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符‮反管‬馈篇❣❣❣
新反馈❣新反馈❣❣
每次收到新反‮都馈‬无比‮激的‬动
喜欢生‮中活‬措不及防的小惊喜✔
突然‮现发‬,我喜‮的欢‬东西,你都喜欢✔而且‮老她‬公特‮支别‬持她的决定‼️就‮请像‬这个符‮,管‬
他老公就是最大的‍♂️‮益受‬者,
也要成‮咱为‬们家的忠实‮丝粉‬啦


【睡前一听】(音+文)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改变自己的心态。有一个小和尚叫“凡了”,非常烦,什么事情都发愁。他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太瘦了,他觉得自己在庙里过的生活非常烦恼,很担忧给别人不好的印象,所以讲话也特别当心,很累。他又很担忧自己得了胃病,又无法念经,总觉得别人对他看不顺眼。

凡了决定到九华山去挂单,希望换个环境能够对他有所帮助。其实他的师父对他很好,他上路前,师父给他一封信,并告诉他:“孩子,等到了九华山之后你才打开。”凡了到了九华山,开始看到环境蛮好,后来一天一天觉得自己比在原来的庙里还要难过,因此他就拆开那封信,看看师父都写了什么。

师父在信上写道:“徒儿,你现在离咱们的寺庙有300多里,但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对不对?我知道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因为你还带着你有麻烦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因为烦恼是自己所生。无论你的身体还是你的精神,其实都没有什么毛病,因为烦恼并不是你所遇到的环境使你受到了挫折,而是由于你对环境作出的各种概念和印象影响了你的心,让你心中产生杂念。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当你了解这点之后你就回来吧,因为只要你心中没有烦恼,你就会远离烦恼。”

师父的信使他非常郁闷,凡了觉得自己需要的是同情而不是教训。当时他马上决定永远不回自己的庙了。那天晚上经过一座长老的房子——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好去,凡了就进去和一位老和尚聊了一个时辰,没想到老和尚反复强调的是:能征服自己的人强过能占领城池。凡了坐在蒲团上聆听着老和尚的教诲,原来和他师父讲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突然,他想念师父,师父常说:万事唯心造,心不动,一切如如不动,法喜就在其中。凡了觉得自己第一次能够清楚而理智地去思维,并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傻瓜。他曾想改变这个世界和世界上所有的人,现在他明白了,真正需要改变的,首先是自己的心态啊。

人的内心平静不在于你身在何处,生活中得到快乐不在于你身边是谁,只要你有精进慈悲的心态,你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愿力。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讲“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读书、不懂礼仪、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如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两样。人与动物禽兽为什么不一样?人在于有历史,有智慧,能在思维当中得到一种高尚的突破和拥有超越人间的高尚境界。

想一想,现在的人真的没有这方面的文化。我刚刚看了一个新闻,前几天一个男子向女同学表白自己很爱她,这个女子拒绝了他,结果这个男孩子一怒之下就把那个女孩子从19楼扔了下去,现在这个男孩子已经被判处死刑了。所以想一想,现在的人思维出偏差,IQ(智商)和EQ(情商)全部出偏差,人的境界在低下,“稍不留神,稍不如我意,我就不想让你活,自己也不想活”。

中华传统文化还有一句话叫“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现在的人动不动就很着急。刚才那件事情,如果你有智慧,你慢慢地、不停地去追求,不停地对她好,能感动对方,说不定你能成功。人现在就是太急,急的人没有智慧。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水太清了,鱼不会在里面生活;如果脾气太急了,这个人不会有智慧。

人要懂得,糊涂也是一种智慧。有时候你明明知道,你也不要着急,因为一着急,智慧离你而去,你一定下来,智慧很快就来到你的身边。所以要懂得,学FO人要守戒,戒了之后,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他就定得下来,“反正不能做的事情我不做”,心就定了,定了之后他才能得到智慧。所以,“戒定慧”啊。

如果你生活在极度痛苦中,没有好好学FO,你只能与叹息作伴,与愚痴为友。很多人碰到事情就傻掉,这就是愚痴。有智慧的人,他一定会想出办法;没有智慧的人,他想不出办法。人只要活着,就必须寻找一件东西。什么呢?那就是你的FO性和你的本性。

