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撼地上锣鼓】 史耀增/文 史沛鸿/图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合阳县境41.2公里。黄河西塬畔从北往南分布着大小不同的村庄,在徐水汇入黄河之处的南塬上有个东雷村,村里有一样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正月十五上锣鼓。这种民俗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一直传承至今。这种民俗无论是活动的组织和表演形式,还是所使用的鼓铙,以及鼓手、锣手们奇特的装扮,都与众不同,饱含浓郁的祭祀色彩。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专家们对命名合阳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进行评审,当看完上锣鼓的表演后,由衷赞叹道:“你们合阳人了不起,把中华民族六七千年前的部落文化传承下来了!”
  橘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却为枳,是因为“水土异也”。为什么上锣鼓单单在东雷村里才有?据村中老人和热好家们(当地方言,指热爱、喜欢此类活动的人)讲述,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东雷村村南有一块半岛状的塬伸向黄河中央,站在这里往北望可见到禹门,朝南看隐约可见扼陕、豫、晋三省咽喉的金陡潼关,可谓“挥手堪指雷首月,举目能识禹门船”,当地人称“看船嘴”。黄河出了禹门,河床开阔平坦,流速减慢,分成许多支流。到了和东雷村隔河相望的山西省临猗县赵村村北,受冲积台地的阻隔,又汇成一股,流向西南,斜着向“看船嘴”奔来。所以这里不管是枯水期还是涨水期,也不论上游的主流靠哪边,常年四季可以行船,当地人称“铁码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打船的、当水手的也就多。除了方便过往客商外还把山西的优质煤炭(俗称东炭)、运城的潞盐和铁器等运到合阳,这对当时没一家煤矿,燃料十分困难的合阳县来说,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船主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生意兴隆”“四季平安”,每年新春伊始,都要为供在村东“三官庙”(内有“水官”)里的神唱戏,闹社火,上锣鼓,以图消灾免祸。后来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铁码头”虽然冷落了,三官庙也在抗日战争中修河防工事时拆毁了,但“上锣鼓”这种娱神的民俗形式却保留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差不多每次上锣鼓之前,都要在黄河塬畔的打麦场上举行隆重的祭河神仪式,这应该看作是当年祭水神仪式的一种延续。
  过去该村社火队伍的最前头打一面大旗,约一米宽、五六米长。杏黄色缎子作心,黑平绒镶边,中间的黑平绒字足有斗大。笔者1961年元宵节第一次看东雷社火,只记得开头四字是:“有疫于郊”,下面的字因为当时人头攒动,拥拥挤挤,再加上火铳硝烟弥漫,看不甚清。这面大旗被“破四旧”的烈火化为灰烬,如今几十年过去,遍访村中老人,竟无一人能记得清上面的字还有些什么,实在遗憾。但仅由开头四字可以推知,该村的出社火、上锣鼓都和祈福、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活动。上锣鼓从何时起源的?无据可考,更无文字记载。问村中老人,都说:“先人手里一直就是这向!”
  东雷村因为有塬下黄河边的“铁码头”,当水手、运炭的人也就多。常年的水上生活,艰苦的吃住条件,练就他们强健的体魄,铸造了他们和黄河一样开朗坚强的性格。东雷村虽然靠着黄河,人畜用水却非常困难,过去一直靠双肩挑,上坡下塬,来回成十里。笨重的水桶装上100多斤重的水,可真够苦的。东雷村东靠黄河,北依徐水沟,南临太里沟,往西和中雷村相隔仅二里地,耕地十分狭窄,每人平均一亩多些,沟坡地是耕地的重要补充部分。这种坡地多是羊肠小道,耕作十分不便,运粪土靠担,收庄稼靠背,一步不鼓劲也挪不动。所以过去合阳县东乡流传的一首民间歌谣说:“饿死饿活,甭给中东雷熬活。做的重活,吃的黑馍。不是人担,就是驴驮。”尽管如此,但东雷人喜爱这生养他们的地方,经常用幽默的口气说:“我们是喝崖水长大的,人粗糙。”外村的小伙子看着东雷人担上水健步如飞,背着整齐的柴火捆神态自若,不由眼红,但却打心底里佩服!东雷人粗犷豪放、赤诚淳朴的性格,和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试想想,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能和黄河中的激流险滩搏斗吗?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能年复一年地在那沟坡地上夺取丰收吗?而这种种也必然要在民间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来。上锣鼓用的乐器也颇具特色。大鼓比周围村的略小些,直径约二尺、高二尺五左右,但铙却是专门定做的,比其他村的大得多,一般的一副五到七斤,重了一倍,敲起来声音洪亮,可以传得很远。时间长了铙钹的颜色会变黑,村民亲切地称其为“黑老鸹”。上锣鼓的人全都赤着上身(近年来有的穿背心),斜挂一串马铃,虽是隆冬寒天,只穿一条短裤。搭眼一看,便觉得“陕西楞娃”的味儿特浓。但据老年人讲,从来没发现有人感冒过。甚至敲大鼓的人身后还专门有个人用小簸箕扇凉呢!有的人用核桃皮挖个洞做成“眼镜”,或者用破草帽扯去遮檐戴在头上,上插一根红萝ト,再插几根鸡毛;也有的戴个牛笼嘴,脸上随意用红白黑涂抹,样子十分滑稽可笑。
