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内外,故乡人与异乡人》

我妈让我陪她回乡去取她的泡菜坛子。我和丈夫平时工作都忙,为这闲事专门跑个几百里,简直不可理喻……可我妈倔得听不进劝,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安排。

其实是爸妈最近一起在离我所在的城安了新家。全然陌生的环境,照理说老两口多少该有点畏生吧,才不,老两口兴头大极了,用我妈的话说,简直像又来了一次新婚。毕竟是再建立一个家呀!琐事当然多,一桌一椅一瓢一饮的都要一点点用心收拾,爸妈爱干净,两个人又一个赛一个的倔强,我便早早有自知之明地避开,把空间让给他们尽情施展。谁料最终还是逃不过被抓壮丁的命运,就为个泡菜坛子。
驱车二百公里带他们回去,说起来其实也不大远,只不过要穿越绵长的秦岭山脉,盛夏日里,山中草木茂盛,高速下的河流蜿蜒,两个小时的路途,将沿途山水的青碧色看了个够,便到了我曾生活过十几年的故乡。许久不见,山川草木依旧,心旷神怡之余,胸腔里漫过。这是我的故乡,但却不是我爸妈的。可以这么说,他们是我的故乡里的——异乡人。

爸妈有自己的故乡。只不过他们当年在支援三线的时代背景下,各自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山水小城,当时都以为只是一个停顿,谁料一停就是大半生。同为异乡人的父母在此相遇,成家,生子,在日常中扎下新的根系。年岁日久,人事更迭,和故乡的牵连却慢慢变得稀薄而遥远。

如今他们退休了,又升级做了新一代的外公外婆,小城再不留他们工作,故乡又无多余牵绊,他们便索性收拾行囊,来到我的身边。可毕竟是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我还是没有按捺下好奇,父亲嘴上说着“后路都断了,还有啥舍得舍不得”之类的话,面上却难掩兴奋——一辈子都没有大城市经历的父亲,显然很满意他如今即将到来的生活。而母亲却远没这么潇洒,她在小城经历了十几个春夏秋冬,生活的种种琐细都是她在操持,有太多的东西舍不下了,包括老屋窗台下的泡菜坛子。

理解父母那一代割舍不下的故物情节。人活到一定岁数,还有故物可眷爱,是难能可贵的好事。小时候读汉诗,中有一句印象很深,“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意思是说,若眼前的一切都是崭新陌生的,人怎么能不迅速老去呢?那么反过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眼前只要有故物的存在,主人就会有一种错觉,就可以以之为媒,穿越回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母亲如今六十岁了,父亲比她还要再长几岁,但我三十年的记忆中,他们曾有过无数的样子。如今他们老了,小城却仍如往昔,环绕的群山未变,穿城的汉水未变,城中的风物未变,变了的,只有生活在当中的人。

近来连日有雨,家门外的小院里,爸妈早先种的蔬菜被雨水跑得东倒西歪。小院是他们三十多年生活的主战场,春日里的豆瓣酱,夏天的泡菜,秋日里的菊花酒,和冬季年关前的熏肉腊肠,都是我们家的大事。由得他们去折腾,我则躺回小卧室的床上,听许久未闻的落雨声,滴滴答答,嘈嘈切切。这声音一下子把我拖回好久以前——小时候的我最爱静静地躺在床上听雨。如今居住在高层上,有雨落也是从钢化玻璃外白白穿过,再难听见这样的声音。
因为阴雨,久不住人的一楼房间散发出微潮的霉味,掺杂着从厨房渐渐漫过来的泡菜浓香,不算好闻的味道,却中和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来。不知是哪里来的光射进来,落在天花板上的石膏花雕和下面裂开的缝隙上。我在这个天花板下有过无数失眠的夜,离家前居住在这里的十好几年,小小的女孩子,多少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心事,只能躲在这样的黑夜,说给自己听。还有挂在墙上的那幅写满名字的梅花雀鸟图,浅浅划在木柜纹路里的铅笔线,外婆病重后在睡着的那张一窗之隔的小床,隔壁老太太家从来打理得精心的花圃,对面楼那个丧偶男人夜半打儿子时令人心惊的声响,小区一头斥了巨资修建的后来充作公园的机关花园,当年用修正液画在亭子柱子上的鸭子笨笨像,高坡下从小吃到大的那家小店的川菜……

