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个小置顶
龚俊和张哲瀚的粉丝 田柾国和金泰亨的粉丝 郑容和的粉丝[抱一抱]铁血山人 爱岭爱所有主创[赞]
我自己的微博 我想发什么发什么 爱怎样就怎样 我的地盘 禁止拉shit
日常>追星 现生>爱豆 自己的生活和家人朋友永远最重要[暖一下]
别做教育家 “别总爱和人比狠 硬要有三六九等” 你追你的 我追我的 互不打扰

【专访金宇澄:众生喧哗下的“不响”才是真实的】做小说编辑,做梦都想着明天上班收到一篇语言特别的小说——不是说语言“好”,而是“非常特殊”,有非常独特和个人的气息,小说最要紧的是语言、语感。拿到稿子、拿到书,看第一个十行,就能感受到这是一般还是特别的语境,不是等看完整个作品,了解全部内涵才下结论。第一个打动你的就是文字和语感,这一块儿一直是我特别看重的。

文|李菁

【“潜伏者”】

三联生活周刊: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有点“大器晚成”的意思,其实您很早就写小说,也发表了不少作品。但是自从1991年发表了小说《轻寒》之后,除了零星的几篇作品外,后来几乎停笔,直到《繁花》问世,所以有人称您为“潜伏者”。您潜伏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金宇澄:我1988年到《上海文学》,一直做编辑。发现做了编辑再写小说,就会打架——白天认认真真挑别人小说的毛病,晚上有冲动自个儿写东西,第二天一早,编辑眼光回来了,看自己昨天写的,都什么呀?因此不写了。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的想法是永远弃笔吗?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重新开始“写作者金宇澄”的身份?

金宇澄:当时就是随波逐流,假如没有后来这个很偶然的契机,我可能结束写作了。有一天,一位朋友说,某某人在“弄堂网”写真名真姓别人的八卦了,我好奇去看。这是一个上海本地的网站,基本是上海话写作,此人书写的对象,都是我们认识的人,我想,有名有姓写他人的私事——北方话说是“埋汰人”了,不大合适,内容也没多大意思,我知道的市民生活更有趣,所以开帖子写写普通民生。这网站现在没了,但没这小插曲,不会有写《繁花》的冲动,这事情非常有可能刺激到我了。

三联生活周刊:做文学编辑好多年,暂时告别了写作。而看《繁花》的感觉是一股气贯通写下来,好像之前各种各样的积累在瞬间爆发,突然就酿成了酒。您在下笔之前就把文体或风格已经想好了吗?

金宇澄:这是一个全世界上海人用沪语发声、唱歌,晒上海旧照的论坛,我也就用上海话试着写,重要的是我用了假名“独上阁楼”,这也是《繁花》开篇第一句话,我忽然就变成了一个最自由的陌生人,没有任何负担,全新的写作体验,周围也都是陌生人,相互都那么新奇、好奇。我这个懒散的人突然警觉了,充满“我要打起精神来”的感觉。
小网站很稳定,每天100来个人看,心态都很放松。如果换成大网,每天无数人灌水,我可能早就歇菜了。当天贴了开场白,人人上来打招呼“爷叔侬好”等等,写了几天,就有人上来问:“侬到底啥人?你是什么人?到底谁的马甲?”坛主也悄悄问我,是不是某某人的马甲?

意思就是我写得好,获得这样的重视,对自己就不再怀疑了,写得很顺,每天更新一节,底下立马是各种评论,极为热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天直播。兴奋的焦虑是,打个比方,等于人突然“怀孕”了,“不正常”,成天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今天发出一节,立刻就想明天的故事。

说起来我特别佩服“鸳鸯蝴蝶派”那些老作家,包天笑时代的那些传奇,以《广陵潮》出名的李涵秋,《江湖奇侠传》的平江不肖生,真名向恺然,都可以每天三家报纸连载三个长篇——当然每天文字只有豆腐干大,一般是下午躺在一烟馆里,门外三家报社小伙计等着,一筒烟抽完,“拿纸过来”,小伙计拿来一纸,立刻就在纸上写完,小伙计跑去排字,第二个伙计送纸上来⋯⋯脑子里都想好了。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您的工作节奏是怎么样的?

金宇澄:记得是那年5月11号开的帖,早晨8点贴上去,状态很兴奋。为什么?5月份是上海最好的季节,天蒙蒙亮就可以起来写,气候不冷不热。写完天已经亮了,然后吃早饭,去上班。我的猫都知道了这节奏,有一天没起床它就过来不断地叫唤。上午10点打开“弄堂网”,看好多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很好,几秒钟的快乐,立刻想明天的内容⋯⋯

