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兄弟背后的网红妈妈# 【渐冻症兄弟背后的斜杠妈妈:被家暴后出逃,从卖唱到主播】59岁的吕爱梅是一名美食短视频博主。9年前,为躲避丈夫的家暴,她带着三个孩子远走他乡。两个儿子身患渐冻症离不开人照顾,迫于生计,她开始做美食,并拍摄视频,以这种方式谋生。
“儿子,我要出门了,我给你烙个饼挂脖子上。这是水管,就这样喝……”话还没说完,吕爱梅就呜呜地哭了起来。她越哭越大声,最后索性转身离开——这是她第一次在镜头前失态。

“哭啥啊,别哭了,以后没事放心吧妈。”朱小猛努力摆动着身体,摇头晃脑。他想安慰母亲,但却无能为力,只能用尚未彻底失灵的头部表达着激动的情绪。

这是美食短视频博主“有娘就是福”发布的一则视频,本意是想按着《懒人吃饼》寓言拍个搞笑视频,也许是想到了出门后孩子无人照顾的窘境,吕爱梅哭到不能自已。

这是吕爱梅照顾生病儿子的第30年。30年前,大儿子朱小强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12年后,二儿子朱小猛得了同样的病。他们的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致瘫痪,如同被逐渐冻住。进而呼吸衰竭,吞咽、讲话困难,最后通常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在中国,这样的患者有20万。

为照顾儿子做网红

“大家好,我是吕妈妈,今天给孩子们做××。”这是吕爱梅视频一贯的开场白。她的头发已然花白,操着一口河南乡音,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开始了一期的视频。

狭小简陋的厨房里,油和水碰撞迸裂出滋滋声,烟雾与面粉一同腾起。揉面、打蛋、煎炒烹炸,用手机拍下这一切,是吕爱梅的生活日常。她喜欢大笑,喜欢对着手机屏幕说“孩子们”。屏幕那边,是她的9.3万粉丝;而在厨房这头,她真正的孩子们,在轮椅上安静地等待着。

吕爱梅今年59岁,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其中,大儿子和二儿子罹患渐冻症,最小的儿子年仅13岁。更多的人认识她,是通过一个叫做“有娘就是福”的视频号,和900多个画面朴素,但花样百出的美食视频。

吕爱梅的视频团队都是家人,她常说“自己的两个儿子是导演与剪辑师,她是摄影师兼出镜。”她穿上围裙,把手机放在支架上,看了好久,确认镜头方向无误后,点击拍摄。吕爱梅不识字,59岁的她使用电子产品也不如年轻人那般老道,最开始总是因为不熟悉手机操作闹笑话。有时候是没注意手机内存,视频录制被迫中断;有时候直接忘记按拍摄键;有时候,是一盘子食物都端出来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开机,白忙一场。

二儿子朱小猛也只能小范围活动食指和中指来剪辑,由于无法抬手,吕爱梅还特意给他制作了一个支架。一段视频剪下来,朱小猛的手总是磨出了血。一个不到三分钟的短视频,他们要忙活一整天。做网红这件事,一家人都是初学者。

吕爱梅说,从前年夏天开始拍视频、直播,赚了大概几千块钱。钱不多,但对她和儿子来说,是不小的收获。

丈夫耳聋、儿子瘫痪

吕爱梅一度认为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1981年,在别人的介绍下,吕爱梅认识了丈夫朱二毛。朱二毛是退伍军人,当过七年兵。部队返乡的青年才俊一下子就笼络了吕爱梅的芳心,随后二人结婚。“虽然他大我七岁,但好在老实本分。后来才听别人说,他其实大我十三岁。”很多很多年后,吕爱梅提及丈夫朱二毛,还是忍不住说,“他那时候确实长得年轻”。

1982年大儿子朱小强出生。丈夫朱二毛头脑灵活,趁着改革的东风,靠着经营毛笔等小生意,吕爱梅一家很快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万元户。朱二毛也被选举为村长,准备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据二儿子朱小猛回忆,雨伞刚出来的时候,只有北京才有,我妈就买了,“回头率百分之百”。

