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一天你会明白,这世间之事,其实都是有“定数”的(顿悟)

老祖宗常说:“这世间之事,其实都是冥冥中注定的。”

你会走怎样的路,会遇到怎样的人,会与谁暂时相伴,会跟谁相守一生,这都是我们所不能预测的。
人活着,正是因为事事都难以预测,事事都不可知,所以才显得特别有趣。倘若我们所想之事,都能顺心如意,那么,人生就变得无趣了。
也许,当你年轻的时候,你总想要考上一所好学校。可到最后,你却名落孙山,跟梦想失之交臂。
也许,当你找对象的时候,你总想碰到自己喜欢的人,追求到心心念念的女神。可到最后,你发现,自己事与愿违,只能和毫无感觉的人结婚。
也许,当你去找工作的时候,你总想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或者适合自己意愿的工作。可到最后,你深感无奈,只是被迫从事极度不愿从事的工作。
这一切,其实都是我们事先所不能预料到的。甚至可以这么说,你根本就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结果。
可是,它却发生在了你的身上。这就证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世间的“定数”,其实都是易变且出人意料的。它究竟会如何降临到你的身上,都是你所未知的。
而我们所要做的,只能是顺其自然去应对,从而潇洒一生,乐享这辈子。

命里如何,非人能测
古人曾说:“势运之行,非人所能测也。”
你的运气怎样,这都是你命中该有的,也是你所不能预测和改变的。因为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他只能知晓当下和过往的事儿,却不能完全掌控未来。
在很多人看来,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掌控。不管未来有什么险阻,都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到黄河不死心。
可是,这里有个问题,这世上之人,到底有多少人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呢?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大多人,永远都是“马后炮”,永远都是“理想主义者”,只会在象牙塔上侃侃而谈自己的命运,却不曾懂得要去接纳它。
人的命运如果能完全由人掌控,那么,这自然的规律,这万事万物的规则,就可以荡然无存了。可是,它们却依旧存在。
为何?因为人的欲望和命运,都有它固定的范围。超越了规则,破坏了平衡,人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每个人都能预测到自己的命运,那么,这世上就不会有穷人了,人人都会是富人了。但是,这可能吗?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老祖宗有言:“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在命运面前,我们的“人力”可以占七分,而“天意”却要占三分。只有机遇和人事相搭配,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成就。
可是,这世间之人,又有多少人是既占据了机遇,又占据了人事的呢?
可以说,不到两成的人。因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金字塔,你越向上,塔上的人就越少。而且,这塔上的人,都是一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杰,非一般人能比的。
也许,这番话会让一些人失去了对于生活的信心。但是,它却是现实的。就像不是每个人都能月入百万,千万一样。
有的人自己的小目标便是赚一个亿。可是,在这个社会,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赚够一百万,又何谈一个亿呢?这就是人的不同,这就是人的命运的不同了。
小时候,我们听过很多的“成功学”,却不曾想,别人的成功之路是不可复制的,而自己的成功之路,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
有些时候,如果走不出来,或者说事与愿违,其实我们也不用过分责备自己。因为在这个世上,命运之事,我们只把控了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却在上天的手上。

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定数”的
一个棋局里面,有些人是独当一面的将军,有些人只是小兵。这些人,不管身份如何,他们都是“对号入座”罢了。
有些人命中适合当幕后的军师,那么无论他怎么历练,也无法成为大将。而有些人命中只能当默默无名的小兵,那么他不论如何奋斗,也只能是小兵而已。
很多人就认为,既然这样,是不是就不用努力了。其实,这并非是叫我们不努力,而是让我们明白,大多事儿,是不能强求的而已。
这世间的一切,看似能凭借人力就可以改变的,可终究是有“定数”的。
什么是“定数”呢?以道家的说法,便是“顺道而行,道法自然”。用佛家的观点来说,便是“因果轮回”。以儒家理学的观念来讲,便是“天人合一”。
这三者,其实所表达的观点,都是相类似的。因为所谓的“道”,便是规则。所谓的“因果”,也是世事的规则。所谓的“天”,也都是自然的规律罢了。

