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七心得

◎郭美伶 讲于万佛圣城大殿

2017年2月14日星期二晚

诸佛菩萨、师父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阿弥陀佛!今天轮到美伶上来和大家结法缘;若我有讲得不如法的地方,请慈悲指正我。

这次在我回台湾后,我仍需要上网处理一些法大的工作。还好,我没有收到email要我上网教中文,只是收到email 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来教课。所以即使我跑回台湾,法师也可以找到我,要我分享一些心得。让我见识到现代科技的无远弗届。

回台湾前,刚好打完禅七,因此,我决定分享一些禅七的心得。在我来圣城常住之前,我每年来参加各种法会,但就是不敢参加禅七。虽然我可以结双盘看经书,但要我坐在那里什么事都不做,不要说三个礼拜,连一个礼拜,我都觉得不可能,我想这绝对不是我的法门!就像我刚学佛时,每次我看到经书标题,有“论”、“戒律”或“唯识”时,我一个头就两个大。我只能看经书有故事的。后来,比较精进学佛时,我觉的我需要有点长进,就请了一本《百法明门论》回家看。刚开始,读世亲菩萨和无着菩萨两兄弟的故事,读得津津有味 。然而,读到心所有法五十一,我就睡着,我想也许我太累了。但隔几天再拿起来读,过没多久还是睡着。我想我的程度还不够,就放弃读了。

但来圣城常住后,最先上的两堂课,就是《百法明门论》和《戒律学》。《戒律学》是规定一定要上,而《百法明门论》,是我的时间只能上这堂课。《戒律学》课,老师讲得很有条理,也不枯燥,内容丰富 ,我听得津津有味。上了《戒律学》课,才知戒律的重要。从此,我经常鼓励我认识的人去上《戒律学》。《百法明门论》这堂课,也是老师讲得好,所以我没有睡着。我哥哥知道我在学《百法明门论》,就拿了一本慈航法师写的《相宗十讲》要给我做参考。我一看标题,心想:这个大概没故事,不怎么有趣。但我还是收下,也居然打开来看,作为参考。

同样的,我也是来圣城常住后,才开始学坐禅。当我第一次参加基础禅三时,我很担心会坐不住。没想到第一支香,我腿没痛,时间也过得很快,好像才坐了一会儿就开静,我信心大增,心想也许我可以试着坐禅。接下来的三周禅七,我就跃跃欲试,殊不知这次是玩真的。除了腿痛,背也痛,这里痛那里痛。双跏趺坐换单跏趺坐,腿越换越痛,痛到拼命念观世音菩萨。每次听到引磬声,就如释重负。有时是妄想纷飞,想越多,时间过得越慢,腿也越痛。

几年下来,虽然还是这里痛那里痛,但我发觉常常再忍一下,就开静了。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前一分钟,痛不欲生,而开静后,痛就消失了呢?这“痛”到底存不存在呢?我学会试着不把注意力放在“痛”上面。渐渐的,我就比较能忍耐,腿也就比较听话了。

上人说:只要努力过,虽然成果不明显,但慢慢就会有成果。真的是这样!因为除了每年的禅七,我平常也不常打坐。虽然,每年我还是要克服不一样的问题,但我发觉每年都有一点点进步,多一分忍耐。

上人也说坐禅就是要学忍耐,要忍痛,忍饥,忍寒。提到忍饥,我的做法是,不去理会一直跟我抗议的肚子。我跟我的肚子说:“你叫也没有用,我现在没饭给你吃。”渐渐地它就不叫了,我也不觉得饿了。然而,曾经有一次,我看见食物及锅碗瓢盆在我眼前飞来飞去。还有一次,我明明在持咒,但不知怎么变成在唱临斋仪?另外一次,我正要取食物,突然我的脸被东西轻轻拂过。回过神来,啊!原来我在禅堂,不是在斋堂。

上人说,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忍耐。每年禅七,让我学会多一分忍耐。曾经有法师问我说:“美伶,你有没有觉得你和刚来时,有没有不一样?”我回答说:“当然有!”法师继续问我说:“那哪里不一样?”我一时答不上来,但心里想:“唉!不用说,当然是变老啰!视茫茫,发苍苍!还好,齿牙还没有动摇!”打完禅七后,我多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我由以前的“不忍耐”,学会现在的“要忍耐”。虽然我还是那种忍一次,忍两次,第三次就忍不住的人。

