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甚深心要善说(15):佛法无住
更敦群培

实事师向应成派问难:“如果没有自性,何来因果?”对此,后期的应成派*会这样回答:“虽然[因果]没有自性,但也非无,所以无过”。而早期的应成派会这样回答:“自宗不承许自性‘有无’或者‘是非’等等,所以无过。”

在这里,后期的应成派指的是中观应成学说进入藏地,与因明量论结合之后的学派,以格鲁派为主。早期的应成派指的是以佛护、月称为主的印度诸论师,也包括格鲁派之前的藏地中观应成派。

总之,中观派的一个最重要的独特之处就是:对实事师来说,破斥“有”的正理推理恰恰成立了“无”,破斥“无”的正理推理恰恰成立了“有”;他们认为,一定要待破除对手的立场后,我方的立场才得建立。但是对于应成派来说,不仅他人的所有立场毫无例外地都要遮遣,甚至自己的立场也经由相同的正理而予以遮遣。[比如在《中论》中,]*用“已去”来破斥“去”:“已去无有去”;若有人怀疑“未去”是否就有“去”,[颂又]曰:“未去亦无去。”当有人怀疑是否是在有别于这两者的其他东西上有“去”,对此亦有遮遣曰:“离已去未去,不解何为去。”

出自《<中论>观去来品第二》:“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意为:说“已去”已经灭了,它就没有去法;“未去”法还没生,所以没有去法;离开已去未去,没有现在,所以“去时”也没有去法。

把在定中什么都没有的“空”和后得位*的显现联系起来,这就是定中的“空”和后得位的显现结合之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胜义谛上万法不立,世俗谛上一切皆立”的真正含义。

后得位与根本位对应,即出定和定中。在根本位得根本智,即“根本无分别智”后,出定后再起分别一切差别之相的智慧,即是“后得智”。

藏地早期认为“无自性”是“人无我”,远离四边的造作是“法无我”。根据后期的体系,这两种无我是靠本身为空的有法之不同来区分的。所以,他们认为瓶子的“无自性”即是瓶子的“空”本身,柱子的“无自性”即是柱子的“空”本身。他们还认为“我”和“我所”的“无自性”是“人无我”,而瓶子的“自性空”是“法无我”。

人无我法无我
“人无我”和“法无我”为两种无我。依各部教派的教理不同,此二无我的定义也有差别。更敦群培此处所说的“藏地早期认为”应是旧译宁玛派的观点,与其他教派并不共。读者也可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此的定义,以作对比:
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为我。凡夫不了五蕴假合和之义,固执实有自主自在之人体,曰人我,今了五蕴假和合之义,达实无人体,曰人无我,是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无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曰法我,今了诸法因缘生之义,达实无自性,曰法无我,是为大乘菩萨之观道,以断所知障,而得菩萨者也。小乘唯悟人无我,菩萨则二无我皆悟。楞伽经一曰:‘大慧菩萨摩诃萨善观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人无我,及法无我。’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宗喀巴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三中解释人无我、法无我的区别时,即这样解释:“此二分别之理,非有人、法上所无之‘我’有所不同而分为二,以所无之‘我’同是‘有自性’故;而是由所依事上,有蕴等法与补特伽罗之差别而分也。”即宗喀巴认为此二无我同是因无自性而成立,众生无自性是“人无我”,而具五蕴之万法无有自性构成“法无我”。

但在早期的西藏学者看来,领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这两种见,是有着巨大的高低差别的。建立“人无我”是为了避免落入凡夫俗子执著实有的分别心。但实际上,它也没能超越世俗的显现。正因为此,将世俗显现作为思维所缘,就算尽其最微妙之力,也并没有超越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边。所以,远离四边就被称为“超越差别的胜义”,或者是“超越世俗的胜义”。总之,它被称为“离言绝说的胜义”。

《入行论》云:“胜义非意境,许意是世俗。”又云:“若实无实法, 皆不住心前, 彼时无他相, 无缘最寂灭。” 还说道:“彼时圣法无缘”,并说:“佛法无住。”

如来教法的伟大之处和外道的完全不同,它超越了基于有无的轮回分别之境,没有像外道那样对此极其珍视,紧抓住不放,并以此作为建立宗义的方法。佛陀所立的是超越了分别心桎梏的教化方便。他人不管宣说何等高深之理,实际上也只是用自己的现量和比量的道理思维来装饰自己的俱生心。

就像杰喇嘛[宗喀巴][在他的《缘起赞》中]说的:“背离您之教法者,长久辛苦而修行,反如呼唤诸过咎,我执更为根深故。” 这个颂文主要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楞严经新解》:如何解除六根束缚?打结如何解?

