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放钵经》

安公云元阙译人今附西晋录

佛在舍卫祇洹精舍,时与诸菩萨,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释、梵,及阿须伦鬼、神龙、诸人非人,无央数悉会坐。佛说菩萨法,无央劫勤苦,泥犁,禽兽、薜荔,一切忧劳,十方布施,金银珍宝、车马奴婢,及妻子、头目、肌肉,皆不爱惜,用施十方人,勤苦故。时忉利天上二百天子,前世作菩萨道未坚,在佛所闻求道勤苦,皆念道剧难得,心便转求罗汉辟支佛道。佛知是诸天子意欲转,便化作一人,端正无比,令持百味饭至佛所,前长跪叉手作礼,白佛言:“愿佛哀我,受此饭。”佛便受之。

坐中有菩萨在佛前坐,字文殊师利,白佛言:“当念故恩。”坐中诸菩萨悉闻,展转相问:“文殊师利!前世有何等恩施于佛,而复欲得佛饭?”佛即舍钵于地,便下入地中,乃至赖毗罗耶佛刹,刹名波陀沙,钵悬止空中现。彼刹中诸菩萨见之,起前长跪白佛:“是悬钵从何所来,亦不堕地?”彼佛言:“且待须臾,当见菩萨威神变化。”

尔时释迦文佛告摩诃目揵连:“行求索钵。”摩诃目揵连即入八千三昧,遍入八千佛刹视不见,即还白佛言:“求索钵了不知处。”
佛告舍利弗:“汝复行求索。”舍利弗入万三昧,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不得。即还白佛言:“我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了不见。”

佛复令摩诃迦叶行求索钵。摩诃迦叶便入万二千三昧,复下过万二千佛刹,求索钵不得,还白佛言:“我求索钵了不见。”
舍利弗白弥勒菩萨言:“仁者高才功德已满,智慧备足次当来佛,当知钵处。”

弥勒菩萨语舍利弗言:“我虽次当来佛,功德成满其行具足,不如文殊师利菩萨。譬如十方恒边沙佛刹,满中万物草木,及尔所菩萨,不能知佛一步之中所念何等。文殊师利菩萨知深三昧,独文殊师利菩萨能知佛钵处。”

舍利弗即起前至佛所,长跪叉手白佛:“愿令文殊师利菩萨行求索钵。”

佛语文殊师利:“汝行求钵来。”

文殊自念:“舍利弗当不起于坐而致钵来。”即入三昧,譬如日出光明无所不照,菩萨入三昧者,十方无所不至。文殊内手从袈裟里下探过十佛刹,手指诸节其一节放千万光明出,一光明端各有一莲花,莲花上有一菩萨坐皆如文殊,其下刹有佛莲花上,菩萨者皆持释迦文佛声谢诸佛,复持文殊声遥为诸佛作礼。

如文殊手,逮至赖毗罗耶佛刹,刹中诸菩萨白佛言:“是手何等,亦不见边,亦不见际。”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言:“上无数佛刹,刹名沙诃楼陀,佛字释迦文,前有坐菩萨字文殊,最尊光明,智慧难可当,作变化如是。”诸菩萨白佛言:“今我等欲共得见释迦文佛及文殊。”

赖毗罗耶佛即放额上千亿光明出,照中央无数佛刹,一至释迦刹。诸菩萨问佛:“今有是大火光烟出,须臾顷便火出,是火泥犁火耶?”佛言:“莫作是语,是非泥犁火,释迦刹名沙诃楼陀,是中火也。”诸菩萨问佛言:“是沙诃楼陀刹者,何因名沙诃楼陀,有是火?”佛语诸菩萨:“沙诃楼陀刹者,杂恶三毒:淫妷、瞋怒、愚痴。”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忍辱不瞋怒者作是为可?”佛语诸菩萨:“释迦刹中人,骂詈菩萨轻易挝捶者,菩萨忍辱终不加瞋怒,慈哀十方人欲令度脱,皆是菩萨威神所加,菩萨忍辱之恩,故名沙诃楼陀。”诸菩萨白佛言:“我等闻是大欢喜,得不生释迦刹弊人之处。”赖毗罗耶佛告诸菩萨:“莫说是语,不可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意。”

