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

又名《张迁表颂》,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东汉晚期佚名书法家书丹,东汉碑刻家孙兴刻石而成的一件隶书书法作品。此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收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

《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额字独呈扁形,书意在篆隶之间;碑阳正文15行,行42字;碑阴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文。此碑是谷城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张迁之功德而立,铭文着重宣扬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之和张骞的功绩,并涉及到黄巾起义军的有关情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书法造诣高。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在众多的汉代碑刻中,此碑以古朴、厚重、典雅取胜,字里行间流露出率真之意,具有民间朴质之风,格调峻实稳重,堪称神品。它起笔方折宽厚,转角方圆兼备,运笔遒劲而曲折有力,落笔稳健,可谓是汉隶方笔系统的代表作。

「译文」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知其祖。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析珪于留。文景之间,有张释之,建忠弼之谟。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苑令不对,更问啬夫,啬夫事对。于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释之议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啬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从言。孝武时,有张骞,广通风俗,开定畿寓,南苞八蛮,西羁六戎,北震五秋,东勤九夷。荒远既殡,各贡所有。张是辅汉,世载其德。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缵戎鸿绪,牧守相系,不殒高问。孝弟于家,中謇于朝。治京氏易,聪丽权略,艺于从政。少为郡吏,隐练职位,常在股肱。数为从事,声无细闻。征拜郎中,除谷城长。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祭,休囚归贺。八月筭民,不烦于乡。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无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子贱孔蔑,其道区别。《尚书》五教,君崇其宽;诗云恺悌,君隆其恩;东里润色,君垂其仁。邵伯分陕,君懿子棠。晋阳佩玮,西门带弦。君之体素,能双其勋。流化八基,迁荡阴令。吏民颉颃,随送如云。周公东征,西人怨思。奚斯赞鲁。考父颂殷。前喆遗芳,有功不书,后无述焉。于是刊石竖表,铭勒万载。三代以来,虽远犹近,《诗》云旧国,其命惟新。
于穆我君,既敦既纯。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纪行来本,兰生有芬,克岐有兆,绥御有勋。利器不觌,鱼不出渊。国之良干,垂爱在民。蔽沛棠树,温温恭人。干道不缪,唯淑是亲。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禄无疆,子子孙孙。
惟中平三年,岁在摄提,二月震节,纪日上旬。阳气厥析,感思旧君。故吏韦萌等,佥然同声,赁师孙兴,刊石立表,以示后昆。共享天祚,亿载万年。

「创作背景」

此碑石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是颂扬张迁执政谷城时多施惠政的政绩;碑阴刻有立碑官吏姓名及捐资钱数。[6]
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书法多别体,未署书者姓名,刻石人为孙兴。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疑此碑为后人摹刻,但多数考古学家和金石学家则认为,其书风通篇方笔,古朴拙茂,非汉代人不能为之,碑面剥落的痕迹,也非人为所能做到,因此,当是汉代原碑无疑。