意外发生在结婚后的第六年。

1987年,朱二毛正准备带领全村人办厂,突然双耳失聪。噩耗突降让吕爱梅一家人不知所措。他们带着攒下的钱东奔西跑,寻医问药,住院四个月就花了一万多,最后得到的答案是:神经性耳聋,可能一辈子都是这样了。辛苦攒下的钱花光了,病也没能治好,朱二毛完全无法接受,脾气越发暴躁,动不动就拿吕爱梅撒气,非打即骂。

老公指望不上了,吕爱梅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可偏偏天不遂人愿。1990年,8岁的朱小强突然四肢无力,浑身酸软,再到后来行走也出现了困难,手无法正常抬起,摔倒了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自己都起不来。起初一家人不以为意,后来情况愈来愈严重,吕爱梅逐渐开始警觉。因为之前朱二毛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朱小强只能在乡镇医院看病。在病历簿上,朱小强被宣判,成为“渐冻人”。他患的是运动神经元病,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英文简称ALS。

那些专业的医学术语,不识字的吕爱梅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治疗费用高昂,患病原因不明,半数人活不过三年……”每一个字眼都深深戳中吕爱梅脆弱而敏感的神经,天昏地暗。

被家暴后出逃

“再生一个吧,再生一个就好了。”吕爱梅这么想。在生了一个女儿后,1992年,二儿子朱小猛出生。

与此同时,朱小强的病情迅速蔓延。开始是不能自由走路,后来生活上很多细节的东西自己都做不了,身体逐渐没有了力气,四肢也越来越纤细,体重还不到80斤。

1996年,14岁的朱小强瘫痪。2002年,10岁的朱小猛患病,病情和哥哥如出一辙。2006年,朱小猛瘫痪。

吕爱梅觉得天都要塌了。她不曾想过,厄运会再度降临。她无数次在夜里偷偷哭泣,埋怨上天不公,痛恨自己命运多舛。同样心生怨怼的,还有她的丈夫朱二毛。他把自己耳聋和孩子患病的缘由指向吕爱梅,认为她是这一切不幸的罪魁祸首,家暴变本加厉。

目睹一切的兄弟俩动弹不得,只能干着急,无奈之下只好报警。“刚开始,警察还会调解警告,报警次数多了,警察都认识了。”乡村熟人社会下,警察也不好说什么,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耳聋后,一蹶不振的朱二毛不再劳作,养家糊口和攒钱给孩子们看病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吕爱梅身上。吕爱梅有做小吃的好手艺,最开始的时候,她在老家摆摊卖凉粉、卖米酒、卖馓子,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再后来,吕爱梅养猪养鸡,卖点钱就抱着儿子去医院。为了卖鸡,她需要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用筐子背着一二十只鸡,天不亮就赶过去,只为了多卖点钱给儿子看病。

“再生一个吧,再生一个就好了。”吕爱梅再一次这么想。2008年,吕爱梅的三儿子出生,身体健康。

新生的喜悦是短暂的,与之一同带来的,是健全人与瘫痪者强烈到刺眼的对比,以及无处安放的怒气。健康的三儿子给朱二毛带来了莫大的欢愉,像是找到了发泄的由头一般,家暴更加肆无忌惮。起初是夫妻二人的互殴,后来朱二毛开始对不能动的兄弟俩下手。最严重的一次,朱二毛打到朱小强的后脑勺,导致十多天都不会说话,兄弟俩决定让吕爱梅带他们离开家。

当时女儿已经出嫁,吕爱梅带着三个儿子,开着农用三轮车,按着规划好的路线一路向北。朱小强说,出走前他们在网上查询了线路,最坏的打算就是返回,“但我相信,走出去,会更好的,一定会的。”

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吕爱梅开着农用三轮车带着三个孩子,在别人的建议下到了郑州。走投无路的他们一路乞讨,遇到不少好心人,民警、城管、环卫工、卖水果的小贩、附近上学的小朋友,甚至乞讨的人,都给过她帮助。用吕爱梅的话说,“卖汤的给我舀汤喝,卖稀饭的给我舀稀饭,卖馒头的给我馒头吃”。

