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贞观之治是如何让天下官员忠廉,几乎杜绝了困扰历代君主贪腐顽疾问题。
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贞观时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最低。近日研读《贞观政要?贪鄙》,掩卷深思,感慨万千。贞观时期,政治清明,官吏廉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李世民作为皇帝率先垂范,时时警示官员,廉洁自律,奉公守法。

  政治警示:亡国丧身为镜鉴。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唐太宗首先给大臣们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战国时代蜀国国王因为贪图黄金而招致亡国的故事,另一个是汉代担任大司农职务的田延年因为贪污3000万钱被揭发而自刎身亡的故事。讲完故事后,唐太宗给大臣分析大局,从政治上警示臣工,主贪丧国,臣贪亡身。像蜀国国王和田延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现今我要以蜀王为镜,你们也应当以田延年为鉴。



网络配图

  利害警示:明珠弹雀送性命。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唐太宗从利害角度警示大臣,同时也提醒自己。他告诫大臣说,你们如果能够竭尽忠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取得。如果不守臣道,妄受财物,贪赃枉法,罪行一旦暴露,性命不保。作为皇帝也不能放纵享乐,劳役无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正直的人,只要犯有其中的一种过错,怎么能不灭亡?隋炀帝奢侈反而自认为贤能,最终死于匹夫之手。人如果拥有明珠,都十分珍惜看重,没有人会舍得用它去打鸟雀。人的性命比明珠要贵重千万倍,如果见到金银财帛就不惧怕刑法,毫不犹豫接受贿赂,这就是不珍惜性命。明珠作为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打雀,何况性命比明珠更加贵重,怎么作为赌注来博取财物呢?贪赃枉法如同用性命去“弹射”财物,比用明珠弹射鸟雀还可笑。

  得失警示:因小失大丢富贵。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太宗警示身边大臣说,其实贪财的人是不懂爱惜财物。他以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俸禄为例计算得失,说如今内、外五品以上朝官,俸禄品秩都很优厚,一年之内所得到的,数量自然很多。如果收受别人的贿赂,也不过数万,一旦暴露出来,官职俸禄都被削夺,这哪里能算得上是懂爱财?这是看见小的利益,却失掉了大的利益。又举战国时期公仪休吃鱼的典故诫勉大臣,公仪休喜欢吃鱼,但他却不收别人送的鱼,所以他能长久地吃到鱼。唐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他们财物要取之有道,通过正当途径取得,靠合法收入??俸禄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有非分之想,贪得无厌,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禄秩削夺”的下场。



网络配图

  履职警示:满脑金钱罢官职。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者。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治书侍御史权万纪给太宗李世民进言说,宣州、饶州二州群山中有很多银矿坑,开采它们有很大利润,每年可以获得银钱数万贯。唐太宗见他不干正事,推荐贤人、建议善举之事、审查检举违法行为等分内之事一件也没干,整天想着发财,满脑金钱,就把他狠狠训斥了一番,当天敕令权万纪停职回家。

  家庭警示:众叛亲离子孙愧。贞观四年,太宗告诫,“大丈夫岂能苟贪财物,以害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如果有贪欲,倒霉的就不仅是贪者个人。“贪者败类”,贪者一人,会贻害很多人。从大处讲,殃及一国;从小处而言,殃及一家。大丈夫岂能因一时贪图财物,而害及身家性命,并且使子女后代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唐太宗的家庭警示言简意深,至情至理,没有官话,没有说教,没有皇上对臣下的训诫口气,今天读来仍感亲切,颇有教益。

