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这样炼成的——山西联通勇于实践“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之路】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以来,中国联通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把科技创新作为首要任务。抓住有利机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找准在双循环中的位置,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庞塔煤矿在地下800米深处、覆盖100公里巷道里,共部署了144个基站,建成全国首个井下5G商用网络;乡宁台头煤矿建成全国首个井下5G智能综采工作面,5G+综采工作面实现了煤矿颠覆性变革,整个综采工作面的操作人员节减至 6 人;塔山煤矿实现了矿井设备远程协同运行维护,“5G+智慧同煤”初具雏形;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助力鹏飞集团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造出了省内首家智慧工厂;全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园区5G专网项目晋南钢铁集团铁水罐智能调度系统,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移动物联网应用优秀案例——

5月27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山西召开的2021年“5G+工业互联网” 现场工作会议上,山西联通承揽建设的多个“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成为国内或省内“第一”,颇为引入注目。

如何取得多个“第一”,到底有什么“独门秘笈”?让我们走进山西联通建设的“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一窥究竟。

抢占先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20年6月5日21时,地处吕梁山深处的庞庞塔煤矿,山西联通工程技术人员郭镇毅正在矿井下,将庞庞塔煤矿 5G网络的最后一个基站调试成功。至此,由山西联通建设的全国首个在地下800米深处、覆盖100公里巷道的井下5G商用网络顺利部署完成,共部署了144个基站。

自2019年5G正式商用以来,切实履行中央企业的职责使命,坚决将5G建设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始终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落实,抢占先机、超前布局。

早在2019年9月,中国联通就依托5G网大带宽、广连接、低时延三大特性,以打造智慧矿山为目标,与庞庞塔煤矿签订了煤矿井下5G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井下5G设备改造。山西联通作为中国联通的智慧能源产品基地,是三大运营商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在山西成立专业化产业互联网公司,整合资源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互联网服务。

2020年3月26日,山西联通成功中标庞庞塔煤矿井下5G专网项目。随着4月15日中国联通与庞庞塔矿正式签署商用合同,5G井下商用网络建设也开始了紧锣密鼓地部署实施。经过50天连续奋战,技术人员完成了庞庞塔煤矿南区和北区井下单节点5万兆、环网总带宽40万兆级别、采用5G切片技术的具备物理通道隔离的矿用IPRAN工业环网以及5G基站的覆盖工作;利用5G切片技术实现不同系统数据在一张网中的稳定专网传输。

“本次项目的技术与施工难度创历史之最,但非常荣幸,我们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山西焦煤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晋峰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必将为矿井后期智能化工作面改造、智能通风、智能运输等方面的远程智能控制和相关数据自动监测、实时互联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对于创建智能矿山来说,井下5G商用网络的成功建设不是一个阶段性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基于此网络,中国联通正加速研发多种智能应用,已在环境感知、智能视频回传、AI分析、重大设备故障预判等方面取得突破。目前,视频采集、智能分析、全面感知、三维展示、设备健康管理和VR高清直播等智慧应用,正在庞庞塔煤矿搭建,预计在今年实现井下少人、无人的智能煤矿建设目标。

庞庞塔煤矿5G项目的成功,标志着5G在智慧矿山的应用迈出关键一步。中国联通以此项目为标杆,大力推广“5G+智能矿山”,与同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台头煤矿等企业进行交流,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直面痛点,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台头煤矿智能综采工作面正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自动掘进,地面智能化工作室内的操控平台电脑上显示出清晰的电流监控曲线图。

“山西联通的5G建设项目,为我们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开通了一条高速公路,现在技术人员已经利用5G网络操作井下自动放煤。”近日从台头煤矿了解到,该矿已实现了5G网络厂区全覆盖,智能化矿山开采通信“高速路”实现了更快、更稳定、更高效。

综采工作面是现代化煤矿生产的主要环节,是煤矿生产中环境最恶劣、工作最复杂的系统。以往采用有线网络实现彼此数据通讯的作业模式已不符合新时代对矿山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引进和研发采煤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切实提高单产单进水平成为摆在台头煤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煤矿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新时期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激发能源革命新活力、实现煤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必由之路。”台头煤矿高永林表示。

