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艺术:自我是痛苦的开始
网路龙树 昨天

今天之所以痛苦是来自于‘自我’,自我是痛苦的开始;‘自我’让我们产生痛苦,让我们没办法解脱生死,死不掉。

上次,我们讲的是生,今天讲的是死。真正的死就是一种灭,断除烦恼才是真正的死,断气并不意味著死,烦恼断才算是死。真正的死,是假体死,本性活起来。藉假修真,要从何下手呢?要从‘无我’的精神着手: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身体是假合、暂时的,没有一种是属于我们的;慢慢地去观察,总有一天,我们会发觉世间本是一片虚假的。

佛陀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无我。’我们常把肉体当成真的,当然就会追求、分别,强烈地希望。

禅师有句话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为我们一切的缘,都只是一种外相,这些外相都是虚假的;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但我们总是对这个环境相当执着,不能离开虚妄的外缘。能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此,家中有任何逆境,就必须想早晚都会分开,贫富美丑都是暂时的,没有一种事情是永恒的。如此一来,我们了解了虚妄的世界,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眷恋、放不下的呢?

所以,修行人应该‘不落印象,不乱发恶愿。’印象是意识的形态,而存在一种真实的感觉。‘不落印象’就是说‘人不要将世间一些无聊之事,搜集入心中。’把一些肮脏、无谓之事放在心中,只是增加痛苦。所以,修行人不落印象,落印象就不能修行。

所谓‘印象’是心里面记忆的影子,这影子会扰乱心性;时常回忆着它,会令我们迷茫,带来强烈的痛苦。

‘不乱发恶愿’。人常有怨恨的心,有人对不起我们时,常会说:‘我要看他多好死!’或‘有一天一定要报仇。’佛陀说:‘不要发这种恶愿。’发这种恶愿时,其意识形态中与众生都结恶缘,将来的一切果报就只有在相互的斗争之中,因此不要发此恶愿。如果我们确实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所受的委屈也不必跟他计较了。

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我们也不必去理会他。禅宗有句话:‘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在这里的‘百花’是比喻社会的‘万花筒’,象征五欲六尘,谓之‘百花’。在世间打转时,有许多污染的东西存在,‘片叶不沾身’是说‘身上没有沾粘一片落叶’,也就是说,不会去执着万花筒中的花花世界。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令我们究竟解脱、离苦得乐。

我们所求的是心灵的快乐,超越的思想,而不是精神的寄托而已。佛教不只是精神寄托,精神的寄托只是初步的功夫,必须在寄托之中超越一切,既现实又能够超越。所以,禅宗常说:‘要如何超越?参——拖著死尸的人是谁?’我们必须常常如此来参。

禅师说:‘我们要修行,就必须把今日当成已死了,这个身躯已经开始腐朽了。’

我们来开个玩笑:假如,今天下一道命令说:‘将国军英雄馆的人都捉起来,明天枪毙。’到了明天,一分钟枪杀一个,我想今晚每一个人一定是一直念佛号了;担心明天遭到枪毙,就开始知道念佛了。所以,我们常说:‘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的玩笑,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我们随时可能往生,所以,必须好好修行,心才不会落入生死之门。

有起心动念就有生、死,要如何才能跳出生、死的束缚呢?就是来世不生,就不会有死了。要怕生而不要怕死,有生必有死。

那么,从哪里下手呢?从‘无心’下手。今天我们‘有心’存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太过于执着。所以,佛陀说:‘八万四千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有的法都是针对我们的心来讲的;心若无所执,也就不必用什么法了。但也莫谓无心即是道,不要说没有心就是道,而是说无所著、不起烦恼之意。

也可以说‘无心’即是不要有恶的念头,要有善的念头;如果没有一切恶的心,何用一切法呢?

‘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着。’所有的一切诸佛说经论道,都是要使众生无所执著。人活在世间,心若有所执,就好比被绳索系缚住一样。‘著’就是绳索,‘执着’就是自己拿一条绳索绑住自己,谁束缚你呢?