「用笔」

《张迁碑》运笔以方笔为主,用笔逆锋坚实,万毫齐力,方圆兼备,沉着饱满。横画两端都见方,粗重浑厚,有万钧不屈之力,如“言”、“善”等字。书写时万毫齐力,行笔似有反力相阻,右端回锋上提收笔,欲左先右,无往不收。“蚕头雁尾”的横画写法也一样,起笔处重顿后,渐提行笔,正锋而行,笔壮墨饱,收笔时顿笔后迅速上提,挺直凝重而有力。竖画的用笔方法是落笔逆锋向上,提笔调锋起笔处方厚饱满,再调笔锋向下,竖锋运笔,收笔时或轻或重顿后,提笔向上回收笔锋,如“之”、“中”、“尚”等字。折画是在横画收笔处将笔锋上提,换向后在原处入纸行笔,转折处方整斩截又自然,略呈外方内圆,或内外皆方,如“月”、“巾”等字的折画。
特别是此碑的撇画比绝大多数知名的汉碑隶书都要丰富些,如“更”、“令”等字,其写法下笔如同竖画,藏锋逆入,中锋行笔顺势顿驻后逐渐上提后回收。撇画是隶书中具有特色的笔画,由于是向左方运笔,行时阻力大,力量强劲,圆转道健,笔力畅达,如“命”字,部分字的竖钩也可看作撇画的一种,如“孝”字。撇画的妙处在于收笔的变化,因轻重、长短、斜度的不同作相应处理,因此变化多姿。有的收笔回锋圆浑,有的收笔方截,每一撇画皆根据字形差异处理得恰到好处。
捺画也是此碑极为突出的笔画,主要是平捺和斜捺。此碑捺画写得厚重而雄健,落笔取逆势,调锋后提笔行笔,用力匀称至捺脚稍顿后提锋,然后顺势宛转而出,笔锋在空中作收势,给人一种朴拙但不刻板的感觉。如“吏”字的捺逆锋起笔,在行笔过程中,逐渐用力渐行渐按,铺毫向右下行笔,行至捺端,提笔右上轻出,捺脚似方似圆,力含其中“敦”字之捺虽不粗壮,但笔画含力在内,雄强刚劲,深沉有力。捺画落笔常作蚕头状,捺脚作雁尾状,与他碑横画“蚕头雁尾”之状相合。

「结字」

《张迁碑》结字巧中有拙,拙中寓巧,大巧若拙。它完全去掉了雕饰的成分,一任天然,真可谓道法自然,浑然天成。字的各部分关系处理得非常生动,挪让呼应,顾盼有情,憨态可掬。
在整体上虽扁方,整饬划一,又因字立形,顺其自然,险中求正,字体端庄朴茂,笔短意长,有些字突出主笔横画和捺画,以尽其势。全碑各字稳而不呆,动感强烈,动中求稳,稳中求变。神采奕然的体态特征在形体、笔画的避让、空间布白的处理、平正与险绝的错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简单,实则妙趣横生,有“险绝”后“复归平正”之感。

「章法」

《张迁碑》章法不拘一格,生动活泼。汉代碑刻多有边框方格,排列整齐,所以大部分汉碑字形大小一致,平均摆放,给人中规中矩的感觉。而《张迁碑》却独树一帜,通篇取茂密之势,但字间和行间都无严格的固定距离,疏与密适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既严谨又空灵,疏处阔绰而不散漫,达到了疏与密的对立统一。同时,字形大小参差,正斜互用,疏密随意,但整体上又相互呼应,左右顾盼,一派天真烂漫的景象。

「名家点评」

明·王世贞《州山人题跋》:“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1]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1]
清·郭尚先《芳坚馆题跋》:“汉碑严重平硬,是碑为冠。”[1]
清·杨守敬《平碑记》:“(此碑)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1]
现代碑帖鉴定家蒋文光:“《张迁碑》是汉碑中艺术水平很高的一件作品。书法浑厚方折,朴茂端严为汉碑中方整类的主要代表。书法用笔以方为主,兼用圆笔。笔画端正,结体取势平直,饱满严密,笔致朴质古拙遒劲灵动,多有变化。同时,用笔与结体是相互为用的,不同书体,其用笔亦有所侧重。笔致变化多端,往往在均衡的横直线条和方折之中掺以一笔极其熟练而有力的弧线。看去既笔笔挺劲,气势雄浑,却又在拙朴中见秀美,在端重中显生动。全碑字字生动,变化生新,朴实自然,从而达到全局皆活的奇妙效果。”

「后世影响」

《张迁碑》对清代隶书影响极大,直至近代仍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东汉时期其他名碑相比,它是对东汉桓灵时期讲究规则整饬的流行汉隶的一种创新,为汉碑带来活泼的意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该碑不仅为汉人分书之代表,而且其用笔结体之奇肆跌宕已开魏晋风气,对清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启的作用。

