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人生智慧漫谈
被奉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事简而意深”,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张居正对《周易》爱不释手,“座中置一帙常玩之”,并宣称“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周易》的人生智慧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自强不息”的人生道
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取法是八卦创设、《周易》成书的基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天道运行图:“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继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系辞》)

《周易》强调,人应“与天地合其德”,“人道”应符合“天道”。由此生发出一句千古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作为《周易》所倡导的人生之道,主要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刚健”。“刚健”即刚强、雄健,它为《周易》所推重,频繁地出现在书中各处,如“刚健而文明”“刚健而不陷”“动而健,刚中而应”“健而巽,刚中而志行”“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等。必须指出的是,《周易》所提倡的“刚健”,并不是指那种没有限度的刚强。根据其“极则反”的思想,刚强过头就容易折断,因而“刚健”应是适度的、恰到好处的,亦即它所强调的“刚中”“刚健中正”。

第二层意思是奋斗不已。《周易》认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甚至枯杨都可以“生梯”“生华”(《易·大过》)。《周易》以64卦象征万事万物,而64卦的排列顺序却有些令人费解:“既济”排在第63位,而“未济”则列在第64位,亦即最后一个卦位。其奥妙与深意乃在于揭示这样一个道理:自然与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开放系统,因此人也需要不断进取。《周易》还认为,即便身处困境,人们仍须不懈努力。《困》卦卦象是上“兑”下“坎”,坎为水,兑为泽,水在泽下,即意味着泽中无水,因而泽中生物处于困险之境,故名该卦曰:“困”。《易·困·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这便是要求人们在困境中不能丧失信心,而应奋斗不息,甚至舍弃生命以求实现理想。这种“自强不息”的追求,不仅是指导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明时”“变通”的处事法则
人生在世,为人处事颇为不易,故而《周易》在处事方面提出了“明时”与“变通”这两条重要法则。“时”在《周易》中屡被叙及,例如,《乾·九三》曰:“与时偕行”,《乾·上九》曰:“与时偕极”,《丰·彖》曰:“与时消息”,其他还有“时发”“时变”“随时”“对时”“时义”“时用”等等。《周易》认为,处事要“明时”,务必考虑到“时”的因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明时”观念给我们以多重启迪,其一,做事要合时宜。要认清时势,识时而行,顺时而为,做无愧于时代之事。其二,做事要讲时效。要珍惜时间,讲求效率做有益且有效之事。其三,做事要重时机。时机,无论是对于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了时机就增加了胜算、靠近了成功。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才能成功。

“变通”是《周易》的重要思想,也是它强调的一种处事方法。这种变通思想基于其变化观。《周易》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变化思想的书。首先,从书名来看,“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孔颖达《周易正义》)程颐说:“《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周易程氏传》)朱熹的解释更加明了:“《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其次,从《周易》的爻、卦及其组合来看,爻和卦是《周易》的主要元素,爻分阴、阳两种,分别以符号“- -”“—”来表示,以三根爻上下排列组合,生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将八经卦中的相同或不同的两卦任意上下排列,共可得64别卦,这64别卦分别代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爻者,言乎变者也”,而卦既是爻组合变化的结果,也演绎着变化之意,其中,“变卦”是《周易》预测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表明了卦的变化属性。

《周易》的变通思想建立于其变化观的基础上,又蕴含着新的内容。何谓“变通”?《易·系辞》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又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因此,变通即通过变化以达到通畅之意。“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不仅重视变通的功用,而且强调合乎时宜的变通:“变通者,趋时者也。”“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易·系辞》)出于这一思想,《周易》对著名的“汤武革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彖》)在人生旅途中,当我们在事业、工作、生活上遇到原有方式经事实证明行不通时,就应该“毋必、毋固”(《论语·子罕》),适时地进行总结和变通,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

寓意隽永的“警世通言”
《周易》于人生既有正面的激励之语,也有睿智的警世之言,兹举数例如下。
“亢龙有悔”。《乾》卦中,以龙来比喻君子,从初爻到上爻,描述了“龙”从潜伏到现于田、跃于渊、飞于天以至到“亢”的极高的过程,以此来比喻人的事业由小到大,地位从低到高的境况。值得注意的是,“龙”从潜伏到飞于天,其爻辞或为“无咎”,或为“利”等,而到了“上九”的位置时,却出现了“上九,亢龙有悔”的推断。悔即有过失、不幸的意思。为什么“亢龙有悔”?《易·乾·文言》解释说:“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又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因此“亢龙有悔”带给我们的训诫是:第一,人居高位时,易脱离群众,出现“高而无民”的情况,宜戒之;第二,高位,既是权力集中的中心,也常是矛盾集中的焦点,往往会“高处不胜寒”,宜慎之;第三,高位往往与成功、名气、鲜花相伴,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成为“有悔”者,宜警之。

