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坚持,是体验过对立面之后,更坚定最初的选择。
有一种自由,是我相信历尽千帆,归来之时你依旧是我的少年。

三年前,我说:去浪吧,浪够了,回我身边。你才知道我才是最适合你的,而我还在。

给彼此足够的空间,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
而占有欲和控制欲,要么是不自信的表现,要么是自以为是的自傲。结果都可能会是,物极必反。

若自由过了度,物极也反了。愚人却还在原地想着必“返”。这往往也是过度自信的某种表现。然而,物质世界是现实的。正如“天空未曾留下鸟的痕迹,鸟儿却已飞过。”当变成另一朵花的养分时,只祝我们都可以“生生不息”。

二、六字释

(一)
引文

从古到今,对“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解释,以善导大师的“六字释”最为经典: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把这六个字分为“南无”与“阿弥陀佛”两节解释,得出的结论是:“必得往生。”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结论就是“必得往生”。

(二)

破斥“别时意”

这段文的来历是这样的:在善导大师的时代,很多人对《观经》的下品下生有误解。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临终只是念了十句佛号,居然往生极乐世界去了!这样一种教理教义,一般人很难接受。他们站在自力修行的立场上认为要圆满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样才能了生死。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就能往生,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但又是佛讲的,于是,他们就站在通途法门的立场,给出自己的解释,叫作“别时意”:《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什么修行都没有,佛说他往生极乐世界,但这不是真的,是一种鼓励、安慰的话,其实他是不能往生的,只是种了一个善因,来生来生来生,哪一生修行到功德累积够了才能往生。

他们的理由是:下品下生的人“唯愿无行”,他被地狱之苦逼迫,愿生心是有的,但是他没有修行。他只不过用嘴巴念了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已,无论如何这个算不上修行。既然唯愿无行,就不能往生,因为任何修行都必须“愿行具足”,愿与行都要具备才能成就。比如想到北京,却不动步,那能不能到北京呢?不能,这叫“唯愿无行”。只有愿,没有行,就是空愿,不能往生。什么时候往生呢?等到未来某一世,修行功德累积得足够了,才能往生。好比拿一枚钱给一个人做本钱:你有这一枚钱,就可以发大财,可以赚一千枚钱;但不是现在就能得一千枚钱,是慢慢积累,最后赚一千枚。念阿弥陀佛名号也是如此,下品下生念这十句,现在不能往生,慢慢积累,等到行持圆满,才可以往生。这样的解释,当时对净土法门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很多人看见这种解释就不念佛了。

善导大师说,这种解释“自失误他,为害兹甚”!不但自己失去往生大利,还误导了众生,危害很大。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撰写《观经疏》就是要纠正错解、误解,所谓“楷定古今”,这就是善导大师楷定的内容之一。这段“六字释”,就是破斥“别时意”的,说明往生净土是“当生成就”;不仅是“当生成就”,而且是“当念成就”。

“别时意”的核心、要点是说:念佛的当下,愿行功德不具足,所以不能往生;必须累积到某种程度,愿行具足,那时才能往生。累积的时间有长有短,即使是下一念达成,因为当念没有达成,也判为“别时”,因为有了延搁,不在“即时”。所以,要究竟破除“别时意”,不仅要说明念佛今生能够往生,更要说明念佛当下具足往生功德。有些人虽然认为念佛今生能够往生,但不是当下具足往生功德,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很多遍数,最后才能具足,这也是一种“别时意”。

善导大师的解释正是让我们明了:我们念佛,念念之间具足愿行。声声念念,每一声名号的当下、本体,具足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

“六字释”之前还有几句话: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

《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十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像“别时意”所讲的,是只有空愿、没有行持的“唯愿无行”呢?不是!“即有十愿十行具足”,首先善导大师就把答案给出来:念十句佛号,就有“十愿十行”。当然,这并不是数量上的积累,好比说念八声只有八愿八行,念七声只有七愿七行,而是说每一声佛号都具足愿行,十声就有十愿十行,不会空掉一声。既不是最后命终的一声才具足愿行,也不是中间哪一声念得比较好、比较清净才具足愿行,而是声声不空,声声念念都是当下具足愿行。每一日念三万声佛号,念一辈子,也都这样,声声念念都具足愿行,不是说唯有临终那一念才具足愿行。

云何具足?