冬天是渐冻症患者最难熬的时刻,他们的双手双脚会长出冻疮,红肿然后溃烂。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每到冬天,吕爱梅都会开着农用三轮车再次起航,带着三个孩子去温暖的南方过冬,冬天结束再回来,深圳、广州、东莞……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朱小猛说,从郑州开到广州,前后大约需要18天。

然而这种情况在2017年终止。2017年,大儿子朱小强病情突然严重,被推进重症监护室,与死亡擦肩而过。重症监护室门口,吕爱梅嚎啕大哭,“医生你快救救我儿子。”医生的回答冷酷且现实,“阿姨你没钱啊”。手术病床前,她对着儿子一直喊,“小强,小强,你可别把妈妈丢下。”昏迷中的儿子没有听见,也无法回应,醒来之后什么都不记得。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朱小强只得出院回家静养。抽痰、换管子、上呼吸机都由吕爱梅来完成。有孩子需要照顾,吕爱梅更加抽不开身出去打工,她想到自己在老家卖过几年小吃。思来想去,她和儿子们商量——“搁家里拍美食吧,现在小视频很火,说不定能挣点钱。”

从传统小吃炸芝麻叶、河南疙瘩汤、烩面、炸馓子、豆腐脑,到创意甜点棉花糖慕斯、西瓜果冻、云朵蛋糕、彩虹蛋糕……小小的锅台炉灶之间,她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母亲。

“有娘就是福”这个名字,是二儿子朱小猛定下来的。简单的五个字,囊括了吕爱梅的整个家庭。“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妈妈。”朱小猛说。

一天抽痰十几次

白天的吕爱梅爽朗爱笑、风风火火,直播、买菜、做饭、喂饭、洗衣、照顾孩子们穿衣起居……年过半百,她像陀螺一样运转不休,生活没有给予她半分喘息的空间。

凌晨,朱小强的卧室,指针一分一秒地走,无声如同沙漏。

他的头歪着,口水从嘴边滴落,喉结蠕动了几下,气息通过鼻腔若有若无地哼哼。吕爱梅察觉有异,立马从一旁的木板床上起身,娴熟地削开一瓶氧气罐,换了根管子,帮朱小强擦干净嘴角的口水,翻了个身,接着睡下。

这是吕爱梅镜头下的另一面。

罹患渐冻症最残酷的是,他们只要一息尚存,便有感知,有智力。运动神经元主宰着我们的肌肉动作。病变后,肌肉慢慢地萎缩、死亡。进而病毒侵犯呼吸系统。四肢逐渐麻痹,吞咽、呼吸开始困难……渐冻症患者眼见自己被吸光力量、吸走气息、吸干血液,最终沦为一具活生生的木乃伊。严重的患者气管会被切开,一天抽痰十几次,靠呼吸机“人工地活着”。

不幸的是,大多数“渐冻人”都极其聪明,心思细腻、爱思索,处处要求拔尖。比如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潜水钟与蝴蝶》的作者尚·多明尼克·鲍比。这也注定他们承受的痛苦无比深重。

吕爱梅两个儿子虽然只读完了小学,但智力绝对不比别人差,吕爱梅说,大儿子不但会记账还对养猪有研究,二儿子则自学了3Dmax等软件,还设计出了盖房用的建筑模型。2008年,猪肉价格上涨,朱小强上网查资料,分析猪肉行情,赶在猪肉降价前一下子卖了23万元,盖起了两层小楼。“二儿子设计房屋,用的是电脑软件,盖成后,连我们那儿的工人都夸结实。”

生理疾病、巨大的现实落差、未知的恐惧,就像一堆虫子爬满全身,噬咬、舔动。生不如死,还无法讲出。只有亲人是最坚实的依托。他们对亲人满怀歉疚,这份歉疚又会化为对自己深深的憎恨。因为急于努力,因为无能为力。

再次和丈夫一同生活

吕爱梅依旧笑呵呵地录美食视频,看网友评论。上到90岁老人,下到3岁小孩,都在看她的视频,吕爱梅获得了一种赚钱之外的满足感。“一家人吃好喝好,儿子永远在我身边”,不过是吕爱梅最大的愿望。