所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和我们人息息相关的,也都是我们能进行一部分的改变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就得看“规则”的安排了。
就像人去创业一样,你和他是一个项目的创业。为何你先入场,然后败北了。而他后入场,却成功了?
为何?有可能是你进入的时间不对,也有可能是别人进入的时候,市场和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一切,都是人的“定数”。
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有他相应的“定数”。你不能强求,也强求不来。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便是这个道理。 https://t.cn/z8LSiWp

【我的2020年书单】之三

By韩震

第9本:第60册《二十四史》——明史

30大警句:

1.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灭亡,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戌云南。
2.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
3.仪状明秀,应对详雅。
4.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威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
5.年七十余,犹手不废书。
6.好学能文。
7.性嗜学,读书每至夜分。
8.性英敏,通古今,恭谨无过。
9.迁延犹豫,计不早定,不可谓智。
10.徐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
11.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明世之佐无以过之。
12.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
13.夫为政,宽猛如循环。
14.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
15.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16.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性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17.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
18.未尝读书,灵机应变,动合古法。
19.帝王之道,贵不违时。
20.家贫力学,寒无炉火,手皲裂,而抄录不辍。
21.晡时吏退,孤灯读书,往往达旦。
22.凡所兴设,虽本帝意,而经画详密,时称其能。
23.古之圣君,不以天无灾异为喜,惟以衹惧天谴为心。
24.刑以威之,礼以导之,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而后其化熙熙。
25.存大体,赦小过。
26.圣人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27.京师陷,武臣皆降附,从容就义者,张伦一人而已。
28.为政持大体,不为苛细,讼遂衰息,吴中大治。
29.燕兵薄京城,王艮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解缙、吴溥与艮、胡靖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壁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呼?‘’须臾艮舍哭,饮鸩死矣。
30.骄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则告太庙废处之,岂有不顺服者哉。

第10本:伦敦商学院《常识的正面与反面》

本书是伦敦商学院管理思想集籍。

1.企业家精神,本质上是一个人能够产生对市场的深刻见解,然后拿出勇气和耐心,将其运用到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上去。每个伟大的企业,在创建之初都蕴含了一种特别强大的深刻见解,而当这种深刻见解逐渐枯竭的时候,企业便随之衰落了。
2.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差异化,之所以会出现差异化,是因为人们对同一个形势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正是这一点才使得企业家显得如此重要。
3.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利润,是市场为了表扬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企业,而给予的奖励。
4.企业很少死于他杀,它们喜欢自杀。
5.有效的管理可以被定义为将管理不善降到最低程度。
6.管理者在做决策的时候,可以依赖的信息很少,因此,整个决策过程呈现出严重的非理性特征。
7.根据确凿无疑的知识,做出的决策很少会创造财富,因为这种知识是人人都可以利用的
8.真正的战略一开始并不是先拿来一套普遍性的理论,而是先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形式。
9.卫生间的对话比会议室的对话更富有成效。
10.无论每天的进步多么小,都要坚持不懈地记录下来,并坚持下去,这是实现长期成功的秘诀所在。"

这些令人醍醐灌顶的金句从书中频频流出,使我们拨云见日,逐渐触摸到管理的真谛。

第11本:张磊著《价值》

生命就是相似的灵魂来相遇。张磊,这个耶鲁高材生,离我们很远,可是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相似。"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年届知天命的张磊赤子之情未改,是难得的人生品质。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心灵感到深深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拥有极高的道德标准,把受托义务置于首位,是投资人崇高的精神气质,也是张磊秉持的职业准则。

价值投资就是在长期主义之路上,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做时间的朋友。价值投资的核心有三点:第一是"守正用奇"。在坚守正道的基础上激发创新;第二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投资中最贵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把时间分配给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复利才会发生作用。第三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好好做自己的事情,成功自会找上门来。

耶鲁的求学经历,不仅赋予张磊稳妥的知识结构,更加赋予张磊坚实的道德基础。这样,张磊才能将投资这项"难以确定"的事情变成了一项"功到必成"的事业,变成逻辑上的智识和拆解,数字里的洞见和哲学,变化中的感知和顿悟。

