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尔佳哈】周朝八百年~周公的鲁国

鲁国就是现在的山东,孔孟之乡。

【史记原文】鲁周公世家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於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

【鲁定公】

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曰:“季氏亡乎?”

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於鲁,受鄪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杀適立庶,鲁君於是失国政。政在季氏,於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

【阳虎做乱】

阳虎私怒,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

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

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適,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

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

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

【孔子相鲁】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於夹谷,孔子行相事。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

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收其甲兵。

孟氏不肯堕城,伐之,不克而止。

【孔子去鲁】

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

六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彊,伐齐,至缯,徵百牢於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

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

  八年,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齐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齐南边。十一年,齐伐鲁。季氏用厓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卫归鲁。

  十四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於袪州。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

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適齐,齐归我侵地。田常初相,欲亲诸侯。

【孔子卒】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间。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於街,曰:“请问余及死乎?”对曰:“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三桓攻公,公奔于卫,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子宁立,是为悼公。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子屯立,是为康公。康公九年卒,子匽立,是为景公。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年,平公卒,子贾立,是为文公。文公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子雠立,是为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於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

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间龂龂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隐桓之事;襄仲杀適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武王既没,成王幼孤。
周公摄政,负扆据图。
及还臣列,北面歔如。
元子封鲁,少昊之墟。
夹辅王室,系职不渝。
降及孝王,穆仲致誉。
隐能让国,春秋之初。
丘明执简,襃贬备书。

【屠尔佳哈】孔子与鲁国

司马迁有关孔子写了很多,就像我一样,关注研究的越多,下笔一写就多!我关注《论语》和孔子在十年以上,而司马迁,关注了一辈子!我只能分段说明了……

【孔子五十而相鲁】

其後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夏,齐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於夹谷。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鲁定公与齐景公的夹谷之会】

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於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於此!请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

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於鲁君,为之柰何?”

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於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屠尔佳哈】

就这一件事,鲁定公就该敬重孔子一辈子,可惜!他后来觉得美女比孔子重要!但孔子走的也太挑剔了!鲁定公就是三天没上朝,没把祭肉分给大家,他就走了!要是昏君齐景公,他早走了!就这样谁敢用啊,那得一点毛病没有……

这件事就是孔子两次要求齐国“讲礼”!一次他觉得奏的乐不雅,要求改曲子,同时,齐景公还让侏儒表演,在两个国君的聚会,那不是低级趣味吗!这是有司礼乐之官失职,该问罪!

而齐景公因为这些事情,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太丢人!就把侵占鲁国的三座城池归还鲁国!

【孔子的弟子】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於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

於是叔孙氏先堕郈。

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

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於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国乱鲁定公】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於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陈女乐文马於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於政事。

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

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

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

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去鲁】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

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

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屠尔佳哈】【孔子与齐景公】

孔子適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於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後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屠尔佳哈】

我觉得这个事情就是齐景公和晏婴的自作多情罢了……

孔子跑到齐国,就是为了避祸,因为孔子的原则就是“乱邦不入……”,所以他不会死于非命!

就齐景公那个昏君,孔子能辅佐他?他做梦呢吧!齐庄公就是他爹!有其父必有其子!

孔子当官,如果不能影响君王做个好人,造福老百姓,他就会离开……所以,君主给的赏赐他视若浮云!君子忧道不忧贫……

不过,人家齐景公那么说的就是下了逐客令,孔子也是有尊严的!不过,那时候,鲁国已经安静了……孔子该走了!

【齐庄王与崔杼之妻通奸被崔杼杀】

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

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

待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间。

庄公尝笞宦者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间公以报怨。

五月,莒子朝齐,齐以甲戌飨之。

崔杼称病不视事。

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

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

宦者贾举遮公从官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

公登台而请解,不许;请盟,不许;请自杀於庙,不许。

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於公宫。陪臣争趣有淫者,不知二命。”

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

晏婴立崔杼门外,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

人谓崔杼:“必杀之。”

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晏婴相齐景公】

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

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

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

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

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

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孛星将出,彗星何惧乎?”