  心理警示:梦魂不安心憔悴。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唐太宗从心里角度警示大臣说,我整天孜孜不倦,不仅仅是忧念爱惜百姓,也是想让你们能够长久地富贵。天并不是不高,地并不是不厚,然而我常常兢兢业业,是因为对天地十分敬畏。你们如果能够小心谨慎奉公守法,经常像我敬畏天地一样,不但能够使得百姓安宁,你们自身也得到快乐。如果徇私枉法,不但是破坏了国法,伤害了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内心岂不经常忐忑不安?人老是处于恐惧状态,惶惶不可终日,时间长了,是会得病的。因贪赃而恐惧,因恐惧而死,这样的事不是没有。你们应当好好思量我这些话。唐太宗给贪官们把脉十分精准,他知道贪官们心里在想什么。古今贪官的心理是相通的。当代一些已经败露的贪官,他们在被“双轨”和逮捕之前,犹如惊弓之鸟,耳闻警车之声,心惊肉跳,见到检察院的人,吓得面无人色。贪官们只要伸出了贪婪之手,他们就再也不会坦然地面对世人,再也不会有一日之安宁,就要惴惴不安地度日。

法律警示:以身试法祸自招。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卿等宜思此语为鉴诫。”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鸟栖息在树林里,还担心树木不够高,又在树梢上筑巢;鱼潜藏在河水里,还担心水不够深,又在洞窟下做穴。但是它们仍然被人捕获,这都是因为贪食诱饵的缘故啊。现在臣子接受任命,身居高位,享有厚禄,应当做事忠诚正直,遵循清廉无私的原则,那么就不会有灾难,能长久保持富贵。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然而那些以身试法的人,都是因为贪图财利,这与那些鱼、鸟有什么不同呢?你们应该思考这些话,作为借鉴和告诫。

  唐太宗结合历史教训告诫官员,经常给身边工作人员和文武大臣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极富人情味的警示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 https://t.cn/A6twjADg

与己和,与万物和。纯真的心,圆满的心。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心灵是平静的,一切都简单了。

开悟本身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它只是分离感的瓦解,头脑随时都有可能翻出各种冲突、抗拒和怀疑。你只是允许一切发生,最终,一个巨大的平静就会突然降临。

对待生命有某种态度正是错过生命的最佳方式,态度来自头脑,但是生命却超越头脑。

最小的东西同样也是最大的。因为存在是一个整体。一旦你开始将它分开,你就开始制造出武断的界线、定义,这样的方法便使人错过了生命和它的奥秘。我们所有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态度,这是我们的痛苦。

生命不是一种哲学,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奥秘。你必须敞开心扉,松开你的手。

一个不再比较和谴责的心,才能示现无量的宝藏。生命不再是小池塘,成了辽阔的海洋,整个存在成了你的家。

正是头脑的评判机制扭曲了你对真相的感受。从寂静的心中,升起对真相的了解,那样的心不是通过评判和费力对抗来了解事物的。 那是一条回家之路。

一切都是本质的显现,于是,真正的理解和了解产生。 一切事物的背后,有着同样广袤的空间让一切得以发生。那个广袤的意识空间,就是我们的觉知。能不能只是觉知,而不定名?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你不涉入生命可能是美或可能是痛苦的成见之中,也不对生命小心翼翼。单纯的生命不加任何掺杂,在惊人的巨大广阔的中心,没有擦亮或清理的需要。

它是融入平凡,融入无忧无虑中,超越爱恨,超越善恶,超越对错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 当你内在的冲突消失,才有爱的能力。

这种平凡的爱与了解能为每一种处境带来心的自在与安详。这种力量能自然地疗愈自己,就像我们的清明与慈悲能扩及周遭世界一样自然。

世界出现巨大混乱的原因是人们不能欣赏自己。从不同情自己,也不温柔地对待自己,我们也因此将不和谐与混乱投射到他人身上。

继续思考它:一个没有战争、饥荒、贫穷的世界,有什么意义呢?最好在你里面创造出一个没有战争倾向、没有冲突、没有侵略性的人,这才是可行的。抛弃所有冲突的倾向,找到内在和谐与完整,然后给予人们一个洞见,人是完整神圣的。

人在灵性生活中成熟时,就更能与矛盾自在相处,欣赏生活的模糊之处,包括其中的诸多层面和内在冲突。于是能了解生活拥抱整体的能力, 当我们拥抱生命中的对立面,就容纳了自己的生与死、自身的喜悦与痛苦。