价值投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修行,这条路有时熙熙攘攘时,有时冷冷清清,但一直在这条路行走的人,实在不多。

树林中有两条路,我们选择人少的那一条。张磊如此,希望我们亦如此。

《六祖壇經‧行由品》
釋義( 一 )
惟覺老和尚
( 中台禪寺開山方丈 )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

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次日,第二天。

祖潛至碓坊。

五祖悄悄地來到碓坊。

碓坊是指舂米的磨坊。

見能腰石舂米,看到惠能在腰上綁著石頭來增加重量,辛勤地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

五祖告訴惠能,求道之人的確應當如此為法忘軀。

惠能為了求法,拚了命不顧自己的身體,實實在在是做到了這一點。

人最重視自己的身體,假使現在有一個人,喊他到碓坊去舂米,發現自己踏不動,那他絕對會因此退卻,為什麼?

為了保重自己的身體。

認為踏這個碓很重,身體可能會累出病來!

可是,惠能不這麼想。

即使踏不動,也要想辦法克服,

所以「 為法忘軀 」,綁石頭在身上。

這不是一般人可能想得出來的,

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惜捨棄自己的生命來求法,來愛護常住,供養大眾,才做得到。

五祖大師肯定地說:「 當如是乎!」

真正應當像你這樣啊!

藉事顯理
當在問處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於是問:「 米熟了沒有?」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惠能回答:
「 米早已成熟,就是還沒有人為我印證。」

舂米,要把米穀表皮舂掉,在這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細微的米灰、碎糠,

必須經過篩子,把所有的米灰、碎糠統統從篩孔刷下來,才成為白米。

此處是用舂米的過程來譬喻開悟。

「 米熟了沒有?」

五祖大師不是問這個米有沒有熟,而是問惠能開悟了沒有?

見道了沒有?

心性在哪裡?

功夫保任好沒有?

還有沒有妄想?

心當中還有沒有煩惱?

如果這念心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還有煩惱、妄想,

還有貪、瞋、癡,

這個米就還沒有熟!

這是用米來譬喻心性。

「 米熟了沒有?」

這句問話,沒有開悟的人就不懂,還以為真是在問米。

譬如說,開悟的人來參訪,

問他:「 這位上座從什麼地方來啊?」

開悟的人絕對不會講:「 我是從台中來。」

「 我是從外雙溪來。」

而沒有開悟的人不知道從理上回應,

必然從事上來回答:「 我是從台北來。」

「 我是從某個道場來。」

這種回答就表示沒有開悟。

所以問在答處、答在問處,這就是禪機。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米已經熟了,指這念心已契悟了無為法,契悟了心性,沒有貪、瞋、癡了。

可是熟也好、沒有熟也好,只有自己知道。

「猶欠篩在」,只是還沒有人來證明。

聽了這樣的回答,五祖明白惠能已經悟了道,真正契悟了本心,而且保任程度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以杖擊碓
明祖師意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

惠能悟了什麼呢?

「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五祖知道惠能是初步地悟了,就再測試他一下,再激勵他,希望惠能大徹大悟。

所以進一步,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五祖大師用禪杖「 擊碓三下 」。

擊,就是敲打。

碓,就是舂米的碓窩。

碓窩中間有一個洞,米就是倒到這個洞裡面,然後用木棒或是石頭去舂,這種器具稱為碓。

五祖以杖擊碓,打了三下就離開了。

這是什麼意思?

假使不解祖師意,打三下也與自己沒關係,而惠能完全知道其中大意。

即會祖意,當下契會五祖意旨,也知道三下是什麼意思。

三下,是要惠能三鼓時分,即三更,到方丈室來。

所以當夜惠能大師「 三鼓入室 」。

祖以袈裟圍遮,惠能到了五祖的丈室,紙窗裡點著油燈,

五祖大師恐怕外面的人看見室內的動靜,對惠能會有所猜忌,

就用袈裟把窗戶圍起來,遮住燈光。

為說《金剛經》,為惠能講授《金剛經》,

直到講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義理,惠能就真正大徹大悟了。

惠能是因「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而大悟。

有些人誦《金剛經》,看到這句話時,卻充滿疑問,

說:「 我們這念心既是本具的,

為什麼《金剛經》上還要無住、還要生心?

