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和尚这首偈子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点击关注 ► 一生念佛 今天

南无阿弥陀佛。

《法然上人全集》第388页。



答镰仓之禅尼书

《答镰仓之禅尼书》。

“镰仓”是一个地名,在日本很有名,现在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禅尼”可能是一位原来修禅的比丘尼法师,她想学净土,就写信给法然上人来请问。

法然上人这封答函大约分为三部分:先是“普劝专修”,然后是“五事答疑”,最后是“结劝信心”。

六、答镰仓之禅尼书

(《大正藏》第83册第201页上 )

来函详悉。念佛功德之大,虽佛亦难说尽,智慧第一之舍利弗,多闻第一之阿难,亦难知念佛之功德,广大善根故;何况法然等,更不能说尽。法然于传来日本之佛教经论随分阅读,然仅就净土教文,欲说尽中国传来之圣教义意,一年二年亦甚困难。然,来函承问故,当为说之。

首先说念佛功德广大,想把它说清楚,说明白,说得详尽,那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我们普通人做不到,就算是多闻第一的阿难、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做不到,就算是释迦佛亲自说,也说不尽。

所以,对念佛功德,不是听到多少、学到多少才能相信,这个量超越了我们可思议的范围。但是凡夫总有疑问,有问就要回答。

先,不信念佛之人言“莲生或津户三郎等,无智之人故,不劝余行,唯劝念佛”,此极为谬误也!

前面有《答莲生书》,这里说的“莲生”或许跟前面是同一个人。莲生和津户三郎是两个人,大概没什么文化,法然上人写信劝导他们专修念佛,有人就说“因为他们没文化,也没智慧,所以法然上人才劝他们念佛,不劝他们修余行”,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就不必念佛了,可以修其他更高难度的、需要智慧的修行法门。这是极端错误的。

其故者,念佛之行,本来不论有智无智,弥陀往昔所誓之大愿者,普为一切众生故也;非为无智之人誓念佛之愿、为有智之人誓余行之愿。为十方世界之众生故,有智、无智,善人、恶人,持戒、破戒,贵贱、男女等,皆无分别;佛在世之众生,或佛灭后之众生,或末法万年后三宝灭尽时之众生,唯有念佛是现当(现在与来世)之祈祷也。

这个理由说得特别清楚,念佛之行是不论有智无智的。念佛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他的本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就是一向专念。

“十方众生”包含得非常广大,所以下面说得特别明白,并没有说“在十方众生当中,只有无智众生才念佛,有智慧者就修余行”,不是的。不论有智无智、是善是恶,都包含在“十方众生”当中,毫无分别。这是对身份、根机、能力没有选择。

就时代来讲,念佛法门是通行的法门,所以佛在世之众生、佛灭后之众生,乃至万年法灭的众生,都包含在“十方众生”之内。

对“十方众生”,其实有两种表达法:一个是横向的,善恶、男女、出家在家、持戒破戒、有智无智……这是横向比较;再就是纵向的时间轴,过去、现在、未来,以我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这一期教化来说,就是佛在世、佛灭后,还有法灭之时。

之所以拿时间维度来说明,是因为圣道法门要修行戒定慧、六度万行,这是难行道,在佛在世的时代,也就是正法时代,得益者还是不少的;但是到了像法时代、末法时代,就没有了;法灭的时候就更不用谈了。或许有人会拿圣道法门这种时间的局限性来思维净土法门,那也是不正确的。

“现当之祈祷”,不管是为现世福乐,还是为未来往生净土、解脱成佛,都应当一向念佛,都可以专修念佛。并非说“为了往生极乐,我就专修念佛;为了现世利益,求发财,求升官,求开智慧,我就向不同的佛菩萨祈求,诵不同的经论咒语来求取”,不是这样的,为了现世利益也要念佛。

或许有人说“求现世利益,就拜佛,念佛;如果求解脱,就要靠戒定慧三学,要靠开悟。念佛嘛,求一点福报是可以的,求开悟求不来”,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念佛能生净土,生净土之后就能证悟一切法门。所以,不论是为后世之证悟,还是为现生之利益、福报,都可以念佛。