公曰:“可禳否?”

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

【昏君齐景公】

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

四十二年,吴王阖闾伐楚,入郢。

四十七年,鲁阳虎攻其君,不胜,奔齐,请齐伐鲁。

鲍子谏景公,乃囚阳虎。阳虎得亡,奔晋。

四十八年,与鲁定公好会夹谷。

犁鉏曰:“孔丘知礼而怯,请令莱人为乐,因执鲁君,可得志。”

【齐景公与孔子】

景公害孔丘相鲁,惧其霸,故从犁鉏之计。

方会,进莱乐,孔子历阶上,使有司执莱人斩之,以礼让景公。

景公惭,乃归鲁侵地以谢,而罢去。

【屠尔佳哈】

这个故事,真假难辨,是说想害孔子的齐景公,在被孔子以礼相待后,感到很惭愧,就把侵略的鲁国土地都归还了……齐桓公也还过,是因为,当时,有刺客曹沫威胁他,他不得不答应,后来后悔不想给,管仲劝他,你既然当众答应了,就不能失信于诸侯!齐桓公才还!

这鲁国真是弱啊!老是被别人侵略!就是因为是周公之后吧!才能出孔孟,而鲁国就没有弑父弑兄弟上位的!哪个国家都有!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俞樾书信集》,汪少华整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此书为责编张钰翰先生所赠。从该书《前言》中了解到,本书乃是汇集了能够查到的俞樾所写各种手札,其中有《春在堂全书》中的《春在堂尺牍》六卷、《宾萌外集》卷二以及其他的相应出版物,还有一些拍卖公司图录中所显示的俞樾手札。汪少华先生将这些手札全部进行点校,而后以姓氏拼音为序进行排列,这样的排列方式,最便于使用。

该书分为上、下两册书,合计近两千页之多,可见整理者所下工夫之大。我比较关注藏书家手札,本书中这类手札不在少数,有些手札能让我了解到以前未曾留意的故事。比如其中的丁日昌手札四通,俞樾在第二通手札中首先称:

昨在吴平斋观察处见陈稽亭先生《明纪》一书,共六十卷,起自洪武,讫于福王、唐王、桂王,仿温公《通鉴》之例,首尾完全,详略有法,颇擅史才。尊议欲刻《明史》,补毕氏《通鉴》所未及,使学者不必读二十四史而数千年事犂然大备。此意甚盛,但《明史》与《通鉴》体非一律。若刻陈氏此书,则与《通鉴》体例相同,合成全璧,洵可于二十四史外别张一帜。且向来并无刻本,为海内外所未见之书。若及此时付之梨枣,会见不胫而走,传播艺林,未始非吾局之光也。

俞樾说他在吴云那里看到了关于南明史的一部手稿《明纪》,此稿有六十卷之多,其夸赞该稿之佳,并说《明纪》的撰写体例乃是按照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正因如此,他想将该书予以刊刻。而后俞樾在信中又描绘了该稿的情形。

俞樾在手札中谈到“吾局”应该是指江苏书局,因为该书局在同治十年刊刻了陈鹤所撰《明纪》六十卷。然按照惯常的说法,陈鹤该书乃是仿李焘的《资治通鉴长编》,亦有人称该书是仿荀悦的《汉纪》,但无论访谁,该书的价值自不待言。此亦可见俞樾在主持书局时,于底本选择上独具慧眼。

俞樾为了书局之事很是上心,他在给丁日昌的第三通手札中仍然谈论的是出版问题:

王兰泉先生《金石萃编》版见在上海道署,去年杜小舫观察曾印一部见赠,止缺一百七十八叶页。此书虽不免有错误处,要是国朝言金石者一大宗,若不及今收拾,必至零落无存。阁下何不移置书局中,觅初印善本,将所缺叶翻刻补全,计其费不及二百千,而局中又得成一巨观矣,亦苏局之光也,阁下其有意乎?