「历史传承」

《张迁碑》于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山东东平县。明代初年被掘地发现,最早著录见于明代都穆《金薤琳琅》。明初出土时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当时铭文尚完好可读。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东里润色”四字尚完好,仅残缺五字。清乾隆间(1711—1799年),“东里润色”的“东”字泐半,“润”字的“水”旁仅存中点,“色”字与下“君”字皆泐大半。光绪十八年(1892年)碑毁于火,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神气全非,幸碑阴文尚完好如旧。解放后,在东平县府院内建亭,将碑置于亭内。1965年移岱庙炳灵门内,外置玻璃罩保护。1983年9月移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后一直陈列收藏于此。现残泐六十八字,其中二十二字全泐。

《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904-975)的著作,它总结了宋以前中国佛学的得失,指出了此后中国佛教的发展道路。全书多达一百卷, 分为三章,计八十余万字。第一卷至第六十一卷之前半部为“标宗章”,内容为“立正宗明为归趣”;自第六十一卷后半部至第九十三 卷为“问答章”,内容以“申问答用去疑情”为主;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为“引证章”,内容为“引真诠成其圆信”。所谓“正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

《宗镜录》的主旨,是要在肯定唐代宗密“禅教一致”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发扬光大,并把这种融合思想的原则推及所有佛教宗派。
唐末以后禅宗产生许多流弊,释延寿编纂《宗镜录》的用意之一是为了扶正当时禅宗的弊病。释延寿提出学佛的重要问题,邀请禅门各宗长老一起讨论,并且将解答归纳整理,所以《宗镜录》是许多禅师的意见汇集而成的。重点特别着重在唯识方面。
初稿