向本来的样子臣服。转变生命的基本要素,就某方面来说它们是最终极的要素。

在这种非理想主义的修行中,即使是无知和恐惧的行为,也能被神圣照亮、穿透,而没有批判和指责,因为我们并不是尝试使世界完美,而是使我们对世上一切的爱变得完美。

当我们变得清晰和了解,我们就会以一种清晰和坦然的方式去行动和回应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安住在内在的完整和信心中,根植在内心。存在没有对立面。一切都是神性的绽放和流露。

大道晓在目前。

这个备受祝福的看起来是在潜藏着,它并没有隐藏,祂无处不在,只是一直以来你无法安静完整的看着祂。

头脑的举动就像是你所寻找的东西不在当下这一刻。唯一阻止你看到永恒的是你的头脑卡在观念里,卡在时间里。因此你错失了那个实际在那里的。

门是敞开的,事实上从来就没有门。最终,你不再有怀疑。也就了解了这无误的本质。你开始在每样东西里面看见神圣的颤动。

你没有问题了,万事便没有问题了。当「是」来到你自己的存在,那它只会是真实的。它只是出于了解、没有恐惧、贪婪、惩罚而来到。

时人不识古镜。尽道本来清净。只看清净是假、照得形容不正。或圆或短或长、若有纤豪俱病。劝君不如打破、镜去瑕消可莹。

若无无明、不被围困、没有偏执,我们的人生观便会大大扩展,令我们得以发现一种不同的生存之道。

这就是「大解脱」:从必须改变什么才能抵达应许之地或寻找开悟经验中解脱。

平凡的奇迹。活在此时此刻。通常我们生活总是陷在想象、白日梦以及各种内在故事与戏剧中,让心能免于任何扭曲和污染。那么你的生命充满喜悦。

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够了解,自己内在所有各种冲突的情形都是同一股能量的不同形式,否则,我们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难。

如果你认为神看起来只有一种面貌,或只以一种样子存在,你便将日日夜夜忽略而看不到神。曾有人说过,如果你在污秽和深奥的地方看不到神,你便错失了一半的故事。神在悲伤和欢笑里,在苦与甜里。在每个东西里都有神圣的颤动。我们才能对一切中隐藏的和谐有所觉察。

所有旧的障碍和分界都在自我崩溃。那个打开就是庆祝。那是你未曾触碰的,是一个敞开的探索。生命是自然的、满是未知与奥秘。

这预示着我们平等的对待生活,安然的安住在广大的心性中,一切都成为庄严的自然解脱,于自心的智慧中,消除了执着和烦恼,慈悲并心胸宽广,安然的任运于当下。

完全对齐,只有感恩和爱与感激,对你所拾起的旅程,这标志着一个全新开始的季节。

《鸢回头》读书笔记2

不妨站在今天人类的立场,想象一下我们与两千五百年后人类的关系。我们大约会在两种担忧之间徘徊。第一种担忧,是彼时的人类几乎忘记了我们,尽管他们仍然是我们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直系后代(但愿如此,然而谁能保证不出现其他情况呢?而且这需要进化论在那时仍然有效),但在社会意义上,文化或哲学上,甚至在科学史中,他们对我们的光荣成就弃若敝屣。我们日常念诵的伟大名字,“如泪水消失在雨水中”,只有最显赫的几个,尚保存在历史教材中,却只是在几本最为厚重、只有学者才会光顾的历史书中;我们的连绵战争以及伴随的血汗和歌谣,给缩写为书中的一页,我们引以为豪的科技成就,被形容为粗糙的工具;我们自以为相当成熟的世界观,哲学或物理学的,挤入历史书的首章首节,给漫不经心地贴上“原始”标签;还令我们伤心的,是他们明明继承着我们的经验,却对我们辛辛苦苦总结及传递的生活制度,我们视如瑰宝的格言,我们的教训、禁忌和伦理,以及把一切融合起来的风俗,或者一无所知,或者满不在乎,或者当作猎奇的对象,只留在追求奇异风格的酒吧的墙饰上(假设酒吧这一伟大事物会流传到那个时候)。

