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整部《法华经》里面最重要的一品,也是在《法华经》里面具体开示,如何成究竟圆满佛及在生活当中怎样才能圆满的行持,讲得最全的一品。这是《楞严经》第五卷第六卷二十五圆通章中由文殊菩萨在无量法门里面选出来的,三根普被的唯一法门,以此修行直至究竟圆满佛,也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修行者唯一回家之道。在这一品经里文殊菩萨选出来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在《楞严经》卷六开头观世音菩萨说他自己过去在因地修行时,遇到了如来叫观世音,佛给他开示了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在《楞严经》卷六偈颂中文殊菩萨讲依什么修行:“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此根是什么根呢?下面答原经文:“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过去诸如来是依这个门成就,现在和未来一切的修行者是依的这个法,合起来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是依这个法门而成就。那这个叫什么法门呢?文殊菩萨自己往心口一拍:“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原来这个修行的法门就叫观世音。可是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到底是闻什么?思什么?修什么?文殊菩萨又给我们点出来,原经文:“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原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是闻如来藏,思如来藏,修如来藏。“此根”与“斯门”就是观世音闻思修法门如来藏,过去、现在、未来就这一个门,三世诸佛都依此法门成究竟圆满佛。在《心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观世音自在菩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出自于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诏译)这段经文也是在解释闻思修法门,般若就是智慧啊,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可是我们怎么样智慧到彼岸呢?是“行甚深”。要知道这个“行甚深”的含义,行就是行持就是修行,那这个“甚深”在《佛说不增不减经》里对“甚深”是这样开示的:“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原来“甚深”就是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法。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应该按照《法华经》《楞严经》所讲的观世音菩萨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去圆满的行持,就可以智慧到彼岸,直至究竟圆满。在《法华经》第二十五品一开头,无尽意菩萨向佛请法:“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理解,第一就是明白观世音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利)第二明白观世音以后是怎么修行的?(利他)我们要明白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就是如来藏。那如来藏是什么意思呢?在《楞严经》的第四卷有详细的开示。一切皆非就是讲空如来藏;一切皆即就是讲不空如来藏,非、即圆融就是讲空不空如来藏,这是讲一心现出三个藏,三个藏就是一个心,本来就是一个东西。自古以来多位祖师大德对楞严经的如来藏一心三藏作了详细的讲解。比如憨山大师所著的《楞严经悬镜》、蕅益大师所著的《楞严经文句》、莲池大师所著的《楞严摸象记》等等,都在讲解的著作里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讲如来藏一心三藏宇宙真理的。希望同修们都能查阅参照,因为这个太重要!太重要!祖师大德所阐述的与《楞严经》是一致的。圆瑛大师在《楞严经讲义》讲:“实相有三,即三个如来藏:一、无相之实相:无一切妄法差别之相,只有一真平等实相,即空如来藏,空诸一切,虚妄染法之相,并非本体全无也,乃藏性不变之体。二、无不相之实相:并非无相,而能随缘现一切相,即不空如来藏,具足十界诸法,非无诸相也,乃藏性随缘之用。三、无相无不相之实相:若言其无,则不舍一法;若言其有,则不立一尘,即空不空如来藏,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乃藏性体用双彰。”在下面又讲:“依本来心,生佛一如。惟一真法界,具足十界,即非十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一心圆彰三藏,三藏不出一心,圆融极妙,无一复加矣!”交光大师在《楞严经正脉疏》里面讲:“不惟以一心而圆具三藏。且于每一藏中即圆具十法界。如非则十界具非。即则十界具即。融则十界具融也”如来藏真理用大白话说为:大光明藏中谁非谁?谁又不是谁!天地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就是万法,万法就是阿弥陀佛。众生是迷惑中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觉悟了的众生。我们本是一体,回归自性大光明藏,生生世世解脱自在!