为什么说称名具足愿行呢?善导大师的回答直彻根源。他不是站在能够称名的众生这一边来说明,而是就“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众生所称念的这句名号本身来说明:六字名号当中具足了愿和行。
 
(三)
释义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善导大师就把六字名号分成“南无”和“阿弥陀佛”两部分来解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南无”两个字,当体的含义是“归命”。归命阿弥陀佛的目的,是为了愿生极乐世界。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所以“南无”这两个字包含了信和愿。

善导大师在这里不是说这个临终的人因为地狱相现前了,所以他有愿生心。而是说“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有愿生心,称念的人随顺这句名号,没有愿生心也会有愿生心。这个愿生心就深了,根长在南无阿弥陀佛那里,坚固不移,金刚不坏。如果仅仅是从众生这边说的,那就有问题了。比如没有到临终,没有那么逼迫的感受,只是一般的念佛愿生,是不是愿生心就没有,或不够?还有智障的人,只知道随口称念,甚至八哥、鹦鹉念佛,如何具足愿生心?如果从名号本身来说明,这一切都不成为问题。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个“其”就是指前面那个“南无”——归命的人。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成为归命众生的行。这个行,不是凡夫之行,也不是阿罗汉之行,也不是菩萨之行,乃是佛之行,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比如说,我们乘船过海,船的行就是我们的行。

生死苦海,业风一吹,烦恼浪起,我们在里面头出头没。这个时候,阿弥陀佛驾着六字名号的大愿船来救我们,我们以至诚心归投过去——“南无”,就是乘上弥陀愿船,这样,六字名号本身所具足的万德万行,就成为我们的行。所谓“不修行而有大修行”的法门,就是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没有任何次第和阶位,是法藏比丘成佛之后圆满的果地功德,被我们这些念佛众生所拥有。应知:当我归命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称念弥陀名号的时候,阿弥陀佛的修行满载我身,成为我的。

蕅益大师也说,阿弥陀佛因地发愿:

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
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因地愿行具足所成就的,五劫思维的誓愿,兆载永劫的修行,愿行圆满了,成就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而把全部的功德完全惠施给我们。只要我们信顺、归命,当下功德就为我们所拥有。就像父母为了让子女过好日子,就发愿要挣一笔钱。发了愿之后,还要去劳作、流汗、出苦力,到处去辛苦工作,最后,愿望实现了,终于攒了一笔钱,把它存到一张支票里,交给儿女:我的儿啊,这个给你。儿女一接受,当下富有。

阿弥陀佛亦复如是,怜悯我们只会造罪造业,不能修功立德,所以五劫思维发愿,兆载永劫修行,万德万行圆满具足,浓缩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给你!十方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来生我的净土!我们接受了,信知这句名号就是救度我们的一切功德,称名的当下就获得阿弥陀佛所赐的功德,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菩萨能够六度万行,广度众生,我们凡夫做不到;虽然做不到,可是我们念佛的当下就拥有了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一切功德,这样毫无遗憾,不会说:如果没修这个法门、没修那个法门,我就感到遗憾;也不会觉得不满足: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能不够,再加上经咒吧。“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了,还会不够吗?圆满了!没有不满足的。

善导大师从名号本身来说明称名的人拥有佛的大行。从众生这边来说,只是动动嘴,念十声佛号,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什么修行——“别时意”就是这样来的。

唯有善导大师看得深,看得远,直达本质,大畅佛怀。本来救度的法门就是这样的,众生是被救的,本来就没有力量,没有修行,没有功德,只有罪过;但是能救的佛有大愿、大行、大力、大德,这样十方众生才能往生。执“别时意”的人,按照自力修行法门的道理解释佛力救度的事实,当然是错误的。

