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愿寺[超话]#善导大师:三心、五念门、四修法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
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观经》具说。应知。

  又如天亲《往生论》云: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
何者为五?
一者身业「礼拜门」:所谓一心专至,恭敬合掌,香华供养,礼拜彼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名礼拜门。
二者口业「赞叹门」:所谓专意赞叹彼佛身相光明、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及彼国中一切宝庄严光明等;故名赞叹门。
三者意业「忆念观察门」:所谓专意念、观彼佛,及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国土庄严等,如《观经》说;唯除睡时,恒忆、恒念、恒想、恒观此事等;故名观察门。
四者「作愿门」:所谓专心,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三业四威仪所作功德,不问初、中、后,皆须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国;故名作愿门。
五者「回向门」:所谓专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圣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随喜;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故名回向门。又到彼国已,得六神通,回入生死,教化众生,彻穷后际,心无厌足,乃至成佛,亦名回向门。
五门既具,定得往生。一一门与上三心合,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也。应知。

  又劝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
何者为四?
一者「恭敬修」:所谓恭敬礼拜彼佛,及彼一切圣众等;故名恭敬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二者「无余修」:所谓专称彼佛名,专念、专想、专礼、专赞彼佛及一切圣众等,不杂余业,故名无余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三者「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名无间修。
又不以贪瞋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又菩萨已免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众生,尽未来际,即是利他。然今时众生,悉为烦恼系缚,未免恶道生死等苦。随缘起行,一切善根具速回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到彼国已,更无所畏;
如上四修,自然任运;自利利他,无不具足。应知。
  又如《文殊般若》云:「欲明一行三昧,唯劝独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一佛,不观相貌,专称名字;即于念中,得见彼阿弥陀佛及一切佛等。」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问曰:既遣专称一佛,何故境现即多?此岂非邪正相交,一多杂现也?
答曰:佛佛齐证,形无二别。纵使念一见多,乖何大道理也。
  又如《观经》云:佛劝坐观、礼念等,皆须面向西方者最胜。如树先倾,倒必随曲。故必有事碍,不及向西方者,但作向西想亦得。
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何故偏叹西方,劝专礼念等,有何义也?
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亦非是称念余佛不能除障灭罪也。应知。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忏悔有三品:一要、二略、三广,如下具说,随意用皆得。)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十。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
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摘自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https://t.cn/z8yXDFj

略论明心见性-6
元音老人  

甲、明心见性之意义-3

明白了心和性的形貌和定义,就须进一步探讨“性”——生命的根源——何由缘境而生心?境又因何而生起,以致生死缠绵不断?更须明白,明心见性的含义包括些什么?怎样才可以明它、见它,出离生死?现在让我们分为五节,详细讨论一下。

一、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我人欲了脱生死,先须知道生死之由来。如欲断其流者,先须识知源之所在,而后方可塞其源、断其流,逍遥于生死之外。那么芸芸众生在六道内头出头没地轮回不已,究竟何由而起呢?
释迦佛用两句简约的话告诉我们:“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分析起来,乃是说,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性,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无相灵敏之万能体;它不属迷悟,体绝凡圣。
只以众生不觉,无有经验,不知妙体本明,而生一念认明,以本有之妙觉智光,幻为妄明所明。将原为一体之觉明——觉即明,明即觉,非有二致,分为觉明相对——觉外有明,明外有觉,觉为明所明,明为觉所觉,而成能所双立。即《楞严经》所谓“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也。
由此无明故(此明觉即吾人通常所说的无明),迷本圆明,将本有无相之真如,转为阿赖耶识(如正常人吃醉了老酒相似)。于是灵明真空变为顽空,复于顽空中,无明妄动,凝结成四大妄色(如来藏性本具之性能地、水、火、风四大种因,因妄动而显相,世界即此四大所凝成)。此即《楞严经》所谓“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也。
由有四大妄色,则本有之智光转为妄见,复以彼妄色为所见之境。妄见既久,更抟取少分四大为我,于是妄见托彼四大以为我身——即无明里裹定八识潜入身根,四大本是无知,因妄见执受而有知。真心无量,今被无明封固,潜入四大以为心。即所谓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是为五蕴之众生。亦《楞严经》所说“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也。

由此可见,身心世界之所妄起,实系一念认明(即无明)之过咎。众生既迷失本性,而认物为己,于是追逐物境,迷著不舍,造业受报,轮回不息!
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种子起现行,现行复熏种子,由因成果,果复感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因是众生从无生死中,枉受生死轮回之苦,不得停息!