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阅读一切圣教而劝专修念佛者,亦广为一切众生故也。方便时节,契应末法,即是今之教也。

是故,不限无智之人,广凭弥陀本愿,普随善导解释,劝化念佛一门,何限无智之人而隔有智之人乎?若然,则背弥陀大愿,违善导解释。

有人认为,只有无智之人才念佛,比如乡下老太太没文化,所以才念佛,有智慧的不用念佛。所谓“有智慧”,也不是多大智慧,就是读过几本书,认识几个字,脑子聪明一点,会转弯,有时候还成了坏事,因为这是世智辩聪。

弥陀本愿本来不分有智无智,平等无分别,普誓十方众生都念佛;善导和尚的解释也是根据圣教广劝专修念佛。如果自逞小智,认为无智之人才念佛,有智之人能修行,有能力、有大智慧的人不应该念佛,这就违背了弥陀本愿,也违背善导和尚的解释。

是故,凡来参诣,寻问往生之道者,不论有智无智,皆劝以专修念佛也。

所以,法然上人说:“我自己就是这样,只要别人来问往生之道,不管是有智之人(比如现在的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普通的、愚痴的、没文化的人,我都劝他们念佛。”

这里的禅尼是出家人,她当然会接引信众,但是也一样,不论有智无智,都劝念佛。佛门里最有智慧的舍利弗、文殊师利菩萨,他们都念佛,还有什么智者不应该念佛呢?

凡阻止专修念佛者,前世未闻念佛三昧之得道法门,后世亦将堕于三恶道故也。

按说专修念佛是佛门的通则,大家都应该理解、接受并弘传,但是恰恰有一些人来阻止专修念佛,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过去的善根不够,所以未来的果报也很可怕。

“前世未闻念佛三昧之得道法门”,这就是佛在经中说的“始从三恶道来”,过去未曾闻修此法,因为这个法门太深入、太广大了,能顿速超越,一下就把他吓着了。善根不够,缘分不够,确实难以相信。如果阻止专修念佛,自己不能信,又阻止别人,后世的果报就很可怕,一定会堕三恶道。

此理经论多言之,如善导和尚于《法事赞》云“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此文之意者,见有愿生净土而念佛之人,即起毒心,巧思无理之事,以种种方便破坏专修念佛之行,犹如仇寇,横加阻挠。如是天生即无佛性之眼,失善根之种,阐提等辈,念此弥陀名号,长离生死,往生常住之极乐;然而毁灭如此顿教,依此罪故,永远沉沦于三恶道。如是之人,虽经大地微尘劫,不能脱离三途之身。是故,如此无理之人,反宜怜愍之。若因如此罪人所言而懈怠专修念佛,并疑念佛往生而起顾虑之人,则虽劝而无益矣!

善导和尚这首偈子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眼睛看到这些文句,内心就非常警觉,惊动。我们都想象不到,见别人专修念佛怎么会起瞋恨毒害之心,而用种种方便手法来破坏,就像冤家仇敌一样呢?但是,这样的事在古今中外频频发生。

为什么?因为众生都在邪见当中,所谓“生盲阐提”,“阐提”就是断诸善根之人,“生盲”就是天生的盲人——有的人不是肉眼“生盲”,而是佛性之眼没开。佛性之眼怎么开?如果前世不闻念佛法门,佛性之眼就没开。所以,一定要先与念佛法门结缘,佛性之眼开了,才能深入专修念佛。

按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是生盲阐提,就是邪见,不开佛性之眼,断灭善根,但这样的人正是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对象。即使是生盲阐提,如果念佛,也决定往生。可是,如果不能信受佛语,妄逞自己的邪见,诽谤念佛,那就没办法了。