在大哥朱小强病情没那么严重的时候,三人有时间就跟着星火志愿团,在郑州到处参加公益活动,吕爱梅和兄弟俩都是红会志愿者。

女儿曾在吕爱梅阑尾炎生病的时候来照顾过一周,那是2017年,大哥朱小强进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在北京打工的她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过得也算不得轻松,她说“最害怕接到家里的电话”。

二儿子朱小猛已经成家,妻子是南阳人,在商场从事饰品销售的工作。2015年,朱小猛在街头唱歌,妻子在超市上班,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因为老丈人家里不同意,一直没有领结婚证,也没有举办婚礼,如今儿子已经四岁。儿媳工资不算高,但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还是缓解了不少压力。

由于吕爱梅忙于照顾两个儿子抽不开身,接送小儿子和孙子成了难题。迫不得已,丈夫朱二毛来郑州一同生活,负责小儿子和孙子的接送工作。逃离了老家的熟人社会,家暴频率大大降低,但仍时有发生。最近一次家暴发生在一个月前,吕爱梅带着朱小猛出门,再三叮嘱小儿子“记得给你哥换管子”,回家后却看到玩闹的小儿子和奄奄一息的朱小强。吕爱梅气急,大声训斥起来。同时气急的还有朱二毛,这个健全的孩子让他惊喜不已,他可不允许吕爱梅这样呵斥自己的宝贝儿子。双方扭打起来。“我都五六十了他还打我。”吕爱梅委屈,把朱二毛脸上划伤了两道。

天气好的时候,吕爱梅会推着兄弟两人出去卖唱,有时候在医院,有时候在商场门口——这是他们维持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街头,两兄弟唱着:“看着你们黑发变白发,我怕你们再等不了。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是不是我们再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正观记者 杨泽雅)#洞见计划#

【独家|#大二男生从上海坐公交到北京# 在最有“人味”的地方克服物化】从上海到北京,飞机最快;也可以坐高铁,四个半小时,一路平稳。这是全世界最繁忙的线路之一,人们在意的是快捷与舒适。上海大二学生唐同学却选了一条受苦的路。他用六天规划,坐了54辆公交车,经过1291个站点,耗时6天5夜,弯弯曲曲地走了1810公里,花费了381元车费,从上海到达北京。一路上屁股酸痛,拖鞋也快烂了,真是“又挤,又慢,又麻烦”,但他觉得意义深远。他说这可以感受国家之大,区域之丰富,这是最有“人味”的地方,有普世的人文关怀。他认为公交车承接了无数人真实的生活,他希望自己“脚多沾一点地”。

以下是唐同学的口述:

这5天6夜的行程,我提前花了五六天才把线路做好。从市到县到镇,逐步缩小去查,一点点串起来。每一天,我在公交车上要度过10多个小时。晚上22:00睡,早上5:00起床,早餐和午饭都吃压缩饼干和牛奶。为了不闷脚,我一直穿一双拖鞋。这一路基本坐的公交,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坐了3次三轮车,打了3次车。纯粹依靠市域公共交通,走了将近2000公里,这样的体验别的国家几乎没有,在国内也只有华东可以做到。从南到北,建筑风格、地域风貌逐渐发生变化,城乡差异也体现出来。

上海的公交车很平稳,用普通话、上海话和英文报站,车上的线路图是电子的。微风拂面,车厢里飘着淡淡的皮革气味。车上多是年轻的上班族,打扮新潮。都市是陌生人社会,公交车内几乎零交流,有乘客在补觉,更多的在玩手机。

一路往北,公交车经过乡间的小路,晃晃悠悠。有的车地板破损,座位破破烂烂,椅套发黄。很多城乡公交车由私人承包,司机不穿制服,不能刷公交卡,放一个二维码,或是放一个铁盆子给你投钱。车内座位背后夹着纸片,家具城,辅导班,男科医院广告等不一而足。乘客谈论最近的农忙,说自己在哪里买了一条裤子,物美价廉。他们对陌生人更热情和好奇,问我从哪过来的,准备到哪去,路上花了多少时间。看我在拍摄,有些司机问我的身份,但从没有人阻拦我。

