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次第【通教】— 通教比藏教有进步,通教就是我们所讲的禅宗。他是从空门入手排除一切的有形有相,包括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统统判为无明相,这是所谓「见空性」。他的代表作《金刚经》《六祖坛经》《六百部般若》等等。这种法门修行的难度也是非常之大。按照禅宗祖师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这个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能修禅宗证果的人,恒河沙数的人难有一个这样的根机!一个银河系的人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亿劫希成』,无量百千万亿年都难成就。
那么藏教和通教这两个法门比较,通教禅宗修得不好容易落空,《楞严经》在后面五十种阴魔境界有讲。但是修得好,他能明心见性。而藏教法门他不会落空,你最起码来世能得人天福报,但是他永远不能明心见性。所以我们要在这两个法门里要好好把持一下,成功率都非常低,时间都非常地漫长。
禅宗第五祖拜第四祖,拜了两世。第一世这个五祖已经到八十高龄,盘腿把腿也盘歪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的法号叫栽松长老。怎么叫栽松长老?他坐在那里毕恭毕敬就和松树栽在那里一样,人们觉得他修禅宗太认真了,叫栽松长老。所以四祖逗他,四祖说他太老了,换一个身来,实际上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站在那里就往生、就投胎。结果他投胎到大姑娘肚里,人家还没有结婚,你不是糟蹋人家嘛!那个马姑娘因为他投胎,被家里人扫地出门。在过去的封建的社会,你说大姑娘没有结婚,就肚子大了,那是大逆不道。
一个人能够做到自在投胎,说走就走,而且不需要男女生活就能投胎,你说有多大本事。我们想一想,现在有些所谓宗派的什么法王、活佛再来,还怎么样怎么样......能不能跟这个人比啊?就这个人在佛门内部都不过是个外道,这涉及到我们修行中一些敏感问题,希望我们有些同修,你不要生烦恼。我们依法不依人、依大法不依小法,我们都要按照佛门实事求是,这样可以正信。到第二世来投四祖拜师,大概是七岁,四祖又逗他,说太小了,这个时候他发脾气了,「我前世来你说我太老,今生来你说我太小,我到底什么时候来啊」?所以五祖给他剃度了。也就是说他一来就知道生生世世的事情,这是不是叫宿命通?就这样的人他还必须来求大法,你说我们现在有些人稍微有点宿命通,稍微有点什么神通,就怎么样怎么样......你说怎么样?!鬼都有五种神通,到了阿罗汉才有六种神通,就漏尽通。要帮助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唐玄奘西天取经,来到大雪山。唐玄奘他也是开了天眼,看到雪山堆里埋了一个人,把雪扒开,三弹指叫他出定。那个人眼睛一睁,说:「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没有」?唐玄奘跟他讲:「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一千多年」。「那我等弥勒佛下世」,他说完又入定。可见他在雪山堆里少说已经一千多年,多说可能千年、万年、亿年都说不准,他还准备等弥勒佛下世,还准备再坐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吃不喝不睡,就在那里禅定。这种功夫都不过是个外道啊,你说我们现在修禅定的人你坐个几天几夜又怎么样?这些法门可难了,把难字讲在前面,你们后面就知道珍惜那个容易的法门,要不然你还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唐玄奘叫他再次出定。问他:「你坐这个鬼窟窿」,讲他坐鬼窟窿啊:「弥勒佛出来以后,谁叫你啊」?他讲,「对啊!那怎么办啊」?「怎么办?到唐朝去投胎,我从印度回来以后给你剃度,拜我为师好了」,也是跟五祖一样说走就走。所以唐玄奘取经十七年回来以后,找到李世民查问这个人,某年某月某日王宫里有没有怀孕,他应该在什么时候生。李世民查了一下没有,再一细查,查到尉迟恭大将军府中。因为当时唐玄奘讲:「你看哪一家的院子最大你就在哪一家投胎」。唐玄奘的意思还不是要他到王宫里去,是不是?但是他没有见过世面,看到尉迟恭的府也很大,他想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唐玄奘取经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花花公子,叫他剃度,「我才不干」,是不是?李世民命令他「代朕出家」,他不敢不出家。但是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给我一车肉;第二个条件,给我一车酒;第三个条件,给我一车美女」。不是要一个美女,是要一车美女,所以皇帝也犯愁:出家人一个美女都不能有,还要一车美女?唐玄奘给皇帝使个眼色,你先答应他再说。
