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次直接到达王者段位】沸腾了!整个浙江沸腾了。

昨天,一个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闻火了,6方面20项重大举措发布。

到2035年浙江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争取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共同富裕为什么是浙江?

更让你想不到的是,浙江三四线的县城,地价和房价已经超过许多二三线城市。甚至个别县城的房价,上海五大新城都高攀不起。

浙江这个魔幻省份的背后,究竟都有哪些奥秘?

1

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什么是浙江是领头羊?

一、因为浙江,最有实力!

衡量共同富裕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0年,城镇人民可支配收入上,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699元,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3位、省(区)第1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930元,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2位、省(区)第1位。

更难得的是,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别连续第20年和第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也就是说,在近几十年内,浙江人都是全国最富有的人!

不仅最富有,浙江也是全国贫富差距最小的省份。

最大贫富差距在城乡,这点浙江做得特别好。

2020年,浙江省城乡收入比降低到了2以内。在2020年,我国的城乡收入比是2.56,浙江远低于全国。

作为一个最富省份,城乡收入比低,说明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贫富差距又减小了,农村居民有钱了。全国来看,除了上海农村,没有比浙江农村的还富裕的省份了。

正因为共同富裕做得好,城乡差距小,所以,浙江的许多县城、小城镇,富裕程度,可以甩中西部乃至北方许多二三线城市一大截。

二、浙江的民营老板最多。

浙江很多地方其实地理环境并不好,以钱塘江为界,有浙东浙西,浙西是粮仓,“苏湖熟,天下足”里湖熟部分就是浙西。

这里是杭嘉湖平原,插根木头就开花的地方,还有大运河,物资运输方便,但浙东就不同了,八山一水一分田。老百姓要生活并不容易的。

但就是这里,产生了中国三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跑出了最多的老板群体:浙商。

什么叫温台模式?

这个模式跟苏南模式差不多,也是立足农村,唯一一点就是它不是政府干预,它是农民自发去经商,全民去经商,家家户户都开厂创业,人人当老板。是小商品,大市场。

台州很多企业的商品,利益率不高,做一件东西,可能就赚几厘钱,连一分钱都不给,一般人就不干了,但台州人愿意,家里搞个小工厂,那就做起来。

虽然一开始赚得不多,但因为利润低,别的企业就渐渐退出了,一看,就台州的企业还在努力,渐渐地把别人退出的市场份额拿到了。

所以,温台模式里,外资少,民营多。可以说是最蓬勃的自发经济。
浙江有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

世界上从来没有救世主,共同富裕不能只靠政府和政策,魔幻的浙江,共同富裕要靠自己创造。

2

浙江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出人意料,土拍市场,也引领全国土拍风潮。

今年以来,全国土拍的几个高价地,几乎全都来自浙江。不是杭州,而是浙江的几个三四线县城。

浙江小县城的土拍高溢价,全国独领风骚。

3月,武汉地产以总价30.01亿竞得义乌市江滨北路与宾王路交叉口西北侧地块,溢价率53.03%,最终成交楼面价36030元/㎡。

这块地,超过了三联集团在2010年12月24日竞得的北门街区块改造工程12#地块(楼面价33938元/㎡),创金华全市涉宅地新高。

打破了三联集团地块保持了10年的地价记录,土拍热度不言而喻。

目前,三联集团地块项目(即都市·中央公馆)二手房挂牌价格达到了4.5-4.7万/㎡(精装)。

一个三四线县城义乌,楼面价3.6万+,你惊不惊!浙江部分三四线县城的地价,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拍不到。

事实上,除了浙江义乌拍出3.6万的那块地,3月至今,浙江绍兴、丽水更是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几次刷新县级市土地最高单价:2万+/平、3万+/平...