在红尘中,在烦恼、痛苦中,我们会遗失生命外在的聪明和能力,但是只要我们拼命地去寻找内心FO性的沉稳、宽容、慈悲和智慧,那不正是我们在过去痛苦岁月中需要寻找自己的真我如来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外在的东西,有再大的欲望,你拥有了,但是可能会失去你本性的智慧;但是当你不在乎外界的这些物质、名闻利养,你的心中还拥有宽容、慈悲,那些最高尚的最值得让人拥有的东西。

所以在生命过程中,我们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繁华有繁华的苍凉,平淡有平淡的快乐。想通的那些云淡风轻的日子,内心要拥有更多放下和解脱。活在回味的岁月当中,你内在增长的FO性会一丝一缕慢慢离开你,很多人活在过去的痛苦当中,你的智慧、你的FO性就会慢慢离开你,让你变得非常孤独和痛苦。所以要超越人性,要拥有FO的智慧。让FO光普照着你,就要拼命去寻找已经失去的在我们本性九识田中的FO性光芒。

 有一天,FO陀和他的弟子漫步在池塘边。FO陀很喜欢带着弟子在池塘边上走。当时有位弟子问他:“世尊,我们用修行人的功德力量,真的能让死者超生吗?”FO陀没有说话,拿起脚边的一块石头,抛进了池塘当中,说:“好,现在你们跟我一起虔诚地绕池塘念‘石头浮上来,石头浮上来’。”大家念了几圈,石头也没浮上来。

FO陀说:“一个业障很重的众生,他所造的因缘本性,均是下沉的业,任凭别人怎么增上缘去帮他超度,都没有办法把他超度上来。”FO陀又捡了一个干果抛入水中,说:“大家一起念‘干果沉下去,干果沉下去’。”结果,这个干果浮上来了。FO陀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根本的业很轻(根本业,实际上就是你过去生中的业障如果很轻),不管他是否有在今世造了一些小业,但是,若依然是本性光明,临终助念就会帮助他同登极乐。”

也就是说这个人的恶业恶根太重了,他的基础太坏了,你怎么样超度,他都不能上去;如果一个人只是造了一些小的新业,尤其他在上辈子没有做很大的恶业,他一定能超度上去。

世界上的人对法律负责,而修行的人应该对因果负责。我们修行人自己种因,果报现前,善恶无人替代,只有心里明白了,我们才能做到。不要用你的肉体欲望去控制你的灵魂和心灵,应该用你的灵魂和心灵来好好地控制住你贪婪的身体欲望。

我们要明白,烦恼来自于我们心里不合理的愿望,如果你的愿望不合理,明明做不到的事情你非要去做,你的烦恼就来了。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因为当我们喜欢一样东西,我们就会被它紧紧地拴住,等于进了监狱,成为它的奴隶。就像抽烟、赌博,你先尝一尝,就上了瘾,就戒不掉。

有一位无德禅师见到了三位信徒,三位信徒问他:“无德禅师,人们都说FO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FO多年,却不觉得快乐,这是为什么呢?”禅师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明白人为什么活着。”第一个人说:“人总不能死吧!因为死亡很可怕,所以我们要活着。”第二个人说:“我们现在拼命地打工,拼命地劳动挣钱,就是为了防止年老的时候没有钱来维系自己的生活。”第三个说:“我可没你们这么高的要求,我必须活着,否则我一家老小靠谁来养呢?”这时候无德禅师说:“哈哈,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只会想到死亡、年老和被迫劳动,你们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生活当然就会过得很累、很烦恼啊!”

当一个人活着为别人想的时候,知道人间吃苦是暂时的,心中有目标、放得下,那才是没有痛苦。因为人生苦短,所以没有必要将瞋恨、不平留在心中,并时常伤害着自己。要深信FO法,重视慈悲,就会没有容纳恐惧的空间,你的心才会平安吉祥。

一个经常后悔、经常遗憾的人,不仅会耗费很多的精力,会陷入痛苦的过去难以自拔,更容易让疾病缠身。美国西北大学心理专家表示,总是活在后悔当中,必然会导致忧郁症和焦虑症。人在享福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享用他的福分,一旦福分享用完,他又没有吃苦,又没有行善,他就开始忧郁,就开始焦虑,然后拼命在人间再去获得更多的欲望,又造新业,必遭祸殃。