上人说:“打禅七就是要置自己的六根于一处。”上人也说:“这个禅,不一定坐才有禅,行住坐卧,都有禅。”今年,我就发觉如果出了禅堂,就随自己的六根乱跑,比如说讲太多话,午斋吃太多,或者吃了不适合坐禅的食物,再回来打坐时,就坐不好。所以,不只在禅堂内,要管好自己的六根,在禅堂外也要如此。今年,我对这一点有一些新的体认,但仍然随境跑,不能管好自己。上人在禅七的开示,我们常常可应用在打坐上。但,我们不是没听进去,不然就是做不到。

我刚开始读《六祖坛经》时,也是把《六祖坛经》当故事书看,没有注意其中的道理。来圣城后,在大殿听上人讲《六祖坛经》时,才仔细好好地再读一遍。打完禅七,我又把《六祖坛经》拿出来看。上人在〈定慧品第四〉就说:“定,是由戒生出来的,由定才能发慧,这戒定慧是三无漏学。所以你想要得到定,首先要持戒。”六祖在〈定慧品〉说:“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意思是说,学打坐,要看自心,不要动,也不要起来。但,如果能这样,就自认为有功夫,那就是颠狂。

那什么是真的“不动”呢?在〈坐禅品第五〉就说:“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意思是说,真的“不动”是自性不动。那什么是自性不动?自性不动,就是不见他人的是非过错。

〈坐禅品〉又说:“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我用两个比喻来解释。比如说,在禅七时,你刚坐定,觉得很舒服。突然,外面有人拼命敲门,拼命敲啊敲。你如果能不理会,心不乱,继续打坐,就是禅定。如果,你生了烦恼,心想:这真是讨厌!你就失去禅定了。

又比如说,用午斋前,你本来打算不要吃太多。走到斋堂,一看,哎呀!怎么都是我爱吃的菜?内心挣扎考虑一秒钟,两秒钟。第三秒,好吧!决定吃了再说。那就完了!必须从头练。我突然明白,唉!三个礼拜,我坐来坐去,还是经常在当迷人。

这次禅七,虽然我没每支香都坐,但,是第一次坐满三周。往年都只能坐约两个礼拜,不是学校开学了,就是回台湾。虽然如此,我由一个不敢坐禅的人,变成一个喜欢坐禅的人。甚至希望有一天,有机会去一座山,没有email,没有电脑,只有山、有水,去那里坐几天禅。

上人在禅七开示也说:“禅七完,大家回家有时间时,要继续坐一坐。”我回台湾,也试着坐一坐,但发觉没办法像在禅堂那么专心,所以道场还是修行的好地方。

《六祖坛经》,第四品是〈定慧品〉,第五品是〈坐禅品〉,第六品是〈忏悔品〉。所以过年时,我就好好地拜了几天〈梁皇宝忏〉。以前,不忍心把我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自己跑去拜〈梁皇宝忏〉。现在,妈妈已经去很好的地方,我不用再担心她。所以有机会拜了几天的〈梁皇宝忏〉,满了我自己的心愿。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古代一个挑母出家的高僧──自成和尚。他常肩上挑了一根扁担,扁担一边担着经书,一边担着他母亲,托钵参学于天下。我除了感叹这位高僧很孝顺外,也很佩服他能一边修行,一边照顾母亲。

今天在此分享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不怕大家笑,只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初学的人一些鼓励。阿弥陀佛!

【编注】恭录自“万佛圣城中文官网”之“法语缤纷”单元

【关于岳阳的民间传说】

唐朝开元四年,有个姓张的大官被贬到岳州(今岳阳市)来当太守。张太守到了岳州之后,愁眉紧皱,痛苦不堪。

有一天,他带着几个人出去巡视,顺便散散心,可是转了半天,也没找到个风景好的地方。

太阳落山的时候,太守带着随从转到西门外湖边上,看见前面有个圆形石台,上面建了个小亭阁,亭上挂着“阅兵台”匾额。原来这里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兵时修的。张太守登上阅兵台,远望无边无际的洞庭湖,顿时感到心胸开阔多了。一个随从对张太守说:“老爷,这里既可登高望远,又可观赏湖光山色,如果在高处筑座楼阁,那该多好呀!”