山西联通了解到这些痛点后,多次与台头煤矿进行深入沟通交流,2020年8月27日,山西联通与台头煤矿成功签署合同,着力进行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打造全国首例煤矿井下5G智能综采工作面项目标杆及示范模板。

在前期沟通调研中,前期投入资金压力大、综采工作面环境复杂、智能化改造后通信线缆容易与设备发生拉扯断裂,严重影响智能化生产效率和安全。为了实现5G对台头煤矿智能综采工作面改造,山西联通以5G无线控制切入点,积极参加矿方组织的技术交流,详细反复论证项目可行性和合理性,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全面部署了“一个核心控制系统+九个子系统”,并针对综采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28日,台头煤矿5G+智能综采项目于验收通过。

“5G+综采工作面从台头煤矿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综采工作面业务场景,选取液压支架、采煤机工业控制作为低延时应用场景,选取重点区域摄像仪视频图像监控传输作为大带宽的应用场景,积极采用先进、可靠、实用的技术与装备,利用5G网络切片功能,保持业务隔离,保障业务安全。”工程人员介绍,台头煤矿工作面作为全国首个井下5G智能综采工作面,标志着山西联通在煤矿最具复杂性的采煤工作面开启了智能化建设工作,为“少人和无人矿山”建设提供重要的实践意义,走在了“5G+智能矿山”这一垂直领域的前列。

积极拓展,应用场景日趋广泛

近年来,山西联通充分发挥5G性能优势,在钢铁、煤化工、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领域持续发力,以成立联合实验室为载体,建成工业新生态催生平台,打造了晋南钢铁、鹏飞实业、中晋冶金、太原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5G+工业互联网项目,并不断总结经验,进行规模化拓展。

2020年4月27日,由山西联通研发打造的太原工业互联网平台已上线试运行。该平台以打造太原市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四大产业集群为重点,主要面向政府部门提供经济运行分析及项目投资动态分析,为太原市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服务。

太原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一期主要为政府提供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管理平台,覆盖全市1000家重点企业,实现地方政府对工业经济的可视化、可预测智能管理,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项目二期重点打造太原市产业集群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如产业电商、产业链协同、IOT与智能制造、5G+AI应用、应用商店等,推动太原市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为全产业链提供服务,全面提升太原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助力工业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2020年6月27日,山西联通为晋南钢铁集团研发开通了12个5G宏站,建成了省内首个5G网络规模覆盖工业园区的专网,同时还确定了无人驾驶、远程操控、皮带传送视频监测等创新业务合作内容,为省内钢铁领域智能制造项目首开先河。二期项目还将为其成立“5G创新联合实验室”,研发5G天车防撞、客运无人驾驶等,有效推动钢铁行业先进产能提升,助力钢铁行业智能化转型。


此外,山西联通与太原福莱瑞达物流公司、太原理工大学等联合成立5G+智慧物流实验室,面向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等企业客户,研发物流园区5G+AGV智能控制;与太原酒厂5G智慧酒厂合力打造可视化数据驾驶舱、监控中心大屏显示系统、安防监控平台管理等;与阳泉冀东水泥开发5G无人驾驶项目,包括5G 网络建设、矿车无人驾驶系统、远程监控与应急接管系统等;与鹏飞实业集团公司联合成立5G+智慧煤化工联合实验室,将改变了历史工艺——甲醇联产合成氨,实现产品的高端化、产品效益最大化;与中晋冶金合作的信息化安防监控系统项目已签约落地,未来将实现中晋冶金工厂车间从生产流程执行、AI视觉质检、大数据分析、人员行为管理、能耗管理及预测性维护的流程一体化、生产可视化、数据实时化等5G+智慧工厂应用场景……

国内16个省份200多个煤炭企业、20余个智能矿山项目,部署了基站数量超过100个的项目……这些数字,都已成为中国联通大规模拓展市场的有力佐证。未来,山西联通将紧跟中国联通的发展步伐,以5G网络建设为契机,继续发挥行业优势,整合产业链资源,围绕新基建加大投入、加快进度,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努力走出一条山西“5G+工业互联网”之路,助力山西转型发展。

自剜病根→→→辽宁变了!