所以学FO人必须往前看,好好地把握住自己的当下,我们现在不修行,更待何时?人身难得今已得,FO法难闻今已闻。

很多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动不动就和人家吵架,动不动就跟人家烦恼。为什么你不能化解烦恼?因为你没有智慧。跟别人争吵了,接下来让自己难过,让别人也难过。用平和的心态可以解决难题。

师父说一个笑话,有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急速地行驶,车上没几个人,坐在最后的一位乘客正在打瞌睡。突然,司机一个不当心急刹车,这个乘客一下子从最后的一个座位滑到了司机的边上。乘客站起来,稀里糊涂的。这时候车上所有的乘客都非常紧张,一场唇枪舌剑即将开始。没想到这位乘客站起来和司机说:“司机啊,你叫我到前面来干什么?”

学FO人的心那是宽容、圆融,是无比宽容。有时候我们就是要圆融别人,要看破,要放下,就永远不会给自己带来伤痛。在家里,有时候一句话会让你一个星期不开心。多一些幽默,多一些想通,哈哈一笑,就像济公活FO一样:“鞋儿破,帽儿破,哈哈,我走四方,什么都看得破!”

 学FO人性命都可以布施,就不要再去执著了,“这是我的功德,这是他的功德”,就像在家里“老头子做得少,我在家里做得这么多”,这一切都要放下。难舍的要学会舍下,人最难舍的就是面子和自己的荣誉,所以就是要放下面子。在凡尘社会中,要远离妄想执著,你好好守戒律,不去伤害别人,你就用不着担心别人哪一天会来伤害你。信因果,尽心力。

心灵健康才是人真正宝贵的财富。记住了,一个人心灵健康,什么都健康。身体不健康可以医治,而心灵不健康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FO教是生命的智慧之灯,调养好自己的生息,身心健康,出污泥而不染,此为你拥有的学FO人的光明心。

1、业是佛法重要的课题

  业在佛法认为是个最极重要的课题,不特众生界的形成,是以业为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界的形成,同样是以业为基本的动力。生存在这世间的人,假定没有自己所造的业力在展动,不说所生存的整个世界的活动,会要立刻停止下来,就是能生存的人类生命,亦将无法延续下去。

  如问全体佛法所要论说的是什么,我敢毫不含糊的这样解答,那是说的业力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业力,包含因果在内,为任何人所不可侵犯的铁则。现代科学家老早说过:‘你什么都可不相信,唯有因果不可不信’。因果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事实,不论什么人都不可加以否认的,如否认就无法说明宇宙人生的一切了。

  科学家所说的因果,虽不全同于佛法,但他们重视因果,与佛法则是一样。为人尽可不信佛教,而于科学不能不信,科学最重事实,没有事实根据,决不随便轻信,如认科学家的言论是对的,那对他们所说因果就不能不信,信因果就无异是信佛教,佛教是以因果为宗的。

  佛教为什么这样重视因果?当知宇宙间的物类,有无量那么多的差别,而生命界的形态,亦有种种的差异,至于社会界现象,更是五花八门的众多,特别是人类生存在这现实世间,有著各种不同的遭遇,假定不以业力来加说明,试问怎能清楚的分别生命界及自然界的种种?

  如印度有些宗教学者,不能说明万有现象的差别,只好说是自然如此。他们举例说:如植物中的荆棘是尖尖的,什么人把它削成这样的?再如动物中的乌鸦是黑黑的,什么人把它染成这样的?无法找出这样的人,去做这样的工作,不是自然如此是什么?

  另有一些宗教学者,看到万物有这样众多不同,同样无法说明它们的所以然,只好说是万能的大梵所创造的,大梵本其意志,喜欢造成这样就成这样,高兴造成那样就成那样,神的意旨如此,吾人不必推论,推论也推论不出一个所以,神意岂容我人妄加推论?

