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是大风

原创 渡厄 
度洛西汀与富马酸 2020-05-08

窗外起着大风,

呜呜咽咽得刮过门窗,
留下侵略的痕迹。
梦到了一场追杀,
黑影和刀光在古老的楼里穿梭不停。
我以为那是来杀我的,
我希望那是来杀我的。

药物的混乱令人不堪,
热闹一直都在,可从来都不属于我。
我也不知道该去往何方,
归往何地。

你看旁人一直都是欢愉的,
无论发生了什么,
总会有解决的方法,
和帮他们的人。
最不济,也可以逃回家里。
而我没有家。

他们说,
小时候会很用心去观察这个世界,
所以有诸多美好,
长大了为了生活都奔西跑,
都不曾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那又怎样呢,
世界在我这里尽是灰色,
没有美好,
只有颓废。

人们总是会不厌其烦得给你灌鸡汤,
事实是他们不过想找个人
讲讲大道理来表现自己的博学成熟。
谁又真的能理解你经历了什么,
谁又真的能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都不过是笑话罢了。

手机从来不离身,
一个人走在路上,
一个人出去,为了避免尴尬,
总是拿出手机,时不时摆弄下,
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只是把手机解锁,
看下时间,滑动几下桌面,
然后锁屏,
几分钟后重复一遍,
这就是孤独,一个人的孤独

#度洛西汀与富马酸##洛眠君##渡厄##抑郁症#
我也不想堕落,可我并不快乐

二、六字释

(一)
引文

从古到今,对“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解释,以善导大师的“六字释”最为经典: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把这六个字分为“南无”与“阿弥陀佛”两节解释,得出的结论是:“必得往生。”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结论就是“必得往生”。

(二)

破斥“别时意”

这段文的来历是这样的:在善导大师的时代,很多人对《观经》的下品下生有误解。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临终只是念了十句佛号,居然往生极乐世界去了!这样一种教理教义,一般人很难接受。他们站在自力修行的立场上认为要圆满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样才能了生死。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就能往生,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但又是佛讲的,于是,他们就站在通途法门的立场,给出自己的解释,叫作“别时意”:《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什么修行都没有,佛说他往生极乐世界,但这不是真的,是一种鼓励、安慰的话,其实他是不能往生的,只是种了一个善因,来生来生来生,哪一生修行到功德累积够了才能往生。

他们的理由是:下品下生的人“唯愿无行”,他被地狱之苦逼迫,愿生心是有的,但是他没有修行。他只不过用嘴巴念了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已,无论如何这个算不上修行。既然唯愿无行,就不能往生,因为任何修行都必须“愿行具足”,愿与行都要具备才能成就。比如想到北京,却不动步,那能不能到北京呢?不能,这叫“唯愿无行”。只有愿,没有行,就是空愿,不能往生。什么时候往生呢?等到未来某一世,修行功德累积得足够了,才能往生。好比拿一枚钱给一个人做本钱:你有这一枚钱,就可以发大财,可以赚一千枚钱;但不是现在就能得一千枚钱,是慢慢积累,最后赚一千枚。念阿弥陀佛名号也是如此,下品下生念这十句,现在不能往生,慢慢积累,等到行持圆满,才可以往生。这样的解释,当时对净土法门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很多人看见这种解释就不念佛了。

善导大师说,这种解释“自失误他,为害兹甚”!不但自己失去往生大利,还误导了众生,危害很大。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撰写《观经疏》就是要纠正错解、误解,所谓“楷定古今”,这就是善导大师楷定的内容之一。这段“六字释”,就是破斥“别时意”的,说明往生净土是“当生成就”;不仅是“当生成就”,而且是“当念成就”。

“别时意”的核心、要点是说:念佛的当下,愿行功德不具足,所以不能往生;必须累积到某种程度,愿行具足,那时才能往生。累积的时间有长有短,即使是下一念达成,因为当念没有达成,也判为“别时”,因为有了延搁,不在“即时”。所以,要究竟破除“别时意”,不仅要说明念佛今生能够往生,更要说明念佛当下具足往生功德。有些人虽然认为念佛今生能够往生,但不是当下具足往生功德,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很多遍数,最后才能具足,这也是一种“别时意”。