所以说,我人的心是虚幻不实的。它只是六尘落谢的影子,而六尘(即世界万物)又由无明妄结而幻现,本不可得。佛经所谓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那么,由它生起的妄心,更是虚幻中之虚幻了。

现代的哲学家们也说“心”是客观物质的反映,但他们只说心由物产生,没有道出物何由而产生,不及佛经说得全面。佛说:“心不自心,因物故心;物不自物,因心故物。”这就将心物互为因果而虚幻生起的道理,说得一清二楚了。

心物既俱虚幻而不可得,我人一旦梦醒了得身心世界本空,这就是明心。于本空处,非如木石不知无觉,而是虚明了了,虽了了虚明而寂然不动,一念不生,这是什么?这奇伟而又平淡的景象,非吾人不生不灭、亘古长存之真如自体,又是何物!当此自体豁然显露时一把擒来,即谓之亲证本来面目,亦谓之见性。

所谓见性,并不是用眼睛去看见什么东西,而是心地法眼亲切深彻的体会与神领。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故明心见性,乃于打破妄知妄见,狂心息处,身心消殒时,彻见真性也。

如二祖神光大师,见初祖达摩曰:“学人心不安,乞师安心。”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师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乃顺水推舟曰:“与汝安心竟!”师于言下大悟。此即于觅心了不可得处(前念断,后念未起时)而彻见这不落断灭(当时念虽断,但非如木石无知)了了灵知的性。
这则公案的妙处,即在心是集起虚妄的,并无真实来处,一经追问,即便化为乌有。但念虽息空而能(即性)不灭,会者即于此际,猛着精彩,回光荐取,即为见性。
关于能量不灭,现代科学家都承认。而能量最大者,莫过于性能。因性无形无相,至大至坚,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能摧一切,一切不能摧它,故无法衡量,无可比度。投生六道,受罪享福的是它,了生脱死,逍遥化外的也是它,所以要了脱生死,必须明心见性也。

