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五台山论道

《悟》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说:“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丁元英回答道:“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智玄大师含笑而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智玄大师问道:“施主以钱敲门,若是贫僧收下了钱呢?”

韩楚风答道:“我们就走。如果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必拜佛了。”

智玄大师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有事不妨道来,贫僧虽老学无成,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

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也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智玄大师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智玄大师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我知道人会骂我,我以为佛不会骂我,是晚辈以为,并非真不会挨骂。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智玄大师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丁元英说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韩楚风说道:“佛教主张利和同均,大师坦言等级乃天道与代价,不拘门户之见,令晚辈十分敬佩。晚辈在想,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但人毕竟还有物质的一面。”

智玄大师说:“施主不必拘礼,请讲。”

韩楚风说:“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适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为先决条件。”

智玄大师说:“利和同均,不平等已在其中。”

韩楚风说:“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贫僧以为,无论功德记在哪一家的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

韩楚风说:“只是,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智玄大师对丁元英宽怀一笑,说:“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施主这一刀下去,一个都没幸免哪,哈哈哈……”

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智玄大师说:“施主尚未畅所欲言,不好。海纳百川,施主纵是沧海一滴,我佛也愿汇而融之。今日有缘一叙,自当请施主开诚布公,以利佛理修证。”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智玄大师走到书案近前,写道: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智玄大师说:“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智玄大师信手把原句的“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原句的“勿”改成了“务”,把原句的“悲、喜”改成了“生、灭”,把原句的“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理虽同是,而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

韩楚风看后说:“精妙!九字之境,无证而证。”

丁元英说:“谢大师开示。”

智玄大师说道:“贫僧与施主的一阕之缘今日圆了上阕,贫僧九字不实之处还望施主修正。下阕贫僧不改了,留半阕缘待续,倘若施主在某年的某一日想改下阕了,如蒙不弃,可带着改过的下阕再来圆续半阕之缘。”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不弃,一定。”

智玄大师说:“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啊。”

韩楚风问:“哪三气?”

智玄大师答道:“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韩楚风问道:“十分之气,还有一分呢?”

智玄大师说:“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韩楚风脱口而出一个字:“绝!”

…………

丁元英和韩楚风两人出了茗香阁,穿过一道拱形门来到一禅寺的后院。

韩楚风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

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

韩楚风说:“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说:“不敢当,不敢当。”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自嘲道:“咱们怎么转起文来了?可别恍恍惚惚以为自己也是大师了。”

韩楚风说:“惯性,惯性,一下子收不回来了。”

韩楚风说:“这趟如果不来,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你我都有谤佛之嫌,也不怕下了地狱?”

丁元英说:“没有地狱,天堂焉在?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咱们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着落了。”

韩楚风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

丁元英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脱口一声:“啊?我的天!你知道这件事得折腾多少人?得惹多大动静?原来就是……就是给一个女人的礼物?”

丁元英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韩楚风说:“可以,当然可以。只是你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这个弯子转得太大了。”

丁元英说:“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韩楚风感叹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

《天道》:丁元英和智玄大师、韩楚风三人寺中座谈“纪实”https://t.cn/A6GEgmFT 纪实”
青楼小二发布时间:19-02-2220:09
本文为摘录《遥远的救世主》五台山大师和丁韩二人对话,若侵犯触犯相关条款或者他人权益,请告知本人,本人将做下架处理!