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及《净慈寺志》卷八所说,延寿得法于法眼的大弟子德韶之后,于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住持奉化雪窦寺,其时,“学侣臻凑”,从他参学的人很多,因此《雪窦寺志》上有在雪窦寺写成《宗镜录》初稿的传说。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国忠懿王请延寿住持杭州北山的灵隐寺,明年,又请住持南山的永明寺(即净慈寺),从他参学的人更多。宋惠洪(1071~1128)《林间录》卷下云:“予尝游东吴,寓于西湖净慈寺,寺之寝堂东西庑建两阁甚崇丽,寺有老衲为予言,永明和尚以贤首、慈恩、天台三宗互相冰炭,不达大全,心馆其徒之精法义者于两阁,博阅义海,更相质难,和尚则以心宗之衡准平之。又集大乘经论六十部,西天此土贤圣之言三百家证成唯心之旨,为书一百卷传于世,名曰《宗镜录》。”考《净慈寺志》,《林间录》所说的“寝堂”,原名演法堂,建于显德元年(954),凡五楹,因为延寿在此堂内集成《宗镜录》的定稿,改名为宗镜堂。
集成
《宗镜录》集成之后,据宋元佑年间(1086~1093)杨杰《宗镜录》序说:“吴越忠懿王宝之,秘于教藏。”宋代昙秀的《人天宝鉴》上也说:“禅师既寂,丛林多不知(《宗镜录》)名,熙宁中(1060~1077)圆照禅师始出之,……于是衲子争传诵之。”圆照的提倡,引起社会上的注意,元丰年间(1078~1085)皇弟魏端献王乃镂板分送当时有名的丛林。不过在其后的元佑年间(1086~1093),《宗镜录》经过法涌、永乐、法真等人的“校读”,并刻新板流布,面目可能和魏端献王所刻的不同。明代的蕅益(1599~1655)在《灵峰宗论》卷七校定《宗镜录》跋里说:“永明大师……辑为《宗镜录》百卷,……未百年,法涌诸公擅加增益,于是支离杂说,刺人眼目,致袁中郎辈反疑永明道眼未明,亦可悲矣。……予阅此录已经三遍,窃有未安,知过在法涌,决不在永明也。癸已新秋,删其芜秽,存厥珍宝,卷仍有百,问答仍有三百四十余段,一一标其起尽,庶几后贤览者,不致望洋之叹,泣歧之苦矣。”魏端献王的原刻本,杨杰《宗镜录》序上说“四方学者罕遇其本”,可见早已绝版,而蕅益用以校定的《宗镜录》则是根据法涌的新本,那么现今流传的《宗镜录》是法涌等人“擅加增益”的本子,而不是延寿的定本。不过法涌等人并没有把《宗镜录》修改得面目全非,蕅益说:“虽被法涌杂糅,然具眼者观之,金沙可立辨也。”
源流
据延寿「禅尊达摩,教尊贤首」这一基本思想,《宗镜录》一书在经典方面首先衣持的是《楞伽经》和《华严经》。《楞伽经》是禅宗依据的基本经典之一。该经除了阐释阿黎耶缘起和如来藏匿缘起等思想外,还论述了圣智内证的禅观修行及禅的顿渐等问题。《华严经》是华严宗所依的根本经典,其基本内容,是把现实世界看成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宣传「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和「圆信」、「圆解」、「圆行」、「圆证」等「顿入佛地」的解脱论。
  《华严经》本为华严宗所宗奉,但华严宗发展到澄观后,逐渐吸收融摄他宗的思想,如吸取天台宗「一念三千」性具说,以补充华严的性起说,把禅宗引入教法,开了禅教结合的先河。他自述禅教融合的目的,说:「造解成观,即事即行;口谈其言,心诣其理。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摄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忘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华严疏钞》卷二)这一思想在他弟子宗密那里有进一步的发展。
《宗镜录》在诠释「一心」的过程中,大量引用的是《华严经》语及华严宗义。延寿认为,《华严经》示一心广大之文,达摩宗标众生心性之旨;华严宗说一乘圆教,重重无尽,圆融无碍,这与禅宗所谓「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相到呼应。延寿说:
  「今依《宗镜》,若约教唯依一心而说,则何教而非心?何心非教?诸经通辩,皆以一心真法界为体。」(《宗镜录》卷三十五)
名义
《宗镜录》全书约共八十余万字,分为三章,第一卷前半为标宗章,自第一卷后半至第九十三卷为问答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为引证章。标宗章“立正宗明为归趣”,问答章“申问答用去疑情”,引证章“引真诠成其圆信”。所谓正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又编联古制的深义,撮略宝藏的圆诠,故称曰录。《宗镜录》的名义如此,读者就不难想见它的内容。 [2] 
影响
《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云:“高丽国王览师(延寿)言教,遣使赍书叙弟子礼,奉金缕袈裟紫晶数珠金澡罐等。彼国僧三十六人,亲承印记,归国各化一方。”这是《宗镜录》的影响远及于朝鲜佛教界的记载。
思想内容
《宗镜录》之“本际义”可以归纳为:
一、本源说:“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想自分别,共所成立。”①(世界本源说)“是知有情、无情,究其初原,皆不出一心本际。·,一众生之原,名曰本际。……生死之本,为众生原。……虚空之本,为生死原。……问:虚空有本乎?答:无。问:若无有本,何故云虚空之本,为生死原?答:此犹本际之本。”②(众生本源说)
二、本体说:“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一切诸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具足三智,圆满四德,无所朔失故。以何义故名如来藏,由颠倒心不知不觉故,从能净立其名故。九者所摄如来藏,一切染法无明地藏,既乃出离,圆满觉者,为所摄故。不增不减契经中作如是说,如来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此本际离脱不相应烦恼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故。”③(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体)“夫言修道者,此是劝喻之词,接引之语。从上已来,无法与人,只是相承种种方便。为说出意旨,令识自心。究竟无法可得,无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轨持之名。道是众生体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灭。唤作随流之性,常无变异。动静与虚空齐等,唤作世间相常住。亦名第一义空、亦名本际、亦名心王、亦名真如解脱、亦名菩萨涅梁。百千异号,皆是假名。虽有多名,而无多体。会多名而同一体,会万义而归一心。若识自家本心,唤作归根得旨。‘’④(心体即道体)
三、恒常说:“若了一心本际何法不通。以诸法从心所生,皆同一际。住此际中,一一圆满,举目咸是,何待意思。智不能知,言不能及,故云:金刚宝藏,无所缺减。”⑤
综上所述,((宗镜录》之“本际义”基本是持“本源即本体”;心体即道体;“心”与“道”是“常”、是“本”、为“源”、为“根”说。如同永明延寿在《自序》中说,此书的宗旨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围绕对“一心”的阐释为核心,他将世界及众生的本源(本体)统统纳入“一心”,而此“一心”既是“心体”又是“性体”。最终,延寿把此“一心”与“道”同一,这样,众生解脱就变成了开发真性、回归“道体”。
鸠摩罗什翻译的《中论》,其中《观本际品》专门对“本际说”进行了破斥。⑥在玄类所翻译的《成唯识论》中,既否定了一切形式的造物主,也否定了承认世界万物有一个开端的观点。⑦