那生出來的就不是本具的了?」

什麼是「 住 」?

有想有念就是住。

佛法的道理,一是小乘,一是大乘,要能圓融會通。

住,看是住到什麼地方?

假使安住在實相上,就是最實在的!

如果是修四念處等觀行,則不是安住在實相上,而是一種方便的法門。

我們這念心若沒有依靠在觀行上,就容易打妄想,想東想西、患得患失,

或者感覺無聊,乃至於造惡業。

所以,第一步先要有所住。

念佛、誦經、持咒

...... 這些都是有所住。

念佛,把心依靠在佛號上;

誦經、持咒,把心依靠在經文、咒語上。

有所住,是從方便到究竟的第一步。

這個地方講「 無所住 」,並不是住在四念處上,而是已經超越了。

一般眾生都有我執和法執。

一個人有我執,就會打妄想,佛慈悲為了使眾生超越我執的煩惱,

所以先開立種種法,四念處就是其中的一種法門。

藉著法讓心安住下來,與法相應之後,慢慢地,能破除我執、我相,進一步可以了生死;

但是,如果執著所修的法,有了法執,就無法見到本心。

「 無所住 」是連法都不執著。

為什麼不要執著法?

法由心生,心生萬法,心才是根本。

大乘所講的就是「 無所住 」。

心不染著
超越時空

「 住 」:

心有所依靠、有所想,就是住,和我們身體的住是不一樣的。

「 無住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我們這個世間,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

你想到過去、想到現在、想到未來,就住在時間上。

東、西、南、北,內、外、中間都不住,也不住在空間上。

如果想到東方,那就住在方位的概念上了,但是哪個是東?

哪個是西?

哪個是南?

哪個是北?

這都是相對待的,在變化當中,都不是正確的。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 無住 」,

東西南北不住、內外中間不住,

善惡美醜也不住,

生也不住、

熟也不住,

是這個道理。

不住大小方圓、動靜閒忙、東西南北。

不住就是不要想念,而不是身體離開這個地方。

離就是心要能離開,而不是身體的離開!

我們心不染著,心不攀緣,就離開有所住。

眾生心都是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所以就有煩惱、有妄想;

有煩惱、妄想,因此沒辦法離開生死。

不住,就是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不想過去,過去的善業、惡業就超越了。

不想未來的事情,心不住在未來。

而現在也不住,哪裡是現在?

悟了這念心,就是現在;

沒有悟,就是生滅。

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現在嗎?

講第一句能聽到,馬上再講第二句,

這時聽到第一句的那念心又滅了,哪一個是現在?

現在心也是在念念遷滅,

念念不斷地在生滅當中,

眾生的心就是這樣子不斷地處在生滅中。

想到過去,是生;

想到現在,過去又滅掉了。

想到現在如何用功,想到未來要成道、要證果,未來要得個名、得個利

...... 這樣子想,就是想到未來的事情了,這一些都是念頭。

想到過去,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未來,念頭還是在活動;

想現在,現在這個心還是在攀緣。

這就告訴我們,不但是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不可住,十方世界也不可住

—— 想到東方,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西方,還是念頭在活動。

所以時間也不可住,空間也不可住。

清明無住
真心即現

「 住 」就是想念,就是攀緣。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這念心不攀緣,是什麼境界?

是個定境。

然而假使我們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不想東西南北,也不想美醜,

可是這時候心卻在無聊、昏沉當中,這是不是道?

這還不是的。

所以不但要不攀緣、不顛倒,不住空間、不住時間,

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才是「 生心 」。

心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本具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本具的!

這個地方講「 生心 」,是隨順眾生方便而說。

「 生心 」—清淨心現前了!

