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哪种重要的哲学和宗教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都对中国人有着深深的影响。虽然它们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不同,但却都反映中国文化的特点。

01

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

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文天祥视死如归,因为他以践履孔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理想而无愧于天地之间。

因此,对于儒家说,痛苦不在于如何死,而在于是否能作到“成仁”、“取义”。在儒家的生死观念中,所感到痛苦的是“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02

道家的生死观:顺应自然,与道同体,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道家:生和死无非都是一种自然现象。道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照道家看,生和死无非都是一种自然现象。老子讨论生死问题的言论较少,他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保存自己,这和他所主张的“无为”、“寡欲”思想相关联。

他还说:“死而不亡者寿”,王弼注说:“身没而道犹存。”照老子看,“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而人的身体的存在是暂时的,如果人能顺应自然而同于道,那么得道的人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所以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同于道”即是“与道同体”,它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是对世俗的超越与升华。庄子讨论生死问题比较多,在《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进而庄子认为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所以《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如果死和生是相连属的,我对之有什么忧患呢?《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往吊,见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惠子不以为然,但庄子认为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所以“生之来也不可却,其去不能止”(《天运》)。

西晋的玄学家郭象对庄子的生死观有一重要的解释,他说“夫死生之变,犹春秋冬夏四时行耳,故生死之状虽异,其于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谓生为生,而死者方自谓生者为死,则无生矣。生者方自谓死为死,而死者方自谓死为生,则无死矣。”

这就是说,生和死只有相对意义,只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对“生”说“生”是“生”,但对“死”说“生”是“死”,对于“生”说“死”是“死”,但对于“死”说“死”是“生”。因此,说“生”、说“死”只是从不同的立场上所持的不同看法,故应“生时安生,死时安死”,这样就可以在顺应自然中得到超生死,而与道同体了。

那么道家在生死问题上以什么为苦呢?照道家看,以不能顺其自然为苦。在《应帝王》中有一个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故事说明,一切应顺应自然,不可强求,虽出于好心,但破坏了其自然本性,则反受其害,这是庄子的忧虑。照庄子看,人往往喜欢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从而“苦心劳形,以危其真”,这样就会远离“道”,而陷入痛苦之中,故“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03

禅宗的生死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明心见性
佛教认为,人世间是一大苦海,人生有不能逃避的“八苦”,即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聚。人之所以不能逃避这种种苦难,是由于“无明”(不觉悟)引起的。
佛教的教义就是教人如何脱离苦海。要脱离苦海就要照佛教的一套来修行,出家和坐禅等等都是不可少的。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五、六百年,在中国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个宗派,其中以禅宗影响最大。

六祖慧能

禅宗的真正缔造者是唐朝的和尚慧能,这个佛教宗派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慧能认为,佛性就是人的本心(或本性),明了人之本心,即洞见佛性,“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佛性”是什么?照慧能看,佛性就是每个人的内在生命本体。如果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把握其生命的内在本体,那么他就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成佛的境界。

用什么方法达到这种超越生死成佛的境界呢?禅宗立了一直接简单的修行法门,它把这门法叫作“以无念为宗”,即以“无念”为其教门的宗旨。所谓“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不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想,而是在接触事物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不于境上生心”。

因此,人并不需要离开现实生活,也不需要坐禅、读经、拜佛等等形式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照样可以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挑水砍柴无非妙道”。

这种达到超越生死成佛境界,全在自己一念之悟,“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悟”只是一瞬间的事,这叫“顿悟”,瞬息间克服“无明”(对佛理的盲无所知)而达到永恒的超生死的境界,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成佛”境界。

禅宗:内在的平常心即成为超脱生死的道心

中国的禅宗虽不否认在人生中有“生、老、病、死”等等之苦,但是只要自己不以这些“苦”为“苦”,那就超越了“苦”,而“苦海”也就变成了“极乐世界”,这全在自己觉悟还是不觉悟。因此,人应该自自然然的生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切听任自然,无执无著,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超生死得佛道,并不要求在平常生活之外有什么特殊的生活,如有此觉悟,内在的平常心即成为超脱生死的道心。所以照禅宗看,人的痛苦是在于他的不觉悟(无明),苦在于无明之未能除,只要人克服其迷悟,就无所谓“苦”了。

总观中国的儒道佛对生死问题的看法虽不相同,但是否其中也有共同点?照我看,儒道佛都不以生死为苦,而以其追求的目标未能达到为“苦”。儒家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为“苦”,即以不能实现其道德理想为“苦”;道家以“苦心劳形,以危其真”为“苦”,即以不能顺应自然为“苦”;禅宗以“于外著境,自性不明”为“苦”,即以执著外在的东西,而不能除去无明为苦。[太阳][太阳]

#情感##情感语录#
送给现在的你。[心]

1.
愿你有勇气和想象力,还能赚点钱。

2.
愿你在这俗世多读点好书。将每日的闲暇,分一部分给寂静中温热的茶杯和新拆的书卷,去遇见经典,遇见智慧,遇见良善,遇见自己。

3.
愿你珍惜身体。记住,有一个金刚不坏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记得吃早饭。记得吃早饭前喝一杯热水。记得晚间只吃七分饱。你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你要多出去走走。你要战胜体重,战胜过去的自己。

4.
愿你爱自己胜过一切。只有遇见最好的自己,才能足够坦然,足够真诚,足够有能力去赢得幸福。

5.
愿你有梦可追。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极致。

6.
愿你惜时。做手机的主人,而非奴隶。做生活的主宰,而非浮萍。不要让外界的喧扰吞没自己,不要让他人的声音占据自己。你的生命不必为任何人所浪费。

7.
愿你自律。时机和运气永远只是一时的。想要有所成就,真正靠得住的,只有自律、坚持和勤勉。管不住自己的嘴,别指望瘦;管不住自己的手机,别指望效率;管不住自己的时间,时间只能无情地忘记你。