我最难忘的是这段苏鲁跨省的路程。我们蹲在三轮货车的后斗上,像逃荒一样。车子很颠簸,引擎声嘈杂,风吹得我们头发都飞了起来,特别冷。那天是雷暴天气,天上没有星星,我看着路灯的光慢慢地飘过去,想着离山东又近了一步。很快到了省界,完全黑了,也没有灯。当时还没吃晚饭,很饿。同行的还有一家三口和一个老奶奶,时间太晚,没车过省境了,大家碰到了一起,求助一个居民开货车送我们。

上一趟公交坐的是徐州88路。车上挤满了七八十个乘客,我站在车厢前部,足不点地。车正开着,一个女乘客和售票员起了争执,因为售票员对她二次查票。两人用方言吵了20多分钟,后来司机师傅把车停下报警。警察来调解,发现女乘客之前说自己是孕妇,其实不是,她面子上挂不住,就下车了。她是想换取自己话语上的一种优势,这是市井中很常见的一种做法。

耽误了近半个小时,让我意外的是大家没有很烦躁,也不骂人,好像是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我一开始觉得无所谓,后来我转念一想,别人是正儿八经要回家,如果我是他们,我还能保留这样从容的心态吗?这一路上,我经常有这样的反思。

下了三轮货车,到韩庄镇时,一下子亮了。住户基本关门了,一些超市、饭店和宾馆还开着。我走在路上找旅馆,余光瞟到马路对面一个身影,穿着黄色制服的清洁工,弯着腰翻动着垃圾桶。我站在那里拍了半分钟左右,心里想,人与人之间差距为何这样大?为什么他/她就必须做这样的工作?路上的见闻都给我烟火气的感觉。

我今年20岁,是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大二学生,读化工专业,但我从小就对地理特别感兴趣。坐公交能让我有切实的体会,看着从小听惯的名词出现在眼前,感受到国家的辽阔和历史的发展。一路上,听到的口音从吴语到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再到北京话,你就能很直观地体会到我们的国家到底多大。

我来自四川绵阳一个普通家庭,住在城中村的自建房里,左邻右舍都是底层的人。早上5点,中年男性的大卡车轰鸣,他要跑货运给妻子挣药钱。5点半,失聪老人在清理垃圾,锈烂了的垃圾车吱吱呀呀响。6点,收废品处在“砰砰砰”地敲废铁……而我却可以安睡到8点,不用起床挣生活。这些人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是在“观察”他们,这个词太傲慢了。我现在不用劳动就能获得安逸的生活,我自认为跟我的努力没有很大关系。

我怕有一天,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校园生活单纯美好,毛(刷)一下绩点,课后上上网,看看动画片,周围同学光鲜亮丽,还有同学开着特斯拉上学,就停在我们宿舍楼下。在里面待久了,都不接地气了,慢慢地丧失了对社会的敏感性和理解他人的能力,用四川话讲就是晓不得自己姓啥子了。所以我喜欢坐公交。

父母知道我此次的旅行,一开始担心我的安全,后来为我感到自豪。他们对我的期望首先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我的家庭条件是父母从零到有积攒出来的,房子都是父亲自己亲手盖的。我读高中时,父母会叫我一起给花园搬砖砌墙。一家人外出,看到一些工种辛苦的工作,父母会指给我看,回忆以往的艰苦经历,征求我的反馈。

在上海这种巨型城市里,我觉得很多人都被异化成了工具,像活在一个机器的社会里,人味太少了。在我看来,人文关怀就是人性的回归,不把别人当成工具,也不去物化自己,人不会因为身份地位不同被区别对待。公交车不怎么考虑盈利,而是把尽可能多的人接入了现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便利,这是最现实的人文关怀。

中国人很少不被“鸡娃”的。我也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我选择的赛道和大部分人一样,生活目标就是上课,为取得一个相对好的成绩去奋斗。但我想在这条路上行走时,往周边看两眼。比起花90%的功夫获得90%的成绩,我更愿意拿60%的精力换取70%~80%收获,剩下的10%留给自己和生活。在生产力彻底解放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阶层上升,如何悦纳自己,跟社会和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洞见计划# https://t.cn/A6Vbo67k

