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被追求但又想逃避,八字丈夫星不显,2021年遇正缘可成婚
  
  前两天晚上,之前详测过女主的闺蜜找我解惑,说着说着就哭了,具体是这样的,她详测婚姻,她上大学的时候被一个男孩子追求了半年,后来在她生日的时候在宿舍下面摆了一个大大的心形以表心意,她当时很感动就答应了做男女朋友,后来大学毕业之后也熬过了“毕业即分手”的规律。
  
  就在工作了有一年的时候,男票出差工作,两地分居,竟然出轨其同事,最后她很想挽留但又说服不了自己,最后还是分手了,到现在还是一直单身,她说,其实内心很想谈恋爱,但是面他人的示好,第一想法就是躲,遇到喜欢的人,也没有勇勇气主动些,宁可缘分错过。
  
  后来适着和一位男生交往,但总是给自己找理由,“他太黑、太矮、跟我性格不合,吃饭吧唧嘴,等等”,内心里总是给自己找别人的缺点,他问我:“老师,我是不是生病了,为什么对于别人的追求总是充满了抗拒呢,我其实真的不知道如何去喜欢别人,难不成我不会去爱了吗?老师,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命中的伴侣呢?
  
  工作上,现在银行网点工作,虽然很努力,但是很担心努力的方向不对,是继续考研深造、还是去考公务员,还是继续从现在的基础开始做起,慢慢的发展呢?该如何选择呢?”她的八字是:坤造,丙子,戊戌,甲辰,乙亥,大运,大运:丁酉,丙申,乙未,甲午,癸巳,壬辰,辛卯,庚寅,现在丙申运中。
  
  日主甲木生于戌月耗身不得令,日支辰土为湿土对日主有生扶作用,但地支辰戌冲,土被冲旺耗身更重了,年支子水和时支亥水生身但被旺土所克制,加上年干为丙火与月干戊土为火土相生的组合,也是泄耗日主之力,虽然时柱乙亥水木相生帮身有利,但综合看,日主偏弱,取水木为喜用神。
  
  问: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命中的伴侣?
  
  答:日支辰土偏财为婚姻宫也为忌,月令辰戌相冲,婚姻宫逢冲,夫妻多有争吵矛盾,感情多有不稳之象,加上命局辛金正官丈夫星暗藏戌土中不显,婚姻宫逢冲,冲旺忌神,加上辰湿土有养身之象,代表丈夫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对你帮助还是不错的。
  
  但是命局丈夫星弱,且地支财星克印星,代表对婚姻多有不满,加上时干临劫财,代表婚姻感情中容易受到第三者插足之象。
  
  你八字财星旺,需要疏通财星,婚姻才能有利,对你婚姻才能有利,加上命局夫星不显,且劫财透出,所以当官星旺得生扶,且克劫财的时候,才能有结婚之象,2022年与命局印禄相生的时候,能一定的结婚之象。
  
  问:是继续考研深造还是继续从现在的基础开始做起,慢慢的发展呢?该如何选择呢?
  
  答:继续考研和现在的工作并不冲突,先说说考研,从命局看,财星克印,且印星不透,代表命局学业运势一般,现在处于丙申运中,地支申金生水,对学业发展有利,如果想要考研的话,可以在2022年和2023年印星透出的时候,可以好好把握以下,如果错过的话,就不用考虑了。
  
  事业上:命局财星克印且印星不透,印星被克,命局没有贵气,代表并不是很适合从政,银行为财的食神的行业,加上财旺为忌,代表工作辛苦多忙碌,结合后面的运势看,一路走比劫运和印星运势来看,加上财星克印,财为钱财,印为单据,代表虽然命局不是很好,但有大运帮扶,代表银行的工作还是很适合你的。
  
  大运方面:
  
  20-30岁丙申运中,与命局食神生财,为努力求财事业发展的运势,地支子申半合,财星生杀,杀印相生化解财克印,对事业求财有所帮助。
  
  30-40岁乙未运中,大运天干劫财帮身日主有利,地支正财力有所增加,但是未戌相刑,财星旺克印不利,代表工作辛苦忙碌压力大,虽然有所收入但是钱财开支比较大,但是整体还是不错的运势。
  
  40-50岁甲辰运中,甲木帮身有利,地支伤官冲印,生财星,也是有利有弊多而运势,建议在工作求财中,避免疏忽大意造成失误导致钱财损失。
  
  50-60岁癸巳运中,与天木相生,地支驿马逢冲,事业运势发展不错,能有一定的钱财收获。
  
  60-70岁壬辰运中,生扶比劫有利,地支辰戌相冲,整体运势还是不错的,但是钱财花销大,整体运势一般。
  
  综合看,你命局身弱财旺且克印的组合,钱财不稳难担大财,在银行工作,对自己的运势有一定的帮助。
  
  人生建议:《越洋情书》里有句话说,“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我清楚地知道,唯有你也想见我一面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
  