几乎与((本际经》同时,正当中国佛教三论宗流行。吉藏在《中观论疏·本际品》中,提及中国本土化、民族化创世理论,并把老子哲学视为和本际说同类的外道学派。⑧
由此可见,中国佛教以传承印度大乘佛教般若中观、瑜伽行派唯识两大学说系统的思想流派;站在破我执与法执的立场上,对“本际说”是一致破斥的。
然而,中国佛教的主体却是以如来藏思想为本,三论宗与唯识宗只如昙花一现。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和中国文化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由此产生了双方的相互借鉴、吸收,最终导致了佛教教义及实践的民族化、本土化。印度佛教所破斥的“本际说”,在延寿这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3]  。
内容介绍
诠释“一心”
《宗镜录》全书在诠释“一心”处,引用《华严经》及贤首宗的理论最多。贤首宗兴起在天台宗和慈恩宗之后,法藏、澄观极意谈“圆”,圆融无碍的说教,和禅宗门下经常提举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互相呼应,有时禅家宗旨得到《华严》义理的引证而愈益显豁,所以禅宗五家宗派最后一宗的开山祖师法眼重视华严,法眼的嫡孙延寿著《宗镜录》而广引贤首宗义,乃是佛教发展史上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不过,《宗镜录》毕竟是借教明宗而不是混宗于教的著作,因此在九十九卷的问答章里,虽然罗列了天台、贤首、慈恩的教义,而只是一味会通,借以证明心宗的深妙,并没有料简异同,解决教理上的问题,这是《宗镜录》的一大特点。
问答章
据蕅益的研究,本录问答章分为三百四十多段,每一段又包含若干问题,大约在第四十六卷以前,所有问答,多明法性,第四十七卷以后,多明法相。不过也并非严格区分,因为在第四十六卷以前,也有谈到法相的问题,第四十七卷以后,也有谈到法性的问题的。此外,前后问题以及所阐释引证的,重复的地方很多,卷第一百云:“今闻宗镜卷卷之中,文文之内,重重唱道,一一标宗,长菩提根,成于法乐。……请不生怠,厌于频闻。”从这里更加可以知道,延寿编集《宗镜录》祗是借教明宗,成其对于宗的“圆信”,而并非有意于解决教乘的纷争。
引证章
引证章引证了大乘经一百二十种,诸祖语一百二十种,贤圣集六十种,共三百种。其中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文献。例如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的两段法语,都未见于《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录》等书,此外在问答章里所引用的《中论玄枢》、《唯识义镜》等书,现在皆已失传,幸赖《宗镜录》保存了一点资料,还能从而想见原书的大概。
编集成书
《宗镜录》在禅师们轻视义学的流弊发展到相当严重的时候编集成书,在当时对于佛教界的教育意义很大。所以宋代元佑年间宝觉禅师说:“吾恨见此书晚。平生所未见之文,功力所不及之义,备聚其中”(《人天宝鉴》)。他非但手不释卷,孜孜研究,还撮录玄要,成为《冥枢会要》三卷,刻板流通。后来又有祖心增辑为《宗镜广枢》十卷(《净慈寺志》)。不过《宗镜录》的卷帙太多,对于一般佛教徒的参考来说,是有所不便的。所以清世宗(雍正)在《宗镜录》后序里说:“此书历宋、元、明以迄于今,宗门古德,不乏具眼,而从未见有称道赞扬,标为第一希有者,亦可异矣。”说《宗镜录》成书以后,从未有人称道赞扬是不合事实的,但阅读它的人不多则是实在情形。即如雍正用“上谕”推重《宗镜录》说:“朕谓达摩西来以后,宗门中述佛妙心,续绍佛命,广济含生,利益无尽者,未有若禅师此书者也。”又“录其纲骨,刊十存二”,编为《宗镜大纲》一书,以政治力量,广为传布,也并没有达到“凡有心者,皆入此宗”的目的。推究它的原因,一是禅宗发展到清初,已成强弩之末,提不起来了。另一还是《宗镜录》本身不便于一般佛教徒的参考之故。