张太守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便打定主意,只等良辰吉日,动工建楼。第二天立即出榜,招聘名师巧匠,担任工程总管。

有一天,从潭州(今长沙市)来了一个青年木工,名叫李鲁班,自称擅长土木设计,无论什么亭阁楼台,宫殿庙宇,都能设计得尽善尽美。张太守便命他主管工程,限他一个月之内,画出一座三层、四角、五梯、六门、飞檐、斗拱、盔顶的楼阁图样来。

李鲁班成天躲在房子里,画了又画,算了又算,整整搞了七七四十九天,纸样画了一大堆,不是绘成一座土地庙,就是画成一个过路亭。累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一点结果。

张太守气极了,他对李鲁班说:“眼下工匠来了这么多,只等你的图了。真该死,你误了我的大事!再宽限你七天,到时候交不出来,绝不轻饶你!”

李鲁班吓得冷汗直冒,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一个人坐在湖边上哭起来了。木工、石匠见他哭得实在伤心,都跑去劝他说:“哎哟,你这个青年人哪,何必这样认真呢,不知道就不知道嘛,好好地在张大人面前认个错就是了。”

也有人说些风凉话:“既然取名鲁班,就一定有鲁班的本领,设计一个小小楼阁算得什么!”

李鲁班听了这些话,便诚恳地说:“各位师傅,我在乡下也做了六年手艺,茅屋瓦房盖过百十来栋,真没有想到画个楼阁图会有这么难呀。事到如今,只好请众乡亲帮帮忙,往后再重重地报答诸位。”

这时,有位白发老人站到人群前面来了。这位老人家,大家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两个月来,他每天都在工地上转来转去,问长问短,他对李鲁班说:“我看这鲁班也是从小苦学出来的,如果光躲在房子里画图,是难得画出个好楼阁来的。还是要和别的师傅多多商量才好。”“看样子,你一定也是个木工师傅了?”李鲁班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你老人家见多识广,请你费神帮帮我的忙好吗?”

老人说:“我没有画过图,只不过呢,我这里有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的。”老人把背着的包袱打开,里面装的是一大堆长的、短的、圆的、方的,还编了号码的木柁柁,他随手往地上一摊说:“若是还差点什么的话,到连升客栈的楼上找我就是了。”说完之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鲁班抱起那堆木柁柁,蹲在工棚里苦思冥想,摆来弄去,竟连饭也忘记吃了。

有个年轻木匠见他这样入迷,抓起几个木柁柁往草堆里一丢,说:“哼,那个老汉疯疯癫癫的,说不定是个吹牛皮大王,你也真的相信他?”旁边几个老木匠连忙说:“年轻人还是谦虚一点的好,人家年纪那么大了,他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呢?你凭什么说他吹牛皮?”老木匠们一个个坐下来和李鲁班一起按着木柁柁上面的号码,慢慢地摆弄起来。他们摆了又摆,突然,大家高兴地齐声喊叫起来:“快来看呀,一座顶漂亮的楼阁模样儿做好啦!”工匠们听见了,跑过来一看,果然是一座壮观的楼阁模型。不一会儿,整个工地的人都围过来了,人人夸赞不已。可是看来看去,还有个飞檐少了五个斗拱。

大家按号码仔细一查,不多不少缺了五个木柁柁。刚才那个丢木柁柁的青年木工,也跑来了,毫不在乎地说:“整整一座楼阁的模样儿都做出来了,差这几个木柁柁愁什么!等我来照样做几个补上去就是了。”

哪知道他做了一天一夜,木头砍了百多块,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不是长了半分,就是短了半分。这时,他才想起被自己丢掉的那几个木柁柁,心中很觉得过意不去,只好对大家说:“实在对不起大家,只怪我太不懂事,那少了的斗拱,就是先前被我丢掉的那几个。”“丢在哪里?快带我们去找回来。”大伙齐声问道。“就在前面茅草堆里。”青年木匠领着大伙在那一片野草丛里找来寻去,好容易找出了四个,还有一个却怎么也找不出来,野草都扯光了,也不见木柁柁的影子。