佛言:“我为汝曹说,东方佛字头意,刹名诃波离摩坻陀惹,头意佛刹中菩萨,行六度悉具足,不如沙诃楼陀刹中菩萨行六度一日一夜,念十方勤苦皆使度脱。何以故?沙诃楼陀刹中作行勤苦,譬如一佛刹坏败时火烧其刹,有人着新衣从东方来入火中,从火中至西方,其身出不烧,是难不?”诸菩萨言:“甚难。天中天!”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菩萨,一日一夜所行,骂詈轻易之,菩萨忍辱终不瞋怒。譬如是人行火中,身不烧之难,尚不及是菩萨,若百倍千倍万倍亿倍。”诸菩萨等二万人前白佛:“愿欲上至沙诃楼陀刹,供养释迦文佛,及文殊师利菩萨等。”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若欲至沙诃楼陀刹者,先治汝意。譬如地得香花好物不喜,得屎尿涕唾脓血恶露亦不瞋。”佛言:“我何因为若曹说是语?释迦文佛刹中有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者,人有急性者,意善之事但口教急用,今世恶故。”

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诸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求道大久,何缘生沙诃楼陀弊恶人处?”佛告诸菩萨:“有二因缘,今世生沙诃楼陀刹:本前世与释迦文佛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随。复有菩萨,宿命有恶不尽故,生彼恶世。”

诸菩萨白佛:“今是诸菩萨生沙诃楼陀刹,何因缘得除宿命之恶?”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生沙诃楼陀刹,索菩萨道,生贫家舍,用是故除宿命恶。又多病者复除宿命之恶。又遭遇父母兄弟妻子病瘦死亡忧愁感伤,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又遭逢县官、恐怖、弃捐父母家室财产亡逃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一旦失财业穷厄,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在恶国中生,本为他国所攻败坏,奔走愁忧无聊,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生弊恶人中,贫贱面目丑陋,形癃盲聋不属逮人,父母兄弟妻子宗亲皆共憎之,是人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闻有善道欢喜,欲索明师教告经道开心从受,不得明师便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复遥闻远方有师高明智慧通达,欲往从受经学,身体病瘦手足拘挛不可动摇,钱用乏少又无伴侣便不可行,念之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人行求善师,欲从学受经,道师大明达皆知道要,弟子愚痴无慧意不开解,便自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善师欲教弟子世间之事开语经道,弟子愚痴不能忍辱,便弃捐师去,后归念师法戒大欢喜,意悔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求菩萨道者,卧出梦中见怨家持刀兵追逐怖恐,梦中恐懅,复除宿命之恶。若有菩萨道家善男子善女人宿命殃恶未尽,死当入泥犁中勤苦一劫,得善师教悔过一日一夜者,头痛身热诸病悉除尽,不复入泥犁中。”

赖毗罗耶佛语适竟,文殊师利下手探钵,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无央数佛刹,上至释迦文佛刹皆大震动,一切人皆令惊怖。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今以何因缘震动如是,莫不惊恐者?”

佛语舍利弗:“今是地震动者,文殊师利探钵,是故震动。”

舍利弗问佛言:“钵在何所止?”

佛言:“钵乃在下,过无数佛刹,有佛字赖毗罗耶,其刹名波陀沙,钵止是中。”
舍利弗白佛言:“今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欲见下方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诸佛刹,欲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

时佛便放足下百亿光明,悉照十方无数诸佛刹土,如是悉遍见赖毗罗耶佛刹诸菩萨,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时诸菩萨、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诸阿罗汉皆大愁毒泪出,各自言:“菩萨尚能变化,在所作为乃尔,何况佛威神光明难可当。我等宁入泥犁中,百劫后出,闻菩萨法便奉行,何忧不得我愿?”

赖毗罗耶佛刹中诸菩萨,及中央诸佛刹土菩萨无央数,皆来上至释迦文佛所。诸菩萨各自念言:“到释迦文佛所供养。”中有菩萨散花覆一佛刹,有菩萨散香,有菩萨散天衣,有菩萨散金银珍宝,有菩萨作音乐声,一佛刹中如是诸菩萨,皆前持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已却坐。

文殊师利菩萨,探钵来出坐中,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莫不欢喜。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文殊师利有何等恩施与佛,今何因缘,言当念故恩?”

佛语舍利弗:“乃前世无数劫,时有佛字罗陀那祇,有六万比丘阿罗汉,七亿二千万人诸菩萨。中有一菩萨,字惹那罗耶,朝起入城分卫得满钵,来还从街上行。有一乳母抱长者子,字惟摩罗波休,见沙门持钵便下,乳母抱趣沙门所,沙门以石蜜饼授与小儿,小儿啖之大美,便随沙门去,乳母逐护之,小儿啖尽,尽便还顾,意欲还去。沙门复取饼授之,儿啖饼逐随沙门出城到佛所,见佛端正,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视之无厌,见诸菩萨比丘大欢喜。沙门便教小儿澡手漱口,便持钵饼与小儿令饭佛:‘汝今得安隐,后得其福。’小儿取授钵饼,持至佛前,以手接饼着佛钵中,复过与诸菩萨比丘僧,皆悉满足,食饱饼钵如故。如是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小儿大欢喜,自说:‘我日持一饼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饭满我必得福,因是一功德得佛。’”