看到了么,浙江县城的地价,已经超越了武汉、郑州等省会城市的地价,未来房价可想而知。

3

为什么浙江三四线县城地价、房价甩掉部分二三线城市一大截?成为全国楼市神一般的存在。

首先因为浙江县城老百姓的收入和工资无关。

这些县城真正的藏富于民。藏富于县城。

在浙江,一个县城就是一个产业集群。

一整条街上的所有企业都在生产电动工具,而隔壁的另一条街上则都在生产与电动工具配套的零部件,形成了黏性极强的产业链上下游集群。

这种极致的分工,在全国其他省份,你很难看到,浙江的这些县城,一县一品,一县一个产业,真的不是说着玩玩的。

产业集群带来的规模和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为这些县城和周边的农村的常住居民,创造了巨大财富。

真正做到了藏富于民!

据国家统计局义乌调查队发布数据:2020年义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210元,全国第二,超越北京、深圳、仅次于上海。

县城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说明了一切,浙江三四线县城,真的富的流油。地价、房价想不贵都难!老百姓这购买力摆在这,真金白银的需求。

4

藏富于民,强悍支撑了浙江三四线县城的楼市。

这些县城楼市有几个特点,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

一、品牌房企来了。这几年,浙江县城开始有很多品牌房企大举进入县城楼市,为县城里人的居住升级带来好产品,比如金茂、华润、融创、绿地等等。

二、浙江县城的改善需求非常旺盛,越贵越好卖。

县城老板们不喜欢贷款,首付高或者全款多。

现在去看一看浙江部分县城卖到4万+的项目售楼处,简直不要太火热,上海五个新城的热度,都自愧不如。

这样单价4万的房子可以说是顶豪了,各大品牌开发商来到浙江县城,县城不缺房子,缺的是好房子,这些开发商来了,直接开干最高端的产品线。

三、浙江县城的学区房房价最高。

这些县城的常住居民,父辈的财富都是拼命苦出来的,正因为当年缺少文化,所以对子女教育极为重视,所以县城里房价最高的,依然是好学区房。

5

这些县城楼市,最不缺的就是人口。本地购买力只是其中一部分,最大的购买力还是来自于外地人。

谁说县城人口一定外流,县城产业一定空心化。

以义乌为代表的浙江县城产业发达,人口虹吸能力强大,外来人口非常多。这是和中西部,乃至北方县城最大区别。

浙江有两种人口吸血模式:一种叫杭州省会模式,一种叫义乌县城模式

刚刚浙江出炉的七普数据,185.94万!义乌,再一次惊艳全国。10年间义乌新增人口62.54万人。

义乌作为一个浙江县城的代表,为什么这么牛?

因为,义乌市场关联着全国200万家中小微企业、2000万产业工人,与全国287个主要市场、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数据显示,10年间,义乌人才数量从20.4万增至34.5万,专业技术人才从5.8万增至10.6万。

去年,仅电子商务行业就新招引大专以上学历超1.2万人,平均年龄25.2岁,其中外来人口占9成。

义乌市场主体从2010年的15.3万户猛增到73.4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翻了两番,已占全省的1/12,创业密度位居全国前列,这相当于10个义乌人中有3个是老板。

这其中,电商主体从2010年的1373户猛增到2020年的28万户,“店小二”遍地开花,并带动数十万人在义乌就业。

同时,直播电商的异军突起催生出江北下朱等特色村,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义乌政府为了吸引高素质人才,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极力吸引你去落户、买房。

去年6月,义乌人才购房政策做出调整,取消本市户籍要求,取消工作社保满2年要求,取消首付50%要求,强启动人才红利。

今年3月,《义乌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优秀教师选聘公告》发布,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次聘用人员待遇按照学校薪酬制度执行,薪酬待遇最高可达120万元/年,特殊优秀人才一事一议。同时还可享受义乌市人才引进政策。

对企业新引进的博士生,义乌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

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贴、每年12000元的租房补助,80万元的购房补助、每月1000元的政府补贴……

有强大外来人口和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以义乌为代表的浙江县城部分房价能高过5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也绝对不是炒房客能炒起来的,都是有真实购买力支撑的房价,不存在泡沫。