智玄大师放下茶碗,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有事不妨道来,贫僧虽老学无成,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于是,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也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智玄大师听完之后沉思了许久,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这一问使智玄大师突然怔住了,顿然明白了丁元英“杀富济贫”的用心和讨个心安的由来,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韩楚风来五台山之前只知道丁元英要拜见高僧大德,少不了谈经论道,却并不知道丁元英拜佛的具体目的,直到这时才完全明白。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我知道人会骂我,我以为佛不会骂我,是晚辈以为,并非真不会挨骂。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智玄大师略微思忖了一下,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丁元英双手合十给智玄大师恭敬行了一个佛礼,说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韩楚风因为先前不了解情况,所以一直没有参与谈话。此时听了智玄大师一番话心生感慨,说道:“佛教主张利和同均,大师坦言等级乃天道与代价,不拘门户之见,令晚辈十分敬佩。晚辈在想,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但人毕竟还有物质的一面。”

智玄大师对韩楚风笑了笑,说:“施主不必拘礼,请讲。”

韩楚风说:“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适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为先决条件。”

智玄大师说:“利和同均,不平等已在其中。”

韩楚风说:“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贫僧以为,无论功德记在哪一家的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

韩楚风说:“只是,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喝过一道茶,智玄大师给大家续上一轮开水,对丁元英宽怀一笑,说:“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施主这一刀下去,一个都没幸免哪,哈哈哈……”

《天道》
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智玄大师说:“施主尚未畅所欲言,不好。海纳百川,施主纵是沧海一滴,我佛也愿汇而融之。今日有缘一叙,自当请施主开诚布公,以利佛理修证。”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丁元英,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智玄大师说:“两位施主请随我来。”

丁元英和韩楚风随智玄大师走到书案近前,只见智玄大师在书案上展开一张一尺见方的宣纸,把丁元英的那首词放在旁边,研墨蘸笔,写道——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写完之后智玄大师放下笔,说:“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智玄大师信手把原句的“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原句的“勿”改成了“务”,把原句的“悲、喜”改成了“生、灭”,把原句的“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理虽同是,而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

韩楚风看后赞叹地点点头,说:“精妙!九字之境,无证而证。”

丁元英再度给智玄大师恭敬行了一个佛礼,说:“谢大师开示。”

智玄大师把修改过九字的上阕词送给丁元英,说道:“贫僧与施主的一阕之缘今日圆了上阕,贫僧九字不实之处还望施主修正。下阕贫僧不改了,留半阕缘待续,倘若施主在某年的某一日想改下阕了,如蒙不弃,可带着改过的下阕再来圆续半阕之缘。”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不弃,一定。”三人又回到各自的座位继续喝茶。

智玄大师端起茶碗呷了一口,放下,说:“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啊。”

韩楚风不解其意,问:“哪三气?”

智玄大师答道:“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韩楚风闻声心里一颤,没有人能比他更了解丁元英了,这正是丁元英的真实品性。他惊叹大师的观察力,问道:“十分之气,还有一分呢?”

智玄大师说:“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韩楚风脱口而出一个字:“绝!”……正说话间,一个中年僧人来到茗香阁,站在门口双手合十,对智玄大师说:“师父,大觉寺的慧明法师已经来了。”

智玄大师点了点头,对丁元英和韩楚风说:“施主稍候,贫僧去去就来。你们可先到后院走走,景致极好。今天就不要走了,晚上和慧明法师一起用斋,咱们随缘一叙。”

丁元英起身合十顶礼道:“谢大师!”

丁元英和韩楚风两人出了茗香阁,穿过一道拱形门来到一禅寺的后院,后院也是依山势而建,院中几棵环抱粗的古银杏树掩隐着几间禅房,飘了一地的落叶,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钟声,更加衬托出这千年古寺的清静幽谧。两人踏着石阶路向上走,后院的尽头是一个大石台,周围立着一圈石柱做的栏杆,栏杆之间有铁链相连。站在平台上放眼望去,只见远处山峦叠嶂,西下的夕阳像一枚金红色的果子挂在山尖上,强劲的山风带着一股浓浓的寒意。

韩楚风掏出烟给丁元英一支,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

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

韩楚风也笑了,两人点上烟,韩楚风说:“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

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

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

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说:“不敢当,不敢当。”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自嘲道:“咱们怎么转起文来了?可别恍恍惚惚以为自己也是大师了。”

韩楚风也意识到了,说:“惯性,惯性,一下子收不回来了。”两人哈哈一笑。

天道
韩楚风面向群山,手抚着石栏说:“这趟如果不来,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你我都有谤佛之嫌,也不怕下了地狱?”