记忆里关于这座城的种种周而复始的细节,自十四岁离家起便被强行中断。即便如今还能似是而非地出现在眼前,也始终带着旧照片的褐色。我对这一切的感情实在复杂,小时候向往外面的世界,用尽了所有力气想要离开,可如今真的要连父母都要搬走,和故乡最深切的关联也要终结,又觉得万般不舍。尤其是知道我们家所在的地区这两年就要拆迁重建了。不知道在这之前还能回来几次,而过一些年后,恐怕当年的痕迹,通通都会被抹去。舍不得这些被抹去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不然爸妈也不会舍不得家里一个陈年的泡菜坛子。

父母爱干净,家中从来极为清减,一天也就将他们一辈子的痕迹收拾了个干净。因为再回来不知到什么时候,也就不着急回程,而是陪父母附近走走逛逛。小城虽不是什么经济重镇,但这里的风景真的没话说,长河两岸山川明净,有草木葱茏的,也有因山石嶙峋而被一片片的花树晕染开来的。因地处群山之中,城中没有太大片的平地,满城的高低建筑便随着山势起伏而错落。我找了片视野开阔的草地,俯瞰之处,有妈妈当年上班时要经过的那片长满了玉米的草甸,当年声动远近的龙舟赛不知近两年还办不办了,反正就连在汉水两岸摆渡的小船如今也不见了踪迹,只有被迁走安置却还闲不住的渔人,偶尔忍不住技痒下河打上几条鱼,再玩似的卖给河边路过的人。还有上河街城墙下的老房子,黑夜中零星的灯火,中渡村售卖蔬果鲜花的摊贩……

一衣带水,四面环山,这座小城和它所哺育的生活一样,有种从来如此的沉静感。城中一代的的人们,沿白河岸边建立家园,生育子女,经营柴米油盐,经历喜怒哀乐,每个人心中关注的,仿佛都只有代表过去的山川河流,代表此时的年月朝夕,和代表未来与远方的孩子。几十上百年间,城中的人复制着婚丧嫁娶、生息繁衍的日子,或许没有那么斑斓和丰饶,却也在日复一日中,实现着自己的平凡和充实。

(未完,下文见P 1)

#只念身前#

#【快意天南】王良中国画选辑#

把笔墨“玩”转
——试析王良水墨画艺术
作者:黄谟耿(海南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气者,心随笔运,取旬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笔法记》荆浩)。艺术家要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取出对象的要点,同时在创造形象时又要隐去自己的笔迹,把自己溶化在对象里,让欣赏者有丰富的想象余地,一幅画不仅描写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内在神情,把握客物世界的内在精神。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去表现真实,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与情欲,使它们活跃起来,在赏心悦目的观照与情绪中尽情品咂人文之美。

近年王良老师出了一批水墨氤氲的作品,其构建雄强大气,造型奇拙生动,笔墨老辣,个性张扬,饱含着对身居黎苗之地深沉的家园情怀。他笔下那种富有生活气息、墨韵鲜活的画面让观者赞叹,游目于其间,颇有闻道欢欣之感!

细细赏析把玩,窃以为王良老师这批水墨作品有以下艺术特点:

一、情倾其间,山野为之舞动

初识王良老师水墨作品便会让你惊诧其塑造景物的独特能力!你看那低矮的“船型”屋微微倾斜,屋前斜倚着高大的满树虬枝纵横的“英雄树”,屋旁牛车闲置,篱笆参差,芭蕉含情,屋檐底下几位身披斑驳黎锦的黎家大妈躬身纺织劳作,哝哝黎语似歌;道旁引来体型拙笨的母猪及数头小猪,嗷嗷待哺,观之可喜;或者满纸如北国山脉一般沧桑大气的木棉树随风舞动、“船型”屋旁的树荫里,数头焦墨写就的水牛悠闲啃食,远山寥廓,山鸟徐飞;或者满纸虬枝错落,椰影摇曳,村子不远处水汪汪的田地里,一位老农弯腰插秧,远方山寨牛羊点点,山涛呼呼,一片乡情弥漫于素纸之间……这可是曾经的童真岁月在画家笔下随心偶现?或者年过半百的王良老师还活在幼时的黎寨记忆中?