  上锣鼓早先在南北两条大巷里轮流进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改在村中间的广场上进行,南北两社的锣鼓对扎营盘,具有明显的对抗性,争斗性。起初时各敲各的,互不干涉。上锣鼓开始,敲的鼓点叫“排锣”。节奏较缓,十分整齐,是在酝酿情绪,同时向看热闹的人宣告:上锣鼓马上就要开始了,当然还有呼叫那些尚未到场的同伴的意思;接下来的鼓点称为“流水”,比“排锣”节奏加快,花样也多,向对方挑战的意思十分明显,显示鼓手敲打水平也在这一部分;再下来进入“上鼓”阶段,此时敲打的人情绪发展到高潮,鼓手骑马蹲裆,敲锣的一脚踏鼓,一脚踩地,锣棰经头部划弧,先击鼓,后击锣。鼓手则高举鼓槌,和锣手调开击鼓,否则就要砸烂手的。鼓手和锣手边敲边围鼓转圈,十分整齐。敲铙钹的和准备替换的站成一个大圆圈,双手举过头顶,矫健有力。此时鼓点节奏急促,气氛热烈,有如爆豆一般,观众受到感染,随着鼓的节奏齐声“噢——”“噢——”地高呼。气氛酝酿成熟了,领头的人使个手势,鼓点换成“乱刮风”。锣、鼓、钹齐鸣,没有明显的节拍,有如风吹梢林,松涛怒吼,又似大海涨潮,浊浪排空。只听领头人“吁——”的一声悠长的口哨,早已做好准备的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猛地蹲下身,双手抓住大鼓上的铁环,抡上脊背,扛上便跑,其他人在后紧随;另一家见状,同样扛鼓便追。于是两家在广场上追逐,追上了,便要硬把自家的鼓摞在对方的鼓上面,对方不但不让,也想占上风呢!据老人说,上锣鼓的“上”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如此来回两三个回合之后,两社锣鼓摆在一起,整整齐齐地敲打一阵,当晚活动便告结束。一般的从正月十四到十六进行三个晚上。
  上锣鼓的时候,天上一轮明月高照,地下万盏灯笼争辉,芦苇扎成的火把高高举起,枣刺、干柴、麦秸笼起的火堆熊熊燃烧;火铳震天,硝烟弥漫,口哨声此起彼伏,动人心魄。马铃哗哗,喊声阵阵,你要在我的锣上敲一下,我要在你的鼓上敲一下,鼓槌飞舞,锣棰乱抡,使人如入“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阵之中。在这种场合里,难免碰破点皮,流上点血,可是谁也懒得管他,相反地觉得俨然自己是村里的英雄,鼓槌、锣棰抡得更欢。置身于这种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环境里,眼前自然会出现六七千年前部落时代的先民们获得猎物之后围着火堆狂欢的场面,感到今日的东雷村上锣鼓和古老的部落文化真正是一脉相传。
  东雷村的人对上锣鼓十分喜爱,男女老少都想找点事干,不惜为此作出牺牲。据村中老人讲,曾有个农民苦干一冬,挖回的刺柴在家门口堆了好大一堆,足够做饭烧上三五个月,上锣鼓时却大方地叫小伙子用杈把刺柴挑着往火堆上扔,一冬辛苦烧个精光。有人说:“你一冬黑水汗流图了个啥?”他说:“火堆越旺越美!”有一年,扎火把的芦苇不够了,有个人二话没说,就把家中准备修房的苇箔扛出来扎火把。1984年组织上锣鼓的社火头儿叫马生发,一生热爱上锣鼓,临终时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把咱这上锣鼓当个事,可不敢叫失传了!”他的儿子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长子马正民敲小鼓,技艺精湛;次子马正杰敲大鼓,全身心投入,是鼓队的核心。
  东雷村的上锣鼓是一种粗犷豪放、情绪热烈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村庄地处偏僻,过去一直不为外界所知。1986年元宵节,渭南地区群众艺术馆为上锣鼓录了像,在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签订议定书大会上播放后引起轰动;从那时起到1987年元宵节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有陕西省电视台和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两家来录像。1994年除夕,上锣鼓又在中央电视台的1995年春节文艺晚会《红红火火过大年》中与观众见面。从那时起,上锣鼓多次赴市、省表演;2005年,为庆祝渭南建市十周年,组织了一台名为《华山魂》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文艺晚会,渭南辖区之内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悉数亮相,总编导王宏看罢后心情激动,特意让上锣鼓的高潮部分从头至尾在舞台上整体呈现。2007年5月,上锣鼓列入陕西省首批“非遗”保护项目。
  1986年元宵节,东雷村大队部的大门上(门前便是表演“上锣鼓”的广场)贴了一副对联:
  擂鼓鸣锣,为天地助威,真正有民族气魄;
  张灯结彩,与日月增辉,分明是地方特色。
  准确形象又简练地道出了东雷村“上锣鼓”这种独特民俗的与众不同之处。