  还有一些低级宗教者,说世间所以会有千差万别的现象,并不是什么大力者的创造,而是有些为我人所不见的鬼神,于冥冥中驱使诸怯如此如彼,不是我人知识所能知道的,因为我人的知识,还没有到那程度,对于万有诸法的差别现象,不必过问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些说法,在他们自以为说得很有理,可是相信业力的教派,特别是佛教,不能接受这些不合理的说法:如认诸法自然是这样的,不特是句不负责任的空话,亦是不肯运思追求诸法原因的懒人!至说是大梵创造的,同样为业力说者不能同意,因凡具有创造意志的大力者,必然是平等博爱的,理当创造一个平等的世界,怎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现象?况且所谓创造者,根本是人类所拟想出来的,并非真的有这么一个创造者。还有说为鬼神之所驱使,更是一种妄诞之谈,骗骗无知的人还可,要想通过知识群的认可,那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如上三种不同说法,在理论上固站不住,亦不能解说世间千差万别的现象,如要说明万有诸法的现象不同,唯有依于佛法所说,全由各类众生所造不同的业力,不断在那儿转动所形成的。俱舍论说:‘世别由业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成实论业因品说:‘业是受身因缘’;佛在经中更说:‘宇宙从他(业力)而生,依他而立’。是以佛教的业说,不特理论上无懈可击,即使事实上亦最有力,不是任何理论所能驳倒的。

  佛教为什么这样重视业力?因这确是佛教最极重要的一法。在理论上讲到业力,那必然是讲的佛教道理;在信仰上相信业力,那必然是信佛教的教徒。反过来说,不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理论尽管讲得头头是道,假定没有触及业力,那就不能说是讲的佛教道理,同样理由,有人如对什么都信得过,唯对佛教所说业力不信,那他自不是真正信仰佛教,亦没有资格称为佛教信徒。

  中国自有佛教传来,每一时代以及每一角落,虽说都有很多人信仰佛教,但是否为真正的佛教徒,还得看他们对业力,有没有坚定的信仰。不特对佛法一无所知的愚夫愚妇,固应是这样的看法,就是对佛法有深刻认识的人,假定没有把握住佛法的业力说,那亦不过是知解之徒而已。

  在世间一般宗教学说中,虽各有他们的思想理论,但如佛教所说的业力,不特谈得很少,即或有些说到业这论题,非但说得不怎么彻底,即在他们自己,亦难自圆其说。如神本论的宗教,既说一切都由大力者所创造,甚至人们的行为活动,亦以神的意旨为意旨,还说什么业力?业力对神教徒来说,可说是毫无意义的。所以真能详尽的说明业力,并以业力说明万有差别,不能不说唯有佛教,因而信仰佛教,必须信仰业力。

  整个佛教要点,如说在于业力,是亦不以为过。有说业是小乘佛教的根本教义,殊不知大乘同样是以业为主体的,假定舍业不论,那就不成佛教。业是一切善恶行为的通称,生存在这世间的人,如承认自己有行为活动,就不能不承认有业力,如承认自己行为有好坏,就不得不承认有善恶业。不说现实生命为业所牵,就是无始以来直至今日,都是在业的网罗中转来转去,从来没有钻出业网而得自由的活动,业网笼罩著我们,是多么的坚牢?吾人在业网中无法突出,为善业之所牵时,就得较为快乐的果报,为恶业之所牵时,就会感受极苦的果报,钻来钻去,无非是苦乐果报的转换,要想突出业网是很难的。

  佛教的宇宙观及人生观,既皆以业为本,是则业的力用不可思议可知。有部毗奈耶四十六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智度论中亦说:‘业力为最大,世界中无比,譬喻债物主,追逐人不置,是诸业果报,无有能转者,亦无逃避处’。是以众生不投入业网便罢,投入不但难以突出,且受果的地方,不论怎样遥远,业都有种力量,牵你前往受生,千山万水固然无法挡住,天地之大亦没有你逃避的地方。地藏经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是这样的强而有力,无怪我佛于一代时教中,特别重视业力!

  业是佛教的重要课题,如前扼要指出,大体已可明白,但为进一步的坚定诸位对业的信仰,不再对业有所怀疑,特将太虚大师于民国二十七(西元一九三八)年冬,在重庆长安寺佛学社,为众说法时,从佛法中一般认为各个重要论题,一个一个的抉择。最后指出‘唯有业报是最重要的一法’。报是由业所引生的结果,有业才会有报,所以业是最极重要。现依大师所说分析,以证业的重要性。

  有说缘起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这当有它的道理,因缘起是佛法不共世间的特质,是佛法非佛法,可从是否说缘起看出。但缘起有广狭的分别:以广义的缘起说,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没有一法不是托缘而起说为缘起,诸如自然界及生命界的种种,找不到一法不是从缘而起的;以狭义的缘起说,则是专指十二缘起说的,亦即唯就有情的生死流转说的。如通常说的业感论,就与业果说是相当的;如说一切法皆是缘起,是就泛指一切因果而言,亦即以因果说明一切现象,与业果说就不怎样相当。说缘起是佛教的特质可,说缘起是佛教最要的一法则不可!

