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京也下雨了。
昨天知道两位伟人去世的消息一度不敢相信,就像不相信一颗一直挂在天边的星星,突然有一天就陨落了。
辗转反侧许久,在微博上和几位小姐妹联系到了,一同代替我们去向袁老献花,以尽心意。看到有人呼吁说可以做些公益来表达,我十分赞同,所以也在支付宝上捐献了一个月的免费午餐,毕竟袁老最关心的,还是他的孩子们有没有吃饱饭呀。
只是回头看了看天,再也没办法看到那颗星星了,而那还没长大的小花,再也没办法等到和他一起去稻田里的人了。

若想修道,何不从“太上三经”学起!#道教知识#

不论是在家的居士,还是皈依三宝的道人,若谈道教修行,必然要从三洞经典中汲取营养。纵观全部道藏,其涉及到道教修炼的方方面面,即便皓首穷经,也难以全面掌握道教的所有精华。正因为此,很多学道之士都会迷茫,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面对浩繁的祖师经典,却只如捧一盘珍珠宝玉,却无法把书本上的文字内化成自身的修为。

其实修道也需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道教最基本的经典入手,先去了解道教的基本义理,明白道教为什么会以道为教,知晓道教的存在对于不同阶段的社会具有何种意义……这些看似基础的问题,贯穿于人们修道的整体过程之中。归根于底,修道要明白的是为什么修和如何修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都在“太上三经”中说得十分明白。

“太上三经”的概念,源自于台湾萧登福教授的提法。萧教授认为,修道者之道教神仙信仰,放在首位的必然应是太上道祖。凡修道者不得不读太上经典,而以太上之名传世的经典又多之又多,唯有此三经是适合不同修证阶段的人们尽情阅读的,其分别是《道德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和《太上感应篇》。这三部经典虽然所言体例不同、内容有异,但在精读之后就会体悟到三部经典的背后贯通的一个字“道”。

道祖自函谷关留下五千圣言,其首次为“道”字赋予了超越人间物质认知的概念。顾名思义,道教以“道”为教,修道者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与道和真。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认知道体?又通过何种方法才能实现复归于道的修证境界?这三个依次延续而来的问题,恰恰在“太上三经”中各有重点地进行了解读。

一、从《道德经》中体悟“道”之玄妙。

“道”究竟是什么?道祖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用惟恍惟惚的状态对道进行了描述,认为其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天地万物因为遵从了道,所以才能够万物相生。在道的生化过程中,充分尊重了万物的自我本然特性,即曰“法自然”。世间万物展现出来的是千万种不同的情态,道祖称其为“德”。而每一种情态、每一种“德”,体现的都是亘古不变的大道。道生出德,却又依德而存在,这便是“道”与“德”的相互辩证关系。

人生天地之间,遵从的必然是人间之道与为人的德行。几千年来,道学的研究大体上不离治国与理身两个方面,而身与国正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要素。基于此,人们修道的根本也就离不开自度与度人两个方面,此其一为修养自身之道,其二为普济众生之德。得悟这两点,便明白了太上第一经《道德经》的要旨。并且这两点内容,恰恰是也是另外两篇经文的主旨所在。

二、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体悟修道的要义。

修道应该怎么修?这本是一个千人千面的问题。纵然每个人的自性不尽相同,但在所有情态的背后贯穿的是同一的大道,如何才能去体悟到这份真常之道,才是修证的原初动力。

老子提倡人们应该回到如婴孩一般的纯真状态,这是因为人生的成长过程一直是在给自己增加生存的砝码。随着物质上的丰富,难免会受到各种欲求的牵引,从而被五色、五声、五味蒙蔽了情志。人们之所以“不得真道”,是因为只纵情于万千事物表现出来的诱人情态,而不懂得瞬息变幻之后的恒常是什么?

因为一切眼见的一切都是无常,且又不能把握住无常而长期拥有,于是难免会陷入困苦之中。《清静经》告诉世间所有的修行者,为道的第一要义即是“清静”二字。道经中讲,修道要把断六门,学会对自身的欲求进行主动把控,不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唯当内心得真静之时,才会淡看世间风云变化,在有无相生、阴阳互化的过程中参悟到无常背后的真常是什么。

三、从《太上感应篇》中体悟修道的功行。

道,囊括的是万物之道,而非只有人世间的道与德,更不是只有个人的清修。通过清静之心臻达清净之体,这是个人之道的证悟。但于修道而言,需要超越每个人的个体,参悟出天地大道的根本,所以就需要所有的修道人有一颗慈悲心,去为他人他物做出真功实行,借用此功行来把道的教化具体化,使众生都能够雨露均沾。因此,就要强调道教劝善第一书《太上感应篇》的重要性。

《太上感应篇》中历数了人世间种种善行善果、恶行恶果,其目的只有一个,即教化人们要弃恶从善。恶,不仅是对他人及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更是因为自身中充满了恶的、污浊的信念,在伤害他人之前先祸殃了自身。道教讲为善,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做善事的方式来缮性,去除掉因为后天的贪着而产生的种种偏执与妄念,使每一个人都能返归到天真自然的状态。