紧握法治长缨 净化信用环境

一个判断,已成为共识:辽宁振兴发展,不是靠上几个大项目就能实现,必须解决好营商环境、发展生态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辽宁过去一段时期用力颇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组建专门机构,出台“最多跑一次”省政府规章……回头审视,发展生态虽有所改观,但并未根本改变。

一个追问,让辽宁反思:营商环境问题的“病根”,究竟在哪里?

一系列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给辽宁发展生态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同时,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也清晰显露出来:法治不彰、信用缺失。

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二者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市场主体只有在一个公平、透明、平等、诚信的环境中,才能对未来看得清、可预期、有信心,才能有在一个地区放心投资、安心创业的动力和底气。

症结找准,施策才能精准。去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刻总结教训,将营商环境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聚焦到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上来。

重塑诚信政府,从约束职能部门和公务人员做起,知法用法、兑现承诺;规范市场主体,从修复金融生态着手,追逃废债、严惩失信。

双管齐下、同向发力。观念在变,行动在变,辽宁在变!

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是一个整体,代表着营商环境的最高层次,代表着投资者对一个地区的信心和预期,而预期有价值。

近些年,有关辽宁企业债务违约问题的消息不时从债券圈传来,且都“动静不小”。尽管相关方面及时采取措施,但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是一条朴素的道理。企业债务违约,其背后固然有经营遇到困难等客观原因,但同时也反映出法治观念淡薄、诚信缺失等问题。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口惠而实不至”现象,在过去一段时间也不时出现,让一些投资者不满。

辽宁有着灿烂辉煌的发展历史,有着质朴厚重的地域文化,信用和诚信一直是重要底色。性格豪爽、为人大气的辽宁人,绝非天然不讲诚信。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失信行为,有其特别成因。

辽宁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是计划经济进入最早和退出最晚的地区之一,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因而在信用体系建设上有差距。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一段时间,辽宁的政治生态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营商环境与政商关系,违背经济规律的不作为、乱作为,引发了一系列政府失信行为。

“维护信用,扎实办事,引导预期向积极方向转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辽宁调研期间提出这一要求,深意由此可见。

教训惨痛,形势紧迫。如何破局,已是摆在辽宁人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今年1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在接受央媒专访时明确提出:“营商环境最重要的内容是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

这是省委在去年将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到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为“牛鼻子”工程加以强调推进之后,针对当前辽宁面临的紧迫问题作出的最新判断和进一步聚焦。

此后数月,无论是春节前夕赴省公安厅慰问、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赴地方调研,还是与中央新闻单位驻辽机构负责人座谈、会见来辽企业家等多个不同场合,“加强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都是张国清每次必讲的重要内容。

“这让我们看到了省委的决心。以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经济社会事务,也是我们必修的一课。”敏锐感受到这一新变化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潘卓如是说。

把法治挺起来,把信用建起来,把预期撑起来。让政府守住底线、企业避开红线,一场艰巨而影响深远的“攻坚战”,已在辽宁打响。

“信”宜立,更在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守住信用,就必须运用法治手段依法依规约束政府和企业。

1695万元,终于还上了!对于沈阳金柏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拿到这笔被拖欠数年的工程款,过程虽曲折,结局很圆满。

这家园林绿化设计施工企业,服务对象大多是各级政府部门,多年来因各种原因工程款屡被拖欠,企业生存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得知这一情况后,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挂牌督办机制,第一时间组织4个市19家拖欠主体召开专题调度会,采取多种办法清理欠款,终于在去年10月底,将公司被拖欠的无分歧欠款清偿完毕。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营商环境建设重点不在于惠而在于信,并不是说政策优惠有多好,关键在于政策要有稳定性、公信力,让人感到可信任,这样的营商环境才是可持续的。”

“辽宁在信用立法方面在全国启动得较早,但法律的应用和执行更为关键。”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映雪坦言。