第二种担忧与此相反。哪一种未来更可怕,是前面形容的,还是另一种对我们来说亲切然而绝望的景象?设想两千五百年之后的人,在拥有我们无法想象的先进技术的同时,仍然保留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愚蠢和偏见;仍然歧视或仇恨与己不同的人;仍然用火把和石头对付让他们恐惧的先知;仍然同我们一样绞尽脑汁,把珍贵的智力用于如何在队列中占些便宜;仍然头脑薄弱而意志坚决,无视明明可以依赖的知识与教训。这不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在我们之前,世界上曾有许多区域,两千年里没有发生什么实际的进步。我们甚至不知道,停滞与进步,哪一种更是人类的常态。

假设我们知道今天某个人的著作,某些规定性的解释,在一千年或两千五百年后,仍被奉为金科玉律,我们是应该欢喜还是应该悲哀?这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确实有一些是难以(如果不是永不)变化的,那么,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将长期有效。不过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智慧,并不是人类智慧中最精华的部分,实际上,任何时代的人都能够独立地产生这样一批经验,在这些地方,我们之所以使用古典的格言,主要的原因不是我们必须经由前人的教导,而是我们乐于采用现成的表述。

自汉代以降的两千年里,中国社会的演化异常缓慢,如果不是佛教的传人,作为读者,我们大概更难感受到明显的精神变迁。孔子的时代问题,便一直给确定为一件不存在的事情,他的形象,超越时代,像每个人的邻家老人。

然而他不是。他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前,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登过的最高的山是泰山,欣赏过的最美音乐是名为“韶”的宫廷乐舞,喜欢精致的食物,讨厌粗野的人。他是一个智者、有德行的人、搜集书籍的人、长寿的人。他是时代的教师、君主的宾客,由于不谙权术,没有成为他想成为的政治家。他关心的中心问题也是春秋时代很多人的共同理想,即建成一种很少纷争、秩序井然的合理社会。他提出了自己的社会目标,用伦理语言予以形容,至于如何实现,他也想不出办法(复古主义本身就证明着没有办法);所以《论语》的精华不是政治,而是合理的个人生活、德行的个人实践,如何与世风对抗又不陷入激烈危险的情绪。

儒家在战国至汉初的胜利,不在于他们在辩论中处于上风(可以参考好辩的孟子对竞争者的批判,那大多是浅薄的),不在于他们的政治理论更深刻完善(特别是相比法家而言),而在于他们比其他派别更广博、包容,善于改造他人的理论,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多。孔子无意中建立了最大的门派,在政治上,这一派别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清晰的面目和明显的参与。但继承着孔子的风格。也由于他们的出身,他们几乎垄断了对既有的礼乐制度的解释(而另一些激进的派别不屑于此),民间的图书,也大半在他们手中;君主转过头去时,战国的儒者转而向失意的同行传播自己的声音,蛰伏在战火中,等待机会。当天下厌倦了纷争,君主寻求一种有威严的平静时,他们的保守特征便闪闪发光了。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儒家需要孔子来充当精神上的王,没有这样一位教主,儒家不过是图书馆员和保守派官吏的混合体,很难在王朝的频繁更替中维持自己。两千年来,国灭了又兴,人生了又死,唯孔子不朽。孔子的政治目标是乌托邦式的,甚至可以说是非政治的,至于途径,他并没有给出可能会令后世的尊奉者为难的具体建议,作为日常语录的《论语》,因为语境往往不明,更是易于引用,易于解释。这些都使孔子成为友好的工具,孔子的地位高,大家都欢喜。

做一个可怕的假设。假设《论语》这本书,在下个星期的什么时候突然消失了,我们会怎么样?我的猜想是,几无感觉。原因之一,是《论语》已经渗入我们的文化,特别是语言,它的影响早巳不依赖独立的文本;原因之二,是《论语》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是遥远的,有时我们觉得《论语》中的命题和论断常读常新,如在谈论我们眼前的事,那不过是因为人类生活状态的延续造成了《论语》的这种适用特征,这并不是它的精彩之处,反倒是里面一些平淡无奇的部分。在人类永远不可能解决也不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如对人要不要和气,和气到什么程度),《论语》有一些很好的处理建议,但对一些人类必须解决以获得进步的问题,遥远的孔子没有回答的责任。

我绝不相信一个黄口小儿会打心眼里喜欢哇啦哇啦背诵他所不理解的东西,不然,世上怎么会有糖果与戒尺?

