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苗乡脱贫攻坚答卷 ——清镇市流长苗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人勤土肥苗壮,电稳水通路畅,屋美院洁灯亮,红瓦绿荫楼房,富美大道康庄,百姓圆梦小康……隆冬时节,走进群山环抱、绿树簇拥的清镇市流长苗族乡,眼前如同一幅美丽画卷。

  与如今的富美图景不同,曾经的流长乡是清镇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之一。

  到2020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973人,4个国家级贫困村出列,671户贫困户1973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74%降到0……近年来,流长乡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力度、速度,尽锐出战,向贫困发起猛攻,实现了从贫困到决胜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以良好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党建引领“出征”

把攻坚合力聚起来

  发展有门路,农户有收入,流长乡农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背后,是无数党员干部经年累月、持续不懈的努力。

  在脱贫攻坚中,流长乡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组织,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举措,组织开展“五星红旗·苗乡飘扬”“初心故事”“中巴车上听民声”等系列活动,提振党员干部士气,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同时,注重扶贫先扶志,通过开展“苗乡脱贫故事”“给党说句心里话”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感恩奋进。

  2015年起,流长乡先后选拔66名优秀乡党员干部到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做到精兵强将抓脱贫;下派39名中青年干部抓扶贫,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汇聚澎湃的脱贫攻坚合力。

  为打好歼灭战,该乡成立脱贫攻坚作战室,制定作战图,挂牌作战,设立26个战区、5个工作专班,建立乡、包村单位、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四重排查机制,制定脱贫攻坚专项考核办法,实行“日调度、周见面、月考核”工作机制,切实把脱贫责任扛起来。

  各驻村帮扶单位也积极贡献力量,全乡获得社会帮扶资金共2089.4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2个,帮扶物资价值64.9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000余人。

发展产业“突围”

把富民产业兴起来

  每年的8月,流长乡黑土村漫山遍野的金黄刺梨鲜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们忙着采摘打包,准备销往各地,尽享丰收的喜悦。

  “我是我们村最先搞刺梨种植的,从2013年的10多亩到现在80来亩,如今每年收入20多万元。”靠种刺梨富起来的村民张发坤说,农民想要富,光靠种几棵苞谷是不行的,必须要搞产业。2018年,他与11名村民一起成立了刺梨种植合作社,带动13户村民发展刺梨种植。

  随着刺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黑土村已有133户农户种起了刺梨,2020年全村共种植刺梨5000亩,成为流长乡刺梨种植核心基地。

  如今,小小刺梨果已成为流长乡的一张产业名片,全乡累计种植刺梨1.5万亩,建成省刺梨产业示范园区,参与农户达1410户,其中贫困户109户,每户年均增收11000元以上。

  为破解产业发展单一、群众增收渠道窄、抗风险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流长乡还将多个单一产业“联姻”,探索出“1+1+1>3”的复合式山地农业发展模式。

  “我们在黑土村推行‘刺梨种植+蜜蜂养殖+黄豆种植’模式、在王院村推行‘肉牛养殖+蚯蚓养殖+蔬菜种植’模式,将三个单一的产业联合发展成为复合产业,从‘一业’到‘多业’、‘单方’到‘复方’,叠加N个新兴产业,实现了‘一地生多金’效果,走出了一条复合式绿色山地新农业发展之路。”流长乡党委书记曹兴亮说。

  流长乡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要抓手和硬支撑,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短短几年间,发展刺梨种植1.5万亩、元宝枫12514亩、韭黄850亩,建成1500亩蔬菜保供基地,带动7200余户28800余人(贫困户420余户1100余人)户均增收2750元,让一方水土养得起一方人,实现了“户户都有脱贫产业,人人都有致富路子”的发展格局。

 
补齐短板“冲锋”

让“3+1”保障强起来

  “不愁吃、不愁穿”要以稳定的收入为基础,以稳定的就业作保证。

  流长乡大力实施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打好“组合拳”,全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8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71个,累计向外输出贫困劳动力383人,培训贫困劳动力85人次。