【原文】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解释】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此时如来坐在狮子座法座上(如来说法如同狮子吼,令众生惊醒),整理一下里面的僧衣(涅槃僧是里面的衣服),收敛整理一下身上的袈裟(僧伽梨),靠近七宝镶嵌而成的茶几,伸手过去从茶几上取一条叠华(叠华是当时的一种材质名称)所织成的巾(劫波罗天天王所奉献的礼物)。如来于大众跟前将此巾打成一个结。展示给阿难看,问道:“此如何称呼呢?”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阿难和大众一起回答佛道:“此名称为结。”
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于是如来又用叠华巾打成一个结,重新又问阿难道:“此名字是什么?”
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阿难和在法会的大众,又对佛说道:“此也是名字为结。”
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如来依次用叠华巾总共打了六个结,一一次第打成的,每打一个结,都拿手中所成的结,拿着问阿难,此名字为什么。大家看如来的教学很生动有趣,很耐心。
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阿难和在法会的大众,也都是如此次第酬答佛,此名字为结。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佛告诉阿难,我一开始打结的时候,你起名为结。可是此叠华巾,先前实际上是一条,并没有结在上面。按照打结的次第,第一,第二第三,你为何又都起名为结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阿难对佛说道:“世尊。此宝叠华被编织成毛巾,虽然本为一体。但是如我思维考虑,如来打一个结,就得一个结的名。如果打一百个结,终究有百个结名字。更何况此条巾只有六个结呢。终究没有打到第七个,也没有停止于五个,而是打到六个。为何如来只许初初打第一个称之为结,而第二第三个就不能称之为结呢?”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佛告诉阿难道:“此宝叠华巾,你知道此巾原本只有一条,我打六次结,起名称之为六个结。你仔细审查观察一下,巾体原本在打结前后是相同的,只是因为打结而有异。你能够琢磨其中的深意是什么呢?刚开始打第一个的时候,起名为第一个结;如此次第乃至第六个结生成。我现在想要把第六个结的名字,改为第一个结,如此可以吗?”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阿难听了,就回答道:“不能的,世尊。六个结如果存在,第六名的那个结,终究并非第一。纵使我累世以来,生生世世以来,用尽我多闻强记,明辩的才华,如何能够令得六个结的名字混乱呢?”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佛又说道:“是的,你说得对,六个结实不同的。如果寻根问底,追求本因,都是一条叠华巾所造。如果要令六个结杂乱,终究还是不能成的。则你的六根,也都是如此。虽然六根毕竟都是从一个如来藏中来,但是所生的因缘和功能毕竟还是不同的。”六根和自性本来同为一体;正如宝巾对应于自性,而六结对应于六根。未打结之前,一个根都没有,一个结都没有,怎么会有六个结,六个根呢?宝巾和自性有些相同。打结成根以后,六根虚妄之相分明,不可以混乱,所以毕竟是不同的。虽然部分根可以互用,总不能身根来听,身根来看。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佛告诉阿难道:“你必然嫌弃此六个结不同,但愿能够恢复成为一体的巾,如何能够解开呢?”明明是必须要解开结才可以,如来故意设问题,令阿难自己领悟。
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阿难回答道:“此六个结如果存在,彼此各有各的定位,一至六也有一定的名称,如果把六当成一,则是非蜂拥而起,如同刀兵起。在其中必然自然生出此结非彼结,比如第一非第六;彼结非此结,第六非第一。如果如来今日把六个结统统都解除掉,令一个结都不生,就没有彼此了。尚且连一都不需要了,还需要六干啥呢?”《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都不需要,还需要万干啥呢?一归于无,归于自性,归于如来藏。阴阳两根如同交芦的两根,阴根也是虚空,阳根也是虚空,阴阳相交也是虚空。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佛又说道:“如果六个结解开了,六都没有了,一也就归于无了。六个结如此,六根的结也是这个道理。”巾的一和六,都是由一条巾而生成;六根的一根,六根都是自性而生成,六根都解开了,归于自性了,连一也归于无了。已经非一非六了。虽然一和六没有了,但是自性真心并不会亡掉,正如宝巾还在。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佛又说道:“因为你从无始以来,心性狂乱,狂心不能停歇,如同一匹野马那样。分别取相的知见妄发出来,发出妄想妄念不能止息。妄念念念相续,劳虑转深,如此发出各种客尘之相。各种客尘之相,令眼睛看着劳累,应接不暇了,则为狂华。”
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佛又说道:“本来于湛然精明的自性当中,无任何因缘而乱生起。一切世间的山河大地、生死之相,甚至包括涅槃,也都是狂劳颠倒的相罢了。”如来连涅槃的境界都破了,不住涅槃相,不住无上正等正觉相,以为有个什么境界可得。如来如此说,大家看山还是山,看地还是地吗?