8.
愿你温暖。愿你在初晨的凉风中,望见朝阳;在漫雪的街道上,遇见橙黄色的路灯;在弥漫咖啡香的书屋里,读到干净的文字;在这尘世上,有人依偎生存,相拥取暖。

9.
愿你慎重选择。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将塑造你自己。重要的岔路口就那么几个。即使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至少我们可以努力不做自己所讨厌的人。

文/尹沽城

我依然喜欢温暖的感觉
就像夏夜里拂面的晚风,冬日里洒在我身上的阳光;
还有陌生人之间不经意的一句暖心的话;
都很令我感动;
 
走在上海的街头,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听着我喜欢的歌,穿过与我逆向而行的人群;
仿佛活只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隔绝;
闭上眼睛感受一切,用心倾听每一个声音,微笑着深呼吸,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也许是因为今天的天气很好,也许是因为今天的心情很好,也许是因为今天的我只听自己的。
[太阳] https://t.cn/z8A47J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告白》 我不是大理世子,不会凌波微步,没有王语嫣木婉清,但 我叫段誉,妈妈给我起这个名字,大概是看多了金庸吧,听说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会让自己更快的被记住,于
  • 同时尼尔布什还认为,中国现在有人很担心一点是无论中国表现出多么友好的姿态,都无法改变美国在外交上的言论。我也不知道中国的威胁在哪里,反而我认为现在的中国更加适合
  • 突然有很多人关注了这个号所以就来说一下吧搞个置顶(可能也不是小衣橱本人呢大厂女孩(前35都很喜欢)本命朱星杰(嗑星鬼贼可(其他的九人cp也会嗑现在主追院人因为追
  • 今天我进去买花,他又很高兴,整个人就是一直笑,我想应该是有社交牛逼症,所以搞得我也很高兴[哈哈]他给我配了一束花,我说我是宽口花瓶,他就拿了一个剑山,说:送给你
  • 甭管和谁相处,你都要善待那些对你好的人,因为年龄越大越明白,那些对你好的人,真的会越来越少。 好好善待身边的一景一物一人,这个世界,就是因为你身边的种种才如此
  • 今年冬季旱,山路尘土飞扬,登顶也难观景。归途差点迷路,今天日色好,山中空气佳,人是愉快的。
  • #铃木爱理[超话]#✴︎ @ray.magazine最新号が発売になったので、久々にRayのwebを覗いてみたよ☺️✨最近少し誌面の雰囲気も変わってきたRay。
  • 在这种情况下,过高的社会成本不仅会让政府承担过高的负担,对民众的生活也是沉重打击。大量组织资源的消耗会导致过高的社会成本,是有代价的。
  • 虽然说你的“人设”是“普通朋友”但你也不能天天跟人家聊“正儿八经”的内容啊,你还得让他有一种舒适,却又捉摸不透的感觉——让他觉得你不像是一个“普通朋友”但你又没
  • #德国地道话##德语每日美句##德语短语天天学# 天天学德国的地道话 26. Ich glaube, das da ist der große Wagen
  • 我们要学会经营自己的生活,不是天天混日子,也不是天天熬日子,而是天天享受日子。心境简单了,就有心思经营生活;生活简单了,就有时间享受人生。活得简单不难,只需懂得
  • 李永平只为自己的猪防疫治病,多年的经验积累,他已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成熟兽医,还拿到一本温州市政府颁发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证书。那年村里流行猪病,村民请兽医打猪针
  • 回忆也一直停留在几年前,默契相当的我们..分开了以后你开始不理解我的一些,我既然还一直渴望你能懂,或许你后来就懂了,确实是我幼稚了,没有一起经历过那这个世界上就
  • [解析]结合白居易名篇《琵琶行》了解白居易此时的处境和心态,了解《寄江州白司马》全诗的劝勉情怀。[解析]第三句“湓浦曾闻似衣带”只是比喻,意思是:曾经听说湓浦像
  • 在晚上去看误杀2之前 把误杀1看了一遍 本以为是悬疑恐怖的 结果是煽情的全程靠着一张纸巾擦眼泪 | 可能我的泪点比较低 从头哭到尾 | 生活总是充满无奈
  • 下夜班儿 补觉不到四个小时 大概 分不清做了了一个梦或者两个 梦醒不愿意睁眼 努力回想一遍 眼角的泪止不住的顺着太阳穴流进头发和耳朵里 本来打算先去个厕所 变成
  • 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啧,说来说去,还是资本啊[二哈][二哈][二哈]困了,不逼逼叨了[晕]不看连续剧的我,跟着妈妈看了两集小敏家,可能还是被周迅和黄磊吸引
  • 心路历程:某音上刷到这张图(好爱好爱[舔屏]就是太糊了8)➡️试试看微博能不能找到高清图➡️居然找到了!➡️啊 舒服了舒服了[嘻嘻]#王一博##王一博壁纸[超话
  • 择偶标准:希望是成熟有趣的他,对未来有规划有执行力的,170以上,不抽烟,应酬的话偶尔可以抽。双鱼座太会掩饰,即使受伤也会和朋友谈笑风生,似乎看不出双鱼的一点点
  • 他一直以来都将自己视为是成人世界的一员,不管是家里还是工厂里,他都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那个人,也正是这份自信让他对工作的危险视而不见。只有了解了这种心境,我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