念佛是顿教,顿到什么程度?生盲阐提只要一念回心、愿生净土,而称念弥陀名号,就皆得往生,往生则证常乐我净大涅槃,这叫顿教。

现在你诽谤顿教,让佛法的光明掩没了,这个罪过就大了。即使把大地磨成微尘,一粒微尘算一劫,这有多少劫?数不尽。即使这些劫都过去了,还在三恶道里轮回,出不来。

所以,这样的人无理非难,完全纵任自己的邪见无明,我们对他应该起怜悯心,因为想到他未来的果报如此深重,所以应怜悯、可怜他,而不是被他影响。

但是,恰恰有不少人听到他诽谤,就被影响了,本来专修念佛,现在懈怠了,没有兴趣了,感觉信心丢失了,“念佛能行吗?”起了顾虑,这是不应该的。

凡缘浅而未至临终之人,虽闻而不信;见念佛人,即生瞋心;闻念佛声,即起怒容;虽经论未言,亦谤言念佛是恶事。闻如是语,应怜愍之,不应动心。于不信之人,亦不可勉强劝信。应视为过去之父母、兄弟、亲属而生慈悲,念佛往生极乐,速证涅槃之后,再还娑婆,救度诽谤不信之人。

这一段对我们很有启发,特别重要。为什么一个人闻净土法门不信呢?就是缘分不够,缘分浅。各经论都赞叹念佛,没有一句说念佛不好,但是他不依经论,经论里没说的话他乱说,他诽谤念佛是恶事。我们听到他这样说,就要怜悯他,心中不应该疑虑、动摇。

再来,这样的人不信念佛,也不要勉强劝化他,实在勉强的话,会增加他的罪障,彼此烦恼。那怎么办呢?放宽一步,想到他是我们过去的父母、兄弟,但是目前缘分还不够,所以我们先到极乐世界再说,有能力再回过头来劝化他。

到这里是讲“普劝专修”,不管有智无智,都要念佛;另外,对阻止专修念佛的,应当怜悯;对所劝的对象,也要看根机,不勉强劝化:讲了这几件事。

下面列了五条。凡是加了序号的,应该都是对方来信问的事,所以叫“五事答疑”。这五件事的次序:第一是修圣道门,第二个是净土门起杂行,第三是求世间利益,第四是专修念佛,第五是劝化他人。

(一)犹如异解之人众,修诸余功德,则财宝增长;我一向专修,则成决定往生之身。见他人行远道,应思使其结缘我之近道,但于专修无碍,则不妨使其结缘。

这是讲我们对待圣道门修行人的态度。“异解”就是别解别行、异学异见。他们修其他的功德,法财增长,他们有这样的信心,所以才修,才广积功德;我们专修念佛之人是决定往生之身,自己信心决定之后,也不被他们动摇。

同时知道他们是“行远道”。圣道门是难行道,今生达不成解脱,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生生世世地修;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乘佛愿力,所谓“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横超直入,一生成就,临命终时决定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则速成佛道,所以这是近道。

他们走远道,我们走近道,应该让他们向我们的近道靠拢。那怎么办呢?就要彼此有缘分,就要结缘。但前提是什么?对自己的专修无碍。如果妨碍我们专修了,那就不要结缘了。在保证自己专修的前提下可以跟他们结缘,比如随喜赞叹他们的善根。彼此有缘分了,就可以向他们推荐念佛法门,介绍念佛的广大功德。

(二)人众之建寺、造佛、刻经、供僧等事,自心不乱而起慈悲,亦可劝其修如是之杂善根。

“人众”,就是这方面的人比较多。他们修建寺院,造佛像,刻经典,供僧……这不都是好事吗?都是做佛法僧三宝的事。如果我们信心坚固,不受动乱,也可以随喜赞叹他们,鼓励他们,“好,这些事都不错,你多做一做”,因为他们目前的根机就是这样。

这叫“杂善根”。

(三)为求此世利益,不知念佛之义,而祈之于佛、神,亦刻经、建寺等,此亦如前。至少为后世故,亦是善事,不可言其无用;应思此行不碍专修。

第三种,他不愿意求往生,也不愿意求圣道解脱,只求此世利益。他不知道念佛是为了往生。他也做一些积功德、培福报的事,所以也可以赞叹他,鼓励他,“很好的”。至少他为后世修了福报,能得人天善果,这也是好事。不能摧毁他的善根,说“没有用”。要知道,这不妨碍我们专修。一方面自己拿定主张,不被他妨碍;再一个,对他来讲,也能增长他的善根。

