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原文】淮阴侯韩信概述

楚人迫我京索,
而信拔魏赵,
定燕齐,
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灭项籍。
作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市井之徒韩信】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老太太救济韩信】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胯下之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追随项梁项羽】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腾公识才】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

【刘邦不重用韩信】

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萧何追韩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

【韩信拜将】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

【韩信之死】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部署已定,待豨报。

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萧何诈韩信来】

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

【吕后杀韩信】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

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

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

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

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太史公曰:

吾入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太史公】

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沈沙决水,拔帜传餐。与汉汉重,归楚楚安。三分不议,伪游可叹。

【司马光评韩信】

臣光曰:

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

夫以卢绾里闬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

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

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

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

及天下已定,则信复何恃哉!

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

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屠尔佳哈】

刘邦得了天下之后总结,我治国不如萧何,智谋不如张良,用兵不如韩信,但这三个人都辅佐我,为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最特殊的就是张良,刘邦当了皇上之后,疑心病大涨,连从小一起长大的萧何都怀疑!怀疑韩信造反,杀了韩信。但他从未怀疑过张良!

这就是张良的聪明之处。

【史记】【资治通鉴】韩信

【史记原文】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市井之徒韩信】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老太太救济韩信】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胯下之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追随项梁项羽】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腾公识才】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

【刘邦不重用韩信】

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萧何追韩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

【韩信拜将】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

【资治通鉴】

太祖高皇帝下十一年
(乙巳,公元前一九六年)

冬,上在邯郸。

陈豨将侯敞将万馀人游行,王黄将骑千馀军曲逆,张春将卒万馀人渡河攻聊城。

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

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不下,攻残之。

赵利守东垣,帝攻拔之,更命曰真定。

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于是陈豨军遂败。

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豨,阴使人至豨所,与通谋。

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

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春,正月,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傥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司马光评韩信】

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

夫以卢绾里闬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

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

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

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

及天下已定,则信复何恃哉!

【司马光】

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

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淮阴侯列传】【史记原文】

【刘邦与韩信对话】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於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於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

【韩信之死】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

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

【刘邦与蒯通】

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

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

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

高帝曰:“置之。”

乃释通之罪。

太史公曰:

吾入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太史公】

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沈沙决水,拔帜传餐。与汉汉重,归楚楚安。三分不议,伪游可叹。

陶朱公《商训》
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关者众。
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因才器使,任事有赖。
能辩论。坐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躬行以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
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
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
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
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
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
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期
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一、《三谋》:
《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
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
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
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
要勤,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
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
,审贵贱,无息币。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
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 而
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范蠡主要
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
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范蠡说的价格原理
,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
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
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
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他说,如此“则币欲其
行如流水。”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大商之道!
大商与小商的区别:
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
者,大商也;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损人之利
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
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
之玄奥,意气之宏远,境界之高明,岂是空想妄论之辈,
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大凡天下之学问,万事成败,皆不出道与术这两
大范畴。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
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所以
,道是方向,术是方法;道是法则,术是谋略。谋者,韬
略也,汉书艺文志云:谋略,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
而后战,天下之谋略,无论应用于何时何事,时谋,地谋
,人谋这三则。陶朱公著有,陶朱商经十八法,分为三谋
和三略,是为:人谋,事谋,物谋;货略,价略,市略;
这三谋三略,乃陶朱商经十八法之要义。
“两权相害取其轻!”
“无事时如有事般提防,方可弥意外之变;有事
时如无事般镇定,才能消局中之危。”
在经商的过程中,或是日常生活中,如果利益
双方得不到平衡,那么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矛盾和
冲突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那么最终谁的目的都达不到
。予,就是合理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最好办法。通过这个
办法,解决了利益各方之间的平衡,最后达到了取的目的

逞强蛮干是绝不行的,一个成功的商人,首先
要懂得商道之本,还要善于审时度势,沟通权变,要善于
联系各色人物,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祸福利弊,也要善于
转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展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商海
中立于不败之地! https://t.cn/RxRQAL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注】男子地铁上随地吐痰,怼劝阻者:你有几套房?网友炸了!
  • 开启金砖第二个“金色十年”!习近平提4点建议(附视频)
  • 【荐读】这两天在幼儿园、小学附近看见这类人,千万不要紧张!
  • 【夜读】那些选了“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 【健康】各科室医生告诫你:不想进医院,就好好看这份吃的“处方”!
  • 成色十足!金砖五国将联手干这些大事
  • 【关注】爸爸们哪儿也不去了!新一季《爸爸去哪儿》被叫停,原因是…
  • 【荐读】一组真实的微信聊天记录遭曝光…太现实了!
  • 一朝戎装穿在身, 终生流淌军人血!退伍季,向老兵致敬!
  • 习近平:那天,正好是我32岁生日(附视频)
  • 来了!新闻早班车
  • 刚刚,习近平见了莫迪
  • 论惊艳,今天这场晚会服了!
  • 金砖国家领导人“全家福”来了!
  • 今天中元节,鬼门已开!这些风俗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 花开花落,心静如禅
  • 深到骨子里的成熟,是从不做这件事
  • 别人尊重你,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 唯有心静,方能从容
  • 底牌揭晓!中国不对印度动武全因为它,美国计划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