初中生正当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年岁,他的兴趣像藤蔓一样四处爬伸,有时缠绕住一种事物,有时一触便离开。他品尝各种滋味,形成自己的口味;他观看他人的表达,以鼓励或压制自己的情感;他模仿所有,来找成人世界的人口。他像一个贪婪、急切而且不择手段的程序员,四处拷贝别人的代码,以凑成自己的世界版本,而他的个性,正等待发生。有些书令他发展自己的见解或情感,却往往羞于发布,除非是积攒至盛,才被我们视为轻狂的表达;有些书,他想那既然对成人是重要的,想必有大道理在里面,或者有些用处一其实他本来并无兴趣,而在这类勉强的阅读中,谁也无法判断,他收获的是什么,他的接受与抵抗到底是什么比例。

向未成年人推荐读物,本身就是冒险。我们采取哪种方式呢?我们固然可以用保守的姿态,将各种书本不加分别地摊在他面前,有点像抓周,任他采撷,但这样做,未免拋弃了我们的责任。有人反对干涉,我不知道这样的人,一旦为人父母,看到孩子被色彩鲜艳的封面吸引,或者把手伸向他明知其为不像一读的书,会不会暗中着急,会不会另动心思,将他认为有价值的读物,摆在更显著的位置,或使用其他一些伎俩。如果父母把书买到家里,那时已经按自己的喜好过滤一遍;如果带孩子到书店,会不会用价格、版本等理由拒绝孩子的索要呢?在我看来,父母依据自己口味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为其选择读物,这本身毫无过错,理由之一是在我们所议论的年龄上,孩子并不会全盘接受父母的塑造,家庭不是监狱,学校和街道也不是。如果因为处处存在的强迫与诱导,有人将所有成长环境比喻为监狱,那也无妨,因为这样的监狱有无数种,其间的歧异足以让少年人拥有发展的自由。如果将来孩子没有成为我们所期望的人,我们用不着为当年诱使他阅读过某一本书而后悔,因为没有一本书有那样的能力,使人不再有自我纠正的机会。我们所要小心的,不是引导孩子的资格,而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或之前,考察一下自己的口味,特别是考察一下自己的口味是否在中年之后变得狭窄了。

我们或许采取激进的办法,毫不掩饰地劝诱甚至强迫孩子读某些书,特别是那些我们从自己的经验中知道,即使怀着厌恨之心,阅读后也将受益的书。这样做时,我们指望有朝一日,孩子会感谢我们,或者即或不然,他也被影响了,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

多数人走中间路线,免于过度控制的风险,也承当应有之责。然而,在这种方针下,为孩子购买、推荐著作,不但没有省心,反而更费思量。前两种家长,或者以丰富的名义,随意买一批书即可,或者只考虑自己的意愿,干脆从书架上选出自己喜爱的书,搬到孩子的卧室。而既不愿把孩子的成长交付靠不住的运气,也不想限制他的内心发展的父母,难免对有些书犹豫起来。