善导大师的解释正是让我们明了:我们念佛,念念之间具足愿行。声声念念,每一声名号的当下、本体,具足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

“六字释”之前还有几句话: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

《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十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像“别时意”所讲的,是只有空愿、没有行持的“唯愿无行”呢?不是!“即有十愿十行具足”,首先善导大师就把答案给出来:念十句佛号,就有“十愿十行”。当然,这并不是数量上的积累,好比说念八声只有八愿八行,念七声只有七愿七行,而是说每一声佛号都具足愿行,十声就有十愿十行,不会空掉一声。既不是最后命终的一声才具足愿行,也不是中间哪一声念得比较好、比较清净才具足愿行,而是声声不空,声声念念都是当下具足愿行。每一日念三万声佛号,念一辈子,也都这样,声声念念都具足愿行,不是说唯有临终那一念才具足愿行。

云何具足?

为什么说称名具足愿行呢?善导大师的回答直彻根源。他不是站在能够称名的众生这一边来说明,而是就“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众生所称念的这句名号本身来说明:六字名号当中具足了愿和行。
 
(三)
释义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善导大师就把六字名号分成“南无”和“阿弥陀佛”两部分来解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南无”两个字,当体的含义是“归命”。归命阿弥陀佛的目的,是为了愿生极乐世界。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所以“南无”这两个字包含了信和愿。

善导大师在这里不是说这个临终的人因为地狱相现前了,所以他有愿生心。而是说“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有愿生心,称念的人随顺这句名号,没有愿生心也会有愿生心。这个愿生心就深了,根长在南无阿弥陀佛那里,坚固不移,金刚不坏。如果仅仅是从众生这边说的,那就有问题了。比如没有到临终,没有那么逼迫的感受,只是一般的念佛愿生,是不是愿生心就没有,或不够?还有智障的人,只知道随口称念,甚至八哥、鹦鹉念佛,如何具足愿生心?如果从名号本身来说明,这一切都不成为问题。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个“其”就是指前面那个“南无”——归命的人。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成为归命众生的行。这个行,不是凡夫之行,也不是阿罗汉之行,也不是菩萨之行,乃是佛之行,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比如说,我们乘船过海,船的行就是我们的行。

生死苦海,业风一吹,烦恼浪起,我们在里面头出头没。这个时候,阿弥陀佛驾着六字名号的大愿船来救我们,我们以至诚心归投过去——“南无”,就是乘上弥陀愿船,这样,六字名号本身所具足的万德万行,就成为我们的行。所谓“不修行而有大修行”的法门,就是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没有任何次第和阶位,是法藏比丘成佛之后圆满的果地功德,被我们这些念佛众生所拥有。应知:当我归命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称念弥陀名号的时候,阿弥陀佛的修行满载我身,成为我的。

蕅益大师也说,阿弥陀佛因地发愿:

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
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因地愿行具足所成就的,五劫思维的誓愿,兆载永劫的修行,愿行圆满了,成就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而把全部的功德完全惠施给我们。只要我们信顺、归命,当下功德就为我们所拥有。就像父母为了让子女过好日子,就发愿要挣一笔钱。发了愿之后,还要去劳作、流汗、出苦力,到处去辛苦工作,最后,愿望实现了,终于攒了一笔钱,把它存到一张支票里,交给儿女:我的儿啊,这个给你。儿女一接受,当下富有。

阿弥陀佛亦复如是,怜悯我们只会造罪造业,不能修功立德,所以五劫思维发愿,兆载永劫修行,万德万行圆满具足,浓缩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给你!十方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来生我的净土!我们接受了,信知这句名号就是救度我们的一切功德,称名的当下就获得阿弥陀佛所赐的功德,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菩萨能够六度万行,广度众生,我们凡夫做不到;虽然做不到,可是我们念佛的当下就拥有了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一切功德,这样毫无遗憾,不会说:如果没修这个法门、没修那个法门,我就感到遗憾;也不会觉得不满足: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能不够,再加上经咒吧。“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了,还会不够吗?圆满了!没有不满足的。