这时,张太守听说楼阁模型造好了,急急地赶来一看,果然气派不凡。他高兴极了,连声称赞说:“如此壮观、雄伟,真可谓天下第一楼矣。”“启禀老爷,此楼模型还差一个飞檐斗拱。”“此楼模样出自何人之手?快快请来将斗拱补上。”“禀老爷,是个白发老人,不知姓名,只知他住在连升客栈。”张太守领着大家急急忙忙奔到连升客栈,要找白发老人。老板娘听说张太守亲自来找人,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慌慌张张跑出来说:“哎呀,这个老头子进店两个多月了,白天从不落屋,夜间就在楼上劈呀锯的闹到半夜。我还以为他帮人家做家具,谁知道他只给那些孩子们做些好玩的。”

“快快打开楼门,让我去看个究竟。”张太守那个急不可待的样子,把老板娘吓坏了,她连忙把楼门打开。让张太守查看。张太守上楼一看,没见老人的影子,只见床上摆着一张绘制得精致美观的楼阁图样,桌子上还有十几个木柁柁。老师傅们认真地翻了一阵,发现桌上正好有缺少的那个号码的木柁柁,连忙拿回去一摆,便构成一份完整无缺的楼阁模型了。张太守和大伙拍手大笑起来:“这才是真鲁班来了,一定要把他找到。”

可是谁也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张太守连忙派人到岳州城内城外四处查访。头天没找到,第二天还是没影子,直到第三天清早,忽然有人前来报信,说有个白发老人在湖滩上用石头砌了一个拱洞,又在拱洞上面砌房子。张太守听了,领着几个人连忙赶到湖滩。可是那个白发老人又不见了,只见那石头砌成的拱洞上面,架起了一个非常美丽壮观的楼阁,张太守指着湖滩上的楼阁模型,赞叹道:“此人才智非凡!看来用拱洞做楼基可算别具一格。这真是得天之助也!”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白发者人,手握一把尺子,正在对面高坡上丈量土地,张太守连忙问众人:“前面可是……”李鲁班高兴地叫喊起来:“正是他,正是那位老师傅呀!”

张太守赶上前去,一边行礼,一边说:“久仰师傅技艺超群,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敢问师傅莫不是姓鲁?”白发老头连连摇头说:“我姓卢,鲁班是我的师傅。”“令师今在何处?请求指点,下官有事求见。”白发者头指着前面许多木工、泥匠说:“你看他正在那里向老师傅们请教哩。”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个异样的老人,兴致勃勃地正在和工匠们谈论着什么。张太守领着大家赶过去一看,那些正忙着做事的木工泥匠,仿佛人人都像刚才看见的那个卢师傅,但又分不清哪个是真正的鲁班。待他们回头再去找那个姓卢的师傅时,只见地上留下一把尺子,上面清清楚楚刻了“鲁班尺”三个字。

张太守急忙登上当年鲁肃的阅兵台,面对八百里洞庭湖水高声呼喊着:“鲁班师傅——,请你再来哟——”湖面上,顿时远远近近响起了一片“来哟——来哟——”的回声。这时,西边天上,红霞万朵,仿佛有个白发老人,乘着一只白鹤,向水天尽头飞升而去。木工、泥匠师傅们按照那白发老人设计的式样终于造成了楼阁,并以西城门拱洞作为楼基。

人们把三层飞檐拱取名为“鲁班斗”。由于这个楼阁位于天岳山之阳,所以大家就称它为“岳阳楼”。

2020年10月8日庚子年农历八月二十二
恭迎燃灯古佛圣诞殊胜日
祈愿光明永远充满人间
祈愿世界和平安宁
祈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远离一切天灾人祸!

燃灯古佛

燃灯佛,亦名燃灯古佛,大智度论译曰然灯。又叫定光如来、普光如来,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

燃灯佛是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尊贵,如来佛主修今生,是现在佛,燃灯佛则修过去为过去佛,弥勒主修未来,为未来佛,为佛教三大教主之一。

燃灯古佛一出生,自带光辉, 如灯一样金光明亮, 无边的黑夜,瞬间一片光明! 从此, 燃灯佛一生如一盏佛灯, 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无量的光明。

名号由来

《大智度论》卷九云:“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

《四教集解》卷中曰:“亦名然灯,亦名锭光。有足名锭,无足名灯。锭字或作定字,非也。”