我们不可以说:‘我被你气死了。’我们该说:‘我很没有修养。’如果,修养成佛,还有什么事情令我痛苦呢?其实,没有人令我们痛苦,而是自己使自己痛苦。

因为没有修养,执着自我,太保护自己,所以没办法解脱自己。就像拿一条绳索,自己缚住自己才产生痛苦;我们战胜不了自我,我们超越不了自我。‘若著心坚固,苦根转生,无由解脱。’若执着的心不放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执着,痛苦的根本一直加深、加强,就无法解脱。

常常,我们对业报不满,总是埋怨自己现世的逆境,我们都不会想到前世造了多少业。今世转不过,也不会向佛陀求忏悔,还埋怨三宝;如此一来,执着之心愈形坚固。

朱熹讲过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告诉我们,事情如有不顺利,必须反省自己,这样才是名‘君子’。

学佛的人,在拜佛过程中,若遇到逆境,就怪佛陀没有庇佑。我们看看佛陀,他已经成佛了,提婆达多从山上滚下石头,被护法击碎,碎石撞到佛陀的足趾,佛陀照样受伤流血,这是一种果报,佛陀也要承受。

佛陀入婆罗门聚落乞食,空钵而还。比丘托钵有一种规律,凡是托过七家,没有所获就必须停止托钵了,不能再化缘了,表示福报不够,‘足限七间,托钵若无,即还精舍。’这一餐就不能进食,如果别的比丘托到东西,分给你一些才能进食。

佛陀化缘一无所得,这是示现给众生看的。弟子就问:‘世尊,您是一位人天尊师,福报这么大,为什么还会托空钵回来呢?’佛陀说:‘今天我虽已成佛,还是必须面对因果;没吃没有关系,我必须示现给众生看。’

弟子又问世尊:‘世尊乞食不获、空钵而还,是什么样的因缘呢?’世尊接著回答:‘在过去,我是一名外道,曾到长者家乞食不得,后来看见一位出家人也到长者家乞食,这个出家人已证果,长者夫人看他身心端寂,生信敬心,奉施了很多上妙饮食。我看了心生嫉妒,将他的钵打翻,还用脚践踏食物,使他没办法吃。以此恶业于百千岁常生地狱受无量苦,残余业力,今天空钵而还。’

想想,佛陀还必须遭报,那我们遇到一些逆境又算什么?还常常埋怨。这样子要如何修行!?

我们要想,佛陀那么好的修行,仍然必须受因果报应了......。当然,佛陀是示现,他无苦受可言,但他一样要受报。

所以,我说:‘在座的各位大德,执著心不要太重。这,是苦的根本。’佛云:‘众生颠倒,轮回不息,如狗临井,自吠其影。’这就是说众生看事情常常颠倒,痛苦当成快乐,无常看作永久,如此一来,轮回永不止息;就如一只狗到了井边,看到自己的身影一直狂叫一样。

如今,我们在心中存有主观,看到环境的变化,就不会想想,这是一种因果报应,要接受它;而老是对于痛苦的果报不满、排斥,甚至咒骂,增加第二重的苦恼。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也就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皆不了解自己的本性才是真实的东西——我们常说的修心养性、明心见性。‘性净明体’就是本体是清净的。‘用诸妄想’,就是我们用种种意识、妄想。‘此想不真’,这些妄想是虚妄的,故有轮转。

️【能断金刚经】第十四品(2):人为何始终摆脱不了烦恼?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一处黑暗时,另一处必定有光明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须菩提说:“世尊,我现在听闻、受持这部经典,并不是特别困难。最难得的是,将来末法五百年时,若有众生听到这部经,并能信解受持,这才是最为希有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陀在世时是果法期,佛法相当兴盛,证果的现象非常多,常有众生得阿罗汉果、菩萨果。所以,无论从当时的年代,还是众生的根基来讲,能听到《金刚经》不是非常难得,也不是特别希有。(前面须菩提刚说,自己从得慧眼以来,从未听过这么殊胜的法,非常希有。现在他又想了一下:“这也不是特别希有,因为此时佛教很兴盛,再加上我是解空第一,信解受持这样的空性法门,也不算难事。”)

按照莲花戒论师的解释,声闻证悟的空性范围不是很大,只是一部分,所以须菩提说:“我听闻经典而证悟的空性,境界不是很高,所以我与这样的空性相遇,也不是非常希有。而将来的大菩萨,依靠《金刚经》证悟究竟空性,才是最希有难得的。”这也间接说明了声闻证悟的空性范围渺小,菩萨证悟的空性广大无边。