2.六根解除
【原文】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解释】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阿难问道:“此狂劳,颠倒所引起的虚妄之相。(六根大家都很忙啊,眼睛忙着看,看手机看电视等,应接不暇;耳朵忙着听,听歌曲听八卦新闻等;最辛苦还是那个狂心,一刻不停地想那些烦恼的事情)。六根的相,从一到六,都起同样的名为结,应当解除,然而如何解除呢?”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如来用手把打六个结好的叠华巾,用力拉向左边,问阿难道:“如此能否解开呢?” 
不也,世尊。阿难回答道:“不能解开,世尊。”
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于是如来又用手拉偏向右边,又问阿难道:“这样能否解开呢?”
不也,世尊。阿难回答道:“不能解开,世尊。”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佛告诉阿难道:“我现在用手左右各用力牵拉,竟然不能解开。你告诉我方便法门,如何解开呢?”偏于左不能解,偏于右也不能解,如何能解呢?住有为相不能解,住无为相不能解,如何能解呢?住粒子相不行,住波相不行,难道波粒二象性就可以了吗?
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阿难对佛说道:“世尊。应当在打结的中心解开,就可以分散开了,结就可以解除了。”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佛告诉阿难道:“对的对的。你想要除掉这个结,应当要在结的心解。”如果要解开六根之结,最快捷的还是从心解。所以禅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佛又说道:“阿难。我所说的佛法,从因缘而生,因为因缘而讲。(每一部经,都有当机的因缘,当机的尊者菩萨发问,根据疑问而说法)。并非只是取世间因缘和合而成的粗略之相,而是很细小、玄妙的东西都能够知晓。”如来教阿难要向内求本心,解心结,而不是向外取世间和合之相。
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佛又说道:“如来说法,发明出世和世间法,都知晓其根本原因,随缘所发出。此世界中什么事情,事无巨细我都知晓;恒河沙那么多的佛世界以外所下的一滴滴的雨,我都知道到底有多少雨滴。”
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佛又说道:“不单单是恒河沙佛世界那么远的地方东西知晓,跟前的种种松树为什么是直的,荆棘为什么弯曲;鹄鸟为什么是白色的,乌鸦为什么是黑色的,如此种种,我都知道其缘由。”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佛又说道:“所以说,阿难。随你心中随便选择六根,只要超拔一根。如果根结解除了,尘相就会跟着消散了。诸妄相都会消亡了,妄相消亡了,不得到真都难啊!”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佛又说道:“阿难。我现在问你,此巾所打六个结在跟前,同时解开六个结,能否同时解除呢?
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阿难回答道:“不能,世尊。这六个结本来也是次第按照顺序打上的。今日应当须要次第解开。六结虽然同为一体,同是一个叠华巾上的,但是结打的时候不同时,解开也是不同时的。则结要解开的时候,如何能够同时解除掉呢?”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佛又说道:“六根的解除,也是这个道理。此根初解开的时候,先证得人空。(所谓人空即是我空,破除我执,选择超拔一根,一根解除,其余五根皆会除去,一解一切解)。”
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佛又说道:“自性空性圆满光明,虽然初证人空,证得无我,但是法执还未破。解开法的束缚,成法解脱。(正如《金刚经》中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果已经过了河,还背着船干什么呢?病已经好了,就不要执着于药)。如果已经解脱佛法的束缚,人空和法空都不生,不执着于空,不执着于有。此菩萨从三摩地得到正定,楞严大定的力量,就可以证得无生法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了。”此正定即大佛顶首楞严王,如幻三摩提(三摩地),弹指之间超越无学

【连载】憨山老人梦游集55卷第44(4)