丁元英说:“没有地狱,天堂焉在?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咱们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着落了。”

韩楚风笑了笑,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

丁元英摆摆手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顿然目瞪口呆,脱口一声:“啊?我的天!你知道这件事得折腾多少人?得惹多大动静?原来就是……就是给一个女人的礼物?”

丁元英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韩楚风说:“可以,当然可以。只是你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这个弯子转得太大了。”

丁元英说:“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韩楚风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感叹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

[蜡烛]日本平安末镰仓幕府初,无著菩萨、世亲菩萨兄弟二人木雕像。

释迦以至道救世,承其后者事乃在于流通。迦叶、阿难,结集流通;龙树、无著,阐发流通;罗什、玄奘,翻译流通。

所以必須佛法者轉依而已矣,所以能轉依者唯識而已矣,所以不能轉依者一大障礙執有實色而已矣。天地物我終古擾攘而不能轉,斯不亦大可哀乎?若唯有識色卽是識,識本無礙色法自轉,色法旣轉心法亦轉一切智智依卽全轉。唯異生、聖人以唯識判,唯外道、內法以唯識衡,唯小乘、大乘以唯識別,行莫妙於般若,學莫精於唯識。

弥勒未下生,法已先得闻,由闻而思修,三慧熏种成。发心速入地,平等转殊胜,三学伏断惑,转依即证真。要由有门入,必持摄大乘,此学郁千载,其籍东海存。读已即宣告,依法不依人

(宜黄大师欧阳竟无教言)

佛教的宗旨是救人出离生死苦海,获得解脱。这里又有一般性的说法:小乘是自了,大乘是普渡;一叶扁舟,只能载得自家,万吨巨轮,方为众生慈航。致于对世界、人生的认识,大小乘的义理差别被总结为:小乘讲我无法有,大乘讲我法二空。这当然又是极度的简单化了。稍稍加详,大乘佛学可以划分为初、中、后三期。初期龙树的中观学派,议论恣肆,扫荡一切,素有“空宗”之称;中期无著、世亲的瑜珈行学派,如理观相,建立万有,结穴于“唯识”,故标“有宗”之目。为便于区别,小乘说一切有部又叫“小有”,大乘唯识之有又叫“大有”。

但是,欧阳渐先生不满意“空宗”、“有宗”的对立分法,尽管龙树后人与无著门徒争论激烈,终大乘之历史而不稍歇,欧阳却以会通、而非对立的观点来看待两造。他强调说:“龙树不异于无著”,“龙树阐宛然中寂然,故五蕴皆空;无著阐寂然中宛然,而三科善巧。”大乘的根本经典是《般若》,般若的精神,首先由龙树及中观学派从“性空”的方面加以阐发,而唯识学则在此基础上从“缘起”的方面从事建设。欧阳先生通论之曰:“一切法空宗为般若,一切法无我宗为唯识。智慧与识属法相事,空及无我属法性事。空是其体,无我是用,唯识诠用义是一大要旨。”“般若”,可直译作“智慧”,但玄奘说:“般若郑重,智慧轻浅”

我们中土禅宗有句话:‘不贵汝行持,只贵汝知见’。你行持再深,这个也不是顶可贵,而你知见的正不正,这才是真正可贵的。什么原因?知见正了,行持决定会上去,如果行持很好,知见不正,总有一天会着魔,走邪道,所以说这个重点还在知见。



经常听到现在的人劝我们,要迎合潮流,把水平降低一点,度人要多一点。我就对他们说,本来佛教是逆流而上的,在五浊恶世的时候,如果顺潮流,那培养的是什么僧呢?培养的那些相似佛法的僧是破坏佛教的,那起什么作用呢?所以人少不在乎,却是要真,要真的僧,一个也好,两个更好,十个、八个还要好,当然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水平放低了,即使培养一百、一千、一百万,都是没有用的,都是说相似正法的,破坏佛法,培养这些干什么用?