掇夜人的故事(上)
任大霖

我八岁那年,父亲生伤寒症死了。
妈妈实在没法在家乡活下去,就狠狠心把我丢给了年老的外婆抚养,她自己跑到杭州做佣人去了。

当时我在镇上一所私立小学读书。外婆含辛茹苦,在一块小小的菜地上种点蔬菜为生,加上妈妈从杭州寄来的可怜巴巴的一点钱,养活我们两个人。
为了供我读书,她从嘴边一口一口地省下一点钱来,给我交学费,添补书籍文具,碰上学校开什么运动会之类的事,还要缝缝补补的做一件学校规定的什么“学生装”。
总之,学校要什么,外婆就给我张罗什么,宁可她偷偷地背着我吃野菜糠糊,却绝不让我在同学面前丢脸。
在这一方面,外婆实在比妈妈更自尊,更倔强。

每到吃中饭的时候,住在镇上的同学都回去了,教室里只留下我们这些住在周围村子里的人,各自在书桌上吃着早晨带来的午饭。
大多数同学吃的是小饭篮装来的冷饭,再加一点菜肴,无非是咸菜、罗卜干之类。
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我们的班长张金强,他的午饭总是由家里的佣人用套篮装好送来,饭菜都是热腾腾、香喷喷的,摆满一书桌。
吃完后再由佣人收拾好带走。
另一个例外就是我,因为吃的简单,不必拿饭篮,只用一块土布包几只饭团,或几块麸皮糕,塞在书包里,随时都可拿出来吃。
有时,连饭团、麸皮糕也没有,只在口袋里装一袋炒蚕豆,一到吃饭时间,就“喀嘣喀嘣”地嚼起来,吃完炒蚕豆,跑到老师办公室讨一碗水喝,拍拍肚皮,也就不饿了。
——虽然没有别人吃得好,却也省事,还有个优越性,可以边吃边玩。
每天被我第一个占住乒乓台,做了“开山祖师”。
等到张金强慢慢吞吞地吃好饭来打球,乒乓室里早就挤满了人,半天才轮得到一次。

张金强家里很有钱,又是独养儿子,娇宠惯了。
他个子长得又高又大,在班里排第一,脸孔白里带红,头发漆黑,还能说一口“国语”(就是普通话),功课也不差,所以老师都很喜欢他,要他做班长。
我呢,正好跟他相反,长得又矮又小,全班倒数第一,瘦瘦的脸,稀疏的黄发,“国语”连一句也不会说。
可是我的功课却是全班第一,因此老师也很喜欢我,让我做了副班长。