   问。始纲领。说明德。亲民。止至善。分明是三件事。今条目上。只说明明德于天下。终归到致知格物上。若一件事。是何意。答。圣人此意最妙。千古无人会得。此中八件事。单单只重在一个知字。此知字即明德。乃本体也。前云。第一个明字。有二意。吾向所解致知格物。乃用前悟明一意。工夫已在知止中。止字即寂然不动之知体。知止知字。即第一个明字乃工夫。此一段已知致至极处。知体既极。则诚意正心修身之能事毕矣。如此则明德与新民。分明两事。今欲明明德于天下。乃用第二揭示昭明之意。则致知格物。亦可就新民上说。且知止而后有定。是已立。谓知所止。则自己脚跟已立定矣。虑而后能得。是已达。谓已于一切事物。通达而不遗。目前无一毫障碍。则法法皆真。岂非已达耶。其所以立。所以达。皆仗真知之力也。故今做新民的工夫。就将我已悟之真知。致达于万物之中。万物既蒙我真知一照。则如红炉点雪。烈日消霜。不期化而自化矣。故云。致知在格物。物自化。故谓之格。彼物既格。则我之明德。自然照明于天下。民不期新而自新矣。所谓立人达人也。如此则明德新民。只是一事。三纲领者。一而三。三而一也。故此八事。只了明明德于天下一句。且从家国而后及天下者。知远之近也。明甚 问。如何格物。就能平得天下。答。且道所格之物是何物。即天地万物。尽在里许。岂除了天地万物外。别寻个物来格耶。若格物平不得天下。如何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且道天下又是何物。归仁毕竟归向何处去。参参 问。致知格物。与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如何消会。答。克己即致知。复礼即格物。天下归仁即物格 问。学人不会。答。己是物。克是致知。复礼则己化。化己岂非格物耶。天下归仁。何等太平气象。是谓物格 问。正心致知。何辨。答。正心乃四勿。先将视听言动。绝其非礼。但可修身正己。不能化物。若致知专在格物。则达人。其功最大。所以大学。重在致知 问。格物物格先后之旨。答。前八事著先字。总归重在末后致知上此是说工夫。今从物格说至平天下。著后字。亦是提起知字。要显向后七事。都是知字的效验耳。学人要在此知字上著眼。前云。致知格物者。是感物以达其知。此格字。乃感格之格。今言物格而后知至者。是藉物以验知体。意谓彼物。但有一毫不消化处。便是知不到至极处。必欲物消化尽了。才极得此真知。如此则物格之格。乃来格之格。所谓神之格思的格字。正是天下归仁之意。物都来格。方是知之效验。所以格物。物格。学人须要讨分晓。若物都来格了。则一路格去。直到天下平方才罢手。圣人意旨了然明白。只是要真实工夫做出。乃见下落 问。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既云只一知字。如何归到修身上。答。不从修身上做起。不道向虚空里做。所以圣人分明示汝。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以己即己身。乃是我最亲之一物。比外物不同。克己乃是我致知先致在己身一物上。若将自己此物格了。然后格天地万物。何难之有。故通以修身为本 问。格有三义。谓捍格。感格。来格。答。三义通由一人而发也。请以喻明。昔杞梁之妻善哭。夫死哭之。初哭则里人恶其声。厌其人。故闻其哭则掩耳。见其人则闭目。以其哭。异乎人之哭也。其妻亦不以里人厌恶而不哭。哭之既久。里人不觉而哀痛之。亦哭。哭则忘其厌恶也。厌恶忘。则心转而怜之矣。其妻亦不以其人怜己而不哭。终哭之不休。久则通里人人皆善哭矣。人人皆善哭。则忘其哀痛。而不见若人之为哭者。人人善哭。哭久则通里以成俗。俗成则人人皆谓自能哭矣。人人自能哭。则视杞梁之妻。犹夫人也。不异己而与之周旋密迩。则无不忘也。且杞梁之妻之哭。非哭其夫也。哭其天也。天乃终身所依赖者。失则不容不哭也。恸则终天之恨也。以知天不容己。故哭亦不已。奚以人厌恶而可已耶。藉使通里之人。日日而询之。哭更哀也。殆非有意欲人怜己也。岂询而能止之。即自刃在前。鼎镬在后。威而止之不能也。何耶。以此天外无可哭者矣。初哭而人恶之者。以哭之痛。特异于人也。捍格也。哭久而人人皆痛者。以哭之痛。切于人心。故人人皆自痛。非痛杞也。感格也。盖久而通里善哭以成俗。则不知哭痛自杞出。抑视梁妻直类己焉耳。斯则来格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此 憨山大师所著大学纲领决疑也。大师居曹溪。章逢之士。多负笔问道。大师现举子身而为说法。今年过吴门举似谦益曰。老人游戏笔墨。犹有童心。要非衲衣下事也。子其谓何。益闻张子韶少学于龟山。窥见未发之中。及造径山。以格物物格宗旨。言下扣击。顿领微旨。晚宋称气节者。皆首子韶。繇今观之。子韶抗辨经筵。晚谪横浦。执书倚立双趺隐然。视少年气节。殆如雪泥鸿爪。非有得于径山之深。而能然乎。今之为子韶者。愿力不同。其以世谛而宣正法。则一也。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今世尚举子。故大师现举子身而为说法。何谓非衲衣下事乎。子韶尝云。每闻径山老人所举因缘。如千门万户。一踏而开。今之举子。能作如是观。大师金刚眼睛。一一从笔头点出矣。