二、往日的苦涩
一、往时的青涩
在闲余时,妈妈总是对孩子们说自己的事,讲自己的人生遭遇,说自己那个
时代的事。
思雅,六七岁时,母亲就因为家庭纠纷去世了,乐雅,静雅两位姐姐先后都已出嫁了,爹又整天跑着帮别人剃头,挣工分。所得的钱和粮从不往家里拿,只往小爹家搬,也不管家里。弄得弟弟靖宇很小就夭折了。思雅还有一个小妹明雅,思雅还要照顾小妹,为了生活,思雅只好进了村里的草毯厂去织惹是草毯,那时思雅才十岁。厂里管事的是老杨,老杨看到弱小的思雅嘲笑道:
“你来干什么?这可不是小孩儿玩的地方,快走开,去别处玩儿去吧。”思雅
毫不示弱地说:
“我要做工。”老杨瞪大眼睛打量了她一下说:
“你????太小了,还是回家玩儿去吧!”思雅不甘心地说:
“我虽然小,不一定就做的不好,你给我一次机会吧!”老机皱了一下眉头,思雅抓住机会,摇着老杨的胳膊说:
“你就让我试试吧!我求求你了!”说着几乎就要哭了出来。
老杨也清楚思雅的家庭,只好答应让她试试。思雅毕竟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会。老杨催工很紧,没有人有时间去教她。思雅委屈地流泪,好几次都打了退堂鼓,可是一想到妹妹还在家里等着她呢。还要靠她生活呢,她就有了勇气继续做下去,就有了能量去承担一切的苦了。毕竟是第一次织草毯,又不会,没有人教,思雅只好看别人是怎么织的,就照做了,她织的慢,就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了。把她的小手也磨起了好几个小红泡。她也没有叫一声只是忍着痛,继续干着,用做事的专注来麻醉伤口的疼。时间久了,两个小手都长满了肉茧也就不知道疼了。
光靠织草毯的那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思雅和明雅连衣服和鞋子都没得穿,整天打着赤脚,搂着一条烂裤子,很短的,吃的也不够。爹,一年到头不着家,根本不管她们的死活。思雅又和大人们一起上山挖草药(远志)。才能杨是不容许他们这样做的,就把锄头给藏了起来。还怒气冲天地说道:
“以后谁要是把锄头给带到厂子来,要莫你就不干了,要莫就扣工分。”他们的只好偷偷把锄头藏到厂子后的草丛里、地窑里,出了厂子就去找。那里,穷人家很少有自个的箩筐什么的,只好把腰上绑一根绳子,那时,山上的草药多,又大,好挖,挖一棵就别到腰上,的草绳子上,一中午,就能别上一圈,拿回家里,为了不耽误厂子的事,顾不上吃饭,又要去织草毯。电雅把草药带回家交给明雅,明雅也不闲着,她把药弄好,凉干,弄个十天半个月的,够二、三斤,拿去卖了。也能卖他几毛钱,也够买一些生活用品的了。