也许就因为我的功课比他强的原故吧,张金强很不喜欢我,老是挑我的刺儿,一会儿说我的书包是老太婆的围裙改的,一会儿说我的“学生装”只有两只口袋,不合格式。
每逢我在中午“喀嘣喀嘣”地嚼起炒蚕豆来时,他就故意大惊小怪地嚷:“啊,老鼠在磨牙,在哪儿?在哪儿?”
说得我连蚕豆也不敢大声嚼。

一天,上语文课时,老师要我们背书,大家都很紧张,不知是哪个捣蛋鬼忽然放了一个又响又长的屁,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这语文课老师是全校最严格的老师,他马上生气地追查是谁在恶作剧,要放屁的人自己起来承认。
看到老师生气,谁还敢承认是自己放的屁。
于是老师又要知道的人出来检举。
说老实话,只有放的人自己心里有数,旁人谁也听不准。
于是教室里变得更紧张了。

使人意想不到的是,班长张金强忽然站起来检举说:“我听到,好像是林小杰放的!”

他竟胡说是我!我一怔,又气又急,就站起来否认:“不是我,我从来没有放过这么响的屁!”
谁知道我的话又引起同学们的一阵笑声。

语文老师生气地盯着我,问道:“不是你,是谁?你为什么不检举?”

我回答:“我不知道。”
说实话,这屁是后排几个顽皮的高个子放的,而我坐在前排。张金强是故意胡说。

老师说:“张金强,你为什么说是林小杰?你听清没有?”

张金强回答:“因为林小杰中午吃的是炒蚕豆。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吃炒蚕豆,而且整整吃了两口袋。”
同学们又笑了。
我连脖子都发热了,想必脸红得象柿子。
老师没有追究下去,继续上课,而我却什么也没有听进去,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卑感正在折磨我,使我心里充满了羞愧和愤懑。

下课以后,我们的班主任胡老师叫我留下来谈话。
我知道是语文老师告了我的状,便满怀委屈地向胡老师说:“不是我,不是我,那不是我!”

胡老师是个年轻的女教师,长年累月总是穿着素净的衣服,短短的头发上别着一朵白绒花,显得雅静大方。她说话从来不大声大气,但我们都很听她的话。
她很象我那死去了的大姐姐,在我心里,总是把她当作大姐姐看得。
这时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委婉地说:“别急,小杰,我知道不是你。你是个好学生,不会干那种粗野的事。语文老师也知道不是你。老师都是讲道理的,不会冤枉学生。可是,我想知道,你常常不吃中饭,只吃点炒蚕豆就算中饭,这是真的吗?”

我红着脸,点点头。

“呵,那样是不行的,小杰。快回去跟你妈吗说,要她早上给你煮点饭,盛在饭篮里带来吃……”

“我……妈妈到杭州去了。”
我说着,眼泪掉了下来,但我偷偷把它擦掉了。

“那,你跟谁在一起?”胡老师问。

“外婆。只有外婆。”

“你就跟外婆说吧,就说是胡老师的话,中午光吃炒蚕豆是不行的,你正在长身体呦!瞧,你身上多瘦,一丁点肉也没有。脸色这么黄,还长了好些虫斑,说明你肚里有蛔虫呀!”
胡老师象大姐姐似地抱着我,摸着我的脸颊。

回到家里,我把胡老师的话全对外婆说了。
外婆颤巍巍地听着,似乎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抖动。
末了,她说:“好的,孩子,外婆给你带饭去,明天就带。还有菜。”

“我要吃白壳蛋,蘸盐的。”我说。

“好的,好的,孩子。”外婆说着,脸上的肌肉抖动得厉害。

第二天一早,我刚睡醒,外婆已经把饭煮好了,正往饭篮里装更叫我惊喜的是,碗内还有两只白壳蛋。
我跳起来,把蛋捧在手中,热乎乎的。
我不觉叫起来:“呵,白壳蛋,今天吃白壳蛋罗!”

