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森林资源及其生态功能价值公告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生物群落,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哺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水资源安全、落实减排增汇、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浙江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年度监测(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对全省布设的固定样地按年度开展复位调查)结果,到2019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15%(按浙江省以往同比口径),活立木蓄积量4.01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3.61亿立方米,全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28070.43万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6845.55亿元。总体上,全省在林地和森林面积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森林质量稳步提高,林分结构持续改善,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我省森林资源及其功能价值状况,共同推进美丽浙江和生态文明建设,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

一、森林资源综述

  根据2019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年度监测:全省林地面积659.35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607.8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4.01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3.61亿立方米;毛竹总株数32.36亿株。

  全省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83.51立方米/公顷,其中:天然乔木林80.51立方米/公顷,人工乔木林91.83立方米/公顷。乔木林分平均郁闭度0.64,毛竹林每公顷立竹量3597株。

  全省活立木蓄积总生长量与总消耗量之比为2.02∶1,继续保持生长量显著大于消耗量的趋势,活立木蓄积量持续稳定增长。

  全省森林覆盖率按浙江省以往同比口径计算,达到61.15%,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二、森林面积

  全省林地面积659.35万公顷,森林面积607.88万公顷,其中:乔木林432.15万公顷(其中乔木经济林10.78万公顷),灌木经济林81.64万公顷,竹林94.09万公顷。

三、活立木蓄积

  全省活立木蓄积40102.35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36087.01万立方米,疏林蓄积42.94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460.50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1511.90万立方米。

  活立木蓄积按组成树种分:松木类8602.33万立方米,杉木类10366.68万立方米,阔叶树类18300.75万立方米,经济树种类1963.56万立方米,灌木树种类869.03万立方米。

  森林蓄积按组成树种分:松木类7974.83万立方米,杉木类9342.67万立方米,阔叶树类16410.28万立方米,经济树种类1556.83万立方米,灌木树种类802.40万立方米。

四、森林资源结构

  森林林种结构 防护林面积259.97万公顷,蓄积18631.25万立方米;特用林面积20.08万公顷,蓄积1870.21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235.41万公顷,蓄积15057.27万立方米;经济林面积92.42万公顷,蓄积528.28万立方米。

  乔木林龄组结构 幼龄林面积174.08万公顷,蓄积10167.60万立方米;中龄林面积120.42万公顷,蓄积10632.59万立方米;近熟林面积61.78万公顷,蓄积6264.33万立方米;成、过熟林面积75.87万公顷,蓄积9022.49万立方米。乔木林中,幼龄林、中龄林的面积、蓄积分别占总数的68.15%和57.64%,仍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

  乔木林树种类型结构 针叶林面积142.26万公顷,蓄积14054.05万立方米;阔叶林面积215.97万公顷,蓄积15855.11万立方米;针阔混交林面积73.92万公顷,蓄积6177.85万立方米。乔木林树种结构中,阔叶林面积大于针叶林面积,并继续呈逐年增长态势。

五、天然林与人工林资源

  天然林资源 全省天然林面积369.16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60.73%;天然乔木林蓄积25577.89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70.88%。

  人工林资源 全省人工林面积238.72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39.27%;人工乔木林蓄积10509.12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29.12%。

六、经济林与竹林资源

  经济林资源 全省经济林面积92.42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5.20%;经济林蓄积528.28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1.46%。茶叶、油茶、柑橘、杨梅、板栗、山核桃、蚕桑七大经济树种,合计占经济林面积的83.94%。

  竹林资源 全省竹林面积94.09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5.48%。其中:毛竹林82.58万公顷,杂竹林11.51万公顷。

  全省毛竹总株数323630万株,毛竹林每公顷立竹量3597株,当年生新竹占毛竹总株数的18.08%。

七、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

  森林生物量 森林生物量是指森林植被积累的干物质总重量。全省森林植被总生物量56691.59万吨。其中:乔木林群落44136.22万吨,竹林群落7036.95万吨,灌木林群落1931.82万吨,其他类型188.13万吨,散生木四旁树(竹)3398.47万吨。

  森林碳储量 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有机碳的形式贮存。全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28070.43万吨。其中:乔木林群落21893.92万吨,竹林群落3444.69万吨,灌木林群落941.45万吨,其他类型94.27万吨,散生木四旁树(竹)1696.10万吨。

