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点窍#:打坐练功中的诸多要点,一定要了解!
一.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二.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灌溉,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

三.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四.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修炼点窍# :打坐练功中的诸多要点,一定要了解!#修行必读#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灌溉,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https://t.cn/z8AH4Mn

六度 ( 上 )

六度也叫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 “ 到彼岸 ” 的意思,

六度,就是六种从烦恼到觉悟、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

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
( 智慧 ),

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
( 邪见 )。

六度是三学的延伸和发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度为戒学,禅定为定学,般若为慧学。

六度分有“ 事六度 ”和“ 理六度 ” 。

亦即是“ 事修 ”和“ 理修 ”两种。

什么叫做事修和理修呢?

事修和理修是着相与不着相而言的。

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着相而修了,这样叫做“ 事修 ”,是修世间善法,可得世间善报,是不能出世间的。

理修是指所做所为的善法,以“ 三轮体空 ”作观,不着于“ 人、我、法相 ”,是名为“ 理修 ”,这是出世间的。

无相修的善法,能够了生死,证涅盘的。

( 1 )布施。

布施就是施舍和给予。

《大智度论》将布施分为三种,

“ 财施、法施、无畏施,以三施对治悭贪,除却贫穷。”

凡以物质利益如钱财等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

一切身外物称为外财,同时受布施者也解决了物质上
( 外在、非精神上 )的匮乏,

所以财施也称外施;

帮助众生使他们不害怕,无恐怖,无灾害,叫无畏施,

由于无畏施是帮助受布施者解除内在的痛苦,所以也叫内施;

以世间的善法以及佛陀所宣扬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来告知大众,使人们修善断恶,离苦得乐,乃至涅盘,称为法施。

《大智度论》还将布施分为净施和不净施。

净施就是只求解脱涅盘、不为名利等世间福报而行的布施;

不净施则是指以妄心求福报而行的布施。

布施是修行的第一步,作为六度之首,它是三学中戒的延伸,布施是属于戒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布施就是戒贪。

在自利来说,可以治灭三毒中的贪、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

在利他来说,则可以除却贫穷,增长众生的福德智慧。

布施与无相无为相应,即为解脱道,与菩提心相应,即为菩萨道。

( 2 )持戒。

持戒就是防非止恶 清净身心。

持戒是修学布施、减少悭贪之心后的自然趋势,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度是三学中戒学的延伸和弘扬,

布施是为持戒做准备、

忍辱是对持戒的要求,

精进是持戒的结果或程度,

而持戒则是这四度的核心。

持戒能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

“ 举要言之:

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 。

持戒有三种,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

律仪戒,就是佛陀所制定的各种戒律,

这些戒律是要防止做坏事,是防非止恶的戒法。

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都属于律仪戒。

律仪戒可以防止坠落,杜绝各种侵犯众生的恶行,

戒掉我们的烦恼,还可以度毁犯的恶行为。

摄善法戒,就是发愿行一切善法,如果不这样做,就是犯戒和过失,

可见,摄善法戒比律仪戒的要求要更高,不仅不做恶事、还必须要做善事才算不犯戒。

善法有六度万行,称为菩萨学处。

饶益有情戒,就是利益众生之心,

即发心行菩萨道、发利益一切众生之心、

以一切善法、资财、神通等来利益有情,

如果有了不想利益众生的心念,就是犯戒,应立即戒掉此恶心。

可见,饶益有情戒比摄善法戒的要求更高一些,不仅要不做恶事、但行好事,还要时时有利益众生的心。

菩萨最根本的戒就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

( 3 )忍辱。

忍辱即安忍、安于忍耐,

就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

"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 ,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

忍辱可以自利利人、自行化人、消除业障、培植福德、修清净心、有利于持戒、得定、

“ 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 ” ,

最终度到无烦恼的生死解脱的彼岸。

一般将忍辱分为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种。

生忍

( 耐怨害忍 ),

就是忍耐众生对自己的怨恨、辱骂、侮辱等等伤害。

法忍

( 安受苦忍 ),

就是在修道的过程中,应忍受饥、渴、寒、热、天灾人祸、疾病等世间的一切苦楚困境。

与生忍相比,法忍不只是对人,而要对生理、自然、人事等各种各样的苦难。

如果生忍和法忍能做到,并安然不动,就叫忍辱地。

无生法忍

( 谛察法忍 ),

就是彻底认识空相、实相的真理并能坚信、持守,

即对“ 一切法不生不灭 ”的道理能够确切地掌握、坚守,

“ 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 ,

“ 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

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 。

可见,无生法忍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之忍,是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对其坚信和忍耐。