这里的天地万法是对应: “无不相之实相、即不空如来藏”;皆是一人一念心是对应:“无相之实相、即空如来藏”;之所变现是对应:“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即空不空如来藏”;天地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就是一心三藏宇宙人生的真理。打一个比喻:如人在梦,梦中境界万万千千,千千万万,皆是梦人一念之所变现,梦人即是梦境,梦境即是梦人。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一个法界不是哪一个法界,就是一个本体。梦中的花花世界如此真实,岂不知都是做梦之人一念梦想梦出来的,梦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做梦之人,做梦之人与梦境就是一体。梦中每一个众生就是全体。做梦的人方便说是如来藏、法身、一真之人、一真法界等等;做梦的人一念心方便说是空如来藏;梦中的境界方便说是不空如来藏;可以现做梦不现做梦这个妙用的功能、这个性,方便说为空不空如来藏。一心变现出三个如来藏,三个如来藏就是一真之人,就是法身。现在的世界就像是一场梦一样,我们都是梦中人,都生活在梦境之中。十法界芸芸众生、森罗万象、好坏美丑等等,其实就是一个梦境,实际上也是那个做梦之人梦出来的。做梦的人方便说对应为法身;梦境方便说对应为化身;可以现做梦不现做梦这个妙用的功能、这个性,方便说对应为报身;法报化三身当下就是一体,法身就是化身,化身就是法身。梦人就是梦境,梦境就是梦人,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一个法界不是哪一个法界。梦人就是一个,对应法身就是一,梦中的境界千千万万对应化身是无量。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一念心变现出万法,万法就是一心。其实每一法当下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法身。每一个众生就是全体就是十法界就是如来藏。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明白此理,就知道我们都是本自具足法尔如是,转迷惑的知见为觉悟的状态,生生世世解脱自在!此即是观世音法门的真实义,也是《楞严经》的精华就是讲如来藏一心三藏宇宙真理,明白这个道理就叫“闻”,也就是“开示”,就是自利。明白了观世音明白了如来藏以后就去学观世音菩萨,按照十四无畏和三十二应身在生活当中去行持,在普门品里面方方面面,每个角落都告诉我们具体行持的方法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从头到尾佛就开示了一个方法,就是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念彼观音力”。这个方法在普门品里讲了六十遍,在《楞严经》里讲了五十遍,两部经一共讲了一百一十多遍,其实只有一个事,就是叫我们明白真理传真理讲真理。念彼观音力的念:就是读就是讲就是动个念头的意思。彼:彼此彼此,就是你我的意思。观音就是真理,把这一句话连起来就是讲你我的真理。那你我的真理有几个?一切众生都是真理的化身,所以真理只有一个即如来藏。明真理即解脱。“念彼观音力”就是讲、传如来藏,这就是真修。《法华经》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解释的《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自述圆通的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以原经文解原经文,这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解的经,大家一定要认真去对照。怎么对照呢?按照《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自述圆通的十四无畏火难、水难、刀兵难,枷锁难、贪嗔痴等等。一一对应《法华经》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迦牟尼佛亲自解释的十四无畏火难、水难、刀兵难,枷锁难、贪嗔痴等等,以原经文解原经文一一对应。三十二应身也依上面原经文解原经文一一对应。通过原经文解原经文一一对应,我们知道了原来十四无畏和三十二应身就一个方法,就是明白真理,传真理,讲真理,直至究竟圆满佛,这就叫行甚深微妙法,这就是“修”就是“入”。方便说叫利他、行菩萨道。 “闻”就是“开示”,“思”就是“悟”,“修”就是“入”。闻思修就是开示悟入,开示悟入就是闻思修。自觉(自利)、觉他(利他)、觉行圆满。交光大师在《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讲:“问:不立观门,何由修证。答:汝不见下文,阿难喻此心为华屋,求门而入。佛与说耳根圆通。方是入此之门。今何阅佛经而不尊候佛旨,乱立观门。苟此处观门已立,便当以此修行。”就是讲,学佛应该听佛的话,以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而修行直至究竟圆满。《心经》后面讲:“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成正觉。”就是告诉我们要牢牢的抓住观世音菩萨闻思修法门,这是唯一回家之道。所以我们要听文殊菩萨的话,真学观世音菩萨,按照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去行持,菩萨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依教奉行,依法不依人。这与《法华经》里面讲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和《楞严经》所讲:“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都是一致,只有一个门成究竟圆满。