6

最后,一定要明白一个底层逻辑。

中国14亿人口,流动人口两三亿,不可能都去一二线几个热门城市。

未来的毕业生、年轻人,也不会全是在大城市工作。

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需要长三角浙江义乌这样的城市实现他们的梦想。

未来浙江部分县城吸引力一定超过许多省份的二三线城市。

这是历史必然,也是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本义。

现在的浙江,就像升级打怪。

别人还在一步一个脚印,他却直接晋级到了王者段位。

精准扶贫摘贫帽 产业发展铺富路——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策勒县委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策勒县委始终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发扬“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壮志如铁的决心、绣花功夫的用心和万夫一力的齐心,紧盯“硬骨头”,拆除“拦路石”,一步一个脚印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2020年11月,经自治区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22901户792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向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交上了一份合格的脱贫攻坚成绩单。

坚持把发展和培育产业作为根本之策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策勒县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定位和自然禀赋,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通过“企业+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经营模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目前,我们饭后讨论最多的就是兔子,它可是我们的‘宝贝’。”在策勒县策勒乡巴什玉吉买村的兔舍里,村民帕塔姆汗·图尔荪尼亚孜边查看小兔子的生长情况边说。

“以前我很羡慕那些养兔子挣钱的人。现在,有专门的技术员手把手教我,我也能养好兔子,挣上钱了。”一提起兔子,帕塔姆汗就赞不绝口,“我已经养了3批,每批150只,纯收入5000多元,今年还可以养一批。”

针对农户不会养、不敢养兔子的现象,当地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凭借产业发展“东风”,脱贫致富的可不止帕塔姆汗。策勒乡阿日西村村民麦麦提敏·阿布杜莫敏和妻子现在都是策勒县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员工。“除了种好家里的5亩红枣地外,现在我们有了稳定的工作,两人每个月拿上4000元的工资,这样算一年收入48000元,我们家2020年一年的收入达到51000元。”麦麦提敏细算一番之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500亩,建设厂区10000平方米,有3条现代化红枣制品生产线,一个1000平方米综合冷库,企业被评为自治区特色林果业标准示范绿色基地。目前,公司形成了集种植、加工、收购、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近150户枣农的枣园从种到收可以享受到统一管理、统一用肥、统一公司化的服务,公司的成立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这只是策勒县壮大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策勒县坚持“稳粮、强果、兴畜、促特色”发展思路,依托沙漠枣业、帮帮兔、津垦奥群等企业,推行标准化种养殖,实现产业集群,建成肉羊、肉兔、肉牛基地13个,出栏量达738.46万只,建成红枣、核桃、杏、石榴四大果品基地,年产量达8.23万吨。与此同时,策勒县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稳步推进昆仑山景区、沙海碧湖景区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牧场的草绿了,奴尔乡乡间公路上排起了长长的旅游车队;石榴花红了,策勒乡千亩石榴观光园中,歌声飞扬,彩裙飘飘。一个个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特色产品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亮,销路也越来越宽。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分享着旅游发展红利,靠吃“旅游饭”摆脱了贫困。

3年来,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年均以接近两位数增长。特别是2020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88.2%,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4.2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2%。

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刚刚过去的春节,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麦提图尔荪·艾萨坚守在岗位上。4年前,他和妻子从策勒县来到乌鲁木齐就业,如今夫妻俩月收入有7000多元,孩子也在身边上学。“我们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收入稳定,生活越来越好。”麦提图尔荪说。

2016年以来,累计转移就业31万人次,每年转移就业保持在5.5万人以上。受益于就业惠民政策,更多像麦提图尔荪这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事干、有钱挣,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策勒县坚持“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为抓手,以“阳光策勒人”为品牌,把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有机结合,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

