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语境中的“朴”与心灵的自由!
一、老子语境中的“朴”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之中,对于“朴”的描述共有6章,分别是15、19、28、32、37、57章。《说文解字》认为朴是木之皮;《楚辞?九章?怀沙》有“材朴委积兮”,可作质朴解;《荀子﹒性恶》有“生而离其朴”,作质 解;又古“樸”(朴)字通“素”,有物不假修饰之意由此可见,“朴”当做质朴、简洁、朴素解。

在《道德经》的这些章句中,“朴”的意蕴大致相同,是指人的一种纯洁状态,这种人的心灵没有受到外物的污染,他简单而不杂乱,朴素而不假修饰,其人格具有纯粹的真实。

第15章的原句是“敦兮其若朴”,这句话接前面几句“长古之善为士者……故强为之容”,用来形容善于为士的人,这种人的生存状态蒙昧纯朴,他的举止在一般人眼中深奥莫测,俗人的眼光无法辨识他。老子对这种状态洋溢着热切的赞美。

第19章的原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上文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意指人们除了不要做某些有为的事情之外,他们的行为还要有所归依,归依于“朴”,老子告诫说,机谋和智巧只会导致社会动荡、灾难频发,人不要为情欲所迷、利禄所陷,应该把这些外染都去除,保持人纯真的本色,即无色。

第28章见“复归于朴”,归于本色、本真,与上文同义。
第32章见“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简本作“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与通行本同义。”此文意指“朴”是道所运行的一种状态,因为“道”在老子的语境中是模糊、混沌、不可认识的,无限的道没有形态、不可知、不可解,所以不能把“朴”理解为道的状态,而是道运行之时呈现的状态。“朴”是一个概念,“天下”也是一个概念,在同等的层面上它们才可以对应。

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句原意是指统治者侯王若能守“道”以治天下,万物将自化,矛盾自行化解,如春天冰雪消融。万物自化之后,就依靠这个“朴”来镇治万物,使矛盾不能够再次复苏。在这句话里面,“朴”是某种形态,这种形态可以镇治万物,除了形而上无限之“道”以外,形而下的东西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朴”,恰是道的呈现,是道在运行,所以“朴”才有这么大的力量。

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此处应作朴素解。
从上述章句里面可知,在老子的语境里“朴”有两重含义,一种是简单的朴,即民众的朴,在被统治中懵懵懂懂;一种是有“道”的朴,这种“朴”使天下莫敢臣。老子主要讲的、希望自己达到的状态,正是有“道”的朴。这种意态非同一般,他与道同在,他的意象是存在于无限之中的。老子认为一旦这个人得道了,得到了这个无限的、不可知、不可见的道,他就获得了自主的权力,这个权力是真正的自主,是世间最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天下莫敢臣”、“万物自将宾”。从这种自主中,老子认为他将得到心灵的自由,“朴”就是这种状态。

二、老子之“朴”与心灵的自由
这种属于“朴”的,老子所追求的自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之于自我而言
他解体了自己,他心中没有“我”,他的“我”和道在一起,他像一个婴儿,所以固有的凡尘俗见在他那里并不存在,他是最纯真的人。

这种纯真在社会生活意义上,就是说这个人他不虚伪、不做作、不贪心、不执迷,名利对他如浮云。他把这些外染放下了、忘记了,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他得到了自由,这是一种从内向外,源自内在发现的自由,这种意态首先从他的内心出发,然后改造他的人格,既而改变他的行为。

这种自由在庄子那里被称作“逍遥”,他不是我要得到什么,不是焦灼于什么东西我得不到,而是舍弃和放下,舍弃无用的负担,放下多余的包袱。

2.之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言
由于“我”已经解体了,这个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不会发生矛盾(在心灵的层面上)。
这个人不会介意:他开的工资比我的多、他吃的水果比我吃的多、他干的活比我干的少,这些芸芸众生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很无聊。也是一种自由,在获得这种自由之前的状态是一种被绑架的状态,被谁绑架呢?被人自己的种种念想、心思绑架了。所以在这一刻,这个得道之“朴”的人解脱了,他不在痛苦中挣扎了。