六祖法寶壇經參學體會

疑問品第三

(接上文)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慾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譯文:
六祖說:“大眾!世界的人,自己的色身好比是一座城,眼耳鼻舌諸根好比城的門。在外就有五門,在內只有意門。心是一塊地,性是主宰王,性王就住在心地上。性若住心地上就是王在,心地離性就沒有王了。自性若在,身心具存,若離自性,身心具壞。佛向自性作,不要向身外求佛。自性迷,佛也是眾生,自性覺悟,眾生就是佛。心慈悲,自身就是觀世音菩薩;若能無相喜捨,自身就是大勢至菩薩;能淨化自心,自身就是釋迦文佛;有平等正直的心地,自身就是阿彌陀佛,有人法二執就是障礙修行的須彌山。有歪邪的心念,就是洶湧的海水。無明煩惱就是起波浪的水,心存毒害就是惡龍,心地虛偽、誑妄就如同鬼神,在塵勞中奔波不息等於魚鱉,貪嗔熾然就是自造地獄,愚癡不化的人與畜生沒兩樣。善知識!修十善,天堂就到;除掉人我二執,猶須彌山崩倒;去掉邪心,海水就枯竭;煩惱不生,波浪便消滅;忘掉毒害之心,魚龍便絕跡。這樣自心地上的覺性如來,就放出光明,外照六根門頭,於六塵中清淨無染,能破除六慾天的罪業,內照自心,可消貪嗔癡三毒,地獄罪業亦同時消滅。這樣內外光明透徹,就與西方淨土沒有不同了。若不這樣修行,怎麼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呢?”

論議: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此節經文闡述心性之理,佛向內心性中求,外無佛可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門頭,自有無為真人放光動地。八識田中(六識外增末那識、阿賴耶識)蘊藏自性真如,轉八識成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對八識迷就是眾生,悟就是佛。但世人將四大幻化之身為我,保此有漏不淨之身,猶如守城池,若能悟幻化空身就是法身,則投入彌陀性海。假身之中有真我。這就要依四念處而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六根中,以身為總,餘為別,外五門可任由五塵出入,“內有意門”,可吸取前五塵落謝影子(色、聲、香、味、觸)入於意地之中,迷時放縱六根取六塵境,如門戶開放,任憑出入。悟時根不染塵,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入諸法實相,門門皆方便。生淨土易耳!八種識心如土地,可生鮮花,亦可長毒草。真如本性為君王,性王居八識心地之上,成一切識心之主,統一切身心,故稱“王居心地上”。悟後了知識即性,性即識。迷真性,法身真性雖存,難免隨業力流轉而去,前者謂涅槃,後者轉六道。“性去身心壞”。然真如本性,無生無滅,欲求佛道則應捨識用根,向自性中求,心淨土亦淨,萬不可向心外求佛求法。“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可知佛與眾生無二無別,差別在覺迷不同,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迷惑顛倒的佛,一旦破迷開悟就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佛。十法界唯一真如自性,因迷覺而有眾生、佛之別,其差別太懸殊了!若迷昧自心本性,依見思惑,作有漏業,就是六凡苦惱眾生。若迷心輕,破了我執我見,尚存法執,還有塵沙惑,作無漏業,而成二乘人,自利而不利他,佛稱自了漢。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次的法身大士,迷心很微薄,他們依無明惑,造作無漏業,而成大道心的聖者稱菩薩,他們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什麼是法身?法身,亦稱法性身、自性身,它無生滅,無變化,徧一切處。要言之:所證的真如本體與能照的真覺(無師智、自然智)究竟圓滿稱法身。若以法、報、化三身而論,則無生滅的自性身與自受用的報身二者合現,就是法身。古德云: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法身為“理智”圓融的顯現,有為法稱“智”,無為法稱“理”,即永遠離開、斷絕了煩惱障、所知障、具無邊的、不可說,不可說功德者就是法身。什麼是功德?六祖曰: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事相的修福上。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礙,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之相是功,心體離念是德;所作所為不離自性是功,應用見相離相不為相染是德;念念無間,保持心清淨,無分別、執著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識真理明自性,能覺悟宇宙人生真相,並在一切境緣上,任運自如,與性體相應,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就是功夫。六根與六塵起作用時,心清淨無染就是德行。此非一般人所能為。佛具三身,法身稱毗盧遮那、報身稱盧舍那、應化身稱釋迦牟尼亦稱釋迦文佛。自性迷就是眾生,自性覺就是佛。佛覺悟自心本性,徹法底源,究盡諸法實相,即是諸法如來。“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聖凡不離當下一念心,一切眾生之性與佛同體,故無緣大慈與眾生樂,同體大悲拔眾生苦,即是等如觀世音菩薩。以法喜為悅,施眾生以法樂,都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捨離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即等如大勢至菩薩善導群迷,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攝念佛人,同生極樂。若一念能仁寂默,復本淨心,即等如釋迦世尊之妙德。若一念清淨心、平等心,則同彌陀接引眾生成佛心。直心正念真如,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你就是阿彌陀佛。由此可知成佛是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更不可以佛像當佛,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此是明自性隨染緣,故有三惡道生。所謂苦樂由心造,炎涼自我修。若迷自性,心生人我眾生壽者相,心生人我執,法我執,則如須彌山似的障諸物,妙法不得入心,淪於六道,無有出期。若迷正見而起邪心,撥無因果,執斷執常,是溺苦海,能沒法身。一念煩惱心生,如波浪之相續,前際後際,不相逾越,難斷難滅。一念三毒之禍害,如惡龍之殘酷,必入惡道,無有出期。一念虛偽妄心,猶如鬼神出沒無常。一念塵勞,如魚鱉悠悠穿梭不歇,常擾心海。塵勞者,煩惱的異名。貪嗔癡慢疑邪,蓋覆真性,惱亂身心,不得清淨。一念貪嗔起,鬼道、地獄門即開,生吞活剝業識身。一念愚癡迷惑,不明事理,不信天地及六道輪迴,必受畜生之報。此節闡明善惡之報,全由心造。“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此明若能以真照妄,自能返妄歸真。若能行身三、口四、意三,十善業,天堂樂果便至。如給孤獨長者發心,為佛以金鋪地、量地建精舍,在忉利天中,其宮立現(慾界二重天),摩耶夫人亦在此享天福,可見果報昭然。若除人我眾生壽者四相,則雖然障重如須彌,亦傾倒無遺。若去掉邪心,則身、口、意三業及分段、變易生死,猶如海水枯竭。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若無,波浪寂滅,就不會往阿賴耶識裏搬業因了,第七末那識,是我法二執的根本。若煩惱障(三毒)、業障(五逆十惡)、報障(三惡道)三障毒害消除,如惡魚毒龍諸妄亦絕跡,即“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只要念念回光返照自心,不隨妄境流轉,四聖法界皆從一念心生。此節經文,示十法界惟心。我們應依祖師教言修無漏的功德,不執著有為的福報。一心念佛,老實念佛,隨緣作善,成就就在今生。“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慾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此節經文示惟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義。眾生心地上本具如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之性。此性大無不包,細無不入,放廣大光明,內外徧照,覺者六根門頭不為六塵所羈。若復清淨本源,則能打破六慾諸天塵勞愛染,不被愛慾所纏縛。若自性真如返光內照,貪嗔癡三毒當即消除,地獄等三途罪,一時消滅。作法會超拔,怎抵自證菩提?罪由心造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而不為罪纏。如是內心不惑,靈明朗徹,心為淨土,自性彌陀,當下即是。內外淨潔,安樂妙常,何異西方極樂?若不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念佛不精純,不成片,信願不堅定,如何能生極樂?我曾看過一首偈:“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為眾色,悟時剝境是真心,身界二塵無實相,分明達此號知音。”心外求佛,便落他境,絕無得時。惟心淨土,自性彌陀,所言不虛。