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此是本时恩也。惹那罗耶菩萨,今文殊是也。时小儿维摩罗波休者,我身是也。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佛说是经时,忉利天上二百菩萨自念:“佛本文殊所教化,令作功德成佛。文殊何以故,在佛前不成佛耶?”
佛言:“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

佛告诸菩萨及比丘四众:“前二百天人菩萨欲悔取二乘者,见文殊变化、吾应报恩,今皆更发无上心修菩萨道,后世皆当作佛。”
佛说经已,诸菩萨、比丘僧,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起为佛作礼。

佛说放钵经

安公云元阙译人今附西晋录

佛在舍卫祇洹精舍,时与诸菩萨,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释、梵,及阿须伦鬼、神龙、诸人非人,无央数悉会坐。佛说菩萨法,无央劫勤苦,泥犁,禽兽、薜荔,一切忧劳,十方布施,金银珍宝、车马奴婢,及妻子、头目、肌肉,皆不爱惜,用施十方人,勤苦故。时忉利天上二百天子,前世作菩萨道未坚,在佛所闻求道勤苦,皆念道剧难得,心便转求罗汉辟支佛道。佛知是诸天子意欲转,便化作一人,端正无比,令持百味饭至佛所,前长跪叉手作礼,白佛言:“愿佛哀我,受此饭。”佛便受之。

坐中有菩萨在佛前坐,字文殊师利,白佛言:“当念故恩。”坐中诸菩萨悉闻,展转相问:“文殊师利!前世有何等恩施于佛,而复欲得佛饭?”佛即舍钵于地,便下入地中,乃至赖毗罗耶佛刹,刹名波陀沙,钵悬止空中现。彼刹中诸菩萨见之,起前长跪白佛:“是悬钵从何所来,亦不堕地?”彼佛言:“且待须臾,当见菩萨威神变化。”

尔时释迦文佛告摩诃目揵连:“行求索钵。”摩诃目揵连即入八千三昧,遍入八千佛刹视不见,即还白佛言:“求索钵了不知处。”
佛告舍利弗:“汝复行求索。”舍利弗入万三昧,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不得。即还白佛言:“我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了不见。”

佛复令摩诃迦叶行求索钵。摩诃迦叶便入万二千三昧,复下过万二千佛刹,求索钵不得,还白佛言:“我求索钵了不见。”
舍利弗白弥勒菩萨言:“仁者高才功德已满,智慧备足次当来佛,当知钵处。”

弥勒菩萨语舍利弗言:“我虽次当来佛,功德成满其行具足,不如文殊师利菩萨。譬如十方恒边沙佛刹,满中万物草木,及尔所菩萨,不能知佛一步之中所念何等。文殊师利菩萨知深三昧,独文殊师利菩萨能知佛钵处。”

舍利弗即起前至佛所,长跪叉手白佛:“愿令文殊师利菩萨行求索钵。”

佛语文殊师利:“汝行求钵来。”

文殊自念:“舍利弗当不起于坐而致钵来。”即入三昧,譬如日出光明无所不照,菩萨入三昧者,十方无所不至。文殊内手从袈裟里下探过十佛刹,手指诸节其一节放千万光明出,一光明端各有一莲花,莲花上有一菩萨坐皆如文殊,其下刹有佛莲花上,菩萨者皆持释迦文佛声谢诸佛,复持文殊声遥为诸佛作礼。

如文殊手,逮至赖毗罗耶佛刹,刹中诸菩萨白佛言:“是手何等,亦不见边,亦不见际。”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言:“上无数佛刹,刹名沙诃楼陀,佛字释迦文,前有坐菩萨字文殊,最尊光明,智慧难可当,作变化如是。”诸菩萨白佛言:“今我等欲共得见释迦文佛及文殊。”

赖毗罗耶佛即放额上千亿光明出,照中央无数佛刹,一至释迦刹。诸菩萨问佛:“今有是大火光烟出,须臾顷便火出,是火泥犁火耶?”佛言:“莫作是语,是非泥犁火,释迦刹名沙诃楼陀,是中火也。”诸菩萨问佛言:“是沙诃楼陀刹者,何因名沙诃楼陀,有是火?”佛语诸菩萨:“沙诃楼陀刹者,杂恶三毒:淫妷、瞋怒、愚痴。”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忍辱不瞋怒者作是为可?”佛语诸菩萨:“释迦刹中人,骂詈菩萨轻易挝捶者,菩萨忍辱终不加瞋怒,慈哀十方人欲令度脱,皆是菩萨威神所加,菩萨忍辱之恩,故名沙诃楼陀。”诸菩萨白佛言:“我等闻是大欢喜,得不生释迦刹弊人之处。”赖毗罗耶佛告诸菩萨:“莫说是语,不可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意。”