亮出法治的“武器”和“牙齿”,是治理政府和企业失信行为的最佳选择。眼下,辽宁各地各部门正紧握法治利器,瞄准信用建设薄弱点精准出击。

欠款必还是底线。政府拖欠款项的行为最令企业难以接受。辽宁着力将清欠工作作为推进企业纾难解困的重要举措,采取督查、黄色预警和给市长致函等措施推动欠款清偿。截至去年10月底,已偿还拖欠账款348.17亿元。14个市及省级政府部门、省属大型国企均完成了全年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目标任务。

逃债必追是态度。企业恶意逃废债会引发金融风险,必须亮明严厉打击的坚决态度。在鞍山市,公安机关在全国创新组建、率先成立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支队,连续开展“追月”行动,针对13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破获了一批大要案件,追回欠贷3.3亿元,优化不良贷款8.9亿元。在全省,鞍山只是一“点”。目前,辽宁各地依法治理逃废债等行为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失信必惩是原则。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辽宁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信用数据征集体系,在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14个领域建立了信用监管制度,实现了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

“法”宜严,更在公。处理好严格执法与提高法律遵从度的关系,坚持客观公正、不枉不松,最终的目标,就是营造出公平、透明、平等的市场环境。

对此,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成林有更具体的解释:“对于各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而言,案件办理是否公正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深刻,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最为直接,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最为明显。”

近日,一份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对涉企案件实行生产经营影响评估的报告办法(试行)》在企业界人士中引发不小反响。今后,人民法院办案时要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进行评估,这就极大降低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辽宁政法系统近期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释放了更多积极信号。

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刀刃向内集中整治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省公安厅推出涉企经济案件审批报备等5项机制;省检察院坚持“少捕慎诉”,清理涉民企“挂案”;省司法厅出台文件,针对在岗不尽职、办理不及时等37种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作出明确问责规定……

胸怀赤诚,舞动长缨。上下同欲,气象万千。

4月6日,辽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正式印发。“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赫然排在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成为辽宁未来5年集中发力的重要任务。

在“十四五”开局之际,这向外界传达了一个鲜明信号:只要我们用心用力把发展生态营造好,各方面要素必将在辽宁加快集聚。

从修复金融生态着手,运用法治手段重建信用基础。省委、省政府精准部署,各地各部门务实行动,广大干部群众秉承“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原则恪守本分。

潜移默化中,一个个看似细微的点滴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口碑在变。深耕辽宁10年的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说,营商环境变好了,信誉度高了,辽宁会有更好的前景,我们愿意做辽宁的宣传者。而在葫芦岛投资了三期项目的坤泰云著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建华则表示,正是看到了当初政府承诺修建的两条道路通车,我们才决定继续在这里投资。

信心在变。进入3月,国有金融机构在辽宁的活动愈加频繁。人民银行决定对辽宁增加240亿元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分别与阜新、朝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看中的是辽西北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独特区位优势;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分别与本溪、盘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看中的是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预期在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在“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专家座谈会上直言:“过去人们认为东北的营商环境相对来说在国内是比较滞后的,但是我们看到辽宁在2020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是1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辽宁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也在关注辽宁、看好辽宁,最近,东方航空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等主要负责人纷纷率团来辽,就加强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既解眼前之困,又谋长远之功。目前,辽宁正在逐步推进一项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程。

今年2月26日、3月28日,辽宁相继召开全省农信机构改革动员会议、全省城商行改革动员会议。目标十分明确:牢牢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底线,切实保护企业和群众利益。

4月13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上,再次释放强烈信号: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做起,更好服务辽宁振兴发展大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展环境的修复亦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意志坚定、心无旁骛,定有成效。法治辽宁、信用辽宁,是振兴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

辽宁,使命重大,蓝图清晰,时至势成,众缘和合,已然迈上新的征途,正在掀开新的一页!

【自剜病根→→→辽宁变了!】
辽宁振兴发展
必须解决好

营商环境和发展生态问题

重塑诚信政府
规范市场主体
双管齐下、同向发力
辽宁,在变!