“景语”,情语也!王良老师面世作品大多取材于黎乡苗寨或海南热带景观,数十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地反复笔耕写意,款款乡情皆源于他对这片热土满蓄着的深沉情怀:“深情眷恋着这片土地,投入太多太稠的情感,印烙无数心路的足迹,获取自己想要的艺术养份好多、好沉”(《王良中国画集》语录)。黑格尔尝说:“艺术的目的在于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与情欲,使它们再活跃起来,把心填满,要使想象在制造形象悠闲自得的游戏中来去自如,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不曾与王良老师深谈过,对他的身世也了解得不多,但观他满幅氤氲、笔墨纵横的才情,尤其看他作画时旁若无人状的激情,饭席上大碗吃酒的豪兴,相信其人必是情深无限,半世沧桑。观其画山水含情,他无疑是融半生痴颠,化为笔下氤氲倾情于方寸素白之间。

情溢其间,观者岂能不为之动容?

二、构建大气,张扬个性

王良老师的作品总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震撼之感,其画面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方寸小品,画面排篇布局极讲匠心独运之妙:他的作品构图饱满,善于景物穿插,其“上不见天,下不留地,横斜竖插,萦回环抱,与传统格局迥然有别”;他总是尽心经营一种引人入胜的意境,画面深处别有境界,给观者一种画面的“大气”与“丰富”之感:其营造的意象无论是满树沧桑的木棉、摇曳多姿的椰林,还是润含春水的芭蕉,王良老师都善于让这些融入无限深情的景物以一种饶有趣味的特写形式呈现,画面主体常顾盼有情,更兼有顶天立地之势,给观者营造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视觉效果。处于古树间的中景则相机“楔入”黎村苗寨人家,人影若隐若现,鸡鸣犬吠恍若相闻,虚实遮掩之间令人不能窥全貌,益发引发观者无限想象。远景往往以一片高耸的淡墨远山轻轻带过,简约生动。

王良老师构建画面深谙景物的“藏露”、“开合”、“虚实”、“紧松”、“繁简”的对比之妙,再加上画面夸张变形恰当,高度提纯的画面化陈腐为神奇,给观者一种视觉层次丰富,造型生动的美感,让人观之神清气爽。

三、画面造型夸张适度,意象富有情趣

“艺术绝对不是单纯的摹仿。人们用自己的工作,以熟练技巧和勤勉去复制原已经存在的东西,固然也可借此得到一些乐趣,但是仿本愈酷肖自然的蓝本,这种乐趣和赞赏也就愈稀薄,愈冷淡,甚至变成腻味和嫌厌。对于人类而言,摹仿的熟练所产生的乐趣总是有限的,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更能得到乐趣,即使是一件细微的技术发明在价值上也要比摹仿高。”


品读王良老师的作品,其画中诸物象造型趣味浓郁,原因也在于他的造型意象源于生活,却又不受现实生活物象所捆绑,无论他那久负盛名的木棉、黎族“船型”屋,还是近日反复表现的古树底下的老水牛系列,其造型都带着浓浓的王良“味道”:笔墨生拙、简约,富有动感。他笔下的木棉树、榕树干墨纷披,老干纵横,有如北方山脉一般雄奇,或者他便是视“树”为“山”去把握笔墨的吧?黎家“船型”屋的屋顶本为茅草,外观极为繁杂,王良老师用极简约的“几何面”概括,以灰墨去表现,“船型”屋屋底下参差错落的许多农家用具便能恰到好处的与之相融,画面呈点、线、面结合,拙巧有度,繁简有致,画面益显得层次丰富,趣味浓厚,观者在他营造的意境跟前总要惊叹:好有气魄的一棵老树!好有生活情趣的黎家屋子!

