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王弼《道德经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为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睹也。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将明德之上下,辄举下德以对上德。至于无以为极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无以为而犹为之焉,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叉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弘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真而义理之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间忿怒生焉。故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岂足尊哉。故虽德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为载,地不能为覆,人不能为赡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不能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以无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於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於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前人而识也。
即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德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劳而事昏,务而治秽,虽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听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万事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焉,义其竞焉,礼其争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秘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苏辙《老子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聖人縱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無為而有以為之,則猶有為也。唯無為而無以為之者,可謂無為矣。其下非為不成,然猶有以為之,非徒作而無衛者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義皆不免於為之矣,其所以異者,仁以無以為為勝,義以有以為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言故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自德以降而至於禮,聖人之所以齊民者,極矣。故為之而不應,則至於攘臂而強之;強之而又不應,於是刑罰興而甲兵起,則徒作而無衍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1,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忠信而無禮,則忠信不見,禮立而忠信之美發越於外。君臣父子之間,夫婦朋友之際,其外桌然,而其中無餘矣。故順之則治,違之則亂,治亂之相去,其間不能以髮,故日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聖人玄覽萬物,是非得失,畢陳於前,如鑑之照形,無所不見,而孰為前後?世人視止於目,聽止於耳,思止於心,冥行於萬物之間,役智以求識,而偶有見焉,雖自以為明,而不知至愚之自是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世之鄙夫,樂其有得於下而忘其上,故喜薄而遺厚,采華而棄實,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河上公【名家注解】
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德以全也。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以有名号及其身,故无德也。
谓法道安静,无所施为也。言无以名号为也。言为教令,施政事也。言以为己取名号也。
上仁谓行仁之君,其仁无上,故言上仁也。为之者,为人恩也。功成事立,无以执为。为义以断割也。动作以为己,杀人以成威,贼下以自奉也。
谓上礼之君,其礼无上,故言上礼。为之者,言为礼制度,序威仪也。言礼华盛实衰,饰伪烦多,动则离道,不可应也。言礼烦多不可应,上下忿争,故攘臂相仍引。
言道衰而德化生也。言德衰而仁爱见也。言仁衰而分义明也。言义衰则施礼聘、行玉帛也。言礼废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礼者贱质而贵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乱日以生。
不知而言知为前识,此人失道之实,得道之华。言
前识之人,愚暗之倡始也。大丈夫谓得道之君也。处其
厚者,谓处身于敦朴。不处身违道,为世烦乱也。处忠
信,不尚华言也。去彼华薄,取此厚实。
[引语]
这一章是《德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我们认为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词,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过去有人将此解释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约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的内容。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所以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下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浇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https://t.cn/RJq0nK3

#保险杠急救中心[超话]#
5.9养 【指路hui】【点赞即已回】
『求大家使劲踢踢我[泪][泪]我就一个号,现在这个号已经废到被微博过滤了』
我去看了你喜欢的梵高,去看了你想看的向日葵,你喜欢我就去了解,你不在我就帮你完成。我不是随便不是爱屋及乌,我只是想告诉你,我爱你
#博君一肖# #博君一肖平安喜乐#

【屠尔佳哈】秦昭襄王与楚怀王

【秦本纪】

(秦昭襄王)十年,楚怀王入朝秦,秦留之。

楚怀王走之赵,赵不受,还之秦,即死,归葬。

……
【楚世家】

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

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驩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於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原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原也。敢以闻下执事。”

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

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

昭雎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柰何绝秦之驩心!”於是往会秦昭王。

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

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

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

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

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彊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秦要怀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

二年,楚怀王亡逃归,秦觉之,遮楚道,怀王恐,乃从间道走赵以求归。

赵主父在代,其子惠王初立,行王事,恐,不敢入楚王。

楚王欲走魏,秦追至,遂与秦使复之秦。

怀王遂发病。顷襄王三年,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

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诸侯由是不直秦。

秦楚绝。

【平原君列传】

【毛遂激怒楚王出兵】

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

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毛遂曰:“从定乎?”