以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为突破口,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经济社会事务。
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在于信,关键在于政策要有稳定性、公信力,让人感到可信任。
从修复金融生态着手,运用法治手段重建信用基础。
只要我们用心用力把发展生态营造好,各方面要素必将在辽宁加快集聚。
法治、信用
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
今天,辽宁日报头版文章
带你聚焦
辽宁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

紧握法治长缨 净化信用环境

一个判断,已成为共识:辽宁振兴发展,不是靠上几个大项目就能实现,必须解决好营商环境、发展生态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辽宁过去一段时期用力颇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组建专门机构,出台“最多跑一次”省政府规章……回头审视,发展生态虽有所改观,但并未根本改变。

一个追问,让辽宁反思:营商环境问题的“病根”,究竟在哪里?

一系列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给辽宁发展生态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同时,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也清晰显露出来:法治不彰、信用缺失。

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二者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市场主体只有在一个公平、透明、平等、诚信的环境中,才能对未来看得清、可预期、有信心,才能有在一个地区放心投资、安心创业的动力和底气。

症结找准,施策才能精准。去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刻总结教训,将营商环境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聚焦到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上来。

重塑诚信政府,从约束职能部门和公务人员做起,知法用法、兑现承诺;规范市场主体,从修复金融生态着手,追逃废债、严惩失信。

双管齐下、同向发力。观念在变,行动在变,辽宁在变!

企业的疑难问题,第一时间解答

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是一个整体,代表着营商环境的最高层次,代表着投资者对一个地区的信心和预期,而预期有价值。

近些年,有关辽宁企业债务违约问题的消息不时从债券圈传来,且都“动静不小”。尽管相关方面及时采取措施,但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是一条朴素的道理。企业债务违约,其背后固然有经营遇到困难等客观原因,但同时也反映出法治观念淡薄、诚信缺失等问题。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口惠而实不至”现象,在过去一段时间也不时出现,让一些投资者不满。

辽宁有着灿烂辉煌的发展历史,有着质朴厚重的地域文化,信用和诚信一直是重要底色。性格豪爽、为人大气的辽宁人,绝非天然不讲诚信。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失信行为,有其特别成因。

辽宁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是计划经济进入最早和退出最晚的地区之一,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因而在信用体系建设上有差距。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一段时间,辽宁的政治生态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营商环境与政商关系,违背经济规律的不作为、乱作为,引发了一系列政府失信行为。

“维护信用,扎实办事,引导预期向积极方向转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辽宁调研期间提出这一要求,深意由此可见。

教训惨痛,形势紧迫。如何破局,已是摆在辽宁人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今年1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在接受央媒专访时明确提出:“营商环境最重要的内容是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

这是省委在去年将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到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为“牛鼻子”工程加以强调推进之后,针对当前辽宁面临的紧迫问题作出的最新判断和进一步聚焦。

此后数月,无论是春节前夕赴省公安厅慰问、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赴地方调研,还是与中央新闻单位驻辽机构负责人座谈、会见来辽企业家等多个不同场合,“加强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都是张国清每次必讲的重要内容。

|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

“这让我们看到了省委的决心。以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经济社会事务,也是我们必修的一课。”敏锐感受到这一新变化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潘卓如是说。

把法治挺起来,把信用建起来,把预期撑起来。让政府守住底线、企业避开红线,一场艰巨而影响深远的“攻坚战”,已在辽宁打响。

“信”宜立,更在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守住信用,就必须运用法治手段依法依规约束政府和企业。

1695万元,终于还上了!对于沈阳金柏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拿到这笔被拖欠数年的工程款,过程虽曲折,结局很圆满。

这家园林绿化设计施工企业,服务对象大多是各级政府部门,多年来因各种原因工程款屡被拖欠,企业生存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得知这一情况后,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挂牌督办机制,第一时间组织4个市19家拖欠主体召开专题调度会,采取多种办法清理欠款,终于在去年10月底,将公司被拖欠的无分歧欠款清偿完毕。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营商环境建设重点不在于惠而在于信,并不是说政策优惠有多好,关键在于政策要有稳定性、公信力,让人感到可信任,这样的营商环境才是可持续的。”