外婆笑眯眯地说:“再给你包一点盐,好蘸着吃。”说着,把饭篮放在书包边上。
中午,在教室里吃饭的人全围到我的书桌边,看我吃饭。好像这是一件大新闻似的。
我津津有味地吃完了饭,可那两只白壳蛋,去舍不得马上吃掉,我把它藏在口袋里,准备玩一会再吃。
接着,我又去打乒乓球,突然一记险球,我扑上去抢救,球被我回了过去,人却绊了一下,差点摔倒,衣袋里的两只白壳蛋也掉到了地上。
我来不及拾,被边上的同学拾去了。

等我打好球,找我的白壳蛋时,忽然发现蛋在同学们手里传来传去,被大家仔细看着,好象上面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我说:“给我,我要吃了。”
同学们却还在看着,并且惊奇地说:“看哪,上面好象画了点什么呢!”
“真是,是一个怪里怪气的人头!”
“你看,这是眼睛,这是鼻子,这是嘴,哈,还画了胡髭呢,真好玩!”

张金强终于吃完了饭,也来了。听见同学们议论那两只蛋,便一把抢了过去说:“什么玩意,我看看。”
不看还好,一看却给我带来了麻烦!
唉,我真后悔,不该把白壳蛋给他们拿去看!
可后悔也来不及了。

张金强大惊小怪地叫了起来:“啊,这……这是鬼蛋,是专门给恶鬼吃的,是‘掇夜‘用的。你们看蛋壳上画着鬼脸,虽然已经洗过了,但印子还在,是洗不掉的。”

我抢过来一只蛋,仔细一看,可不,蛋壳上淡淡地留下了“鬼脸”的痕迹。
呵,难道说,这真是“鬼蛋”?
我的手不觉发抖了。

“林小杰,这蛋是谁给你的?”
张金强问。

我想说“路上捡的”,可是我从来不会撒谎,还没撒谎脸先红了。
我支支吾吾地说:“是……外婆,外婆给我的。”

“你外婆,她有鬼蛋,她是一个‘掇夜人’,肯定是一个‘掇夜人’。”
张金强一边把蛋还给我,一边说。

“掇夜人”:是以迷信方式给人治病。“掇”在当地农村方言中,有“拾取”和“用双手端物”的意思。当人患有重病或急病时,往往请一个“掇夜人”,端着一只米筛,上摆酒菜、香烛等物,用香烛在病人头上划符咒,口内念念有词,对“恶鬼”恳请宽恕,边说边朝外走,目的是借此把“恶鬼”引走。一般是在深夜进行。“掇夜人”把“恶鬼”引到河边,再跪拜祈祷一番。“掇夜”用的酒菜有一定的规格,其中必须有画着鬼脸的白壳蛋。这些酒菜,全部归“掇夜人”,作为报酬。“掇夜人”是一些最穷苦、地位最低下的人,他们在社会上是受人歧视的。

“不,我外婆不是‘掇夜人’!她从来不去‘掇夜’!”
我面红耳赤地叫嚷起来。

可是张金强却骄傲自信说:“不,你外婆肯定是‘掇夜人’。你是‘掇夜人’的孩子,‘掇夜人’的孩子!”