下面就得出结论: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因为六字名号有这样的含义,具足这样的功能,所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定往生。

总之,善导大师把六字名号解释为信愿行圆满具足。“南无”两个字,是“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信愿行。这个信愿行,不是我们凡夫修持功夫的信愿行,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所具足的圆满的信愿行,成为我们的信愿行。所以,一切功德已经圆满。所谓“信愿行三资粮”,在哪里呢?就其根本来讲,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因为这六个字本身就是信愿行。

这样的解释,首先,不落在众生这边,而是向着佛那边。因为我们所念的这句名号的法体本身具足这样的功能,才使得我们念佛必然往生。这就让我们在佛那边考虑必生的道理,而不在众生这边。同时,佛的信愿行来到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信愿行。

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我们信顺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是我们的信。阿弥陀佛愿意让我们去往生,我们愿意被阿弥陀佛救去往生,这是我们的愿。阿弥陀佛将六字名号的万德万行、圆满功德布施给我们,我们接受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念佛往生,佛的行就成为我们的行。

所以,“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四)

传承的重要

一般人念佛,都不敢肯定“必得往生”,觉得这句名号空荡荡的,虽然念了,还是觉得没有一点修行功德。听到别人说“我念佛一定往生”,心中会认为他自夸、妄语。

如果没有善导大师来为我们楷定,宣扬“别时意”的人一解释,我们会说:“你解释的跟我想的一样,你解释得好!”我们心中本来就认为“念佛哪能算得上什么修行呢?我又不会念经诵咒,又不能打坐入定,又不能开发智慧……”别人一说“你单念佛,虽然有愿,但是行不够”,我们的心就会动摇。

同样一部经,同样一段经文,站在不同宗派的立场上,就能给出不同的解释。我们了解这一点,就更加知道:学法要有传承,学法要依据我们本门、本宗的祖师所讲的来修学。

同样一部《观经》,历史上解释的很多,我们以善导大师的解释为标准,不是所有的解释都可以依准。

依善导大师,往生一定;不依善导大师,往生不定。

净宗法师

敬请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二、六字释

(一)
引文

从古到今,对“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解释,以善导大师的“六字释”最为经典: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把这六个字分为“南无”与“阿弥陀佛”两节解释,得出的结论是:“必得往生。”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结论就是“必得往生”。

(二)

破斥“别时意”

这段文的来历是这样的:在善导大师的时代,很多人对《观经》的下品下生有误解。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临终只是念了十句佛号,居然往生极乐世界去了!这样一种教理教义,一般人很难接受。他们站在自力修行的立场上认为要圆满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样才能了生死。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就能往生,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但又是佛讲的,于是,他们就站在通途法门的立场,给出自己的解释,叫作“别时意”:《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什么修行都没有,佛说他往生极乐世界,但这不是真的,是一种鼓励、安慰的话,其实他是不能往生的,只是种了一个善因,来生来生来生,哪一生修行到功德累积够了才能往生。

他们的理由是:下品下生的人“唯愿无行”,他被地狱之苦逼迫,愿生心是有的,但是他没有修行。他只不过用嘴巴念了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已,无论如何这个算不上修行。既然唯愿无行,就不能往生,因为任何修行都必须“愿行具足”,愿与行都要具备才能成就。比如想到北京,却不动步,那能不能到北京呢?不能,这叫“唯愿无行”。只有愿,没有行,就是空愿,不能往生。什么时候往生呢?等到未来某一世,修行功德累积得足够了,才能往生。好比拿一枚钱给一个人做本钱:你有这一枚钱,就可以发大财,可以赚一千枚钱;但不是现在就能得一千枚钱,是慢慢积累,最后赚一千枚。念阿弥陀佛名号也是如此,下品下生念这十句,现在不能往生,慢慢积累,等到行持圆满,才可以往生。这样的解释,当时对净土法门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很多人看见这种解释就不念佛了。