----------- 以上内容抄录于百度百科

【第23天,读《毛选》第一卷】红军官兵中的边界本地人都分得了土 地,只是远籍人分配土地颇为困难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连、营 、团都有了士兵会,代表士兵利益,并做政治工作和民众工作。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 。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 代 表 更 为 重 要 。 他 要 督 促 士 兵 委 员 会 进 行 政 治 训 练 , 指 导 民 运 工 作 , 同 时 要 担 任 党 的 支 部 书 记 。 事 实 证 明 , 哪 一 个 连 的 党 代 表 较 好 , 哪 一 个 连 就 较 健 全 , 而 连 长 在 政 治 上 却 不 易 有 这 样 大 的 作 用 。 因 为 下 级 干 部 死 伤 太 多 , 敌 军 俘 虏 兵 往 往 过 来 不 久 , 就 要 当 连 排 长 ; 今 年 二 三 月 间 的 俘 虏 兵 , 现 在 有 当 了 营 长 的 。 从 表 面 看 , 似 乎 既 称 红 军 , 就 可 以 不 要 党 代 表 了 , 实 在 大 谬 不 然 。 第 二 十 八 团 在 湘 南 曾 经 取 消 了 党 代 表 , 后 来 又 恢 复 了 。 改 称 指 导 员 , 则 和 国 民 党 的 指 导 员 相 混 , 为 俘 虏 兵 所 厌 恶 。 且 易 一 名 称 , 于 制 度 的 本 质 无 关 。 故 我 们 决 定 不 改 。 党 代 表 伤 亡 太 多 , 除 自 办 训 练 班 训 练 补 充 外 , 希 望 中 央 和 两 省 委 派 可 充 党 代 表 的 同 志 至 少 三 十 人 来 。 普 通 的 兵 要 训 练 半 年 一 年 才 能 打 仗 , 我 们 的 兵 , 昨 天 入 伍 今 天 就 要 打 仗 , 简 直 无 所 谓 训 练 。 军 事 技 术 太 差 , 作 战 只 靠 勇 敢 。 长 时 间 的 休 息 训 练 是 不 可 能 的 , 只 有 设 法 避 开 一 些 战 斗 , 争 取 时 间 训 练 , 看 可 能 否 。 为 着 训 练 下 级 军 官 , 现 在 办 了 一 个 百 五 十 人 的 教 导 队 , 准 备 经 常 办 下 去 。 希 望 中 央 和 两 省 委 多 派 连 排 长 以 上 的 军 官 来 。 湖 南 省 委 要 我 们 注 意 士 兵 的 物 质 生 活 , 至 少 要 比 普 通 工 农 的 生 活 好 些 。 现 在 则 相 反 , 除 粮 食 外 , 每 天 每 人 只 有 五 分 大 洋 的 油 盐 柴 菜 钱 , 还 是 难 乎 为 继 。 仅 仅 发 油 盐 柴 菜 钱 , 每 月 也 需 现 洋 万 元 以 上 , 全 靠 打 土 豪 供 给 。 现 在 全 军 五 千 人 的 冬 衣 , 有 了 棉 花 , 还 缺 少 布 。 这 样 冷 了 , 许 多 士 兵 还 是 穿 两 层 单 衣 。 好 在 苦 惯 了 。 而 且 什 么 人 都 是 一 样 苦 , 从 军 长 到 伙 夫 , 除 粮 食 外 一 律 吃 五 分 钱 的 伙 食 。 发 零 用 钱 , 两 角 即 一 律 两 角 , 四 角 即 一 律 四 角。因 此 士 兵 也 不 怨 恨 什 么 人 。 作 战 一 次 , 就 有 一 批 伤 兵 。 由 于 营 养 不 足 、 受 冻 和 其 他 原 因 , 官 兵 病 的 很 多 。 医 院 设 在 山 上 , 用 中 西 两 法 治 疗 , 医 生 药 品 均 缺 。 现 在 医 院 中 共 有 八 百 多 人 。 湖 南 省 委 答 应 办 药 , 至 今 不 见 送 到 。 仍 祈 中 央 和 两 省 委 送 几 个 西 医 和 一 些 碘 片 来 。 红 军 的 物 质 生 活 如 此 菲 薄 , 战 斗 如 此 频 繁 , 仍 能 维 持 不 敝 , 除 党 的 作 用 外 , 就 是 靠 实 行 军 队 内 的 民 主 主 义 。 官 长 不 打 士 兵 , 官 兵 待 遇 平 等 , 士 兵 有 开 会 说 话 的 自 由 , 废 除 烦 琐 的 礼 节 , 经 济 公 开 。 士 兵 管 理 伙 食 , 仍 能 从 每 日 五 分 的 油 盐 柴 菜 钱 中 节 余 一 点 作 零 用 , 名 曰 “ 伙 食 尾 子 ” ,每 人 每 日 约 得 六 七 十 文 。 这 些 办 法 , 士 兵 很 满 意 。 尤 其 是 新 来 的 俘 虏 兵 , 他 们 感 觉 国 民 党 军 队 和 我 们 军 队 是 两 个 世 界 。 他 们 虽 然 感 觉 红 军 的 物 质 生 活 不 如 白 军 , 但 是 精 神 得 到 了 解 放 。 同 样 一 个 兵 , 昨 天 在 敌 军 不 勇 敢 , 今 天 在 红 军 很 勇 敢 , 就 是 民 主 主 义 的 影 响 。 