当年世亲菩萨他在作《俱舍论》的时候,就很感叹地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你的道再高,没有人去弘是不行的,所以说人的因素是很第一。所以,我们的看法,尽管你造庙也好,塑佛像也好,都是大功德的事情,但是不培养僧才的话,佛教是没有得到利益的。外道论师来了,或者什么一个变化,都会慢慢衰亡的,只有把人材培养出来,真正的弘持佛法。 所以我们不在乎经济,也不搞那些经忏,也不搞那些其他的东西,反正要钱的事情都不干,只有赔钱的,培养人材,这个是真正兴隆佛教的根本。如果这个地方不注重的话,没有人材的话,再大的庙将来不是佛教的庙,再多的钱将来不是佛教的钱,造的佛像他可以给你毁坏,你的教徒,可以给你改过去,那就是不巩固的,决定要人材! 【智敏上师教言】

【天上与人间】:

世亲菩萨在《俱舍论》里讲到:最低的四天王天的天人,往下靠近人间的时候,在离我们人间五十万里的空中,就能闻到我们人间的臭味。因为众生的业报差别很大,我们人间的人自己感觉不出来。虽然很多人抹香擦粉,感觉自己很香,实际上,一些修行人,心地清净的人一接近这些人,总能闻到一股臭味。那么诸天的天人,人家的福报更大,他们看我们凡间的人,就跟我们看厕所里的蛆一样,不仅小的很,而且还臭的很,寿命还很短暂。今天在这里跑,明天就死在那边的墙角里了。  
由此你们好好想想,社会上流行的顶大仙的、跳神的,什么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等等,顶在那些人身上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是真的天界众生呢?根本不是!
告诉你们,真正的天上的众生是不会来人间的。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哪种情况呢?对于那种戒律特别严谨的大修行人,他身上的戒香能上到二十八层天,这就是“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天人就会顺着香味下来供养,这就是天人供养的因缘。只有这种情况,天人才下来。除此之外,天人不会来人间。因为他没有慈悲心,他不可能下来度人的。因为天人和我们人间的人一样,也喜欢享受。他也有贪、嗔、痴,只不过比我们人要轻很多,所以你让他度众生,他不愿意。他喜欢享受,但他会跑下来供养大修行人。为什么供养大修行人呢?他要求福报。天人有他的寿命,也有他的苦。他的苦就是堕落之苦。天人为什么有堕落之苦呢?因为在天人寿命的最后七天(指他们天上自己的七天),他身上的光也消失了,花也枯萎了,身上腋下就有了臭气。然后,周围平时和他来往的天子、天女就远离他了,站在很远的地方,给他扔几朵花,祝愿他下去好好修行,再来天上享乐。天人一般有宿命通,他在堕落之前能看到自己的去处。有的在地狱里,有的在饿鬼道里,有的在畜生道里,有的在人道里,所以他非常苦恼。那个七天,他的苦恼比我们人间人死的时候更难受,所以天人之苦是堕落之苦。但是在这个七天之内,他如果发现三宝的大修行人,只要供养一次,寿命马上就要延长,身上的光马上就恢复,枯萎的花也马上恢复。因为天人一旦供养,他的果报马上就会现前,所以他们发现下面有大修行人时,就会顺着香味下来供养,求自己的福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天一点钟少Moment 蔡小姐某次赶飞机时戴黑口罩发了自拍,正巧也坐飞机也戴黑口罩的潘看到觉得好玩,也拍了一张发微博并艾特蔡小姐—— 结果把自己和蔡小姐双
  • #angelababy[超话]#某瓣APP,到现在为止,依然有很多人来恶意打分❌ 大家速来!菜谱:1⃣️一头生蒜捣碎,嫌辣可以三分之二头,一头的意思是一整个蒜,
  • 而且对待学生党,上班族也十分友好呦今天冒着成都刚降温的天气和姐妹去看展子#打卡##成都# 衣服可以随意试穿拍照,还有很多小饰品供选购 全程没有导购陪伴 对我这种