  如果没有真心,情意怎能得到珍惜,没有诚意,感情又如何能延续。
  
  一份情,因为真心而存在;一颗心,因为珍惜而永恒。
  
  这世间有很多东西会随着时光而变样,唯有真心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两个人曾心心相印,相互扶持,可到后来却人走茶凉,天各一方。
  
  说到底,是在一起是没有真心相待、好好珍惜,总有一方肆意挥霍另一方的爱,使得这份情早早的散场。#婚姻#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来源:新华社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https://t.cn/A6VIm6o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和龙应台的观点不谋而合,她说:孩子,我希望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
  • 还说什么“我是一个敏感而温柔的人”“我不知道虚拟世界也会造成伤害”放他的狗屁,我隔夜饭都要吐出来了,要是有别的男人网上调戏他,你猜他会不会原谅。草,君雪的d是哪
  • 到了四点钟,我已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代价,你要是想什么时间来就什么时间来,我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装扮我这颗心……仪式还是必要的。——你看,蛇说得多对。
  • 希腊酸奶真的很厚,好久没自己做希腊酸奶了我真懒,昨天真的很酸奶从早喝到晚笑死 今天的日常那就明天来吧,要开始线下了,四天早八杀了我吧,不过可以不用天天和那些人
  • 《角度》      任何一个事情,都存在一个角度问题,人仰望天空,宇宙无边无际,如果站在宇宙的角度,宇宙不过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一个凡夫俗子,
  • Bart Wronski 曾在 CDPR 负责图形与引擎程序,关于为什么《巫师》新作转至使用虚幻引擎 5 开发,他在 Twitter 上表示 CDPR 此前每次
  • - 能源战略不同: 印度咋说也是美国的一个小弟,野心最大不过是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地区大国”能源方面的威胁不像中国那么大。当时引进特斯拉确实是风险很大的,因为不一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真实故事改编的小说.看小说的时候身体有一些本能的战栗的反应. 内容本身也确实让人情绪压抑. 但是依旧想要读完. 因为突然明白 性教育是与咳
  • 你是否,愿意变成酒色的石头,让我把余生靠一靠——简媜33.反正山高水长,有你我就可以一生嚣张34.玫瑰是红的,紫罗兰是蓝的,糖是甜的,你也是——维斯瓦娃·辛波丝
  •   去年以来,忻州经济开发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以新松机器人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领军现代企业强势入驻;原平经济技术开发
  • 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见熊摄影 亲爱的人,今生漂泊的灵魂在水月缠绵中,随着那曲弹破了旷古红尘恩怨的琴瑟,
  • 化作雨神的赵武在韩城当地,留存有与赵氏孤儿相关的遗迹九郎庙。在韩城市金城大街的九郎庙中,至今保存的一块碑刻记录着当时百姓在九郎庙求雨的情景。
  • 《安士全书》●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发明]济亦多术矣。饥济以食,寒畀以衣〖畀(bì),给予〗,病施以药,窘助以财,暗予以灯,争斗劝其和解,愚痴导以智慧
  • 【现案现破 抓获盗窃违法人员】当日下午,在淮河路农贸市场经营服装店的孙女士报警,称自己放在店内的一根项链被盗了。#唐山身边事# 【#遵化市公布一密接者行程轨迹#
  • 2月13日,11:00盛泽医院就诊,当日被隔离。2月15日,12:50学校,19:00集中隔离管理。
  • 我也会害怕,但看向你眼睛的那一刻,一切都变的很坚定,爱就是要大胆,要铺天盖地,因为休宁凯你值得,不是吗[抱一抱]#休宁凯心动魔法#CP 不磕了,再也不相信剪辑了
  • ”蜜三刀是山东的特色点心之一,它还有另外一个别名叫“蜜食”是喜甜食人的最爱 .【你打卡了吗? 假如你还是吃货界的一枚萌新,对墨尔本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美食店铺尚不了
  • [微笑]就别去什么抖音小红书了,我没事都不会上的,那里除了两三年前被妹子在假日占用拍了些自娱自乐之外,什么都没有的。这里才是我的私人领地,有猫,有手作,有料理,
  • 在养生的动以养形与静以养神二者之间,《内经》也接受了道家主静的立场,认为“恬憺虚无”“德全不危”才可以长寿。比如,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关圣人养生一段,对“
  • 目前,众所周知的是“虎年三月焦作战疫”源于市辖修武县王屯乡某村一66岁女子祖孙二人从有疫情的上海返焦。以便找到症结所在而杜绝类似后患再发生,特告祝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