由此札可知,俞樾对王昶的《金石萃编》十分看重,此札还透露一个信息,那就是《金石萃编》的版片存在上海道署,俞樾想将此拿到江苏书局再刷版,但他发现版片有缺,同时他希望丁日昌能够帮助将版片由上海道署转到江苏书局中。在我以往读到的资料中,少有人提及《金石萃编》版片再刷之事。对于借版片之事,俞樾在给魏锡曾的信中也有提及:

《金石萃编补正》写定几卷?书名及体例想已有定见矣。王氏原版见在沪上,仆言之吴中当事,拟补刻完全,移置书局,未知果否。

本书中收录了俞樾写给晚清四大藏书家陆心源的手札五通。俞樾在第一通手札中谈到了他在杭州没有买到合适的房子,于是转租潘世恩的故宅居住,同时又谈到:

筱泉中丞纠合宁、苏、鄂三书局刻廿四史,属弟与江南诸公商量,顷已定议,浙局分刻新、旧《唐书》及《宋史》,数年之后全史造成,亦一大观也。

俞樾谈到李瀚章主持了金陵、江苏、湖北三家官书局共同合刻《二十四史》之事,而浙江官书局也参与其中,对于浙江书局分任校刊之事,俞樾向陆心源提出,想借十万卷楼所藏的《旧唐书》《新唐书》及《宋史》:“局中诸友以刻史必得书籍校雠,开单请借。想尊处藏书极多,兹将书目钞览,如能借付数种,精校唐、宋三史,嘉惠士林,阁下之赐也。”

而俞樾为公事操心时,也会带上一些私事,他在这通手札中称:

拙著《诸子平议》在吴市开雕,已成十七卷,尚有十八卷未刻。然每卷刻资止须洋蚨八枚,若得洋泉一百五十,即可尽刻之,未知阁下能助我一臂之力否?

俞樾完成了《诸子平议》一书,从该信得知,此书刊刻于苏州,当时书已刊刻完一半,但因为刻资不够,希望得到陆心源的资助。俞樾在第二通手札中又写道:“拙著《诸子平议》年内总可毕工,允助剞劂,何感如之!”可见陆心源接曲园手书后,慷慨地予以了资助,对于要求对方资助出版费用的事情,俞樾在给藏书家唐翰题信中也有提及:

曾作《奏定文庙祀典记》一篇,久思一刻,因无刻手,且亦无刻赀。前见尊处刻《夏承碑》,刻手极佳。阁下风雅好事,为冠盖中不可多得之人,当亦不吝刻赀,(计共五百九十五字,)倘蒙饬付手民,刻一木本,俾得拓印,分赠知好。

可见当年的俞樾为了出版之事,也求过不少人,其中原因,想来也因为他所写之书数量太大了,曾国藩就曾说过:“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本书中还有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有兴趣的人大可一读。

《孙子兵法》核心50条,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暴制暴”并非上策

关注

1、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3、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4、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5、故兵贵胜,不贵久。

6、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7、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9、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11、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12、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13、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14、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15、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16、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17、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18、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瑕投卵者,虚实是也。

19、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6不可胜穷也。

20、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21、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2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23、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24、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25、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26、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27、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28、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29、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30、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3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32、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33、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

34、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35、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36、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37、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38、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9、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40、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41、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42、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43、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

44、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45、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46、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47、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48、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49、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