“履霜坚冰至”。履,践也,人在履霜之时,寒冬将临,坚冰将至。这句话表面说自然,实际论人生,寓意非常深刻,生动诠释了人事之吉凶皆由“渐”而来。对此,《易·文言·坤》予以进一步解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强调“渐”和“积”这两个概念,并进而提出“知几”的观点:“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便是警示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需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谦,亨,君子有终”。在这里,“谦”是指谦虚,“亨”是指亨通,“终”是好结果的意思。说明只要谦,就能亨通获得好的结果。《周易》分别从天道、地道、神道、人道来说明“谦”的道理:“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谦·彖》)翻开历史长卷:商汤、周文王、唐太宗等名君谦卑谨慎、礼贤下士,或取得天下,或赢来王朝的长治久安;而商纣王、隋炀帝等人因骄横专断,暴虐臣民,致使强盛的王朝毁于一旦。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人因谦虚谨慎、自强不息而终成大业;又有多少人因目空一切、骄傲自满而断送前程。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重要警示。作者:(林晓平)

赏传奇诗人槟郎

作者:张梦如

这学期有幸选了李槟老师比较诗歌这一门课,被李槟老师的教学方式与人格魅力深深吸引。

李槟老师笔名槟郎,安徽巢湖人士,早早的离开了家乡,最终在南京定居。现任教于南京晓庄学院,教授比较诗歌、新诗赏析、旅游文学多门选修课,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知识之渊博。

第一次上李槟老师的课,就被他独特的教学方式所吸引。每次上课前,李槟老师都会对我们说先抛砖再引玉,待他说完他的观点之后,他便会认真的听我们的发言,并且给我们一些建设性的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是我长这么大以来从未见过的。在我们刻板的印象中,老师是一副威严、严肃、高高在上的样子,但是李槟老师不一样,他的这种“先抛砖再引玉”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感觉他好像不是我们的老师,而更多的,像是我们的一位朋友。于是在情感上,我们跟李槟老师好像亲近了许多,在李槟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也不会像在其他课上那么拘束,更加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每次上课的时候,李槟老师都会一脸骄傲地向我们展示他近期写的一些新诗作品,那开心的样子啊,可爱得就像个孩子。李槟老师真的是一位非常热爱诗歌的诗人,这么多年以来,他每天都坚持写一首诗,到目前为止已经写了好几千首了,他的这份热爱与坚持真的很是让我感动。李槟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有些诗歌是他在梦中所写,灵感一来,就要立即把诗记下来,不然会忘。于是夜里突然醒来后,李槟老师就会立即披衣把诗记下来。俗话说的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许正是因为李槟老师整天都想着诗歌,所以连夜里都会梦到它吧。