今年27岁的美合日古丽·艾萨在策勒县新疆欧锦亚纺织有限公司工作,2019年11月底,她通过策勒县的就业扶贫政策应聘上岗,成为一名流水线作业女工。

“孩子告诉我,妈妈你越来越漂亮,那一刻我由衷地感到开心。”美合日古丽·艾萨说,这是她工作以后听到的最好的赞美。来到工厂上班之前,她日常生活就是围着灶台转,在家照顾孩子,家里的收入也主要依靠种地。现如今,每个月除了有固定的2000多元基本工资,每个季度还会有500至1000元不等的绩效考核奖金,家里也在去年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就地就近就业,既能让农民增收,又能不耽误种地和照顾家中的老人孩子,满足了大多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愿望。策勒县积极拓展就业空间,重点实施就地就近就业政策,瞄准电子组装和纺织服装招商引商,引入兆华智能科技、万盛兆和等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因地制宜建立村办工厂、扶贫车间吸纳就业,扶持农村劳务合作组织带动就业,推动产业(工业)园区稳定就业,4.08万人(贫困人口2.85万人)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就业、长期就业。

坚持把易地搬迁作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为当地农民指导红枣种植技术。

近年来,策勒县探索易地搬迁“产城融合”模式,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使下山农牧民通过一、二、三产联动,享受县城较完善的教育、医疗、商业、服务业等城镇化公共服务,同时围绕周边产业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就业,大大拓宽脱贫增收的渠道。

策勒县津南新村距离县城3公里,周边2公里范围内配套建设了天津工业园区,是策勒县农民易地搬迁与设施农业、工业园区相结合的产城融合区。

村民托合萨伊普罕·阿里木搬入津南新村,80平方米的新房配备了电视机、冰箱、液化气灶等设施,还有规划整齐的庭院。搬迁之前,她们一家人在山区以放牧为生,收入很不稳定。如今丈夫在县城开出租车,而她则在家附近的温室大棚里种植果蔬,不仅脱了贫,生活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坚持“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因地制宜建成小康新区等5个集中安置点,完善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1861户贫困群众喜迁新居。

在策勒县另一处易地搬迁点——小康新区,50位村民正在新建的扶贫车间里加紧生产一批订单校服。3年前,从50公里外的昆仑山深处搬下来的布威再乃普罕·麦提图尔荪一家,不仅住进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种植红枣,养了羊,还在策勒县小康新区扶贫服装车间实现了梦想,完成从农牧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换。

通过安置就业、开发产业等措施,为搬迁户配上“双保险”,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投入资金8.74亿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16个,建成奴尔水库等水利枢纽工程,彻底结束喝涝坝水、苦咸水历史。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策勒县委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号召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每一处贫瘠,用智慧和热血为群众筑起奔向小康的幸福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来源:和田日报 融媒记者牛斌

2021 乘大势 绘蓝图 开新局 #西区# 已出发!

走进2021年
这是充满无限生机的大好时光
这是照亮梦想和新征程的起始契机
向建党百年献礼、为“十四五”开局奠基
一切都将在奋斗中迈向良好的预期

随着去年底,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和西区区委十届九次全会相继召开,西区各行各业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和对今年工作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加油干,奋勇争先创佳绩。
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西区是如何把美好希望
转化为拼搏进取的精气神
工业:逆势增长添动力

走进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攀枝花市泓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台台设备运转正常,车间内工人们忙碌而有序。企业第三条生产线的生产设备已经采购回来,正在进行回转窑的焊接工作以及设备基础的土建施工。事实上,像泓岩科技这样加足马力快速发展的企业还有很多,为西区工业经济逆势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

据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西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形势稳中向好。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工业投资47.53亿元,工业技改投资35.86亿元。今年,西区将加快建成一批项目,加大督促和协调力度,以“保姆式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稳中提速。加速延链一批项目,支持和引导企业内抓生产、外寻合作,补充、强化、延伸产业链条。加力引进一批项目,在精准招商上出实招、下真功,引进源源不断的增量。建强园区容纳项目,补齐园区基础设施薄弱短板,按期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做好“园保贷”服务,真正让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得好。

教育:注重实绩显活力

走进市第十二中学校,整洁的校园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彩的文化墙,使得学校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

寒假期间,各学校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疫情防控教育,规范教师出攀行为,并积极准备2021年春季开学防疫物资;开学后将加强日常清洁消杀和进出校门体温监测登记,抓实抓细校园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区教育和体育局负责人介绍道。