  “经过排查,住房是全乡最大的短板问题,对此我们千方百计、多方协调建房物资、修缮资金,保障全乡78户房屋透风漏雨群众都住上安全住房。”流长乡党委副书记张勇说。

  腰岩村的王秀全是农村危房改造的受益者之一,住进了坚固牢实、干净整洁、功能齐备、家具齐全的安居房。王秀全高兴地说:“我们老两口以前住的是石板房,透风漏雨又潮湿,还不安全。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才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2015年以来,流长乡共争取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90余个,实施79.161公里道路交通项目、3个重大饮水工程、危房改造785户、房屋修缮262户,易地扶贫搬迁98户,改扩建中小学3所,新建幼儿园8所,安装路灯2048盏。全乡671户197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345人实施低保兜底,“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短板持续补齐。

  啃下“硬骨头”,踏上新征程。流长乡全乡上下将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信息来源:贵阳日报)

#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义安# | 安居 · 居安
安居方能乐业,居安方能心安。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获得感,是事关百姓福祉的大事。“十三五”以来,从城市到乡村,义安区全力保障群众“住得上、住得好”,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力争让每一位市民都实现“安居梦”。

“这些年听松苑小区的变化太大了,以前小区物业管理不好,环境卫生脏、乱、差,原有的绿地都没人好好打理,路面车辆乱停乱放,小区的活动场所较少,给人的感觉都是乱糟糟的。现在修了广场、路面,画了停车位,整洁方便多了。”家住义安区听松苑小区的罗先生提到现在的居住环境赞不绝口,“现在路面平整了,停车场井井有条,还有了各种活动的场所和健身器材,出门就有地方锻炼了。我经常能看见老人孩子在广场上锻炼、玩耍,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别提多舒心了。”

走进义安区听松苑小区,可以看到,整洁的路面向前延伸着,停车场上,一个一个的“方格子”规划有序,“方格子”里是整齐停放的小汽车。不远处,一片塑胶小广场格外引人注目,雅致的小凉亭、被精心修剪的小花坛、亮丽的健身器材,这些都给居民带来了便捷和舒适。听松苑小区有15栋多层住宅,现有住户534户,因为是老旧小区,未整治改造前,小区内路面凹凸不平,车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差,居民生活不便。今年8月底,小区整治改造工程圆满结束,经过改造,让这个老旧小区变得“年轻”了不少。

“车子停放都规规矩矩地,看着舒服多了。”“小区的道路更平整了。”“我们老年人遛弯也有地方了。”……对于居住环境的变化,小区里的居民感触最深。

听松苑小区的改变,是义安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义安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加大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实施多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重点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过程中,本着小区改造必须贴近百姓生活,得到群众认可的原则,把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十三五”期间,义安区先后对11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总建筑面积66.01万平方米,惠及住户8528户,切实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通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给小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提升,受益群众的幸福感普遍提高。工程完工后,相关部门还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等形式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居民满意度高达98%。

棚改喜圆“新家梦”——12月9日早上8时许,在永泉喜宴中心2楼会议室,大批前来选回迁房的居民,都在房屋告示栏前,认真听着工作人员对于房屋小区房号、面积的说明以及摇号选房后还要办理的后续事宜等。

摇号选房的现场人头攒动,十分热闹。顺安镇回迁居民叶跃进高兴地说道:“我很幸运能够抽到这个房号,也非常高兴自己抽到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而且这个位置非常不错,我挺满意的。”

“我在这里住了很多年,这儿的环境确实比较差,通过这次棚改,能够住上干净整洁的楼房,我挺高兴的。虽然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但今天选到了满意的房子,我们一家人都很开心。”顺安镇回迁居民伍松笑着说道。

“根据实际房源情况,我区依照项目回迁顺序号先后顺序,采取公证选房的办法启动旧城改造、老芜铜路北侧和东部城区基础设施三个项目安置房回迁分配工作。此次安置房分别在顺安富贵城、四季锦园、东正苑三个小区,分配工作分两天进行,涉及404户超三年未安置回迁户,计划分配安置房600套左右。”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安置房分配到位后,将由各征收责任单位负责办理回迁结算手续,领取并分发钥匙单,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旧城改造二期”、“旧城改造三期”和“老芜铜路北侧棚改”项目回迁安置任务。

棚改项目的完成,圆了义安区棚户区居民的“新家梦”。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我区在加大征收棚改清零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全区回迁安置工作,采取配建、团购和存量安置房源化解等多渠道筹集安置房源,切实解决超期未安置问题。截至11月份,我区实施棚户区改造新开工840套。