三车和尚浩浩荡荡来到白马寺,白马寺全体僧人钟鼓齐鸣!他听到钟声、听到鼓声以后,过去世修行中的自性反应出来,惊得一身冷汗,如梦初醒,赶紧把三车退回。当生受持经藏,而成为贤首宗一代祖师,这就是窥基大师。你们看受持经典重要不重要啊?
无独有偶。在终南山,有一位道宣律师也是修禅宗,修到什么程度,天上的人给他送饭。这个时候,窥基大师就去度他,说:「听说天上人给你送饭,今天来尝尝这个味道怎么样」?结果从早到晚,天上人影也不见一个,吃不上饭就睡觉吧。那个窥基大师一睡觉就鼾声连天,那个道宣律师擅长持戒律,据说持戒第一。所以今天早上轮到他做人了:「你说你啊,好好一个修行人不知道用功,怎么还睡觉?睡觉还打呼,哪叫修行人」?意思是你看我这个禅定不倒单。窥基大师怎么讲的?说:「你不比我强,一个跳蚤跳到你身上,你还想把它捏死,你的嗔恨心从何而有?不过还好,最后没有伤它的命,把它扔到外面去了。跳蚤给你摔断了一条腿,唉哟唉哟......吵到半夜,我根本没睡好觉」。那个道宣法师听他这么一讲,呆住了:他明明在打呼噜,我扔了一个跳蚤,他怎么知道?不敢开口了。然后窥基大师度他:「你坐这个鬼窟窿没有用,我前世在雪山堆里少说修了几千年、几万年有什么用」?虽然这样讲,可是道宣律师还不相信,等窥基大师走了以后,天上的三太子哪吒给他送饭来了。他这时候埋怨了:「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来了。昨天有个和尚想吃天人的饭,你送点饭来,不也长长我的脸是不是」?那个哪吒跟他讲:「我昨天怎么敢来?我是来过了,昨天在你这里是个大菩萨你知道吧?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满山满野都是天人在护法,我怎么进都进不来」,这下他明白过来了。所以道宣律师最后为《法华经》写了一个〈弘传序〉,他是不是读《法华经》开悟的?
第七个次第【别教】— 别教是在禅宗通教明心见性的基础之上往上修。但是他也只能破除十二分无明,不能究竟成佛,所以他是不是比通教更难修?那么别教的代表作是《圆觉经》、《唯识》,以及《大方广佛华严经》,他是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所以《金刚经》所讲的那种佛相当于《法华经》《楞严经》的初住位菩萨,与法华佛、楞严佛相差四十一个等级。《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佛,相当于圆教二行位的菩萨,比法华佛、楞严佛的境界要低三十个等级。
第八个次第【圆顿大法】— 代表作《楞严经》《无量义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称为圆教一乘大法。《无量义经》是为《法华经》打前阵,《涅槃经》是为《法华经》《楞严经》收尾,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这两部经典,说尽了宇宙万法来龙去脉!它并没有教我们去怎么念佛、怎么拜佛、怎么行善、怎么断恶,都没有。它只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真理,人怎么来的?佛菩萨、天人鬼畜怎么来的?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怎么来的?人我是非、香甜苦辣、种种妄想分别,这种意识怎么产生的?明白了万法的来龙去脉,我们再进一步的归纳总结,这无量的万法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十方三世到底有几尊佛?几尊菩萨?几个人?几个鬼?几个天?几滴雨?几片风?
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明白,按照《法华经》、《楞严经》之说就可以当下了生脱死,当下成分真即佛,永远不落六道轮回,这是最低保障线,往上不封顶。从初位菩萨到地位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我们都可以当下一念就成就,乃至于个别的像龙女那样成为究竟圆满之佛。所以圆顿大法,无量劫无量次第之功德,可以成就于一生、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就看我们听经闻法,你的思维观照的如何,你的心态如何。成就这么快,当下一念,而且条件特别特别松弛—即使你是罪大恶极的罪犯,你只要一念明白『如来藏』道理,如恒河沙数的罪恶一笔勾销,地狱境界现前当下变地狱为佛土,这就叫「带业往生」。任何人百分之百、千分之千,一个不漏、一个不落,这是不可思议的大法呀!