前面列了几条,对圣道行人、净土门内的杂行人,还有求世间福报的人,都是根据他们的根机,一方面增长、成熟他们的善根,鼓励、赞叹、随喜他们;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动摇,不要被影响,妨碍了专修念佛,可以方便善巧地劝导,使对方跟念佛结缘。

(四)念佛虽有种种义,称念六字,一切皆含;唯凭佛愿,口称名号,手持念珠也。心常系念,则是无上决定往生业也。念佛之行,本来不论行住坐卧、时处诸缘,亦不嫌身口之不净,故名乐行往生也。但,心净之念佛,名为第一之行;心系净土者,则是净心之行法也,应如是劝之。常如是言,不必种种多论。自身亦然,思今生决定往生,务必增强此心。

https://t.cn/A65BgOha

焦虑是人生的附属品
奋斗是人生的必然#三十而已#

现代人的通病,是太渴望快餐式的成功,恨不能前一秒付账,下一秒就能享用成功的美味。

可这世上最真实的甜
从不来自于速成#越努力越幸运#

该做斜杠的,继续做斜杠;该谈融资的,继续谈融资;该扩张业务的,继续扩张业务。#斜杠人生#

管别人说什么,我就是觉得,我配得上最好的生活。

我诚恳、勤奋、野心勃勃,上帝没理由不把糖分给我,要是不分,我就去亲自要。

无人能阻挡❤️ https://t.cn/RtNYp8V

#乐器# #文化# #音乐# #知识#
        民乐演奏“浮夸”现象小议

《唐人宫乐图》

近年来,中国的民族器乐舞台上一股浮夸的演奏风气似乎越来越盛。笔者在最近所见的几场民乐音乐会中感受尤深,一是因为参演者多为我国一流音乐院校的老师或学生、各种奖项的获得者,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水平的较高水准和未来走向;二是因为部分演奏者在演奏民族器乐时用力过猛的浮夸演技实在“辣眼睛”,让人不忍直视。

这种在民乐演奏时的刻意大幅度肢体动作并非个别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民乐演奏舞台上的一种“常见病”。似乎头不甩一甩,身子不晃三晃,肩膀不抖一抖,就不足以表现内心情感的跌宕,有些已成为一种毫无必要的程式化“起范儿”。台上的演奏者不停给自己“加戏”,台下的笔者却只敢闭着眼睛听,一睁眼就“跳戏”,好好的一曲《昭君出塞》,技巧方面可圈可点,却因浮夸的肢体表演破坏了整体美感,毫无婉约古典气质,活脱一个梅超风,哪里还有一点儿明妃的影子?

每每看到这样的民乐表演,都感觉是将好端端的一个青衣闺秀,强行浓妆艳抹,毁其清丽,扑面而来尽是滚滚的风尘气息,令人既恨且痛。而目前在中国有器乐表演专业的各大院团、高校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且如果老师持有此种表演审美,学生就会有样学样。老师指导学生,学生模仿老师。甚至有的老师会在教学时专门指导学生“如何丰富肢体语言”,要“拉开架势”,而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也大多数会成为一名老师,若再以同样的审美教导自己的学生,如此代代相传,则民族器乐危矣!

与此相对的是另一位二胡资深教授、演奏家,含蓄内敛,没有多余的假动作,专注向内,只在必要时由乐弓牵引身体自然而动,演奏者和音乐浑然融为一处,犹如武侠小说中的人剑合一,那一刻音乐厅内只剩下音乐和观众,没有任何扰乱观众欣赏的矫揉造作,也没有谁会因为演奏者的某个举动而从音乐中分神。渐渐地,台上台下也融为一处,只剩下二胡的深浅吟唱回荡在空中。乐声细微处如羽毛轻抚心弦,一曲《二泉映月》在不动声色中便控制了全场观众的呼吸。一曲终了,演奏者方从音乐中“析出”,谦谦向观众致意,掌声雷动。这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演奏者恰巧同台演出,高下立现。显然,后者看似“不动声色”,却蕴无穷气势于内,展现了真正高级的器乐演奏之美。