詞義:
⑴慈悲即是觀音:觀音世人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此菩薩觀其音聲,見眾生危難痛苦而前往救拔。眾生若心常存慈悲之念,就等於觀世音菩薩。
⑵喜捨名為勢至:此菩薩以大智慧,至一切處,平等施法度化眾生。若自心常存喜捨之念,就等於是大勢至菩薩所為。
⑶能淨即釋迦:釋迦譯能仁,以仁愛之心憫念眾生。牟尼譯寂默,即佛在因地修行時,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斷除煩惱,智慧圓滿。此即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而成就佛道,無煩惱,心則淨,淨心即佛。
⑷平直即彌陀:“直心是道場”,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成就極樂淨土,平等攝受接引眾生。心平直即自性彌陀的顯現,則等於自身就是彌陀。此從性體而論。
⑸人我是須彌:世人造惡,皆因“我執”、“法執”作祟,惡業若有形體則勝過妙高山。所以有人我執,就等於有須彌山高的障道緣,不得成就。
⑹邪心似海水:歪邪的惡心猶如海水洶湧,欲罷不能,不得安寧。
⑺煩惱是波浪:此即觀心無常,煩惱猶如脫韁之馬、巨風之浪,無有停歇。
⑻毒害是惡龍:一個人存有毒害他人之心,此心就是猛獸毒龍,最終受害的是自己。
⑼虛妄是鬼神:人心若虛偽,則如鬼神虛妄之障,見不得陽光,只能在暗處作祟。
⑽塵勞是魚鱉:此物終日在水中穿梭不停,人為五慾在塵勞中奔波不息不止,好比此物相似。
⑾貪嗔是地獄:貪心生餓鬼道,嗔心是地獄的因,貪嗔盤踞於心,使人惶惶不安,猶如造了地獄的罪業。
⑿愚癡是畜生:不信因果,不信六道,愚癡不化,沒有智慧,在六塵中混生死,猶如畜生相似,整日吃喝玩樂混日子與畜生何異?
⒀六慾諸天:天有二十八重,慾界六重,色界十八重,無色界四重。慾界六重為: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六祖法寶壇經參學體會》——犟牛老居士撰(疑問品第三)04 https://t.cn/R2WJCrW