善导大师从名号本身来说明称名的人拥有佛的大行。从众生这边来说,只是动动嘴,念十声佛号,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什么修行——“别时意”就是这样来的。

唯有善导大师看得深,看得远,直达本质,大畅佛怀。本来救度的法门就是这样的,众生是被救的,本来就没有力量,没有修行,没有功德,只有罪过;但是能救的佛有大愿、大行、大力、大德,这样十方众生才能往生。执“别时意”的人,按照自力修行法门的道理解释佛力救度的事实,当然是错误的。

下面就得出结论: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因为六字名号有这样的含义,具足这样的功能,所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定往生。

总之,善导大师把六字名号解释为信愿行圆满具足。“南无”两个字,是“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信愿行。这个信愿行,不是我们凡夫修持功夫的信愿行,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所具足的圆满的信愿行,成为我们的信愿行。所以,一切功德已经圆满。所谓“信愿行三资粮”,在哪里呢?就其根本来讲,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因为这六个字本身就是信愿行。

这样的解释,首先,不落在众生这边,而是向着佛那边。因为我们所念的这句名号的法体本身具足这样的功能,才使得我们念佛必然往生。这就让我们在佛那边考虑必生的道理,而不在众生这边。同时,佛的信愿行来到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信愿行。

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我们信顺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是我们的信。阿弥陀佛愿意让我们去往生,我们愿意被阿弥陀佛救去往生,这是我们的愿。阿弥陀佛将六字名号的万德万行、圆满功德布施给我们,我们接受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念佛往生,佛的行就成为我们的行。

所以,“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四)

传承的重要

一般人念佛,都不敢肯定“必得往生”,觉得这句名号空荡荡的,虽然念了,还是觉得没有一点修行功德。听到别人说“我念佛一定往生”,心中会认为他自夸、妄语。

如果没有善导大师来为我们楷定,宣扬“别时意”的人一解释,我们会说:“你解释的跟我想的一样,你解释得好!”我们心中本来就认为“念佛哪能算得上什么修行呢?我又不会念经诵咒,又不能打坐入定,又不能开发智慧……”别人一说“你单念佛,虽然有愿,但是行不够”,我们的心就会动摇。

同样一部经,同样一段经文,站在不同宗派的立场上,就能给出不同的解释。我们了解这一点,就更加知道:学法要有传承,学法要依据我们本门、本宗的祖师所讲的来修学。

同样一部《观经》,历史上解释的很多,我们以善导大师的解释为标准,不是所有的解释都可以依准。

依善导大师,往生一定;不依善导大师,往生不定。

净宗法师

敬请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二、六字释

(一)
引文

从古到今,对“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解释,以善导大师的“六字释”最为经典: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把这六个字分为“南无”与“阿弥陀佛”两节解释,得出的结论是:“必得往生。”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结论就是“必得往生”。

(二)

破斥“别时意”

这段文的来历是这样的:在善导大师的时代,很多人对《观经》的下品下生有误解。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临终只是念了十句佛号,居然往生极乐世界去了!这样一种教理教义,一般人很难接受。他们站在自力修行的立场上认为要圆满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样才能了生死。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就能往生,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但又是佛讲的,于是,他们就站在通途法门的立场,给出自己的解释,叫作“别时意”:《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什么修行都没有,佛说他往生极乐世界,但这不是真的,是一种鼓励、安慰的话,其实他是不能往生的,只是种了一个善因,来生来生来生,哪一生修行到功德累积够了才能往生。

他们的理由是:下品下生的人“唯愿无行”,他被地狱之苦逼迫,愿生心是有的,但是他没有修行。他只不过用嘴巴念了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已,无论如何这个算不上修行。既然唯愿无行,就不能往生,因为任何修行都必须“愿行具足”,愿与行都要具备才能成就。比如想到北京,却不动步,那能不能到北京呢?不能,这叫“唯愿无行”。只有愿,没有行,就是空愿,不能往生。什么时候往生呢?等到未来某一世,修行功德累积得足够了,才能往生。好比拿一枚钱给一个人做本钱:你有这一枚钱,就可以发大财,可以赚一千枚钱;但不是现在就能得一千枚钱,是慢慢积累,最后赚一千枚。念阿弥陀佛名号也是如此,下品下生念这十句,现在不能往生,慢慢积累,等到行持圆满,才可以往生。这样的解释,当时对净土法门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很多人看见这种解释就不念佛了。