楚王曰:“定矣。”

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

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遂定从於殿上。

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於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於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遂以为上客。

【魏公子信陵君列传】

这段话是信陵君劝魏王不要帮助秦国打韩国,魏国想这灭韩之后,秦国会把魏地还给他,因为,秦国七次打魏国,抢了他很多地方!

信陵君就说,秦国是不讲道德礼义的禽兽,他灭了韩国,不灭魏国就不不错了!还能还你地!

魏王就没支持秦国,信陵君没想到的是,秦国就去打赵国了!结果,一开始是白起在长平打的纸上谈兵的赵括,坑杀投降的四十万赵军!

然后白起就生病回国了。如果魏公子信陵君在邯郸踫上白起,还不一定能赢!都是命,魏公子信陵君救赵之后,秦昭王就把白起杀了!白起死后,当世就没有在军事上跟他抗衡的人了!

而这个魏王还是听他弟弟的劝谏,楚怀王就不听屈原的,连司马迁都很生气!把楚怀王这顿损,说他像个瞎子一样的看不见贤才,死到秦国,让天下人耻笑!

【举荐人才】这个事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过,可能以前任安跟司马迁说过,但他解释说为啥他从未举荐,他说自己没这个资格,因为他都不得汉武帝的欣赏,他说“士为知己者用”,言下之意就是,我这样的人才都得不到重用,我还推荐个屁!

后代学者有个误区,认为皇上喜欢什么,当世的同好就会受到重视,恰恰相反,这些比皇上强的人,就会遭到嫉妒和迫害,司马相如的文章闻名天下,后来什么都没写,就赶紧辞官了!因为汉武帝爱好文学,所以酷吏张汤承给汉武帝的办案奏折就引经据典,这个没文化的酷吏,使用的东西能好吗!汉武帝喜欢的,他就轻办,应付了事,汉武帝讨厌的,他就严办,一追到底!那汉武帝能不喜欢他吗!

这样的人,任用十三个宰相,一半都自杀了,谁敢推荐人才!

所以,司马迁骂楚怀王是瞎子,不就影射汉武帝吗?

【秦本纪】

【秦哀公三十六年】

哀公八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而自立,是为平王。十一年,楚平王来求秦女为太子建妻。至国,女好而自娶之。十五年,楚平王欲诛建,建亡;伍子胥奔吴。

【楚臣求救】

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随,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败吴师。吴师归,楚昭王乃得复入郢。

哀公立三十六年卒。

【屠尔佳哈】楚辞《离骚》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这是太史公自比吧,他自己跟汉武帝不就是这个关系。

大家都知道离骚,但对离骚的文学和历史地位不甚知之!

为什么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可知离骚的地位了!最著名的文字评论《文心雕龙》为离骚专门立了一章。我们来看看。

刘勰

观兹四事,同于《风》、《雅》者也。

至于托云龙,说迂怪,丰隆求宓妃,鸩鸟媒娀女,诡异之辞也;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谲怪之谈也;

依彭咸之遗则,从子胥以自适,狷狭之志也;士女杂坐,乱而不分,指以为乐,娱酒不废,沉湎日夜,举以为欢,荒淫之意也:摘此四事,异乎经典者也。

……

赞曰∶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山川无极,情理实劳,
金相玉式,艳溢锱毫。

【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赞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太史公】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张仪骗楚怀王】

屈平既绌,其後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於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於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张仪再骗楚怀王】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原得地,原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於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後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楚怀王死于秦】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柰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後,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於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柰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太史公评楚怀王】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太史公】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