二、青涩中带甘苦
一个天还没有亮的早上,太阳还没有完全苏醒的早上,思雅,背着这几个月挖来的草药,去了三、四里外的乡镇合作社里,把草药卖了,换上几尺白洋布,够做件衣服什么的。就高兴地走向了一个小路上,这可不是她回家的路呀,她这是去一个什么地方呀?
思雅有个好姑父,他会染色,染的色可好了,只不过是远了点。离思雅家有好十几里的路程,还得翻过两三座山。但是,这点路并没有阻挡住思雅。又跑到十几里外的姑父家,找他帮忙染色,心中的喜悦已使她忘记了已好几顿没有吃饭了。有新衣服的高兴劲,完全把她那饥饿的事给冲走了。思雅刚迈进姑父家的门就喊道:
“姑父,姑父,快看,快来看布,新布,刚买的,够我和明雅做衣服了。你帮
我染点色,好吗?”姑父高兴地说:
“好,好。思雅长大了!会照顾妹妹了。姑父帮你。”这时,姑妈从屋里出来说:
“思雅,你来了,还买了新布。是你自己挣来的呀?”思雅使劲点了一下头道:
“嗯”姑妈又关心地问:
“你还没有吃饭吧!我们刚在生产队里吃过回来。家里还有剩下点玉米糊。走先去吃一点再说。”思雅这才想起来有点饿了,便随姑妈去了厨房吃了点东西,休息了一下。布也染的差不多了,这时天已经灰了,姑妈怎么留也留不住她,也许她是太思雅顾不得再做休息,又拿着布跑回了家,那高兴劲,别提了。回到家,天也发灰了,她又跑到大妈家,进门便叫道:
“大妈,快看!我有布了!我有了新布了.可以做新衣服了!你帮我剪一下,好吗?”大妈欢喜地道:
“好呀!有了新布,这样,你的明雅就有了新衣服过年了。高兴吗?”思雅恨恨地点了点头说道:
“高兴。”天色已晚,大妈让思雅先回了家,思雅欢快地跑回了家,对明雅说道:
“明雅,我们快有新衣服穿了,过年我们就可以穿新衣服了!布在大妈家里,让她帮我们剪好,明天你去她家里量一下尺寸。就可以剪了,剪好了,你顺便拿回来。我好在晚上缝衣服。”明雅欢喜地说:
“三姐,我明天就去,一早我就去。你好早点把衣服做好。可以吗?”思雅笑笑说:
“你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大妈剪好了就会给我们的呀。对了,你还没有吃饭吧。走,去做点东西吃,粮食不多了吧!少做点,做稀点。免得到时候没有吃的。
”明雅好很懂事,放下手中的东西就和思雅一起走向了厨房。
记得二姐静雅出嫁的时候,小姑给做了一双新鞋的时候,叫雅和明雅俩姐妹还是打着赤脚。所以她们俩僦争着穿毕竟思雅比明雅大些,明雅,抢不过她,思雅拿着新鞋笑了笑,便试穿上,可是鞋有点小了,她还是强撑着穿,就是不让给明雅穿。晚上睡觉。还要把鞋子抱在怀里,生怕被别人给抢了去……
后来再大一些,便找了人家,家户倒也不小,公公是抗战时的战士,也曾参加过万里长征。婆婆是妇联主任。原以为生活会过得好一点,可是,婆婆三天两头就吵她一次,嫌她没多大的本事,没着落,没有什么家势,没什么亲戚。农村人嘛!思想改变的慢。丈夫是个孝子,自然得维护父母,只好不问清红皂白,就说是思雅和错,有时,还得挨打。
自从有了第一个孩子璟钥时,是他们的第一个孙子,也是孙子辈中最大的一个,总想着也许婆婆会待她好些,可是,婆婆从没有抱过璟钥一次,对她也没有好转。有了悟帆,他是长孙,可是婆婆也没有抱过。无论再怎么忙,思雅也得背着孩子上地里去干活,要是孩子哭个不停,或者是生病了,那时婆婆就会生气,骂她不会看孩子,说她笨。后来就分了家,盖了这几间房子,才算是宽松了点。
一转眼也不过去了十几年了。真的是……
思雅总是对璟钥说:“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早就持家了。看你们呢?整天就知道玩。”璟钥总是想说点什么来改变一下妈妈的思想便说
“妈,现在社会比以前的好多了,以前的已经过到去了,还说那个干什么呀?要是没有以前的苦,那有现在这么好的日子呀?生活的车轮是单向的,只是向前进的,不要总是活在过去的阴影里。这样的话怎么能跟上社会的脚步呢?”思雅微笑着说:
“是呀!现在是生活好了。你们也都大了,不像我们当时那样了。”总是显得有些无奈。然后摇摇头。
想想家里也平淡,没有什么事的。老师的脸色为什么会这样呢?
(继续连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饱饱推文合集##PO古言合集# 想到今天是周末了~明天就休息了,就想把古言合集PO做出来~全是我自己看过的,觉得不错的~好像修仙的占比过高,哈哈哈。这个我来