   万历丁巳四月虞山幅巾弟子钱谦益焚香敬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观影记录:医院厕所看be like因为是断断续续间隔了三次看的,但还是容易投入感情,就是感觉压抑,压抑得难受,不知道说什么了[衰][衰][衰]看完后第一个浮出脑
  • 一开始,我也难过,但我现在已经看淡了,各种又何必去信呢?是的我不是盐汽水,我是️,团粉是太难做了,我喜欢每一个小孩,担心每一个小孩,他们好团队也好,所以,静静等
  • #三亚婚纱摄影# #三亚婚纱照# #三亚旅拍##厦门约拍# 我想今生最幸运的事,就是在在时光的长河中,与你有一场美妙的邂逅,假如时间定格,我希望他是在我的相机里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天津盘活国企土地房产助力产业发展民生改善:腾笼换鸟高质发展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南开区黄河道与密云路交口,有一块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空
  • 他们在生活中里遇到的困惑和瓶颈,都被本剧细致的表达了出来,关键是还解套,治愈,所以这是一部能触及灵魂的好作品,音乐画面摄影,尤其是选角都太赞了,中二的哥哥,烦躁
  • 1956年开始的32年间,玛格丽特·米一直对神秘、瑰丽的亚马孙森林所魂牵梦绕,15次深入雨林,进行了动人而危险的探险。1956年开始的32年间,玛格丽特·米一直
  • ”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喜欢拿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来证明自己的不幸。愿望满足之后,沉浸在惊喜之中的他,根本没在意驴皮的变化。
  • ”“啊,这是因为我……”想想这世上有那么多厕纸小说,大概就是有像我这种拍脑门想剧情的人存在吧偶然想起在大学时我爸做过的一件事:我是在大连上大学,那年我刚换号给家
  • #每日一善[超话]#[心] #阳光信用# [心] #消费偏好#【指路hui】早上好@曹国伟 一起保护大自然@百万森林 与社会携手做公益@微公益 关怀需要帮助的人
  •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做时间的朋友,与它一道积累,时间不相信运气,时间除了单向性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积累效应。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
  • (《增广贤文》)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鬼谷子)故智贵不妄(《鬼谷子)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 【晨报时间丨和病毒赛跑 我们还在继续】在上海精准防控,动态清零,尤其是社会面清零上,各区已做出了非凡的努力,取得巨大成绩。根据分析研判,继续坚持切块式、网格化原
  • 这七年的异地,有那么多瞬间让人失望,可是没关系啊,因为是你啊,我自己在心里就已经为你找好了几百个借口;七年的时间好长啊,我都从少女变成轻熟女了,从小朋友嘴里的
  • 而这两次我都极力告诉大家3614点就是指数的天花板。我是夏姿,喜欢对指数做极限预判,而且只做非黑即白的预判,绝不模棱两可。
  • 人们这一生都在背负着回忆行走,那些或多或少陪你走过某段长短路途的人,陪你看过了某一段风景,最终都只是路过了你的生命,这就是所谓的缘分,遇见就很好了,陪我看尽春风
  • 人生的幸福,就播种在我们的一亩心田上,有什么心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福报。人生的幸福,就播种在我们的一亩心田上,有什么心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福报。
  • 生个宝宝很幸福我要延续代代相传⬆️这样的正向循环才是️自然之道吧[害羞]ps:我说其实我想要十个孩子时,他下巴都要惊掉了” 她:我当然知道[偷笑]基本上提到她我
  • 热爱生活的温柔文案1.喜欢现在的小日子,努力上进,有趣有盼!4.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 诈骗多是有头脑的人,明智骗人不对,但偏偏去做,挖空心思,千方百計,百计千方把别人的东西弄到手为止,道德值多少钱,已经没有这个道德根念。道德一腐化一腐败一违纪一违
  • #高分电影#高分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是部好电影吗? 看过的观众会说,还不至于“牛逼”吧? 恩,那我就试着一点点说吧。 首先一点,这部电影“没有一句废话”。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