男子状告公安分局
  • 风电、光伏平价上网要来
  • 安东尼正式加盟火箭,风尘四侠那些不能说的秘密终于浮出水面...
  • 吉林松原发生4.4级地震,哈尔滨有震感!(附地震自救手册)
  • 台风山竹将登陆广东 山竹入南海预警!2018台风最新消息 第22号台风山竹实时路径图更新
  • 国家版权局约谈15家短视频平台!打击侵权盗版、提四点要求
  • 大妈吃“蛋白肽”去世了?
  • 高铁霸座男:手机被打停机 博士导师让我注重修养
  • 韩朝联络办公室正式揭牌成立
  • 九龙镇一男子网上扬言报复社会被拘留
  • 汕尾海丰公安悬赏通缉10名骗取贷款犯罪嫌疑人
  • 没有杠精没有丧,为什么快手的人活得那么自信
  • 南欧国家已不堪重负 难民危机持续困扰欧洲
  • 好几天了!让所有人都心疼的昆明走失男童仍未找到父母
  • 奇葩!美国训练师用方形篮球练手感,詹姆斯怒斥其侮辱篮球!
  • 洞庭湖现3万亩“私家湖泊”,谁是背后“保护伞”?
  • 手机APP自动续费的“坑”,你踩过多少?
  • 快递取件强暴客户,网友起哄:按滴滴的逻辑关闭所有快递公司
  • 《战狼2》重映?吴京微博18字回复,原来是这样...
  • 前田敦子疑似腹部微微隆起 被爆料已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