在我的印象里,李槟老师是个可爱而又淡泊宁静的人。他的可爱之处让人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又能通过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真切地感受到。记得有一次早早的到行知组团上课,正好碰到了前来上课的李槟老师,李槟老师当时没注意到我。只见他背着个硕大的书包,一路小跑,好像生怕来不及上课似的。可我打开手机看一下时间,明明离上课还有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李槟老师这被书包压得左摇右晃的样子实在是可爱极了。后来我到了教室里,李槟老师正坐在讲台上,一言不发,好像是在沉思。也许诗人就是这样吧,脑子里充满了许多浪漫的想象,给他把椅子就能安静地坐在那里思考一个下午。李槟老师的这副模样也不禁让我想起了“思考者”这个雕塑,先生当时的神态举止跟它相比,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到李槟老师。只见他圆圆的脸上挂着个圆圆的黑框眼镜,皮肤黝黑,个子不是很高,略微有点胖,平时最爱把手背在后面,低头行走,还时不时的眺望一下远方的天空,目光时而幽怨,时而感伤。这正是一个诗人该有的模样。李槟老师的这个样子就让我想起了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后来我渐渐的发现,李槟老师与徐志摩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在外观上,他们都有着诗人独有的气质—纯净、浪漫、真实、热情。其次在诗歌的艺术特色上,他们也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在形式方面,李槟老师跟徐志摩一样,作诗不拘一格,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大胆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李槟老师最近的一首新诗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诗里这样写到“人啊莫自大,看不见不是没有,听不见不是无声。环境的奥妙,我们都不了解。对了,人死后,可见的肉体没了,不可见的灵魂还在。就在这个世界里,有未知的世界。”在意境方面,他们的诗都有着美轮美奂的意境。而李槟老师的诗歌不单单是所谓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而更多的是掺进了一种抒情,其有很强的抒情感染力,读后韵味无穷。李槟老师的那首《驻步桃花扇亭》,是我最爱的一首诗。诗中这样写到“桃花和扇形的花窗里,露出素馨玉洁的秦淮女子,腮边的泪滴里映着南明的兴亡。一把喋血的纸扇半遮了,亡国里的碧血丹心的红妆”“我驻步栖霞山的桃花涧景区,寻不见卞玉京的葆贞庵堂。却看到素馨玉洁的本家李香君,一把喋血的纸扇扑风而来,抚慰我兴亡国里的痛创。”在这首诗里,槟郎刻画了李香君这样一个英姿飒爽、视死如归的鲜活的形象,传达了对李香君的敬意,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共鸣。在诗歌的气质和内蕴上,李槟老师和徐志摩一样都讲求“性灵”。往往诗人头脑中的灵光一闪,经过诗人的加工之后,便会成为额一首绝唱。李槟老师同徐志摩一样崇尚性灵。李槟老师的性灵还体现在他的文章冥冥中像是个预言,让人感到惊讶。死亡是每个诗人都深深思考过的一个永恒话题,但是像李槟老师这样能绘声绘色的描写死亡的人,还是不曾见到过的。他曾在《生命中的阴影》中这样写到“生与死相伴。生从死里出来,一路有死跟随。随时有死亡的危险,最终又必然死去。”“为了逃避阴影,可能将死亡忘却,活在浮华的幻象里。如追逐金钱和权利,或者纸醉与金迷。”在这首诗里,槟郎以一种淡定从容的笔调,书写着自己对死亡的理解,他放佛是一个参透生死的智者,以一种从容而又忧伤的语调向我们缓缓地诉说着他的心声:“我已经老了。对欲望用减法,对艺术更专注精力。赶紧做,尽可能多做,直到被阴影吞没。”

跟许多有思想的现代诗人一样,李槟老师也是个孤独的诗人,他的诗歌中总能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一种孤独感。这可能是跟他早早的离开了家乡巢湖,定居在南京的经历有关。在槟郎的许多诗歌中,他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的回忆。比如那首《故乡的山里红》,诗中这样写到“多美的名字,山里红山里红,故乡的青山红了。小红果如玛瑙,点缀在我的童年。日落西山后,悠然放牛归村。放牛娃嘴里嚼着,口袋里满盛着,香香的山里红”。这首诗歌就是诗人在孤独情境下所写,由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联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对童年那如诗般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再比如《拒绝长大的男孩》中,诗人这样写到“过早地看到了,成人的争名夺利。虚伪和欺骗,伪善与阴笑啊。小男孩拒绝长大”。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冷酷的笔调,心酸的自嘲,写出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和欺骗,明争与暗斗,表达出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景。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傲姿态活在世上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没人能理解,没人能明白,没人能真正的感同深受。

其实诗人身上最让我佩服的地方,还是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许生不逢时,也许一腔孤傲无人理解,也许经历了人生的许多风风雨雨,受尽许多的冷嘲与热讽,但是诗人依旧不骄不躁,谦逊沉稳,积极乐观。他寄情山水,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澄澈与空明;他以笔为戈,在诗歌诗中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无人理解的孤独与苦闷;他沉迷于学术,在学术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热爱书籍,在书海里陶冶身心……也许诗人经历了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苦痛与忧伤,但是在他的许多诗歌作品里,我们从未看到任何消极的情绪,反而他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在诗歌中耐心的教导我们“对欲望用减法,对艺术更专注精力。赶紧做,尽可能多做,直到被阴影吞没。”

李槟,这位才华横溢却又生不逢时的老师,就是我喜欢的诗人,我所喜欢的槟郎。

2020-12-21

佛教:佛法并不复杂,且看龙树“中观”三首偈

#倪可说修行#

话说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时,曾发出过这样一声感叹:

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其实佛法并不复杂,为什么?因为佛在《金刚经》里说“诸法如义”,一切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都是佛的应化说法,讲来讲去都“诸法如义”,目的都是为了消除妄想执着,纲举目张故。

