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典音乐之路,兼入门建议】

董董Mercurio | Mercurio Dong

我记得在社群里曾有个朋友问了我“如何入门古典音乐”的问题。那个问题现在后台找不到了。我干脆在微博写写。

我推荐的最好方法:看纪录片。

看纪录片比看书更容易入门。看书更容易得到体系化知识,但是会枯燥。不推荐买课,买课对于“学音乐知识本身”最没效率——除非想听别的,比如历史文化或淘碟之类。

纪录片我以前推荐过“BBC音乐的故事”。某站看到“交响乐的故事”,也很适合入门,但这个下架了。(素材放评论)

最好的方法,在我看来是:随便听——找到所爱的曲目——查这个曲目的结构、历史背景、作曲家知识,一步步积累。我身边这样入门的人最多。

是的,打开app,直接听。可以在我微博搜“黑胶唱片”或“(作曲家姓名)”,我写的非常多。如果对一个作曲家不感冒,就换另一个。我周围的爱好者都是这么入门的。千万不要为了“学”强迫自己听,尤其是按照年代顺着听最不可取,(意思是增加入门难度),早期的音乐非常单调的,我周围都没有几个乐友喜欢早期的格里高利圣咏。

一般来说,大家是先“爱上”一个作曲家,慢慢走近一点古典音乐的世界。然后查阅作曲家生平,在网上查阅曲子的知识,包括结构和解读,一点点积累来的。

例如我的入门曲目,是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后来又买了贝六、贝五,觉得这么好听。贝三真的很棒,浪漫主义开创之作,听起来想到火热的欧洲revolution年代和拿破仑横扫千军。

后来有了CD机,加上喜欢俄罗斯文学,柴可夫斯基是我真正的古典音乐入门“引路人”。他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是我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听懂”的作品,那样绝望,感人至深。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特别美。

适合入门的曲目很多,最开始旋律优美的容易打动人。到最后,会慢慢懂得欣赏和声,理解曲目结构。

爱上古典音乐后,我基本上不再听其它任何种类音乐,包括纯音乐,包括后摇之类。虽然它们很美,但我觉得缺乏结构,或者说有点情绪的“空”,少了某些坚实支撑的东西,更像情绪在空中放飞而非一种结构化表达。当然这是我个人主观感受,不表示对他人爱好进行评判。

即使听了十五年音乐,见过无数乐友,其中有些圈内人,有些有名,有些出书不少,自己也交流和写作,但是依然感叹,古典音乐是个无比博大、无比精深的领域。我以为自己知道的很多,但越往后,越觉得知道的何其沧海一栗,年少时知识和心境都不到位,很多音乐真的是年龄渐长才懂。

比如以前乐友跟当年二十岁的我说:“三十多岁前是不会喜欢莫扎特和海顿的。”我直到前年才真的“喜欢”莫扎特并痴迷海顿,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

每次“走近”一个音乐家的世界,就像走进一个人,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我应该是听音乐前三年“走进”柴可夫斯基、贝多芬、亨德尔、巴赫、民族乐派许多人,到了七八年,才开始“走近”马勒、肖斯塔科维奇,到了十几年,才真的喜欢上舒伯特、海顿、勃拉姆斯,对巴赫又有新的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乐友会去音乐会,听他们听了无数次的曲目。古典音乐虽然叫“古典”,但它总是“新”的,演绎是新的,随着个人阅历积累,重新理解甚至也是新的。古典音乐更像生长的大树。

每往前走一步,都是人生阅历和心境的拓展。不是知识的单纯累加,而是心境也许是更幽深了。

更幽深后,再回头看,才懂得更多东西。年少只觉得舒伯特好听,年长才知那才华空落的怅然,“岁月忽已晚”的无奈;年少觉得勃拉姆斯沉郁压抑的爱情催生那般音乐,年长再听他的室内乐,是另一种无比热情、真挚、澄澈的感情。

古典音乐的神秘在于,它说的是情绪,它起于情绪,但远远不止于此。古人把缪斯看成艺术门类里最高的神,因为它无需经过人间的工具——语言、画笔“转译”——它直接诉诸于感官,它以最直接的方式通往神的境界。