生出來了就是指「 現前 」了,不是另外有一個「 生滅 」的「 生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心就是佛心,這念心就是慧;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超越時空,不想時間、不想空間這個心就是定。

這念心達到定慧不二,一下就契悟菩提心了。

菩提心,就是定慧不二的心。

漸次修證,是先要修定,有了定,而後啟發智慧。

而契悟到「 無住生心 」的這念心,

即戒、即定、即慧,

戒當中有慧,慧當中有定,定慧不二,

就是本具的清淨心。

所以,五祖大師講到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大師馬上相應,就契悟了本具的覺性。

安住實相
法中之王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實相。

開悟的人時時刻刻都是「 無住生心 」,行住坐臥都「 無住生心 」,這就要靠功夫了。

順境、逆境都一樣,穿衣、吃飯都是這個。

所以祖師講

「 挑柴運米,都是神通妙用 」,

就是如此。

因為挑柴運米,這個心都是無住心,無住心就是神通妙用。

起心動念也是神通妙用,不起心動念還是神通妙用。

所以,惠能先前的開悟和這個地方的開悟又不一樣了。

這裡惠能言下大悟,是契悟了實相,實相是無住,不著空、不著有,不著兩邊。

悟到這念心,就知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由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離開這念心。

這念心是什麼呢?

就是法王,法中之王。

佛悟到了這念心,所以稱為法王。

每個人只要悟到這念心,都可稱為法王。

宇宙萬法,都是從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能離開這念心。

所以,悟到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一如,心法不二,

就是實相,就是「 無住生心 」。

我們再從般若來認識這個道理,如果認為般若是空,什麼都沒有,就錯誤了。

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由文字般若深入,達到觀照般若,啟發空慧。

由空慧再進一步契悟,不著文字,不著空,

這時候就真正契悟到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大師就悟到這個道理,一切萬法不離自心。

所以禪宗是最究竟的法門,是傳佛心印的法門。

何期自性
本自清淨

遂啟祖言,馬上就啟告、啟稟五祖大師,

下面就是惠能聽了《金剛經》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開悟的境界。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是說我們的自性是本來清淨的。

「 何期自性 」,我們講自性、講本心,但哪裡去找自性呢?

何,就是哪裡。

期,就是期望。

在哪裡找自性呢?

一切都是本自清淨!

一般人希望見一個清淨心、得一個清淨心,希望要證一個清淨心;

清淨心如果是可得有證,就不是本來的。

「 本自清淨 」,本來就清淨,

不需要去澄念,

不需要去息妄想,

不需要去斷煩惱,

本來就清淨。

有的人聽了又想:「 既然是本來清淨,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修,還要斷煩惱?

這又講不通了啊!」

沒有講不通,因為如果本來不是清淨的,再怎麼去修,也沒有辦法見到清淨的這念心,

譬如鐵裡面本來就有鋼,假使鐵裡面沒有鋼,而要把鐵煉成鋼,是不可能的事;