  • 区分真假突破方法:看筹码假突破的话主力庄家想要诱多必定自己的筹码已经完美获利 底部筹码已经出完,把自身底部筹码转移到上方,这样进行假突破的话,自己筹码出来了散户
  • 可是没有关系啊,哪怕只是13岁午睡过后的一场梦,“不假装幸福,不假装不幸”真实地生活吧。要说这几年印象较为深刻的新闻,之前一个13岁还是多少岁的小学生把女同学带
  • 因此“卒践更,辄与平贾”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中央朝廷那里没有钱可拿的纯义务性徭役,在刘濞这里都是以公平雇佣的模式来,给服役者发工资。btc,eth,狗狗币 ,sh
  • 今天受邀去了赖阿姨的家里,藻溪镇,最大的感想就是 浙江的农村也太好了吧!有钱的话一定要来浙江的乡下养老啊家人们⚠️如你所见,一山的竹子一地的竹笋,我却只挖了一
  • 20个月前的那场清新感爆棚的live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太一唱「空」可以打入我听过的所有J-Pop Live的Top 10,今天也心满意足的和大家一起重新感受到了
  • 现在这款漱口水真的成为了我的贴身护卫,保护我的口腔健康,持久清新口气,最近笑起来都更自信惹!这里提醒一下,如果牙龈出血、溢脓,一般是需要看牙医的,千万别在家里一
  • 今年,碑林区将推动“立起来的开发区”能级跃升,着力构建以“文旅+”“科教+”为先导的“241”现代产业体系,今年重点实施建设项目70个,年度计划投资107.03
  • 하면, 그 반대가 될 것이다.여자는 다른 사람과 이야기하고 소통할 때 반드시 적당한 삽입 타이밍을 선택해야 한다. 그러나 어떻게 적당한 삽입 타
  • 政农联合坚定产业发展信心,驿亭镇把高质量发展杨梅产业作为“三服务”的中心内容,多次组织召开“二都杨梅”产业强村共富座谈会,广邀代表共同商议查找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 今天是特别值得记录的日子哦,一是终于搬宿舍了摆脱了烦人的“公主病“和“舔狗”搬到和自己一个班的宿舍里简直不要太开心,二是前两天的展演完美落幕,前期的专业考试也结
  • 百联股份表示,为解决现阶段各区域出行条件的差异,兰蔻、雅诗兰黛、LA MER、SK-II、CPB、资生堂、Sisley、悦木之源、倩碧、IPSA等品牌,可在“百
  • 《大乘首楞严三昧经》中记载:在眷属中,菩萨乘的二百名众生心生怯懦,暗自思量:“遍知的境界实在难以获得,我们还是借助缘觉乘趋入涅槃吧。接着,善男子称施对日施说:“
  •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唐代〕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
  • (来源:华商晨报)【6个B的车号牌你见过吗? 交警查获史上最假车牌:辽BBBBBB】8月16日,大连交警对一辆白色轿车例行检查时,在后排地垫下,民警发现了一副号
  • 一问才知道,她说为了说服她爸妈,以后每年都会给她爸妈十万……那时刚结婚很甜蜜,而且十万对我来说,确实也不算什么钱,所以我一高兴,就给她爸妈转了十万块。她知道我发
  • ‬自全网知名‮立独‬做​货高危团‮之队‬手的东西‮什长‬么样‮多,‬看​看好的‮很,‬多东‮只西‬是你们还没接触到​这个层次罢‮,了‬刷新一下你‮三的‬观。往往
  • 我真的给大家说,我是有工作的[微笑]我发微博这么多,是因为我专业,我写小论文,可以十分钟写10篇,打字快,才华横溢,是我的基本素养[微笑]我知道很多人穷,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