达摩祖师云: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

燃灯古佛来历

在过去,有一位佛出世,号啑如来,具足功德。将导三界还神本无。当时有一位修清静行的人见到佛,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七天,可是有一位小弟子有事回来晚了,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于是就将麻油盛在瓦片中,沐浴完之后,以白巾裹头,自手燃之,用以供养佛陀。此后便得到了佛的授记:“过无数劫你当做佛,颈上肩上各有光明”。这位童子就是燃灯佛。所以燃灯佛也叫锭光佛。这位修清静行为的人见自己的弟子已经授记,知道自己也可授记,就来请佛授记。啑如来说等这位童子成佛后,你便可得到他的授记了。这位梵志就是释迦牟尼佛。燃灯佛曾为他授记:当得来世做佛,号释迦牟尼佛,亦当渡无量众生。

燃灯供佛功德

依据佛教三藏经典中《施灯功德经》中记载:“如是少灯奉施福因。所得果报福德之聚,唯佛能知。一切世间人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乃至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如是然少灯明。所受福报不可得说。舍利弗。诸佛境界不可思议。唯有如来乃知此义。舍利弗。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

施灯功德经又说:“在佛塔、佛殿或佛堂布施明灯的人,可以得到无数的福报!”

一、 临命终时,会产生三种智能:

(1)忆念善法而不忘失。平生所造的福德善事会自然浮现心中
(2)心生欢喜,开始念佛
(3)身心清净而没有苦恼(神识离开身体时,没有痛苦

二、临命终时,可见到四种光明:

(1)日轮圆满涌出
(2)清净的月轮圆满涌现
(3)见到许多身上有光芒的天人坐在一起
(4)见到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也看见自己在佛前恭敬合掌

三、死后出生在忉利天安享福报,自知宿命。天福享尽,不坠恶道,投生做人,出生在尊贵的佛化家庭。

四、得到下面四种可乐的福德:

(1)相貌庄严
(2)资财充足
(3)有大善根
(4)有大智能

五、得到四种清净:

(1)身业清净
(2)口业清净
(3)意业清净
(4)善友清净

六、得到八种快乐的果报:

(1)眼睛明亮美好
(2)观念正确
(3)具足天眼可看见遥远或细微的事物
(4)不会破戒
(5)智能圆满证得涅盘
(6)行善业没有困难或阻碍
(7)常能见佛,做一切众生的眼目
(8)当转轮圣王、切利天天王或大梵天王

七、得到八种无量的果报:

(1)得到佛陀无量的眼光
(2)得到无量的神通
(3)得无量的佛戒
(4)得如来无量的三昧
(5)得如来无量的智能
(6)得如来无量的解脱
(7)得如来无量的解脱知见
(8)得明白一切众生的兴趣或嗜好

八、获得八种无量资粮:

(1)得无量正念资粮
(2)得无量大智资粮
(3)得无量信心资粮
(4)得无量精进资粮
(5)得无量大慧资粮
(6)得无量三昧资粮
(7)得无量辩才资粮
(8)得无量福德资粮

九、得四无碍辩,乃至次第得一切种智。

燃灯古佛示现

永明延寿大师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永明延寿大师就是在佛法衰败等待重建的时代兴出于世。

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有一天,吴越王想开个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来应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养。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桌位总有上下座的分别,上座的位子谁都不愿意坐上去,大家都谦虚地推来推去。在这么推推拉拉时,就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长耳和尚,大家都不认识,看到大家在那里推让,他老人家就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这一坐下来,当然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

打完千僧斋,大家都散去了,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

永明大师说:“有啊!”他说:“什么人啊?”“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哪一个?”“坐在首席的那个长耳和尚就是。”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赶紧派人去追。

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从哪一条路走了?”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找到之后,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

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份!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

这些人看到长耳和尚圆寂,就呆在那边:“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却圆寂了。”想想他刚才讲的“弥陀饶舌”,说长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师啊,那“弥陀饶舌”不就是在说永明大师,原来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

吴越王听到定光佛圆寂的消息,当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下欢喜得不得了。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刚好一个报信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几乎跟吴越王撞在一起。吴越王问他:“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永明大师圆寂了!”