3.之于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朴”的到来和“我”的解体带来了一个变化,意味着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脱出了社会,他身上具有非社会属性的特征。
这种对社会的超脱或者说超越,减轻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他没有输出负面的能量给社会,所剩下的仅仅是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贡献是透过他向别人进行给予来实现的,是付出而不求回报。至于别人是否给予回报,那不是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情。

“朴”在老子的语境中代表简洁、没有负担,老子直接把这个观点指向了人类的心灵。从心灵的状态上来说,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或者说解放,具有彻底的意义,这是一般人类或者说社会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完美状态。

三、西行出关,老子的逍遥
老子通过“朴”而得道,因此得到了心灵的自由,精神上的洒脱必然体现在了行为上。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一段话是说老子舍弃了他那个史官的职位。首先他并不在乎史官在当时所拥有的一定的荣誉,其次我们从孔子问礼这件事可以知道,老子在当时应该有一定的名望,尽管司马迁说他是隐君子。老子的这种舍弃是对名望的舍弃,对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而言,在我们今天的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这里名望就是知识分子的生命。

然而老子,他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下了,以一种道家独有的优雅姿态,实践了“朴”的真意,彻底的自由。他终于走出了函谷关,使世人有幸旁观什么是彻底的自,心灵的解放。老子面向的是苍茫的秦岭和广袤的群山,在更远的西边,那里有传说中这个民族的起源:昆仑山。
#道教常识#

文殊菩萨故事|化热恼为清凉,文殊菩萨龙宫巧取清凉石

在《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佛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经中所说“大振那”就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而“五顶”指的就是五台山;“文殊童子”便是文殊菩萨。这是三千多年前,佛教经典中关于五台山的记载。

而在北魏著名的地理著书《水经注》里也有一段这样的文字:五台山,有五峦巍然,故曰五台。晋永嘉三年,雁门郡人五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中人为先驱,因而不返,遂棲岩野。往还之士,稀有望见其村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俗人以为仙者之都矣。《仙经》则云:此山名为“紫府”,仙人居之,其九台之山,冬夏常冰雪,不可居,即文殊师利镇毒龙之所。

以上两段是一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书籍里介绍五台山的文字,其中《仙经》里所提到的“文殊师利镇毒龙”,讲的就是文殊菩萨前去龙宫取清凉石,借此度化龙族众生的一则故事。

众所周知,五台山挺拔雄伟, 山清水秀,夏季时,气温清爽宜人,即便是炎炎酷暑,台顶的温度也不会超过10度,因此也叫“清凉山 ”。

但是很早之前的五台山,可并不像现在这样。那时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都没法种庄稼。

 

然而是什么原因,让气候异常恶劣的五台山,变成了现在气候宜人的“清凉山”呢?

这还要从文殊菩萨说起。

很早之前,文殊菩萨便在五台山传教布道,祂老人家看到五台山的气候恶劣,人们遭受苦难,于是决定改变五台山的气候。

有一天,文殊菩萨化现为一个法师的形象,到东海龙宫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有一块巨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

巡海夜叉见文殊菩萨前来到此,便到龙宫禀报龙王,向老龙王说明了文殊菩萨的来意。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也对老龙王说明了自己是为造福更多众生,前来借歇龙石到五台山的。

但是龙王听了文殊菩萨的话,心里暗想:祂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祂。这块石头清凉异常,它可是我们花了几百年的工夫才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青龙每天工作回来便在上面歇息养神,若是被祂借去,青龙恐怕以后就没歇息的地方了。

但是老龙王心里思忖,估量着歇龙石重达万斤,祂一个老和尚肯定是无法运走的,索性就放心地说:大法师,您要是能拿得走,那您就拿吧。

可是令龙王没想到的是,文殊菩萨谢过之后,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即刻就将这块巨石变成了弹丸大小,然后就将这块小石头装进袖筒,施礼告别,飘然而去了。

龙王怔怔地呆在那里,后悔已晚。

文殊菩萨回到五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祂把歇龙石安放在五台山的一个山谷后,五台山即刻炎热退去,变得清凉无比。