所以音乐家,大抵是通神的人。

世间有无数美好的艺术与爱好,这个艺术门类我独爱最多。

它改变了我。让我看到汲汲营营之外和之上,另一种精神世界的组成和运作方式。说实话我不大喜欢看那种“娱乐”类的古典音乐大v或节目。它在我心目中严肃崇高。它不是令人欣赏的巴洛克花边,它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平行世界,深邃、美丽、浩大,时间是无限的,空间是无限的,连想象也无需依附于实体,它无边又真实如宇宙,又坚实有序如永恒的时间。

(附图:我心目中“适合入门”的九张唱片,来自我的黑胶唱片收藏。可以在我微博搜“黑胶唱片”或“作曲家姓名”,这些年我写了非常多古典音乐感想。)

我心目中九张适合入门的唱片:
1,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2,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3,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4,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5,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6,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7,帕赫贝尔的卡农,阿尔比诺尼的慢板
8,维瓦尔弟的四季
9,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三重奏

#Mercurio的黑胶书房#

等了小一个月 托我妹寄来的EMS终于收到了[允悲]年初蹲家里重看《霸王别姬》看完想看剧本 发现网上能看到的《霸王别姬》的剧本都不对 大多是些学生和电影爱好者重写的 查了一下 据说只有这套选集里收录了芦苇写的原版剧本 芦苇的访谈里说他写了一百场 陈凯歌拿掉一场拍了九十九场 看了一下果然对得上 应该是原版无疑了
至于原版小说 现在市面上在售的都是李碧华根据电影又重写的一版《霸王别姬》(骚操作啊)
还有人拿着那一版的内容去批评电影的改编 简直更骚 最初版的小说是芦苇和陈凯歌都不怎么看得上眼的言情小说 91年之前出版的 费了番功夫这俩都收到了
然而等了小一个月 兴头已然过去 并不想看了[二哈]

在霁雪颐和园的 美景中说古谈今
文·图◎ 金鉴

颐和园(清漪园)是清代盛时著名的 皇家御园,是乾隆为其母亲六十大寿而建, 依福海寿山的设计而建,山叫万寿山,虽 不高却是西山延续到金山口的余脉,当然 也有扩大原翁山泊的泥土叠加到山下以增 其硕之意 ;海是万福之海之意。

借今年雪霁时的颐和园景致,让我来 带朋友们逛一逛这皇家园林,体会其建筑 艺术的美妙之处,说一说那些颐和园鲜为 人知的故事。

仁寿殿前龙爪槐雪色:

进了东宫门,迎面是九间气魄宏伟的仁寿大殿,殿前有数株龙爪槐。奇特的枝杈配以晶莹剔透之雪,衬以仁寿殿金碧辉煌的建筑,彰显了皇家龙腾般的气魄。

雪色掩映下的养云轩前池塘:

邀月门北面是一座漂亮的西洋式门楼,一座中国式古桥正对着这座古典园林——养云轩。据说解放前我国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曾在此处居住过。养云轩前面的池塘在清末时曾养过一种慈禧太后喜欢的名叫“火连片”的鱼。这种鱼非常漂亮,是由南方引入颐和园的。

冰清玉洁的知春亭:

绕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边,知春亭是昆明湖的精华所在,亭旁的柳枝随性而自然,正是中国建筑学中“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体现。

掩盖在“最美之树”背后的故事:

邀月门是长廊的起点,700多间的长廊像彩带一样围在万寿山的前面。邀月门内的这棵玉兰树曾被评为海淀区最美的树。这棵玉兰树自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以后,仅剩地面上高不到1米的树桩,树桩的中心还有炭。1950年代,当时颐和园园林部主任马德才先生带着园林工人,将树桩里的炭掏出来,用水泥将树洞填满。经过园林工人细心地呵护,这棵数百年前的古玉兰树四周滋生了4个枝芽,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得很是粗壮,形成现在美丽的景致。如今树桩的中心部分已经愈合了,再也看不到原来水泥密封的痕迹,但在2005年8月,马老带我看这棵古树时,依然可以看到树桩的中心部位水泥封堵的痕迹。这棵数百年的玉兰树,在精心呵护下,以顽强的生命力将焚毁它的残迹掩盖,而我们却应该永不忘记这屈辱的过去,以此,激励我们不断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