正是因为具备了度人的功德,才能使清静自度更上一层,于是也就距离自然大道更近一步。由此来看,太上传世的这三部经典中,其实具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逻辑系统。

从道祖在《道德经》中提出天地间大道至德的概念,再到赋予每个人自修要义的《清静经》,以及众生皆奉善而行的《感应篇》,三经皆自道起,最终又回归于道。不论是对何等阶层的修道者而言,清静与善行是一切法门的根基,从此二法门中又可以参悟出道与德之间的辩证,实乃妙哉。

道之教化,在自我,亦在众生。从众生返自我、从自我返大道,从大道归虚无,修道之梯蹬即在于此。明读此太上三经后,再去读道教的其他经典,或可以有了恍然开朗的神思。

作者:武当玄拙 腾讯道学 https://t.cn/R2Wx0Bu

#若想修道#,何不从“太上三经”学起!
不论是在家的居士,还是皈依三宝的道人,若谈道教修行,必然要从三洞经典中汲取营养。纵观全部道藏,其涉及到道教修炼的方方面面,即便皓首穷经,也难以全面掌握道教的所有精华。正因为此,很多学道之士都会迷茫,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面对浩繁的祖师经典,却只如捧一盘珍珠宝玉,却无法把书本上的文字内化成自身的修为。
其实修道也需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道教最基本的经典入手,先去了解道教的基本义理,明白道教为什么会以道为教,知晓道教的存在对于不同阶段的社会具有何种意义……这些看似基础的问题,贯穿于人们修道的整体过程之中。归根于底,修道要明白的是为什么修和如何修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都在“太上三经”中说得十分明白。

“太上三经”的概念,源自于台湾萧登福教授的提法。萧教授认为,修道者之道教神仙信仰,放在首位的必然应是太上道祖。凡修道者不得不读太上经典,而以太上之名传世的经典又多之又多,唯有此三经是适合不同修证阶段的人们尽情阅读的,其分别是《道德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和《太上感应篇》。这三部经典虽然所言体例不同、内容有异,但在精读之后就会体悟到三部经典的背后贯通的一个字“道”。

道祖自函谷关留下五千圣言,其首次为“道”字赋予了超越人间物质认知的概念。顾名思义,道教以“道”为教,修道者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与道和真。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认知道体?又通过何种方法才能实现复归于道的修证境界?这三个依次延续而来的问题,恰恰在“太上三经”中各有重点地进行了解读。

一、从《道德经》中体悟“道”之玄妙。 
“道”究竟是什么?道祖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用惟恍惟惚的状态对道进行了描述,认为其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天地万物因为遵从了道,所以才能够万物相生。在道的生化过程中,充分尊重了万物的自我本然特性,即曰“法自然”。世间万物展现出来的是千万种不同的情态,道祖称其为“德”。而每一种情态、每一种“德”,体现的都是亘古不变的大道。道生出德,却又依德而存在,这便是“道”与“德”的相互辩证关系。
人生天地之间,遵从的必然是人间之道与为人的德行。几千年来,道学的研究大体上不离治国与理身两个方面,而身与国正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要素。基于此,人们修道的根本也就离不开自度与度人两个方面,此其一为修养自身之道,其二为普济众生之德。得悟这两点,便明白了太上第一经《道德经》的要旨。并且这两点内容,恰恰是也是另外两篇经文的主旨所在。

二、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体悟修道的要义。
修道应该怎么修?这本是一个千人千面的问题。纵然每个人的自性不尽相同,但在所有情态的背后贯穿的是同一的大道,如何才能去体悟到这份真常之道,才是修证的原初动力。

老子提倡人们应该回到如婴孩一般的纯真状态,这是因为人生的成长过程一直是在给自己增加生存的砝码。随着物质上的丰富,难免会受到各种欲求的牵引,从而被五色、五声、五味蒙蔽了情志。人们之所以“不得真道”,是因为只纵情于万千事物表现出来的诱人情态,而不懂得瞬息变幻之后的恒常是什么?

因为一切眼见的一切都是无常,且又不能把握住无常而长期拥有,于是难免会陷入困苦之中。《清静经》告诉世间所有的修行者,为道的第一要义即是“清静”二字。道经中讲,修道要把断六门,学会对自身的欲求进行主动把控,不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唯当内心得真静之时,才会淡看世间风云变化,在有无相生、阴阳互化的过程中参悟到无常背后的真常是什么。

三、从《太上感应篇》中体悟修道的功行。
道,囊括的是万物之道,而非只有人世间的道与德,更不是只有个人的清修。通过清静之心臻达清净之体,这是个人之道的证悟。但于修道而言,需要超越每个人的个体,参悟出天地大道的根本,所以就需要所有的修道人有一颗慈悲心,去为他人他物做出真功实行,借用此功行来把道的教化具体化,使众生都能够雨露均沾。因此,就要强调道教劝善第一书《太上感应篇》的重要性。