幸运的是,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再三掂量。多数读物,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在流传的过程中给埋没、扭曲;或者,一些书自身足够强壮,如同有自我清洗的功能,里面的故事或道理,足以克服简介或序言所代表的先人之见,洗掉一代代读者或研究家设下的装饰。即便(或尤其)对少年来说,丰富生动的细节和显豁晓畅的论述,因其朴素而拥有吸引力,作为父母,正可放心地将书推荐给孩子,而且,这样的书是很多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吓死了,幸好我今天拿起来看看,那玩意正好掐在我鞋底耐克图标的沟里了,(-`ェ´-怒)晚上十一点:要去觉觉啦,今天洗漱特别早,现在已经躺床上,碎觉啦,嘿嘿,晚安呦
  • 《雪渔图》|佚名存藏处|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创现代悬疑刑侦治愈广播剧《遇 诡》✿《房 间》第1集“每个留恋人间的,都是有所纠葛,是不是所有的都是好的,所有的纠缠
  • ”#2023印度g20峰会# #黑海粮食倡议# 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代表于2022年7月22日签署的“黑海粮食倡议”规定,乌克兰的粮食、食品和化肥将通
  • ——Littlesen《山木诗词》9.我没有为你伤春悲秋不配有憾事,你没有共我踏过万里不够剧情延续。——Littlesen《山木诗词》9.我没有为你伤春悲秋不配
  • @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魏劭|刘宇宁折腰刘宇宁宁远舟|刘宇宁一念关山刘宇宁蒋俊豪 |刘宇宁做自己的光刘宇宁洛铭西|刘宇宁安乐传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摩登
  • 鹤也的真实身份是远山家的暗卫”梅”早与英子有一段渊源,曾与英子一同接受”信任游戏”于1895年被远山家的前任家主远山一郎卖到了矢野家,成为矢野川明的贴身仆从,并
  • 也好漂亮 原谅我在七时里刚出场的时候没有get到你 就是我真服了慢动作咋那么多 真求求了 打戏慢动作感觉尊嘟没有必要 还有剧情情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不
  • #白鹿[超话]##白鹿[超话]##白鹿蛋糕裙盘发# bl#白鹿耳环好大# bl#有没有可能白鹿就是在拍戏# bl#有没有可能白鹿就是在拍戏# bl#白鹿[超话]
  • 其因违规行医被人多次举报 9月10日,一封针对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的举报信在网上广为热传,该举报信声称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的肖执国医生疑似无证行【自制中字】Hi
  • 估计朋友圈也有很多人想知道所以下面我重点来说说~美乐家是直购模式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所有人都是消费者获得的会员权益都是一样的会员权益之一就是拥有经营权所谓经营者
  • 反正我这个鼻子做了三四年的功课也没做上,说不定熬到老了也不想做了[裂开]当时三条线都选了然后开局就存档,好怕那个人突然没了或者某个剧情选错了,但是在青楼线第一次
  • 如私下一脸“高冷”甚少与人建立紧密关系,在旁人眼中,她是城市里的“旁观者”。如私下一脸“高冷”甚少与人建立紧密关系,在旁人眼中,她是城市里的“旁观者”。
  • 就是在今天大家都说枫枫好帅好帅立领秒奶窗的环境下[苦涩]。。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她回答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姜梨对我有那么大的敌意,我一开始明明想和她交好,但是她一点
  • 网友说,我是农村人最了解农村生活,我们以前都是这样的,为了能卖几个钱,孩子也得带上。网友说,我是农村人最了解农村生活,我们以前都是这样的,为了能卖几个钱,孩子也
  • 金刚不坏功的唯一优点就是没有任何的瓶颈,只要不断的修行就可以成功的抵达到下一个阶段,寿命也可以提高,然而若是要凝结金丹的话,可行也可不行。金刚不坏功的唯一优点就
  • 首先,有网友提出了一个常见的观点,认为这样的干净状态可能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另一位网友则更加怀疑,直言认为这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住了十年的房子。
  • 同一个品牌活动,被下黑稿从后侧方截图说她体态有问题,其实那只是小女孩摆了一个pose而已,你摆任何pose很难经得住365°无司角吧,只要对得住镜头不就好吗
  • 成都AG超玩会发布夏季赛挂牌公告:忆安、未央、久诚等八位选手挂牌,原文如下:【成都AG超玩会挂牌公告】经过俱乐部和选手的充分沟通和交流,在完全尊重选手意愿的前提
  • (记得很清楚,去年国庆我俩在干架,而且是我惹的,那时候他在吃烧烤,然后一直没说话,九点多的时候,猛的来一句,对不起宝贝,这次是突然的,走十天,那一刻好像,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