雪映云松巢院门:

这个小园我从来没进去过,其山门阶梯的中国园林式装饰却令人喜爱。主体山门、阶梯以及两边参差不齐的奇石,在大雪的掩盖下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处山门设计得充满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按说我对颐和园了若指掌,可竟然不知这处名胜的名字,令我羞愧,最后我还是请颐和园现任园林部孙主任帮我查到了这处建筑的名字,它叫云松巢。

含苞待放的雪中腊梅:

从慈禧太后题写的乐农轩的匾额上看,她似乎比较重视农业。从乐农轩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出,这里尊重自然的本色设计,建筑采取不施彩绘的原则,处处透露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乐农轩前面有几株腊梅,树枝上压着晶莹剔透的白雪,这在北方难得看到的景致,可能和今年北京冬天的温度偏高有关。

银色世界中的藏式金塔:

在一片晶莹的雪的世界中,我看到一座藏式金塔矗立其中,我们仅仅能透过雪色看到藏式佛塔的十三相轮(也叫“十三天”),及塔尖的太阳、月亮部分。塔身的藏红色以及附近藏式寺庙的藏红色院墙,在冰清玉洁的玉树琼瑶中是那样吸引人的目光。

大雪覆盖下的“扬仁风”:

同在邀月门的小院内,正北有个小院叫扬仁风,也叫扇面殿。据我所知,这个扇面殿未曾开放过。我原想借着门缝看看扇面殿内的雪景,不承想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位工作人员。经过他允许,我赶忙拍摄了这精致小园的雪景。大雪掩映下的扇面殿实在是太美了,门内是一方开阔的有栏杆的水池,随着万寿山的山势起伏而逐渐升高,扇面殿就坐落在逐渐升起的丘陵地带。扇面殿这种结构的建筑目前在京城我还没有见到第二座。

佛香阁雪霁:

颐和园主体建筑佛香阁笼罩在雪色之中。到排云殿要攀上114级台阶,虽然工作人员扫除了台阶靠近扶手的一条路,整个台阶却依然覆盖在白雪之下。从佛香阁俯瞰,整个昆明湖及佛香阁中轴线的古建筑覆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一派银色的世界,如童话般令人遐想。佛香阁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现在的这座千手观音佛像是京城鼓楼西边一座庙里的佛像挪过来的。“无论从体量上还是规格都与历史上佛香阁里那尊千手观音佛像非常相似,最后是动用了直升飞机才把这尊万斤重的佛像运到颐和园。遗憾的是,当时这尊千手观音佛像并不完整,脑袋上缺少一个化佛(佛像双手高举,捧在头顶的小佛像)。正当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却传来一个好消息,颐和园仓库中有一个铜质佛头,据说这个佛头是一个游泳爱好者在颐和园昆明湖游泳时无意发现的,当时经文物专家鉴定并不是颐和园里的物品,就存放在颐和园的仓库里了。于是大家把佛头运到佛香阁,这一试把在场的人都吓一跳,佛头不大不小与身体严丝合缝。”⑴佛像是从鼓楼附近的庙里找来的,佛头是从昆明湖中捞出来的,这难道真是天意?从这其中推论,应该是原佛香阁内千手观音佛像并没被烧毁,1860年后流落到城内鼓楼附近的庙宇内。而佛头却留在颐和园昆明湖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今颐和园佛香阁的千手观音佛像应该是乾隆年间建造清漪园时原铸佛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要因为自己的出身高贵就以自我为中心,因为宇宙离开了谁都可以继续运转;也不能因为自己出身平凡就自暴自弃,因为天生我才比有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生而为人,我
  • 有一种牵挂叫出门在外,请照顾好自己;有一种期盼是愿你平安归来,一路顺风;有一种欣喜是愿你,天天快乐,岁岁吉祥;而我有一种幸福,是祝大家永远健康平安!祝可爱的(&
  • #期货##期货交易##期货[超话]##自然界中哪种动物活得最惬意#说到惬意,我们不妨来看看那些“饭来张口”的动物动物界有三四十个门,但是在相似的进化压力下,迥异
  • 人生路上,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他人的难处,日子就会轻松很多。人生路上,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他人的难处,日子就会轻松很多。
  • 贝壳r一张天下最美的脸 没有人不留恋你的容颜张艺兴我只喜欢你 你是我唯一的偏爱 张艺兴 zyx lay LAY zix【原创音乐制作人张艺兴】【中国街舞大使张
  • 看了黄子韬的评论区,代入粉丝角度都要心梗了[允悲][允悲]在他这个年纪,比起恋爱塌房,更伤粉丝的可能是明星本人去怼粉。在任何时候,我都不建议明星怼粉,除非这些明
  • (刘晓猫)4.婚姻的本质是实现自我成长,互相照顾互相取悦很有必要,和你是男是女没关系,归根到底你得先是个人,是人就要合乎人性。有哪些30岁才明白的人生真相——社
  • To my Dear X.Z forever,You a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 You make me happy
  • 愛的秘密 當你愛上生命時,每一種限制都會消失,你破除了金錢、健康、快樂,以及你在人際關係中體會到的喜悅的限制; 當你愛上生命時,就不會有任何阻力,而且無論你喜
  • 暗示想念一个人的温柔爱情文案1.有人问我思念到极致是什么样的感觉 我说每次手机一响 我都希望是他 每一次2.我频繁的发着朋友圈 你说我为了点什么3.偷偷许愿,我
  • #了不起的舞社[超话]# #李永钦了不起的舞社# 既然你看见啦那我就要开始狠狠晒猫咯 李永钦一只来自泰兰德但是却很喜欢喝豆浆的小猪咪虽然是个赖床鬼但却是舞台上耀
  • 1985年,年仅14岁参加无线TVB节目欢乐今宵举办的“叶倩文歌唱大赛”以粤语经典《零时十分》获冠军并与娱乐唱片公司签约成为旗下兼职歌手。2006年陈松伶与内地
  • 【병사들을 위해 바치는 지성】 대동강구역식료품종합상점의 종업원들이 초소의 병사들을 위한 원군길에 올랐다. 그들의 모습을 더듬어볼수록 이런 목소리
  • 在梦里,我也清楚的知道你是离开了!大概我是真的开始忘记了!——2021.5.18夜,时隔2年多,清理手机时发现这段话,重新读起,那是的心境和情绪突然涌上心头,不
  • 减肥打卡第1天 身高:170 初始体重:147.6 今日体重:147.6 已瘦体重:0 今日运动:无 早餐:起晚了 没来得及吃 午餐:面条+大白菜+一点鸡蛋榨
  • 莫吉托的灵魂是清甜的白朗姆酒和捣碎的薄荷叶,薄荷叶也不是真的给人吃的,而更多提供一种药草的青意。摩登巴赫大概是立志要让沐浴成为一件有趣的事,出了各种新奇好玩的味
  • ✨吃和不‮还吃‬是有‮别区‬的,我一般喝酒尤其是喝‮之多‬后第二天容‮酒易‬后头痛,但是每次喝‮前酒‬吃这个解酒糖‮当,‬晚和第二‮都天‬会轻‮一松‬些,‮一囤
  • 除了通過網站與消費者簽約外,Covered California還與獲得認證和許可的註冊者合作,這些註冊者在全州範圍內提供免費和保密的幫助。Covered Ca
  •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又是一年新春到来时,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和喜乐……都好好的[虎爪比心][2022][许愿虎]可放心食用的保胎食物1、玉米:
  • #巴斯夫和贺利氏将成立合资公司,回收铂族贵金属#2022年2月11日,汽车商业评论获悉,巴斯夫和贺利氏已同意成立一家双方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将对中国高科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