这是燃灯佛和阿弥陀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作长耳和尚和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

恭敬转发来自【五台山佛教综合网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哈迷的激动旅行[嘻嘻]感谢和我握手的那位教授谢谢花车游行和我挥手的獾院小哥哥终于买到了邓布利多的接骨木魔杖[羞嗒嗒]买到了火车模型的小项链简直不要太好看[太开心
  • 从恋爱到订婚,再到偷偷给我准备的求婚,再从拍婚纱照,到领证,也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婚礼了,每一步都被重视,每一步都很顺利,每一步走的即合情又合理,原来这就是被爱的样
  • #凶宅清洁师# 十八年就像是浪潮割向滩岸留下的道烟,有人恐惧,有人愤懑,有人徒劳,有人寂寂无声嫣红的丝衬着无尽的黑,坠铎偶有一声,倒数的灵魂里,兴许有一二认得寻
  • 閃裂的銀狼—牙吠銀!十二星座最不喜欢的星座看看你有没有被自己喜欢的人嫌弃?
  • 爷也来写日记:今天留守学校的两个赖子终于离开学校了,又去了德阳,时隔两个月又坐上了陈师傅的,又去了老地方,发现了一个新的吃的,爷爱凉面夹饼子,超越了关东煮,又去
  • 祝贺九香88,生日快乐何惧路远马亡,我们来日方长.✨✨✨下一次记得你平凡一点,然后喜欢我到疯❤❤❤九香88,你闪闪发光呢同时也要开开心心✨✨✨在我们最好的年纪让
  • 那深情的目光略带一丝喜悦, 与你久别重逢的画面,我的脑海中浮现过很多次,却又害怕在重逢后与你匆匆分离,有些人多年以后依旧会久别重逢,有些人一别经年,从此再也不会
  • 大街小巷开始充满了人情味儿,满是关怀和安抚,满城尽是温文细语,打斗的没有了,闹霸的绝迹了,连娼妓都自重了。婆罗门女便在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
  • 女生做“思维导图”与男友吵架!室友:她男友已认输道歉
  • #吉野北人[超话]# ✨吉野北人25歳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   天然なところも、素直にところも 可愛いところも、かこいところも 全部大好きです 北
  • 紅燈亮起的這個路口我在想 下個路口會不會也同樣明瞭愛你的那個決點我在想 能不能就這樣不被世俗道破但我不敢想 也不敢要一定會有個人 能讓你改變也一定有個人 能讓你
  • ”你随他靠近你,阳辉透过花叶,在你们身上留下斑影,不答他的调侃,只笑,对着他说,“这颜色与殿下的颜色相近,想必往后,我看见殿下的眼睛,就会想起花香,或者闻见丁香
  • 根据培训工作安排,邀请了具有巡视巡察经验的校内外专家分别就“高校巡察工作实务”(主讲人:学校纪委书记、省监委监察专员、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石金明)、
  • 漆黑之中惊醒于冷风 感叹此刻不过是场梦 深宵三点想跟她抱拥 心中所想经已荒芜 雨一夜深深 沉默的秒针 冥冥中给我轻轻感应这共振 雨一夜阵阵 停落
  • 【择偶标准】①年龄/身高:90年以内/170以上②收入及车房情况:希望对方工作稳定有购房能力③是否接受对方有婚史:否④其它:有留在深圳发展的打算可在周边买房三观
  • 好怀念往年的圣诞节跨年夜啊19年老板请我们员工去泰国旅游五个女生一起做攻略 每人一天的攻略一起计划时间安排行程一起买买买 一起坐突突车那是最快乐的一年20年和云
  • 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381万人次,“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13%,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积极承接北京国际航班分流,充分发挥了首都“护城河”作用,日前
  • 如果抱怨变成了常态,抑或数落成为了必然,那就意味着有一方离开,而激励,是形成合力的唯一方法。《不安于室》冷漠狠辣失忆攻撒娇美人受攻受之前有一面之缘 攻被内鬼出卖
  • #三水薅羊毛#楼上小孩当家里游乐场、跑马场,我气势汹汹上楼pk楼上老头说:我们一小时前就睡觉了我说:我录音了,跑跳10点38分,我们一起听听老头说:我不听,现在
  • 你还知道哪些和惊蛰有关的诗句,欢迎到评论区留言分享~(图/张玉佳 文/尹希宁)#sky光遇[超话]#新季节名字各有各的叫法 你爱叫什么就叫什么吧,为什么非要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