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离相修善得佛菩提
第二十七段(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又重复依次而说:须菩提!以上所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此法是什么相状呢?此法无有高下、无有多少;无男女之分、无老幼之别;无尊卑贵贱、无凡圣智愚,其性一如,绝对平等,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怎样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用四无法,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可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我”呢?我为阿赖耶识缘地水火风借父精母血所成之五蕴身,依因而起、依缘而聚;因缘相合、聚而有我。一旦因缘离散,阿赖耶识,随业流转,地水火风,各归其位,我即烟飞灰灭,从此不再有我。所以这个我,不是真实之我,真实之我,是永生不灭的,为了寻求永生不灭的真实之我,只需识破非真实之我,放下一切虚妄执着,即可见诸法实相,见诸法实相,就能做到“无我”。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人”呢?人与我一样,都是依因感果,因缘所生,五蕴所成,为我之妄心显现,既是妄心显现,显现之相,即是妄相,识得妄相,即见真相,真相无相,即是涅槃妙心,见涅槃妙心,即可做到“无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众生”呢?天地间的生命形态总计有十二类,称名十二类众生、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具体如下:
1、卵生:指从壳而生,如鱼鸟龟蛇之类。2、胎生:指从胞胎而出生,即人畜龙仙之类。3、湿生:指从湿处而受生,即含蠢蠕动之类。5、化生:指从无而忽有,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即转蜕飞行之类,如蚕蜕形为蛾。3、有色:指有形碍明显之色,即休咎精明之类。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萤火蚌珠皆精明之类。6、无色:指无有形色,即空散销沉之类,如无色界之外道。
7、有想:指从忆想所生,即神鬼精灵之类。8、无想:指想心昏迷,无所觉了,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黄头外道化为石。9、非有色:指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10、非无色:指因声呼召而能成形,即咒诅厌生之类。11、非有想:指借他之身,以成自类,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12、非无想:指虽亲而成怨害,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
关于十二类众生的次序,据《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所说:“有情世界不出十二,动念初起,迷本圆常,影明遂现,故卵生居首,情爱后起;次有胎生,异爱不同;次分湿化,想心纷扰,取舍多端,成后诸类有色、无色等。”
可见这十二类众生都是迷失了自己本有的妙圆真常,心生无明,随业流转在六道中所出现的轮回相,这些轮回相皆是妄相,识得妄相,即见真相,真相无相,既是涅槃妙心,见涅槃妙心,就能做到“无众生”。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寿者”呢?寿者在世间为长寿之人、在出世间即是涅槃。涅槃又译为“泥洹”“泥畔”等,意译为“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指通过修行所达到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
小乘佛教将涅槃分成两种,即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全无,精神已经进入涅槃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体存在,肉体尚未死亡;无余涅槃则指众生的六识精神与肉体皆已死亡,彻底跳出了生死轮回的世间。
大乘以“诸法性空”为理念,认为涅槃只是一个假名,进而指明生死涅槃等空花的道理,若执着涅槃、涅槃即是生死,不能得大自在。小乘人执着涅槃,名寿者相,不能得究竟菩提。若能明白涅槃者,即非涅槃,是名涅槃的道理,就能做到“无寿者”。
佛说: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基础上,再修行一切善法,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什么是一切善法呢?又该怎样修一切善法呢?一切善法可分为两大类,即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是以十善法为核心,十善又称为十戒,即: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这十善是从身、口、意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身体行为、思想行为。此“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故称十善法。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是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五戒十善虽属世间善得有漏之果,却是出世间善得无漏果的基础,非常重要。
出世间善法依次是四谛法:“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其中的“灭谛”,是灭除三苦、八苦、三灾八难等人生的一切苦及其造成这一切苦的原因,最终证得出生死、脱轮回的阿罗汉道。
十二因缘法:是释迦牟尼佛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中。若能观此十二因缘,破除无明,即可证得出生死、脱轮回的辟支佛道。
六波罗蜜法:是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个法门的修行,即可证得生死涅槃两自在的无上菩提道果。以上从十善法到六波罗蜜法,总括一切善法。
佛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为基础,再修以上所说的一切善法,就可以证入佛的一切种智,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也就是说:一切善法从根本上来讲,都不是善法,为什么不是善法呢?因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一切善法恶法都是空,既然都是空,也就没有善法,没有善法而说善法,那么所说善法就不是善法,世间人不明此理,执于一端,认为有善法,其实这个善法就是一个名称而已,是名善法。只有放下一切执着,远离四相四见,在三轮体空中修一切善法,才是真善法,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呜呜呜呜呜这个男人真的蛮会的 这几天我一直住在我妹妹家 本来打算明天回家的 今天上午他突然打电话给我 问我妹妹家在哪个门 我纳闷呢 还以为他在逗我!!!!