禅宗经常说“解悟”与“证悟”,须菩提相当于达到了解悟的程度,显现上只是理解这种大乘空性,但还没有真正现见,而将来的大乘菩萨却会完全证悟。

〖后五百岁〗

这个概念前面已讲过,汉地的说法与藏地比较相似。还有些人解释为:佛在世时佛法非常兴盛,佛涅槃五百年后佛法也兴盛,过此之后即为末法。因此,“末法五百年”不是只有五百年,而是可以包括很多个五百年。

有些经典中说,佛法有兴盛期和隐没期,但了义的经典却告诉我们:佛法永远不会隐没。如密宗《时轮金刚》中讲:“所谓的末法,只不过是佛法在一处示现灭尽,但实际上,它又会兴盛于另一处。就像阳光一样,一处黑暗时,另一处必定有光明。”显宗《不可思议经》也说:“佛陀无灭度,佛法恒住世。”因此,所谓的“末法五百年”,只是在有些众生面前的显现。

要知道,佛在世时听闻到《金刚经》,并不是特别希奇,而当今时代五浊特别猖獗,我们有缘听到这个法门,领悟空性不可思议的法味,真的是非常希有。龙猛菩萨也说:“知此诸法空性已,一切业果依缘起,希有又此极希有,希奇又此极希奇。”

有些人或许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发大财、得高位、有名声才是非常希有。其实,这都是小事,真正希有的是什么?在如此恶劣的末法时期——佛已涅槃多年、行持佛法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听到空性法门,体会到佛法不可思议的甘露胜味,获得了解脱轮回的空性智慧,这才是希有中的希有。

人为何始终摆脱不了烦恼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为什么说这种人希有呢?因为此人通过闻思修行获得了正见,已经远离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没有一切相的话,当然是最高境界了。三界轮回中的众生,始终摆脱不了烦恼,原因就是执著这四种相,如果断尽了这四种相,就会远离一切痛苦。

所以,空性法门听得越多、修得越多,获得的利益就会越大。有些人当下即可断除我执,有些尽管不能,我执也会日益减少,乃至灭尽,这就是世间上的第一希有。

正如前面所言,对自己的执著叫我相;对他人的执著叫人相,如“这是我们佛学院的人”“我们都是四川人”“人类应该怎么生存”;对众生的执著称为众生相,如“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众生”;执著自他的寿命是寿者相,如很多人都特别怕死,开法会念长寿佛心咒时,大家特别认真,还没到统计的日子,有些人已经念完十万多了。

如果证悟了空性法门,这四相就没有了,憨山大师在《金刚决疑》中解释得非常好:“四相本是如如,了此即见法身矣。故曰:能离一切相,即名为佛。此真希有也。”

见相非相,即证悟了实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听闻受持《金刚经》的人没有四相,为什么没有四相呢?因为我相在实相中不存在,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实相中也不存在。”

依靠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真实的我相肯定不存在,如果没有我相,其余三相就无法安立。当然,这是一种胜义谛的观察,在世俗谛面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可以假立的。《楞伽经》中说:“诸法世俗生,生于无自性。”意思是,我们所见所闻的诸法,全部是世俗的成分,胜义中根本没有这些相。

只要通过推理了知我相不存在,人相、众生相也不会存在,因为如果见到了一个法的空性,那就是见到了一切法的空性。倘若没有人相和众生相,怎么会有他的寿者相呢?因此,四相究竟而言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证悟了实相。

六祖说:“无此四相,是名实相,即是佛心(佛的智慧)。”六祖是大证悟者,他的语言虽然很少,却有极大的加持和不共的教义。通过听闻和修持这种般若法门,我们的心中也定会生起如是之相。

真正的佛是自己的心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为什么诸法的实相是究竟的胜义谛呢?因为离开了一切诸相,就是真正的佛陀。”

一切诸法的本性远离四相,而远离了四相就是佛陀。当然,在众生的迷乱显现前,释迦牟尼佛有相有色,上师也是有相有色。

现在很多人到处找上师,但真正的上师应该是自己的心,执著相状不一定能证悟,远离一切有无戏论的相,才是真正的佛。世亲论师也说:“如来离诸相,我等学如是。”