有几个平时跟着张金强转的同学也跟着起哄:“呵,呵,林小杰是‘掇夜人’的孩子!”
我终于羞愧得哭了起来。

2019年《庆余年》大火,除开陈道明、吴刚这些老戏骨让人印象深刻以外,谁也没有想到最耀眼的一颗星,居然是“德云男孩”郭麒麟。
为什么郭麒麟在《庆余年》中能够那么耀眼,其实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个“德云男孩”身上天生带着一股幽默感,天生带着一股喜感。
这就是真相。
而谁能想到仅仅是2年以后,郭麒麟当初这个在《庆余年》中只能打酱油的角色,一举成为了男主角,不仅仅再次带来了收视狂潮,还超越了《庆余年》!
一,有点像是《庆余年》的番外!
郭麒麟主演的这部《赘婿》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和《庆余年》很像。
第一个就是在演员的阵容上,开篇张若昀就出来打了一个酱油,马上就魂穿到了宁毅的身上。
而宁毅一睁开眼,他就变成了郭麒麟。
所以单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其实从骨子里郭麒麟饰演的宁毅这个角色,还是算做张若昀的魂穿。
除开张若昀以外,这部剧中还有很多《庆余年》的熟脸,比如《庆余年》中笑点担当王启年,在这部剧中依然是笑点担当。
他不仅仅是武朝最大的赘婿,本剧最搞笑的“男德学院”还是他创立的。
至于在《庆余年》中饰演范闲父亲的高曙光,在这部戏中也已经露脸了,饰演了一位丞相的角色。
再加上郭麒麟和宋轶这一对《庆余年》中的“姐弟CP”,可以说这部《赘婿》整个就是一部《庆余年》的番外。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部《赘婿》一开播,立马就爆火的原因,因为这部电视剧本身就具有爆火的基因,再加上“德云男孩”郭麒麟的魅力,这部剧不火都难!
二,基调比《庆余年》更欢乐!
虽然前文我已经说过这部《赘婿》粗看有点像《庆余年》的番外,但是如果细看,我们会发现这部《赘婿》和《庆余年》还真的不一样。
从内容上来看,《庆余年》其实更偏向于“官场权谋戏份”,而这部《赘婿》走的就是“商战欢乐风格”了。
为什么我会这么讲,其实从这几个细节就能看出这部戏的基调是什么了:
一个是郭麒麟为了帮助苏氏布庄挽回损失,所以就用现代人的思维给他们设计了一款“拼刀刀”的活动。
拉一个人头过来,就可以给你减多少钱,拉五个人头过来就相当于免费了。
其实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我是真的笑了,这拼刀刀,不就是翻版的“拼夕夕”的思维吗?
但是这还只是这部剧的笑点之一,这部剧最大的笑点还是出现在对于宁毅这个赘婿的一系列神操作上。
比如赘婿结婚,就要和新娘子一样,坐花轿,过火盆,进了门还要每天早起给公婆,大舅哥奉茶问好。
可这还没有完,最好玩的还是出现在宁毅因为犯错被送进“男德学院”的时候。
当我看到“男德学院”的口号和各种要求时,我真的是笑惨了:
一会儿墙上贴着要“以妇为纲”的标语,一会儿是老师站出来对这些犯错的赘婿谆谆教导道:
要学会做菜、要学会绣花、要学会带孩子,这样才能得到夫人的心。
讲真的,看到这一个“男德学院”的设计时,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哈哈大笑,而对于这个对于“女德学院”的嘲讽 ,我想说这确实是编剧最有才华的一个想象!
三,《赘婿》的爆火,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郭麒麟好玩!
从我看到《庆余年》中郭麒麟饰演的范思辙开始,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能有一部穿越剧以郭麒麟为主角,那肯定好玩。
而这部《赘婿》的横空出世,确实满足了我的想象。
在这部《赘婿》中,郭麒麟一出场,就把原著中“宁毅”这个社会老油条、有点阴冷的角色给转换成了自己的风格。
幽默、风趣,每一个动作里都透着“德云男孩”的小机灵,这就是郭麒麟给我的感受。
比如郭麒麟在演看错新娘逃跑的那场戏时,我就觉得他是把宁毅这个角色演出了彩的。
起先他看错了人,错把给宋轶试穿婚服的婆婆给当作了新娘,所以他背起行李,马上就准备跑路。
可等到他被堵在议事厅,当他对着错认的婆婆要认兄弟的时候,讲真的,就这个认真劲,这部穿越喜剧的基调就已经定了下来。
特别是后来当他看到宋轶的时候,身子的那一软,确实只有郭麒麟这个德云男孩才能真正表现出来。
除开,郭麒麟身上的幽默感,他身上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他身上的傻劲。
比如在郭麒麟利用拼刀刀的活动,帮了宋轶一把的时候,那时候宋轶其实已经是对郭麒麟动了心的。
可是郭麒麟走过来就对宋轶伸出了手说要五百两银子。