八、森林生态状况

  森林群落结构 乔木林中,具有乔、灌、草三个层的完整结构面积占58.86%;具有两个层的较完整结构面积占40.64%;仅具有乔木层的简单结构面积占0.50%。

  森林自然度 自然度反映现实森林类型与地带性原始顶极森林类型的差异程度。自然度为Ⅲ级及其以上的森林面积占6.11%,Ⅳ级的森林面积占54.62%,Ⅴ级的森林面积占39.27%。总体而言,由于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全省森林自然度等级较高的面积偏少。

  森林健康 根据林木的生长发育、外观表象特征及受灾程度,将森林划分为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4个等级。全省森林健康等级达到健康的面积比例为93.70%,健康等级为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的面积比例分别为4.49%、1.14%和0.67%。

  森林灾害 无林木受害或受害比例在10%以下的森林面积占93.66%;遭受了其他不同程度森林灾害的面积占6.34%,其中灾害等级达到轻度(10%~29%)、中度(30%~59%)和重度(60%以上)的受害面积占森林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86%、1.73%和0.75%。

  从受害森林面积的各灾害类型看,森林病虫害占88.19%,森林火灾占0.62%,雪压、风折(倒)等气候性灾害占9.94%,其他灾害占1.25%。与上一年相比,森林病虫害中的松材线虫病受害面积有所扩大,松木枯损量持续升高,对松木林资源形成较大威胁。

  森林生态功能 全省森林面积中,森林生态功能好、中、差三个等级的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1.93%、84.05%和14.02%。全省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5151,比2018年提高0.0038,总体而言,生态功能等级中等偏上并持续向好。

九、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库、生物基因库和生物质能源库,不但为人类提供木材、药材、食品和能源等多种物质产品,同时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2019年全省森林年吸收二氧化碳7293.82万吨,年释放氧气5324.93万吨。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供休闲旅游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

  2019年,浙江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6845.55亿元,林地平均每公顷年生态效益10.38万元。具体构成为:固碳释氧价值882.24亿元,涵养水源价值1783.95亿元,固土保肥价值362亿元,积累营养物质价值80.86亿元,净化大气价值192.17亿元,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1195.99亿元,森林旅游年价值2348.34亿元。

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2019年全省森林资源状况呈现如下主要变化:

  林地和森林面积保持基本稳定 全省林地面积为659.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按浙江省以往同比计算口径为61.15%,连续4年稳定在61%以上。森林面积中,乔木林、竹林面积呈增长态势,灌木经济林面积因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总体呈减少趋势。

  蓄积量稳步增加 2019年活立木蓄积量年增量达1611.66万立方米,连续6年年增量超过1600万立方米,2019年森林蓄积量年增量达到1513.02万立方米,连续6年年增量超过1500万立方米,处于稳步增长态势。

  森林资源质量有所提高 2019年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年增量3.41立方米/公顷,郁闭度提升0.01,幼中龄林与近成过熟林的比例调整为68.15∶31.85,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面积之和占乔木林的比例上升到67.08%,龄组结构、树种结构朝着逐渐合理分布的可持续经营方向发展。

  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2019年全省森林年吸收二氧化碳总量增加285.54万吨,年释放氧气总量增加208.45万吨,年增率均达4.07%;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增加431.61亿元,年增率6.73%。

综上所述,201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蓄积量、质量指标均有一定幅度增长,龄组结构、树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森林生态状况良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来源:浙江省林业局政府网

【随州打造“香稻”区域公共品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良英 通讯员 鲍亚忠 高本万
  随州位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汇地带,是炎帝神农“植五谷、尝百草”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稻米主产区。2016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到随州现场考察时称赞:“随州土质好、气候好、水源好、栽培技术一流,是中籼稻最适宜的生长区域,这里的中稻产量高、米质好。”
  然而,随州稻米产业发展中也面临窘境:由于品种多杂、混收混加混销、品牌建设欠缺等原因,随州稻米知名度、附加值不高。
  目前,随州市正围绕振兴优质稻产业,着力培育“随州香稻”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特色农业新名片。

  