第六个次第【通教】— 通教比藏教有进步,通教就是我们所讲的禅宗。他是从空门入手排除一切的有形有相,包括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统统判为无明相,这是所谓「见空性」。他的代表作《金刚经》《六祖坛经》《六百部般若》等等。这种法门修行的难度也是非常之大。按照禅宗祖师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这个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能修禅宗证果的人,恒河沙数的人难有一个这样的根机!一个银河系的人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亿劫希成』,无量百千万亿年都难成就。
那么藏教和通教这两个法门比较,通教禅宗修得不好容易落空,《楞严经》在后面五十种阴魔境界有讲。但是修得好,他能明心见性。而藏教法门他不会落空,你最起码来世能得人天福报,但是他永远不能明心见性。所以我们要在这两个法门里要好好把持一下,成功率都非常低,时间都非常地漫长。
禅宗第五祖拜第四祖,拜了两世。第一世这个五祖已经到八十高龄,盘腿把腿也盘歪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的法号叫栽松长老。怎么叫栽松长老?他坐在那里毕恭毕敬就和松树栽在那里一样,人们觉得他修禅宗太认真了,叫栽松长老。所以四祖逗他,四祖说他太老了,换一个身来,实际上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站在那里就往生、就投胎。结果他投胎到大姑娘肚里,人家还没有结婚,你不是糟蹋人家嘛!那个马姑娘因为他投胎,被家里人扫地出门。在过去的封建的社会,你说大姑娘没有结婚,就肚子大了,那是大逆不道。
一个人能够做到自在投胎,说走就走,而且不需要男女生活就能投胎,你说有多大本事。我们想一想,现在有些所谓宗派的什么法王、活佛再来,还怎么样怎么样......能不能跟这个人比啊?就这个人在佛门内部都不过是个外道,这涉及到我们修行中一些敏感问题,希望我们有些同修,你不要生烦恼。我们依法不依人、依大法不依小法,我们都要按照佛门实事求是,这样可以正信。到第二世来投四祖拜师,大概是七岁,四祖又逗他,说太小了,这个时候他发脾气了,「我前世来你说我太老,今生来你说我太小,我到底什么时候来啊」?所以五祖给他剃度了。也就是说他一来就知道生生世世的事情,这是不是叫宿命通?就这样的人他还必须来求大法,你说我们现在有些人稍微有点宿命通,稍微有点什么神通,就怎么样怎么样......你说怎么样?!鬼都有五种神通,到了阿罗汉才有六种神通,就漏尽通。要帮助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唐玄奘西天取经,来到大雪山。唐玄奘他也是开了天眼,看到雪山堆里埋了一个人,把雪扒开,三弹指叫他出定。那个人眼睛一睁,说:「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没有」?唐玄奘跟他讲:「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一千多年」。「那我等弥勒佛下世」,他说完又入定。可见他在雪山堆里少说已经一千多年,多说可能千年、万年、亿年都说不准,他还准备等弥勒佛下世,还准备再坐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吃不喝不睡,就在那里禅定。这种功夫都不过是个外道啊,你说我们现在修禅定的人你坐个几天几夜又怎么样?这些法门可难了,把难字讲在前面,你们后面就知道珍惜那个容易的法门,要不然你还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唐玄奘叫他再次出定。问他:「你坐这个鬼窟窿」,讲他坐鬼窟窿啊:「弥勒佛出来以后,谁叫你啊」?他讲,「对啊!那怎么办啊」?「怎么办?到唐朝去投胎,我从印度回来以后给你剃度,拜我为师好了」,也是跟五祖一样说走就走。所以唐玄奘取经十七年回来以后,找到李世民查问这个人,某年某月某日王宫里有没有怀孕,他应该在什么时候生。李世民查了一下没有,再一细查,查到尉迟恭大将军府中。因为当时唐玄奘讲:「你看哪一家的院子最大你就在哪一家投胎」。唐玄奘的意思还不是要他到王宫里去,是不是?但是他没有见过世面,看到尉迟恭的府也很大,他想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唐玄奘取经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花花公子,叫他剃度,「我才不干」,是不是?李世民命令他「代朕出家」,他不敢不出家。但是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给我一车肉;第二个条件,给我一车酒;第三个条件,给我一车美女」。不是要一个美女,是要一车美女,所以皇帝也犯愁:出家人一个美女都不能有,还要一车美女?唐玄奘给皇帝使个眼色,你先答应他再说。