破旧危房展新颜——近日,记者来到顺安镇东垅村,见到居民许小玉正在门前的雨棚下晒洗衣物,新翻修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前的遮雨棚焕然一新,外墙也被穿上了“新衣”。谈起新翻修的房子,许小玉高兴地说:“以前屋顶漏水,刮风下雨很受罪。后来我们的房子被纳入危房改造,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都修好了,还给加了个遮雨棚,现在刮风下雨都不怕了,我们两口子住的可安心了! ”

许小玉的丈夫因交通事故导致全身瘫痪,劳动力的丧失和必须每时每刻的看护,让本不富裕的家庭一贫如洗。今年受汛情影响,让本就破破烂烂的小平房“雪上加霜”,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许小玉为了这事一直发愁。村里将其纳入今年的危房改造计划。

为切实帮助许小玉家改善居住环境,政府投入6000元,给房子重新装了屋顶,安装了遮雨棚,更换了塑钢窗,给墙面重新刮了腻子。经过近两个月的紧抓紧赶,今年9月份工程就正式完工。家居环境的改变,让许小玉家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是党和政府让我有了现在这温暖安全的新家,现在刮风下雨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许小玉激动地说。

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义安区民生工程项目,2020年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5户,已超额完成任务。截至目前,第一批29户验收及资金打卡发放工作在6月底完成,第二批结合水灾受损三类重点对象危房,共实施53户,10月底已全部完工,下步将进行验收资金拨付工作。

对老百姓而言,安居是乐业之本。要住得安心,才能生活舒心。“十三五”以来,我区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实施了1948户农村危房改造,有关部门进村入户实地查看,查漏补缺,实行动态监管,发现一户,改造一户,从危房改造对象名单上报、入户核实到现场危房鉴定,严格按规范流程、监管程序进行,确保危房改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程慧 章政国)