以上看似表演风格问题,实际深层次是民族器乐演奏审美问题。个人认为,民族器乐演奏所表现的美应至少涵盖五个层次:一是中国音乐美学之大美,二是乐器本身特质之美,三是所奏乐曲之美,四是演奏技巧之美,五是演奏者内涵修养之美。五者合而为一,才是民族器乐演奏的完整审美。

存在浮夸问题的演奏者,往往在熟识乐器、理解乐曲和技术技巧上苦练,却在中国音乐的审美哲学和自身文化修养上用功不足,殊不知后者往往是一个演奏者能否走向更高更远的关键。因为器乐的技术是有天花板的,当技术到达一定高度后,决定其艺术成就高低的,往往是演奏者的综合涵养,这个涵养就包括他对中国音乐审美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达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无法速成,看过多少典籍,读过多少文章,了解多少其他传统音乐,有过多少思考,都体现在其中,骗不了人。反观当今高校的民族器乐人才培养,更多的重视技巧训练,而对演奏者文化涵养的栽培滋养实在不足。

中国的音乐美学深受中国哲学影响,以儒道释为主。儒家讲究“大乐与天地同和”“天人合一”,《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音乐的产生源于内心情感,是一种自然而然、由内而外的过程,而非故意为之。音乐的情感表达是“盈于内”而“动发于外”,不能逆向而行。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观,是崇尚自然、不为物累。佛教禅宗传入中国,讲究的是“明心见性”,“在佛教看来,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将二者割裂、对立的‘分别心’都是‘不究竟’的‘妄见’。禅宗对‘复杂形式’的反对,是因为禅主张‘顿悟’,认为一旦‘明心见性’,便可以‘立地成佛’,一切复杂的形式,有时就像‘磨砖作镜’,根本达不到你主观的目的。”(田青《禅与中国音乐》)显然,儒道释三家着眼点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反对繁复的形式,讲究简约,这也是中国音乐美学的一大重要特点。用中国的乐器演奏中国的乐曲,毫无疑问首先应符合中国的音乐美学观,表现中国的音乐之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前面所述那种在演奏时加入浮夸动作的做法也不可取。

如果将音乐的境界分为技术、审美、意境三个层次的话,能够准确地将一首乐曲演奏完成,不跑音,不错音,不掉板,完成各种指法、弓法等要求,就大概达成了技术的层次,当然这是不容易的,需要寒暑苦练。如果能在完成技术的基础上,融入对中国音乐美学的理解,完成乐曲内在情感的塑造,做到“曲有情”,则基本完成了审美的层次。至于最后的意境一层,最难达到也最难言说,是“羚羊挂角”的个人体悟,是虚实相生、物我两忘、意境相融。简单来说,如果演奏家可以让全场的观众都能随其演奏同呼吸共起落,“神与物游”,神与乐游,那就几在意境中了。

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中国音乐美学崇尚中和、内敛和气韵。善用留白,懂得虚实相间,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共通点,是一种大智慧。于无言处传妙义,于无笔处成妙境,于无声处听妙音,有气,有韵,然后气韵生动。哲学大家冯友兰在通辩中国哲学史之后曾感慨:“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的一览无余,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中国艺术的最大妙处就在于这无言之处、无笔之处、无声之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以有尽表现无穷,是“美在象外”的大境界。

“唯乐不可以为伪”!无论处于音乐的哪一层境界,至少一点,在从事音乐演奏时,保持一个“真”字,并不困难,既不要失了音乐的本心,也不要失了自己的本心。美的姿态必出于自然,看似“素面朝天”的演奏,实际是一种自信。当然这种自信并不盲目,背后要有深厚的文化学养积淀做支撑。