最喜欢画中那些于古树底下的老水牛!在田地里辛苦耕作半天之后方得片刻悠闲,它们或安卧小憩,或闲步啃食。此刻南风轻柔,榕荫生凉,生活的沉重似不复存在。王良老师采用极度概括的笔墨,以方块为型,焦墨破笔直下,观者仿佛可听到画家执笔于纸面的“沙沙沙”声,只需几笔乌黑发亮的焦墨组合,数头憨态可掬的老水牛便跃然纸上,成为画中的点睛之笔,妙!

四、知白守黑,水墨氤氲,富有韵律感

相较王良老师前些年墨彩灿然的作品而言,近期这批纯由“墨、白、灰”构建的水墨作品当是他对中国水墨画更进一步的探索。老子尝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在艺术领域,各种表现风格不好论说孰对孰错,当是各擅胜场,而以一种更简约的“黑、白、灰”去表现当前这个多彩世界,在表现技巧方面无疑是一种更大的挑战。

在黑白世界里,画面构成讲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讲究虚实、疏密、开合的对比,在中国画的水墨世界里,物象的种种对比处理无意暗合老子的哲学观点。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纯黑白的水墨似更契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更具中国文化趣味。或许王良师经历早年“木棉红”系列的灿烂之后,步入这个“黑白”世界当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吧?在这片“黑白”世界里,王良老师依然倾情于他所情牵挂着的黎村苗寨与热带景观,其笔底似少了几许燥热,多了几分沉静与淡定:你看他笔下墨团团里不急不躁的行笔,水渍笔迹若有若无,墨团之外再加上几组疏密有致的线条便构成一个虚实对比空间,或者线条后边还来几组或浓或淡的墨团,恰到好处的层次及细节处理,观者也不必论墨焉物焉,已化成画家笔下“起、承、转、合”的表现节奏,其连绵相属,气脉不断,行笔神闲意足,隐约存有韵律之妙,笔墨意境耐人寻味。

王良老师尝说:“把笔墨玩转!画画得大气!”他数十年潜心于水墨研究,长期坚持写生创作,心手双畅,已形成鲜明的“王良”画风,是一位特有艺术风骨的艺术家。他为人豪爽,处事痛快。为人如此,为艺亦如此。赏读王良老师这批水墨山水,其表现形式虽有大改变,不变的依然是他独特的乡土情怀,作品构建磅礴大气,笔墨老辣,造型张扬个性,富有乡土气息。无论早期的“木棉红”阶段,还是当前这批纯水墨山水,其根在于“情”:王良老师情倾于海南黎乡苗寨之间,山水为之舞动,南风吹处略带酒味,醺醺然间,观者亦每欲醉矣!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 ·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赏析分歧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巴西里约州发生山石砸倒民房事件9人死亡
  • 索马里炸弹袭击,死伤人数已超100人
  • 巴特勒交易评级:76人不赚反亏?森林狼解决问题又省钱
  • 快船险胜雄鹿,巴特勒交易评级B
  • 武大教授、历史学家刘绪贻病逝 享年105岁 曾著《美国通史》
  • 中超收官战 | 亚冠资格花落谁家?观赛日千元门票免费送!
  • 国安VS华夏幸福首发出炉!杨智进18人名单
  • 骑士险胜公牛,血花兄弟神奇不再!
  • 欧弟晒女儿呆萌近照炫娃 却被郑云灿嫌弃修图技术
  • 亚冠-鹿岛鹿角总分2-0波斯波利斯 首夺亚冠冠军
  • 权威发布||尉氏县公安局关于大营交通事故的通告!
  • 警情通报|泰州翰林学院一实验室上午发生爆燃事件 愿伤者一切安好
  • 给Minoz的一封信——李敏镐记在首尔安可演唱会后
  • 陈龙街头壁咚章龄之大撒狗粮 眼神里满满都是爱
  • 陈展鹏奉子成婚是真的吗?陈展鹏老婆是谁?
  • 六部门整顿电动车,老铁,电动车要换汽车吗?
  • 二十年后柳红与小燕子再同框,美艳不比赵薇逊色,简直认不出!
  • 复兴号快递专用厢,势不可挡的网购打趋势
  • 纪录再刷新,刚刚,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682亿!
  • 微软收购黑曜石 旗下的工作室总数增加到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