【泽惠民生谋福祉 开拓进取写华章——定边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57.63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317.62亿元,年均增长5%,稳居全省前十;人均GDP突破1.3万美元,已迈入高收入行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以20%以上增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9%和8.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9.5%,达到95.3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61%;2018、2019年连续两年跻身西部百强县,2018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400强......一组组数据持续增长的背后,承载的是定边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十三五”以来,定边县围绕“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城镇化改善民生”总方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步伐,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全县综合实力更强,发展势头更足,人民群众更感幸福……
农业基础更加巩固
走进定边县白泥井镇,昔日的毛乌素沙地已变成万顷良田,大棚设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农贸交易市场应有尽有。全镇现有水浇地32万亩,2019年,全镇农业产值达2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元。如今,白泥井镇现代特色农业不仅是当地百姓的“致富宝”,也成为全县镇村现代特色农业的“样板间”,更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产业强镇示范镇、大漠蔬菜主产区、周边农产品交易集散地。白泥井镇是定边县农业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十三五”以来,定边县累计投入各类涉农整合资金55亿元,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建成了马铃薯、玉米、瓜菜、小杂粮四大特色种植区,形成了六大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同时,还建成西北最大的县级脱毒马铃薯种苗扩繁中心,打造了一批特色显著的生产示范基地。定边县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引进200万头生猪、20万头湖羊和6万头奶牛3个大型养殖项目,建成晴朗无抗蛋鸡养殖项目,创建中省市县级标准化示范场51个,初步形成五大养殖区。定边县相继在马铃薯主食化试验示范、马铃薯高产栽培、红花荞麦提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与中国农科院合作,设立马铃薯主食西北研究中心,建成定边荞麦研究所。农业技术的应用为全县粮食安全和产业链条延伸提供了有力支撑,荞麦、苦荞、马铃薯和速冻蔬菜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陆续建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9%以上,粮食总产量实现37.42万吨,较“十二五”末增加10.37万吨。在产业园区化建设方面,定边县各等级现代农业园区已达到45家,并建成一批优秀示范项目,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县区。培育形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新型经营主体3300多个,带动年外销鲜活农产品100万吨以上。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8%以上。“定边马铃薯”“定边荞麦”“定边羊肉”3个特色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面积18.31万公顷,实现产地农产品“身份证”安全准出。
工业格局基本形成
在广袤的定边大地上,高高竖立的石油井架、天然气井架,一座座旋转的风塔,一块块整齐排列的太阳能晶硅板,处处彰显着勃勃生机。“风光”产业无限好,配套制造需跟上。坐落在定边工业园区的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新能源风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陕西省唯一一家专业化风机设备装备制造企业,企业预计年生产塔筒500套,年产值5个亿,年上缴利税1000万元以上。风机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定边,为当地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条件。“十三五”以来,定边县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全县风光发电项目获批总规模5350兆瓦,已建成并网规模3380兆瓦,累计发电量达到195亿度,是“十二五”期间的7.8倍,发电规模领跑全省。先后建成了全国首个分布式示范风电场、首个大型双面组件光伏电站、全国最大的光伏扶贫电站和全省首座大型平单轴对日跟踪光伏电站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广东猛狮集团500兆瓦时储能电站一期、中核集团500兆瓦风机塔筒等装备制造项目。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为支柱产业,以风能、太阳能为新兴产业的工业格局,工业总产值累计突破1200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1家,是“十二五”末的3.2倍。传统油气产能有序释放,“十三五”以来,定边县累计新打油井突破3500口,年原油产量稳定在750万吨,天然气9亿立方米,居全省前列。10万吨高等级润滑油、陕西众源绿能天然气液化项目相继建成,实现油气转化“零”的突破。此外,工业新区发展逐步推进,工业新区总体规划获批,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基本形成“四横三纵”的路网主框架。目前,入园企业达到64家,累计实现主营收入24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油气转化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定边县红柳沟镇沙场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4年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几块像样的地,村民经济收入十分微薄。开展精准扶贫后,沙场村借着扶贫政策迅速发展,把大量黄沙窝土地变成了良田,并搞起了大棚种植,短短几年时间,从最初的69个大棚,滚雪球式发展到现在1112个大棚,全村新建或翻新民房400多间。现在的沙场村,户均10个拱棚,家家有车,年收入10万元以上。沙场村的变化是定边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定边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3亿元,有效落实“十个一批”帮扶举措,累计发放9.5亿元小额扶贫贷款,鼓励贫困群众自主创业,94%以上的贫困人口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教育普惠实现全县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贫困人口参合率、参保率和代缴率实现“三个100%”;帮扶1.3万人易地移民搬迁,居民安全住房率达99.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9%,贫困村安全饮水达100%。2018年9月,定边县正式脱贫摘帽,73个贫困村、9270户35476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6.16%降至0.25%,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3402.16元增加到10609.44元,年均增幅42.4%,被评为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县。
民生事业扎实推进