尽共合和至心听 极善清净心数法 菩萨本缘所说事 今佛显现故昔偈 天中之天三佛陀 如来在世诸比丘 更出恶言相讥毁 大悲见闻如此言 集比丘僧作是说 诸比丘依我出家 非法之事不应作 汝等各各作粗语 更相诽谤自毁害 汝不闻知求菩提 修集慈忍难苦行 汝等若欲依佛法 应当奉行六和敬 智者善听学佛道 为欲利益安众生 普于一切不恼害 修行若闻应远恶 出家之人起忿诤 犹如冰水出于火 我于过去作龙王 兄弟有二同处住 若欲随顺出家法 应断嗔诤合道行 第一兄名为大达 第二者名优婆达 俱不杀生持净戒 有大威德厌龙形 恒向善趣求作人 若见沙门婆罗门 修持净戒又多闻 变形供养常亲近 八日十四十五日 受持八戒捡心意 舍己住处诣他方 有龙名曰屯度脾 见我二龙大威德 知己不如生嫉恚 恒以恶口而骂詈 膖颔肿口气粗出 嗔怒心盛身胀大 出是恶声而谤言 幻惑谄伪见侵逼 闻此下贱恶龙骂 优波大达极嗔恚 请求其兄大达言 以此恶语而见毁 恒食虾蟆水际住 如此贱物敢见骂 若在水中恼水性 若在陆地恼害人 闻恶欲忍难可堪 今当除灭身眷属 一切皆毁还本处 大力龙王闻弟言 所说妙偈智者赞 若于一宿住止处 少得供给而安眠 不应于彼生恶念 知恩报恩圣所赞 若息树下少荫凉 不毁枝叶及花果 若于亲厚少作恶 是人终始不见乐 一餐之惠以恶报 是不知恩行恶人 善果不生复消灭 如林被烧而燋兀 后还生长复如故 背恩之人善不生 若养恶人百种供终不念恩必报怨 譬如仙人象依住 生子即死仙养活 长大狂逸杀仙人 树木屋宇尽蹋坏 恶人背恩亦如是 心意轻躁不暂停 譬如洄澓中有树 不修亲友无返复 如似白氎甄叔染 若欲报怨应加善 不应以恶而毁害 智者报怨皆以慈 担负天地及山海 此担乃轻背恩重 一切众生平等慈是为第一最胜乐 如渡河津安隐过慈等二乐亦如是 不害亲友是快乐 灭除憍慢亦是乐 内无德行外憍逸 实无有知生憍慢 好与强诤亲恶友 名称损减得恶声 孤小老者及病人 新失富贵羸劣者 贫穷无财失国主 单己苦厄无所依 于上种种困厄者 不生怜愍不名仁 若至他国无眷属 得众恶骂忍为快 能遮众恶斗诤息 宁在他国人不识 不在己邦众所轻 若于异国得恭敬 皆来亲附不嗔诤 即是己国亲眷属 世间富贵乐甚少 衰灭苦恼甚众多 若见众生皆退失 制不由己默然乐 怨敌力胜自羸弱 亲友既少无所怙 自察如是默然乐 非法人所贪且悭 不信无惭不受言 于彼恶所默然乐 嗔恚甚多残害恶 好加苦毒于众生 如此人边默然乐 不信强梁喜自高 得逆谄伪诈幻惑 于如此人默然乐 破戒凶恶无虑忍 恒作非法无信行 于此人所默然乐 妄语无愧好两舌 邪见恶口或绮语 傲慢自高深计我 极大悭贪怀嫉妒 于此人所默然乐 若于他处不知己 亦无识别种性行 不应自高生憍慢 至余国界而停住 衣食仰人不自在 若得毁骂皆应忍 他界寄住仰衣食 若为基业欲快乐 亦应如上生忍辱 若住他界仰衣食 乃至下贱来轻己 诸是智者宜忍受 在他界住恶知友 愚小同处下贱人 智者自隐如覆火 犹如炽火猛风吹 炎着林野皆焚烧 嗔恚如火烧自他 此名极恶之毁害 嗔恚欲心智者除 若修慈等嗔渐灭 未曾共住辄亲善 恒近恶者是痴人 不察其过辄弃舍 作如上事非智者 若无愚小智不显 如鸟折翅不能飞 智者无愚亦如是 以多愚小及无智 不能觉了智有力 以是义故诸贤哲 博识多闻得乐住 智者得利心不高 失利不下无愚痴 所解义理称实说 诸有所言为遮恶 安乐利益故宣辩 为令必解说是语 智者闻事不卒行 思惟筹量论其实 明了其理而后行 是名自利亦利他 智者终不为身命 造作恶业无理事 不以苦乐违正法 终不为己舍正行 智者不悭无嫉恚 亦不严恶无愚痴 危害垂至不恐怖 终不为利谗构人 亦不威猛不怯弱 又不下劣正处中 如此诸事智者相 威猛生嫌懦他轻 去其两边处中行 或时默然如哑者 或时言教如王者 或时作寒犹如雪 或时现热如炽火 或现高大如须弥 或时现卑如卧草 或时显现猛如王 或时寂灭如解脱 或时能忍饥渴苦 或时堪忍苦乐事 于诸财宝如粪秽 自在能调诸嗔恚 或时安乐纵伎乐 或时恐怖犹如鹿 或时威猛如虎狼 观时非时力无力 能观富贵及衰灭 忍不可忍是真忍 忍者应忍是常忍 于羸弱者亦应忍 富贵强盛常谦忍 不可忍忍是名忍 嫌恨者所不嫌恨 于嗔人中常心净 见人为恶自不作 忍胜己者名怖忍 忍等己者畏斗诤 忍下劣者名盛忍 恶骂诽谤愚不忍 如似两石着眼中 能受恶骂重诽谤 智者能忍花雨象 若于恶骂重诽谤 明智能忍于慧眼 犹如降雨于大石 石无损坏不消灭 恶言善语苦乐事 智者能忍亦如石 若以实事见骂辱 此人实语不足嗔 若以虚事而骂辱 彼自欺诳如狂言 智者解了俱不嗔 若为财宝及诸利 忍受苦乐恶骂谤 若能不为财宝利 设得百千诸珍宝 犹应速疾离恶人 树枝被斫不应拔 人心已离不可亲 便从异道远避去 可亲友者满世间 先敬后慢而轻毁 亦无恭敬不赞叹 如似白鹄轻飞去 智者远愚速应离 好乐斗诤怀谄曲 喜见他过作两舌 妄言恶口亦绮语 轻贱毁辱诸众生 更出痛言入心髓 不护身业口与意 智者远离至他方 嫉妒恶人无善心 见他利乐及名称 心生热恼大苦毒 言语善濡意极恶 唯智能远至他方人乐恶欲贪利养 谄曲要取无惭愧 内不清净外亦然 智者速远至他方 若人无有恭恪心 憍慢所怀无教法 自谓智者实愚痴 慧者远离至他方 此处饮食得卧具 并诸衣被凭活路 应当拥护念其恩 犹如慈母救一子 爱能生长一切苦 先当断爱而离嗔 悉能将人至恶趣 自高憍慢亦应舍 富贵亲友贫贱离 如此之友当速远 若为一家舍一人 若为一村舍一家 若为一国舍一村 若为己身舍天下 若为正法舍己身 若为一指舍现财 若为身命舍四支 若为正法舍一切 正法如盖能遮雨 修行法者法拥护 行法力故断恶趣 如春盛热得荫凉 修行法者亦复然 与诸贤智趣向俱 多得财利不为喜 若失重宝不为忧 不常勤苦求乞索 是名坚实大丈夫 施他财宝甚欢喜 世间过恶速舍离 安立己身深于海 是名雄健胜丈夫 若解义理众事巧 为人柔软共行乐 诸人叹说善丈夫 优波大达作是言 我今于兄倍信敬 假使遭苦极困厄 终不复作诸恶事 若死若活得财产 及失财产不造恶 兄今当知我奉事 愿以持戒而取死 不以犯戒而取生 何故应当为一生 而可放逸作恶行生死之中莫放逸 我于生死作不善 遭值恶友造非法 得遇善友以断除 佛入宿命知了说 告诸比丘是本偈 尔时大达是我身 优波大达是阿难 当知尔时屯度脾 即是提婆达多身 比丘当知作是学 是名集法总摄说 宜广慎行应恭敬 诸比丘僧修是法