善导大师说,这种解释“自失误他,为害兹甚”!不但自己失去往生大利,还误导了众生,危害很大。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撰写《观经疏》就是要纠正错解、误解,所谓“楷定古今”,这就是善导大师楷定的内容之一。这段“六字释”,就是破斥“别时意”的,说明往生净土是“当生成就”;不仅是“当生成就”,而且是“当念成就”。

“别时意”的核心、要点是说:念佛的当下,愿行功德不具足,所以不能往生;必须累积到某种程度,愿行具足,那时才能往生。累积的时间有长有短,即使是下一念达成,因为当念没有达成,也判为“别时”,因为有了延搁,不在“即时”。所以,要究竟破除“别时意”,不仅要说明念佛今生能够往生,更要说明念佛当下具足往生功德。有些人虽然认为念佛今生能够往生,但不是当下具足往生功德,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很多遍数,最后才能具足,这也是一种“别时意”。

善导大师的解释正是让我们明了:我们念佛,念念之间具足愿行。声声念念,每一声名号的当下、本体,具足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

“六字释”之前还有几句话: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

《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十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像“别时意”所讲的,是只有空愿、没有行持的“唯愿无行”呢?不是!“即有十愿十行具足”,首先善导大师就把答案给出来:念十句佛号,就有“十愿十行”。当然,这并不是数量上的积累,好比说念八声只有八愿八行,念七声只有七愿七行,而是说每一声佛号都具足愿行,十声就有十愿十行,不会空掉一声。既不是最后命终的一声才具足愿行,也不是中间哪一声念得比较好、比较清净才具足愿行,而是声声不空,声声念念都是当下具足愿行。每一日念三万声佛号,念一辈子,也都这样,声声念念都具足愿行,不是说唯有临终那一念才具足愿行。

云何具足?

为什么说称名具足愿行呢?善导大师的回答直彻根源。他不是站在能够称名的众生这一边来说明,而是就“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众生所称念的这句名号本身来说明:六字名号当中具足了愿和行。
 
(三)
释义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善导大师就把六字名号分成“南无”和“阿弥陀佛”两部分来解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南无”两个字,当体的含义是“归命”。归命阿弥陀佛的目的,是为了愿生极乐世界。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所以“南无”这两个字包含了信和愿。

善导大师在这里不是说这个临终的人因为地狱相现前了,所以他有愿生心。而是说“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有愿生心,称念的人随顺这句名号,没有愿生心也会有愿生心。这个愿生心就深了,根长在南无阿弥陀佛那里,坚固不移,金刚不坏。如果仅仅是从众生这边说的,那就有问题了。比如没有到临终,没有那么逼迫的感受,只是一般的念佛愿生,是不是愿生心就没有,或不够?还有智障的人,只知道随口称念,甚至八哥、鹦鹉念佛,如何具足愿生心?如果从名号本身来说明,这一切都不成为问题。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个“其”就是指前面那个“南无”——归命的人。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成为归命众生的行。这个行,不是凡夫之行,也不是阿罗汉之行,也不是菩萨之行,乃是佛之行,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比如说,我们乘船过海,船的行就是我们的行。

生死苦海,业风一吹,烦恼浪起,我们在里面头出头没。这个时候,阿弥陀佛驾着六字名号的大愿船来救我们,我们以至诚心归投过去——“南无”,就是乘上弥陀愿船,这样,六字名号本身所具足的万德万行,就成为我们的行。所谓“不修行而有大修行”的法门,就是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没有任何次第和阶位,是法藏比丘成佛之后圆满的果地功德,被我们这些念佛众生所拥有。应知:当我归命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称念弥陀名号的时候,阿弥陀佛的修行满载我身,成为我的。