合作社带头推广种植

  5月29日,随县澴潭镇黄林村的1000余亩农田里,旋耕机、撒肥机、插秧机来回穿梭,随县五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军业,正带领社员种植优质香稻。
  王军业是安居镇人,2013年成立合作社以来,先后在安居、澴潭、洪山等乡镇流转土地6700余亩。前几年种普通籼稻,去年开始试种香稻,今年扩大规模至4000亩。
  为何要种香稻?王军业算了一笔账:以自己种植面积最大的“昌两优8号”为例,亩产量和普通籼稻不相上下,但品质更好,稻谷售价每斤高出1角左右。保守估算,每亩收入可以增加300元。
  同为安居镇种粮大户的肖保新,是随州市爱国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去年合作社种了2400亩香稻,占总面积一半。加工大米30万斤,按每斤3.8元批发价销往省内外市场,反响很好。”
  肖保新说,随州香稻具有“外观整齐、颗粒细长、色泽光亮、营养丰富,蒸煮自然清香、米饭棱角分明,入口香软有弹性、米饭冷后不返生”的独特品质,受到消费者青睐。今年,合作社将香稻面积扩大到3500亩,并且优选新品种,效益会进一步提升。
  肖保新的另外一身份,是随州市众联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联合社由随州辖区内的20家合作社组成,种植总面积4.2万余亩。以往,各家合作社都是“单打独斗”,成立联合社后,大家抱团发展,按照农资、种植、技术、销售、植保、管理“六统一”模式运作,形成规模效应。联合社成员单位今年合计种植香稻2.8万亩,几乎比去年翻一番。

  

协会担纲开发品牌

  6月8日,随州稻米加工龙头企业、湖北大自然米业公司与武汉中百仓储签约,该公司生产的香稻产品,将通过中百线上平台和部分线下门店销售。“这是随州香稻首次入驻大型超市,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随州市稻米产业协会会长万天江高兴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随州市稻米产业协会成立于2019年3月,现有成员单位43家,涵盖种子、种植、加工等领域,承担起随州香稻的品种筛选、品牌申报、标准制定等工作。“我们积极申报区域共享的‘随州香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全国各地120个优质稻品种中,筛选出适合随州地区种植的13个品种进行试种。”万天江介绍,去年,大自然米业等5家企业收购加工了随州香稻,初步形成3个特色大米包装品牌。
  去年12月,协会主办随州香稻品牌大米品鉴活动,将随州香稻和外地知名品牌大米同台蒸煮,由权威专家盲评打分,并邀请消费者现场试吃,随州香稻“好看、浓香、好吃”的优良品质,受到一致好评。
  随州香稻声名鹊起,好消息纷至沓来。去年11月,随州香稻在第十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随州香稻”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稻米品质。随州香稻大有可为。”万天江表示,协会将开发随州香稻品牌,监管随州香稻质量,统一随州香稻标识,保护随州香稻声誉,推动随州优质稻米产业健康发展。

  

政府引导壮大产业链

  今年1月召开的随州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大做强香稻产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让“随州香稻”走向全国。
  该市计划,今年全市优质稻面积将扩大到160万亩,其中推广“双订单”(种子经营企业、稻米加工企业分别与农户(合作社)签订优质稻种植合同和加价收购合同)面积50万亩,推出3-5个有影响力的随州香稻产品;鼓励整村整组推广种植统一品种,加工企业集中收购,实行单收单储单加工的订单模式;科学合理选择品种、安排种植区域,加强栽培管理,确保丰产丰收、优质优价。
  在政府引导下,各加工企业积极行动起来。
  湖北省天星现代农业公司已签订香稻“双订单”面积8万余亩,按每斤高于市场价2角收购,并流转土地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标准探索种植。总经理姚莎莎介绍,该公司引进第三方专业服务团队,通过“双订单”模式,建立起供种企业、加工企业和种植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放心种植。今年初,该公司投资2亿元,新上谷维素、阿魏酸、脂肪酸等5个提质扩能项目,加速向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企业转型。
  湖北大自然米业公司在曾都经济开发区新征土地52亩,投资1.6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优质香米应急加工仓储物流项目。公司总经理陈实介绍,新厂区将建设稻谷低温烘干生产线、稻米自动化生产线、原粮清理中心、低温储备、检验检测室等现代化设施,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助力随州香稻产业做精做强。
  (转自6月9日《湖北日报》)