然而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东海龙宫那些外出的小龙回来后,发现歇龙石不在了,于是它们怨气冲天,随后就追到了五台山。

气急败坏的小龙,用龙尾把五台山的五个峰顶扫成了平台,以利爪把山上的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

然而,文殊菩萨自有度化小龙的办法。菩萨告诉这些小龙,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于是众龙就钻进了岩窟之内,当它们刚钻进去,只见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的裂缝。

文殊菩萨劝导众龙应在此好好修行佛法,并说会派弟子供养它们。这个岩洞就是五台山至今犹在的“秘魔岩窟”。

在《清凉山志》中记载:唐朝时,有一位法师到秘魔岩窟修行,始建一寺,名为“秘密寺”。

这位法师因常持一木叉,所以人称“木叉和尚”。木叉和尚每见有行脚僧人到此或来山礼拜者,即叉其颈曰:哪个魔魅教汝出家?哪个魔魅教汝行脚?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速道!

当然,这都是善知识教化众生的密言密行,其中所蕴含的甚深佛法密义,还需学人各自用心去参悟。而秘魔岩窟的龙洞,至今前去朝拜的人所见的景象也各有不同,可谓万人万境。后人为了感念文殊菩萨度化龙族、改变五台山恶劣的气候,造福一方百姓,也特地在文殊菩萨当初安置歇龙石的山谷建了一座寺院,并将这个山谷取名为“清凉谷”。

一直以来,文殊菩萨与龙族的因缘甚深。熟悉文殊菩萨的佛弟子也许知道:文殊菩萨乃过去平等世界“龙种净智尊王佛”,因悲悯故,以菩萨身化现在此世界,教化众生。文殊菩萨以祂圆满的智慧,观察到度化龙族的因缘已经成熟,巧以清凉石之名,借机度化龙族众生,令其修行佛法。

今天的五台山,青山环绕,天蓝云祥。夏季里,时晴时雨,时烟时雾。晴时,万空碧净,令人心旷神怡;雨时,雾霭迷蒙,幽雅静谧,令人心神安宁。徜徉山间,怡然自洽。这一切其实都来自于文殊菩萨的福德庇佑。文殊菩萨以祂本身具有的清凉,假借歇龙宝石,度化龙族众生,也借此辟出一块凡圣同居的五台净土,守护在此,等待着娑婆世界那万劫轮回的游子归来。

老子语境中的“朴”与心灵的自由!

一、老子语境中的“朴”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之中,对于“朴”的描述共有6章,分别是15、19、28、32、37、57章。《说文解字》认为朴是木之皮;《楚辞•九章•怀沙》有“材朴委积兮”,可作质朴解;《荀子﹒性恶》有“生而离其朴”,作质朴解;又古“樸”(朴)字通“素”,有物不假修饰之意由此可见,“朴”当做质朴、简洁、朴素解。

在《道德经》的这些章句中,“朴”的意蕴大致相同,是指人的一种纯洁状态,这种人的心灵没有受到外物的污染,他简单而不杂乱,朴素而不假修饰,其人格具有纯粹的真实。

第15章的原句是“敦兮其若朴”,这句话接前面几句“长古之善为士者……故强为之容”,用来形容善于为士的人,这种人的生存状态蒙昧纯朴,他的举止在一般人眼中深奥莫测,俗人的眼光无法辨识他。老子对这种状态洋溢着热切的赞美。

第19章的原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上文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意指人们除了不要做某些有为的事情之外,他们的行为还要有所归依,归依于“朴”,老子告诫说,机谋和智巧只会导致社会动荡、灾难频发,人不要为情欲所迷、利禄所陷,应该把这些外染都去除,保持人纯真的本色,即无色。

第28章见“复归于朴”,归于本色、本真,与上文同义。

第32章见“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简本作“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与通行本同义。”此文意指“朴”是道所运行的一种状态,因为“道”在老子的语境中是模糊、混沌、不可认识的,无限的道没有形态、不可知、不可解,所以不能把“朴”理解为道的状态,而是道运行之时呈现的状态。“朴”是一个概念,“天下”也是一个概念,在同等的层面上它们才可以对应。