而等到后来的伪造印章事件,以及划车位事件之后,郭麒麟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身上的傻劲伤着宋轶的心。
可以说这种又傻又天真的角色,确实只有郭麒麟这个“德云男孩”能够表现出来。
而这也是郭麒麟这个年龄段的演员,身上特有的一种气质。
单纯、可爱,永远不懂女人心。
所以很多《赘婿》的原著粉看不上郭麒麟这版《赘婿》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从郭麒麟接了“宁毅”这个角色开始。
其实宁毅就已经和郭麒麟本身的性格融为了一体,而从现在的收视率来看,郭麒麟这种欢快的、轻松的,甚至有点恶搞的剧情设计,确实深得年轻观众的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真的味道也可,我用没感觉到长毛辞辞辞颂:我现在在用!GGJin-:我用了一个冬天确实白了很多,现在热了我就不用了,毕竟夏天容易出汗会有点腻腻的,夏天不建议用这个
  • 今天中午遛毛豆的时候,在那个小破路那里,我看着没人也没车就放开它让它撒撒欢,结果获得了自由的毛豆,要尿尿就现在最高的土尖上,对着那一颗可怜的小草尿了下去[笑cr
  • 好嘛,要开始刷科四的题了,争取早日领证成为一名合格的女驾驶员,继续好运,逢考必过我的脾气不好,却总是被你包容,你永远都知道我的内心活动,就好像你就是我[抱一抱]
  • 还没到学校门口,就看到了南南家的两个男生挥着旗子,top 就是 top3⃣进黄科大的时候,看到了夏光的横幅,应该是叫横幅吧,很开心,从那一刻才真正有了“今天要见
  • 很多男的不理解,为什么只是个别人渣的极端行为会引起全体女性的义愤填膺,他们无法想象所有女生在看到视频的刹那都会下意识地代入自己——换做是自己,同样跑不掉,没办法
  • 《解放日报》前总编辑魏克明、陕西省民间艺术协会理事魏扬之,都是在红三军的影响下,积极投身党组织,走上了革命道路。上世纪50年代末,八连所在团宣传干事吕兴臣,经常
  • 〖三命通会算命口诀全篇(下)〗 算命歌诀(12) 凡五行怕太过相忤,如禄多则贫,马多则病,印多则孤,库多则虚。 生旺多无归宿,死绝多无激扬。 五行不可太相伤,不
  • #GOOVIS 你的世界一戴就有#印度有战略清醒,不会是“亚洲的乌克兰”!但印度不会上当,会自主处理对俄对华关系,不会被西方国家挑拨,不会变成“亚洲的乌克兰”!
  • 【#皇马有意热苏斯# 】据塞尔电台记者Anton Meana报道,皇马和热苏斯互相有意,但银河战舰得等维尼修斯办完西班牙护照后才有可能完成这笔交易。据其中一位消
  • 且对酒闲话,昏昏然,一梦到仙乡。虽出蔡京署,那堪奸宦为。
  • 动业是指在欲界内成熟的善恶业,因为行善作恶以及受报与否、时间等方面都不确定,所以称为动业。佛陀以遍知一切的智慧观察到,当某种业最终指向的结果是趋于快乐的,那么就
  • #森女部落[超话]##森女部落迪士尼授权合作# “亲爱的公主殿下,6月快乐”车专+评+zan抽2位送白雪格裙这款白雪公主联名的连衣裙,做了鱼骨收腰的小众设计感衣
  • 我喜欢自己还能一个人好好地生活着,饭点到了,也一个人好好煮饭好好吃饭,健康是自己的,没有谁能代替得了自己的病痛,那又怎可不自爱,哈哈哈!至于她的弟弟她释然了,接
  • #余景天Tony[超话]# #正能量偶像余景天# 【6.10数据站午间播报】 打卡博数太低‼️每日必做记得按时打卡‼️每日数据任务都不要落下‼️ 打卡博:
  • [苦涩]整部电影如果单看成一部爱情片的话没毛病,就是缺少张明瑞暗恋的部分和工作之后没有了小卷毛穿上西装超帅的张明瑞的戏份,缺少了大部分人暗恋爱而不得的那种共鸣,
  • #装修兵法##碎碎碎念##互助验收# 【碎碎念】孙工 走好​ 天妒英才,哥们儿老孙,天下无贼孙工,天妒英才,6月8号走袅,消息来的猝不及防,在南方的微雨里发
  • 在公开的照片中是金秀贤在tvN电视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拍摄现场的样子。#金泰梨[超话]# "종종 생각해요. 태어나고 싶어서 태어난 것이 아
  • ❥今天一天带着果宝各种玩~第一次去水族馆,兴奋的不得了,各种各样的大的小的,各种海洋生物~在这里心变得特别宁静[爱心]果宝下午表现的并不好,虽然很喜欢看鱼,但是
  • 如果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你喜欢的人刚好也喜欢你那周斯越和丁羡的感情就是比「最美好」还要「更美好」的事两人之间是丁羡先表达了对周斯越的喜欢,周斯越没有因此而
  • 但凡经历了一段长久的、失败的恋情的男女,若再爱上一个人,一定不会再浪费时间。在这次闪电结婚之前,女人曾经有一段维持了十年的感情,她以为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一天,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