#汕头新闻# 【“土味”产业走出特色乡村振兴路】“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这是我市正在推行的“一村一品”举措。
  今年来,我市结合《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加快推进27个省级“一村一品”项目建设,稳步形成现代农业点面结合发展的新格局,有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
  “杂咸”公司联动农民共赢
  早餐时搞点就着粥吃,胃口淡时弄点配着饭送,炒菜时加点“提味”……对于“杂咸”,潮汕人并不陌生。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生产“杂咸”的汕头本土企业。
  长久以来,龙湖区外砂镇就有“卤咸菜”的传统。自1988年创办以来,诞生于外砂镇的蓬盛公司便依托传统,从事酱腌菜产品的加工产业,主要生产咸菜、橄榄菜为主的农副产品,产品远销海内外。
  从“粗加工、大包装”的作坊到“深加工、小包装”的工厂,再到“精加工、软包装”的企业,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财喜将自己的企业分为三个阶段。“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是企业成长的鲜明导向。
  随着2007年全国食品安全整治行动的开展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提升,行业内初加工产品咸菜已无法达到国家流通产品食品安全的要求,整个咸菜传统行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企业将何去何从?为了达到新国标,蓬盛公司组建了研发团队,凭借十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工艺技术,不断对制作工艺进行改良,“潮汕咸菜皇”产品不仅达到了相关标准,更一举斩获广东省食品学会授予的“科技创新优秀奖”。
  发展不忘帮扶,互利方可共赢。水稻是潮汕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在外砂也不例外。然而每年的早稻、晚稻间有4个月的“空档期”,蓬盛公司就瞄准这个时机鼓励当地的农民进行种植芥菜,教育苗、抢农时,切实帮助农户增收,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农”,蓬盛公司更直接“招入麾下”。
  目前,企业已摸索出“公司+村集体(经联社)+农户”三位一体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依托,以村集体、贫困户增收为目的,实施村经联社协调组织,公司主动运作,“经联社+农户”积极参与的合作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芥菜种植产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及生态健康,丰富农副产品结构,对农产品布产收购、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联结带动作用,同时调动当地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葡萄基地不止“卖葡萄”
  假如说蓬盛公司是“一村一品”中强化主体培育的优秀代表,那位于澄海区溪南镇的金港湾种养专业合作社便是推进产业融合的一个缩影。
  我市历来有种植葡萄的传统,但传统葡萄品种价值低、效益不高。澄海区溪南镇金港湾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基地,2年前引种了日本高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香印青提。“浓郁的玫瑰香混合着桂花香,果肉脆、汁多,非常好吃。”许多慕名而来市民对葡萄新品大加赞赏。
  基地负责人彭浩是一名“90后”海归大学生,他告诉记者,基地一期60亩已正式开种,二期新增的40亩地正在酝酿。能产出如此美味饱满的葡萄,设施是关键,彭浩告诉记者,仅建设大棚每亩地就要投入13万元。土壤的改良同样需要讲究,“要用有机肥加上草木灰、木屑等有机质一起搅拌,每个大棚要换7吨有机土壤。”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基地使用三级过滤的自动喷淋。同时,整个种植基地使用了8000多块防虫板,配合使用杀虫灯,以生物诱导剂等物理方式除虫,坚持不用化肥农药,通过肥水自动化精确调控、生态栽培技术等多项精准化栽培技术,实现无公害种植。
  据介绍,目前,基地通过标准化种养,亩产量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虽然亩产量仅为普通葡萄的一半,但每亩产值可比普通葡萄高得多。”
  今年,“葡萄飘香、乡约溪南”2019澄海首届葡萄文化旅游节连续一个月在金港湾葡萄基地举行,5万公斤“阳光玫瑰”在一个多月时间被市民、游客采摘一空,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的特色产业之路。彭浩向记者透露,从今年起,基地已开始进行“物流测速”,明年起将布局“网络商城”。
  “我们将把基地建成集农业种养、休闲观光、乡村体验、户外拓展、农业科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合作社为更多的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农民从低效产值种植向高效高质农业转型,推动共同致富。”彭浩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翁夏