杂宝藏经(二九)龙王偈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成毅与君歌##成毅齐焱#Day 2集训第一天☝训练休息很多 又有树荫但这也不能阻止流汗机器持续出汗rra姐「你出汗真的很厉害」也就是和下雨差不多吧看示范or讲
  • 拍了全球最顶级电影公司迪士尼的顶级电影〈MuLAN〉半年内二登全球最顶级的娱乐杂志《THR好莱坞报道者》二登中国最顶级的时尚杂志《VOGUE服饰与美容》拿下全球
  • 好想拎着它们去做个绝育,这样谁都不可怜了[允悲][允悲][允悲]刚看完了girling up,作者是生活大爆炸里的amy。别说原版书了,我当时连托福阅读都读不懂
  • 君有寡嫂,不能存活孤儿,现无营业,君今置若罔闻,不过邀众聚敛,遇孤寡者给以分文,攘众人之功以为己有,乃鬼神所最恶。俞都坚持施行这十种善事多年,并无福报降临。
  • 任何消磨我们情绪的都是不好的,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但换个角度想一想,不结婚还不给承诺的混日子般恋爱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
  • ”  我是招你了还是惹你了?”  我就呵呵哒了,你带一面成了精的镜子见媳妇,我看是你要闹幺蛾子!
  • 作为一家只有150万常住人口的县级市,张家港2020年创造了2710亿GDP,张家港也并没有从苏州吸取多少营养,他们是依赖自己优越的长江位置搞民营企业搞起来的。
  • 还有说腐女不挑,耽改成了财富密码……其实我感觉腐女是很挑的,要不是现在bg剧不管什么剧情都在谈恋爱,不管什么工作都要谈恋爱,不管什么场合都要谈恋爱,工业糖精齁甜
  • 同时也完全不会顾及球队的长远利益,最终导致梅西与之分道扬镳,离开了他21年的家……巴萨和整个西甲联赛,就这样失去了它们的历史最佳球员,同时也是最大的摇钱树。经历
  • 郭德纲说这句话大概是想表达自己泡的这些确实是能喝的吧,毕竟香蕉泡酒好多人都没听过!郭德纲说这句话大概是想表达自己泡的这些确实是能喝的吧,毕竟香蕉泡酒好多人都没听
  • 周三说想合照周六就实现了 两个人都想不起来上次见是什么时候了 喝了书亦的柠檬芋圆冻冻 吃了焖锅 聊了好多有的没的 我的宝贝毕业快乐哦!喝了杯酸奶出门啦 又和森尼
  • p1-3是泰国小妹的一天 p4 fuji rock festival的RAD是summer daze❤️‍p56 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画出美艳眼影p7 前不久某个
  • #结婚有必要买房吗# 人心是最难懂的,即使我们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内心,压抑住心中的欲望,一旦我们被负面情绪主导,此时我们将会一事无成,这才是导致挽回一个人失败的最
  • #博君一肖[超话]# [太开心][太开心]#博君一肖# ❤️95应援公告❤️ [给你小心心]本次应援加码共计12城[给你小心心]北京(2个活动场地)01:@念
  • 企业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者,大大减少了家居产品对木材的消耗,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当然,更多的人选择了广东,选择珠三角,
  • 何为孔雀班章[让我看看]?wwwwwww气死了何为孔雀班章[让我看看]?
  • 魔咒般的拼米党 进的拼米团☝️ 1️⃣入坑进的第一个大学生开的,一年不到倒闭,少了三四款 2️⃣工作党人挺好的,但是团长太忙,一年差不多停团,最后也有几款有问题
  • 读书须追根究底杜甫是李白的铁粉这很多人知道但杜公还是庾信的金粉估计知道的人不多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都是他赞庾子山的因为鼓捣《士大夫之歌》想追根
  • 易中天先生《帝国的惆怅》出版发行于2005年,《帝国的终结》出版发行于2014年秋. 这两本书一出版发行我就拜读. 大秦帝国诞生,中国进入权力社会. 大清
  • 祝我17岁生日快乐 矫情的话就发在微博吧首先非常感谢我的父母 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 把我抚养长大 虽然这17年并不完美 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d其次感谢我从小到大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