红 军 像 一 个 火 炉 , 俘 虏 兵 过 来 马 上 就 熔 化 了 。 中 国 不 但 人 民 需 要 民 主 主 义 , 军 队 也 需 要 民 主 主 义 。 军 队 内 的 民 主 主 义 制 度 , 将 是 破 坏 封 建 雇 佣 军 队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武 器 。党 的 组 织 , 现 分 连 支 部 、 营 委 、 团 委 、 军 委 四 级 。 连 有 支 部 , 班 有 小 组 。 红 军 所 以 艰 难 奋 战 而 不 溃 散 , “ 支 部 建 在 连 上 ” 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 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 不起严重的考验。现在红军中党员和非党员约为一与三之比, 即平均四个人中有一个党员。最近决定在战斗兵中发展党员 数量,达到党员非党员各半的目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琳嘉那场我是真的蚌埠住,一直觉得琳嘉是最懂人情世故的两位,但是她们两个到这里也只能笑,和演戏一样笑的那么开心……而因为她们笑会有一瞬间觉得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怕
  • 男:还在吗。男:还在吗。
  • ”对此,他强调,时间的确是某种现实的东西,但却是内直观的现实的形式。他认为,不管我们如何考察分析5+7这个式子本身,都无法从中提取出12这个答案,只有通过某种直
  • #任嘉伦[超话]# rjl#任嘉伦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打乒乓球的机会#不喜欢下雨天,因为怕你被淋湿。因为,也想你感受雨日的清冷,也想你领略烈日的灼然,也想着你能经历
  • 条件:❶您的信用需要较好以上,同期多担和cp粉不行,心情不好会反向拉h,别尝试。求多多的关注,每天互关上限搞五十位,剩下的会后面回。
  • !!
  •   有一天,小主人就把那芬叫来,说:「你给我的已经太多了,我不知要如何回报你,我想让你回复自由之身,甚至也拨出一部分的财产给你。现在他又被当成财产分给小主人,他
  • 研译唇蜜这支是品牌送的 带出门用了一段时间,最开始感觉中规中矩的我就没打算写了结果最近发现它淡化唇纹竟然很不错上嘴bling bling的,可能不太适合男生白天
  • (其实我觉得没有特别好吃 可能她们观看了制作过程 到最后一边敲碗一边围观 很期待的样子 所以对这份食物产生了感情) 她还说我很会做饭 我说 不 这个是调料包 最
  • #任嘉伦[超话]#[微风]#任嘉伦 豌豆公主樱花大使# [微风]#任嘉伦一任千面# [微风]哇塞我们嘉人 嘉伦真 A到爆炸了 拍戏认真,唱歌好听,跳舞好看,
  • 【人生漫长也短暂,愿你不负每一个今天】找到能坚持的爱好,把日子过出滋味;整理手机相册,选出喜欢的照片;定期清理情绪上的垃圾,停止精神内耗;时不时给自己一个奖励,
  • 《世界与魔法》第二章 梦境 木鱼:“你有办法?” 沈琴樱点了点头,摘下脖子上的项链,握在手里。樱花样的项链发出了灿烂的光芒,在那一瞬间变成了魔法杖。木鱼和小铃铛
  • 诗词之美|这些诗其实是双胞胎,你知道吗? 有些诗,从你跟它认识的时间来看,那是“老熟人”了,可是你大概不知道,那些“老熟人”们还有一个“孪生兄弟”,作者在创作
  • 曼联曾在1973/1974赛季后不幸降级,而当时担任红魔队长的正是威利-摩根,他对于降级有着深刻的亲身体会,而当他看到现在这支曼联时,他的想法更为悲观…他表示,
  • 《给你六个喝九吉公老红糖的理由》你是女孩,如果月经不调你是女人,如果贫血 你是人妻,如果需要备孕你是宝妈,如果产后虚弱脱发你是人母,如果面临更年失眠你是女王,
  • #史上今日#【人谁不死 但愿死得其所尔】1894年9月17日大东沟海战,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被围,多处受损并倾斜。 ​​​​(来源:正义网)#史上今日#【人谁
  • 消费券领取后可在“我的易购”“红包卡券”页面查看。消费券领取后可在“我的易购”“红包卡券”页面查看。
  • 因为传统车企难点在于有传统车的包袱,所以他们组织架构的调整和变革比较困难,但它们也在快速追赶,比如上汽未来要发布的L品牌,长安的AB品牌,吉利的浩瀚架构,东风的
  • 炮制胡话|013 ☕︎上个月以为事情有个着落,于是每天傍晚都出去走路。 ⚫︎生活在农村的好处在于:走在田间小路的时候,有一种整个旷野平原都是我的疆土的感觉。
  • [泪][泪]有宝子还是不懂怎么入手,没关系我来教你[并不简单]【16-19左右】五芳斋 8饼8味月饼礼盒先去评论区领券加车然后到手【签到】领荭包 ,或是在【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