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路可寻,无形相可得。即知圣人无形,以应物为形;圣人无语,以顺机为语也。
有问:“既谓圣人无形,此一队古锥之影像,从甚处得来?”曰:“空云无雨者,不可以实道也。”

夫有自心,则有虚空;有虚空,则有天地;有天地,则有山水;有山水,则有道场;有道场,则有诸祖;有诸祖,则有道影。是以由道影而识诸祖,由诸祖而辨道场,由道场而知天地,由天地而测虚空,由虚空以悟自心者,可谓寻流而得源矣。

夫由心生形,由形生影;而善反者,由影得形,由形得心,由心得道。

心非生灭,欲隐弥彰,法非常道,好肉剜疮,梦中说梦,家丑外扬,火光三昧,雪上加霜。

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诸佛亦非,圣凡何立,敷坐树下,地现金色,谈真实义,人天罔测,觉花一开,高悬慧日。

闻佛闭门,且信一半。此舍无人,抱臧贼汉,说法梵天,煤里洗炭,记莂将来,慧命一线。

祖曰:“汝虽已信,而未明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法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

善恶二轮 皎然不谬 影响忽闻 脱落窠臼
法无生灭 木鸡啼昼 没量大人 开眼漏逗

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心无所希,名之曰道。”

无漏智通 白日说梦 玉蕴荆山 珠含老蚌
光透重重 贤者不重 继起慧灯 天惊地动

值达磨面壁,不闻诲励。一夕祖立雪迟明,磨曰:“当需何事?”祖泣告请法,磨呵之,祖断臂悔曰:“我心未宁,乞师安心。”曰:“将心来,与汝安。”祖曰:“觅心了不可得。”曰:“与汝安心竟。”祖大悟。磨付偈曰:“我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是谁缚汝 桶底脱落 万里长空 翱翔一鹤
破头山前 雷轰霆作 黄梅牛头 误中毒药

偈曰:“华种有生性,因地种花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岩松未老 娘胎已托 笑倒松巢 千岁玄鹤
死生往还 如云赴壑 伟哉仪风 寄与玄学

祖生新州,族卢氏。三岁丧父,母嫠居,采樵以给。遇客闻诵《金刚经》,感悟。以居士身来扣黄梅,入碓坊服劳八阅月。梅知付授时至,令众述偈。祖有“菩提本无树”语,梅默识,恐众嫉其衣法付,令宵遁。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祖得法,潜入猎队一十六载。因析风幡论,始出衣钵落发。众请兴曹溪。嗣法三十余人,青原、南岳为上首。先天二年示寂,寿七十六。宪宗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
应无所住 碓柴生花 本来无物 总欠作家
黄梅夜半 误赚袈裟 流传天下 五叶一华

祖曰:“大德自何方来?生大我慢!”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祖叹曰:“善哉如是。”

一相无相 谁能思量 一身多身 万物皆真
动也行云出岫 静也声湛谷神 赴机千江月 拟议便隔津

师示偈曰:“莫系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忠答曰:“念想由来幻,性自无终始。若得此中意,长波当自止。”师又示偈曰:“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处坐。”忠复答曰:“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髑髅搕破,痛下一锤,本无欠少,须经这回。龙睛鬼眼尚难识,万里无端逐臭来,眉间迸出辽天鹘,法网弥天海外开。

大士化世,弘法自任,月照千江,无水不印。性月共圆,诸德同证,南滇载德,大法永盛。

中楞严毒,死开先瓮,利齿狞牙,诸方头痛。侮圣欺贤,捞龙打凤。描得师真,笑破世梦。

如何是佛,汝是阿谁,心不见心,何处分离。外生不肖,吾道无儿,拈古代别,大慈大悲。

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黄面不是真金贴。”曰:“如何是佛向上事?”师曰:“一箭一莲华。”

从来无名,唤作庭柏,白日见鬼,受赵州惑。末后拈出,秤锤是铁,渊源有自,知恩报德。

颂曰:“一个乌梅似本形,蜘蛛结网打蜻蜓。蜻蜓落了两边翅,堪笑乌梅咬铁钉。”师不觉失笑曰:“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没承印记,出世鹿门,示众曰:“尽大地是学人一卷经,尽乾坤是学人一只眼。以这个眼,读如是经,千万亿劫,常无间断。诸人还看得读得么?如看读得,老僧请他吃个无米油糍。”

偈:“会得竿头舒卷意,放生原是钓来鱼。”顺治丁亥结冬佛日,忽语众曰:“世界勿宁,不如归去好。”