众所周知,龙树尊者首创“中观”理论,以佛陀的根本教义“缘起说”为基础,主张以“中谛”统摄一切法,既不站在真谛“空”的角度否定“有”,也不站在俗谛“有”的角度否定“空”,既不离二边,也不即二边,而行中道。他曾作过一首著名的“三是偈”,即: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有人说,龙树的这首“三是”偈,基本代表了他的“中观”思想。如下就让我们一起来尝试理解一下龙树的这首“三是”偈。

偈中的“众因缘生法”,指的是佛陀的根本教义“缘起说”。“我说即是空”是指从真谛来说一切法无“自性”,且佛法上讲“诸法无我”,故“我说即是空”中的“我”、“我说”也属于“空”。“亦为是假名”是指从俗谛来说一切法是假有。按照前三句看“缘起法”,既不着“空”,也不着“有”,不离二边、不即二边就“亦是中道义”。

“缘起说”是佛法的基本理论之一,并以法身舍利偈典型表述为:“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另有意思相同的不同版本)”指出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关于物质,佛陀在《相应部》中说:“诸比库,哪些是色法?四大种以及四大种所造色。诸比库,这称为色。”换句话说,万物都是由四大和四大种所造色构成的,是包含有能量的种种合成,是个无中生有、真空生妙有的过程,四大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缘聚则有,缘散则灭,聚散无常,不能长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以“缘起”分析万物时,万物被分析到了最后都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性”,本质为“空”,所以说“缘起性空”,但不能武断地否定事物的暂时存在。

如果站在“缘起性空”的角度看万物,从真谛来说是“空”;如果站在俗谛的角度,事物是暂时的存在,所以说是“假有”。菩萨因为明白“缘起法”,懂得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道理,所以不着相,也不会有相见。《金刚经》里说着四相、有四见的就不是菩萨,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佛菩萨因为四大皆空,没有任何妄想分别执着,所以自在;凡夫因为做不到,所以有烦恼痛苦。

如果顽固地认为一切皆“空”,就会落入断灭见之中,断灭见也属于邪见的一种;但凡夫常常持有见,“无知”地相信万物皆有,相信眼见为实,不知虚幻。

而菩萨不离二边、不即二边,不会偏执任何一边,不会落入任何一边,也不持任何观点立场,也就是不作任何妄想分别执着,而是行中道。

说到这里,我想引用弘一大师说过的一段话加以说明,他在《人生之最后》里说:“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一切佛法,包括三藏十二部,既不强调有,也不着有,不有就是所谓的“空”;也不着“空”,不“空”就是所谓的“有”;佛法里讲的“空”,乃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一切都不执著,就是佛菩萨的境界。

举例来说,据《坛经》记载,六祖慧能是因为听五祖弘忍法师讲解《金刚经》里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在这句话里,“应无所住”是“空”,“而生其心”是“不空”,“不空”就是所谓的“有”,“无住”与“生心”是同时的,“无住”即“生心”,“生心”必须“无住”,既不离二边、也不即二边;就像莲花根在泥土里着“有”,茎在水中“空”,而花超出于水面,但又依靠根、茎才得以生长,前者是不即二边,后者是不离二边。

关于色身,佛陀在《相应部》中说:“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换句话说,色身也是四界之合成,再加上受、想、行、识谓之“五蕴”合假,此身非我。

“缘起法”认为,“法”基于“缘起”,一切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诸法都“无我”,万物都没有主宰,没有所谓的造物主,正是因为“无我”,所以才没有所谓的“我受”。“无我”而作时,乃是空而不空;作而无作时,不执着于“有我”,乃是不空而空;如此方能心无挂碍,自自在在。

但凡执着,都是妄想分别的作用。菩萨行中道,不作任何妄想分别执着,甚至连“中道”也是名为“中道”,所以要彻底无见才能到达《心经》里“不垢不净”的清净境地。

关于龙树的“中观”,除了上述这首著名的“三是偈”外,另外还有两首偈也很有名,在这里顺便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二偈分别是:

诸佛依 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这两首偈都说得 很直白。第一首偈的大意是说佛的教法是依二谛为众生的应化说法,一是世俗谛,二是第一义谛。第二首偈的大意是说如果不能分别佛的说法是依二谛为众生的应化说法,就不能真正理解佛法的“真实义”。

若以“中观”观万象,不离二边,也不即二边,取其中道,则“虽三而一,虽一而三”,即“空”、即“假”、即“中”,三谛圆融,正所谓“假是真的假,真是假的真”,玄妙而深绝。

但佛陀说法无论怎么讲,一切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都是佛的应化说法,根本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是破除烦恼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讲来讲去“诸法如义”。