佛说最无比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其无量大苾刍众,无量菩萨、天、人等俱。

尔时,尊者阿难在空闲处独坐思惟,生如是念:“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受三归依,作如是言:‘今我某名,归依于佛两足中尊、归依于法离欲中尊、归依于僧诸众中尊。’如是归依得几许福?”

作是念已,日初出时于本住处,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安详而出往如来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惟我向者,在空闲处独坐思惟,作如是念:‘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受三归依,作如是言:今我某名,归依于佛两足中尊、归依于法离欲中尊、归依于僧诸众中尊。如是归依得几所福?’我未能了,惟愿世尊哀愍为说,令诸众生得正智觉。”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善哉,善哉!汝真妙慧能善思惟,能善请问如来斯义。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阿难白佛:“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汝今当知,此赡部洲纵广周匝七千踰(yú)缮(shàn)那,北广南狭形如车箱,人面亦尔。假使于中合为一段,或甘蔗林,或芦苇林,或竹林等,或复稻田、胡麻田等,侧塞(sè)充满无有间隙。如是假使遍赡部洲诸预流果,侧塞充满亦无间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预流果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满一百岁,以诸世间上妙乐具、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奉施供养,恭敬礼拜。于彼一一预流果人般涅槃后,如法焚身收其遗骨,起窣(sū)堵波高广严丽,皆以种种涂香、末香、熏香、花鬘,上妙幡盖、宝幢、音乐、灯烛光明,赞叹供养。汝意云何?由是因缘,彼所生福宁为多不?”

阿难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归依于佛两足中尊、归依于法离欲中尊、归依于僧诸众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获福无量。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供养福德,比此三归所生福德,于百分中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wū)波尼杀(shā)昙(tán)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且置此方南赡部洲。于此东方毘提诃洲,纵广周匝八千踰缮那,形如半月,人面亦尔。假使于中合为一段,或甘蔗林,或芦苇林,或竹林等,或复稻田、胡麻田等,侧塞充满无有间隙。如是假使遍彼东方毘提诃洲,一来果人侧塞充满亦无间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一来果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满二百岁,以诸世间上妙乐具、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奉施供养,恭敬礼拜。于彼一一一来果人般涅槃后,如法焚身收其遗骨,起窣堵波高广严丽,皆以种种涂香、末香、熏香、花鬘,上妙幡盖、宝幢、音乐、灯烛光明,赞叹供养。汝意云何?由是因缘,彼所生福宁为多不?”

阿难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归依于佛两足中尊,归依于法离欲中尊,归依于僧诸众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供养福德,比此三归所生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且置东方毘提诃洲。于此西方瞿陀尼洲,纵广周匝九千踰缮那,形如日轮人面亦尔。假使于中合为一段,或甘蔗林,或芦苇林,或竹林等,或复稻田、胡麻田等,侧塞充满无有间隙。如是假使遍彼西方瞿陀尼洲不还果人,侧塞充满亦无间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不还果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满三百岁,以诸世间上妙乐具、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奉施供养,恭敬礼拜。于彼一一不还果人般涅槃后,如法焚身收其遗骨,起窣堵波高广严丽,皆以种种涂香、末香、熏香、华鬘,上妙幡盖、宝幢、音乐、灯烛光明,赞叹供养。汝意云何?由是因缘,彼所生福宁为多不?”