【守培法师:参禅的法门】今日诸大居士,请我开示参禅的法门。诸位要知道:参禅的法门,与其他一切法门皆不同,一切法门皆可开示,唯独参禅的法门不可开示。何以故?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词相寂灭。”固不可开示也。
  其余法门皆可开示者,以彼皆方便法。如将甜瓜换苦李,又如黄叶止儿啼,以幻除幻,固有法可示也。
  然参禅直指人心,不假方便,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八字打开,净裸裸的,常在当人面前,无丝毫间隔,挥也不去,招也不来,有何可开示耶?要会当下会,拟意即失之。诸位还会么?
  若也不会,再与诸位葛藤一下:
  昔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莫知所措。唯迦叶尊者,默契心宗,破颜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于汝。”云云。此系禅宗得佛心印第一祖也。
  佛的一生事迹,及所说之法要,阿难皆知。惟此传衣之事,疑煞阿难,不知世尊传衣钵外,别传何法耶?
  阿难一日问迦叶尊者云:“世尊传衣钵外,别传何法?”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着。”阿难尊者,言下大悟。迦叶尊者遂将衣钵展转传与阿难。
  此禅宗法门,丝毫形式没有,其简便捷径之如此。要会当下会,无可言说。
  如是相传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法流东土,替代相传,不改风规。至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人心不古,家风亦变,然亦无禅可参。至宋时,雪峰圆悟以后,则有参公案,看话头,行香坐香等事,相传至今,即以看话头为参禅法门,以坐香为功用。
  看话头者,盖为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皆为世人作话柄,不知世尊话头起处,是故禅师教学者照顾话头,莫在话柄上求道理。
  古今诸大教师,多疑此事,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非是佛说,以大藏经典未载此事故。彼不思佛经无量无边,未来此土不知其数,已来此土而未入大藏者亦复有之。近来日本所集续藏经中一切经典,皆吾国译而未入藏者也。内有《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两种,皆载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之故事。此系禅宗出典,诸君既要参禅,不可不知此经也。
  宋时王荆公,见此经于内庭。古今诸教师,见藏经中无此经故,不信其说,对于禅宗教外别传,加以种种毁谤。今禅宗经典既已出现,诸大居士当阐而扬之,莫使教师毁谤禅宗,造罪不止也。我等出家儿,深通教典者,多不信禅宗。诸大居士,身处尘俗,独能于此最上一乘生信,而复能实行参究,诚令余喜出望外也!
  诸位既欲实行参究此祖师禅,必须改头换面,以参禅是入圣的捷径,与凡夫路径不同。教中所谓:成佛了生死,离苦得乐等;种种观念,一概用不着。以及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悉皆付于东流,将十方诸佛一口吞却,然后乃可参禅。
  若不如是,徒负参禅之名,实非参禅者。何以故?禅宗的法门,以无门为门故。若有一门,即有出入,即有生死。有生死,即落凡情,非出世的圣境矣。
  曾闻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既知我等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不缺少一点。若起心修行,有似于好肉上剜疮,徒劳辛苦。是故参禅者,什么法门都用不着,唯要识得自心,则万事自休矣。
  欲识得自心者,不须别参话头,即于当人日用中检点,如穿衣时,且看穿衣是谁?吃饭时,且看吃饭的是谁?乃至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皆如是用心,可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如是禅宗,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则又不离一切法门矣。
  总之,吾等众生,本来心外无法,由一念妄想而有差别境界,前境皆是假名,故要于法法上参问。假使一朝触着痛处,将大地翻转身来,原来我心不是别个,那时即受用无尽矣。
  或谓:参禅大悟已后,还要发心修行。此是门外语,不可信。须知:所谓修者,求其明心而已。既已明心,更有何法可修耶?若有业障,心即不能发明,亦即不能大悟。
  又谓:大悟已后,还受生死。此更门外。古德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大地且空,生死何托乎?须知:生死本空,众生妄计生死,故名为迷。所谓悟者,即悟生死本空也。谓大悟后,犹受生死者,不了悟义也。
  如昔日圆泽禅师,虽转生人间,而来去自由。曾言:“三生石上旧精魂,风月情怀无比伦。惭愧情人来相讨,此身虽异性常存。”既曰性常存,更有谁生谁死耶?若谓生在人间,即为生死未了者,诸佛菩萨,亦常生人间,可谓诸佛未了生死否?
  大悟已后,绝学无为,随顺法性,而消旧业。虽处生死,而不知有生死,生死即是妙用。虽在世间,而不知有世间,世间即寂光净土。
  禅宗病,有言难尽。总而言之,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闲话愈多,知见愈多,且把闲话丢开,大家用功参禅罢。#佛学常识# #佛教常识# 全文阅读https://t.cn/A62eUNVE