最后,补充一句:由于“如来真实义”实不可言说,所谓的说乃是不可说中之说、说而无说,所以诸位读的时候也要读而无读、或者听而无听方能与佛法相应,一切说法不过是《金刚经》筏喻里的“筏”、禅宗指月的“指”而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虽离山正[超话]#[送花花]#阳光信用# [送花花]#每日一善# 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 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 黑暗中默默陪伴你的人 逗你笑的人 陪你
  • 作为歌手我在做hip-pop类型的歌,但事实上我不怎么听。如果我有恋人的话,那个人也喜欢吉卜力就好了。
  • 看云,也是看人生。趁着年轻,在我炙热的二十岁,我们一起看山看水,看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
  • 美国KRI认证昆达利尼瑜伽教师美国KRI疗愈师认证美国KRI认证儿童昆达利尼瑜伽教师二级心理咨询师馨蔓说成为Mela会员后,一直不敢试用护肤品,因为太便宜了[捂
  • 这个很有代表性,反应了偶对生活中99%的事的态度 —— 随便搞搞[害羞][害羞]。当然,它还有出色的颜值,让你自然美成一道风景,超长续航能力,助你在户外游玩时,
  • 以是方便,为说三乘,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是诸子等,若心决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缘觉,不退菩萨。三种智慧是: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种
  • 之前做b超,也有看到过他的形态,却不曾有当妈的意识,似乎这件事情与我无关,直到感受到他动,才真正让我意识到他是活的,他具有生命,而我,是一个妈妈了!孕期无聊中,
  • 优惠招募 第一、第三主编《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究性研究》优惠招募 第二、第三主编更多学科联系孙编辑:13653380904温馨提示:著作出书现在已经是职称文件必
  • 〰代理❇️4⃣升级❇️2⃣趁着开门红的活动,都来撸起袖子干一把[哈哈]我不知道你在上学的时候在做什么,我知道我的身边有一群这样的女孩,学生,宝妈,工作人。其实都
  • #云健身# 【“云健身”拓展互联网应用边界】台湾艺人刘畊宏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健身直播火了。做为一名爱好足球40余载的业余足球爱好者,此刻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业
  • #校园新闻# 素质拓展秀青春,风华岁月当肆意--国际交流系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 为了提高我系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团队成员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打破心理障
  • 你能拥有的毕竟是有限的,你放不下这样,就必定要舍弃那样。放弃,并不代表你软弱,它是一种智慧,让你洞察人生万相,有足够放下的勇气。
  • 嘿哈烤肉一家以只做新鲜食材为宣传的店,店里肉主打牛肉,据说都是当天现杀的牛肉,除了牛肉还点了牛仔骨,我觉得牛仔骨更好吃啦,这个虾超级有意思,端上来都是活虾,蹦哒
  • 喜欢晒娃的,说明她工作不咋滴;喜欢发自拍的,说明她男朋友拿不出手;喜欢表现自己高傲又独立的,说明他情商低,交不到朋友。30、跟一个人还不熟的时候,不要就把自己的
  • 若申诉不成功(成功率低)那么被查的商品就会变成降权30天,大概30天这个宝贝相当于屏蔽,关键词是搜索不到的,30天后慢慢恢复权重,这个过程你可以删除或也可以不
  • 日落之下,她给我弹了一首大鱼,她说,这是她最喜欢的曲子,所以送给我了啦,真的,我感觉她真的把爱意藏在曲子里赠与我了(我很自信),但是一曲毕,我们本着“温暖的灵魂
  • 奥德赛yyds!!玩了鬼屋以后玩卡比觉得卡比真的好没意思,入了奥德赛以后发现比鬼屋还要好玩!!我太喜欢这种探索类游戏了!这应该算是三个游戏里最需要技术含量最难的
  • 性价比炒鸡高的一款葡萄干zui一个就是我上班的时候也在吃的黄小猪鲜滚粥 工位早餐杯因为他实在太方便了太适合上班族‍可以微波炉加热也可以用热水直接解决不管你在家还
  • #忆果缘1971##健康养生#【奈雪推出霸气手捣杨梅柠檬桶 让你一次喝过瘾】近日,奈雪推出的1升装超大桶“霸气手捣杨梅柠檬桶”加倍的杨梅、柠檬果肉在口腔内绽放,
  • ✨ ✨ ✨ 张女士:你等着我,我去接你我:好一个小时之后张女士(给我打电话):我在二中旁边卖烤冷面的这儿,我一看这么多小孩放学了,我才想起来忘记接你了。[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