佛言:“我为汝曹说,东方佛字头意,刹名诃波离摩坻陀惹,头意佛刹中菩萨,行六度悉具足,不如沙诃楼陀刹中菩萨行六度一日一夜,念十方勤苦皆使度脱。何以故?沙诃楼陀刹中作行勤苦,譬如一佛刹坏败时火烧其刹,有人着新衣从东方来入火中,从火中至西方,其身出不烧,是难不?”诸菩萨言:“甚难。天中天!”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菩萨,一日一夜所行,骂詈轻易之,菩萨忍辱终不瞋怒。譬如是人行火中,身不烧之难,尚不及是菩萨,若百倍千倍万倍亿倍。”诸菩萨等二万人前白佛:“愿欲上至沙诃楼陀刹,供养释迦文佛,及文殊师利菩萨等。”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若欲至沙诃楼陀刹者,先治汝意。譬如地得香花好物不喜,得屎尿涕唾脓血恶露亦不瞋。”佛言:“我何因为若曹说是语?释迦文佛刹中有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者,人有急性者,意善之事但口教急用,今世恶故。”

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诸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求道大久,何缘生沙诃楼陀弊恶人处?”佛告诸菩萨:“有二因缘,今世生沙诃楼陀刹:本前世与释迦文佛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随。复有菩萨,宿命有恶不尽故,生彼恶世。”

诸菩萨白佛:“今是诸菩萨生沙诃楼陀刹,何因缘得除宿命之恶?”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生沙诃楼陀刹,索菩萨道,生贫家舍,用是故除宿命恶。又多病者复除宿命之恶。又遭遇父母兄弟妻子病瘦死亡忧愁感伤,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又遭逢县官、恐怖、弃捐父母家室财产亡逃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一旦失财业穷厄,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在恶国中生,本为他国所攻败坏,奔走愁忧无聊,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生弊恶人中,贫贱面目丑陋,形癃盲聋不属逮人,父母兄弟妻子宗亲皆共憎之,是人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闻有善道欢喜,欲索明师教告经道开心从受,不得明师便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复遥闻远方有师高明智慧通达,欲往从受经学,身体病瘦手足拘挛不可动摇,钱用乏少又无伴侣便不可行,念之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人行求善师,欲从学受经,道师大明达皆知道要,弟子愚痴无慧意不开解,便自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善师欲教弟子世间之事开语经道,弟子愚痴不能忍辱,便弃捐师去,后归念师法戒大欢喜,意悔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求菩萨道者,卧出梦中见怨家持刀兵追逐怖恐,梦中恐懅,复除宿命之恶。若有菩萨道家善男子善女人宿命殃恶未尽,死当入泥犁中勤苦一劫,得善师教悔过一日一夜者,头痛身热诸病悉除尽,不复入泥犁中。”

赖毗罗耶佛语适竟,文殊师利下手探钵,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无央数佛刹,上至释迦文佛刹皆大震动,一切人皆令惊怖。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今以何因缘震动如是,莫不惊恐者?”

佛语舍利弗:“今是地震动者,文殊师利探钵,是故震动。”

舍利弗问佛言:“钵在何所止?”

佛言:“钵乃在下,过无数佛刹,有佛字赖毗罗耶,其刹名波陀沙,钵止是中。”
舍利弗白佛言:“今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欲见下方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诸佛刹,欲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

时佛便放足下百亿光明,悉照十方无数诸佛刹土,如是悉遍见赖毗罗耶佛刹诸菩萨,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时诸菩萨、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诸阿罗汉皆大愁毒泪出,各自言:“菩萨尚能变化,在所作为乃尔,何况佛威神光明难可当。我等宁入泥犁中,百劫后出,闻菩萨法便奉行,何忧不得我愿?”

赖毗罗耶佛刹中诸菩萨,及中央诸佛刹土菩萨无央数,皆来上至释迦文佛所。诸菩萨各自念言:“到释迦文佛所供养。”中有菩萨散花覆一佛刹,有菩萨散香,有菩萨散天衣,有菩萨散金银珍宝,有菩萨作音乐声,一佛刹中如是诸菩萨,皆前持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已却坐。

文殊师利菩萨,探钵来出坐中,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莫不欢喜。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文殊师利有何等恩施与佛,今何因缘,言当念故恩?”