“辽宁在信用立法方面在全国启动得较早,但法律的应用和执行更为关键。”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映雪坦言。

亮出法治的“武器”和“牙齿”,是治理政府和企业失信行为的最佳选择。眼下,辽宁各地各部门正紧握法治利器,瞄准信用建设薄弱点精准出击。

| 辽宁公安机关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0项新举措

欠款必还是底线。政府拖欠款项的行为最令企业难以接受。辽宁着力将清欠工作作为推进企业纾难解困的重要举措,采取督查、黄色预警和给市长致函等措施推动欠款清偿。截至去年10月底,已偿还拖欠账款348.17亿元。14个市及省级政府部门、省属大型国企均完成了全年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目标任务。

逃债必追是态度。企业恶意逃废债会引发金融风险,必须亮明严厉打击的坚决态度。在鞍山市,公安机关在全国创新组建、率先成立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支队,连续开展“追月”行动,针对13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破获了一批大要案件,追回欠贷3.3亿元,优化不良贷款8.9亿元。在全省,鞍山只是一“点”。目前,辽宁各地依法治理逃废债等行为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失信必惩是原则。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辽宁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信用数据征集体系,在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14个领域建立了信用监管制度,实现了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

“法”宜严,更在公。处理好严格执法与提高法律遵从度的关系,坚持客观公正、不枉不松,最终的目标,就是营造出公平、透明、平等的市场环境。

对此,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成林有更具体的解释:“对于各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而言,案件办理是否公正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深刻,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最为直接,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最为明显。”

近日,一份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对涉企案件实行生产经营影响评估的报告办法(试行)》在企业界人士中引发不小反响。今后,人民法院办案时要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进行评估,这就极大降低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辽宁政法系统近期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释放了更多积极信号。

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刀刃向内集中整治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省公安厅推出涉企经济案件审批报备等5项机制;省检察院坚持“少捕慎诉”,清理涉民企“挂案”;省司法厅出台文件,针对在岗不尽职、办理不及时等37种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作出明确问责规定……

胸怀赤诚,舞动长缨。上下同欲,气象万千。

4月6日,辽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正式印发。“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赫然排在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成为辽宁未来5年集中发力的重要任务。

在“十四五”开局之际,这向外界传达了一个鲜明信号:只要我们用心用力把发展生态营造好,各方面要素必将在辽宁加快集聚。

从修复金融生态着手,运用法治手段重建信用基础。省委、省政府精准部署,各地各部门务实行动,广大干部群众秉承“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原则恪守本分。

| 外资项目落户辽宁

潜移默化中,一个个看似细微的点滴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口碑在变。深耕辽宁10年的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说,营商环境变好了,信誉度高了,辽宁会有更好的前景,我们愿意做辽宁的宣传者。而在葫芦岛投资了三期项目的坤泰云著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建华则表示,正是看到了当初政府承诺修建的两条道路通车,我们才决定继续在这里投资。

信心在变。进入3月,国有金融机构在辽宁的活动愈加频繁。人民银行决定对辽宁增加240亿元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分别与阜新、朝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看中的是辽西北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独特区位优势;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分别与本溪、盘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看中的是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预期在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在“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专家座谈会上直言:“过去人们认为东北的营商环境相对来说在国内是比较滞后的,但是我们看到辽宁在2020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是1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辽宁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也在关注辽宁、看好辽宁,最近,东方航空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等主要负责人纷纷率团来辽,就加强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既解眼前之困,又谋长远之功。目前,辽宁正在逐步推进一项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程。

今年2月26日、3月28日,辽宁相继召开全省农信机构改革动员会议、全省城商行改革动员会议。目标十分明确:牢牢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底线,切实保护企业和群众利益。

4月13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上,再次释放强烈信号: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做起,更好服务辽宁振兴发展大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展环境的修复亦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意志坚定、心无旁骛,定有成效。法治辽宁、信用辽宁,是振兴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

辽宁,使命重大,蓝图清晰,时至势成,众缘和合,已然迈上新的征途,正在掀开新的一页!