( 4 )精进。

精进,就是为了自度度他、自觉觉他、断恶修善的事业而不懈的努力、上进,勤勤恳恳而不生懒惰、涣散、懈怠。

勤断一切恶叫断精进,勤修一切善叫修精进,努力上求佛国、下化众生叫求化精进。

一个人的生命、体力是有限的,但却能有无限的力量,这就是精进的缘故,

圣严法师说,有精进心的人,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体有病,还是法喜充满,

没有精进心的人,就算身体没病,心理却是有病的,因为他的烦恼一定很多。

“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 ,障碍修行的一切障缘都可以称为魔,而破除这些烦恼魔障,都需要精进。

《成唯识论》将精进分为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三种。

被甲精进就是说像被了宝甲一样,不畏惧种种艰难,披荆斩棘,难行能行,愿力无穷。

摄善精进是指勤修一切善法而永不疲倦,修持各种正道善法全力以赴,永不疲倦。

利乐精进就是利益和度化众生永不疲倦,无边众生誓愿度,为了普度众生,利乐世人,不辞千辛万苦。

三十七道品共有七类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精进的内容。

《大乘庄严论》归纳出六种精进,

一是增减精进,说明四正勤的精进;

二是增上精进,说明五根的精进;

三是舍障精进,说明五力的精进;

四是入真精进,说明七菩提分( 觉支 )的精进;

五是转依精进,说明八正道的精进;

六是大利精进,说明六度的精进。

精进也可表程度,是一种精神,所以说它通六度,

比如有的布施甚至连自己的生命、财物、妻子、子女等一切都布施,

这种彻底的布施就可叫布施精进,持戒也是,

一切微细地戒律都不犯的,就可叫做持戒精进。

当然,精进并不是用一种掉举冲动的心态,过分地勇猛前进,着相地努力,

就像琴弦绷得太紧容易断一样,只有在中道、不着相这两个前提下的断恶修善行为,才称得上精进。

( 5 )禅定。

禅定,梵语禅那,就是静虑、寂照的意思,

专注一境,内心平静,明心见性,不生昏沉、杂乱的烦恼。

把心专注在一种境界上就是止,止在一个境界上,久而久之,就会得定。

《坛经》说“ 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

外若离相,心即不乱。

-- 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禅定能度脱散乱的心,消除心性散乱、妄想纷飞、心猿意马、到处奔驰、刹那刹那、念念不停的涣散迷乱状态。

“ 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 ” ,

念是正念相续,因为有定力才能正念相续,

慧是智慧,有正定就能产生智慧,有智慧才能断除烦恼,生起轻安,

轻安是身心进入一种非常轻松、和谐、快乐的状态。

《大智度论》说,“ 菩萨因此发大慈悲心,欲以常乐涅槃利益众生。

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

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

譬如燃灯,灯虽能燃,在大风中不能为用。

会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

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

得禅定则实智慧生。

以是故,菩萨虽离众生,远在静处,求得禅定,以禅定清净故,智慧亦净。

譬如油炷净故,其明亦净。

以是故,欲得净智慧者,行此禅定。

复次,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

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

禅定名摄诸乱心。

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

不可制止,剧于猕猴;

暂现转灭,甚于掣电。

心相如是,不可禁止。

若欲制之,非禅不定。”