善导大师说,这种解释“自失误他,为害兹甚”!不但自己失去往生大利,还误导了众生,危害很大。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撰写《观经疏》就是要纠正错解、误解,所谓“楷定古今”,这就是善导大师楷定的内容之一。这段“六字释”,就是破斥“别时意”的,说明往生净土是“当生成就”;不仅是“当生成就”,而且是“当念成就”。

“别时意”的核心、要点是说:念佛的当下,愿行功德不具足,所以不能往生;必须累积到某种程度,愿行具足,那时才能往生。累积的时间有长有短,即使是下一念达成,因为当念没有达成,也判为“别时”,因为有了延搁,不在“即时”。所以,要究竟破除“别时意”,不仅要说明念佛今生能够往生,更要说明念佛当下具足往生功德。有些人虽然认为念佛今生能够往生,但不是当下具足往生功德,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很多遍数,最后才能具足,这也是一种“别时意”。

善导大师的解释正是让我们明了:我们念佛,念念之间具足愿行。声声念念,每一声名号的当下、本体,具足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

“六字释”之前还有几句话: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

《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十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像“别时意”所讲的,是只有空愿、没有行持的“唯愿无行”呢?不是!“即有十愿十行具足”,首先善导大师就把答案给出来:念十句佛号,就有“十愿十行”。当然,这并不是数量上的积累,好比说念八声只有八愿八行,念七声只有七愿七行,而是说每一声佛号都具足愿行,十声就有十愿十行,不会空掉一声。既不是最后命终的一声才具足愿行,也不是中间哪一声念得比较好、比较清净才具足愿行,而是声声不空,声声念念都是当下具足愿行。每一日念三万声佛号,念一辈子,也都这样,声声念念都具足愿行,不是说唯有临终那一念才具足愿行。

云何具足?

为什么说称名具足愿行呢?善导大师的回答直彻根源。他不是站在能够称名的众生这一边来说明,而是就“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众生所称念的这句名号本身来说明:六字名号当中具足了愿和行。
 
(三)
释义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善导大师就把六字名号分成“南无”和“阿弥陀佛”两部分来解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南无”两个字,当体的含义是“归命”。归命阿弥陀佛的目的,是为了愿生极乐世界。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所以“南无”这两个字包含了信和愿。

善导大师在这里不是说这个临终的人因为地狱相现前了,所以他有愿生心。而是说“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有愿生心,称念的人随顺这句名号,没有愿生心也会有愿生心。这个愿生心就深了,根长在南无阿弥陀佛那里,坚固不移,金刚不坏。如果仅仅是从众生这边说的,那就有问题了。比如没有到临终,没有那么逼迫的感受,只是一般的念佛愿生,是不是愿生心就没有,或不够?还有智障的人,只知道随口称念,甚至八哥、鹦鹉念佛,如何具足愿生心?如果从名号本身来说明,这一切都不成为问题。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个“其”就是指前面那个“南无”——归命的人。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成为归命众生的行。这个行,不是凡夫之行,也不是阿罗汉之行,也不是菩萨之行,乃是佛之行,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比如说,我们乘船过海,船的行就是我们的行。

生死苦海,业风一吹,烦恼浪起,我们在里面头出头没。这个时候,阿弥陀佛驾着六字名号的大愿船来救我们,我们以至诚心归投过去——“南无”,就是乘上弥陀愿船,这样,六字名号本身所具足的万德万行,就成为我们的行。所谓“不修行而有大修行”的法门,就是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没有任何次第和阶位,是法藏比丘成佛之后圆满的果地功德,被我们这些念佛众生所拥有。应知:当我归命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称念弥陀名号的时候,阿弥陀佛的修行满载我身,成为我的。

蕅益大师也说,阿弥陀佛因地发愿:

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
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因地愿行具足所成就的,五劫思维的誓愿,兆载永劫的修行,愿行圆满了,成就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而把全部的功德完全惠施给我们。只要我们信顺、归命,当下功德就为我们所拥有。就像父母为了让子女过好日子,就发愿要挣一笔钱。发了愿之后,还要去劳作、流汗、出苦力,到处去辛苦工作,最后,愿望实现了,终于攒了一笔钱,把它存到一张支票里,交给儿女:我的儿啊,这个给你。儿女一接受,当下富有。

阿弥陀佛亦复如是,怜悯我们只会造罪造业,不能修功立德,所以五劫思维发愿,兆载永劫修行,万德万行圆满具足,浓缩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给你!十方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来生我的净土!我们接受了,信知这句名号就是救度我们的一切功德,称名的当下就获得阿弥陀佛所赐的功德,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菩萨能够六度万行,广度众生,我们凡夫做不到;虽然做不到,可是我们念佛的当下就拥有了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一切功德,这样毫无遗憾,不会说:如果没修这个法门、没修那个法门,我就感到遗憾;也不会觉得不满足: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能不够,再加上经咒吧。“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了,还会不够吗?圆满了!没有不满足的。

善导大师从名号本身来说明称名的人拥有佛的大行。从众生这边来说,只是动动嘴,念十声佛号,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什么修行——“别时意”就是这样来的。

唯有善导大师看得深,看得远,直达本质,大畅佛怀。本来救度的法门就是这样的,众生是被救的,本来就没有力量,没有修行,没有功德,只有罪过;但是能救的佛有大愿、大行、大力、大德,这样十方众生才能往生。执“别时意”的人,按照自力修行法门的道理解释佛力救度的事实,当然是错误的。

下面就得出结论: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因为六字名号有这样的含义,具足这样的功能,所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定往生。

总之,善导大师把六字名号解释为信愿行圆满具足。“南无”两个字,是“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信愿行。这个信愿行,不是我们凡夫修持功夫的信愿行,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所具足的圆满的信愿行,成为我们的信愿行。所以,一切功德已经圆满。所谓“信愿行三资粮”,在哪里呢?就其根本来讲,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因为这六个字本身就是信愿行。

这样的解释,首先,不落在众生这边,而是向着佛那边。因为我们所念的这句名号的法体本身具足这样的功能,才使得我们念佛必然往生。这就让我们在佛那边考虑必生的道理,而不在众生这边。同时,佛的信愿行来到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信愿行。

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我们信顺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是我们的信。阿弥陀佛愿意让我们去往生,我们愿意被阿弥陀佛救去往生,这是我们的愿。阿弥陀佛将六字名号的万德万行、圆满功德布施给我们,我们接受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念佛往生,佛的行就成为我们的行。

所以,“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四)

传承的重要

一般人念佛,都不敢肯定“必得往生”,觉得这句名号空荡荡的,虽然念了,还是觉得没有一点修行功德。听到别人说“我念佛一定往生”,心中会认为他自夸、妄语。

如果没有善导大师来为我们楷定,宣扬“别时意”的人一解释,我们会说:“你解释的跟我想的一样,你解释得好!”我们心中本来就认为“念佛哪能算得上什么修行呢?我又不会念经诵咒,又不能打坐入定,又不能开发智慧……”别人一说“你单念佛,虽然有愿,但是行不够”,我们的心就会动摇。