阿难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归依于佛两足中尊,归依于法离欲中尊,归依于僧诸众中尊。’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供养福德,比此三归所生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且置西方瞿陀尼洲。于此北方大俱卢洲,纵广周匝十千踰缮那,地形四方,人面亦尔。假使于中合为一段,或甘蔗林,或芦苇林,或竹林等,或复稻田、胡麻田等,侧塞充满无有间隙。如是假使遍彼北方大俱卢洲阿罗汉人,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具正解脱,正智解脱,其心调顺如大龙象,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不受后有,梵行已成,身心无碍,知众生性,具六神通、证八解脱,侧塞充满亦无间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阿罗汉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满四百岁,以诸世间上妙乐具、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奉施供养恭敬礼拜。于彼一一阿罗汉人般涅槃后,如法焚身收其遗骨,起窣堵波高广严丽,皆以种种涂香、末香、熏香、花鬘,上妙幡盖、宝幢、音乐、灯烛光明,赞叹供养。汝意云何?由是因缘,彼所生福宁为多不?”

阿难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归依于佛两足中尊,归依于法离欲中尊,归依于僧诸众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供养福德,比此三归所生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且置北方大俱卢洲。总四大洲有铁轮山周匝围绕,一日一月之所照临。假使于中所有一切诸山大海,悉皆除屏合为一段,或甘蔗林,或芦苇林,或竹林等,或复稻田、胡麻田等,侧塞充满无有间隙。如是假使遍轮围中,诸独觉人成就种种,胜阿罗汉所有功德,侧塞充满亦无间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诸独觉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满十千岁,以诸世间上妙乐具、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奉施供养,恭敬礼拜。于彼一一诸独觉人般涅槃后,起窣堵波高广严丽,皆以种种涂香、末香、熏香、花鬘,上妙幡盖、宝幢、音乐、灯烛光明赞叹供养。汝意云何?由是因缘,彼所生福宁为多不?”

阿难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归依于佛两足中尊,归依于法离欲中尊,归依于僧诸众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供养福德,比此三归所生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且置如是一四大洲,一日一月所照临处。乘此复有小千世界,有铁轮山周匝围遶,其中具有千日千月、千四大海、千苏迷卢大宝山王、千七金山轮围山等,千赡部洲、千毘提诃、千瞿陀尼、千俱卢洲、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覩史多天、千乐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众天,一大梵王于中自在,如是名为一小千界。乘此复有中千世界,有铁轮山周匝围绕,其中具有千小千界,如是名为一中千界。乘此复有大千世界,有铁轮山周匝围绕,其中具有千中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假使于中所有一切诸山大海悉皆除屏合为一段,或甘蔗林,或芦苇林,或竹林等,或复稻田、胡麻田等,侧塞充满无有间隙。如是假使遍满其中,诸佛、如来、应、正等觉,侧塞充满亦无间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诸佛如来,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满二万岁,以诸世间所有一切上妙乐具、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奉施供养,恭敬礼拜。于是一一诸佛如来般涅槃后,如法焚身收佛驮都,起窣堵波高广严丽,皆以种种涂香、末香、熏香、花鬘,上妙幡盖、宝幢、音乐、灯烛光明,赞叹供养。汝意云何?由是因缘,彼所生福宁为多不?”

阿难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一佛所,二万岁中,以诸世间所有一切上妙乐具、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奉施供养,恭敬礼拜。般涅槃后如法焚身,收佛驮都起窣堵波高广严丽,亦以种种涂香、末香、熏香、花鬘,上妙幡盖、宝幢、音乐、灯烛光明,赞叹供养,其福尚多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况满三千大千世界诸佛、如来、应、正等觉,经二万岁如前供养,所生福德而可弥多,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佛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归依于佛两足中尊,归依于法离欲中尊,归依于僧诸众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供养福德,比此三归所生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复能一弹指顷受持十善,由是因缘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惟受三归所生福德,比此兼修一弹指顷十善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复能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一弹指顷十善福德,比一日一夜八戒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复能尽其形寿受持五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一日一夜八戒福德,比尽形受五戒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复能尽其形寿受持勤策、勤策尼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复有能尽形受持尼正学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复有能尽形受持苾刍尼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复有能尽形受持大苾刍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尽未来际受持菩萨三聚净戒,无缺无犯,所获福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比喻,最胜最尊,最上最妙。”

尔时,尊者阿难闻佛所说,受持三归乃至菩萨三聚净戒,所获福德无量无边。欢喜踊跃叹未曾有,而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是法门,最胜希有不可思议,明甚深义,功德广大难可挍(jiào)量。其名何等,我当奉持?”