王明,并受其福。
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与渔夫对话】

屈原至於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屈原投江】

於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後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https://t.cn/z8513k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孩子知道了这是我们家买的东西,就主动提出来说我帮你拿吧,我反正要回家的。孩子抽噎着说“你是个自私自利的人~”我当时就懵了…“儿子好好跟妈妈说,妈妈哪里做的自私自
  • #铃木爱理[超话]# この前、愛しのさえの24歳バースデーサプライズしました❤︎ . 遅くなっちゃってごめんよぅハリーポッターが大好きな紗絵だから、ハリーポッタ
  • 投资者在50ETF期权中的实际操作也是一样的,合约价格上涨不是顺利的,有可能会出现多次调整,此时投资者要沉着的应对,耐心等待不要频繁的操作。 ​​​50ETF期
  • 佛传绍兴市同庆寺住持释妙妙师父奇書第五冊“佛祖传消灾免难,老实真实佛精华” 第六十九篇 解释其心 2013年9月18日早上5点 佛说:大家特别要注意。来有不
  • 相信随着法治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维护、人民合法诉求的务实回应,法治必然成为人民越来越坚定的信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实现!法律是目
  • 日本的拉面源自中国,现在却比中国的拉面更千变万化〰️就好比日本近年来才突然刮起珍珠奶茶风暴,却将珍珠的制品进化得异想天开…像这家卖的就是拉面X 意面的结合版新流
  • 今天洗澡的時候放小橘的對手(其實我每天都有放),室友問我什麼歌說好聽,我就送了她EP,然後她說還想聽農農的歌,我有什麼理由拒絕嘞,寶貝們被喜歡本來就是件很開心的
  • 耳をすませば侧耳倾听 真的太美好啦![求关注]是恋爱的感觉!
  • 对啊,面对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还乐此不疲,可面对一个将就的人,我可能会敷衍,可能去计较,就算他做的再好,可能我心里还是有一千个不满意!周围的人
  • #校园身边事# #清明祭祀,平安椰城#【海师大200余大学生重温入团誓词 缅怀先烈】4月5日,海南师范大学举行“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特
  • OH~顾总我真的在尽力!儿童画小垃圾不破今年也很爱珍珍,明年会更爱[拳头],希望硕珍可以一直快乐❤️(画的是顿悟珍和awake珍,不知道为什么记忆里感觉是粉毛回
  • 贴上面膜大概三分钟面膜纸上就会铺满泡泡,很神奇的是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她最快乐的时候,是在冬天下雨的日子里,因为这时候,全家人谁也不出家门。他能通过泡泡的反
  • 我喜欢的,是他干干净净的少年气,那种在所有人都快速适应社会开始腐化时,身边有个少年,亮眼的干净的如同启明星,同时,他又有无限的活力和可能,在你为他惊叹时,下次他
  • @小雁塔 一束鲜花,承载的是一份对于过往,那些留在我们脑海中美好记忆的追忆之情!漫步在千年古寺庙,感受这里的宁静,在繁华的都市中,这里是一片佛国净土,漫步这里,
  • 好吃了好多周边品也超好看~乐乐茶X北冰洋汽水调茶桔,给你橙心橙意的冰爽和美味,杯套上的大白熊在召唤你了!因为我看见你就开心得冒泡了[污][污] 那个波灵盖不是盖
  • ”喜儿便说:“我们吃多了,你来吃一钟。鲍二的女人笑道:“好儿子们,就睡罢!
  • 阅读SNET型作者的文章不常有丰富的画面感,而是常常流利如评书,像是走进了某家茶馆或偶遇吟游诗人。常对小说抱持着相对谨慎的态度,将其当做一种需要仔细钻研的传达信
  • 【抢购方法】『点击或复制此链接在浏览器打开,或者复制整段文字在手机淘宝APP打开,即可领券并享受优惠下单』¥0ehy0giOatk¥【品名】南极人纯棉男士打底保
  • 4、严格不严厉:严格是员工必须按照组织的要求做事,严厉则是对下属过于苛刻的一种态度,我经常讲作为领导人一定是做事要认真,做人不计较,有这样的胸怀,领导人才能得人
  • #陈星旭[超话]#[微风]#全世界最好的陈星旭# ✨#陈星旭李延峰# #号手就位陈星旭# @陈星旭--CHEN先生 :关注你 守护你 陪伴你有五个月零四天,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