  有说空无我性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并亦认为这是不共世间的特质,因世间的任何一个宗教学说,尽管有他们的不同思想理论,但都没有说到空无我性,总是在有上兜来兜去的,说明一般所知的道理,唯有佛法特别说明空无我性,因为佛法不仅是传授人们知识,而是要指导人们获得身心解放的,但这必须断除缠缚身心的烦恼,而烦恼的解决,不通达一切法空无我性,根本是不可能的,系缚的烦恼不断,怎能得生死解脱?但这唯就修学出世法者说,为佛法行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然在未能向出世道迈进的佛法行者,只修世间的人天善行,就不需要通达空无我性,空无我性虽是说明一切法的共通性,但并不普遍所修的一切行,所以不能说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慧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因‘唯慧学是以表彰佛法的特色’,亦唯慧始能显示佛法胜过其他的宗教学说,所以我们常说佛教是理智的宗教,原因就在于此。可是说到慧,世间一般宗教学说,不能说它全无智慧,如他们所说的各种理论,亦是从他们的智慧来的,是以唯说智慧,未必就能显出佛教的特胜。佛教所重的智慧,在于通达一切法空无我性的般若慧,唯有具此般若慧,方能说佛法超胜世间的一切宗教学说。如果泛说智慧,佛教的特胜难以显出。然而,佛法不唯是说出世间的,在世间法亦同样的论说。说出世间法固需要般若慧,说世间法并不需要般若慧,是以单单说慧,不能说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菩提心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如以修学大乘佛法说,这话并没有说错,因大乘佛法行者,确是以菩提心为本的,不发菩提心怎可成为大乘行者?印顺大师说:‘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说,没有菩提心,即没有大乘法’。‘因此,如想成佛度众生,就必须发菩提心,便等于种下种子,经一番时日,遇适当机缘,自然可以抽芽开花,结丰饶的果实。不但直入大乘是如此,就是回小向大,也还是发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重要可知。但这唯就修学大乘不共法者说,如修学三乘共法,或修学五乘共法,菩提心是用不著的,所以亦非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信心是佛法最董要的一法,很有信心根本不能进入佛门,所以经说:‘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且佛法所说的信心,是彻始彻终的,从‘信顺’、‘信忍’、‘信求’、直到‘信证’,都离不开信,没有纯洁的信心,怎会信奉三宝?怎会深信因果等?所以修学佛法,要以净信为基。假定没有信心,即使见佛闻法,结果总是一无所得。佛法的无边功德,可说都从信心来,信心的重要可知。但信心不唯佛教有,任何宗教都极强调信心。有于信上加一正字,表示佛教是属正信,然而那个宗教承认自己是邪信?所以信亦不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戒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因为‘戒是五乘之基’,不论修学任何一种行门,都不能不严格的守持清净戒行,假定没有清净戒行做基础,在佛法中修学,可能走火入魔,是以说戒重要,确也并没有说错。但仅受三皈的佛教徒,虽说皈依也就得戒,不过以为不受戒,亦可成为佛教徒的,且其他的各宗教,同样有他们所应遵守的戒条,是以戒不是佛教所独有的,何况还有一些学者,专以研究佛法的思想理论,为他们的唯一旨趣,根本不重视佛法所有的戒行,怎可说戒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如上举出佛法中一般认为几种重要的课题略为一论,其他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即此缘起等法,确是极为重要。不过经太虚大师这样一分析,这些重要固极重要,但终不及业报的重要,所以最后终于指出唯有业报,方是佛法最极重要的一法。因所谓业,不唯有世间的有漏业,亦有出世间的无漏业:有漏杂染业感世间的有漏苦乐报,无漏清净业得出世无漏清净报,必然如此而不容或乱的。所以为佛子者,必要深信有业有报,对于业报信任不过,不但不是纯正的佛教徒,且被认为是大邪见。因而,从整个佛教的教理说,不论从那一角度分析,的确唯有业报是佛法最极重要的一法。不过佛法所说的业以及由业而感报,是非常复杂的,不是我们凡夫,甚至不是二乘,所能究竟了知,唯有佛及高级菩萨,始能穷其底蕴,所以佛在大小乘中,常说业力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https://t.cn/RJ2IpDz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虽然人性使然促使我们总从外在入手,但是感情的幸福长久永远是人格魅力的吸引.也许感情里我应该还能说出更多的告诫,但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是无法全部都做到,但是鞭策自己