佛语舍利弗:“乃前世无数劫,时有佛字罗陀那祇,有六万比丘阿罗汉,七亿二千万人诸菩萨。中有一菩萨,字惹那罗耶,朝起入城分卫得满钵,来还从街上行。有一乳母抱长者子,字惟摩罗波休,见沙门持钵便下,乳母抱趣沙门所,沙门以石蜜饼授与小儿,小儿啖之大美,便随沙门去,乳母逐护之,小儿啖尽,尽便还顾,意欲还去。沙门复取饼授之,儿啖饼逐随沙门出城到佛所,见佛端正,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视之无厌,见诸菩萨比丘大欢喜。沙门便教小儿澡手漱口,便持钵饼与小儿令饭佛:‘汝今得安隐,后得其福。’小儿取授钵饼,持至佛前,以手接饼着佛钵中,复过与诸菩萨比丘僧,皆悉满足,食饱饼钵如故。如是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小儿大欢喜,自说:‘我日持一饼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饭满我必得福,因是一功德得佛。’”

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此是本时恩也。惹那罗耶菩萨,今文殊是也。时小儿维摩罗波休者,我身是也。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佛说是经时,忉利天上二百菩萨自念:“佛本文殊所教化,令作功德成佛。文殊何以故,在佛前不成佛耶?”
佛言:“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

佛告诸菩萨及比丘四众:“前二百天人菩萨欲悔取二乘者,见文殊变化、吾应报恩,今皆更发无上心修菩萨道,后世皆当作佛。”
佛说经已,诸菩萨、比丘僧,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起为佛作礼。

佛说放钵经

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

每一元素都有原子,原子有正负电荷,

证明可以再分的,总之世上没有不可分的东西。

庄子说,一个东西天天拿去他的一半永远也拿不完,

反正要剩下一半,永远都可以再分的。

每个东西再小都有两面,不是孤立单面,部是由许多客观存在的条件构成,

客观条件够了此物就产生了,条件和合存在,条件不够就消灭。

这是佛法讲的

“ 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 ” 的缘生道理。
  

正因为事物是由客观条件聚合而存在,

所以叫缘生法,缘生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无常性,

因为他是依靠客观条件聚合而存在,不聚则会消失,

他的存在是毫无主宰,没有常性的即没有自性的存在,

正如一个会议的组成,大家都聚集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会,

人都散了这个会也不存在了。

所以三法印中有一印是 “ 诸行无常 ”,

“ 诸行 ” 的 “ 行 ”

不是 “ 行深般若 ” 的 “ 行 ”