禅定是六度中的枢纽,连接前四度和第六度般若,静能生“ 定 ” ,虑能生“ 慧 ” ,

一切功德都是在定的基础上生起,要获得般若、证得菩提,必须通过禅定,这个环节把握不好,就无法获得般若

( 智慧 ),

最终无法解脱。

禅定和中国的禅宗不一样,

禅定是一种定学、从定入手,

禅宗则是一种慧学、直接从慧入手,

应该说禅宗是对禅定的一种违反。

定是佛法与外道所共有的,不是佛法特有的,

像古印度的外道,中国的道家,

还有现在社会上练气功的人,也都修禅定,也能进入禅定状态。

禅定可以引发神通,像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等等,

这也是佛法与外道所共有的,都能修得。

佛法所特有的是观、慧。

像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空观等等,这些修观的方法是佛法所特有的,

因此佛法所说的定,是止观双修,不可偏废,修止的同时,还要修观,修观之后,才能引发智慧。

如果光修禅定,而没有佛法的观,就无法获得智慧和认识,

虽然禅定功夫很深,但却没有用,不能解除烦恼。

只有这种修观得慧的禅定,才是佛教六度的禅定,才可以称为禅定波罗蜜,慧、解脱涅磐、度化众生是它的目的所在,

如果为了神通、特异功能等而修禅定,那都不是佛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可以说,张旭东老师的这幅《飞瀑图》以其独特的炭笔素描之法,展现了一种别样的山水风情,让人眼前一亮。她还是天台短视频界的一股清流,语言表达清晰内容新颖讲解独到,
  • 3歳牡馬戦線に強烈なインパクトを与え、管理する石橋守調教師(57)=栗東=とともに初タイトルをもぎ取った。【毎日杯】メイショウタバル 同レース史上最大の6馬身差
  • 这车猛地一看我心里一激灵……想起了一件陈年旧事[允悲]那年我还是个小伙子,发小结婚,车在楼下,人上楼闯关,好不容易把新娘搞定,背着下楼,到楼下一看,黑色大奔变黑
  • 最讨厌这种天气,要么它就好好的纯晴或者纯多云或者利索的哗哗的下,这点子雨,腻腻歪歪的不爽利。你那里接下来也都是雨天啊,暖和归暖和了,可也要添件薄外套啊。
  • 面对如此迷人的境界,不由萌生了创作盆景的欲望,于是,我对画中景物作出取舍,决定着重表现画中的精华部分——柳色清新的山村风光。和“四王”的“笔笔有来路”不同,没
  • 很多有伤口的人,只穿黑色的衣服,因为这样不容易让别人看到疼痛ʍօʀռɨռɢ~努力生活,一定会有收获不论在哪,都要全力以赴!不适合上坟的三种人第一种亲人刚刚离世,
  • 奖品快递顺丰到付,介意者请勿参加不符合条件者会重新抽取~会检查转发格式该抽奖最终解释权在我 @微博抽奖平台 就说清楚点吧,在我这里,20年跨年应援事件后,在我这
  • 哈迪:借着约什·格林受伤的东风继续得到机会,这场真是好好的把握了机会,手感不错而且传球这场基本算是全场在线,尤其和加福德的配合珠联璧合,哈迪不是不会传球,这场
  • 错过有错过的风景,所以不要害怕错过哦,嘻嘻......图十三:这条路让我感觉像韩国,上上下下,虽然我没有去过[允悲]......图十四、十五、十六:在说了N遍我
  • 真的很显高,整个人立起来了[good]梦回以前的感觉。并不是粉丝们pua,像luyu晓那样被全网要求改正走姿。以前我觉得各有各的特色。我也脖子前倾,还内八。前几
  • DKF复刻DK厂萧邦快乐钻彩虹T钻图片及详情介绍DKF复刻DK厂萧邦快乐钻彩虹T钻 图片 [图片中展示了DKF复刻DK厂萧邦快乐钻彩虹T钻腕表的正面和侧面视
  • (他一看是邱派的人过来,立马有活力,饼的良药只有邱,解铃还须系铃人)“邱庆之把人,都部署在哪儿了?(孙豹从上次冯简案中其实已经看出这两人关系匪浅,像邱这种朝中权
  • 甜度:0,推荐:★★★★ ⑤《罗勒奇亚籽盐可颂》 数据:95g,共223k 评价:罗勒香气和味道很明显,可颂组织很好,常温吃松软可口,是咸口的,越嚼越香,健康
  • #刘宇宁帝林# |#刘宇宁紫川# |#摩登兄弟[超话]# 予君欢喜城,暖色浮余生 再遇见你一百次,我也会沦陷一百次 @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燕子京[给
  • 舒适版热玛吉才是抗衰人的归宿!!之前一直没去冲这方面的项目抗衰基本靠护肤品支撑没少砸钱,但是效果真的很难看到!!后面还是没抵抗住闺蜜们的anli去打热玛吉✅主要
  • 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 白鹿在剧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她将漼时宜的勇敢、坚定、聪慧、温柔等特点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让人喜欢,总的来说,《周生如故》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古装电视剧。这种执着和坚定
  • 所以坚定且勇敢地走下去吧,一定会把之前吸引你所选择的人生过好,如果还没好就是故事剧情还没发展到那个阶段,一直走下去终会解锁专属自己的精彩。一定是足够的真诚和努力
  • Foxy和小q就是我们最大的缘分,而且现在Foxy能重新回到我们身边,不论背后原因如何,我都认为,好像他们俩天生就是我们的小狗,所以昨天我也和小宝说,我们就一直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