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句原意是指统治者侯王若能守“道”以治天下,万物将自化,矛盾自行化解,如春天冰雪消融。万物自化之后,就依靠这个“朴”来镇治万物,使矛盾不能够再次复苏。在这句话里面,“朴”是某种形态,这种形态可以镇治万物,除了形而上无限之“道”以外,形而下的东西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朴”,恰是道的呈现,是道在运行,所以“朴”才有这么大的力量。

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此处应作朴素解。

从上述章句里面可知,在老子的语境里“朴”有两重含义,一种是简单的朴,即民众的朴,在被统治中懵懵懂懂;一种是有“道”的朴,这种“朴”使天下莫敢臣。老子主要讲的、希望自己达到的状态,正是有“道”的朴。这种意态非同一般,他与道同在,他的意象是存在于无限之中的。老子认为一旦这个人得道了,得到了这个无限的、不可知、不可见的道,他就获得了自主的权力,这个权力是真正的自主,是世间最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天下莫敢臣”、“万物自将宾”。从这种自主中,老子认为他将得到心灵的自由,“朴”就是这种状态。

二、老子之“朴”与心灵的自由

这种属于“朴”的,老子所追求的自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
之于自我而言
他解体了自己,他心中没有“我”,他的“我”和道在一起,他像一个婴儿,所以固有的凡尘俗见在他那里并不存在,他是最纯真的人。

这种纯真在社会生活意义上,就是说这个人他不虚伪、不做作、不贪心、不执迷,名利对他如浮云。他把这些外染放下了、忘记了,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他得到了自由,这是一种从内向外,源自内在发现的自由,这种意态首先从他的内心出发,然后改造他的人格,既而改变他的行为。

这种自由在庄子那里被称作“逍遥”,他不是我要得到什么,不是焦灼于什么东西我得不到,而是舍弃和放下,舍弃无用的负担,放下多余的包袱。

2
之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言
由于“我”已经解体了,这个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不会发生矛盾(在心灵的层面上)。

这个人不会介意:他开的工资比我的多、他吃的水果比我吃的多、他干的活比我干的少,这些芸芸众生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很无聊。也是一种自由,在获得这种自由之前的状态是一种被绑架的状态,被谁绑架呢?被人自己的种种念想、心思绑架了。所以在这一刻,这个得道之“朴”的人解脱了,他不在痛苦中挣扎了。

3
之于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朴”的到来和“我”的解体带来了一个变化,意味着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脱出了社会,他身上具有非社会属性的特征。

这种对社会的超脱或者说超越,减轻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他没有输出负面的能量给社会,所剩下的仅仅是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贡献是透过他向别人进行给予来实现的,是付出而不求回报。至于别人是否给予回报,那不是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情。

“朴”在老子的语境中代表简洁、没有负担,老子直接把这个观点指向了人类的心灵。从心灵的状态上来说,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或者说解放,具有彻底的意义,这是一般人类或者说社会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完美状态。

三、西行出关,老子的逍遥

老子通过“朴”而得道,因此得到了心灵的自由,精神上的洒脱必然体现在了行为上。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一段话是说老子舍弃了他那个史官的职位。首先他并不在乎史官在当时所拥有的一定的荣誉,其次我们从孔子问礼这件事可以知道,老子在当时应该有一定的名望,尽管司马迁说他是隐君子。老子的这种舍弃是对名望的舍弃,对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而言,在我们今天的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这里名望就是知识分子的生命。