( 指心理活动 ),

这个 “ 行 ” 是指一切有为法,

即由因缘所聚合成的一切事物。

因为一切法因缘所生,缘散则灭,

所以他是无常的,缘生即无常,聚合则无自性。

“ 无常 ” 的含义是说没有一成不变独立的东西,这就是无常、缘生。

所以佛法的缘生理论同辨证法的观点并不矛盾,

与马列主义并不冲突,佛法的中心论点就是讲缘生,

因为缘生所以无自性,所以是无常,不是孤立的存在,

这是符合宇宙万法的真实相的。
  
而且这个 “ 空 ” 是 “ 照见 ”,

即是用智慧如实观察时 “ 照见 ” 的,

观行是在智慧上起的,如 “ X ” 光那样透视人体,

诸法的真实相,非凡夫的眼光能见到的,

是观自在菩萨以深般若智慧观见的,

观见五蕴都是因缘所生,都没有自性,自性空才是空的讲法,缘生故空,空无自性。

空掉我们对于一切事物及人我上起的我执见,起执就是障碍,

有的对三宝即对佛像、经书上起执著了,

就贪佛像、经书,看见好的就偷为已有,

凡是对任何法上起执都是流转生死的根本,

而空就是要空掉这种执著。
  

“ 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是十二因缘的还灭法,十二因缘又叫十二有支,

都是缘生性空的,没有常恒的存在,故没有不变生灭。

般若如大火能 “ 烧 ” 尽一切执著,

不仅对有为法不应起执著,

对无为法亦不应执著,

“ 金屑虽贵,著眼成翳 ”,

在讲般若中没有一点儿保留,

保留一点儿就是流转生死的根子。

四谛也是缘起性空,不应在上面起执著。
  
修般若求智慧,有智慧就修,修又求证得一个果位,求得道。

《心经》说 “ 无智亦无得 ”、

“ 得 ” 有具体的东西。

“ 得 ” 有灾在的东西,得道得果,修行成就,都不能在得上起执著,

不定法中亦有一个得,众生总以为是实在的东西叫得。

智慧、得道都是缘起性空,

“ 得 ” 也是缘起性空,假名安立。

总之应了知 “ 得 ” 是缘起性空,

这就是无执著的 “ 得 ”、“ 智 ”。
  
学修不应太着急,对於所学修的法不应起执著,修行的心不应太急切,

但不精进也不好,佛对弟子讲,修行应如弹琴一样,心太切,如弦绷得太紧了就容易断,

应不过紧不过松,还应有持久不懈的心,有勇猛心,恒常心,太着急会出毛病,

佛法无多旨,真正用於修行成就的法门用不了多少,万法归根到底都是说一切法无我,

如果太精进了会把身体搞垮的。

反而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不应急於求成,

应有畏远心,学法应如其次第的学,

犹如禽走路的人一样,开始不紧不慢的走,

才走得远,才能到达目的地。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 ”。
  
无得,本来就没有可得的,般若经说对一切不得起执著。

对一切法不起执著就无里碍。

执无为法,如三宝、般若都不应,执任何一法都是墨碍,

众生的罣碍恐怖就是因为执著有一“ 我 ”,

“ 我 ” 就是障碍的根子,无我了就无障碍了,无罣碍就无恐怖,

菩萨发心度众生,他不怕流转生死,

因为菩萨早就没有我了,

所以才发得起菩提心,觉悟一切有情。

小乘发不起菩提心是因为他未真正见到无我。

“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

没有我了就不会有罣碍,无罣碍,就不会恐怖。

“ 远离颊倒梦想 ”:

般若的究竟是无我慧,般若离颠倒。

颠倒有四种:
无常常倒,
无我我倒,
苦为乐倒,
不净净倒。
  
( 一 ) 无常常倒:

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但众生都执以为常恒不变,就叫无常常倒。

如 “ 无常颂 ” 中所说,知道自己要死,但总是想我还不得死。
  
( 二 ) 无我我倒:

众生把五蕴假合的躯体以为是我。

这就是无我我倒。
  

( 三 ) 苦为乐倒:

世间皆是无常幻化,但众生是以苦为乐,如结婚,世人以为快乐,而根本就是苦。
  
( 四 ) 不净净倒,净是妙好的意思,身子是最不净的,但众生却以为是净,对身体起执著。

这是四种颠倒。
  

“ 梦想 ”:
众生想的一切境,都是缘生无自性,

如梦境一般,但却以为是真实的,

梦见可怕的心生恐怖,

梦见欢喜的就高兴,

世间上没有一样是实在的。

想:
幻想,各人的想法都是颠倒想,证了阿罗汉就灭受想定。

证到般若远离颠倒梦想,菩萨证了涅槃,永不休息地度众生,

说小乘的涅槃是堕涅槃,未发度众生的菩提心,

我们每天念的《罗汉仪轨》

和大藏经中的《法住记》,

都说佛法不来,在世间上时兴时衰,

都是由於十六尊者住持,

十六尊者不入涅槃,住世度众生,

各在佛前发誓住持佛法,各人住持一处,

迦叶尊者在鸡足山 ( 云南省 ) 入定,从定力延长生命,住持正法,

等到弥勒菩萨下生,我们应求十六尊者的加持,十六尊者都发了菩提心,

在法华会上得到佛授记以後都要成佛,

是大乘人,是大菩萨,都发了大乘心,

以定力住世,现的声闻相。

《罗汉仪轨)中有颂文

“ 调伏自在现住声闻身 ”。
  
“ 究竟涅槃 ”: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梵语的音译,

意思是 “ 无上正等正觉 ” 佛成道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区别於菩萨和小乘的觉,十地菩萨等於十四晚上的月亮,

佛才是十五晚上的月亮,一切福德智慧资粮都圆满成就,

小乘的觉是偏觉,只是偏重自己觉悟。
  

禅宗阴悟的人,仅是一点没有明白,没有过关。

若根底深厚,到善知识处参学,善知识一点就穿,破除他的迷惑就开悟了。

遣便是祖师禅的微妙,祖师禅主要是以慧学断烦恼证无我,见诸法宵性,开悟就是见诸法实性,即见佛性。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见性即见佛性,佛性是无明的反面,无明遮住佛性就是迷,

断尽无明就见到佛性,开悟要依善知识参,无明的根本是俱生我执,无明

( 心里的病 )

被善知识拉出来就见到佛性,

所以要参访善知识,求师访道,请善知识印证,教诫。
  

祖师禅,如来禅都是有传承的。

禅宗门下常参 “ 念佛是谁 ”,是把无明的根子挖出来,

这是禅宗下的疑情,参念佛究竟是谁,说是我在念,

那个在念佛的 “ 我 ” 究竟有没有?

佛在世里主要是禅诵,禅是如来禅,范围很宽,

後来达摩祖师传的祖师禅,没有说是坐在禅凳上开悟的。
  
《续比丘尼传》中载:

一位叫玄机的比丘尼去参访禅宗的雪峰义存禅师。

禅师问:你从哪来,

玄机答:从日照峰来。

师问:日出也未?