三车和尚浩浩荡荡来到白马寺,白马寺全体僧人钟鼓齐鸣!他听到钟声、听到鼓声以后,过去世修行中的自性反应出来,惊得一身冷汗,如梦初醒,赶紧把三车退回。当生受持经藏,而成为贤首宗一代祖师,这就是窥基大师。你们看受持经典重要不重要啊?
无独有偶。在终南山,有一位道宣律师也是修禅宗,修到什么程度,天上的人给他送饭。这个时候,窥基大师就去度他,说:「听说天上人给你送饭,今天来尝尝这个味道怎么样」?结果从早到晚,天上人影也不见一个,吃不上饭就睡觉吧。那个窥基大师一睡觉就鼾声连天,那个道宣律师擅长持戒律,据说持戒第一。所以今天早上轮到他做人了:「你说你啊,好好一个修行人不知道用功,怎么还睡觉?睡觉还打呼,哪叫修行人」?意思是你看我这个禅定不倒单。窥基大师怎么讲的?说:「你不比我强,一个跳蚤跳到你身上,你还想把它捏死,你的嗔恨心从何而有?不过还好,最后没有伤它的命,把它扔到外面去了。跳蚤给你摔断了一条腿,唉哟唉哟......吵到半夜,我根本没睡好觉」。那个道宣法师听他这么一讲,呆住了:他明明在打呼噜,我扔了一个跳蚤,他怎么知道?不敢开口了。然后窥基大师度他:「你坐这个鬼窟窿没有用,我前世在雪山堆里少说修了几千年、几万年有什么用」?虽然这样讲,可是道宣律师还不相信,等窥基大师走了以后,天上的三太子哪吒给他送饭来了。他这时候埋怨了:「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来了。昨天有个和尚想吃天人的饭,你送点饭来,不也长长我的脸是不是」?那个哪吒跟他讲:「我昨天怎么敢来?我是来过了,昨天在你这里是个大菩萨你知道吧?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满山满野都是天人在护法,我怎么进都进不来」,这下他明白过来了。所以道宣律师最后为《法华经》写了一个〈弘传序〉,他是不是读《法华经》开悟的?
第七个次第【别教】— 别教是在禅宗通教明心见性的基础之上往上修。但是他也只能破除十二分无明,不能究竟成佛,所以他是不是比通教更难修?那么别教的代表作是《圆觉经》、《唯识》,以及《大方广佛华严经》,他是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所以《金刚经》所讲的那种佛相当于《法华经》《楞严经》的初住位菩萨,与法华佛、楞严佛相差四十一个等级。《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佛,相当于圆教二行位的菩萨,比法华佛、楞严佛的境界要低三十个等级。
第八个次第【圆顿大法】— 代表作《楞严经》《无量义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称为圆教一乘大法。《无量义经》是为《法华经》打前阵,《涅槃经》是为《法华经》《楞严经》收尾,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这两部经典,说尽了宇宙万法来龙去脉!它并没有教我们去怎么念佛、怎么拜佛、怎么行善、怎么断恶,都没有。它只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真理,人怎么来的?佛菩萨、天人鬼畜怎么来的?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怎么来的?人我是非、香甜苦辣、种种妄想分别,这种意识怎么产生的?明白了万法的来龙去脉,我们再进一步的归纳总结,这无量的万法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十方三世到底有几尊佛?几尊菩萨?几个人?几个鬼?几个天?几滴雨?几片风?
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明白,按照《法华经》、《楞严经》之说就可以当下了生脱死,当下成分真即佛,永远不落六道轮回,这是最低保障线,往上不封顶。从初位菩萨到地位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我们都可以当下一念就成就,乃至于个别的像龙女那样成为究竟圆满之佛。所以圆顿大法,无量劫无量次第之功德,可以成就于一生、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就看我们听经闻法,你的思维观照的如何,你的心态如何。成就这么快,当下一念,而且条件特别特别松弛—即使你是罪大恶极的罪犯,你只要一念明白『如来藏』道理,如恒河沙数的罪恶一笔勾销,地狱境界现前当下变地狱为佛土,这就叫「带业往生」。任何人百分之百、千分之千,一个不漏、一个不落,这是不可思议的大法呀!