关于此理,汉地禅宗有一则公案:某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他跑到大殿里对着佛像小便。老和尚见后呵斥道:“世界这么大,你为什么非要对着佛像小便?”小和尚回答:“十方三世、东南西北、上下左右都有佛,而且一尘刹有尘数佛,你说我应该对着哪里?”老和尚顿时为之语塞。
藏地根登群佩大师在拉萨时,有一次遇到几位黄教的格西找他辩论,他看到他们时,故意把佛像拿到前面,用烟袋锅在上面敲。格西们见后特别不高兴,说:“你对佛陀如此不敬,连皈依戒都没有了。”根登群佩大师反驳:“一切万法皆无相,佛陀又在哪里……”

由此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后来黄教格西失败了。事后他们在拉萨的街上说:“我们学了二十多年的辩论,竟然败在那个宁玛巴老人的手下,不但承认在佛像上敲烟袋锅没有过失,而且不得不承认此举有功德!”

可见,实相中并不存在一个实有的相。《中论》也说,如来超越了一切戏论,但愚痴的凡夫却往往执相不舍。其实,真正的实相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远离一切戏论,这就是佛陀的密意。

表面上,上师在众生面前是世俗之相,但上师实则是自己的心。佛也是同样,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心又离一切戏论,离一切戏论就是法性,什么时候证悟了这种境界,即是真正见到了佛!
从前,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慎跌进了池塘。他用四肢死命地划动、大声呼救,但越是挣扎,身体下沉得越快。到了最后,他想死就死吧,索性把心一横,全身放松,结果竟浮了起来。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到事情越是紧张,越容易坏事;越不执著,反而容易成功。

(第十四品,未完待续)
~~敬摘录《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能断金刚经】第十四品(2):人为何始终摆脱不了烦恼?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一处黑暗时,另一处必定有光明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须菩提说:“世尊,我现在听闻、受持这部经典,并不是特别困难。最难得的是,将来末法五百年时,若有众生听到这部经,并能信解受持,这才是最为希有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陀在世时是果法期,佛法相当兴盛,证果的现象非常多,常有众生得阿罗汉果、菩萨果。所以,无论从当时的年代,还是众生的根基来讲,能听到《金刚经》不是非常难得,也不是特别希有。(前面须菩提刚说,自己从得慧眼以来,从未听过这么殊胜的法,非常希有。现在他又想了一下:“这也不是特别希有,因为此时佛教很兴盛,再加上我是解空第一,信解受持这样的空性法门,也不算难事。”)

按照莲花戒论师的解释,声闻证悟的空性范围不是很大,只是一部分,所以须菩提说:“我听闻经典而证悟的空性,境界不是很高,所以我与这样的空性相遇,也不是非常希有。而将来的大菩萨,依靠《金刚经》证悟究竟空性,才是最希有难得的。”这也间接说明了声闻证悟的空性范围渺小,菩萨证悟的空性广大无边。

禅宗经常说“解悟”与“证悟”,须菩提相当于达到了解悟的程度,显现上只是理解这种大乘空性,但还没有真正现见,而将来的大乘菩萨却会完全证悟。

〖后五百岁〗

这个概念前面已讲过,汉地的说法与藏地比较相似。还有些人解释为:佛在世时佛法非常兴盛,佛涅槃五百年后佛法也兴盛,过此之后即为末法。因此,“末法五百年”不是只有五百年,而是可以包括很多个五百年。

有些经典中说,佛法有兴盛期和隐没期,但了义的经典却告诉我们:佛法永远不会隐没。如密宗《时轮金刚》中讲:“所谓的末法,只不过是佛法在一处示现灭尽,但实际上,它又会兴盛于另一处。就像阳光一样,一处黑暗时,另一处必定有光明。”显宗《不可思议经》也说:“佛陀无灭度,佛法恒住世。”因此,所谓的“末法五百年”,只是在有些众生面前的显现。

要知道,佛在世时听闻到《金刚经》,并不是特别希奇,而当今时代五浊特别猖獗,我们有缘听到这个法门,领悟空性不可思议的法味,真的是非常希有。龙猛菩萨也说:“知此诸法空性已,一切业果依缘起,希有又此极希有,希奇又此极希奇。”

有些人或许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发大财、得高位、有名声才是非常希有。其实,这都是小事,真正希有的是什么?在如此恶劣的末法时期——佛已涅槃多年、行持佛法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听到空性法门,体会到佛法不可思议的甘露胜味,获得了解脱轮回的空性智慧,这才是希有中的希有。