然而老子,他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下了,以一种道家独有的优雅姿态,实践了“朴”的真意,彻底的自由。他终于走出了函谷关,使世人有幸旁观什么是彻底的自,心灵的解放。老子面向的是苍茫的秦岭和广袤的群山,在更远的西边,那里有传说中这个民族的起源:昆仑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虽然一早知道这个事实,但当年爆出来他王者荣耀ID叫“大屎渣子”而且人菜瘾大时,我还是有被深深无语到……现在已经远离追星那个圈子了,但是对他的厌恶并没有减弱一丝一
  • 当然,也要感谢小哥哥小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热情相助以及爱心,笔芯芯[心][心]! 最后,志协君再次感谢参加爱心卖报的两百多名志愿者[太开心][太开心],
  • 【验货实拍】 以前出门必带烟,现在除了出去喝酒都不带烟了,我只是想控制一下自己的烟量,目前来看效果还是挺好的,以前一天1包,现在一天不到5根,烟量已经大幅下降
  • #人间观察##奇奇怪怪的恐惧感#某大三女生遇到一个老外问路,之后他们俩互相加了联系方式,在当今社会这不应该算个事儿,但是当女生把这件事告诉了男朋友,问题却来了。
  • 留香时间不是很久,一个晚上睡觉起来,香气就近乎于无了,这样早上起来也方便换香用[抱一抱]它是我一堆试香中第一个到的,而且还是我随手凑单加进去的,一是因为标了檀木
  • 说个事啊,有些姐妹也发现了胖部主页多了一些的团购或者品牌专场的东西~(PS:看到最后有抽奖)怎么说呢~这么多年做优惠卷也认识了一些供应链的朋友,所以多多少少也了
  • 这位华侨女土,我预测过的,她人美,出身家庭普通,初中学历,在青春年华,命运之神把她推上中产层次,在本地方人称美富姐然而同样的人继续做同样的事,为什么这几年事业不
  • 言不尽相思泪 http://weibo.com/u/3604378011 红唇吻断相思泪 一把情怀染半边 缠绵风月似曾浅 迷倒红尘梦帆远 野菊丛中香满径
  • )“假500强”流氓文化之无中生有 市值三万亿,凭空生出两万九千多亿,虚假宣传,虚张声势,骗取政府、供应商、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等社会信任,骗取政府工程项目,占
  • 不对称半裙特别适合凹造型,不论身材高矮,穿了都会显得修长飘逸,娇小的明星达人也并不是一味去抗拒这种长半裙,大幅耗费面料的真丝半裙,在合影中、人群中迅速被关注的那
  • 为了给他们过一个开心的节日,6月16日,社区购买了蛋糕、水果等,为助老大食堂的老父亲们庆祝自己的节日。#林依轮全家福#林依轮从出道到现在一直属于零绯闻男星,而一
  • 历朝历代粮食问题皆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西周《礼记·王制》载:“国无九年之储,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腾讯从2016
  • 兹事体大,媒体不敢报道,出版社不敢出版,无奈,我在自家芙蓉书院一面墙向游客们打出“找出一个错别字奖1000元”的广告,即在李延良和我找出《辞海》错别字的基础上谁
  • [心]打卡的同学捏一捏自己肚肚上的肉肉(记得拍照呀) #壁花小姐在厨房健身[超话]##戴比尔斯品牌代言人蔡徐坤# |#奔跑吧蔡徐坤# 团建正在进行中,设置MV播
  • 2017-04-23 一叶子微商服务号随着人们对审美要求的提升对自我的管理也越加的严苛护肤成为生活中最为平常的自我管理事项集众多护肤彩妆于一身的你是否想过要为心
  • 李白有哪些惊艳了岁月的诗句? 1. 他写相思;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 他写烦恼; 弃我去者,昨
  • #电视剧梦华录[超话]# 我宣布我要成为刘亦菲的跑步粉!!!!!![偷笑][偷笑][偷笑]前面问顾千帆借钱之后在街上的跑去铁铺看顾千帆是否回京时在桥上的找旗子跑
  • 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毕业生作为青年人才的主力军,人社部门有哪些支持措施?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毕业生作为青年人才的主力军,人社部门有哪些支持措施?
  • 我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儿,唯一处事之道就是:别人怎么待我,我就怎么待别人,余生我只想做一个,不争不抢,不爱不恨,简简单单的人......各位早安吉祥,晨安快乐,安康
  • 今年的黄石寨,有点不一样[鼓掌][鼓掌]在这里将开展张家界黄石寨高空扁带季,由中国扁带第一人张亮亲临现场指导;从扁带零基础到入门高空扁带;从免费体验到大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