同样一部经,同样一段经文,站在不同宗派的立场上,就能给出不同的解释。我们了解这一点,就更加知道:学法要有传承,学法要依据我们本门、本宗的祖师所讲的来修学。

同样一部《观经》,历史上解释的很多,我们以善导大师的解释为标准,不是所有的解释都可以依准。

依善导大师,往生一定;不依善导大师,往生不定。

净宗法师

敬请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改了十几遍的数据,尼玛 俺真的很烦还要分析举例,真的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做[泪]等后面写致谢的时候我最应该感谢我自己,在这一个月不知道这个标题是属于哪个辞格的日子里
  • 1949年后的北京,有些破败,旧社会沿袭下来的走街吆喝声,穿插于胡同和街道,“哎——萝卜,赛梨来——辣来换……”声音高亮打远,推着自行车驻足街上的汪曾祺,盯着小
  • 颠覆!上汽大众被“超车”,行业格局剧变!还有更多最新公告在此速递,信息量很大!
  • #甜甜的树洞[超话]# 人这一生好像总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明天和意外总是难以预料下午章章送我去上班忽然接到意外的消息在目睹了他请假的过程后我好像明白了他有时说“
  • 它有古城,平遥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5A景区,祁县正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它有大院,乔家、王家、渠家等,座座豪宅,尽显明清晋商繁华;它有名山,介休绵山,寒食
  • 得到平静自然自在,保持如意殊胜的感觉,(不可思不可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然也好,自在也罢,如意百秋干年无始至极)。5日惊蛰节气后,有伴侣者勿要冲动,有些话说
  • 三周努力测了一下,还是要来大姨妈前浮肿的时段,掉了2%的体脂率,我是真的太会刷脂了[允悲]可不擅长增肌。#棉花美娃娃[超话]# 求求了好想要陆饺饺 或者h出也
  • 8、出现在别人的生活里要像一份礼物。13、你要和夏天一起来,请你听我耳机里的日推,一起去海边吃烤串喝啤酒,再贪心一点,明年夏天也可以陪我。
  • 也是19.6%( 处女座的谨慎[哈哈])开心到原地起飞七天降5.7%打破之前的所有记录事实证明每天在健身房呆四小时以上➕健康饮食是真的有效果的!12星座转赞:好
  • 除了用它来即时亮白肤色,它还含有水解珍珠以及熊果苷等美白成分,长期用也是有提亮效果的~就是用着有点子上头,平时素颜完全离不开了,用得好快哈哈哈~不过也要和姐妹们
  • 在贵人的常识与加持之下,单身的处处们将在生活当中将遇到可以携手相伴的对象,你们的灵魂高度契合,一见如故,仿佛对方就是自己花了很多年要等的人。决定买它的时候,只因
  • 持卡人有自有住房后,住房保障功能会失效问:为什么要向新市民发放泉城安居卡?“泉城安居卡”的诞生,是新市民在济南取得住房保障的一个资格认证,是我市住房保障政策的一
  • 致力于均衡营养,钙,铁,锌等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同时满足胎儿和母亲对营养素的需求。致力于均衡营养,钙,铁,锌等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同时满足胎儿和母亲对营
  • 《美术教育研究》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出版周期:半月ISSN:1674-9286CN:34-1313/J一本集美术、教育、研究
  • 如今,人空瘦,海棠落琼眸❸❹原文:我想你古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❸❺原文:我超级想你古风文:山河远阔,人间星河,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❸❻原文:我非常爱你古风文:
  • 秉持科学性、先进性、真实性、想象力等考核要素,通过组织全区专家进行评审,本次大赛共评出优秀科技创新项目72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32项;优秀少儿科幻画110幅;并
  • 29.爱情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打工才是。22.我太脆弱了,我就是一片海苔。
  • 买自煮火锅呀不用火、不用电,倒点冷水就能自己煮,锅碗瓢盆都省了,吃完丢了就好,是不是超方便[奸笑]小锅手工炒的底料,没有任何防腐剂。买自煮火锅呀不用火、不用电,
  • #圆脸为了显瘦有多拼#作为一名95年的人气网红,Kimehwa是典型的韩系女孩长相,有着超高辨识度:满脸胶原蛋白的圆脸、单眼皮、笑起来的眯眯眼,都让她有种毫无侵
  • 明天会不会好我不知道,但蕞近真的苦,苦的我都麻木了,生活一团糟,无法左右的事太多,无 能为力的时候也太多 我累了总有一场遇见,会成为一生的眷恋,哪怕曾经相遇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