愚人每日嘴上说,智者每日心在行。

南无阿弥陀佛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
终人谈论人非,便有伤天和。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无相忏悔品四圣谛。南无阿尼陀佛
消除罪业,弃恶从善。,广利众生,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法,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是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念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管未来如何,真心希望小哲能迈过这道坎,早点从泥潭中走出来,期待再次重逢时,我们都能比今天更好如果有认识我的人,发现了我这个小号请你们不要关注我也不要sj这只是
  • 93-99年~希望可以接受小宠物 #滑板引发的返祖现象##世界上最萌的哈欠##违背最初用法的发明##成年人的开心有多短暂##手机被挤没信号了##4月杭州好游玩#
  • 也许你的痛苦伤心难过,会激发他对你的愧疚心理,但更多的是害怕,觉得自己怎么会和这么歇斯底里的人在一起,想想就觉得恐怖,对你的喜欢也会在这个程中荡然无存。所以你着
  • [太阳]妹纸很早以前就有种植头发的念头,但是不知道去哪儿做,也不知道怎样选择医院医生 [太阳]后来,通过博主找到了专业资历强的植发医生医生,医生哥哥非常体贴温
  • 从更长的时间范围的历史数据来看,在截止6月的24个月内,虽然中国有持仓量出现有增有减,但总体来看,中国在此期间已经共净持1515亿美债,且在2019年6月起日本
  • 【摩羯、天蝎、金牛】因为你作他们才作,而且作的比你大、比你严重,他们轻易不作,一般都是为了压住你才作。【摩羯、天蝎、金牛】因为你作他们才作,而且作的比你大、比你
  • 夏天在太阳底下晒完皮肤真的是又干又红敷完这个面膜真的是太舒服啦!#马嘉祺[超话]#我们都是在同等的爱意下感受太阳,也想让更多的人看见他的光。
  • #诗歌[超话]##情人节# #手镯##爱情# 铜丝镯 文/陈旭庆 铜丝镯,年轻时的罪过 我们爱,只因为爱 铜丝镯,奶奶的稀罕物 奶奶把它送给未来的孙媳妇
  • 姓名:一家5口(还剩2只)性别:都是妹妹年龄:3个月,已打一针疫苗*领养要求:爱猫人士,有养猫经验,有经济实力,决定收养就一生不离不弃。 姓名:一家5口(还剩2
  • #创业##正能量#颜色对肤色的影响至关重要,平时我们所谓的显白是缘起于我们自己肤色冷暖及明度决定,那你有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颜色呢?比如:你觉得你在长期关系中很粘
  • 失败被骂暴风批评都是对我人性懦弱的挑战和磨练挫折来了更不要怕,我马上就要升级了!被骂多了也就脱敏了批评多了也就不怕了越来越坏也是有个底,只要信心不滑坡方法总比困
  • 虽然是件很小的事情,但还是不禁感慨,可能真的大多数时候只有同为女孩子才能注意到这种细节,一个小小的举动免去了我的可能会遭遇的尴尬(虽然这本质上不是一件值得尴尬的
  • 1、下手臂内侧有痣的人有智慧此处有痣的人非常聪明,而且很有智慧,他们为人处事思想缜密。4、手背上有痣的人占有欲强手背上有痣的人一般有很强的占有欲,很强势,因此,
  • 142号美甲客人逗逼一枚,向我索取薰衣草手部清洁液和红糖磨砂膏要去脸部角质。【单身贴[心]#脱单# 】【基本资料[鲜花]女-18806】①出生年月/星座:88.
  • “再多努力一下 从天而降的星星就是你”“等成为伟大的人我们再见面吧”“平时该上班上班 该读书读书 听说要开演唱会了就逃离一下日常 来释放一下压力 其实(追星)就
  • 给人的整体视觉感也是非常年轻运动。外观采用了简洁的白色涂装带来了强大的运动气场。
  • 4꙳✧˖°⌖꙳✧˖°⌖꙳✧˖°、一杯水的重量其实是一样的,但是拿得时间越久,就会感觉越来越沉重。踩泥巴。
  • (e为发 鄂 /阿 的音,因为手机没有与这个音位相似的字母,用这个暂时代替)3,认知生物学的单词cognitive biology由第一部分(细胞的认知)也想到
  • 讨回血汗钱 【每年195元最高保300万元,“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发布】由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导,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
  • 如果一个人真的伤害了你,不管他多强你多弱,你也一定要直接告诉他,要把这件事情发泄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他发现,自己不招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