佛告阿难:“今此法门名‘最无比’,挍量种种真实功德,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此经中说最无比法,一切世间甚难闻故。”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尊者阿难、大苾刍众,无量菩萨及诸天、人、阿素洛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叹未曾有,信受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ง •̀_•́)ง #每日一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善不可不弘,恶不可不去。 善心人人有,快乐你我他。 善念养善心,善心生善念。 德不积不厚,善不
  • #风的新生活##风平浪静的闲暇# 睡不着,来说点骚话。[偷笑]实际上6月3号就熬夜看完了最后几集,太困了或者说太懒了没有整理截图。看完了会想,这么好看的剧为什
  • 台湾疫情一向也有,由去年至现在都没有消失。 只是台湾当局突然高调宣传疫情爆發,要封城。 碰巧,农曆四月份(西曆五月)时间,印度、马来西亚、台湾、日本和中国等
  • #每日运势# 活着,无愧才能自在;成全方可从容。谁活着都不易,助人渡过难关,人会心存美好;踩人痛处,人会记恨。 处于低谷的人,总有出头之时。花无百日红,再风光的
  • #好剧推荐##御赐小仵作##御赐小仵作[超话]# 发现了一个宝藏剧。鹅视频的✨《御赐小仵作》✨,感觉剧组没怎么做宣发,剧里的演员也一个都不认识,能看到真的是巧了
  • #赤羽业[超话]##业星# *梦警,哨向pa,摸鱼 黄沙充斥整个视野,黑压压一片将城市轮廓吞下个大概。我顶着风沙投过护目镜观察周围景象,试图与手中的地图线
  • #辽宁高考作文#题目:寻迹描字,立规成人标题立意:描字如做人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说的是做人的出身不重要,出身卑微要有不甘人后的竞争意识,出生优渥要有谦虚待人的想
  • #金珉锡[超话]# #金珉锡音乐剧Hadestown[超话]# 【XOxiuminL】210607 EXO DON’T FIGHT THE FEELING 专
  • 5.1去游乐园打卡,玩了四个项目,过山车等了2个多小时终于玩上了,小苏同学脖子已闪;还玩了凤舞九天,我紧张的问有没有到高处,降低了没,而他一直说好爽好爽;然后我
  • #成都[地点]#老夫的少女心又死灰复燃啦试问哪个女孩子小时候没有个公主梦快来圆梦啦姐妹❗️人均50❗️少喝两杯奶茶换一晚仙女屋它不香吗❓..闺蜜属于被我硬拖过来
  • 其实面对宿舍的舍友来说真的是有遗憾,尤其是皮姐[白眼],自从谈了恋爱,我们和她之间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了,我们也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和想法,但是总觉得有些突
  • 天啊!不过,这部影片的口碑能这么高,还归功于它在搞笑的同时,把故事也说的特别好。
  • #怎么看躺平学在青年中风行#【都太拼了,给躺平青年一个生存空间吧】5月26日,针对网上热议的“躺平青年”这一现象,洪晃在网络发声,称自己不能接受强调谴责躺平无耻
  • 肖战粉丝觉得肖战好帅 肖战唱歌好听 肖战作品好看 肖战商务期待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期待肖战顾魏 期待肖战斗罗大陆 期待肖战唐三 理智支持肖战代言
  • 当时大家都认为莲花生大士(简称莲师),一定会跟这些妖魔斗法,但是事出意外莲师来到当地; 收集了许多香树木、松树等,以及一些好吃的食物、好看的物品;等到晚上,将这
  • 对您来讲它可能只是一只收留的小狗,但对我们来说它是家人,我们已经不眠不休地找了好久,拜托大家帮忙!”他现年25岁,还很年轻,海内外粉丝无数,前途无量,我想穷尽自
  • 他指出:中国正在深化改革,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1942年6月7日 《解放日报》发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处在空前残酷斗争中》社论1942年6月7日,《解放日
  • 5月31日,罗军告诉正观新闻记者,他的独子罗世雄,生前是五粮液旗下宜宾五粮浓香系列酒有限公司的销售员,2020年12月3日晚,罗世雄参加湖南娄底一经销商在家中举
  • #林墨[超话]#lm#查收林的邮件# #林墨 陪林墨走过春夏秋冬#“你曾说过, 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那条种满梧桐, 是你走过多年的路。 图源by我弟(一个
  • 今年,她的爸爸也因为心脏病离开了她,说到这里,她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她说我不想看到我的妈妈难过,有时候我都不想手术了,我害怕,害怕自己瘫痪,害怕自己手术之后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