弘恩法师:
生命的安顿

归宿,
这是佛法
给出的答案

有人问:
生死是人生的大事,人生皆有死,不知佛法对生死、对生命最终的归宿有什么看法?

这的确是学佛的关键问题,此处正好可以说禅。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于拘尸那罗双树之间取于涅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提前一月告知弟子欲取圆寂,弟子哭泣,

大师劝谕开示曰:
吾自知去处,若吾不知去处,必不预报于汝。

沩山灵祐禅师一日上堂说法:

老僧百年后向山下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右胁书五字,

曰 “ 沩山僧某甲 ”。

当时唤作沩山僧,却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却是沩山僧。

毕竟唤作什么即得。

从以上列举的公案,

且道:
过去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圆寂后,毕竟向什么处去?

若能道得过,即与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同参并肩,生死大事了毕,自然识得安身立命之处。

若道不得,还得继续绕路说禅,从理路上体悟领会。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曾说过: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

学佛的人如果不认识本心,

即不能明白生命之根本,

纵然广修六度万行,也总被妄想所迷,随业流转,轮回六道,不得自在。

唐朝华严宗的祖师圭峰宗密禅师开示过于生死之际,

人生有三种自在可以安顿生命:

第一 ,妄念若起,都不相随,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

虽有中阴
( 中阴身 ),

所向自由,天上人间,任意寄托,此为受生自在。

释意:
如果能够不随自己的妄想流转,就不会被业力所牵,

死亡之后,在中阴境界

( 从死亡到投生之间 )

就能够自由选择天上或人间受生,如此往来七次,就能成道。

这叫受生自在。

第二 ,若爱恶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细,此为变易自在。

释意:
受生自在的境界是能察觉妄念而不随之流转,此处连爱恶之念都不起,

修行到此,就可以用不入轮回,受一段段的生老病死之苦,

而是能于一身随缘变化长短粗细,所以叫做变易自在。

第三 ,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即随机应化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

此为究竟自在。

释意:
如果能究竟断除微细的尘沙惑、无明惑,

即能究竟成佛,是名究竟自在。

由上宗密禅师的开示,我们明白,欲得大自在,唯在制心一事。

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

“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即此意也。

因此三藏十二部,千经万论的佛法,归结起来,都是教化众生如何调伏自心,

如何善用其心的方法,而用心、调心之根本,即在明心见性!