《太上感应篇》中历数了人世间种种善行善果、恶行恶果,其目的只有一个,即教化人们要弃恶从善。恶,不仅是对他人及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更是因为自身中充满了恶的、污浊的信念,在伤害他人之前先祸殃了自身。道教讲为善,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做善事的方式来缮性,去除掉因为后天的贪着而产生的种种偏执与妄念,使每一个人都能返归到天真自然的状态。

正是因为具备了度人的功德,才能使清静自度更上一层,于是也就距离自然大道更近一步。由此来看,太上传世的这三部经典中,其实具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逻辑系统。

从道祖在《道德经》中提出天地间大道至德的概念,再到赋予每个人自修要义的《清静经》,以及众生皆奉善而行的《感应篇》,三经皆自道起,最终又回归于道。不论是对何等阶层的修道者而言,清静与善行是一切法门的根基,从此二法门中又可以参悟出道与德之间的辩证,实乃妙哉。

道之教化,在自我,亦在众生。从众生返自我、从自我返大道,从大道归虚无,修道之梯蹬即在于此。明读此太上三经后,再去读道教的其他经典,或可以有了恍然开朗的神思。
作者:武当玄拙 腾讯道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很久没有安静的在晚上,有点写东西的思绪日子就像是没有意义飞快的过 发现恍然间一切走了很远,可又好像没有实质改变感觉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悲欢的如我所料没有惊喜,人性
  • #游戏本[超话]#科普一起笔记本电脑的选择,小白不懂得可以看看,大神勿扰列举今年的CPU 标压I7-10750 I5-10300低压 10210 1035
  • 回到阿拉尔市之后,朱忱发现身边不少年轻人都在兵团开启了自己的事业,朱忱说,“我哥哥前两天还来阿拉尔考察,想在这里发展餐饮业”。老人说,他对新疆的情谊太深了,因为
  • 红外相机记录显示,这只金钱豹出现的时间是2020年4月15日21时16分。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
  • #无法触碰的掌心[超话]#0513鹿岛千彰生日快乐小千,这是我第一次给你过生日,有点仓促,有点紧张,认识你是去年的8月13号,13真是个好日子呢,虽然知道不可能
  • 但如果你以为她们会自暴自弃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先天的条件不是很好,但并不会成为他人想象的那种颓废,而是更加学会珍惜。但如果你以为她们会自暴自弃那就大错特错了,虽
  • 鸭子是个意外,而葎草则是我和竹子的宿敌。我认为扫帚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它长期遭受日晒雨淋,寿命到了。
  • (每次都是这个开头[允悲])执着于代表色的我差点要愁死了...这几天每天都在叨叨黑色黑色[跪了]转发抽一位幸运的8er一箱椰子灰冰淇淋(12支)是在罗森也卖的那
  • 在我的理解中,真正的文艺和热爱,是对自然万物的由衷欣赏。我tm真的回不去以前的文青菊了[泪]这个小文艺的微博和相应的评论转发,以及各种知名博主的赞美,我吐了靠幼
  • 我喜欢吃榴莲我就忍不住要赞叹它的美味,因为我就觉得它贼拉好吃好吃的不行了,完了您就看不顺眼,就得过来骂我吃屎,我不能辩解,因为我其实也觉得自己在吃屎但就是要死鸭
  • 头疼中记录下最近发生的一些事。经常陪你去肯德基餐厅的ta还好吗?
  • 这个麦片很健康哦~热量低,而且纤维含量很高,养生少女必备第一次吃香菇脆,味道还不错,据说菇滋菇滋是国内首家也是最好吃的香菇脆品牌,香菇的功效不用多说了吧,最主要
  • 社会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不是每个人都会像你的亲朋好友一样让着你,帮着你,不是什么都是应该的,规则往往掌握在给你工钱那个人手中!挣别人的钱永远不是那么轻易的!
  • !我真的服气怎么就是有那种不嫌自己事儿多光想揽事管的人啊服气服气服气服气服气服气服气服气服气服气烂摊子管了你就永远管下去吧到最后还得出力不讨好真不知道咋想的脑子
  • #创业[超话]# 携上完网课的小顾来放个大招支出❺⓿❾❾入手新搞钱工具谁能想到2k代理费都是找小姨借的·顾仔 现在5k的手机说买就买(这转变 凎)好想来一句她买
  • 看了还不到一个月又出现了症状,又去半日游收获了耳膜刺穿和一堆药[允悲]高温猝不及防的就来了,最近每天#下午茶# 都只有做杯冰饮给自己,这一天才算完整[允悲]红粉
  • 最新打卡防沉:朱正廷(zzt)每天给我新鲜感[兔子]正能量偶像朱正廷(zzt)[兔子]朱正廷在开动物园吗(zzt)[兔子]朱正廷(zzt)中国舞[兔子]朱正廷(
  • !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1例。
  • 】今年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淮南广大网民积极传播官方权威信息和防疫科普知识;主动宣传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举措和行动;坚持依法上网、文明
  •     2019年,根据镇里的统一部署,要做好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政策宣传工作,可廖从伟在75岁老人周大爷家,却吃了个“闭门羹”。之后,林大哥被纳入建卡贫困户,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