  • #开工大吉#,春暖花开,情人节还远吗?花是春天当之无愧的主角,未来踏春的项目中,怎么能少了这本《花园的欢沁》呢? 英国资深作家、记者克里斯汀娜·哈德曼特在书中
  •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乌克兰会议 中方呼吁和平解决争端】当地时间2月21日晚,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乌克兰局势紧急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发言中,呼吁和平解决争端。
  • "道生之",道为体,有体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但必须要加上"德","德"是用来保养它、培养它的,即所谓"德畜之"。有"道"没有"德"来保养,这个
  • 【备孕小课堂】进周期打针,最长是打多少天? 进入试管婴儿周期的促排卵治疗,根据每对夫妇的不同情况,医院会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案。长方案打针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在月经
  • 打卡17day# 一 今天把自己的房间 重新收拾了一下 感觉还是挺温馨 毕竟是租的 二 今天就为了等它 真的太开心了 但是也开心不了多久了 我要在这上面画多少画
  • 前几天≠ME的成员#河口夏音# 来到#代代木动画学院# 东京校做客啦! 作为爱豆的na酱和我们分享了很多自己作为爱豆的心得,还有近期野外live的小故事哦☀ 虽
  • 从没有实感,到抱有希望,再到一锤定音。有屎还是走了。在这条微博发出来12个小时前。 我们全家人都很难接受。虽然知道是早晚的事情,毕竟他已经16岁了。但是确实很
  • 每周日7:00的组会~ 亥,同仁们又把汇报的天花板抬高了[允悲]太优秀了 这个暑假也没回家,打破最长离家记录,确实很想家,没办法(……)只能调整自己从容面对吧
  • 只能一个身份证开一个‭‮程疗‬‬ 【壮阳填精】这是‭‮京北‬‬西苑医院‭‮制自‬‬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制‭‮苑西‬‬医院内部制剂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 哈哈张镇麟让人抬肘撞了,说不抬肘就没法上篮。西蒙斯抬肘呢妥妥违体,今天小丛同样的被撞裁判判罚违体,居然跳出来说以前教练教的没法用了。那我倒是想问下为什么同样的动
  • 来自格蕾缇娅Gretia哔哩哔哩动态: 【我的“孩子”,被哔哩哔哩电竞偷走了】 #转发抽奖##转发本动态,我将抽取10人,每人送出50元红包# 大家好,我是le
  • 《AM车镜》联合行业首个汽车相声内容开创者《车德钢》,两家汽车领域知名新媒体为大家推荐“人生值得拥有的紧凑级SUV东风日产 全新一代奇骏”全新一代奇骏相比上一代
  • #日常[超话]##plog##家常菜##随手拍##碎碎念##一日一食一记[超话]##拍照# 给花花换水,感慨不掉渣不落粉的花多么多么干净美好啊,哈哈。
  • 身着制服、挽起袖子,中长卷发扎起,利落干练又帅气的调酒师,在昏黄灯光下,喧嚣人潮里,目光始终追逐着台上低吟浅唱的女人身影。 女人的眼神氤氲,若有似无的魅惑游移
  • 子龙每日诗歌 给我一盏灯 给我一盏灯, 让我祈求神明, 保佑心愿达成, 保佑平安一生。 让我随心所愿, 让我自由奔放。 给我一盏灯, 让我避开三界, 让我静
  • 【疫情防控丨忻州市卫生健康委九问九答】 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本土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我省晋中市太谷区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忻州市忻府区新增本
  • 五店市的展太厉害了 叫啥叫做 “生命手帐” 小米的文档模式拍照太不擦了 还原度和质感都有 清早送别我的友人 今儿他就去上学了 下次见是暑假 路上遇见小狗子们
  • #时代少年团[超话]##时代少年团爆米花# 丽妃我现在严重怀疑你脑壳被驴踢了 一代:不和合体营业 二代:合体少 三代:没出道 四代:横空出世 虽然我是时团粉
  • 怼人不带脏字的短句 (艾特闺蜜一起看) 1少吃点盐,看你闲的。 2你的智商真的很提神。 3我只想骂人,不想骂你。 4脑袋不用,留着当遗产吗? 5没有你,谁来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