答:日出就把雪峰照化了。

问:你叫什么名字?

“ 玄机 ”。

“ 一天织多少布?”

“ 寸丝不挂 ”。

说完转身就走。

没几步,禅师突然说:“ 袈裟拖地也 ”!

玄机忙回头看,禅师笑着说:

“ 好一个寸丝不挂呀!”

玄机即拜禅师为师,禅宗的话头就是没有答案,人的我执最易在名字上起,

所以禅师们以名字开玩笑。

若师徒二人都是饱参饱学,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了。
  
修定的人,入定时就能降伏烦恼,

所谓禅诵,禅是心里用功,修定之前的除盖、断障也都是从内心降伏烦恼,

没有智慧则被烦恼所障,

没有烦恼才能考虑问题,

禅应是止观双运。

止,心不沉,散、掉举。

观,心起十分微细的作用。

诵:
就是读诵,主要是背诵,

但现在多不重视禅诵了,禅宗丛林也很少有禅堂。

密宗的修法是如来禅,

是从佛到历代的祖师们师师相传的。

但能修的人很少。

每个宗派都有禅的修法,後期无人修就失传了,

所以内地有些大德就发心到藏地求法。
  

中国的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晋朝人,当时由於没有外国来的比丘尼,净检等尼直接从比丘僧中受比丘尼戒

( 按佛制尼众应从比丘、比丘尼二部僧中受戒的规定来说,

这是不如法的,但也能得戒,因为佛说比丘尼得戒是从比丘僧得 ),

她的学问,修行都好,由於他们受戒时有多人反对,就在船上受戒,

这表示与反对的人剧清界限,当受戒时异香芬馥,扑鼻而来,这说明她的功德大,得戒殊胜。

她七十多岁要圆寂那天,众人又闻到了受戒时的香气,并见到天上一道祥光,从光束中下来一位手拿花束的女人,

净检告诉众人她要走了,教众人好好行持,就与遣个女人牵着手从彩虹中上天了。

这是非常真实的事,是梁代高僧灾唱写的,

後来西藏盛传 “ 空行母成就法 ” 时,

才知道净检是修此法最高成就者,

修这种法最高的成就是肉身成就,

次一等是身子走衣服不带,

再次一等的身子会缩小,

成就了就往生到空行母的净土去了。

西藏修此法的人十分尊重妇女,

把女人都想为空行母,否则修此法不行。

但这法不轻易传的,修的人应十分保密不许讲。
  
佛法最重传承的,戒、密等一切法都是如此。
  

道谛归总就是三学,定学是佛法的基本功,

最开始修定不一定修祖师禅,

我们根基浅,修不起祖师禅,祗能修如来禅,现在这两种禅基本上已融合了,

如禅宗参的念佛是谁,这一句就是去除我执,

只有心定下来才能把子时想不通的问题想通,就会开悟,如来禅、祖师禅是相通的。

戒定慧三学开广是三十七道品,八万四千法门。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

咒是随心语,念咒能防护心,降伏其心,伏烦恼,念咒时发什么愿都能满愿,

咒是诸佛的愿力,念咒求什麽都能成就。

咒,一般不讲,讲了容易起执著,什麽意思都不说只是念,念时应恭敬,不打妄想,就能起作用。

神:不可测。

明:般若、智慧。

咒是大明,密法把佛法最密的都告诉你了,级若波罗蜜多是一个咒,咒是把最密的法都摄持了。

般若波罗蜜多是第一义最高法。

所谓 「 法门龙象众,当观第一义气第一义是一切法无我的慧。
  
“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

没有一咒一法与此法相等,

这是最高的密法,是般若波耀蜜多之心经,

开始念其它经之前念一遍心经,能除一切魔障。
  
“ 能除一切苦 ”:

有我就苦,首先应通达人无我,另外通达法无我,通达诸法缘生性。

观缘生是分析问题的最佳方法,问题困难来了,

应从正反多面观察,就能解决问题了,通达般若就能除一切苦。

第一苦就是输回之苦,成佛就是度众生苦。

佛是真语者,宵语者,他说此经後叮咛我们心经是个咒

“ 能除一切苦 ”

是 “ 真实不虚的 ”。

这个经前一段文是显教,

後一部分是密法,

後文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咒。
  
咒有时亦可以简讲。

“ 揭谛 ”:
去超出三界的轮回;

“ 波罗揭谛 ”:
走到彼岸去。

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走向解脱的彼岸。

“ 波罗僧揭谛 ”:
僧,和合众。

使我们大家都到彼岸去,

“ 菩提莎婆诃 ”:

菩提是佛的果位。

“ 莎婆诃 ”:
成佛,我们大家都成佛。
  
这个心经是全部的佛法,佛法无多旨,不应贪多,

最後的建议是我们佛弟子的修行目标,

我们听了心经,不应起执著,我们大家都成佛。

( 全文终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齐郁啊,话本子还是少看为好,春光正好当惜取眼前人。”“好徒弟有孝心,你放心师傅不白拿你的东西,这柄霜花剑你很喜欢对吧,师傅将它送给你,明日特许你进苍云山采药
  • 优点: 1、投资少; 2、美观、防尘、易清洁、耐磨等;3、施工方便、周期短,不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可以在现场不移动设备的情况下施工);方案三:把原有的地面铣刨,
  •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思维导图 而是满足了当下医师资格考情 基础与临床的融合 基础与临床的关联 所以在一张解剖导图里 我特意标注了8-10分的妇产科疾病的分值点 你看
  • 上周去游泳时,看到保洁阿姨把脖子抓的通红,我扫了一眼就知道,视觉的皮肤发黑,粗糙,一定是用过激素药膏造成的后遗症!那么遇到皮肤突发#敏感# 或过敏时,一定先找出
  • 并且,虽然黑天鹅事件是极难避免并且偶然发生的,但人的本性促使人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比如:“俄罗斯是否能够坚持针对乌
  • 丽兹酒店的136间客房以完全不同的色调和古董家具还原一个世纪前的风华。#疯狂婚礼季# #北京同城鲜花速递# #北京婚礼#韶华遮不住流动的弦时光带不走你的容颜无论
  • 江苏人好饮酒,但是江苏出名的酒并不仅仅只有洋河,江苏的美酒遍布江南,其中就有4大“失败酒”在江苏口碑不错却没什么人喝,是江南人家的最爱,但是只有当地人在喝。目前
  • 某位院长的笔记 她来自一个动荡不安的地方。 多年前,郊区的某个角落,一群被社会抛弃的人类蜷缩在破败与风沙里挣扎过活着。 生活太令人绝望,而说不清道不明的怪事
  • 吴振庆对张萌的爱是奋不顾身的,可最后却发现这样的爱情只是一个人的独唱,令人难过。曾经的拥有,要记得感恩;错过的美丽,要懂得放手;精神的高压,要学会承受;直白的生
  • #青春有你明星脸# 连淮伟 vs 李赫宰&光洙看第一集,小连的舞台就让我感觉看到了初心SJ里的舞担 李赫宰[喵喵]但是台下撒fufu,被艺能神眷顾的样子
  • 当球场上孤独求败的宋三川,迎面与两种意义上的「LOVE」相遇,或许棋逢对手才是最好的爱情,在斗争与欢愉中螺旋上升。当球场上孤独求败的宋三川,迎面与两种意义上的「
  • 大脑完全不受我控制,我觉得不是我在掌控它,而是它在主宰我,有的时候我会非常的狂躁,抑制不住的想要摔东西,想要毁掉身边的一切,心中有口气没把我给憋死。究竟是从什么
  • 唯独见你,好似久旱逢雨,枯木逢春46.心心念念都是你,朝朝夕夕尽为君47.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席慕容48.深情若是一桩悲剧,必定以死来句读——简媜49
  • #Nodted[超话]#来自诗和远方的新疆朋友传递快乐的心意,给寄了不少诺庭的明信片,哈哈刚早上收到了,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想说:素未蒙面的远方朋友,我会揣着这
  • 那仅有的希望,要不就是失望在于你对焚尸柴堆的选择或者就在于柴堆——通过烈火从烈火中得到涤罪。当时间的终极犹待我们去发现的时候穿过那未认识的,忆起的大门就是过去曾
  • 《我想你的时候》今年的秋季太热 长得一点不像我喜欢的闺蜜我用桂花枝头的洁白一遍遍擦拭 心底积尘的秧苗思念是一支悠远的芦笛 在每一个蛙鸣的夜晚响起时光总是逆生
  • 不要让不好的事情毁了你的生活,乐观一点,开心一点,生命如此短暂,别浪费时间在不值一提的事情上。要明白,这是你生命中最好的年纪,身体健康,亲人安在,现世安稳不要总
  • ​饭桌上,张翰放着《一起来看流星雨》的音乐讲述着:“就那一年的那个夏天,在我家里边的时候,我会追每一集,然后这个音乐响起的时候,我觉得那个夏天是无比灿烂阳光的,
  • 深入实施“留雁行动”组建县、乡、村三级劳务合作社,依托企业就业平台、职业学校等主体开展短训实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乡村技能型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升乡
  • ”小福气这才注意到,自己周身也在发光,他兴奋地叫醒小狐狸说,自己现在是一个真正的福气大仙了,可以满足小狐狸更多的愿望。​小福气激动得睡不着,坐在窗口看窗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