若不明心,即不知心的起处与落处,就会被妄想所转,

这也正是五祖弘忍大师所说

“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 之苦心所在。

因此,欲识生命之归宿,首先要识心达本,明悟心性。

若有人听到此处,可能会心生怖畏恐惧,不知今生修行之归宿何在。

其实也不须担忧。

因为佛法慈悲圆融,用以度脱救拔一切有缘众生的苦厄。

佛陀在《妙法莲花经·药草喻品第五》中说:

“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涅槃经.如来性品》说:

“ 又解脱者,
名为一味。”

佛陀随宜宣说三乘十二分教无量妙法,皆随顺众生的根性欲乐,让众生得到随分随力之解脱,以安顿生命,长养善根,最终趋入究竟成佛之道。

略说佛法对生命的安顿,依众生的根性欲乐,可以概括为三乘佛法。

三乘是指人天乘、小乘

( 罗汉乘、辟支佛乘 )、

大乘
( 菩萨乘 )。

一 、人天乘。

这类众生不欣乐解脱圣道,犹自喜欢人天的五欲快乐。

人天乘属于世间的善法,可以解脱世俗的恶业产生的苦恼伤害。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的基础。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诳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二 、小乘
( 罗汉、辟支佛乘 )。

这一类众生厌患三界烦恼,偏于自度,不欣乐度化众生。

罗汉乘称为声闻乘,因闻佛之声教,明了苦空无常的道理,

修 “ 四谛 ”法,可以解脱三界之见思惑,而证阿罗汉果,故曰声闻乘。

辟支佛乘又称缘觉乘,根性稍利,

依 “ 十二因缘 ” 教法,修道觉悟,断见思惑,而证辟支佛果,故曰缘觉乘。

三 、大乘
( 菩萨乘 )。

此乘根性大利,从初发心,即具广大誓愿,发菩提心,

修行 “ 六度万行 ”,普度众生,经三大阿僧祇劫,证成佛果,故为大乘。

菩萨者,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译名觉有情,

以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之意。

在大乘佛法中,佛陀并为志意劣小的菩萨开示了净土法门,

如果担心将来会退堕,可以发愿往生诸佛净土,修行至不退转再入世间度化众生。

以上三乘,皆是佛陀开示的生命安乐之道,

亦皆是谛实可证之道,世间除此之外,鲜有安乐可寻。

但三乘皆是心外建立,所成就的是权乘位的果位,亦非生命究竟之归宿。

所谓究竟者,即是众生本具的灵觉之心。

此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量等虚空,含摄法界;

万法只是此心,古德云: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但皆因众生妄想执着而不能识得、不能证得。

众生在无量劫轮回中,攀缘外境,妄立能所情见,迷失本心,为妄想所转,故舍家逃逝,流浪三界。

今生有幸,得遇佛法,应当皈信三宝,发无上心,以期打破无明惑业,顿证本具之自心,如十字街头遇见阿爹相似,有多少庆快!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说:

“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若能如是,始得不疑佛,不疑法,不疑僧,

始能显发生命本具之功德,至此时,方可谓归家矣。

文章来源:《佛教文化》杂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少年的你[超话]##少年的你票房破12亿##少年的你# 连续上了好多天课 终于有时间看了少年的你 最喜欢的两个演员 同时演了一部电影 没辜负期待 真的太棒了
  • 《匆匆那年》hihi 这几天刷抖音 一直都有刷到匆匆那年的前奏 许多人都说听它好像总是失去了什么 少了什么 又很遗憾一些东西 是啊 我也是这么觉得 昨晚又做梦了
  • 我以为生在罗马的人自有一条路,普通人的努力是一条路,我们互不干扰,你有你的罗马,我有我的努力,我不去评论公平,我们自有作为普通人的高贵。我们为何愤怒,为何抗争,
  • [doge][doge][doge]6月8号电影院十人部落开荒团,对抗联盟,来俩T.要求:身高190以上 体重二百斤以上,能抗住联盟观众揍的,再来俩治疗,要求:
  • #北信介0705生日快乐##北信介[超话]# —— 现在是东京时间00:02—— 北信介生日快乐 “举头三尺有神明。” 不知道怎么设定时就… 入坑
  • #刘宇宁新歌一座岛# |#刘宇宁鲜厨100# ♡^▽^♡想把你放在晨起的阳光中,睁眼就能看到你,想把你放在深夜的月光里,闭眼就能梦见你。@MD_摩登兄弟 摩登
  • 3D动画喜剧电影《八戒有戏》由香港著名喜剧导演李力持担纲总导演,著名影视动画导演何冉昊执导,好莱坞设计团队 (朱峰)为电影做整体设计,融合喜剧、玄幻、动作、爱情
  • MXH女孩,脾气好,爱说话,想交朋友但没有什么朋友,肖战粉丝的话莫挨老子哈[太开心]。进了饭圈就自以为是觉得啥套路都学会了,虐粉固粉俩字刚学会就往出喷?
  • 那边的房主听到这个,语调开始降低了,他说:“你能不能在董事会上看看能为我做点什幺?’”同时,我故意装作询问的样子,对我身边的朋友说到:“怎么样,两位老总,我的价
  • 今年,收到了彭兄从成都寄来的包裹。 2016年毕业季,因为当时应聘一份工作,阴差阳错地忘记了寄送须提交的论文材料,最终只好临时打包寄送到成都,托彭兄保存,而这
  • 疫情紧急,在接到第一批的4名医护人员后,社区工作者立即订了一台车牌号为辽B9A17K的网约车,让其赶紧送往怡海社区检测点位。在接到第一批的4名医护人员后,社区工
  • 另,特面向新入深圳的和家庭自住型的,推出定期预约定制看房线路活动。#颂钵疗愈##颂钵身心疗愈# 下半年有几个新的疗愈项目启动,我们的颂钵身心疗愈讲师团也即将完成
  • 而且乖乖为了比赛又瘦了4斤[泪][抱抱]伟丽老师都cue到饿着打有多不易[泪]我很懂腿重到抬不起来的感觉[单身狗]回去好好补能量好嘛[抱抱][抱抱]麻麻心疼[抱
  • 口味真的好多选择,感觉还是雪花乳酪的最好吃,真的有种韩剧的style,而且还有芝士球,满满的热量满满的幸福哈哈,上班的时候不知道吃啥就会用骑士卡点这家炸鸡,准备
  • 13.  Q:从表演的经历中明白的自己的性格是?(指自己内心的麻烦劲儿吧) 21.  Q:自己以外最大的敌人是?
  • 有同学可能发现怎么少了A,A是我们找到的一台常见的其他品牌普通风扇作为对照组,这样大家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空气循环扇和传统电风扇的区别。但我们同样好奇不同品类的产
  • 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省科学院悉心指导下,市科学院、河南大学开封研究院一定能够不断产出一流成果,为在实现“两个确保”中奋勇争先、谱写新
  • 清洗老师:小贺老师清洗效果:3次效果我的故事:说说我的洗纹身小故事吧,在17还是18岁的时候喜欢大小S,后来把她们两有的纹身都纹了些类似的在身上当下觉得追星纹身
  • ”另外还有3个金句,在网上也被列入“曾江的经典金句”虽然“语气和态度很像”不过记者查不到出处依据:1)不是剧本好就一定拍得好,剧本不好就一定拍得不好,所以我不是
  • 过于的自信也是有风险的哦[阴险]真不知道这毛病是谁惯坏你的[喵喵]又拽又没良心[喵喵]@钟汉良 #钟汉良战玉风# zhI#钟汉良代言tineco添可# z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