50、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她提醒,化学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在使用消毒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要戴好口罩、手套等,消毒剂要现配现用,用消毒剂擦拭、拖拭或喷洒消毒,消毒作用到时间
  • 虽然家族传统生意是做高档滋补品药材的,但家人身体并不健康,所以以前都不会说自己家里经营补品,用了葆婴后,奶奶由原来的五步一坐,到现在可以日行6000步[耶][耶
  • 吉凶祸福,渺渺冥冥,其灾祸也.非富贵者,可请而避;其荣盛也,非贫贱者,可欲而得。吉凶祸福,渺渺冥冥,其灾祸也.非富贵者,可请而避;其荣盛也,非贫贱者,可欲而得。
  • 刚刚从无锡车站送走丁秉雷,关于青岛之旅写一篇长微博啦[并不简单]到青岛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很巧的飘了点小雪超级浪漫,兴奋指数在下高铁以后呈爆炸式增长[憧憬]第一
  • !然后就是万事顺遂!
  • “他是我的软肋,也是我的铠甲”这样的爱情真是让人上头啊。而人的这个心,特别是你的真心,内心是掩盖在许许多多的装饰之下的,你很难找到真心,你很难看到真心。
  • 但于我的家人朋友,于熙熙,于老吴,我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以前我一点也不喜欢杂志更不愿涉及,但是因为任嘉伦,我愿意尝试和接触,没有理由,只因为是他,他是任嘉
  • ✨之后学完第六天内容,和小王子一起遇到了那朵傲娇的偷走小王子心里挂念的玫瑰花✨白兄弟发来写的三分之一的名字[二哈][二哈]✨那会和妈妈聊天,网易云又悄默默的推来
  • 是朋友介绍的朋友认识了也有几年了,吃过好几次饭,送你回家很多次,聊了很多话题挺聊的来,感觉她挺热心的挺有正能量的大姑娘,虽然不可能在一起,也觉得可以一直做朋友嘛
  • #复古壁纸[超话]##高清手机壁纸##无水印背景图##高清头像##网红女头像#温柔小文案:1 总有人 山高路远 为你而来2 这世间欠你的一切温柔 愿有人为你来还
  • 希望你的眉眼中总能带着一翻笑意 每个人选择的路都不一样 有点很难 有点很容易 选过了也不要后悔 相信自己 克服身上的困难 改变自己的心态 积极阳光的去面对 前
  • 一年又一年,每一次投入公益,都是为了践行我们最初的愿景:以吾之力,帮助更多的小伙伴们。核心讲师团队、博士审核团队、分院校团队、作业批阅团队等等各司其职,不断深耕
  • 转:【内经集句 每天一联】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本句学过中医的人都很熟悉,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
  • 他对我而言是小时候的欢乐,等待最终季等了好久,我从8岁看到17岁,虽然离十年还差那么一年,但是他陪我时间足够久了,久到我已经相信平行时空里的他们了,最后一季和之
  • 就这︆​￰឴￲︁￸︃￵￰￲︅么简单[鼓掌]做斑‍马‪这么᠋久久᠋半门͏槛升‭级‎是‎头一次‎‼疫 情 下‬的⁡超⁢級⁢福利政策公឴司想⁠帮​助‭更多 草根 普឵
  • 2、负你白头共老对影成孤,弃你红尘万丈自叹何苦。 17、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 公寓楼的公共休息区域是南安普顿最大的,有小电影院,健身房,游戏区域,还有小会议室可用于小组活动。楼内有安全的自行车库,洗衣房,全包式房租,包括100MB网络,物
  • 很多时候想的多了便变得有些忧伤,觉得天空是灰色的,但我本人应该是个乐观的人啊!在家待久了,好像对什么都向往,也好像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
  • 我们必须得明白,并不是所有事都能讲道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道理,比起非要争个口舌之快,倒不如真正从心里看开,不是怕事,而是不愿拉低自己的层次。我们必须得明白,
  • #事件消息[超话]# 秋 感 看花疑远梦,望月念家乡。 陶菊孤怀傲,秋风两鬓霜。 思肠尤激切,心境付苍茫。 世故何曾弃,浮生岂可量。 随 咏 香梦昔何在,旧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