教育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人才培养和社会文明的基础性工程。区教育和体育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实干、实绩、实效,以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撬动学校争先进位,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抓好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提高管理实效,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全力推进教育品牌建设,加强科研、人才等优质资源引驻,提振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需求。

科技:创新发展强支撑

来到格里坪村苏铁山药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忙着收获山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里是我市石漠化地区特色农业高效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该项目去年获省科技厅拟立项公示,接下来将采用两种方式进行500亩土地上的对比种植试验,筛选优质品种,从而大幅提升山药产量及品质。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在产业发展、创新能力上下足功夫,才能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辖区群众增收致富。”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区科技系统将紧扣科技创新目标,重点抓好科技项目建设、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金融等工作,奋力开创西区科技创新发展新局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组建项目工作专班,强化项目指导和监管,做好项目包装申报和项目验收材料编制,全面推进各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落实落地。培育创新主体,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宣传、辅导、培育,促进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深化科技交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务实合作,为攀西试验区第二批、第四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建设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撑。搭建“双创”平台,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协同推进西城中央商务区创新创业孵化园、格里坪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孵化园入驻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区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就业:稳步向好开好头

日前,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就业窗口,办理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咨询、失业保险金申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就业服务的人群络绎不绝。西区着力优化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健全服务体系,全面推进辖区就业创业促进工作,全区就业形势稳步向好。去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80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7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4人;组织开办各类职业培训班25期,培训1075人次,组织开展以工代训605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六稳六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说,西区将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畅通岗位信息发布渠道、积极开展岗位推介和专项就业援助活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积极开展重点就业群体和在职职工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通过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和举办技能大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加快推进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补贴拨付,拓宽就业渠道、健全服务体系,立体式扎实推进辖区就业创业促进工作,为今年全区就业创业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商务:加快发展谋新篇

“我们电商平台主要销售苏铁山药、噹噹鸡、精品芒果、青花椒、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去年以来销售额为280万元。目前上市的苏铁山药、噹噹鸡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地,群众口碑良好。”来到西区格里坪镇格里坪村,攀枝花市农易达青年创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方奎说,农易达是西区加快商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区商务局负责人表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好篇、谋好局、起好步,奋力书写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篇章。抓好各项经济指标落实,围绕下达的服务业增速和社消零增速工作目标任务,强弱项、补短板,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入库培育,增大限上企业总量,努力实现首季“开门红”。抓好服务业新体系构建,通过实施“技术引领、三产融合、平台共享、集聚发展、区域协同”五大工程,积极培育商业新模式,实施“电子商务”+“配送服务”,推动西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抓好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启、鑫铁、攀青三大物流企业,推进攀枝花达海现代物流园建设,打造以格里坪省际物流园区为龙头的现代特色物流基地,积极构建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抓好项目建设质量,依托星瑞时代广场、福广金城两大城市综合体,持续提升商圈体验品质,推动服务业发展孵化中心、西区电商分拣中心等项目落实落地,为全区商贸服务业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文旅:融合发展创品牌

在西区“初心园”三线文化实景公园,游客纷至沓来,浮雕、微场景、景观小品、雕塑等展现三线建设峥嵘岁月的老物件令游客连声感叹。去年以来,西区全面推进康养产业“2221”项目建设,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西区康养产业“2221”项目中的三线文旅产业园,“初心园”以独特的魅力深受游客好评,各类团队研学体验、市民参观游览超过5万人次,成为攀枝花“三线文化”研学旅游的新亮点。

区文广旅局负责人表示,今年西区将着力运用自身优质资源,挖掘文化底蕴,做好山水文章,讲好三线故事,奋力开创康养文旅产业发展新局面。坚持有序推进金沙画廊康养旅游度假区、雅阁居西佛山文旅康养城、金家村特色康养村等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康养产业提速提质发展。坚持抓线路培育,以三线红色研学游、金沙画廊沿线游、赏花玩水游为特色,开发系列旅游线路产品,通过丰富的线路拉动文旅产业业态多元化发展。坚持抓节庆宣传,通过举办蓝花楹节、苏铁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文旅节庆活动,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水平,打造西区康养文旅产业新形象、新品牌。