来源:辽宁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一些震动内心的画面与台词,是之前从未注意过的,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它对我又变成了一部全新的电影。记得有一次他从链接中苏醒过来的内心独白,他说,越来越觉得人类现
  • དད་པ་ཡོད་མཁན་ཞིག་ཡིན་ན། རྣམ་ཤེས་ལ་རྟེན་ས་ཁེན་ས་ཞིག་ཡོད་སོང་བ་རེད། སྐབས་ལན་རེར་
  • 9 桃丝熊,好可爱,好贵11 我和同桌的晚饭。12-13 mango 我就说我买了一条烧钱的裤子,配什么都好看吧……也没买诶,一毛不拔铁公鸡。
  • 藤色是以前讲过的紫藤花上的颜色之一。喜欢这偏藤色的配色,跟我选的壁纸漆很像。
  • 【三连冠的爆发力,来自跑不死的精神和做自己的勇气】在刚刚结束的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足球项目选拔赛暨2020年中国高中足球锦标赛决赛中,保定一中女子足球队抱着
  • 我开心我男朋友地震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欣慰我闺蜜感情不顺的时候和我吐槽,我欣慰我舍友在彼此决断不一的情况下跟随我,我感谢有人天天图书馆给我占位置....所有的悲
  • 干鱼的能量:丰盛 自在 流动 创造干鱼的热情:探索人生无限可能,创造更多真实改变。干鱼是一种特质,对生命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热爱,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 !每一瓶安瓶中都蕴含30~45亿只比毛孔还要小的乳酸菌,是一款Real乳酸菌安瓶!
  • 3月4日,办案民警将追回的钱款上门送到受害人手中,当事人感激不尽,当地群众对民警给予高度赞扬。石某如实交待自己的“好人”经过,并主动退回所得钱款,受到行政拘
  • 虽然我最后还是不得已 提前一周去了科特 按计划在那边过了不开心的一段时光 但是 azon那个时候看我的眼神 我忘不了 不是工作的madame或者monsieur
  • 2021.3.13K1-02毕业了,一天都在混乱中度过…外教老师的流程不清楚,我只负责自己这部分,脑子里过了无数次流程,幸好最后效果不错有了家长的肯定,觉得都值
  • 无论你是否认为那是缘分,不珍惜的时候,只一句“缘尽了”就罢了吧。爱ta 时,你曾说ta是山间清风,浩空明月,清澈小溪,淡雅百合,天上仙子~不爱ta了,ta 就变
  • 那斯达克连四周表现不如道琼 2016年来首见以科技股为主的那斯达克综合指数,表现已连续四周落后道琼工业指数,为四年来首见。总体来看,宝马奔驰奥迪占据前三位置,作
  • 【英国多地出现海市蜃楼 船只漂浮在半空中】A British man says he was "stunned" to look out t
  • 上个月,Twitter在1000名用户中对Spaces进行了测试,最初的测试对象是女性和边缘群体。3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根据马斯克的推文进行过投资,或考虑进
  • 去我小店看看吧,猫狗用品都有的】【大多数的猫,零食都不是必需品,可以作为奖励提高生活品质存在,补充平时无法获取的微量元素。我养了一只猫,快一岁了,深夜辗转反侧难
  • ​‎ ͏ 欢‮艾迎‬玲加‮初入‬遇思‮左芙‬谜虽‮不然‬是做我的代理但是我也‮有没‬那么小气[呲牙]在我的‮牌品‬里我看来都‮样一‬ l 毕‮能竟‬被线下实体店
  • #澍雨日历# 二月初一:一雨成秋丨私享品鉴 “一雨成秋”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情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画的审美要求,诗、书、画的相得益彰也使得诸多作品成为
  • 我18年来一直遵循前者,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也记得橘生淮南里那句“Two strangers fell in love. Only one knew i
  •  一般的世人都是愛惜自己,若眞是愛惜自己都不懂,那也不會從自性出發去利益他人,這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突破點。 我們要成就世間和出世間的功德利益,都需要他人的助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