裡面如果本來沒這個性,怎樣去造作也造不出來的。

心雖然本來是清淨的,卻被妄想、煩惱染著了,夾雜妄想、惡念,

正如鐵裡面雖有鋼性的存在,還有其他的雜質,

只要經千錘百鍊以後,鐵就變成鋼了。

這個心雖有無明、有煩惱,無明、煩惱裡面仍有清淨心,

現在只要不起無明、不生煩惱,當下這念心就是清淨的。

惠能大師經過五祖最後給與的一番啟示、一番磨鍊,六根寂然,六根不動了。

這念心和他過去沒有悟以前,天天為了油、鹽、柴、米、醬、醋、茶,上山打柴,賣了柴以後買米盡孝道,還是同一念心。

只是在過去,心生分別、心生執著,而現在通身放下了。

過去,是妄想分別,現在是無住生心,

過去也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也不想,

一切就超脫了,超脫了攀緣的心、執著的心。

佛法當中有漸修的法門,有頓悟的法門,現前所說的這個法門就是頓悟法門。

當下契悟了清淨心,契悟了無為心,契悟了菩提心,立刻就能超脫。

《中台山月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狮子座♌️满月别忘了许愿#许愿[超话]# 这一次‮满的‬月正好行‮狮经‬子座,狮子强大的‮化显‬力量将会‮实诚‬地将我们‮在内‬的需求带出,更会让‮们我‬内心的
  • 我好冷,姐姐,在今天之前我那么多次想过什么时候能与你再说说真心话,但我不敢,我好怕,我只有在最后临了了才敢和你说真心,说恨你。6740【投稿】宫里的夜,那么冷,
  • 但是来这里的时候,他们家门主已经又从小路上去悬崖了#大理丽江旅拍婚纱照#竟然 也夹住了一只野山鸡,阿执大喜过望,平日四五个陷阱抓到一个就不错了,时常还空手而归,
  • 如果前方太压,环境又特别不好,特别是会有一些尖尖脚脚对着,明堂有破碎,那这种地方,我们居住的话,时间长了就会导致一个人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或性格扭曲,久而久之不
  • )当时后面排了个姐姐,进不去我很尴尬,老哈一脸:我就知道你又这样了的表情,希局:没事,那我们今天去森林公园好了 我:希斯拉德你真好 ;;本来三个人打算走的时候后
  • ”​⊙​我和我的同学以及他的妈妈一起走在放学的路上,途径一个乞讨的人时候,想来父母应该对孩子说:“以后不读书就会像他一样。她说:“别把别人对你的喜欢像垃圾一样扔
  • 提升能力 狠抓落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是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金钥匙”是把后发优势转化为赶超优势的“总支点”。卧龙综保区党工委书记方建波说,将进一步树牢发展
  • 然后发现它在歌单里躺着,这种时候就很快乐,它像是位喜欢过的故人,再次出现再次惊艳我,然后又感叹原来我以前就这么有品味,就这么幸运。 哈哈哈,去年有一段时间,就是
  • [蛋糕][蛋糕][蛋糕][蛋糕]嘉伦,这是我陪你过的第二个生日真的很开心愿所有的幸福陪伴你愿所有的快乐留给你愿你所行皆坦途愿你所愿皆如愿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未来
  • ”确实这段时间郭敬明和于正有点高调,而且在他们做导师的时候更是有一些不恰当的评论,再加上之前的有抄袭的现象,所以导师和榜样的形象的确不适合他们,这对于那些原创的
  • 就是看起来很普通的一碗煮面但是特别香配上他家店里的免费腌萝卜咸菜 贼好吃 还很便宜 也是月底的最爱 从前还有一家肉蟹煲也很好吃 记得以前参加合唱团排练结束就会和
  • ”沈丹蕾说,在医疗队里还有许许多像她这样的妈妈,大家齐心协力完成援沪任务,身为白衣战士哪里有需要,她们就会出现在哪里。By李锦文 孟莹莹 魏学方 听歌结束一天吧
  • 人生就是一场遇见幸福的过程,我们应该欣然接受;人生,去马如飞,真情不渝,懂得珍惜,就拥有了爱的永恒。不要相信幻想,要相信现实,生活以随性为好,让自由自在的光,在
  • ✪ 普通雪人随意堆就可以出来了✪ 学院雪人:蛇院:站在雪堆上往后走5-6步,连续释放2次即可。✪ 第3片:霍格莫德村街口的弗雷兄弟旁边的雪地处有脚印,点击脚印尽
  • 26年間ありがとう!想了半天换个啥名字好KANさん的歌给了我灵感[抱一抱]心配ないからね 君の想いが誰かにとどく明日がきっとあるどんなに困難でくじけそうでも信じ
  • #CF-M5# 石墨烯射频美容仪,性价比很高的一款美容仪,期待效果哦做为一个即将奔四的80后老阿姨,在抗老的这条路上我已经默默努力好几年了,但是感觉只用护肤品还
  • 商业模式的基本内容 例如,B2C(Business to Consumer,商对客电子商务模式)就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是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的
  • 红尘陌上,捻花做酿,邀请清风共饮,烟雨醉了光阴的故事,生命是一场单程旅行,我只想醉着一路欢歌,不愿辛辛苦苦地为生活奔波。[月亮][月亮][月亮][月亮][航天员
  • 8、在生活的威胁下,也不要放弃啊。17、日子渺小重复,却都是幸福。
  • 哈哈哈哈哈~今天抱到霍哥了哈哈哈哈此时此刻我应该很高兴吧哈哈哈哈这是分手以后第一次这么嚣张的抱他,他好像还夹紧我了,没有反抗哈哈哈哈,虽然是从背后是在车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