人为何始终摆脱不了烦恼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为什么说这种人希有呢?因为此人通过闻思修行获得了正见,已经远离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没有一切相的话,当然是最高境界了。三界轮回中的众生,始终摆脱不了烦恼,原因就是执著这四种相,如果断尽了这四种相,就会远离一切痛苦。

所以,空性法门听得越多、修得越多,获得的利益就会越大。有些人当下即可断除我执,有些尽管不能,我执也会日益减少,乃至灭尽,这就是世间上的第一希有。

正如前面所言,对自己的执著叫我相;对他人的执著叫人相,如“这是我们佛学院的人”“我们都是四川人”“人类应该怎么生存”;对众生的执著称为众生相,如“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众生”;执著自他的寿命是寿者相,如很多人都特别怕死,开法会念长寿佛心咒时,大家特别认真,还没到统计的日子,有些人已经念完十万多了。

如果证悟了空性法门,这四相就没有了,憨山大师在《金刚决疑》中解释得非常好:“四相本是如如,了此即见法身矣。故曰:能离一切相,即名为佛。此真希有也。”

见相非相,即证悟了实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听闻受持《金刚经》的人没有四相,为什么没有四相呢?因为我相在实相中不存在,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实相中也不存在。”

依靠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真实的我相肯定不存在,如果没有我相,其余三相就无法安立。当然,这是一种胜义谛的观察,在世俗谛面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可以假立的。《楞伽经》中说:“诸法世俗生,生于无自性。”意思是,我们所见所闻的诸法,全部是世俗的成分,胜义中根本没有这些相。

只要通过推理了知我相不存在,人相、众生相也不会存在,因为如果见到了一个法的空性,那就是见到了一切法的空性。倘若没有人相和众生相,怎么会有他的寿者相呢?因此,四相究竟而言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证悟了实相。

六祖说:“无此四相,是名实相,即是佛心(佛的智慧)。”六祖是大证悟者,他的语言虽然很少,却有极大的加持和不共的教义。通过听闻和修持这种般若法门,我们的心中也定会生起如是之相。

真正的佛是自己的心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为什么诸法的实相是究竟的胜义谛呢?因为离开了一切诸相,就是真正的佛陀。”

一切诸法的本性远离四相,而远离了四相就是佛陀。当然,在众生的迷乱显现前,释迦牟尼佛有相有色,上师也是有相有色。

现在很多人到处找上师,但真正的上师应该是自己的心,执著相状不一定能证悟,远离一切有无戏论的相,才是真正的佛。世亲论师也说:“如来离诸相,我等学如是。”

关于此理,汉地禅宗有一则公案:某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他跑到大殿里对着佛像小便。老和尚见后呵斥道:“世界这么大,你为什么非要对着佛像小便?”小和尚回答:“十方三世、东南西北、上下左右都有佛,而且一尘刹有尘数佛,你说我应该对着哪里?”老和尚顿时为之语塞。
藏地根登群佩大师在拉萨时,有一次遇到几位黄教的格西找他辩论,他看到他们时,故意把佛像拿到前面,用烟袋锅在上面敲。格西们见后特别不高兴,说:“你对佛陀如此不敬,连皈依戒都没有了。”根登群佩大师反驳:“一切万法皆无相,佛陀又在哪里……”

由此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后来黄教格西失败了。事后他们在拉萨的街上说:“我们学了二十多年的辩论,竟然败在那个宁玛巴老人的手下,不但承认在佛像上敲烟袋锅没有过失,而且不得不承认此举有功德!”