大道至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那一瞬间才有力量。忘掉那些故弄玄虚的假动作吧,民族器乐需要回归朴素而高级的美学观!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无畏NoFear[超话]#一群疯批…花了钱以为高人一等,人家靠你几本破杂志的钱养活吗是?要不要无畏叫你一声你是我的姐啊?追个星以为自己牛逼透了就把这套带到无畏
  • [叹气R][派对R][派对R][派对R]但是不用着急,自9月1号开始韩国开始开放入境啦,现在国外飞韩国的航班,不在需要起飞前的(48h)的核酸检测啦。[派对R]
  • 我每日把我的崽照顾得不算很糟糕 也不算很好 日日夜夜带着 每天陪他玩陪他咿呀学语 陪着他磕磕碰碰爬上爬下 给他换着花样做饭 还要春夏秋冬看着天给他买衣服买鞋子
  • #夏目友人帐##夏目友人帐6# 在这里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有着大叔音却又可爱的猫咪老师。(期待第七季ing~)如果能实现 我想带你去看绚丽的山岚 去看秀丽
  • 其实,我从不担心自己配不上优秀的人,我只会担心自己配不上喜欢的人,配不上老公,在这一点上,我毫无自信…从没想过,“520”这样的日子会跟我扯上任何毛关系,但命运
  • 内容标签: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穿越时空 穿书搜索关键字:主角:齐晟 ┃ 配角:皇室一家子,各路配角反派们 ┃ 其它:穿书,爆笑,沙雕一句话简介:路不是自己选的,
  • 想到这里,连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格外甜蜜#扉灵社摄影##上海扉灵社##上海婚纱照##婚纱照# 多少次和今天一样的夜晚,我透过黑色的天空追忆着你,那分明不在的事实显
  • #杂食星人观察记录# [微风]小说[微风]《昔尘》首发废文 23w字 有车穿越失忆深情不长嘴大师兄x半魔小师弟受江默x林尘第一人称⭐️⭐️⭐️一般这篇文比较新
  • 问:我省2022年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时间和医保待遇享受时间是如何规定的?答:居民医保实行年度参保,年度享受待遇,不履行个人参保缴费义务,无法获得财政补助,不能享受
  • 两天的济南之行有更新的感受,新的角色,新的视角来待人处事,看待问题,有不一样的feeling与体验,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只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同舟共济,一起加
  • 武汉大艺博是继大艺博布局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之后,在华中核心城市的首次亮相,也是大艺博创办八年来规模最盛大的一次,来自全球357所院校的4800多位青年艺术家应
  • [嘻嘻]和几位学员小伙伴聊天突然有些感悟,有点长哦:我们在思考问题、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被情绪或者固定的方法所制约比如我就是想让老公和婆家在房子上面加我的名字比如
  • 4.我这一生中,这些直觉一直在教导我一个道理——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说实话 觉得这本书虎头蛇尾写的莫名其妙的,可能是书评让我有太多期待了?”他停顿了一下,目
  • 瑞这张看预览就很美啊不懂为啥你们不喜欢,sw3瑞也是我看预览就知道真的很妹宝很好看。我很喜欢一块玉石,觉得它通透明亮光滑,一直视为心头宝,突然有一天有发现这不是
  • 如果都是这种要求,我劝大家还是保持单身各过各的吧,省得见面就掐、结了再离、对婚姻失望!如果都是这种要求,我劝大家还是保持单身各过各的吧,省得见面就掐、结了再离、
  • 妈妈催我早点回家,我妈:香港不安全少外出比较好,我爸:短时间内没有机会去香港了多逛一逛,我决定听我爸的[笑cry]尤老板决定走香港了,原因是海航有近期的直飞被取
  •     愿我生生世世至未来际,永远修行六度波罗蜜,圆满成就,愿意将予身心奉尘刹,将予身心、生命奉献给佛陀,奉献给法,奉献给僧(或释宽如),一起行菩萨道,永远在一
  • 我并不会因为有人为我庆生而感到活着有多好,但至少今天过的还不错,是吧?本来不想说这些七拐八弯的话,只是最近这个星期过的不是很顺利,也有过很多挫败、沮丧、难过的时
  • 与首届大别山插秧节相比,今年的插秧节承袭”老家河南“情怀,以”原味商城“为卖点,让游客来此感受到原滋原味的山水田园、原滋原味的农家美食、原滋原味的农事活动、原
  • 图1.全同粒子系统的量子相干性及其在相位通道鉴别任务中的应用实验原理示意图李传锋、许金时、孙凯等人近年来在光学系统中持续开展关于全同粒子不可分辨性的实验研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