  • ​​​​该房子位于绿地中心附近绿地铂瑞公馆小区,配置齐家电全,交通便利,高档公寓水准。 ​​​​该房子位于武昌区楚河汉街附近万达行政公馆小区,配置齐家电全,交
  • (旅行发) 4.以为是乏味的城市,却遇见彩色的梦和许多美好(到特色城市时发) 5.你是生活扑面而来的善意 (自拍发) 6.快乐时光的一些证据。 (旅行发) 9
  •   还有一种是佛教的说法,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
  • 作为一个199块钱就能买的tws,其实也没啥好说的,这价格跟白给一样,还是触屏的(误)。本博主分析易理供大家欣赏先分析命理格局,丙火日干代表命主本人,坐下寅木长
  • 影片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黄渤贾玲存在的地方欢乐是少不了的,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催泪的情节。而拥抱你,你也并非就单指一个人或者是认识的人,应该是泛指这个星球上所有
  • 三爺過春節期間抱孫子亨歌呷土豆的天倫之樂也一樣成了煩心事,甚至遷怒村主任太囉嗦假正經破壞了自己的好心情。” 苏辞月懵比又彷徨,“我要当两个孩子的后妈了?
  • Central Station Design在为独立音乐厂牌Factory Records工作期间,曾为Happy Mondays等乐队创作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
  • 在充满未知的新岁序开时,简约心境,简净灵魂,简明思维,简洁精神,从容于时光的安然或跌宕里,不辜负自己,也不让自己辜负生活。在充满未知的新岁序开时,简约心境,简净
  • 都是很适合秋冬的颜色~ 个人偏爱镜光系列的王炸浆果 和 微醺枣泥色~ 涂上会有blingbling效果,也比较水润、保湿雾面系列的焦糖红棕、招财红梨、珂拉琪红
  • 反而越优秀的人越觉得自己是无知和渺小的,甚至有一些悲观主义,优秀的人追求极致目标很高,达到一个又有新的更大目标,找不到平衡点就会被反噬陷入痛苦的深渊,我羡慕的到
  • 人应有仁心仁义,"贵贤,仁也。”苏轼说:“不以利禄为意,而以仁厚为心”。
  • 不要以音乐分人,妖魔别人 ) 现在信息量大爆炸的时代,你以为自己听的小众音乐已经在发展了,现在音乐多元化的趋势也变得很明显,多元化才是主流。抒写广阔博大的自然
  • 在只有一个临时招募的奶的情况下(太惨了)谢谢借的水陈谢谢我的棘刺和w谢谢临时的瑕光(我也要抽!!
  • 多和有能力的人交往,会得到些启发,有利转运。人缘也大大提升,多和朋友聚聚,能获得到许多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得到更多的幸运。
  • #WinterGarden[超话]# 会喜欢的人,兜兜转转还是会喜欢的[心]我第一次认识柳是请回答的七封,因为我提前知道女主和不是七封,于是看了几集我就弃了[泪
  • 我有点恍惚,觉得眼前是位再平常不过的打工大婶,尽责又本分地伺候着没有生命的餐具;那种安然自在,心无旁骛地投入在工作里的神情,应该也是另种专业精神的投射,这不也就
  • 祝贺来自#四川大学#的世毕盟小伙伴,收获2021年秋季入学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应用数学硕士offer!#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
  • 2021年,晋能控股集团把握清洁能源带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在“双碳”目标愿景下,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追风逐日”劲头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占比,
  • 喝更健康的茶,精制工夫茶天然知茶味 世道真性情 “工夫茶”不是“功夫茶”和“工夫红茶”也不是一回事,工夫茶是神奇的潮汕人民自宋代起对于冲泡茶叶和待客之道的一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