蕅益大师也说,阿弥陀佛因地发愿:

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
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因地愿行具足所成就的,五劫思维的誓愿,兆载永劫的修行,愿行圆满了,成就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而把全部的功德完全惠施给我们。只要我们信顺、归命,当下功德就为我们所拥有。就像父母为了让子女过好日子,就发愿要挣一笔钱。发了愿之后,还要去劳作、流汗、出苦力,到处去辛苦工作,最后,愿望实现了,终于攒了一笔钱,把它存到一张支票里,交给儿女:我的儿啊,这个给你。儿女一接受,当下富有。

阿弥陀佛亦复如是,怜悯我们只会造罪造业,不能修功立德,所以五劫思维发愿,兆载永劫修行,万德万行圆满具足,浓缩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给你!十方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来生我的净土!我们接受了,信知这句名号就是救度我们的一切功德,称名的当下就获得阿弥陀佛所赐的功德,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菩萨能够六度万行,广度众生,我们凡夫做不到;虽然做不到,可是我们念佛的当下就拥有了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一切功德,这样毫无遗憾,不会说:如果没修这个法门、没修那个法门,我就感到遗憾;也不会觉得不满足: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能不够,再加上经咒吧。“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了,还会不够吗?圆满了!没有不满足的。

善导大师从名号本身来说明称名的人拥有佛的大行。从众生这边来说,只是动动嘴,念十声佛号,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什么修行——“别时意”就是这样来的。

唯有善导大师看得深,看得远,直达本质,大畅佛怀。本来救度的法门就是这样的,众生是被救的,本来就没有力量,没有修行,没有功德,只有罪过;但是能救的佛有大愿、大行、大力、大德,这样十方众生才能往生。执“别时意”的人,按照自力修行法门的道理解释佛力救度的事实,当然是错误的。

下面就得出结论: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因为六字名号有这样的含义,具足这样的功能,所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定往生。

总之,善导大师把六字名号解释为信愿行圆满具足。“南无”两个字,是“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信愿行。这个信愿行,不是我们凡夫修持功夫的信愿行,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所具足的圆满的信愿行,成为我们的信愿行。所以,一切功德已经圆满。所谓“信愿行三资粮”,在哪里呢?就其根本来讲,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因为这六个字本身就是信愿行。

这样的解释,首先,不落在众生这边,而是向着佛那边。因为我们所念的这句名号的法体本身具足这样的功能,才使得我们念佛必然往生。这就让我们在佛那边考虑必生的道理,而不在众生这边。同时,佛的信愿行来到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信愿行。

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我们信顺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是我们的信。阿弥陀佛愿意让我们去往生,我们愿意被阿弥陀佛救去往生,这是我们的愿。阿弥陀佛将六字名号的万德万行、圆满功德布施给我们,我们接受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念佛往生,佛的行就成为我们的行。

所以,“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四)

传承的重要

一般人念佛,都不敢肯定“必得往生”,觉得这句名号空荡荡的,虽然念了,还是觉得没有一点修行功德。听到别人说“我念佛一定往生”,心中会认为他自夸、妄语。

如果没有善导大师来为我们楷定,宣扬“别时意”的人一解释,我们会说:“你解释的跟我想的一样,你解释得好!”我们心中本来就认为“念佛哪能算得上什么修行呢?我又不会念经诵咒,又不能打坐入定,又不能开发智慧……”别人一说“你单念佛,虽然有愿,但是行不够”,我们的心就会动摇。