“十三五”以来,定边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促使社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该县将深化医改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定边当地医院与省内外19家三级医院,建立医共体对口帮扶关系或业务技术协作关系。定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与全县19个乡镇卫生院、1个街道办卫生服务中心和所有村卫生室,组建医疗服务共同体,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联动改革、协同推进、同步完善,“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县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极大方便了城乡群众就医。同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普惠性幼儿学校达到74家,占比达到91.7%。累计投入6.32亿元,实施了14个中小幼儿学校新改扩建项目;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县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5%以内,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到每月3085元,比“十二五”末增长39%;累计发放各类兜底保障金3.7亿元,保障1.9万人基本生活;建成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80个农村幸福养老院,资助561名家庭困难大学生顺利入学;四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使用。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渠黄河水,惠济众民生。11月22日,历时三年的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定边供水提升改建项目新增调蓄工程陡沟调蓄池首次试通水,标志着事关定边县广大群众饮水安全的重大引水工程完成了阶段性建设任务,引黄工程调蓄能力不足问题将得到根本性解决。“十三五”以来,定边县累计投入100亿元,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水电路讯等基础供给趋于完善,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城乡面貌得到全面改善。实现县域内“2小时交通圈”,公交线路基本覆盖城区,行政村投放通村客运班线;全县185个行政村动力电全覆盖,实现户户通电;城乡供排水能力不断加强,完成县城马莲滩水源地保护工程,划定3个乡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城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4G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县域全覆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完成土地确权6.7万户,户确权率达到93.6%,创建完成14个省级“三变”改革试点村和20个市级示范村,实现了79个贫困村产权制度改革全覆盖。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县文化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化馆”,县图书馆列入陕西省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试点馆,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示范点实现全覆盖,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成20个乡镇文化广场,140个行政村文体广场,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775平方米。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建成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9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116个村级服务站,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全覆盖。注册登记电商企业22家,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https://t.cn/A6qSoTo6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來真實意 佛法不是用來信,是用來走的才對!多少人?信佛只是嘴巴在信,現實生活中有幾?真走上佛陀之路呢?那佛陀之路,是去極樂世界嗎?還是究竟涅槃(了斷自我,無
  • 今天上午,来到好友王自安王总在长安区新开张的“西安友和·喜洋洋汽车养护邻家小店”给我的车做了个常规保养,全程体验了喜洋洋便捷的汽车养护新模式,这里停车、洗车、充
  • 兄弟们早[嘻嘻] 我写的东西大多人都看的懂! 许多人对投资的大道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或者一到做的时候行为就变形了 这就是心态的问题,成功是要一点点积累的! 当
  • 今天故事大王决赛,6点起床,6:45把弟弟送到阿姨家,7:15分到单位,8:15到东莞图书馆!晚上八点回来,今天一天12个小时在比赛现场,晚上八点半接到弟弟,然
  • #开水优选# 今日19点,惠源牛肉粒补货! 惠源牛肉粒80g*3包/5包,活动特惠【19.9起】,拍五包更划算,平均一包不到6块钱!超级好吃,还方便携带呢 这
  • 21 No man of the offspring of Aaron the priest who has a blemish shall come near
  • 12星座中孝顺的星座,老实忠厚!百善孝为先 处女座 处女座人非常孝敬。对处女座来讲,家人的支撑是他们生射中最重要的进步的能源。可以或许说家人是处女座人的软肋
  • 梳理一下韩信的人生轨迹,发现他拿的就是网文男主角到剧本,开挂的人生难以用正常思维理解。 前228年·韩信出生,1岁。他生于楚国淮阴(今江苏淮安)。 这一年,秦
  • #台州每日成交# #台州楼市# 【2月1日台州商品房销售信息:台州市签约305套,签约总价41699.90万元】 台州各县市区共签305套,签约面积38511.
  • 【多年以来,让不少女性相信的9个美丽标准,但都是错误的】 1,日常化妆不会对皮肤有害 化妆可以对皮肤造成伤害,这是很多女性相信的一个“事实”,有人还在网上进
  • 【披星戴月 我区核酸采样队奋战荔湾】300人分六批次24小时不间断为荔湾群众提供核酸采样服务   “我们要组织300人的核酸采样队伍支援荔湾,立刻行动!”5月
  • 【100小时聚焦浙江画卷】“畅行中国·献礼建党100周年‘钱江潮涌·100小时行走的浙江’”—— “全国百城百台”大型融媒新闻行动拉开大幕。“全景式、全天候、全
  • 秦霄贤也好 秦凯旋也罢 先生便是先生 我惊艳于先生的容貌 倾心于先生的温柔 沦陷于先生的才华 生活在黑暗 总向往光明 得到过救赎 就沉浸在希望 先生便是那一月天
  • 《可怕的不是婚姻,而是生活的鸡零狗碎》    婚姻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都说生的好不如嫁的好,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很大程度上讲确是如此,却也不是每个人都有
  • 我祖俞桂,字希郄,南宋绍定五年(1232)进士,知滨州,是南宋著名诗人,遗存诗文达127首,著有《渔溪诗稿》存世。他诗文擅长绝句,常以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往往具
  • 巴西全国棉花协会称,美国对本国棉农的补贴让美国棉花更具竞争力,增加了美棉在国际市场上的供应,让巴西产品在不公平条件下与美国竞争。抗美12年,巴西赢得补贴争端因市
  • ”雷乌斯足球俱乐部此前在主席Joan Oliver及其背后财团的领导下陷入破产状态,而Joan Oliver正是拉波尔塔执政时期的巴萨CEO。在其中一张海报上可
  • 视频号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特朗普:01普通男人成功的最高境界可以这样说,特朗普若没有当总统,那么他已经做到了一个男人,一生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或许多少年后,
  • 永远心存希望的乐观?他怀揣着不灭的本心,点燃前行的微光,带来乱世中不灭的希望。
  • 我们小心翼翼维护着别人的尊严,确不知道你的尊严落了一地,我用迷茫的总结了自己的青春,现在想起来也许一直以来都是自卑的。人真是奇奇怪怪,明明就还挺惨的,但因为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