每天写2000字、5000字、6000字。写完读者即看,完全投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因此特别理解年轻的网络写作,跟传统的面壁写作不一样,不再是等全部完稿,最终只是给一个编辑看,听这个读者的结论的写作。每天每一节,我都面对真正的读者,完全看得到他们的意见。因此这是“极豪华奢侈”的写作,这状态当然考验人,我经常会获得超常的发挥,内心也相当急迫,其他活动一概拒绝,这样一直写到10月底,统计字数二十几万,吓了我一跳——希望尽快结束吧。后有评论说,《繁花》推进得越来越快,现想想蛮后悔,实际是可以再放缓一些的。

单行本从头到尾,完整保持了连载时期每天每一个自然段突然结束的特点,预留“且听下回分解”的余味,这是面壁写作难以达到的节奏效果。

三联生活周刊:我还好奇一个技术性问题:书里这么多的人物您怎么记得住?作为读者阅读的时候,可能还经常都忘了这个人物是谁,要重新回头再找线索。您在写作上是怎么解决的?比如列一个提纲,还是这些人都活在您的脑子里,他的身份、他的腔调⋯⋯不需要这些提醒?

金宇澄:网上写一个礼拜觉得不对了,不是“开无轨电车”,是小说,这就要人物表、提纲,要安排结构——开帖是随便聊大天,张三怎么样、李四怎么样,然后提到了上海男人陶陶卖大闸蟹——就是《繁花》开头一节。“大闸蟹”这节是上帝给的礼物,门忽然开了,进入到过去的上海,联系到记忆和许多熟人,一切突然打通了。

像一副牌一下子理顺,人全罩在里边,可以一眼望到头,因此停了两天,结构是用两种颜色的笔,红字算一章,蓝字一章。比如红字大闸蟹,是一种提示,几个字就知道是写谁,包括其他关键字,都可以一看就知,就这样提示,红字蓝字,完成就划去,其中如果有不能预想的变化,我在一旁列出,或另贴一纸,但到了结尾,竟然完全按照了预设。读者稍微用心一下,会发现《繁花》里的人其实并不多,一眼就知道哪几个人最要紧,其他很多人也就是风景,环境、气候是风景,周围的人群,其实就是各种的景色。

【沪语写作与被标签化的上海】

三联生活周刊:您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要写一部非常独特的小说,还是说一直是无意识的,但这个念头根植于您脑中可能二三十年了?

金宇澄:我这年龄的作者都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文本实验热潮。可以说当时的写作者们,特注意实验、摹写各种文本,特在乎个性,因此创作呈现的样式千奇百怪,什么表达都有。

这种文学趣味环境,与“80后”“90后”作家不一样,是一个恶补和照搬的时代,突然出现大量仿西方流派的作品,法国新小说、“垮掉的一代”时期⋯⋯强化“个性化表达”、写作辨识度⋯⋯然后,我暂别了小说,是休眠状态,也有那种不甘心、“没有完成任务”的心情,这次一旦触碰到了立刻就回头了。

另一原因是,受论坛沪语的启发,心里知道,很少有作者用所谓“上海官话”写小说,在北方语系方言的大背景下,上海话一直是小众、边缘的。《上海文学》的作者们,最多点缀几句上海对白,以示特色——编辑还得十二分注意它们是否通文。我的工作,就是修订到让所有华文读者都能懂,因此我对于沪语,一直有潜移默化的敏感,知道沪方言很有魅力,也容易“隔”。其实文学并不承担传播方言的任务,方言就是好看,标准普通话,客观上是“人造”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解释就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它进入了词典,就没变化了,而任何地域自然生成的方言,原汁原味,活泼接地气,也随时间一直活泼地变更,它们从不固定,因此小说和影视都喜欢方言对白,因为它们更生动。普通话对于国计民生来说,功不可没,多少也切断了地域水土的显著特征,包括人耳听觉的敏感度——比如我爱去广州,一听见出租车里的电台,就知道广州到了。城市之味,通过语言声音,露出了地域的特征,普通话,等于千城一律的城市高楼,而我最想看的却是属于本土的房舍,比如看到了上海的石库门,就知道到上海了。对上海话,我没有自恋,我在北方生活了多年,我在小说里慢慢改良和修订它,目的就是尽量让非上海读者了解这地域。

现今回想,上海这个本地网站,启发了我的沪语写作兴趣,网站里以上海话写作、倚老卖老的各种能人,对我也产生很大影响。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我是上海人,母语是上海话,但数十年写作,一直是用普通话思维,所以初用上海话写,磕磕巴巴,经常文不达意,心里坚持用上海话,知道有些可用上海话表达,有些就要改换,比如不用“侬”,我改为直呼其名等等,读者看不出来35万字的小说,没有“侬”——就是“你”——这第二人称词,因为这是常用字,如果每一页满满的“侬”,读者肯定受不了的,如果改用“你”,也就不是上海话了,这就是转换。

做小说编辑,做梦都想着明天上班收到一篇语言特别的小说——不是说语言“好”,而是“非常特殊”,有非常独特和个人的气息,小说最要紧的是语言、语感。拿到稿子、拿到书,看第一个十行,就能感受到这是一般还是特别的语境,不是等看完整个作品,了解全部内涵才下结论。第一个打动你的就是文字和语感,这一块儿一直是我特别看重的。