同样一部经,同样一段经文,站在不同宗派的立场上,就能给出不同的解释。我们了解这一点,就更加知道:学法要有传承,学法要依据我们本门、本宗的祖师所讲的来修学。

同样一部《观经》,历史上解释的很多,我们以善导大师的解释为标准,不是所有的解释都可以依准。

依善导大师,往生一定;不依善导大师,往生不定。

净宗法师

敬请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路红莉在接受采访时一直在感谢网友的支持:“元宵节晚会其实是对网友的回馈,从创意到后期,从邀请明星到节目设置,都是为了展现河南深厚文化底蕴,而且每个节目背后都有深
  • 图2⃣️塞尚《儒尔当的乡间小屋》:后印象派。图6⃣️Joan Miro《恋人的哀悼》:超现实主义。
  • 图4.又看到熟悉的场景,又吃到熟悉的味道(非转基因)“古今多少事,只付笑谈中。如果社会交往的数量能够代替质量,那么,就算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世界都是值得的。
  • 【那些你知不道的十二星座冷知识】1.如果一个天蝎座到了30岁以后还没有结婚,要么是性冷淡,要么是妻妾成群。【那些你知不道的十二星座冷知识】1.如果一个天蝎座到了
  • “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高峰期保障好璧山片区供水,又不会挤占高新区供水。作为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投用前的“急用先建”项目,德感临时取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30万m
  • 我还没有出使齐国,就已经得了忧喜交加导致的病患;事情若真的办不成,那一定还会遭到惩罚。成与不成这两种后果,做臣子的我都不能承受。
  • 和美术馆《穹顶与刻度》2022.08.27-12.18一眨眼发现我有个把月没有更新微博了,上月底倪有鱼个展在和美术馆开幕了,开幕后第一天我们就来到了顺德,展览看
  • 这不是又当又立典范吗?#徐梓童 向琴琴#xzt真的下头,琴琴都辟过谣了还在节目里引导cp粉磕cp,在超话签到,明显琴琴对他单方面行为就不做回应,还利用人老师来吸
  • 博实股份(002698)参与机构名称:华商基金、华富基金、富安达基金、银河基金、华夏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1家机构投资要点:1、现在来看主要各块业务进展还是比
  • 안도현 프로젝트 건설에 힘찬 발걸음을 길림신문 朝闻今日 2022-09-19 19:18 发表于吉林 [2022 전국중점매체 중국광천수의 고향— 안도
  • 而脱发中最多的就是脂溢性脱发,占了70%。越来越多脱发者的出现,使得很多人在问:我怎么就突然脱发了呢,现在还能治好吗?
  • 挺新鲜的,第一次听到有星宝的家庭去规划孩子以后的生活,说以后肯定看她的程度了,宁愿自己一辈子带着这个孩子生活。浩浩小朋友是程度最轻的一个发育迟缓,看到我们去了惊
  • 快乐不是拥有多,而是计较的少,乐观不是没烦恼,而是懂知足,做人要明白幸福不是守株待兔,也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靠自己争取。命理十神之比劫个性:精力旺盛,体力好,有
  • 220923 | 工作室ins & ins story & 推特同步更新一则【 . ≠ @ ! ≠ _ ≠ _-
  • 令人无语至极。唐山打人事件的主人公是否就来自于类似的家庭?一声叹息#山姆会员店[超话]##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遇见美好##日行一善# 富强、民主、文
  • 从广东开往东北的某列火车上有一个诡异的卧铺坐过软卧的人都知道每厢软卧有四个销位每批住在这厢软卧的四个乘客都会丢东西但不论怎么调查,试了多少种办法就是查不到小偷是
  • 虞书欣:“小森林是一部非常治愈又正能量,能给你们带来快乐的剧这部剧真的巨甜巨甜,看了这更新的八集,真的太甜太甜了[打call][打call]#剧综评论人#看了两
  • 愿成毅以后的路都能一路生花,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成毅南风知我意|傅云深|底线|周亦安@成毅#赵露思肖战#近期赵露思黑热搜 一个接一个 咱也是不懂近期是在谈资
  • 一起拿全国锦标赛亚军,一起从省队入选福州集训,一起去过丹麦,一起拼命搏杀才留下的国家队[悲伤]所以,这何尝不也是一个“为公主选驸马的故事”李永呆一个人被吐槽这么
  • ​走回停车场已经7.15了[破涕为笑],真的是明月来相照,还邂逅了一场绝美烟花。[可怜] 【初五•古代的书生】[点亮平安灯]古代的书生吃的是粗茶淡饭肚子里装的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