住建:安居工程更安心

在大水井新区内部道路系统项目一标段,工程车穿梭,施工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西区大水井新区内部道路系统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在大水井新区A、B地块内新建7条城市道路,道路总长3181米,配套道路沿线绿化、地下管线、照明等设备。一标段新建城市道路2条,全长822米,目前已进场施工,正在有序推进建设。

区住建局负责人表示,住建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年住建工作方向明确。西区将加快房地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兴想江山名筑、华恒中央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重点围绕小区基础配套、房屋公共区域修缮等方面补齐短板,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着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西区金沙湖片区基础设施和大水井新区内部道路系统项目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让西区群众安居更安心。

医保:惠及民生增福祉

“以前办理现金垫付的医疗费用结算手续繁杂,现在程序简化了,跑一次就能办好。”在西区政务服务大厅医保服务窗口,前来办理医疗费用结算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医疗保障关乎参保群众的健康福祉。”区医保局负责人说,今年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贯彻《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核心,全力抓好医保工作,守好用好医保基金;加快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抓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抓好“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强化医保定点协议管理,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深化行风建设,以更加高效、优质的医保公共服务,开创医保事业新局面,在惠及民生增进福祉上谱写崭新篇章。

乡村振兴:激发活力促发展

在格里坪镇格里坪村葡萄地里,村民们三五成群,修剪枝条、清理果园,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格里坪镇负责人称,今年该镇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该镇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科技服务,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特色产业错位发展、合理布局;积极引导金家村土地整理项目和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后的产业发展,依托沃圃生智慧农业产业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生产,促进全镇农业智慧化、精品化发展。

区农业农村和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将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乡村治理,使西区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安全生产:抓紧抓实不松劲

临近春节的半个月里,区应急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忙得连轴转,检查非煤矿山、危化企业,巩固烟花爆竹禁售禁放成效,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称,今年西区抓紧抓实抓细应急管理的各项重点任务,推动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提档升级,构建完善“清单制”监管模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综合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聚焦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狠抓排险除患不松劲,着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严格执行“四不两直”暗访暗查制度,做到铁心布置、铁腕执法、铁面检查,以铁的作风狠抓监管执法,推动企业深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处突综合能力。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完善的系统治理,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区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全成都最好吃的芝士都在这儿了!光看到就想舔屏!
  • 扩散丨茂县山体垮塌120余人被掩埋,社会车辆禁入阿坝州!
  • 茂县:请让我再看你一眼,这个不被上天眷顾的美丽村庄...
  • 成都老司机注意:即日起,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罚款50扣3分!
  • 2017下半年最佳旅行地,没有之一!人生必去一次的地方!
  • 一口烧烤一口酒,成都这些烧烤摊摊才是夜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 为啥不搬迁?为啥没能提前监测?60秒动画看懂茂县山体垮塌成因
  • 穿过云层一路向北,寻找藏地宫崎骏的世界:大美川北秘境
  • 成都这7家小资情调的面馆,颜值击败了99%的甜品店!
  • 与越南隔海相望的这个渔岛,藏着中国的“斯里兰卡”,让人一见倾心!
  • 必火!2017成都即将征服全世界,未来成都人做这件事太太太方便!
  • 在蜀地未被开发的千年古镇上,「长」出一栋庭院
  • 减肥还靠节食?吃完成都这6家餐厅,直接瘦3斤!
  • @成都人:这份freestyle自驾报告,不知道你就亏了
  • 成都最隐蔽的私房菜餐厅大搜索!处处颜值爆表口味满分!
  • 46岁的闫妮暴瘦30斤逆袭成女神,反转的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 【干货】成都到四川各大景点的门票和里程表,自驾游必备!
  • 吃了这盘恐龙蛋!不枉江湖走一回!
  • 伊 犁!伊 犁!
  • 这个令陈柏霖着迷的奇幻国度,被无数人列为此生必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