  ■ 记者手记
  品牌就是竞争力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壮大,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业企业和基地。同时,培育发展了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还是澄海区金港湾种养专业合作社,无不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走出了一条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让产品市场打得开,企业品牌叫得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号召力。我市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一流,相信在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等举措的作用下,我市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将得到更加扎实的推进,汕头蔬果的香味也将飘向更远的远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感觉马上要成功了…结果不知道哪里计算出了问题,床头进不去小屋[泪]还差点把自己卡在小屋出不来,差点就动手拆门了,幸好理智拉回了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放弃了
  • 还是不晓得ಠ౪ಠ(如果看到有拼音,是因为手机字体自带的 ,通过备忘录复制的)笑傻了给我,还真有给这条鱼投票的啊[偷乐]我不知该怎么说你好了故意不上钩的鱼(○’ω
  • 下午和伊昊的直播,大家说整理被我带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我说整理本身就具有无限的高度,在于每个人选择怎么理解它。李瑞是一位视力参残障运动员,和平常人可以轻松将火炬
  • 你的社交生活可能会蓬勃发展,而今天你的守护星土星也会遇到水星,所以你可能就是那个操纵一切的人。#日行一善[超话]##正能量##美文# 人一生的节气,仿佛就是,见
  • 况且……或许是夜色撩人,酒意温柔,白愁飞心念一动,回道:“那好,这棵树要为我留着,每年年头埋一坛,到了年尾我便来找你讨酒喝。白愁飞与他并肩坐着,洛铭西倒了一杯温
  • 拖延会使你付出更高的代价,聚集自己的力量,找回自己的节奏,追随并尊重你的感觉,向更大的存在或你信仰的诸神祈祷。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看看上天
  • 大消费在中国再次兴起的概率不高,中国社会已经到了消费过甚的阶段,吃、穿、汽车家电和房产等领域的消费已经饱和,大幅增长的空间极其有限。#多生孩子找胖爸爸#【#龙华
  • 人生漫漫,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路过的风景,经历过的往事,都会使你成为更加温润的自己,使你在未来,可以更坦然地走下去。 人生漫漫,你走过的路,读过的
  • #文案ovo[超话]#重庆森林里有句台词:重慶の森にセリフがある:There is a line in Chongqing forest: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高智能+高效率 农机更带科技感】能运输100斤脐橙下山的无人机,莲子自动剥壳去皮一体机,适用于果园狭小空间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自动检测果蔬糖度、色泽、大小的
  • ”拟于2049年实现太阳系边际探测吴伟仁介绍,后续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深远空间的小行星进行探测,把小行星的样品采集回来。”吴伟仁说,如果深空探测实验室运行得很好
  • 12月31癸丑日,丑酉拱合,拌住食伤酉金不再冲官杀卯木,丑土又为命主的帮身喜神,生活方面喜大于忧,属于中等日子,但没有明显的搬迁信息。1月5日为戊午日、1月6日
  • !!
  • 除了争金夺银,还有从不停止向冠军攀登、向纪录冲刺,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动人之处。”  441/2127,黑龙江冬奥技术官员为梦想护航  “感谢中国(短道)速滑这
  • 当代高僧,撒手西归,噩耗传来,四眾哀恸,海天同悲,人天眼灭,法海舟沉。后学叩书一偈对长老的追思啊 ! 道高德重震大千、清净无为入涅槃,禅宗五叶续法脉、乘愿再来
  • 坐下之后小助理激动坏了,嘴就不停的说:“妈妈你太厉害了,你是我带过得奖最快的艺人。”小丫头想替妈妈解围 晨曦:“哟,小丫头,跟哥哥我还玩套路呢,演员还有不会
  • 【54岁前突+Ⅲ°深覆合+Ⅲ°深覆盖伴牙周病】隐形矫治阶段性案例#青年美医进阶计划# #微博健康公开课#有人觉得矫正为了美观,反正年纪大了,可以不在乎外貌没必要
  • 更多↓#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今日闭幕#,共同关注!更多↓#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今日闭幕#,共同关注!
  • 。放假三天基本啥也没干,#三千鸦杀# 《三千鸦杀》被我一口气刷完了,挺好看一剧,为啥挺低调。
  • 果然难受的时候就睡觉吧,怪不得大雄总是这么没心没肺的爱睡觉,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开心太多了吗?我不明所以,问胖子:“我脸上有什么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