可见,实相中并不存在一个实有的相。《中论》也说,如来超越了一切戏论,但愚痴的凡夫却往往执相不舍。其实,真正的实相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远离一切戏论,这就是佛陀的密意。

表面上,上师在众生面前是世俗之相,但上师实则是自己的心。佛也是同样,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心又离一切戏论,离一切戏论就是法性,什么时候证悟了这种境界,即是真正见到了佛!
从前,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慎跌进了池塘。他用四肢死命地划动、大声呼救,但越是挣扎,身体下沉得越快。到了最后,他想死就死吧,索性把心一横,全身放松,结果竟浮了起来。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到事情越是紧张,越容易坏事;越不执著,反而容易成功。

(第十四品,未完待续)
~~敬摘录《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会上,合肥高新区正式发布了“链通高新企业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开放对接平台,针对性解决企业各类难题,稳链固链,助企纾困。云玺量子“云智能印章”合肥高新区将以“时时放
  • 厦门这家十年老品牌全线升级|不愧是福建菜之首|#人间种草机##厦门美食有多好吃##厦门有料# 一直都很喜欢的宴遇全新升级啦,从之前的创意菜升级为福建菜,更有本地
  • 古代婚姻多是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夫妻在婚前少有见面的机会,二人能否走到一起,需有媒人为中介,以门当户对为基础,而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则是二人八字合婚的结果。如
  • 用政府补贴的消费券500减100给猫爸买了一双李宁的轻便跑鞋,599花了499,感觉合适了[嘻嘻][哈哈]这几天大家在云闪付抢超市卡,加油卡,我终于也跟着参与一
  •  二.注释 1.翻着袜:意思是“梵志”把袜子翻过来,把粗糙的一面穿在外面,而为了表现出禅家宗门的威仪,作为僧人是有一定的规矩的。 三.译文 王梵志把袜子翻过来,
  • 喝茶是一种生活,品茶是一种享受,感悟生活,从一杯茶开始~据网友反映,位于长治市黎城县清泉村境内有一个黑沙厂(尾矿沙和白石头)。一味茶,是口感味蕾里,水的同心而离
  • 我们哒女神要结婚啦!又成功刺激了我一把[允悲]真快啊想起来 你收到他第一束百合的那天还那么清晰 在微博上也最喜欢看你们美好幸福的小日常 那是爱情的[男孩儿]
  • 没写的就是没特别推的,不是说不喜欢(其实战队这边每部都至少能给1心…真的很喜欢战队x…)•主推的中之人:犬饲(性格)/小野塚(颜)【⚠️此号特摄相关不刷非官方c
  • 为了这丰收的场景,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夯实粮食生产发展基础,提高农民种粮产粮积极性,千
  • (乔万万 /摄)【1.1万德胜居民持“共享车证”】西城区德胜街道安德路北里社区居民樊和香,拥有一张相当“硬核”的停车证。隆福医院急诊科医生程琴芳“一切的付出都很
  • “在全球疫情防控压力依然不减的情况下,我们在医护工装领域的设计创新,不仅是为了致敬,更希望这些在不同场景使用的防护服未来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起来,在满足隔离需求
  • 过往经验,无论是什么阻力位,套牢区,指数最有可能的突破方式,就是拉升金融白酒,既不让散户的套牢盘获救,又绕道而行,让指数重返高点。复盘2020年6月底的K线,很
  • 新书封面已定好,出版社老师让问我要不要准备点签名版,我说不用了,字太难看,不敢签,问我要不要参加打榜,我也说不用了,大家相遇都是缘分,这些年vx连打赏我都不开,
  • 【#西安发现2例外省游客核酸检测阳性病例# 如市民与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请及时报备】2021年10月16日17时,2名外地游客(夫妻)在西安市第八医院核酸检测结果
  • !!
  • 她清纯女神的人设能否再立下去,网友心中都有数,如今他与陈晓已结婚数年,虽然也会弹出离婚的新闻,但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婚内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离婚传闻,匪夷所
  • 6部爆剧,8个经典出圈角色,9个电视台收视年冠军,8部破百亿电视剧,国民演员赵丽颖!#赵丽颖知否定妆照#一起来pick 5部大女主作品央卫前十。
  • 你在等他消息的时候可能在想:是不是他看到是我,故意不回我的? 你在等他消息的时候可能在想:是不是他看到是我,故意不回我的?
  • 坚持吃燕窝,滋阴养颜保持皮肤光泽、延缓皮肤松弛、预防细纹对于女性而言,滋阴尤其重要阴气虚弱的话,容易出现一系列亚健康症状常有人说某某食物滋阴养颜,女人要多吃其实
  • #歌曲推荐[超话]##一首好听的歌曲# 《弃这城》-王一佳那就让我把记忆都封存眼泪和欢喜挤满的城我曾以为你是对的人就让我把心房关上门是不是城市人潮太多我们都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