(录音整理 杜昶德)

全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7/8期

我的梦想就是吃遍全广西的螺蛳粉儿,作为一个广西人感觉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里都是被螺蛳粉给占据了。而且我们广西的在外省的朋友们看来 除了桂林山水也是螺蛳粉最出名了,有一说一,包装的永远也比不上现煮的,来广西吃螺蛳粉必定要去柳州毕竟是发源地,而且小巷里的小摊通常会比较好吃。但是在广西来说,你去哪里吃都不会踩雷就对了[dog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老年人要谨慎投资高额返利项目,多与子女沟通商量,投资“养老项目”时要“三看一抵制”:一看“养老项目”是否有登记、备案,二看“养老项目”是否真实合法,三看“养老项
  • ·ProRAW格式也支持4800万像素拍摄,细节可以得到最大的保留,给后期更大的裁剪放大空间。各种提醒和状态的信息都加入到这里,比如耳机连接、充电信息、导航、信
  • 袁泉的气质真的太好了,自带的清冷、孤傲,是要众人瞻仰且不能玷污的,但私底下又是调皮可爱的,是有人间烟火气的。袁泉,我愿称之为文艺战神,前几年看的一个混剪里面,她
  • 【七家村幸福美廚:純素烘焙系列】 低溫!低糖!低鹽!低卡!低脂! 無蛋!!!無奶!!無任何添加! 唯一添加劑《那就是滿滿的愛》! 耕夫說:《饞宗》饞無止
  • #偶像梦幻祭[超话]#推推 心吧和大川吧 江苏囤货 心吧开3 均价18.85 大川成几开几 上调下余 需进群 群内长期开谷 还有妈位可以蹲妈咪们都来吃一口吧!感
  • 在这里,蜜拓蜜小编也教给你一个小诀窍:可以试着与负面情绪去做朋友,去接纳它。人是群居动物,生活久了,难免会受到外界影响,例如不好的新闻、他人的消极言论等,如果你
  • 趁着间隙,蓝曦臣和也品出味儿来的闵辉、滕勇对视了一下,眼见着那桃红虽然嘴上吆喝地狠戾,可眼底也并无狠戾之色,顿时明白了:这女鬼桃红还真是不想跟他们为敌,只是迫于
  • 洛嫣第一次经历爱情,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能用笨拙的方式来经营,例如每天给对方发消息,例如之前从来都不逃课的她,为了男友开始逃课,例如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为了
  • 维乐VELO美学系列给你惊喜~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行车坐垫就存在一个圈内的公认的「适应期」这仿佛成为了一个既定事实,如果你没有练出铁臀就不算圈内老鸟。后来
  • 学传统文化 加微信GESANGzy#历史那些事[超话]#2003年,一位飞行员和几名军人看着面前的炖羊肉,久久不语,直到飞行员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 #全省天气#【台风警报】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今天(9月15日)15时台风中心(热带风暴级)位于距离江苏省盐城市北偏东方向约110公里,位置为北纬34.3度、
  • 据钱穆所言,相士说熊十力有“麋鹿之姿,当常在山林间”意思是不会直接参政过问红尘之事。 熊十力终其一生,始终坚持其民间学者的身份,在晚年经历文化劫难,却只能发出“
  • 相同的经营模式,相同的外包服务,照样不给骑手交社保,都是“房东思维”吃了供应商吃客户,而且长期存在着“二选一”上线规则。以客户为中心,是因为客户给平台钱,给平台
  •   曾阿姨的儿子张先生告诉记者,自从母亲学会了线上购物,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和实惠后,每天都会刷新小程序查看,“就像年轻人逛淘宝一样,不止买食品,也会买一些生活用品
  • 有时,遭遇误解,言辞申辩会是徒劳,不如一笑而过,让时间告诉答案;懂你的人勿需解释,不懂你的人,解释也是徒劳无益。有時,遭遇誤解,言辭申辯是徒勞;不如一笑而過,讓
  • [抱一抱][抱一抱]今天看是感冒彻底好啦(大概吧)恭喜胖胖升级打怪成功~ 病毒库又更新了嘿!但还是希望以后不要生病啦 这次体重又掉了一点 快跌破26斤了[苦涩]
  • 四季里,望着满山遍野的芳草,还有摇曳多姿的百花,想象着站着不一样的四季,也许是彩霞满天,追逐是诗意与情怀;也许是林荫树下,采撷满手的芬芳;也许会在晨夕相依之时,
  • 联系人:李文强联系电话:18310955193/15044717843 #衡阳身边事##衡阳[超话]##衡阳西湖公园# 寻人启示:图上的老人是我朋友的奶奶,年近
  • #每日一善# 无需言它,从吾做起;不必多言,当下善行。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无需言它,从吾做起;不必多言,当下善行。
  • 从不同职业企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来看,中位数排名前三的职业分别是金融服务人员,每年11.34万元;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每年8.8万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