  • iTunes Music Store 上线之初,整合了来自索尼、环球和华纳等音乐品牌的超过 200,000 首歌曲,所有歌曲都可试听 30 秒时间。iTunes
  • 一个不怎么期待爱情的人在追剧的时候感觉“完了,恋爱脑要长出来了”糖度极高!#淄博烧烤最后如何收场#看了那位留几手博主的文,身为一个淄博人,感觉挺讨厌的,全文充满
  • 价格不便宜 王荣锡擅长吸脂手术和面部填充,自体脂肪填充的效果很不错,且价格还不贵✨上海伊莱美 张怀军专于面部整形和吸脂,美莱虽然是个连锁品牌,但上海美莱综合整体
  • 效果的的话你得念阿弥陀佛 .点击上方立即参与”查询你中意医院技术 . 3,常去美容院的,如果被介绍到医院做项目,甚至做项目,超过一半的银子会给到美容院。 . 点
  • 新面孔是人食用级别来自西班牙进口的猪里脊制作而成的冻干,单一蛋白质来源,降低爱宠的不耐受性,精选的脂肪含量最少的部位,高肌红肉配方,满足宠物食欲天性猪肉更是含有
  •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城市味蕾战##北京探店##麦兜妈妈麦太享美食# 我不允许你还不知道这家地道东北铁锅炖~自从吃了山河屯的铁锅炖之后,就让
  • #世界读书日[超话]#【关@铁铁子的小窝 卷发揪3送图书一本】马上就到了一年一度的#4.23世界读书日#,窝窝今年为大家争取到了一些限量亲签及特价书的福利,将在
  • #防弹少年团魅力无限#⭐️#防弹少年团奇迹创造者# 〖20230429 good morning〗凄凄惨惨的雨夜轮胎摩擦着沥青路擦肩而过的机动车奔赴美好的下一刻
  • 为上司一个不满意的眼色又何必五分钟缓不上气来,在未来的生活中,你有的是表现的机会,何况“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这个站子干嘛用的,美女的路人缘
  • 太洲:…….没有懿玄:……于是同️太洲躺下懿玄:我就知道会这样 给我别的房间太洲:什么都不做 已经厌倦做你讨厌的事了 懿玄:…..下一秒太洲:牵着手睡觉(➡️被
  • 不出所料他吃了すき家牛丼其实那个点能吃的也就这种[笑cry]#美甲##自己在家做指甲#把闲置的“几天可撕甲胶”利用起来了[笑而不语]当成普通色胶,底胶用后涂上再
  • 16、关于“读书”梁晓声的这句话说得真好: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周国平24、读书多
  • 第八十五篇:olive young痘痘贴在我时隔两年用空了两包之后,我才发现它家有好几个颜色可以选。4如果扎的手法不对,扎完再贴痘痘贴,会留下痘坑。
  • 第二天听到前台姐说,有一个朋友来作伴了,哎呀,我说那真好,不用害怕了!不是很好吃,早知道点你这里的了,立马领我去看她家米粉:看,我这是这种的,和她们不一样。
  • #数码资讯# 意想不到的是,OPPO Find N2 Flip折叠机2月在海外正式发布,海外头部数码博主MKBHD小黑哥评价OPPO小折叠的竖向大外屏相当于一个
  • 预计4月28日,西安地铁将迎来客流高峰,当天线网各线路执行特殊列车运行图,13:00起提前进入晚高峰运营模式。预计4月28日(节前一天)西安地铁将迎来客流高峰,
  • #插画[超话]# 插画教程dd看目录~单个5两百多门全部打包两位数 送笔刷素材 持续更新中有喜欢的都可以问哈~gua老师第四期九月最新、fangpeii夏日速涂
  • 国画花鸟画装点房屋,在客厅、卧室、餐厅、玄关等地方挂一副花鸟画,使家居看上去美观大方,雍容典雅,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更可以提高个人的审美观以及艺术感,提升家居品
  •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懦弱,也没有永恒的坚强,万事靠自己,但是务必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严,活出你的坚强,才真正的体现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有价值!世界上没有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